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阿来 等待是一种使命的求索...阿来最喜欢图书馆,那个时候的大学图书馆也就几千册书,但是阿来哪见过这么多书啊,他如饥似渴,图书管理员下班了,他就故意让他们把他关在里头,一口气读个通宵。一九九四年,阿来提笔创作他的代表作《尘埃落定》。

文化·影视 ·周末· 7 版2018年6月15日星期五投稿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责任编辑:周亮 编辑:龚绍珍 马兴琳 组版:杨熙

马尔康太平洋电影城

6月下旬影讯

开心周末开心周末

小笑话小笑话 只言人生只言人生

上映日期:2018年6月22日导演:李伟、张楠主演:梁静、赵立新、李兰迪、王佳佳、周

明汕剧情:在近未来的世界,城市居民纷纷身患

神秘绝症。主人公林子琪(梁静 饰)为救生命垂危的姐姐(李兰迪 饰),在姚博士(赵立新饰)的劝说和帮助下踏上了去往北极基地寻求最后一丝希望的旅程,但她不知道的是,本应充满希望的旅途上却暗藏着一个危险的阴谋……

★经常有陌生美女来加微信,通常是推销股票之类的,我一般不加或者直接拉到黑名单。不过我留了一个没有删,因为好多游戏需要分享领福利,分享给朋友不好意思,我就往美女这里分享。就这样,她天天给我分享股票,我天天给她分享游戏,相安无事。持续了一个多月,她终于把我拉黑了。

★老公当年第一次登门,我妈炖了一只鸡。按照风俗,把鸡爪子给他夹碗里,告诉他:“刚参加工作,吃鸡爪子是快往上挠挠的意思。”谁知这二货对我妈说:“阿姨您还是把鸡大腿给我吧。我吃鸡大腿工作好往上蹬蹬,我觉得蹬比挠快。”后来我爸妈就同意了我们的婚事,理由是这小子不但反应快,脸皮还厚,在社会上不吃亏。

★有一次,深夜睡得正香,突然听到有火警声响起来了,我当时抱起枕头就冲了出去,还顺便去喊老婆和孩子。结果老婆淡定地起身对女儿说:“乖孩子,你可以把手机火警声关掉了,我已经知道你老爸的私房钱藏在哪了。”那一刻,我抱紧了我的枕头。

★弟弟跑过来说:“哥,给我根烟抽。”我:“小孩抽烟不好,有啥事跟哥说。”他:“理想未实现,事业不成功,爱情不顺利。”我:“说人话。”他:“老爸不给我买苹果X、lol被团灭、鼓起勇气给女神打电话,发现接我电话是个男的……

★老妈扔给我一张卡说:“我托人给你介绍了一个对象,在商场见面。”我一手捏卡一边问:“干嘛在商场见面啊,还有给我卡干嘛?”老妈:“她喜欢什么,你就直接刷卡。”我再问:“刚见面,干嘛要这样啊?”老妈不耐烦地说:“这不是为了让她多点时间看商品,少点时间看你的脸吗?”瞬间打击得我啥都不想说了。

★跟女友去逛菜市,买我喜欢吃的卤猪耳时,女友突然问老板:“这猪耳朵掏干净耳屎没有?”结果老板恼羞成怒不卖给我们了。我正要质问她,她吐吐舌头跟我解释说没钱了,我当即夸她机智。不一会儿,她跑到水果摊买了个榴莲,说要犒劳犒劳自己的机智。我好像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侏罗纪世界2

上映日期:2018年6月15日导演:胡安·安东尼奥·巴亚纳主演:克里斯·普拉特、布莱丝·达拉斯·霍

华德、贾斯蒂斯·史密斯、拉菲·斯波、托比·琼斯剧情:侏罗纪世界主题公园及豪华度假村

被失控的恐龙们摧毁已有三年。如今,纳布拉尔岛已经被人类遗弃,岛上幸存的恐龙们在丛林中自给自足。当岛上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以后,欧文(克里斯·帕拉特饰)与克莱尔(布莱丝·达拉斯·霍华德饰)发起了一场运动,想要保护岛上幸存的恐龙们免于灭绝。欧文一心想要找到自己依然失踪在野外的迅猛龙首领布鲁,克莱尔如今也尊重起这些生物,以保护它们为己任……

《金蝉脱壳2

上映日期:2018年6月22日导演:史蒂芬·C·米勒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黄晓明、戴夫·

巴蒂斯塔剧情:周树(黄晓明饰)是雷·布雷斯林(史

泰龙饰)的弟子。某天,周树在夜市被蒙面人挟持,关进了名为“Hades”的监狱。这座监狱关押着各型各色重型犯人,仿佛残酷人类战场。为了营救周树,雷·布雷斯林叫上戴夫·巴蒂斯塔作为接应的助手,故意让自己被抓住后,深入这座监狱,与周树互相配合,共同作战逃脱。

《猛虫过江》

上映日期:2018年6月15日导演:小沈阳主演:小沈阳、潘斌龙、宋芸桦、金士杰、刘桦剧情:东北农村青年沈福(小沈阳 饰)与大

雷(潘斌龙 饰)遇见南方姑娘静香(宋芸桦饰),机缘巧合来到陌生大城市,面对从天而降的巨额遗产和随之而来的种种危机,两人接连施展令人意想不到的“独门秘籍”,引发了一连串爆笑喜剧故事。

《伊阿索密码》

■小朗

《尘埃落定》的第一行字是:冬天下雪了。可谁又想到,这其实是阿来在温煦清透的五月写下的文字啊。从早春到隆冬,从春种到冬藏,创作的过程好像一种灵感和思想的发酵与等待,好像两个世界、一种感悟的轮回共生。

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阿来,出生在茶马古道上一个偏僻、贫困的小村庄。

在一九七七年高考恢复的前夕,阿来正在山沟里的工地上劳动。他曾经的一位老师,托人带话给已经放下书籍、面朝黄土的他,说:阿来,你是我的学生里最有可能考上大学的孩子。

阿来说不上有几分把握,但却当即报名参加高考——好像

他已经等待这一刻很久了似的。考试前一天晚上,阿来夜里十二点才下班,借一个自行车去

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山路,阿来在上坡和下坡的起伏中,打着手电骑了两个多小时,赶到县城。他的身后,是撩带而起、弥漫如烟的黄土。

阿来没有再睡下,他等待着太阳升起,走进考场。随后的一个月,阿来每天都去离工地几公里的小邮局,怀着

期待走一个小时而来,再揣着失落走一个小时回去。后来,邮局的人远远地看见他又来了,就摇手,说:你回去吧,没有。

就在阿来几乎要放弃等待的时候,邮局说,有你的信了。当地的一个师范学校,录取了阿来。

阿来最喜欢图书馆,那个时候的大学图书馆也就几千册书,但是阿来哪见过这么多书啊,他如饥似渴,图书管理员下班了,他就故意让他们把他关在里头,一口气读个通宵。

一九九四年,阿来提笔创作他的代表作《尘埃落定》。那是五月份,白桦树刚刚发芽,高原上阳光透亮而清新——

阿来没想到要写一部惊人的作品,他只是感觉窗户外面山坡上的白桦树,很美;到秋天,白桦树开始凋零,他笔下的人物,开始一个一个走向他们的结局;

写完小说那一天,阿来往窗外望去,白桦树不再有树叶,只有残雪斑驳,他这才意识到,已是十二月底了。

从早春到隆冬,从春种到冬藏,创作的过程好像一种灵感和思想的发酵与等待,好像两个世界、两条时间、一种命运、一种感悟的轮回共生——好像一个苦苦寻找的使命,终于完成。

阿来开始找出版社,结果一家不行,两家不行,去了十几家,还是不行。编辑说,小说太雅,读者不喜欢这样的东西,读者喜欢通俗,你可以改一改。

阿来说,这本书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改,你们发现错别字。我只写我想写的东西,出不了没关系,现在不出,总有一天会出的。

虽然没能出版,但是当朋友问起阿来,这一年干了什么事情,阿来说:我干了一件对得起我自己的事情——我知道我这辈子,都会干这件事情的。

阿来口中的“总有一天”,是四年之后了,等待四年,对于内心好像已经尘埃落定的阿来而言,不算太久。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看了阿来的小说,一个月后签合同,说要出版两万册。后来编辑又打电话过来,说他太喜欢这本书了,通宵读完,激动不已,早上敲社长的门,说这本书我们得印个十万八万的。

那是一九九八年,到现在整整二十年,这本书已经销售了超过两百多万册,海外还有十几个版本。

我们每个人,都等待过,比如等待一个从临街送来的解渴抗饿的外卖,或是一个从异国寄来的心心念念的礼物。但是,如果人一辈子都把等待的对象,固化在物质层面上,虽然无可厚非,但不免有点悲哀。

我们的心灵也一直在无声地等待。它静默的,让自己显得

好像不那么重要——但如若我们没有等到它,我们不过是一个空落落的躯壳。

所谓等待,就是在寻找一种使命。为了这个使命,人的肉体可以等待百年,人的精神可以永久地求索下去——直到化作尘土,直到尘埃落定。

人生好像总是需要等待些什么,哪怕是等待戈多。等待的意义,需要我们自己赋予和定义。

据 CCTV—朗读者

阿来 等待是一种使命的求索

■几又

有一种小说,你可能猜得出开头,但没法猜出结局。一直认为,一部优秀的推理小说,就应该像法国著名推理导演希区柯克的作品,常常可以给读者这样的美妙体验:即满以为意料之中,实际又出人意料之外。

这样说并非是对石一枫小说的盲目吹捧,此前没有读过他的作品,自然谈不上自带好感、预植观点,本文的感受与评论,其出发点均只针对这个篇幅略短的故事。况且,笔者也有如同一些网友所述的感觉,即从小说写作角度而言,本书行文还是有一些明显的瑕疵,语句的提炼也确实欠些火候。

笔者始终坚信,小说本质上就是讲故事,好的小说必须有好的故事,好的故事必须有好的逻辑。优秀的逻辑设计,或可掩盖文字张力的某些不足。大抵出于先抑后扬的考虑,石一枫的这个故事开头极为平淡,平淡到让人感觉有点游离主题,比如狱警杜湘东忙于思考他自己的人生,什么留京问题啦,什么婚恋问题啦,什么调动问题啦,总之一堆婆婆妈妈、看来与本书故事扯不上太大联系的陈芝麻烂谷子。这也成为这个故事的一大软肋,毕竟在“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到底有多少人真能沉住气,耐着性子把故事慢慢读下去,心里确实没什么底。

从整个故事设计来看,有点好莱坞大片《肖申克的救赎》的味道——真正的“操盘者”从来不会显山露水,往往是在波澜不惊中酝酿惊天动地的“翻盘”。在石一枫精心设计的这个故事中,那个一手策划整个剧情的“导演”姚彬斌始终默默地站在幕后。他其貌不扬,公开示人的形象还特别软弱,常常沦为别人的笑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故事不到一半的时候,姚彬斌因为盗窃、袭警抢枪和越狱,罪上加罪,早

早便伏法,消失在苍茫的文字中。相信许多读者均以为,抓捕许文革是故事的唯一主线。然而,待

到一切底牌揭开时才发现,看似处处豪气干云的许文革,原来只是姚彬斌手里的一张“硬牌”。逃出看守所的许文革,接下来数十年所做的,其实也是姚彬斌生前早就谋划好的人生。被姚彬斌一同“算计”的除了许文革,还有看守所里的那些民警,其中就包括自命不凡的杜湘东——“活人被死人算计”,而且“算计”了几十年,这才是这个故事的最为高明之处。

从阅读体验角度看,这个故事总体构思非常精妙,但结尾还是略显疲软。杜湘东数十年锲而不舍地追捕许文革,然而,谜底的真正揭开却不是以层层剥笋方式。不是说现在这样的情节设计不行,但信息披露缺少层层递进,不易牵着阅读者的“鼻子”走。事实上,杜湘东的追捕,对故事的展开并没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既然对故事情节没有太大推动,自然就很容易让读者觉得有点冗余。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问题是,为了营造足够的悬念,作者反复埋下大量伏笔。但越是这样,揭开谜底就越得有技巧,越得有技术含量。然而,这个故事却让一个故事的“第三者”轻而易举地掀开了盖底——这样的处理,总感觉略显轻率。

指出这些问题,并不是对这个故事的否定。总体上,这是一个颇为出彩的作品。从整个故事定位来看,作者的“胆子”够大,早早便让真正的主角以几乎不太引人注意的方式,离开了叙事主线。当读者把追寻悬念的目光投向“健在”的那些人物身上时,谜底揭开,却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作者精心布设的“烟幕弹”里。

这其实也是希区柯克推理作品屡试不爽的“伎俩”,即真正高明的推理,谜底不必光怪陆离,而是早就蕴藏于故事的细节之中。

好的小说就像希区柯克的电影——读石一枫的《借命而生》

周亮 作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