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 Upload
    ken1470

  • View
    3.263

  • Download
    1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中二 單元二

維肖維妙 人物描寫

《差不多先生》胡適

Page 2: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作者介紹

• 胡適,早年赴美國留學,後任國立北京大學、上海光華大學校長及駐美大使

• 「五四」新文學運動的領導人之一

• 倡議以白話文取代文言文

• 著有《胡適文存》、《嘗試集》等作品

Page 3: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差不多先生》寫作背景

• 諷刺國人不肯認真、敷衍塞責、馬虎苟且的陋習

• 指出中國積弱的根源,期望國人警惕覺悟,革除陋習

• 體裁:人物傳記

Page 4: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描寫手法

• 心理描寫

–在特定環境中描寫對象的觀點、感觸、情緒

–通過語言來表達,分為獨白、對話兩種

• 獨白:通過人物自言自語,展現內心世界

• 對話:通過兩個人或幾個人的交談,刻劃人物或交代情節

Page 5: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段1

• 問:作者為什麼說差不多先生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 答:因為中國各省各縣都有像「差不多先生」這種人,「他」分佈全國各地,可見「他」深具代表性,所以說他是「中國全國人的代表」。

Page 6: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段2

• 問: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個性是怎樣的?

• 答: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普通,五官並不突出,也不敏銳

–他不是一個精明和思想細密的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

Page 7: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段 (3-9)

• 問:差不多先生的為人行事作風如何?

• 答:他不會認真處事,凡事只求差不多,從不會反省自己的過錯。

Page 8: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段 (10-11)

• 問:差不多先生死後,大家給他取了「圓通大師」的法號,這有什麼含義?

• 答:圓通,本想說明差不多先生生前處事靈活變通,不固執己見。但在文章中,卻是諷刺他馬虎隨便的品性。

Page 9: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段 (10-11) (續)

• 問:為什麼人人學差不多先生的榜樣,中國就成了一個懶人國?

• 答:如果人人都學差不多先生,凡事只求差不多,不肯認真處事,久而久之就會養成惰性,中國便會成為懶人國了。

Page 10: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課文主旨

• 本文記述差不多先生凡事敷衍塞責、不肯認真,結果以悲劇收場的故事

• 指出這種行事態度正是中國積弱的病根,期望國人警惕覺悟,革除陋習。

Page 11: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思考題

• 問:為什麼作者沒有詳細描寫差不多先生的外貌特徵?

• 答:

–因為差不多先生象徵全中國人的劣根性,因此不需要詳寫寫他的外貌

–外貌描述得模糊,才能方便代入任何一個有同樣性格特徵的中國人。

Page 12: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思考題

• 問:差不多先生臨死前有沒有覺悟過來?你認為誰該為他的死負上最大的責任?

• 答:

–差不多先生臨死前仍說著他的格言,可見他沒有還沒有覺悟

–他的死是自作自受

Page 13: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思考題

• 問:

–你是否認同差不多先生的為人和行事作風?

–為什麼?

Page 14: 單元二   差不多先生

思考題

• 問:綜合全文,你是否認同差不多先生的處事方法是一種「美德」呢?

• 答:

–作者在文章結尾部分已說明如果人人都學習差不多先生,中國就會變成懶人國,可見作者認為差不多先生的處事作風並非一種美德

–作者這樣說,是以反話諷刺差不多先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