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林丹:下个赛场再见 - epaper.hehechengde.cnepaper.hehechengde.cn/upload/cdwb/2020-07-10/WB... · 刻我对自己说,让自己的体育 生涯可以拉得更长一些。比起

一周人物 112020年7月10日 星期五 值班副总编 陈兵 责编 朱娜 王磊

“2000—2020,整整20年,我也要跟国家队说再见了,原来说出口真的很难。”7月4日,中国羽毛球名将林丹宣布退役,结束了自己长达20年的国家队生涯。叱咤网坛的“超级丹”,就

此“隐退江湖”。有过少年得志的锋芒,也有过折戟雅典的低谷;经历过奥运连冠的巅峰,也经历过老将迟暮的挣扎……如

今,37岁的林丹选择潇洒转身,走向新的人生“赛场”。

林丹:下个赛场再见

“走过四个奥运征程,一直没有想过离开,也不愿去想。我把一切都献给了这项热爱的运动。”在退役声明中,林丹写道。

20年前,当尚未成年的林丹入选国家队时,中国羽坛正遭遇严重的人才断层难题。进入国

家队后,少年得志的林丹只用了不到两年时 间 ,便 登上世界排名

第一的宝座。进入雅典奥运年,林丹在五站公开赛上拿下四冠,为自己赢得了“超级丹”的称号。

然而,在职业生涯的第一届奥运会上,初出茅庐的“超级丹”就遭遇了首轮出局的滑铁卢。自我满足、有点飘了——分析林丹败因时,时任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直言,“如果今年他不是21岁,那遗憾就大了”。

雅典奥运的失利,成为了林丹崛起前的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2008年,林丹在北京奥运会一骑绝尘,完胜李宗伟夺得男单金牌。那时的林丹已经越来越成熟,在赛场上也更有王者之风。决赛胜利后,林丹向观众行军礼,随后扔掉鞋子、冲向看台的场景,早已定格在无数体育迷的心中。

2012年伦敦奥运会卫冕后,当很多人开始为林丹“规划”退役后的职业时,林丹却坚定地留在了赛场。“我必须付出更多,因为很多人想战胜我。”仅仅休整了不到一年,林丹便重新站上赛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年过不惑的林丹不敌李宗伟。那一年,小将谌龙最终夺得金牌。属于林丹的时代,正在悄然落幕。

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林丹仍在坚持,但竞技能力的下滑已

难以阻挡。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奥运会推迟,林丹的奥运梦想也就此终止,最终做出了退出国家队的决定。

“‘坚持’,每个煎熬的时刻我对自己说,让自己的体育生涯可以拉得更长一些。比起年少单纯地追求名次,这些年我更想挑战一个‘老’运动员的身体极限,实践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林丹写道。

从年少到“年老”,林丹的成就已足够耀眼:两夺奥运会男单冠军、5 次问鼎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作为主力 队 员 夺 得 6 次 汤 姆 斯 杯 冠军 、 5 次 苏 迪 曼 杯 冠 军 ……

“超级丹”在其职业生涯中,共获得66个国际大赛的男单冠军。如果算上团体赛,他一共拿下过81个冠军头衔,迄今无人企及。

“超级丹” 冠军荣耀

在多次采访中,他都会戏谑反 问 人 们 “ 为 什 么 一 定 要赢?”——他不想被人误解:林丹这样的超级巨星只要想赢就一定能赢,因为成功并没有想象中容易。

在面对李宗伟的第二次奥运决赛对决前,他唯一的想法只是:比赛可以输,但不能让他轻易地赢。

他不厌其烦去纠正大多数人传统狭隘的体育观、胜负观和金牌观。他说直到年近30岁,才真正发现羽毛球的魅力,开始着迷于这项运动。

不同于转投 NBA 的姚明,脱胎于举国体制后单飞的李娜,也不似安于训练比赛的刘翔,林丹创造了一个属于他的羽毛球时代,但这个中国现行体育制度下的先行者却无力真正扭转羽毛球的职业化。

他的感悟,他的坚持,给未来传统项目下的运动员勾画出了完全不同的可能。

“37 岁的我,体能和伤痛已

经不再允许自己和队友并肩作战了。之后的日子,我希望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也会去寻找新的‘赛场’。”

林丹会如何续写自己的故事?就像关注姚明、刘翔、李娜一样,人们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着这名中国体育偶像的人生“下一站”。

事实上,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林丹从未停止过赛场之外的探索。2008 年,《纽约时报》 曾这样解读这个中国羽坛的“一哥”:他是一个运动员;他是一个名人;他闪耀在广告界;他拍摄超酷的照片;他自己写博客……运动员之外的多元身份,造就了林丹超越体育赛场的影响力。

2015年,林丹成为在中国羽毛球队已有装备赞助商的情况下,首个与另一家赞助商合作的现役国羽球员。如何在保证成绩的前提下拓展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林丹曾身体力行地探索过,也遭受过不少质疑。经

历了年少轻狂的莽撞和人到中年的领悟,放下球拍的林丹或许会有更多思考和更理性的规划。

不过,无论如何选择下一个“赛场”,很多人希望林丹依旧和羽毛球站在一起。中国羽协主席张军表示,希望林丹退役后的新生活一切顺利 , 也 希 望他 不 要 远 离羽 毛 球 ,以 新 的 方式继续为推广羽毛球运动而努力。

下一站 发挥影响力

“感恩国家成就了我,感恩教练栽培了我,感恩家人陪伴着我,感恩球迷们支持着我,还要感谢优秀的‘对手’们激励着我。”在林丹的职业生涯中,“对手”的故事同样精彩。其中,

“林李”长达 14 年的对话与传奇,最令球迷依依不舍。

得 知 林 丹 退 役 的 消 息 后 ,李宗伟写道:“我最伟大的对手林丹,三缺一很久了,为你骄傲。”“我们知道这一天终会来临,这是生命中沉重的时刻;你优雅地拉上了帷幕,在这片我 们 骄 傲 地 为 之 奋 斗 的 场 地上,你就是国王;你是四个人中最后一个退役的,在沉默的眼泪中。”

林丹、李宗伟、丹麦的盖德

和印尼的陶菲克曾被称作羽毛球“四大天王”。世界羽联称,林丹退出国家队标志着“羽毛球历史上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最为星光熠熠的时代之一”。

在 羽 毛 球 的 “ 黄 金 时 代 ”里,林丹与李宗伟曾交手40次,并奉献了诸多精彩对局。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决赛,林丹两次击败李宗伟夺冠;2016年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则是李宗伟赢得了胜利。

“每次失利后当我重新开始训练时,林丹总在我的头脑中。我知道如果我想要赢得重大赛事的冠军,就必须战胜他。”李宗伟说,“哪怕我都练抽筋了,我还是会跟教练说我要继续,因为林丹在等着我。我总是会想到

他。”伟大的对手造就伟大的友

谊。2013年广州世锦赛决赛,李宗伟因脱水导致体力透支,不得不放弃比赛。作为胜者的林丹并未大肆庆祝,而是与工作人员一同将李宗伟抬上担架。事后,李宗伟说,两人的感情已经超越了对手。

时光和年龄阻止不了老将对羽毛球的热爱。随着职业生涯步入尾声,一时瑜亮的两人有了越来越多的理解和友情。去年,李宗伟因罹患癌症宣布退役,林丹分享了一首 《朋友别哭》 并写道:“独自上场,没人陪我了。”

而今,一个时代落下帷幕。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或许还会相逢。

林李战 永远的对手猜想林丹退役后会做什么

本报综合整理

林丹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而才刚刚37岁的他,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剩下的人生考验才刚刚开始。早在2015年创立自己的内衣品牌之时,林丹就果断表态,自己不想当教练,因为退役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林丹退役的话,有什么可以做呢?

据不完全统计,林丹先后代 言 过 的 品 牌 包 括 红 牛 、 李宁、雪铁龙世嘉、绿箭、欧莱雅、雪津啤酒、肯德基、金龙鱼、吉列剃须刀、佳得乐、福瑞迪汽车、尤尼克斯等,横跨体育用品、汽车、化妆品、食品等多个行业。

近日,林丹在微博上预告了自己即将参加一个名为《运动吧少年》的综艺节目。

这个节目在 7 月 11 日首播,

作为“运动领队”亮相的著名运动员不仅有林丹,还有中国男乒大满贯张继科、中国泳坛“洪荒少女”傅园慧。

这不是林丹首次亮相综艺节目,他曾经与“一生的对手”李宗伟在 2015 年参加 《报告!教练》。此外,他还曾上节目秀厨艺、秀歌喉、秀口才。可以说,无论外形还是人气,林丹都有优势,退役后他将有更多时间参加各类型节目。

猜想一:进军娱乐圈?

林丹妻子谢杏芳近年来转战商界,自创时尚母婴品牌并逐渐打出名堂。退役后,林丹能有更大的自由度助力谢杏芳的事业。

其实,林丹在过去几年也多次为妻子的母婴品牌站台。尽管林丹不愿意当教练,但是他一直致力推广羽毛球。他和谢杏芳创办了“超级丹”羽毛球青少年教育培训,首个培训基地在 6 月落户

广州。谢杏芳透露,林丹在退役后,将有机会亲自指导青少年选手,共同推动羽毛球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展。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与林丹有投资或任职关系的企业共有10家,直接控股的企业有5家,其中有 6 家都与谢杏芳有着联系。这些企业主要涉足体育、投资、商贸等方面。

猜想二:商界助力谢杏芳?

告别羽毛球赛场后,林丹或许早有计划。2019年11月,林丹在接受邓亚萍采访时曾透露,自己对服装与设计行业很感兴趣,等自己以后退役了,可以更大胆、更没有顾虑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此前,林丹多次创业,创办

了体育经纪类公司,创立了内裤品牌“Intimate by LIN DAN”,并设计了名为“LD”的休闲运动系列。林丹获得赞助商每年定期推出包括球拍、服饰、鞋类在内的“林丹系列”,他亲自参与设计。“设计师”林丹希望他的系列成为更多年轻人的选择。

猜想三:当设计师?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