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 要闻022018.12.14 星期五 责编:马新萍 电话: (010)67164950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上海杨浦区将工业遗存与产业一起更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百年工业区焕发绿色生机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高质量发展

    杨浦区环保局局长赵阳表示,淘汰污染企业和优化产业结构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今年上半年,杨浦 区 空 气 质 量 优 良 率(AQI)达 到77.9% ,PM2.5 日 均 浓 度 控 制 在 44 微克/立 方 米 以 内 ,区 域 降 尘 量 为 4.6吨/平方公里·月,区域内重要水功能区 水 质 达 标 率 达 到 81.8% 。 2011年-2017 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 29.69%,超额提前完成规划

    目标任务,经济发展趋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推动着经济发展。经过十年发展建设,杨浦区从老工业城区,转变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蒋勤介绍,自“十二五”以来,杨浦区级财政收入增幅始终位居上海中心城区前列。今年上半年,第二、三产业增加值 比 重 达 到 15.1∶84.3,三 产 占 比 比

    “十二五”初提高 7.8个百分点。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优质企业

    聚集。目前,杨浦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 7600 家,形成“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创新服务链。一批“双创小巨人”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并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独角兽”或“隐形冠军”,各类资本市 场 上 市(挂 牌)企 业 数 累 计 达98家。

    ◆本报见习记者徐璐 记者蔡新华

    杨浦区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这里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

    随着上海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原先“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低端产业逐渐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绊脚石”,对此,杨浦区选择了转型升级之路,以期实现凤凰涅槃。

    如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两翼齐飞?在一次次探索中,杨浦区决定全面升级土地能效:搬迁低端产能,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更新工业遗存,让城市文明得到保护和延续;同时,确保生态用地,以绿色低碳的理念制定城市规划,让“绿色生态”贯穿区域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

    上海市杨浦区利 用 防 汛 墙 后 原怡 和 纱 厂 的 低 洼地 设 计 了 一 个 雨水花园。

    徐璐摄

    “现在一提到杨浦滨江,大家就喜笑颜开。”在杨浦区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居民终于盼来了家门口的滨江亲水平台。

    中午时分的杨浦滨江地带,人头攒动,阳光洒在黄浦江面,泛起粼粼波光。错落有致的绿植连成一片,细长的草叶随风飘荡,令人心旷神怡。走在滨江栈道,最吸引眼球的是滨江步道沿岸独具特色的老厂房,经过改造的老房子换上了新颜,再次生机勃勃。

    面对眼前的江景,谁能想象,这里曾是著名的杨浦老工业区。 中国最早的机器造纸厂、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最大的火力发电厂、第一家城市煤气厂等近代工业都诞生在这里。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多年时间内,杨树浦工业每年所创造的利税占全市的 1/6,占全国的 1/36。中国近代工业上海约占其中的 70%,而杨浦约占上海企业比重的 1/3。

    “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杨浦区发改委副主任蒋勤介绍,20 世纪 90 年代后,上海实 施 新 一 轮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杨 浦 区 重 点 推 进 锻 造 、纺 织 、化 工 、出 版 印 刷 、船 舶 制 造 等“ 两 高 一 低 ”行业 企 业 的 调 整 ,全 面 推 动 实 施 关 停 搬 迁 ,为 新 兴 产业发展留出空间,同时也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夯实了基础。

    蒋勤说:“老工业城区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杨浦区用了十多年时间进行探索。”2000 年,杨浦区委区政 府 提 出 了“ 两 个 依 托 ”(依 托 高 校 、依 托 国 有 大 中型企业)来实现城区转型发展。2003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杨浦知识创新区的重大决策。自此,杨浦区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再到

    “创新杨浦”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这条创新道路始终贯彻绿色生态主线,把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作为抓手。

    “杨浦区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时,突出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理念。”杨浦区规土局副局长朱晓君说,规划整合湿地、公园、广场、滨水空间等要素,打造一体化、多层次的公共空间网络。同时,规划以特色风貌资源为基础,结合历史风貌保护及开发滨江,形成

    “浦江左岸、大器城区,焕新活彩、魅力杨浦”的城市文化风貌特征。

    转型过程中,杨树浦发电厂、怡和纱厂、上海国棉十七厂等大大小小的“两高一低”企业都已关停搬迁。

    “杨浦区将工业遗存与产业一起更新。”蒋勤说,这些老建筑都承载着历史记忆,杨浦区在保留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微更新,让它们重获新生。

    据统计,仅杨浦滨江南段,规划保护的历史建筑总计 24 处,共 66 幢,总建筑面积达 26.2 万平方米。针对

    老工业区转型后大量老厂房资源闲置的特点,杨浦区集中打造了“长阳创谷”“互联宝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等一批“老工业转型+新经济集聚”的老厂房改造项目,形成了独特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走进位于杨树浦路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一排排锯齿形的红砖厂房改造而成的奥特莱斯精品仓映入眼帘,由旧水塔和职工用房改建的红砖房博物馆充满了历史气息。

    据介绍,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曾是拥有 8000 多名职工的上海国棉十七厂。在原汁原味保留老厂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这个 13万平方米的物理空间重获新生,如今成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集商旅文于一体的时尚创意园区之一。

    除了百年工业,杨浦区还具有百年大学、百年市政的深厚历史底蕴,

    辖区内坐落着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被誉为“上海学府中央区”。

    杨浦区利用区域内高校云集的优势,打破围墙,让知识和技术溢出校园,服务于区域发展。杨浦区始终坚持大 学 校 区 、公 共 社 区 、科 技 园区“ 三 区 联 动 ”和 学 城 、产 城 、创 城

    “三 城 融 合 ”的 发 展 理 念 ,围 绕“三区一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更高品质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目标,提出了“三新三转”(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结构转型、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建设转型、自我革新促进社会治理转型)的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工业锈带”的华丽转身百年巨变

    留改并进 贯彻绿色生态发展主线

    涅槃重生 迈向生态创新之城

    ◆本报记者黄慧诚 通讯员陈昊

    穿过泥泞的河堤,钻进杂草丛生的小道,靠近散发着臭气的排污口开展摸查,GPS 定位、拍照、采样……查完一条河的入河排污口情况,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排污口。

    为配合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广东省水利部门在入河排污口普查中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全省已建立全部入河排污口清单,完成 1600 个入河排污口的现场核查,开展 200 个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

    连续奋战10个通宵,开发出全省入河排污口管理平台

    由于此前入河排污口的管理较为薄弱,很多入河排污口的位置和分布情况都没有掌握,此次普查对水利部门来说是一次系统的“补课”。

    “既然是‘补课’,那就要补好补全,扎扎实实做出一套可信的、完整的入河排污口数据。”省水利厅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对待这次“补课”。全省水利系统上下齐动员,为打好入河排污口调查这一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

    时间不等人。从省厅到地市、县、镇完成对入河排污口普查工作的传达和部署,已经是今年的 3月。为加快入河排污口信息的采集与上报,省水科院信息所的 8位同志不辞劳苦,连续奋战 10个通宵,每天只睡两到 3个小时,开发出了广东省入河排污口管理平台(电脑版和手机填报端)。

    通过这个平台,基层调查员可以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录入调查数据并实时上

    传照片和视频,各级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数据填报情况、排污口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分布情况、排污口影像资料等,然后按县级、市级及省级逐级对数据进行审核上报。这一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还会根据用户需求不断进行完善和升级,保障了工作的顺利推进。

    为了让地方管理人员和基层调查员更好地熟悉调查规范和信息管理平台的操作,省水文局、省水科院于今年 3 月 20日召开了全省地市及县技术培训大会,参会人数超过 200 人。会后建立了 350 人的微信工作群组,每天安排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实时在线解答 100 条以上的提问,并将最新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后,及时在群里发布并提醒大家关注。在开展全省统一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应部分地市请求,赴肇庆四会、珠海等地开展专门的技术培训,对具体疑问进行详细解答,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地方工作开展。

    短短一个月内,完成全省1600个入河排污口实地核查

    为确保入河排污口调查的全面性和真实性,省水利厅组织了大规模的实地核查,核查对象是全部规模以上和规模以下的入河排污口。省里派出 30 多个核查小组,携带着 GPS 和无人机等专门设备,奔赴各地市开展工作。

    今年 5 月,是广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在连续高温条件下,有些核查人员实在扛不住了,就在车里休息一下,稍微好些又立刻返回第一线继续工作。

    广东省入河排污口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实际工作中,核查小组经常会面临

    人手不足的情况。在珠海香洲区入河排污口的河堤旁,

    一位头戴草帽奋斗在第一线的女核查员在现场询问排污口情况,她已身怀六甲。由于人员匮乏,时间紧迫,她毫不犹疑地主动请缨外派核查,在场的工作人员无不被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粤北地区入河排污口分布非常稀疏,有时候核查一个排污口要驱车一百多公里,还要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山路走多了,鞋子磨破是常事,脚上也起了很多大水泡。但一天下来最多也只能核查 3 个入河排污口。还有些入河排污口隐藏在高高的野草后面,毒蛇、毒虫可能随时出没,但是核查人员没有畏惧,仍然坚持定位和拍照,真可谓“核查有险阻、苦战能过关”。

    短短一个月内,核查小组成员们不畏艰辛,不惧酷暑,高质量完成全省 1600 个入河排污口的实地核查,圆满完成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数据规范性达到 100%,规模 以 上 入 河 排 污 口 信 息 正 确 率 达 到100%。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为保证从四面八方汇集上来的海量入河排污口数据真实、有效,省水科院组建了 50人的数据审核专门队伍,并分组对口各市进行数据审核;同时,还制定了《入河排污口数据审核技术要求》,并开展多次数据审核培训,统一规范审核标准。

    为提高工作效率,全体数据审核人员集中到一间大型会议室办公,每天审核数据的工作时间超过 18 小时。到了数据汇总的最后阶段,采取两班倒的方式,及时将大量的审核意见反馈给地方,这种敢打敢拼的精神感动了很多地方工作人员。

    广东补好补全入河排污口普查课已建立全部入河排污口清单,完成 1600 个入河排污口现场核查

    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地方普查风采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

    12 月 11 日,河北工程大学举行“废品创意设计大赛”,大学生们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手工艺品,倡导废物再次利用的环保理念。 中国日报图片网供图

    本报记者高岗栓太原报道 山西省政府办公 厅 近 日 印发《山 西 省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改善量化问责办法(试行)》《山西 省 水 污 染 防 治 量 化 问 责 办法(试行)》,明确提出对损害生 态 环 境 的 领 导 干 部 要 终 身追责。

    根据问责办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水污染防治的问责对象为 11 个设区市及其所辖县(市 、区)党 委 政 府 主 要 领导、政府分管领导,主要包括副 县(市 、区)长 、县(市 、区)长、县(市、区)委书记以及设区 市 的 副 市 长 、市 长 、市 委书记。

    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列入量化问责考核的主要指标为环境空 气 质 量 综 合 指 数 、PM2.5 浓度、优良天数比例。量化问责的情形是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其改善幅度或 PM2.5 浓度排名落后(县市区按排名后 10位,设区市按排名后 3 位),且仍对工作重视不够,环境空气质量依然恶化严重(PM2.5 浓度

    单 月 或 连 续 恶 化 超 过 一 定 比例,或者全年累计多个月出现恶化情况),或者未能完成年度PM2.5 和优良天数比例约束性考核目标。

    问责办法特别规定了设区市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其改善幅度在全省 11 个设区市中排名均位列后 3 位,且全年 PM2.5 平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两项约束性指标中任意一项指标较上年同期恶化的,将对负有领导责任的市委书记实施问责。

    水污染防治方面问责的情形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未 完 成水 环 境 质 量 改 善 目 标 任 务 ,根 据 地 表 水 国 考 断 面 水 污 染物 超 标 程 度 或 年 度 出 现 水 质同 比 恶 化 的 次 数 不 同 ,对 应不 同 的 问 责 对 象 ;二 是 未 完成 水 污 染 防 治 重 点 工 作 ,包括 城 市 黑 臭 水 体 消 除 情 况 。水 污 染 防 治 年 度 重 点 工 作 任意一项未完成的,或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未达到考核要求的,均要被问责。

    山西出台环境质量改善量化问责办法

    损害生态环境要终身追责

    本报记者季英德 周雁凌济南报道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近日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排污许可制全面支撑打好污染防治攻 坚 战 工 作 方 案的 实 施 意见》,提出到 2019 年排污许可证要覆盖涉及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所有重点行业,2020 年实现排污许可制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要加快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2018 年年底前,完 成 石 化 、钢铁、陶瓷、有色金属等行业排污 许 可 证 核 发 工 作 。 2019 年年 底 前 ,完 成 锅 炉 、工 业 炉窑、电镀设施、生活垃圾焚烧发 电 、危 险 废 物 焚 烧 、砖 瓦 、耐 火 材 料 等 行 业 排 污 许 可 证核 发 工 作 。 2020 年 年 底 前 ,全 面 完 成《固 定 污 染 源 排 污许 可 分 类 管 理 名 录》中 规 定的 所 有 涉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行 业许 可 证 核 发 工 作 。 同 时 ,推进 多 污 染 物 协 同 管 控 。 逐 步从 四 项 污 染 物 转 向 多 污 染 物

    协 同 管 控 ,将 颗 粒 物 、总 磷 、总氮、重金属及 VOCs 等污染物 纳 入 固 定 污染源总量管控范围。

    2019 年年底前,山东全省范围内实施火电、造纸等重点行 业 主 要 排 放 口 二 维 码 信 息化建设;2020 年年底前,二维码 信 息 化 建 设 覆 盖 所 有 固 定污 染 源 主 要 排 放 口 。 强 化 排污 许 可 大 数 据 在 污 染 防 治 攻坚 战 中 的 应 用 ,加 强 排 污 许可 数 据 与 环 境 监 测 、监 察 执法等数据信息的比对分析,及时发现管理漏洞、执法短板、监测盲区。

    山东省将定期开展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执法检查,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情况,并视情采取撤销排污许可证、停产限产等处罚措施。将已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单位持证排污情况纳入专项行动执法检查内容,让“持证排污、按证排污、无证不 得 排 污 ”的 要 求 成 为 广 泛共识。

    山东加快排污许可证核发进度2020年实现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制全覆盖

    本报记者昌苗苗 通讯员李香兰南宁报道 记者近日从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生 态 环 境 厅获 悉 ,广 西 多 家 铝 业 集 团 所属的 12 家电解铝、氧化铝、煤电 铝 一 体 化 企 业 已 取 得 排 污许 可 证 ,这 标 志 着 广 西 铝 冶炼(不含再生铝)企业进入持证排污、依证监管新阶段。

    据 悉 ,为 推 进 铝 工 业 高质 量 发 展 ,自 治 区 生 态 环 境厅 会 同 百 色 市 、来 宾 市 环 保局 ,以 铝 冶 炼 行 业 排 污 许 可证核发为契机,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企业。今年 4 月,自治区 生 态 环 境 厅 派 出 专 家 到 广西 信 发 铝 电 有 限 公 司 、广 西百 色 银 海 铝 业 有 限 责 任 公司 、百 矿 集 团 以 及 广 西 来 宾银 海 铝 业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等 铝

    业 企 业 开 展 调 研 ,现 场 解 答企 业 排 污 许 可 证 申 领 过 程 中遇 到 的 技 术 难 题 。 对 现 场 确实 一 时 无 法 解 答 的 企 业 污 染物 排 放 量 核 定 等 问 题 ,事 后召 集 技 术 部 门 集 中 研 究 ,拿出 解 决 方 案 ,指 导 企 业 填 报和 技 术 人 员 核 查 ,圆 满 完 成了核发任务。

    另 外 ,广 西 从 今 年 起 开始 实 行 排 污 许 可 证 常 态 化 执法检查,并从“重发证”向“发管并重”转移,开展排污许可证 后 监 管 工 作 。 接 下 来 ,广西 还 将 结 合 第 二 次 全 国 污 染源普查,参照环境统计、排污许 可 证 行 业 摸 底 数 据 ,对2017 年已发证的造纸、火电、水 泥 、制 糖 等 13 个 行 业 企 业开展清理整顿工作。

    广西完成铝冶炼企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从“重发证”向“发管并重”转移

    河北省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工作全面完成

    近18万污染源数据100%入专网

    本报记者张铭贤 通讯员李鑫石家庄报道 12 月 12 日,随着河北省最后一份入户调查数据经过审核提交至生态环境部电子政务专网,河北省入户调查数据入专网率达到了 100%。河北省依据国家普查数据入专网序时进度要求,高效完成了近 18 万污染源数据的录入、审核与提交工作。

    自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进入全面普查阶段以来,河北省各级普查机构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不断提高对普查工作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入户准备阶段,河北省通过多级培训夯实了业务基础,通过先行先试创新了工作方法,通过以干代训明确了工作思路,通过广泛宣传营造了社会氛围。多措并举,夯实了入户调查工作的基础。

    在数据采集阶段,河北省各级普查机构管控第三方,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倒排工期、不等不靠,加班加点开展数据采集。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作督导,通过以督代训,培养了一大批入户调查实操骨干,并保障了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在数据审核阶段,河北省普查办组织研发了污染源环境管理数据平台,通过系统审核、人工审核及汇总审核等多种审核方式强化质量控制。同时,河北省通过开展省级质控抽查工作,以国家审核规则为基础,针对不同行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规范审核规则、纠偏匡正,保障三级审核的规范性,全面提高提交至专网的数据质量。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