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多元文化魅力 盡在眷村文化節要的溫暖與互助;南屯中和社區及烏日五光社區「寶 島康樂隊之黑狗兄+ 黑貓嬸」,演出早期農業社會 在柑仔店前面八卦聊天、遇事求神問卜,為了張羅土

20 CULTURAL TAICHUNG QUARTERLY 21

采 風 盛宴

大開劇團在清水眷村文化園區演出《串門子》雙劇會戲碼,吸引大批民眾駐足看戲。

包餃子吃元寶體驗活動,感受舌尖上的眷村

大雅忠義社區的大家書房,隱身在腹地廣大的汝鎏公園中。

文化局施純福副局長和與會嘉賓推出眷村美食揭開序幕。

「眷」永回憶 重溫往日的美好時光

多元文化魅力 盡在眷村文化節文 /張儷馨 圖 /藝文推廣科

眷村是臺灣特殊時代下的重要歷史見證,繼 103

年重新辦理眷村文化節深受好評後,臺中市政府文化

局 104年串聯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北屯眷村文物館

及大雅忠義社區大家書房等地,擴大辦理「2015臺

中眷村文化節」,讓民眾一起回味眷村巷弄與充滿人

情味的溫暖,體驗清水眷村特有的人文風情。

時代人文資產 再現文化風貌

回首前塵,眷村在臺灣近百年來的社會發展上,

形成了一種很特殊的文化,眷村由軍人及眷屬所組

成,匯集不同地域的飲食、衣著及習俗和歷史記憶都

是南北共存,突顯出多樣化的風貌,實為臺灣特殊時

代下的重要歷史見證。

據國防部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眷村約有 888處,

自 1996年起國防部推動國軍老舊眷村改建,這項見

結合生活場域的空間典範。「2015臺中眷村文化節」

舉辦場地之一的「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前身為名列

全國 13處「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的清水「信

義新村」,坐落處同時也為史前遺址「中社遺址」,

深具文化資產價值及歷史意義。

串聯臺中眷村 傳承歷史記憶

「2015臺中眷村文化節」為臺中市推動眷村文

化保存計畫重要項目之一,由清水、北屯及大雅等在

地社區居民及團隊共同努力籌劃,於清水眷村文化園

區舉辦開幕活動,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施純福副局長

著廚師服以總鋪師身分,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周秀

姿科長、清水區劉振榮區長、清水區秀水里陳月娟里

長、彩虹爺爺黃永阜、中華眷村文化總會魏丕仁執行

長、康漢明總幹事、蔡其昌立法委員、王立任議員、

楊典忠議員等貴賓共同推出一道道眷村美食,藉豐富

多層次的味蕾體驗,邀請民眾一同重溫眷村文化的美

好與感動。

除此之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為喚醒民眾對眷村

的印象,首度嘗試帶入環境劇場,由大開劇團「《串

門子》雙劇會:讀者劇場 X環境劇場」,從信義新村

外面到裡面,帶領民眾進入《信義男兒幫》的世界,

一起敲敲門,看《串門兒戲》,讓看戲觀眾在清水眷

村文化園區的巷弄中走進時光廊道,在演員的對白、

故事的鋪陳體驗眷村的生活日常,漫步中看見那段塵

封的歷史,與大開劇團演員們的生動演出漸漸重疊。

走讀歷史 眷村文化魅力無窮

「2015臺中眷村文化節」系列活動從不同面相

討論、述說這段臺灣的光陰故事,包括:眷村環境劇

場、眷村文化論壇、眷村文化交流沙龍、眷村生活感

裝置藝術、走讀眷村文化專車、主題書展、紀錄片影

展、小願市集與眷村文化相關展覽與體驗活動,希

望讓來訪的朋友遊走其中,在巷弄中走進時光廊道,

在劇場裡感受眷村生活,在對談中認識眷村文化,在

走讀中見證眷村歷史,在眾多聲影歡笑中,體驗多元

的眷村文化魅力。

證臺灣變遷的歷史建築正大量流失,拆除後的老舊

眷村多改建為國宅或新大樓,眷村文化的保存問題

並未受到重視,在改建與搬遷青黃不接的尷尬時刻,

眷舍多徒賸殘磚斷瓦,十分可惜。

眷村文化是屬於在地人的歷史、記憶,擁有空間

型態多元、景觀元素豐富等特質,同時亦是人文歷史

未來,臺中市的眷村文化保存與推廣期能以生態

博物館的概念,從清水眷村文化園區出發,讓城市裡

的眷村文化能以尚存的面貌呈現,或更進一步與當代

生活對話,產生新的文化風貌,而清水眷村文化園區

能在發展的過程中,變成多樣文化活動可持續不斷發

生的場域。

Page 2: 多元文化魅力 盡在眷村文化節要的溫暖與互助;南屯中和社區及烏日五光社區「寶 島康樂隊之黑狗兄+ 黑貓嬸」,演出早期農業社會 在柑仔店前面八卦聊天、遇事求神問卜,為了張羅土

22 CULTURAL TAICHUNG QUARTERLY 23

采 風 盛宴

「2015臺中市社區文化季」系列活動,今年以

「耕一畝社造良田.譜一曲臺中之歌」為主題,包括

「臺中社區文化主題展」、「看見臺中 -社區劇展」、

「社造論壇」、「城鄉連結.綠色消費市集」,以在

地深耕為活動主軸規劃,多元方式呈現繽紛色彩。

七大主題 目不暇給

社區文化季今年首度嘗試以主題方式規劃「臺中

社區文化展」,呈現臺中在地多年情感,包含七個主

題:「地圖臺中」、「故事臺中」、「社區 &學校

手牽手」、「一區一特色」、「社區愛旅行」、「社

區電影院」、「聚焦在地.走讀村落」,現場有神岡

區溪洲社區發展協會用稻草創作的臺中地圖意象及

泰雅族香川部落搭蓋的竹製獵寮,都非常吸睛,張光

瑤副市長及施純福副局長對臺中社區的成果表示高

度肯定,也鼓勵社區繼續努力,未來將搭配花博預為

準備,共同展現臺中的特色文化。

社區文化季記者會在臺中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熱

鬧登場,首先由烏日區五光社區發展協會和南屯區中

和社區發展協會聯合演出「寶島康樂隊 ~黑貓歌舞

團」的精采片段,演出早期農村廟埕拚戲的情節。接

下來由北屯區平和社區演唱臺灣民謠,演唱曲目是平

和社區創作的歌曲「臺中梅川之歌」及「四季紅」,

社區並邀請張光瑤副市長上臺一起與社區合唱,現場

氣氛熱絡。

細說社區 生動真摯

「看見臺中.社區劇展」11月 6日在葫蘆墩文

化中心有精采演出,現場熱鬧滾滾,9個社區熱情演

出 8齣來自土地的故事,各社區都卯足全力,老少素

人自己粉墨登場,從服裝、道具、音樂到布景等,可

以看見社區的活力與用心,感受社區民眾的熱情與土

地的溫度。太平興隆社區演出的「神『踩』飛揚」中,

十八庄媽祖遶境帶來不只是雨水,而是現代社會需

耕一畝社造良田 譜一曲臺中之歌

社區文化季 歡喜體驗文 /關子盈 圖 /藝文推廣科

要的溫暖與互助;南屯中和社區及烏日五光社區「寶

島康樂隊之黑狗兄 +黑貓嬸」,演出早期農業社會

在柑仔店前面八卦聊天、遇事求神問卜,為了張羅土

地公娶某而忙碌的趣事;臺中市番仔火文化協會「番

仔火故鄉追夢曲」,訴說在時代變遷下,番仔火工廠

的興衰;后里區舊社社區的「『舞』動『JIUSHE』」,

名為巴宰的平埔族人,在舊社地靈人傑的環境中,孕

育了輝煌的歷史;另外還有東區東英社區、西屯福聯

社區、西屯福雅社區及大雅社區的精采劇作,每個社

區劇團團員年齡都超過千歲,他們在劇場裡用自己生

命的故事轉化成社區劇場感人的力量,用最真切情感

陪觀眾感動一整晚。

掌握社造新「區」勢

社造論壇在臺中文創園區求是書院舉辦,由北

屯區平和社區合唱團演唱「臺中梅川之歌」、「四

社區劇場,社區居民粉墨登場,戲說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情感與故事。

社區文化主題展入口,以稻草堆疊排序作為主視覺意象。

番仔火文化協會演出當地產業—火柴發明的故事,精緻生動。

中和社區和五光社區與臺中市張光瑤副市長合影

季紅」經典民謠歌曲,文化部陳司長表示,文化部

在社造政策推行上朝向「社造 3.0,從心出發」,以

拉近彼此城鄉差距,串聯城鄉社區間之人物力交流;

提高社區藝文能量,擴大藝文扎根建構文化價值。文

化局施副局長表示,社區營造 21年了,文化局一直

陪伴各區公所及社造點創造屬於區域多元特色文化,

打造大臺中文化城,因應文化部政策改造推行之際,

文化局也鼓勵各區公所,整合地方文化資源,輔導區

域內社造點,朝向「區域型社造中心」目標前進。

社區營造推動 20餘年,過去庄頭文化隨時代演

變成今日社區文化,一般庶民生活文化逐漸提升。從

南屯端午節躦鯪鯉叫醒穿山甲,到白冷圳文化節引水

灌溉的感恩之旅,都是臺中文化的起源,藉由市府擴

大活動喚起在地民眾的意識,珍惜自己的土地。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