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毕淑敏:《花冠病毒》所写 - YNET.comepaper.ynet.com/images/2020-02/09/A07/bjbqb20200209A07.pdf · 比如,有人给你发了一个15秒钟的短视频,告诉 你这个人因新冠病毒倒在地上死去了。但这究竟是

2020年2月9日 星期日

读取信息要适度 开发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宅家多读历史传记地理游记

毕淑敏:《花冠病毒》所写希望永不重现

07文体+

编辑/徐晓蕾 张楠 美编/黎石 责校/成岗强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宅在家里的人,可以读历史人物传记和旅游地理方面的书籍画册,帮你获得时间及空间的纵深感。开阔视野,涵养心性,增强应对疫情的勇敢和自信。”2月6日晚,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女士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从事军医工作20年的她,擅长撰写心理咨询方面的书籍。她在 2012 年推出了长篇小说《花冠病毒》——里面描写了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突发瘟疫,然后城市封锁、民众出逃、抢购成风……当然,更多的是英勇抗击。

毕淑敏希望小说所写,永远不重现。她期待疫情之下的职场人士,在家网上办公,能够调整好心态,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安稳。

忆旧作:深入非典一线,写出《花冠病毒》

北青报:能否谈谈《花冠病毒》创作背后的故事?它对当下我们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有哪些启示意义?面对疫情有无新的创作计划?

毕淑敏:2003年“非典”时期,我受中国作家协会派遣,参加特别采访组,赶赴“非典”第一线。当时我的母亲身患肝癌晚期,我奉命出征,心想这一去很可能和老母亲生离死别。但母亲支持我去,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我开始昼夜走访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生护士,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军事医学科学院还有很多卫生防疫部门,也包括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这一切所见所闻,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沉淀了8年,凝聚成201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

此次疫情暴发,现锁定在人类贪吃野生动物,病源和“非典”基本相同。这说明如果此恶习不改,以后还有可能会暴发新的瘟疫。说实话,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这几天也有朋友不断问我为何在8年前就有此情节设置?事实上,我希望它永远不重现。但如果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至于新的创作计划,暂时没有。我现在一直宅在家里,哪里也没去。

说当下:信息如饭菜,要适度有营养

北青报:这次新冠疫情下,有的小区被封闭,有的疑似病人被医学观察,还有的确诊病人被救护车拉走。这些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会否加大民众的心理恐慌度?如何去应对这些信息?

毕淑敏:人类对于突发的不安全事件,本能地很警觉。过去受条件所限,某部落发现入侵者、山火、灾变等,只是在小范围之内传播。现在网络化时代,信息量非常大,真假莫辨。对于新冠疫情这类突发事件,任何消息都会引发人们高度关注,人们纷纷在获得的第一时间推送。我认为,人要学会对信息加以梳理甄别,不可接受来源不明的过多信息。信息如同饭菜,要适度,要有营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而不能像填鸭,塞进过少就被动接受多少。当你没有办法完全识别时,杜绝这些信息。

比如,有人给你发了一个15秒钟的短视频,告诉你这个人因新冠病毒倒在地上死去了。但这究竟是不是一个新冠病人?你不知道。死者生前是否有其它疾病?你也不知道。不在现场,仅凭15秒钟的短视频,你无从分辨。所以,这时就不能随意转发。马

路边上看到有人死亡,把死亡过程拍摄出来发到网上,也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我能理解,当一个人看到自家所在小区被封闭,不断听到救护车响,看到有人被拉走有人被隔离,会感到很紧张。但理智可以指挥情绪,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防御措施。理性告诉你,封闭小区是目前采取的正确措施,它并非歧视和小题大做,居住在这里的人应该镇定接受这个变化,情绪就会渐渐安定下来。

保持镇定,不要风声鹤唳、不要惊恐万分,甚至生出怨怼心理。这样,你就会比较坦然,渡过难关。

大疫时期,面对突发情况,不要怨天尤人,不沉湎于焦虑悲凉。大家理智上都很清楚,发生了传染病就要隔离。请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面无惧色地接受这一切。把居家隔离当成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对抗疫所做的支持,也对自己避免交叉感染有好处。

聊心理:保持内心的定力,学会思考

北青报:在新冠疫情下,有居民觉得长期宅在家中会闷出病来,那么如何调适好这种心理状态?当下一些公司企业延缓开工,职场人士待在家里网上办公。对他们来说,怎样调解这种不适期?

毕淑敏:一个人生不生病,和环境有关,但并不是绝对相关。同样环境下,有人生病有人就不生病。人的心理健康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你天天在人群里泡着,就不生病吗?以前,不是有人大喊都市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了让自己生病吗?目前情形,我觉得应该坦然接受变化,适应不同的节奏和外界的影响。如果街上刮风,你心里就下雨;外面寒冷,你的情绪就掉到零度……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现在网络发达,你可以和朋友在网上沟通和交流。你可以读书,电子书、纸书都可以。思考人生的规划、学习充电相关业务,都可行,并且有意义。有些人,习惯了天天在外面喝酒吃饭、跟人聊天,觉得自己处于重重人海之中,才有一定的存在感。当他孤独一人时,就无所适从,不知道怎样和自己相处。这正是他自身心理健康的欠缺之处。

在我看来,人要具备在各种境况下,保持内心沉稳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是说,若你天天在外面跑,就不能思考;若你天天在家待着,你就能思考了。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吧,无论外界环境怎样千变万化,你都能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没有,就请开发锻炼。

对于宅在家里办公的职场人士来说,你要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否热爱你的工作?你和同事是否有良好的关系?你珍惜你的工作机会吗?你赋予你所肩负的工作何种意义?你的工作是否你人生存在的价值体现?如果这些概念搞清楚了,那么无论在哪里办公,都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和一个集体在一起,只不过集合的方式有变化,目标仍在那里呼唤。不用把外界的变化看得举足轻重,好像外界改变了,你的举手投足都不知如何是好了。总之,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我们要有内心的信仰和追求。

荐书目:读历史传记,看旅游地理

北青报:在新冠疫情下,有哪些比较好的图书适合宅在家里的人调适心情?

毕淑敏:这种情况下,读读历史、人物传记、旅游地理这三方面的书籍比较好。读历史,让你生出时间上的纵深感。看一些你所敬佩的历史杰出人物的传记,会从别人的人生里,看到即使是伟人,也绝非一帆风顺,也遭到过很多挫败与苦难。学习一下他们在那种时刻,怎样坚持过来。或许也可能让你增强应对疫情的信心。

另外,宅在家里,毕竟所接触的多是单调重复的家务琐事,挺磨人的。读读旅游地理方面的画册和书籍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可以帮助你开阔视野,拓展空间纵深感。对于涵养心性、调适枯燥单调的生活,或许有辅助作用。

谈民生:望专业人士传授口罩制作方法

北青报:疫情之下,您目前的生活状态如何?家

里面生活用品储备得怎样?够用吗?

毕淑敏:我最近一直宅在北京家里。在网上买

菜,因陋就简过日子。疫情防控前线紧张,有些市民

口罩短缺,不知北京有关方面能否通过街道社区向辖

区居民定量配发口罩?

大街上有些人戴着防雾霾口罩,有专家说这种口罩并不能有效阻止病毒传播。在专业防病毒口罩紧缺情况下,口罩生产厂家或者专业设计人士,能否给社会大众支支招,教大家如何在家里也可以制作基本合格的口罩。这样,或许能起到救急的作用呢。

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统筹/刘江华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医疗人文纪录片《中国医生》在安徽卫视开播。纪录片制作组历时两年,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不同科室,跟踪拍摄了近30位医护人员,通过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医患故事,真实呈现了医生这一职业的不同面。《中国医生》此前已在爱奇艺网络播出了四集,豆瓣评分高达9.2分。

《中国医生》的视角有别于此前的医疗类纪录片,其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将镜头对准了成都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这六家大型三甲医院中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医护人员,塑造出了很多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生形象。

例如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朱良付,作为医院心脑血管病绿色通道的发起者,他总是匆忙地穿梭在各个病房,就算下班回到家,终于和女儿见上一面,但只要急诊电话一响,他就又急忙地消失在了夜色中。面对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朱良付也坦言:“我就担心自己会突然死掉,但我不能死,差不多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我这样的主任医师,如果我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曾被中宣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评为2019年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的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

进,是位全年无休的医生。被称为“心脏上的拆弹专家”的他,从医三十多年已带领团队完成各类心脏手术数万例,成功率高达99%,患有严重颈椎病的他即便是戴着颈托也要坚持上手术台,而每个周末的时间也被他用来参加学术会议和送医下乡。

南京鼓楼医院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及肿瘤科副主任魏嘉,为了给肿瘤患者寻找更多救治的希望,告别刚满周岁的儿子,远赴美国进修。西交大一附院

整形外科副主任舒茂国,周末放弃报酬丰厚的外地会诊、开刀机会,参加“微笑行动”公益活动,深入多省市偏远地区为当地唇腭裂患儿进行免费手术。

除了展现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中国医生》还让大众看到了医护工作者更具亲和力的另一面。比如帅气的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科医生徐晔,除了是个25岁就博士毕业的超级学霸之外,也是个注重仪表,喜欢时尚的年轻人。心直口快的朱良付医生也会跟病人开玩笑,给住院的小孩子送上巧克力……这些医生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力,让大众对医护人员建立起新的认知,进一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

此外,《中国医生》也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对各种疾病进行深入浅出的科普,让观众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医生孙自敏救治白血病人的故事,展示了脐带血移植的常规流程、造血干细胞移植舱病房无菌封闭的环境。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在救治患者的过程中,向观众普及了致死率极高的主动脉夹层这一疾病以及六小时生命圈等医学知识。

总导演张建珍表示,绝大多数人对于医院和医疗系统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抱怨,却从来不了解。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让观众更加了解医疗、理解医生。

文/本报记者 祖薇薇

本报讯(记者 褚鹏)2月7日,在加拿大卡尔加里进行的2019-2020赛季速度滑冰世界杯卡尔加里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宁忠岩获得男子1500米银牌,再次登上世界杯领奖台。在世界杯该项目排行榜上,宁忠岩排名榜首。

在去年12月进行的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站的比赛中,宁忠岩曾夺得1500米金牌。本次比赛,他以1分43秒262创造个人最好成绩,摘得银牌。此前他在这个项目上的最好成绩是1分43秒350。夺得金牌的是俄罗斯选手尤斯科夫,他的成绩是1分43秒234。

本站比赛后,宁忠岩以186个积分,排名世界杯男子1500米积分榜首,尤斯科夫以162分排名第二。

20岁的宁忠岩在2019-2020赛季,为中国速滑一次次创造历史。本赛季世界杯首站白俄罗斯明斯克站,宁忠岩与队友王世伟、廉子文合作,在男子团体竞速比赛中获得亚军。明斯克站男子1000米,宁忠岩以1分09秒22的成绩获得亚军。此前,中国选手从未在该项目上获得过世界大赛的奖牌。

随后的世界杯哈萨克斯坦站,宁忠岩以1分44秒918的成绩夺得男子1500米的金牌,这是中国选手首次摘得世界杯这一项目的金牌。

在本站世界杯男子5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高亭宇以34秒303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第八名,该项目的前三名被俄罗斯选手包揽,穆拉绍夫以领先高亭宇0.26秒的成绩夺冠。

在女子10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李奇时、赵欣和殷琦分列第14、15和18名,其中赵欣和殷琦都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该项目冠军被日本名将小平奈绪获得,她的成绩是1分12秒652,比李奇时快了1秒76。

本报讯(记者 褚鹏)2月8日,2020年的联合会杯预选赛继续进行。日本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日本一姐大坂直美表现糟糕,日本队以大比分0比1落后。原定出战亚大区比赛的中国女网,因为比赛受疫情影响改期,训练和比赛受到影响。

作为澳网后的重头戏赛事,联合会杯汇聚了诸多好手参赛。包括小威廉姆斯、大坂直美、新科澳网冠军肯宁等大满贯冠军,均将率队出征联杯。

另一方面,原定于2月4日至8日,在中国东莞举行的联合会杯亚大区一组赛事,原本邀请六支球队进行小组单循环。中国、中国台北、印度、印尼、韩国、乌兹别克斯坦六支队伍争夺前两名升组名额,而后两名降组。但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比赛先是从东莞改至哈萨克斯坦,最终被组委会宣布延期到2020年3月3-7日,改在迪拜举行

原本中国队此次为了本站联合会杯,派出了包括王蔷、张帅、郑赛赛、彭帅和徐一幡的强大阵容,但比赛连续改期改址让中国女网选手的训练和比赛受到影响。

此前中国著名选手王蔷发微博表示,自己的训练和比赛都受到影响。“联合会杯取消了,昨天接到航空公司的电话,12日飞迪拜的航班也取消了。我每天都在刷微博热门,看看情况有没有好转。请大家减少外出,做好防护措施,相信中国,我们会好起来的,中国加油。”

据悉,王蔷此前的参赛计划包括迪拜超五赛和多哈赛,以及3月初的印第安维尔斯皇冠赛。不过王蔷介绍,外教托马斯因为有事暂时离开。而受疫情影响,飞往国外的航班也受到限制。

好在随着王蔷顺利申请到WTA泰国华欣站外卡,她的比赛有望回归正常。王蔷表示,接下来的比赛她尽力就好。

中国女网改赛地延赛期

王蔷 供图/新华社

联合会杯开打

宁忠岩摘银登上积分榜首

九集纪录片《中国医生》开播此前网络播出四集 豆瓣评分9.2

速滑世界杯

宁忠岩(左一) (资料图)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