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结构调整显成效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4-02/14/05/jlrb14b214c_h.pdf2005/02/14  · Email:jlrbBS3BS@sina.com 电话:(0431)88600660 产 经 编辑

产经前沿

一线动态

2014 年 2 月 14 日 星期五Email:jlrbBS3BS@sina.com 电话:(0431)88600660 编辑 王春苗产 经 5

2013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我省三大支柱产业仍实现了稳步增长,增加值合计达到3379.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55.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共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近5.7个百分点。

汽车产业——政策扶持唱主角2013年,我省全力支持一汽发展,协调出台了

省政府对一汽汽车省内销售的补贴政策,对一汽省内生产的1106种车型给予补贴,落实财政补贴预算资金1.5亿元;省政府召开专题协调会议,解决了长春汽开区变电站房屋动迁补偿费问题;协调解决了一汽大众农安试验场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征地补贴资金偏低和项目初步设计批复等两个问题。加大对重点零部件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利用2920万元专项资金,对30个重点零部件项目和15个重点零部件企业技术中心给予支持。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汽红旗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技

术开发项目获得国家支持2.5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1亿元;利用专项资金对13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和核心部件研发项目给予2700万元的支持;组织召开了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会议;完成了长春市申报国家第二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城市。大力推进四平专用车基地建设,积极协调东北工业集团与四平市政府合作,深入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利用专项资金支持基地加快建设,目前已有4个项目启动实施。2013 年,规模以上汽车产业完成产值6037.7亿元,同比增长11.8%。

石化产业——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3年,我省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吉化公

司ABS二期项目、吉林化工园区丙烯产业链项目竣工,可开车试生产;中化长山化工新建“36、60”扩能改造项目土建基础和主体施工大部分完成。推动汽车与石化产业配套发展,利用专项资金对

44个项目给予支持,吉林吉星轮胎年产1500万条高性能低噪声轮胎项目、吉林恒辉10万吨级改性汽车专用料项目等均已开工建设,长春林泉年产20万套汽车内外饰件生产项目、长春一汽四环毯业年产200万辆份汽车地毯项目等17个项目可在年内竣工;会同省财政厅对2012年汽车与石化配套发展专项资金绩效情况进行考评。同时,积极做好禁化武工作。全年,规模以上石化产业完成产值2568.9亿元,同比增长8.0%左右。

食品产业——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2013年,我省大力推动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发展,继续推进农夫山泉63万吨矿泉水、延边天池30万吨矿泉水、美国未来趋势40万吨矿泉水等大项目建设,恒大集团收购黄金饮品生产40万吨恒大冰泉长白山天然矿泉水项目、天士力20万吨矿

泉水及饮料项目均已试生产。全程跟踪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中新成公司150万头生猪深加工全产业链、吉林米老头食品有限公司休闲食品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利用专项资金支持了42个食品工业项目。推进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试点,组织开展了食品工业首批诚信体系建设8户试点企业复评工作,完成了皓月集团等11户试点企业体系建设和评价工作。全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产值4149.3亿元,同比增长11.5%。

2014年,将通过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汽车产业突出整车扩能,继续加快推动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提高零部件省内配套水平;石化产业进一步密切产业间协作配套,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推动吉化40万吨ABS二期、吉林化工园区丙烯产业链等项目达产达效,精细化工品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食品产业大力推动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推进恒大冰泉、中新食品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

结构调整显成效——2013年我省三大支柱产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张茁

2013年,虽然受到了大环境和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省工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仍然

取得了工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的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支柱产业稳步增长,工业效益稳步提高;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三大支柱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5.6%。

本报讯(记者聂芳芳)为贯彻落实《吉林省标准化战略纲要(2011-2015年)》,按省质监局要求不断夯实标准化技术机构基础,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提升企业标准化整体水平,最大限度满足我省各级标准化管理部门、技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对标准文献资源的需求。自2012年4月开始,吉林省标准研究院集中优势资源,建成了以

“依托优势资源、立足专业研究、突出专业化服务”为特色的六大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分别是鹿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人参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林蛙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肥料产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种植业(玉米、水稻、大豆)标准信息服务平台和旅游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据介绍,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标准题录(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产业标准体系、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产业信息及标准化动态信息、相关网站链接、在线调查等综合性功能模块。吉林省标准研究院每周搜集国内权威标准网站的标准新闻、标准公告和技术贸易壁垒相关网站的新闻资讯,筛选出与吉林省特色产业相关内容,并予以发布。

六大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和开通,使吉林省标准信息服务产生根本性转变,为行业主管部门、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企业及消费者等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一种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有效服务,与此同时标准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与开通,推动了全省鹿产业、林蛙产业、人参产业、肥料产业、种植业(玉米、水稻、大豆)和旅游业的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产业标准的宣传贯彻,提高产业标准社会认知度,为全省六个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截至目前,平台已发布国内外标准题录1800多条、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16项、产业资讯130多条、标准化动态信息20多项,6个产业标准体系、相关链接网站50多个。

省标准研究院

全力构筑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

火红的灯笼,祈福的春联,一张张笑脸……马年春节,舒兰市老百姓觉得格外幸福。

情为民系,利为民谋。2013年,随着舒兰“十大民生实事”和“十大民心工程”的持续推进,舒兰将百姓的福祉作为民生工作的风向标,“看病方便了,工作有着落了,环境变好了……”件件实事直指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热点,让改善民生的成果与百姓的幸福指数同频共振。

百姓最关心的是啥?“孩子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看病能不能更便宜一点,更方便一点?”在舒兰,就业、医疗、教育、住房……这些百姓急盼的“民声”,成了民生工程的着力点。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在社区看病收费低、离家近,方便

又便宜,小病小痛我就到这里来。”在南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打点滴的居民韩德艳告诉记者。2013年,舒兰市以改善基本医疗服务为重点,全力建设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了百姓看病“大病不出市,小病在社区”,医疗费用大幅降低。同时,实现了2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全部统一通过省医药采购服务平台集中采购,实现网上采购、配送、结算。

截至目前,该市销售国家基本药物和省增补药品1547万元,为群众让利约

696万元,新农合人均筹资提高到350元,对20种大病最高补偿额度提高到9万元。

全面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在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级的

教室里,来自舒兰市天德乡东庆村的刘珈冶,正在安静地认真听课。在舒兰市,很多和刘珈冶一样的农民工子女,都享受着和城市孩子同样的待遇和教学资源。

“让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上好学。”是很多百姓对民生最大的期盼。舒兰市通过调整优化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快改善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大力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013年,舒兰市在建设实验中学宿舍楼、实验中学食堂、九小教学楼、六中宿舍楼、莲花中心校教学楼等教育硬件工程的同时,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软实力,全市全年小学、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率

96.8%,高考重点率18%,较2012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2013年,对于舒兰市北城街道下岗

失业人员彭悦喜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51岁的他通过劳动部门的牵线搭桥,走上了舒兰市实验中学的保安岗位。“相比以往背井离乡在外打零工,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他觉得很踏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舒兰市把促进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积极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全方位提升就业援助和服务水平。2013年,共对符合创业扶持政策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61万元,扶持创业者467人,带动就业2491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 10958 个,城镇新增就业845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转移17.89万人次。

交通、环境体系建设不断升级2013年,舒兰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

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8.6亿元,实施城市建设重点工程30项。先后高标准地完成了舒南路公铁立交桥附属工程建设,铁东街、育才路、文化路、圣基路等9条道路工程已全部竣工通车,道路全长3.5公里。完成了总建筑面积52.9万平方米的中央公馆、金亿财富广场等一批城市小区建设;完成了8.1万平方米的城区主街路路面修复和40公里的农村公路修建。

在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城市的高水平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管理。深入开展了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违章建筑等专项整治,小街小巷“脏乱差”和城区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深入推进,共投入901万元用于第三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涉及11个乡

镇所辖的15个行政村。农村居民饮水工程投资1303万元,完成了5处打井工程,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享受民生成果,把温暖送到百姓身边

积极开展困难救助工作,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他们各个方面的实际困难,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落实了高龄老人补贴政策,为全市9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补贴;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新公共文化活动载体,新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60个、村级文化大院70个,全市送戏下乡 40 场,送电影下乡 2200场。同时,积极开展了以“幸福广场文化艺术节”为主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文化惠民的普及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舒兰市通过实现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落到实处。2013年,舒兰市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均已达到省里规定的标准;送法进乡村62次,进社区15次;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保险服务站全覆盖,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04张,将全市3800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了保障范围。

民生跟着“民声”走,随着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地,舒兰百姓对未来美好的生活信心十足。

民生跟着“民声”走——舒兰改善民生记事

本报记者 刘姗姗 通讯员 初丛瑞

“春节已到,我们不但要保证正常发电,还要保证搞好供暖,要做到这两点,必须保证安全生产。”近日,当记者来到华能长春热电厂,刚一见面,厂长张园果这样说道。

华能长春热电厂位于吉林省长春市西北部农安县合隆镇,2010年4月全部投产。该厂现安装两台35万千瓦超临界供热发电机组,设备全部采用目前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全部实行自动化和信息化。

华能长春热电厂在抓好员工队伍建设、强化对安全隐患排查外,特别注重加强节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企业运行部主任刘军杰告诉记者:“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人之常情,每到节假日人们思家心切,思想波动比较大。我们厂职工多数家在外地,由于工作性质和需要节假日很多人要值班上岗,不能与家人团聚。所以这个时候,不但要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同时必须加强管理,严防思想溜号和麻痹大意而发生事故。”

正在车间检查的厂长张园果说:“从除夕到正月初五,我和书记高友始终在厂里值班,副职也都做了明确分工,各车间班组也是由主要领导带班。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员工安心工作,保证节日期间一切工作有条不紊。”

总控制室几位值班员正聚精会神注视着大屏幕上所有监控画面和参数的变化。总值长刘焕刚说:“在这里可以监控到全厂每一个重要的角落和岗位,由于节日生产和安全的需要,很多同志不但除夕夜值班,就是初一、初二都得值班,家住外地的同志根本回不了家。”他走到一位年轻的监控员面

前说:“这个孩子叫李东明,家在沈阳,每年春节都值班,已经有多年春节没有回家啦。”

“不想家吗?”“怎么不想,但咱也不能放弃工作啊。”小伙子憨厚地回答,但眼睛始终

没有离开监控画面。采访结束了,这一天让记者深深感受到,该厂之所以能连续实现安全生

产1500多天,绝非幸运和偶然,而是扎扎实实的工作。此时,记者想起在发电机组高大的厂房内的一条标语:“把一般的事情办好,就不一般;把最简单的工作干好,就不简单。”

发好电

送温暖

保安全

——华能长春热电厂采访见闻

本报记者

孙寰宇

通讯员

金宝森

本报讯(记者聂芳芳 通讯员李梦缘)日前,蛟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再次加大供热监管工作力度,对全市供热季顺利进行起到监管保障作用。

据介绍,蛟河市质监局在年前对供热企业使用锅炉进行了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解决,加大督查和明察暗访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确保了全市供热锅炉安全正常运行。

日前,蛟河市质监局继续对供热企业供热的质量、计量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对供热企业使用的煤质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达到标准规定要求,对供热企业供热热量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供热量达到标准要求,对供热企业使用煤质以次充好、掺杂掺假以及供热量不达标等违法行为,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蛟河质监局还积极受理了供热用户的测温申请,为供热用户提供方便,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开展室内温度检测,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作出检测结论,切实保护了广大热用户的合法权益。

蛟河质监局加大供热监管力度

本报讯(记者刘姗姗 通讯员张晓君)近日,吉林石化染料厂通过内部挖潜和技术改造,苯酚丙酮装置连续两个月实现苯和丙烯消耗大幅下降,仅一月份就降低原料成本74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该厂结合装置实际,以生产工艺参数调优为重要抓手,发动一线员工对影响产品质量的70多个控制点进行实时监测,收集整理历史工艺参数3万多个,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苯酚丙酮装置各生产单元瓶颈问题分析与生产测试工作,梳理出安全生产隐患和生产瓶颈问题27项。在全面优化产品质量的同时,将降低原料消耗作为减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落脚点,通过技术攻关,实施了节能改造项目,使苯和丙烯主要原料消耗大幅下降,比肩于国内先进水平。

面对成本压力,该厂发动全员集思广益,开展挖潜增效活动,建立了工厂、车间、班组三级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明确了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管理原则及基本任务,增强了全员降耗增效的自觉意识。

目前,该厂正在着手实施苯酚丙酮装置烃化反应器催化剂优化运行、AMS加氢反应器催化剂优化运行和烃化单元白土替代树脂优化运行3项节能降耗攻关项目,预计在9月份实施成功后,将再次降低生产成本130多万元。

挖潜增效 实现降耗节能

本报讯(记者赵赫)为抓好山区“安保路、环保路”建设,临江市针对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加大投入,兼顾景观,筑牢安保工程,重点做好防汛抗灾、除雪防滑工作,确保公路畅通。

2013年汛期,临江市境内多次遭遇强降雨,公路及附属设施损毁严重。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临江公路部门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抢险预案,全力以赴抢险保通。汛期过后,临江公路养护工作的重点迅速由抗洪抢险转移到灾后水毁工程修复中。本着“先干线、后支线,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临江公路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机械设备投入抢险修复工作,清理路

基路面的塌方,清通边沟,全部修复所有受损的路面,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临江市境内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地处长白山区,冬季寒冷漫长,给除雪防滑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针对存在的困难,临江市公路部门提前部署、制定除雪防滑应急预案。入冬前,对除雪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测维修,对急弯、陡坡、桥涵、平交道口确定防滑点和防滑路段,防滑点和防滑路段派专人看守,组织两辆运输车在每场雪前备足优质防滑料,于每场雪后及时上路进行防滑工作。保证除雪工作做到以雪为令,人机结合,防滑工作做到有滑必防。

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

安保工程原则,临江市兼顾景观,筑牢安保工程,努力打造安全、畅通、便捷的公路交通环境。截至目前,临江市国省干线公路和部分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已全部设置了安保设施,临江临崖路段全部设置了波形防护栏。安保工程实施后,大大降低了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公路的安全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2014年,临江公路段将继续加大安保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研究解决安保工程如何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坚持“因地制宜、安全经济、风格明显、突出亮点、兼顾环保”的指导原则,注重安保设施与景观的协调性,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临江多举措打造平安公路

中国民用航空局2月12日向中国石化颁发了1号生物航煤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这标志着国产1号生物航煤正式获得适航批准,并可投入商业使用。中国由此跻身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生物航煤自主研发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图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加注了生物航空燃油(部分是由地沟油和棕榈油转化)的飞机正缓缓驶向跑道(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2 月 12 日,一辆纯电动汽车驶入浙江省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金华东关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准备更换电池。日前,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将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进行了调整。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这是2月12日拍摄的停靠在四川都江堰站的CRH6A型城际动车。当日,CRH6A型动车组正式起跑成(都)灌(都江堰)铁路,这是我国 CRH6 城际动车组首次载客运营。据悉,CRH6A型动车组主要用于中短途城市之间、区域城郊之间的通勤和商旅,以公交化的运营模式为主,故也被称为城际动车组,其最高运营速度为200公里/小时。

新华社记者 薛玉斌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