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故乡的冬 - dongfeng.netepaper.dongfeng.net/page/1/2017-02/10/A4/20170210A4_pdf.pdf · 了岁月的流逝;牙牙学语的小孩 子也在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时 候,被惊讶瞬间成长为青葱的少

周末·文艺A4 20172017年年22月月 1010日日 星期五星期五

投稿邮箱投稿邮箱:dfqcbs@:[email protected] 责编/张哲 版式/张文娟 校对/金妹

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闻热线:027-84285896 0719-8225699 发行:027-84285891 广告热线:027-84285891 13720322198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具有特色、最牵动人心的一个节日。辛辛苦苦一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欢乐、最放松的时间就是春节长假了。可以陪陪家人,可以和亲友闲话家常,可以串串门,可以遇到多年前的同学和朋友,笑看对方由昔日的麻杆变成了如今的胖子。

春节期间,人们的内心感触往往也很多,由于一年没见,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改变——那些悄然无息滋生出的皱纹和白发,见证了岁月的流逝;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也在过年期间走亲访友的时候,被惊讶瞬间成长为青葱的少年。这不禁让人感叹,人的一辈子,就是由无数个平凡如水的日子和一些发光的春节串联而成。

还有每年必看的春晚。春晚的节目,就算再翻新,也很难给人很大的惊喜;春晚的节目,就是再老梗,也能勾起很多人深藏内心的情怀,那一声熟悉的“乡亲们,我想死你们了”依然可以让人们笑出泪花……

时光,就是在不经意间,产生了巨大的魔力,改变无声无息。在城市打拼的人们,即便如今车子有了房子买了也成了家,却从不曾忘记少小离家“茕茕白兔,

一走三顾”的时刻,多年来春节时节不辞劳苦地返回家乡。

外出的游子们回家,会对着老家的亲人描述大城市的模样,

“那里房子很高,车水马龙,非常气派,有漂亮的商场,还有很大的教堂……”即便如此,一些常年失眠的人们,回到老家,失眠竟然不治而愈,胜过了安眠药。问缘由,答曰:“老家空气特别好,早睡早起,深夜的犬吠、清晨的鸡鸣,都让我身心安宁。”顺便一抹眼角,“平时也无数次午夜梦回,回到家乡……”

家乡是游子们内心深藏的美梦,平时不敢轻易触及,唯有春节是最好的契机。

那一年我赴异地升高中,踏上轰鸣的大巴车,泪别依依不舍的父母,未曾想过从这一天起故乡和我注定渐行渐远……

我出生于鄂西北边陲竹溪县境内一个极为普通的村子,村名叫做船形寨,相传村子起源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临河而建的土寨台,因状若舟船得其名。在广袤的中国版图上,它是个很难引起你注意的地方。“犬不择家贫”,寄居他乡的人想起故乡,多半是些残存的回忆,或质朴、或甜蜜、或朦胧、或清新、或抽象、或具体,故乡那些符号,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也难怪席慕蓉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于是岁末,对于一个早已住惯城市,对季候变迁愈加迟钝的人来说,是那样怀念故乡的冬——

漫长的冬,太阳怎么也不肯从山那边完全冒出来,远处黄褐色的磐石岩土让山峰“筋络”暴起,辽阔的苍穹到处是光秃秃的。这时候绿色可是个稀罕颜色,浅水边淡红的、奶白的、蛋黄的芦苇花迎风摇曳,槐树、杨树抖动着稀疏的枝丫,树上叽叽喳喳觅食的麻雀格外刺耳,地上密密麻麻掉些虫卵,淘气的我们跑过的时候,总是故意一脚踩一滩“黄汤”。再也听不见小溪欢快的歌声,也看不见荷田漂亮的翠绿衣裙,更闻不着泥土沁入心底的芳香,连地里寥寥无几劳作

的人也显得无精打采,整个世界“慢下来了”。倘若是下雪天呢,到处白茫茫一片,便愈加显得迟缓了。只有当家家升起炊烟的时候才略有一丝生气,我想,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家的气息在涌动、在奔腾、在融化着我们吧!

说到家,那时候家家户户早起第一件事便是生炉子。火烧得旺旺的,老老少少围着炉子,女人们边纳鞋底边唠些家长里短,孩子们在周围打闹,有些不听话的找根棍棒“戳弄”红彤彤的炭火,偷偷在炉底塞些个红薯土豆,被大人发现总少不了一顿训。到了晚上,盖着厚棉被,还得在被窝放一瓶热水捂脚,然后听着枕边呼啸的北风安眠,感觉再踏实不过了!也有不顶用的时候,若是土砖裂了缝,砖缝透过了寒风,便怎么也睡不暖了。工作后才知道那种土房叫做“干打垒”,老一辈住里面创业建厂的艰辛经历,还被总结成企业精神呢!最惨的是上学的时候,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尽可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坐在同样“干打垒”教室里,手脚不一会儿便冻僵了。

天寒地冻也不是完全没有乐趣,比如上学放学路上河流水田冻住了,小伙伴们便捡石头往冰上扔,还互相较劲哪块冰更厚更耐砸;比如课间玩一种方言叫做“挤油”的游戏,既有意思又可取暖;比如母亲为

我们治疗冻疮的土方子,在有太阳的日子,把冻得像香肠一样的手指、脚趾放进干茄子枝熬成的热水里,酥麻的感觉顿时从脚底传到头顶……

忙,岁末的农家是最忙的,杀年猪,磨豆腐,扫房子,办年货,祭祖宗,哪一样能少,哪一样又能马虎呢?母亲总是通宵达旦地准备各种菜肴,煎、炸、卤、腌、熏,想方设法让一大家子过一个有口福的年,并且这种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保留到即使儿女都不在身边的那些日子。离开家很多年,我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非要准备那么丰盛的菜肴,直到成了家才慢慢感觉到,烟火气息愈浓厚,家的感觉才愈醇香……

这些年回故乡,认识的人越来越少,好多老人都渐渐不在了,也已经很难见到“干打垒”了。但我多么希望,在世界某个角落能有台摄影机,把那些清苦而又单纯的日子完整地记录下来,通过回放让故乡的冬在我脑海中形成永久烙印啊!

故乡的冬 ■屈代笠(东风汽车公司团委)

春节情愫■胡敏(武汉东风鸿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剪纸作品《春到福来》陶岚(武汉东风鸿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