Transcript
Page 1: 8津藏一家亲唱响新时代 - epaper.jwb.com.cnepaper.jwb.com.cn/jwb/resfile/2019-08-26/08/jwb2019082608.pdf · 本,我喜欢《雷雨》的剧本,甚至连台词 都能背下来。这部话剧我看过好几个

责任编辑:李 睿 刘 颖 出版视觉部 摄影热线:23601346副刊专刊部电话:23602884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镜界?走四方8

④ ⑤ ⑥

昨天,为期一周的西藏昌都市第五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

西藏昌都市地处澜沧江、金沙江、怒江“三江”流域,是川藏、滇藏茶马古道交汇点和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各种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昌都茶马古道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届艺术节以“幸福新时代,辉煌新成

就”为主题,开展了文艺演出、藏族民间舞蹈锅庄展演、特色产品展销、特色旅游体验、音乐灯会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化平台、产业唱戏、招商引资”的形式,反映了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展现了精准扶贫丰硕成果。天津派出了阵容强大的代表团参加了本届艺术节,天津元素在文艺展演、产品展销、项目推介等活动上精

彩亮相,一批津昌两地企业和合作项目也在艺术节期间展开推介洽谈。

据了解,自1994年天津对口援建昌都以来,25年间先后选派9批771名干部人才赴藏工作,累计投入资金13.83亿元,建成天津大桥、天津新村等改善民生项目 210个,大力推进资金援藏、智力援藏、产业援藏、干部援藏“四位一体”援藏工作。按照

天津市援藏工作计划,天津将进一步加大对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的支持力度,三年力争各类援藏资金投入达到10亿元、项目数量达到100个。为进一步加强津昌两地文化交流与合作,今年9月,还将在天津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带动昌都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本报记者 尉迟健平摄影报道

①西藏昌都市第五届三江茶马文化艺术节开

幕式现场。

②刚参加完文化艺术节盛大开幕式文艺演出,

来自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昌都班19岁的扎西旺姆(右)

向记者介绍她在天津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

③歌舞表演精彩纷呈。

④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记者们走进天津市援藏

干部公寓进行采访。

⑤第九批援藏工作前方指挥部干部们在艺术

节期间,就津昌两地如何更好地交流与合作进行

探讨。

⑥艺术节期间举行卓卓康巴文化旅游音乐?灯会?美食街活动,吸引八方来客。

⑦昌都锅庄舞展演。

津藏一家亲 唱响新时代

话剧爱好者王建华

近年来观看了大量的话

剧,她的体会是“家门口的话剧越来越好

看”,“花小钱看大戏”,反映出天津话剧市

场近年来蓬勃发展、关注话剧的人越来越

多的良好前景。除了话剧,天津的演艺市

场还包括了歌剧、芭蕾舞、戏曲、曲艺、相

声等,品类繁多,都很受观众欢迎。天津

每年都会举办曹禺戏剧节,还举办过艺术

博览会、旅游产业博览会等文化活动,在

国内外享有“文化之都”的盛誉。

天津演艺市场的丰富发展,不仅丰

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还使得外地来津

游客深刻领略到天津的文化风采,增加

了天津的文化吸引力,提升了城市的文

化软实力。可以说,艺术演出是天津的

一张靓丽文化名片,体现了当今“文化

即生活,生活即文化”的崭新城市文化生

活理念。天津作为文化之都,越来越展

现出自己的迷人魅力。

八月的大同微风习习,可能是受台风的影响,这里的空气充满了湿润的味道,但这里却没有狂风暴雨。伴着夕阳的余晖,我从天津乘飞机抵达大同机场,开启了对这座千年古都的探索与发现。

除去传统旅游必到的大同云冈石窟、华严寺等经典景点,此行最令我大开眼界的是在云冈石窟景区内的“蜗牛公寓”。

以往的大同,在人们心目中是一座“煤都”,许多小煤矿关停后,遗留下大量的生产设备,如何将这些失去实用价值的设备再利用,如何将这些废物变废为宝,让闲置资源良性循环再利用,云冈石窟研究院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据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介绍,云冈石窟的“蜗牛公寓”坐落在云冈石窟景区东山,是“云冈东山传奇文创产业园”的一部分,是一座由云冈石窟研究院主导创意,用废旧水泥管、废旧钢铁等材料打造出来的绿色环保建筑。“蜗牛公寓”全部使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在保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同时还向景区供电,是节能环保的典范!

虽说是“蜗牛公寓”,但公寓整体上看起来一点也不low,从外形上看颇像《魔戒》中霍比特人的洞穴。远远望去,一个个连在一起的圆形玻璃窗映射着院子里的风景,窗外的地面上种满了秋英花,花海随风摇曳。

走进“蜗牛公寓”的内部,阳光透过圆圆的玻璃天窗,照射在宽敞的大厅里,令走进公寓内部的人心情愉悦。一个个白色的单元门上标示着艺术家的名字,既有耳熟能详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也有现当

代艺术大师康定斯基、里希腾斯坦、奥基弗……如果你是一名艺术爱好者,那你可以选择住进你最钟情的画家命名的单元,在圆筒状的空间里享受冥想艺术的乐趣。

大厅里的公共洗漱台是由矿区淘汰下来的各种金属管、金属圈等焊接而成的两个巨型车轮,车轮的形制仿造了云冈古时候的牛车车轮,将历史元素与现代文明有机地连接起来,颇有一些机器朋克的味道。公寓地下室还配有小型影院、酒吧、咖啡厅等公共休闲娱乐设施,为来云冈石窟写生创作、旅游休闲的人们提供了优质舒适的住宿、创作、娱乐空间。

“蜗牛公寓”的外面,一片空旷的土地上,还有正在进行改造的“锅炉公寓”、“蒸汽机车公寓”等在建项目。那些以往将被丢进焚烧炉、粉碎

机的设备和建筑原件,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文创艺术家的“颜料”和“画布”。文创艺术家会把它们变成一件件充满文艺气息的作品,也将荒山秃岭变成奇趣森林、绿水青山。同行的一位长者在听完张院长的介绍后说:“云冈石窟研究院干了一件造福后代的大事,这是引领时代风尚的好事。”

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成为继云冈石窟之后,大同的又一个文艺地标。 行走的老齐

文创产业园区院内

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复古

汽车,后面是用废旧锅炉

制成的“锅炉公寓”。

云冈石窟的“蜗牛公寓”

家门口的话剧越来越好看

今年41岁的王建华是一名公务员,紧张的工作之余,观看话剧是她最大的爱好。“我在2008年7月看的第一场话剧,是孟京辉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那会儿是专程跑到北京去看的。”王建华说道,“现在多方便啊,天津大剧院、津湾大剧院、天津大礼堂、光华剧院等经常演话剧,我每年在家门口就能看二三十场话剧。”

王建华说起看话剧的这十余年感慨万千,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些年天津的话剧大大丰富了。她谈道:“2010年左右,我开始看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后来我自己都没想到,就只是短短两年时间,话剧演出市场发展得特别快。2012年《喜剧的忧伤》这部话剧就来天津大剧院演出了,票价才100多元,在家门口就能看陈道明演的话剧,给我印象特别深。”

天津话剧市场的火热吸引了很多外地甚至外国的话剧来巡演。2014年,史诗级歌剧《战争与和平》在天津大剧院上演。“这部剧的场面非常盛大,600名演员一起站在台上,场上的战马也是活的,非常震撼!”当时除了天津本地人,北京、东北地区也有许多话剧迷赶来观看这场话剧。“那时候内心开始有一点自豪的感觉,以前我费尽力气跑到别处去‘追剧’,如今别人开始专程来咱天津看戏了。”“看了这么多剧,每部剧都有它的

闪光点,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经典剧目。”谈到看话剧的感受,王建华这位“文艺

女青年”打开了话匣子,“看剧首先看剧本,我喜欢《雷雨》的剧本,甚至连台词都能背下来。这部话剧我看过好几个版本,我很喜欢天津人艺的版本,其中罗军饰演的周平,演得特别到位。”还有些戏,虽然是同一个剧团演的,王建华也看了不止一遍,她表示,在每一次的演出过程中,剧本会有调整与改动,演员的诠释也在变化,“我每次看都能发现以前没注意到的细节”。

“花小钱 看大戏”幸福指数高

看话剧也让王建华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演员。“还记得2013年马三立城市舞台戏剧展,有十来部经典剧目,比如黄渤和袁泉主演的《活着》,他们演话剧时候的样子和平时在银幕上的形象不同,很有意思。又比如《暗恋桃花源》这部大剧,作为2018年的开年大戏在天津大剧院上演。相对于话剧演员,黄磊、何炅这两位主演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电影电视剧演员和主持人,却少有人知道他们已经连演了十年《暗恋桃花源》。在这部名作中看到他们的倾情演绎,也给了我别样的体验”。“话剧的现场感很强,它不像电影

电视剧是在屏幕里展现,而是近距离地直接展现在你面前,生动鲜活、原汁原味,剧院里还有很多观众和你一起哭或

笑,氛围很好。同时,话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剧本也会根据观众的反应做出相应改动,所以看起来就格外真实和自然。看完话剧总能对人生产生一些新的感触,这大概就是我看话剧最大的收获吧。”王建华说。

看戏十来年,王建华的心态也有些许变化:“就说话剧吧,以前我总喜欢看后面的场次或者是最后一场,但是这个习惯有一次给我留下了非常大的遗憾。记得当时有一部叫《浮生》的话剧,上映两天,我买了第二天的票,看过之后很喜欢,想再看就没有场次安排了,后来也再没上演过。所以我现在都喜欢看首演,这样的话如果喜欢还能再看!”

以前基本只看话剧的王建华,现在也逐渐对其它形式的戏剧产生了兴趣,比如各种形式的歌舞剧。青海原创舞剧《唐卡》,讲述唐卡艺人以生命作画,虔诚地传承唐卡绘画艺术的故事,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高水准的表演艺术被市民所喜爱;又比如杨丽萍主演的《孔雀之冬》,舞台美轮美奂,王建华说:“我当时真的被杨丽萍惊艳到了!”

从看话剧,到“兼容并包,什么都看”,既是由于王建华个人对戏剧的了解越来越深,接触范围越来越广泛,也得益于政府文化惠民的举措。“一方面是当前各种剧目都增多了,不光是国内的,也大力引进了国外剧目,我今年7月

份就在天津大剧院看了预演版本的《玩偶之家?续》,特别好看;另一方面是政府通过补贴降低票价,像文惠卡,我2015年只办了1张,2016年就办了3张,到2018年办了7张还不够用,文化惠民是真真正正地给予老百姓实惠了。”王建华感慨道。 申天文

演出场所多、剧目丰富多彩、用文惠卡还能省钱……

看戏在天津 简直太幸福

作为一名资深话剧爱好者,

王建华说,如今在天津看戏真是

太幸福了!演出场所多、剧目丰富多彩、用文惠卡还能省钱……

而天津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爆,让

每年看二三十场话剧演出的她,

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

点评

天津,文化之都展魅力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 王琳

走进共和国大好河山见证70年沧桑巨变

王建华在天津大剧院取了一张年底演出的门票,高兴!

看话剧积攒的门票能铺满一桌子

“蜗牛公

寓”外景和内

部布置。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