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为啥选“长客造”的动车组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images/2014-12/04/05/jlrb04bc04c_h.pdf2005/12/04  · 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四省区也将首次

今年是我国高铁的大发展之年,横穿戈壁沙漠的兰新高铁成功通车,印证了我国已成为世界高铁强国。近日,铁道部又有消息传出,12月10日,我国的动车组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四省区也将首次开行动车组。什么样的列车能承担起线路的运输工作,引世人瞩目。

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生产企业,长客股份公司生产的CRH5型动车组“技压群芳”,最终拔得头筹。日前,记者来到长客股份公司,一探“万能动车”的究竟。

难 狂风戈壁滩 昼夜两重天

兰新高铁的资料不难查到,因为以前有兰新线,所以兰新高铁也叫兰新二线,它横跨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全长1776公里,其中甘肃境内799公里,青海境内268公里,新疆境内710公里。近日开通的乌哈段全长530公里,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及哈密5个运营站。整个线路设计时速为200-250km/h。

从乌鲁木齐到哈密高铁,沿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型气候,夏季炎热短促,冬季寒冷漫长,且昼夜气温变化大。人们都知道那里的环境恶劣,但长客的工作人员们更知道那里的环境恶劣到什么程度。首先这个温差究竟多大呢?“最大温差算起来达到89.2摄氏度。”长客股份公司铁路客车开发部副部长朱彦告诉记者,经过长年测算记录,最低气温出现在乌鲁木齐,达到零下41.5摄氏度,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达到47.7摄氏度。

除了高温高寒,强风沙天气亦会对动车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途经烟墩风区、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及大阪城风区四大风区,最大风速每秒可达37.6米,严重时会吹翻客货

车,根据长客股份公司的记录,最大瞬时风速出现在七角井,达到了17级风的程度,连续大于8级风天气的日子也出现在这里,达到了208天。同时沿线多处为戈壁干旱地区,周边有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固特、巴丹吉林等几处沙漠,极易引起列车设备舱大量积沙,导致电气设备通风散热不良。

普通火车通过这里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了,那时速200-250km/h的动车组,那种精密的、高速的列车如何奔驰于此地,确实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大难题。

巧 “鳄鱼”巧御力 风沙任我行

“列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鳄鱼。”朱彦介绍,为降低阻力,动车组的车头采用仿生学的流线型设计,侧面看宛如一只蓄势待发的鳄鱼,众所周知鳄鱼在猎取食物和突袭目标的刹那间,会迸发出惊人猎取速度,列车车头设计灵感即源于此。灵感来自“鳄鱼”的动车组,不仅是列车形象如鳄鱼,其超强的适应性更是使之名副其实。

见到此车时,记者便觉得眼熟,这不就是CRH5型动车嘛?“没错,就是它!现在咱们哈大、长吉高铁上跑得不少就是CRH5型车。”据介绍,CRH5型车作为我国唯一一款可以在不同气候带连续运营的时速250公里速度等级动车组,具有优越隔热保温性能,重点攻关解决了车体隔热保温、封闭设备舱、设备防冻、以及电气、制动、控制设备的低温和冷热交变适应性等关键技术,已在哈大高铁、长吉城际等线路安全运营多年,经受住了多场暴风雪的考验。此外,CRH5型车之前在汉宜铁路充分接受过高温“烤验”,验证了动车组的高温适应性。

即便兰新高铁在大风区域修建了挡风墙,但如何在大风天气安全运行,依然是重点的攻关项目。朱彦介绍,CRH5型动车组转向架装有两套

抗侧滚扭杆,并装有抗蛇形减振器,确保列车在大风条件下安全稳定运营,此外,列车车顶导流罩及车下设备舱都是密封结构,可有效防止设备受到风沙影响,长客股份公司售后人员也将及时对车顶外零部件进行除尘处理。

好 乘坐舒适的“经济适用车”

一架飞机正常飞行机舱内噪音为81分贝;时速120公里的小汽车内噪音为76分贝。CRH5型动车组采用了先进的航空隔音材料和结构,有效控制了车外辐射噪声和司机室、客室内噪声,以250公里的时速运行时,客室内噪声指标可低至61分贝,是国内同速度等级噪音指标最佳的动车组,远低于飞机和小汽车的内部噪音。

除此之外,相较于国内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CRH5型车检修周期长,是动车组里的“经济适用型车”,跑完120万公里进行三级修,240万公里进行四级修,480万公里进行五级修,极大降低了后期维修成本,较国内同速度等级动车组,平均一列车每年多运营15天,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安全生命周期运营成本。

为了保障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顺利开通,长客股份公司组建了强有力的应急专家团队和高技能售后服务团队、远程监控和远程技术支持专家小组,对列车进行全天候监控,及时排查隐性故障,运营期间,每列车配备两位“随行医生”,确保兰新高铁的安全、有序、稳定运营。

奇 翻高山越平原 不惧风雪雷电

12月10日,CRH5型动车将在甘肃、贵州、青海、内蒙古四省区运行,其超强的适应性也将在这里得到进一步印证。

兰新高铁甘肃段将跨越祁连山,祁连山最高海拔为3640米,CRH5型动车组成为穿行最高海拔的动车组,海拔升高之后,动车组电气设备的外绝缘性能会降低,空气压力及密度降低,对动车组的高压设备、牵引、制动部件造成影响,长客股份公司针对CRH5 型动车组高压设备重新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增大了电气部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在此路段还有约 90多公里的长大坡道,对动车组的牵引能力和制动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CRH5型动车组采用了大功率电机和先进的制动系统,能够保证在此条件下持续稳定运行。

在青海省,兰新高铁途经青藏高原,海拔超过3000米的线路约100公里,同时高原地区多雷电,列车设有多个避雷器,对动车组的高压系统和牵引系统进行保护,并采用了完善接地方式,有效保证了旅客乘坐的安全性。在紫外线方面,列车的前风挡玻璃和客室侧窗玻璃具有防紫外线功能,可隔离 90%以上的紫外线。

兰新高铁全线贯通后,达 1776 公里,运行时间约 10 个小时,为确保长交路乘客旅途更加便利,CRH5 型动车组特别采用了大容量的净水箱和污物箱,可满足 16 小时的运营需求。

同时,CRH5型动车组亦将飞驰内蒙古大草原,这里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多数地区冬季长达 5 个月到半年之久。开行动车组后,届时将形成呼和浩特、包头、集宁、鄂尔多斯1小时经济圈。

CRH5型动车组自2007年以来已经在中国大地上安全稳定运行7年,累计有141列(含综合检测车1列)投入运营,覆盖东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等18个省区,能承受零下40℃到零上40℃间温差巨变的考验,总运营里程已经超过2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多圈。

为啥选“长客造”的动车组——探秘我国适应性最强“长客制造”CRH5型动车组

本报记者 孙寰宇 通讯员 李宁

放眼长吉图

2014 年 12 月 4 日 星期四编辑 王春苗 5长吉图Email:jlrbBS3BS@163.com 电话:(0431)88600660

●11月16日,兰新高铁开通,这条世界上唯一的戈壁高铁,沿线以巨大的昼夜温差、暴虐的狂风等恶劣气候而著

称,什么样的高速列车能堪当高铁运输重任?

●12月10日,全国铁路将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扩展至28个省市区,甘肃、贵州、青海、内蒙

古等西部四省区将首次开行动车组列车,这西部四省气候、海拔差异甚大,什么样的列车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本报讯(记者孙寰宇 通讯员赵保利)记者在敦化市委获悉,近日,敦化市顺利通过省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的符合性审查和专家评审,获得省发改委 2014 年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县)的批复。

据了解,未来5年,敦化市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调动本地骨干企业、社会团体、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参与到试点城市(县)的各项建设工作中来。

预计通过 5 年的试点城市创建期,敦化市将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谋划实施一批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实现转型发展,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本地区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据悉,今年 6 月敦化市政府责成市发改局,认真听取住建、环保、水利、农业等相关部门意见,结合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编制完成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县)创建实施方案。

敦化成功创建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感谢爱心人士对我们的慷慨解囊,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当德惠市第十中学女学生张琪,从天台镇企业家张成伟手中接过500元现金时激动地说。

11月27日,初冬的寒风刮得正猛,而在德惠市天台镇政府会议室内的23名贫寒学子却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就在这一天,吉林省亿农汇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天使助学基金成立。

“今天,对我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企业成立了助学基金会,我们企业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贫困学子,帮助这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度过暂时的困难。”公司总经理张成伟高兴地说,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筹备,天使助学基金会正式成立了,并为全镇各个中小学的23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捐助助学金1.15万元。目前,天使助学基金会共有10万元助学金,用于救助全镇的贫困家庭学生。此外,每年公司都会拿出利润的1%,大约有2万元左右,投入到助学基金会,用于帮助更多的孩子。张成伟承诺基金会成立后将捐助贫寒学子的活动常态化。

天台镇党委副书记刘文祥介绍说,37岁的张成伟是天台镇的农民,多年前从事煤炭经销挣到了第一桶金。3年前,成立了吉林省亿农汇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为了回报家乡的父老,助力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张成伟主动找到镇党委、镇政府,道出自己义务奉献的想法。得到了镇党委和镇关工委的支持。

“如今的天台镇,像张成伟这样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没有忘记家乡父老,捐资助学、修建校舍、修桥铺路,为家乡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受到天台百姓的一致好评。”刘文祥说。

情暖贫寒学子

本报记者

王丹

通讯员

常亮

本报讯(记者张茁 通讯员王佳)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今年以来,吉林化纤集团公司着力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以强化质量控制支撑产品优化升级,以设备提速推进产量提升,跑赢升级转型加速期。1-11月份,吉林化纤实现产值50.06亿元,同比增长15.1%;实现销售收入52.04亿元,同比增长13%。

向“提质”要市场。吉林化纤为加速产品升级进档,满足用户不同需求,开展了强化质量控制系列活动。通过施行机台包保责任制,指定机台包保责任人,机台的达标、产量、质量都与之挂钩,形成了管理人员与员工共同管理机台、维护机台的局面,确保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升。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围绕“提质增效”开展了劳动竞赛活动,通过进一步完善技能培训措施,强化过程检查考核等,使竞赛覆盖了人、机、料、法、环全过程,确保了全员参与,全过程受控,A级品率由去年的 88.69%增加到今年的 92.17%,AA产品装箱率比同期增加一倍,在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广泛认可的同时,产品利润空间得到了提升。

向“提速”要效益。吉林化纤集团股份公司通过对纺丝机进行提速改造,使 300D 产品的单位日产量提高了 37%,120D 产品的单位日产量提高了 11.3%,而产品质量仍然保持原有状态不变。同时,在股份公司长丝六车间开展了降低抬锭率攻关,使抬锭率由原来的 5%下降到 2%,平均日产量大幅提高,车间每月提产 10 吨,增加收入 35 万元,以“高速度”实现了效益的“高增长”。

“双轮驱动”跑赢升级转型加速期

本报讯(记者刘姗姗 通讯员孟楠)近日,长春迎来连续降雪,恶劣天气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威胁,为保证顺利迎峰度冬,长春供电公司采取多项措施保证高压输电设备平稳运行。

12月 1日上午,为了防止降雪带来的覆冰舞动,长春供电公司迎着大雪对输电线路重点地段16处、户外变电站27座、配电线路 32条进行巡视,确保长春电网安全度过强降雪。

据了解,像初冬这样的强降雪很有可能致使电线上形成覆冰,也就是电线结冰现象,覆冰不但对过往行人有危险,更重要的是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威胁,所以保冬季供电成了他们现在最紧迫的工作。

针对这几天的降雪天气,长春供电公司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制定应急方案外,筹备各类抢修物资,确保险情出现能够及时反应,及时排险;组织职工针对重点线路、易出现高载荷的线路进行特巡,并在特训过程中,利用红外测温仪器,对输电线路节点进行红外测温,确保电网“零隐患”。另外,该公司合理调整电网运行方式,针对电网的薄弱环节,落实应急措施,完成了220千伏东郊变、西郊变、北郊变等主要变电站的全部户外设备的带电清扫工作,加强线路、设备的测温和雪中特巡,以及高危、重要用户和铁路、机场等重要场所的供电保障,加大电网运行监控力度,确保电网保持全接线、全保护方式运行。

合理规划迎峰度冬

日前,珲春市在珲春河综合治理工程“秋冬百日会战”中,抓紧雪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放弃节假日,昼夜施工,确保这一巨大民生工程按期完成。图为施工现场一角。 严野 摄

CRH5型动车组自2007年以来,已经安全稳定运行7年,累计有141列(含综合检测车1列)投入运营,覆盖东北、西北、中原、华南、华东等18个省区。图为停靠在站台边的CRH5型动车组。 杨旸 摄

本报讯(记者刘姗姗)进入 12月份,吉林石化公司合成树脂厂针对气温骤降、生产不利因素增多的实际,提早采取有效措施,积极营造冬季安全生产氛围,从根本上堵塞冬季各类安全管理漏点,全力保障生产安全。

加强季节性教育,充分利用调度会、班前会、安全会等时间,对员工开展以“冬季十防”为主的冬季安全生产教育。通过事故案例教育、安全生产常识等学习,增强了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员工的冬季安全工作操作技能,规范了员工的操作行为,消除了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增强了管理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整改事故隐患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提前做好冬季安全生产防范。他们针对冬季气温低的特点,加强各装置重点要害部位、重点生产岗位的隐患排查工作,查出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对易发生冻堵设备、管线,他们提前落实保温措施。他们还对消防安全附件和电气设备接地进行检测检验,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对停运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对管线进行扫线,增加防冻措施,为冬季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多措并举确保冬季安全生产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