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 - chinateacher.com.cn · 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开 始殷墟的发掘工作,共进行了15次,发现 了许多重要遗迹。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

主编:郭瑞 电话:010-82296734 编辑:钟原 电话:010-82296569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美编:孙东 电话:010-82296729 图片新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2017年4月12日 13版

课程观察·赵桂霞

“课”改,本质是“学”改

课程图纸

课改笔记

晒晒学习空间

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推进研学旅行,学校如何实施?北京十一学校的做法是开发游学课程,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游学:从活动走向课程□□王 烨 魏小林

创意“男女生教室”

课程背景

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年龄特点,设置一个星期作为游学课程时间。学校的游学课程有系统的顶层设计,对初中3年的 4 次游学活动进行通盘规划、整体安排,每次活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到北京周边郊区及京外地区的不同环境进行探访、观察,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和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历史传统;通过参与实地考察或调查活动,提升素养。

就不同的游学地点,教师设计了具体目标,例如参观“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教学目标为“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教学目标为“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用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关于

‘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谬论,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教学目标为“了解秦、汉、唐、宋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学校选择有代表性的游学基地,每个游学基地的课程内容分为“游学基地介绍”“游学课程提示”“学习任务说明”和

“关键评估点”四方面。以“殷墟”游学课程方案为例。游学地点:殷墟游学基地介绍:殷墟是商朝后期的都

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历史。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开

始殷墟的发掘工作,共进行了15次,发现了许多重要遗迹。殷墟的发掘,几乎完全改变了传统史观中夏商周三代历史的面貌,真实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完善了商代的编年框架。

游学课程提示:学生认真聆听讲解,自觉爱护文物,不要乱写乱画。

学习任务说明:学科:历史学习主题:学习商朝历史及商朝文化。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对馆内展出的

部分甲骨文资源的学习,知道商朝的社会状况,认识甲骨文的价值;通过对馆内展出的部分青铜器资源的学习,知道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学习活动导航:参观宫殿宗庙区参观妇好墓参观甲骨窖穴学习时间:半天《效果与反馈》关键评估点:边学边做:识读甲骨文墙学生找出3-4个自己感兴趣的字临

摹在《游学导读手册》上。学生利用甲骨文墙,找出自己熟悉

的一个名字或组成一个成语,写在《游学导读手册》上。

深入探究:参考以下内容或自己选择方向,撰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小论文。要求:原创、史论结合。

学生通过殷墟发现、发掘的史实,认识其历史价值。

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制作方法及其作用。

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前,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术指导,弄清楚“去哪里”“学什么”“如何学”。学生依据教师下发的游学课题

建议进行研究性学习规划,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填写游学规划书,请教师进行指导。

“我的游学规划书”包括我的姓名、我的探究课题、与我的课题相关的学科、我的课题指导教师、我要前往的相关游学基地、我要准备的资源、我的探究规划、我的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我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等几个方面。

游学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学习。为了让学生有抓手,教师设计了《游学导读手册》。每个游学地点,学生需要完成1-2个探究性问题的学习。

例如: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学生需要完成:搜集馆内强有力资料,驳斥日本政府关于“南京大屠杀不存在”的谬论。在苏州虎丘,学生的学习任务有:游学过程中,记录与吴国相关的历史;从虎丘的建筑中,体会江南园林的特点,进行文字表述;文字表述剑池有可能是吴王阖闾陵墓的证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所思所想,修改自己游学规划书的题目。

例如:西安游学前,学生的课题规划为“通过参观五间亭,了解西安事变发生的背景及意义”。在游学中,学生经过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提出了新的题目

“西安事变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可能导致的事件发展方向”。学生认为,西安事变过程中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如果一个因素成立,可能西安事变的结果就不是教科书所呈现的结论。因此学生的结论是:历史发生、发展有许多偶然因素。

游学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形成小论文或课件,提交给指导教师,作为游学的终结性评价成绩。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习行为,满分为80分(表1)。

终极性评价主要评价学习成果,满分为20分(表2)。

(作者单位系北京十一学校)

好课程“玩起来”□□杨启锋

课程是教师教学的“根据地”,学生成长的“摇篮”。从某种程度上看,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纵观当下的中小学课程,仍然被应试教育所笼罩和束缚,学生总是“宅”在课本里“苦作舟”。

抚今追昔,捉迷藏、郊游、踏青……学生在玩中一点点成长。而如今,玩却成为学生的“奢侈品”。

中国自古以来就倡导寓教于乐、学而不厌的教育理念,但当前我们的课程能让学生玩的空间少之又少,各种知识总是生硬地植入教材,“动”不起来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课内学习缺乏玩的情境,只能被动地死记硬背。同时,教师的课程教学也是“头重脚轻”,课外活动在教学总量上难有“一席之地”,学生过多地封闭在课程的围墙之中,难以拓展课本以外的知识,也无法在玩的活动中检验学习效果。

毋庸置疑,玩是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成长的一种内在方式。而“玩不起”是一种

“缺钙”和残缺的课程,易让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学习不专心、心理抗压能力低以及情绪调节和户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甚至导致孤僻自私等不良性格。学生如果长期远离山川、河流、田野,不仅缺失了快乐的情趣,也扼杀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天性,违背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正是当下课程供给侧改革需要突破和拉长的短板。

反观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教学,玩已经成为学生成长的“半边天”。美国的教师和家长总是积极保护孩子的创造性不在重复的记忆和过重的学习压力中泯灭,孩子每天通常在下午 3 点放学,家庭作业极少。他们放学后扔掉书包,参与到各种课外活动中。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艾斯奎斯有一条值得借鉴的户外教学经验,给学生上旅行课。学生的课外活动被看作是美国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形式花样百出,可分为娱乐型、学术性、体育活动和社区实践。学术性的包括编辑、写作、辩论、测绘等社团活动;娱乐型的有话剧社、合唱团、乐队、舞蹈队、桥牌社等;体育活动包括各种运动校队、体操队、啦啦队,等等。

课程哪家强?回归本质最重要。玩和学不是相互对立的,是密切相连的有机统一体,学生接受的学习不能“不劳而获”,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应充分激活他们的探究潜能,原汁原味地踏寻知识的源头与归宿,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改革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型的现实语境下,我们要读懂“玩”的教育,从课程层面丰富和优化学生的素质供给,让广大学生“玩”起来,实现学中有玩,玩中有学。

“玩”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养料”,“玩”应该成为时下课程改革的风向标。我们要创新课程的开发理念和方式,科学开发和构建“玩”的课程,改变和优化课程单一的知识呈现体系,将学习内容置于游戏式、生活化、主题式、立体化的情境之中。我们还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创新玩的内容,注重引导学生

“玩转”课本、“玩转”知识,激发好奇心,拓展思维发展空间。同时,要统筹优化配置和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设置好学生的校外活动,合理分配布局校外活动空间,安全、高效、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野炊、远足、山区劳作、野外探险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玩起来”的课程才是有前途的课程,让课程“玩”起来,让教学“动”起来,是课改的新常态。教育者应让玩撑起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片天”。(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学生的在校时间70%以上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改自然引起了所有校长、教师的高度关注。因此课改以来,全国范围涌现出的“课改名校”大都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名校,这些名校为“课”改提供了样本和范例,也带动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在课堂不再一讲到底,愿意主动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成为课堂的常态。与过去教师把控课堂相比,这似乎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是,有了这些流程是否就真的实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我听过一节数学习题课,是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了4道题,点名4个学生到黑板上做题,其他学生自主完成,用时12分钟。之后,学生用6分钟小组讨论,分享做题的收获,探究做题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教师点评这4道题,聚焦了学生做题的步骤,并对其中的一道题进行了重点讲解。此时,离下课还有8分钟,教师又点评了当日午练中的两道难度较大的题目。

这节课上,有自主学习,有小组讨论,有合作探究,也有教师的点评精讲,形式上符合新课堂的要求。但细究课堂流程,学

生讨论流于形式,有的小组仅限于把做题的步骤“说”一遍,教师的点评没有引领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分享等课堂教学形式成了装点教师新课堂的工具,一切为完成 4 道习题的“教学任务”服务,课堂围着“教”来转,课堂改革成了“教”的改革。

这不是课改中的理想课堂,但这样的课堂不在少数,至于讨论有无必要,分享价值如何,有时连上课的教师也说不清楚。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深刻把握“课”改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方式的变革才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唯一目标,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只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手段。

当然,这个手段非常重要。同样是一节数学习题课,当我走进教

师刘雅琴的课堂,景象大为不同。刘老师也是用这 4 道题上课,所不同

的是让学生学会解题的同时,借由 4 道题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知识困惑点,并带领学生自主破解,最终掌握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程序性知识。

上课伊始,刘老师与学生用2分钟回顾了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比较了两者的异同。接着,开始了一系列追问:拿到题就做吗?学生们回答:不是,要观察。如何观察?学生们接着回答:竖着看,并列举了几个例子。刘老师说:空

口无凭,做题为证。于是,刘老师给出了第一道题,6个小组各有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自主完成。7分钟后,见大部分学生做完,刘老师便追问: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有做完?在哪里卡住了?刘老师继续引领:6位同学的做法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哪个方法更简单?继续追问:方程1和方程2,谁减谁,一样吗?哪一步容易出问题?学生的问题在不断追问中暴露无遗,思考在追问中不断深化,问题在追问中破解,知识在追问中完善。

解决第一小题,竟然用时 22 分钟(含学生做题时间)。接着,做第二小题,并在完成后,刘老师进一步追问总结:看到一个

方程组,如何用“适当”的方法求解?到了这里,解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程序

性知识基本落地了,于是,刘老师安排做第三、第四小题。此时,离下课还剩12分钟。

学生做题的速度明显加快。3 分钟后,刘老师见大部分学生已经完成,便发出了提示:没有完成的同学不做了,在小组内交流,到底在哪里卡住了?

各小组讨论热烈,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刘老师让几个学生分享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收获。

同样是4道题,直到下课才全部解完,看上去效率低了不少。但我们感受到,在刘老师的课堂上,解题不是主线,教师的教学围绕学生的解题疑惑和问题转,一切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在前文提到的那位教师的课堂上,只有僵化的4道习题,看不到学生在哪里。

聚焦学生的“学”,改革学生“学”的方式,致力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课堂教学改革要达成的理想课堂,也才是切实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

建设这样的课堂,你我共同努力!(作者系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

“男女生教室”是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为顺应小学高段男女生在行为、情感、认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特意建设的创意教室,是学校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空间。

六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主要分为男生课程、女生课程和通用课程三部分。

其中,男生课程主要在专用教室“创意车间”开展;女生课程主要在专用教室

“创意工坊”开展;通用课程主要在基础教室、媒体工作室等空间开展。

男生课程主要内容有机械、机器人、游戏开发等,男生可以在“创意车间”进行 3D 打印、纸电路、木工制作、

电工等方面的“做中学”。女生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有家政、编织等,女生在

“创意工坊”可以开展烘焙、厨艺、缝纫、设计手机壳、印制服装、茶艺插花、用餐礼仪等活动。

许立瑾/文

评价项目

时间观念

专注学习

纪律意识

文明礼仪

良好形象

关键评估点

能够做到守时,没有无故缺勤、迟到等现象

态度认真,准备充分,按时完成游学手册,有收获

能够自觉服从教师管理,听从指挥,维护大局

在公共场合能够注重礼仪规范

严于律己,乐于助人,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中学生形象

赋分

10

30

20

10

10

表1

评价项目

原创性主题内容形式

表达

观察评估点

成果是否为原创主题是否明确?是否来自游学课程实践?内容是否精彩?是否丰富多彩?有没有特色?有没有最大限度为主题服务?

语言表达是否清晰?能不能体现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理解或见解?

赋分优秀

4444

4

良好3333

3

一般2222

2

表2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