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27 马鞍山28届李白诗歌节 原汁原味的民歌唱主角epaper.yzwb.net/images/2016-10/19/A27/20161019A27_pdf.pdf · 这是李白《白纻辞》的优美词句。由市艺

皖江城市带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 版面:李维华 校对:程超

A27

马鞍山28届李白诗歌节原汁原味的民歌唱主角

十月花盛开,朋自远方来,在这美

丽的时节,在这美丽的诗城,我们对月吟诵,唱和抒怀。10月12日晚,马鞍山大剧院内诗情涌动,庆祝马鞍山建市60周年暨第28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开幕式《我的诗歌我的城》文艺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来自八方的艺术家们和马鞍山本土艺术工作者,用灵魂激情吟诵、引吭高歌、舞动精彩。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临子。且吟白纻停绿水,长袖拂面为君起……这是李白《白纻辞》的优美词句。由市艺术剧院的演员们表演的白纻歌舞《白纻辞》拉开了演出的序幕,也再现了诗仙诗词中描述的瑰丽光影,舞蹈演员们行云流水的表演,让人恍惚梦回大唐。

李白一生仗剑云游、纵情四海,最终长眠于这片土地,与青山为伴,和谢朓为邻。“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情景诗朗诵《望天门山》中,我们似乎领略到了诗仙的开阔胸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孩子们“萌萌哒”的儿童吟诗歌舞表演中,我们似乎又读懂了李白的赤子情怀;李白不只是诗仙,更是酒中之仙,现场,在著名朗诵家、表演艺术家胡乐民朗诵的《将进酒》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放歌纵酒的豪迈。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就是“山歌之海”、“民歌之乡”,人们劳动着,歌唱着,并且一代代传承,这些原汁原味的民歌快乐着我们,也感动着我们。在这马鞍山喜迎建市60周年的欢乐时刻,一江两岸的诗城儿女又怎能按捺住不激情抒怀,用最淳朴的歌声表达内心最纯真的祝福。《靠得住的是姐的心上人》、《打茼蒿》、《唱得绿海泛金波》……一首首民歌唱出了全市人民的共同祝福心声。观众王旭表示,这些原汁原味的节目反映了马鞍山本土文化,尤其是非遗文化,可见节目编导的用心。在王旭看来,一年一年,诗城发展日新月异,诗歌节也越办越精彩,不仅丰富市民的文化

生活,也提升了马鞍山的城市形象,打响了城市文化品牌。

传说中的山,那是谁的马鞍,坐落江之岸边,笑看千年风云在变幻。唐诗里的帆,驶过天门中断,镶嵌日之光环,奔流到海一去不复还……这是我的家,这是诗的城,仿佛追风少年,一骑绝尘、勇往直前。这是我的梦,这是诗的城,书写新的传奇,美如画卷,花好月圆……这首由欧震作词,王瀚仪作曲,著名歌手云朵表演的女生独唱《诗的城》将晚会推向最高潮。观众李睿骄傲地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马鞍山人,他在这座城市的怀抱中一点一点成长,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化和成长,祝福在未来,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会有更多的梦想实现。

高歌起舞,意犹未尽;激情吟诵,声动诗城。李白的浪漫与醉,仿佛穿越了时间的玫瑰,亮化着今天诗的城市;大唐的明月和诗,依然照耀着我们的家园,描绘着今天韵的山水。

水半城诗千年传承今又续山不高而连绵苍翠,峰奇岭秀;水

不深而曲折萦回,溪清鱼肥。马鞍山横跨长江两岸,境内山水纵横,是文人骚客偏爱的山水之地。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写下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千古名篇。随后,无论是带着一腔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热血从这里走向外面世界,还是流连于此间的山水美景沉醉不知归路,抑或是追寻前辈先贤足迹,抱鸿鹄之志暂居于此……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在这片土地上找寻着心灵的慰藉,小心翼翼守候着内心的那份纯净和温柔。这一守,就是千年。

现如今,名副其实的山水“诗城”遍地是诗歌:两万多位市民一直在坚持诗歌创作,校园里,古诗文书法比赛、读书征文评比、吟诵比赛、背诵比赛以及诗歌创作评比等系列活动接连不断,吟诗声声声入耳……

山水诗城遍地诗歌马鞍山是一座钢铁之城,也是一座

诗意之城,一千年前就以“山水都”闻名。正因为有了诗歌,为马鞍山增添了别样温柔,而每年的诗歌节则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节日。

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独具一格的诗意品相。 楚汉战争时,西楚霸王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败退至和县乌江,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乌骓马却因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则腾空而去,落地生根,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众所周知,马鞍山是诗仙李白的终老之乡、绝笔之地。除李白之外,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曾巩、王安石、李之仪等600多位诗人雁阵般栖居于江东这片诗灵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可以说,马鞍山的诗文底蕴极为丰厚,马鞍山也十分珍惜这一历史遗产,保护传承的同时,重在挖掘内在的诗歌文化。鉴于此,1989年,马鞍山开始举办中国国际吟诗节。2005年,启动第一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每年的诗歌节期间,马鞍山名家荟萃,高朋满座,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诗人、学者来到这里,他们或赞叹城市之美,或称道文化底蕴,通过这种盛会相互交流,思想相互激荡,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将诗歌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去。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国李白诗歌节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也成了马鞍山城市的重要标志,让这座城市浸润在浓浓的诗意中。

千年的传承延续了今日的诗意生活

马鞍山的每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直至中学,古诗诵读是必不可少的科目。诗歌用其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些纯粹的心灵,传承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

早在2001年,马鞍山市就开展了中小学古诗文吟诵比赛,并组织人员首次编印了涵盖中小学各年级的《古诗文诵读》系列读本。2011年又组织专家重新进行了修订,作为循环使用读本。作为全市诗歌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将原有的全市中小学生古诗文吟诵比赛,拓展为包括古诗文书法比赛、读书征文评比、吟诵比赛、背诵比赛以及诗歌创作评比在内的系列活动,以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以《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读本为主要载体,以诵读、吟唱、古诗文表演、配乐朗诵、诗词创作等为活动形式,发动指导各县区、各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教育系列活动。寓教于乐,在学生文学鉴赏水平得到充分提

升的同时,传统道德美德会自然而然在孩子身上沉淀下来。如今,马鞍山市中小学已经形成了“人人吟诗,人人都会背几首诗”的学习氛围。

读诗,诵诗,写诗,在马鞍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届一届的诗歌节,一方面是马鞍山市与世界文化建设及交流的载体,另一方面,也成为本地人民

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据了解,马鞍山现有诗歌研究和创作学术团体6个,其中李白研究会为文化部主管

的国家级学术研究机构,近300位会员分布在全国25个省市和日本、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太白诗社、青莲诗社、牛渚诗词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研究和创作的成果也源源不断。

看一看长江之畔的采石矶美景,听一听文人骚客的沉吟,又或是与街坊四邻在柳树下聊一聊诗歌节的盛况,在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里,过这样一种有诗意的生活,想想都要像诗仙一般,醉了。 余萍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