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以“渔文化”为魂演绎渔都风情 - zjoljrpt.zjol.com.cn/resfile/2016-12-23/01/01.pdf · 司董事长周路明说,通过这些文化 场馆的建设,向各地游客展示舟山

评论

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一个国家的经

济发展! 从根本上

要靠供给侧推 动 "

!"#$

年是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 贯彻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做好来

年经济工作!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促进经济

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

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

特征的基础上!给出的调整经济结

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

方"今年以来!我们以$三去一降一

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业供

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

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我们的经

济导向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也产

生了积极影响"这充分表明这一重

大战略判断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

实际#富有远见"

从长远看! 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刚开了头! 更艰巨的任务

还在后面"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

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源是重

大结构性失衡! 主要表现为实体

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 金融和实

体经济失衡# 房地产和实体经济

失衡" 解决这些失衡!仍要从供给

侧# 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 定政

策" 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

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 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向振兴实

体经济发力#聚力!通过去除没有

需求的无效供给# 创造适应新需

求的有效供给!打通供求渠道!努

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说到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 主攻方

向是提高供给质量! 根本途径是

深化改革" 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

几项工作" 一是深入推进$三去一

降一补%! 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

务! 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

措施! 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

展" 二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围绕让老百姓$吃得安

全#吃得放心%多做文章!积极稳

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

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深化农村产

权制度改革! 广辟农民增收致富

门路" 三是着力振兴实体经济!高

度重视$脱实向虚%的苗头!坚持

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

持创新驱动发展! 发展壮大新动能!

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四是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

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

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防止出现大

起大落" 同时!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

的新型城镇化!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

发展# 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

建设三大战略!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的重要内容"

$道虽迩!不行不至%"发力供给侧#

打赢攻坚战!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形态更

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

演进" 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我们将不断开

拓发展新境界!激发经济新动能!完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普陀广播电视台

新闻热线

投稿平台!""#$%%#""&'()#*"*+',+-

.//01/0./20

舟山市普陀区广播电视台出版 第1778期 今日4版 30.4年.3月 日 星期五 农历丙申年十一月廿五35

!"#$" %&'&(

翁盈昌/摄

12月26日上午8点40分,普陀电视台、普陀新闻网、“掌上普陀”APP将对中国共产党舟山市普陀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进行现场直播,敬请收看。

普陀电视台将对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式进行现场直播

普陀质量强区建设“十三五”规划出台本报讯(记者 黄璐薇 通讯员

刘莎莉 周燕)近日,我区正式出台《普陀区质量强区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2016至2020年普陀质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对我区全面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规划》涵盖“十二五”质量发展成效、总体要求、战略工程、支撑体系和保障措施等五块内容,在充分总结“十二五”期间普陀区质量总体水平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深刻分析解读了普陀区“十三五”期间质量强区建设的目标。《规划》对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目标进行了科

学谋划,提出了围绕“质量强区、标准强区、品牌强区”三大战略,建设“现代质量共治体系、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质量创新基础体系、质量素质教育体系”四大体系,并从加强组织领导、政策保障、舆论环境三个方面保障质量强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十三五”期间,我区质量强区建设将形成高效、顺畅、协调的决策落实机制,牢固树立“质量赢得市场、品牌巩固实力、管理打造形象”的质量发展理念,把握质量建设主动权,坚持实施以质取胜,在美丽普陀建设中全面彰显普陀质量,强化以质量为核心要素的区域竞争力。

2016年度“金牛奖”评选结果揭晓

我区周武佩荣耀上榜本报讯(记者 徐叶)日前,2016

年度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结果揭晓,由我区推荐的舟山市蓝祥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武佩榜上有名,舟山市仅一人。普陀区广播电视台获2016年度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评选优秀组织奖。

今年42岁的周武佩,曾是舟山鑫亚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质监部经理,是鑫亚船厂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曾获浙江省第四届金锤奖。2014年流转土地从事生态农业开发,建起蔬菜生产基地,成为舟山

市级菜篮子基地,建起生态养猪场,整个基地成为高标准的生态循环农业基地。他个人更是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据了解,金牛奖评选是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主办的年度重点活动,由浙江之声和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具体承办。从今年7月开始,全省各地推荐了110名优秀候选人,经过组委会筛选,评委会评定,巡回投票等方式,最终评选出10位“金牛奖”获得者。

“金牛奖”颁奖典礼将于2017年1月6日晚7:00在浙江电视台演播厅举行。

以“渔文化”为魂演绎渔都风情———记首批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沈家门渔港小镇

(记者 丁琪蜜)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沈家门渔港在历经千年的发展中,将渔猎文化、渔俗文化、渔船文化等一个个文化要素串珠成链,形成了独具海洋特色的“渔文化”。近日,沈家门渔港小镇获评首批省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示范点,这为小镇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沈家门渔港小镇将在打造旅游产业的同时深挖“渔文化”内涵,助力小镇不断迈进。

“文化+”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力

根据沈家门渔港小镇产业定位,位于鲁家峙的普陀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园承担了小镇打造渔文化体验区的功能定位。行走在园区内,“渔文化”的氛围无处不在,船舶模型馆内展示的是近现代国内外船舶模型,海洋文化艺术馆内展览着传统鱼拓画,园区还有目的性的将鲁家峙原有码头、制冰厂、旧厂房等渔业生产遗迹保留了下来。

“比如这个船舶模型馆,在国内虽然不是最大的,但算是比较精致的一个馆,既可以做模型的展览展示,也可以做船模销售等商业化运作。”浙江海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路明说,通过这些文化场馆的建设,向各地游客展示舟山海洋文化要素。

此外,园区依托本地优越的海洋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海钓资源,旨在以渔杆、桅杆这“两杆”为发展方向,打造全国领先的“海钓”和“帆船”产业聚集区,助力园区在渔港小镇建设中成为“海洋文化+产业”的综合体。“目前我们在做海洋文化的具象落地,提升海钓文化和帆船文化的高度,让游客有一个可以跨区域、跨季节的海上风光休闲体验。”周路明说。

目前,园区已吸引44家企业签约,24家企业完成注册,11家企业正式营业,入驻企业中大部分为船艇销售企业,此外还有船艇配件销

售企业、俱乐部以及海洋特色餐饮、民宿等。游客可通过园区内企业提供的各类专业服务,体验帆船、海钓等海洋休闲运动,了解海洋休闲娱乐文化。

旅游“活水”浇灌“渔文化”之花

在鲁家峙的对岸,一座集水产品交易、商贸旅游、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城 市 综 合体———舟山国际水产城已经拔地而起。在这里,可以感受沈家门渔港文化历经600年的变迁;在这里,可以直观水产品交易的忙碌场面。

舟山国际水产城巧妙地将文化、商贸、旅游相融合,成为展示沈家门渔港风情和海洋文化的“渔市胜地”。

舟山国际水产城因渔而生,因人而兴,具有悠久的渔文化。走进水产城内的渔文化展示馆,馆内以

“渔”为主线,依托沈家门渔港特色的渔港文化、渔业文化、鱼俗文化,通过多媒体投影、LED声光电影像、鱼鳞机械传动装置等现代科技,对水产城发展历程、沈家门渔港史话、东海海洋文化等进行展示和演绎。

除了渔文化展览馆中极佳的

文化体验效果,舟山国际水产城还积极创建4A级景区,将文商旅完美融合。在渔市拍卖交易(旅游)体验中心,可以通过体验水产品拍卖过程了解渔业交易方式的变革;在渔市旅游观光专用通道,可以直观繁忙的交易场景;在仿古帆船主题体验餐厅,可以感受渔民风俗,领略渔家风情;在盐雕艺术展览馆,各式佛教造像的盐雕展品,将海洋文化与佛教文化进行了融合。此外,还有各类海鲜美食节、梭子蟹大会、带鱼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在凸显渔文化特色形象的同时成就了旅游体验新模式,成为沈

家门渔港小镇打造过程中的“发光点”。

“依托沈家门渔港小镇建设,下步,舟山国际水产城将建设海鲜餐饮烹饪体验馆,设立织网、结绳等互动区以及水族馆、垂钓馆、儿童乐园等,提升整个水产城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舟山国际水产城旅游服务中心主任徐方成说。

渔港饮食为“渔文化”增添滋味

沈家门渔港小镇现有的旅游产业链日臻完善,形成了以观海景、尝海鲜、购海货等为特色的旅游项目,这其

中,以海鲜为主的饮食文化特色鲜明,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品味。

沈家门夜排档是渔港小镇饮食的“金字招牌”。每当夜幕降临,绵延里许的夜排档人声鼎沸,辉煌灯火与星点渔火交相辉映,形成了十里渔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夜排档,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每家摊位入口处摆放的各类活鲜产品。带鱼、鲳鱼、虾、蟹、海螺……各类海鲜应有尽有,客人可以现点现杀现做现吃,品尝到一等一的新鲜滋味。“点了一桌子的海鲜,每种海鲜各有滋味,但都离不开一个‘鲜’字。”来自福建的游客徐金超说,早就听说沈家门夜排档的海鲜好吃,这次趁公司来普陀搞活动,特意选择来夜排档吃饭,海鲜的美味让他通过唇齿了解了沈家门这座城市,爱上了这座城市。

渔港小镇的饮食文化不仅体现在食材的新鲜,更是通过精湛的烹饪技术将食材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眼下正是吃冬至带鱼的好时候,冬至带鱼透骨新鲜,肉质细腻,油脂肥美,还能尝到一股子鲜甜。糖醋带鱼、清蒸带鱼、肉末带鱼……商家们配合各种做法、各类活动将这个极富渔港特色的海鲜产品推广出去。“每年我们会举办带鱼节、螃蟹节等活动,把舟山最好的特色海鲜介绍给各地游客。”沈家门夜排档36号老板孔要武说。

除沈家门夜排档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美食体验外,张阿三馄饨、巴哈鳗干鱼丸面、老国强海鲜面等十大沈家门名小吃,也吸引着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前去品尝。

目前,沈家门渔港小镇已初步形成美食体验、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体系。未来,小镇将建立一个具有规模的沈家门渔港博物馆,布局沈家门渔港发展历史演变、渔俗文化、渔业发展的宣传展示区,展现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发展历程、文化和趋势,打造世界级渔港文化综合展示体验平台。同时产出更多融入海岛民俗风情、渔岛文化、节日等元素的海岛文化产品,进一步提升小镇的文化品位,丰富渔港的旅游业态。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