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汤汤 汤汤汤 汤汤汤 汤汤 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汤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浙江科技学院工业设计系课程作业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汤超 范宏跃 邵爱中 朱焘

汶川地震临时住所解决方案调查报告

Page 2: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

目录 地震的特点 四川地理环境 当地人的生理特征 人文风情的研究(少数名族的风俗等……)(重点) 现有的救灾装备 日本地震救灾案例 总结

Page 3: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3

地震的特点 定义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

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 、构造地震       2 、火山地震      3 、塌陷地震       4 、诱发地震      5 、人工地震

Page 4: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4

地理环境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的腹地 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 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 , 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 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Page 5: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5

Page 6: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6

汶川地区卫星地图

Page 7: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7

汶川地区地形图

Page 8: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8

人文风情 少数名族介绍傈僳族 布依族  满族傣族  壮族 彝族(最多的少数名族) 羌族土家族 回族  纳西族 白族

Page 9: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9

Page 10: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0

设想: 针对彝族的临时避难所 对于他们的不同的风俗生活习惯设计更加适合他们的避难设施。

Page 11: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1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 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 3000 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 ( 濮 ) 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彝族的简介 (来自百度百科)

Page 12: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2

【风俗习惯】   “爬花房”--彝族男女的婚恋: "爬花房 " 是楚据彝族特有的风俗。姑娘年满 16岁,父母就为她另盖一间小草楼,让其单独在其中过夜,而年满 20岁的男青年,可以在夜晚爬上心爱姑娘的草楼谈情说爱。   “跳菜”--彝族的歌舞伴餐:“跳菜”,即舞蹈着上菜。它是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彝族民间一种独特的上菜形式和宴宾时的最高礼仪,是舞蹈、音乐与杂技完美结合的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Page 13: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3

【饮食习惯】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 (拳头大小 )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Page 14: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4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Page 15: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5

针对彝族的一些临时避难所设想 1 彝族能歌善舞,可以考虑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和场所 2 彝族节日众多,避难所能否给与他们硬件和空间上的支持? 3 彝族对于私密空间的要求要比一般人高,所以对于避难所可以考虑有隔间的设计……

Page 16: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6

简介:      该帐篷是原军工企业以军用帐篷的质量标准生产。外料采用防风防雨防撕裂纯棉帆布制成,保证帐篷的牢固性。 帐篷长 4米,宽 3米,墙高 1.5米,顶高 2.3米,使用面积 12 平米 ( 其它规格均可订制 ) 。   帐篷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可同时承受 8级风和8厘米厚积雪载荷。 600D涤纶弹丝牛津布。做工以军标为准。门窗开启面积较大,具有防潮、防尘土、防蚊虫、通风好等功能。

现有的一些避难所设施

Page 17: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7

搭建方便,快捷,廉价 最主要的工地临时住房 有较好的稳定性 较帐篷更为接近一般住房,能较长久的居住

简易住房

Page 18: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8

日本阪神地震后重建的各种举措 1995 年 1 月 17 日 5 时 46 分,日本兵库县南部发生里氏

7.3级地震,震中在淡路岛,因距大阪、神户两城不远,也称阪神淡路大地震,简称阪神地震。阪神地震是日本现代遭受到的最严重自然灾害。据日本消防厅 2006 年 5 月19 日发布的数据,阪神地震直接和间接造成 6434 人死亡,重伤 1万多人,轻伤 3万多人;超过 50万户住宅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记者日前就阪神地震救灾重建经验采访了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河田惠昭。

Page 19: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19

日语中的“避难所”就是临时安置躲避灾害民众的地方,通常是学校、体育馆、市民会馆等公共设施。以神户市为例,阪神地震后,“避难所”最多时达到 600 多处,居住市民达 20 多万人,政府每天定时向避难所提供食品。灾害发生后,因部分道路不通,一些地区运送食品出现困难,就改用直升机运送。运送的食品最初只限于面包和日式饭团、次数只限于早饭和晚饭。分配运送到避难所的食品,也是费人费力的工作,众多志愿者的参与实现了每天有秩序的分配。

  在避难所的生活,最令人感到为难的是解手。不能挖地搭建临时厕所。在公园搭建的临时厕所,如果没有清理车辆及时抽取和打扫,很快就不能使用。   避难场所内通常没有隔断,许多人在一览无余的大房间共同生活,毫无个人隐私。例如女性更衣、孩子妈妈喂奶等事情更是很容易造成身心疲惫。如果有条件,事前就确定下女性更衣和哺乳的房间。如果没有多余房间,就在大房间内用木板或纸板搭设出专用小空间。  

Page 20: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0

妥善解决住房重建 阪神地震灾后搭建“应急临时住宅”约 5万户,后来建设“灾后重建公营住

宅” 42000户。房租免费、水电费由个人负担。标准间是两个房间,内有厨房、洗澡间和厕所等。灾后重建公营住宅,是为灾害失去住房的低收入者建设的住房。阪神地震后建设的这类住房是钢筋水泥的公寓,房间由单间格局到四间格局共 4个种类。入住灾后重建公营住宅的多数人,灾前居住在月租金 4万日元以下的廉租房里,还有约 17% 的入住者是灾前月租金 2万日元以下住宅的居住者。

  阪神地震后,根据兵库县 2001 年的调查结果,阪神地震当天晚上,住在家里的人最多,其次是住在避难所的,以下依次是住在亲戚家、公司设施、朋友家等。两个月后,煤气和自来水管道修复时,近 80% 的人回到自家居住。在避难所生活的人只有 3% 。有一点被媒体忽略的是,企业准备的设施和住宅在解决临时住房问题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阪神地震过后 40 天时,解决住房问题的比例是: 70% 自助(自己解决), 20%共助(即利用企业住房), 10%公助(在公共设施的避难所居住)。阪神地震一年过后,近90% 的受灾者回到自家住房,住在临时住宅的人不到 2% 。

Page 21: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1

paper school

students from Japanese banlab , architect Shigeru Ban's research center, and the Hironori Matsubara Lab at Keio University used cardboard tubes to build temporary school buildings.

来自日本的学生,板冒建筑研究中心,松原弘典庆应义塾大学实验室使用硬纸板建造学校

Page 22: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2

一些当时的情况 How severe is the destruction in Chendu? 地震有多严重? Chengdu is about two hours by train from the centre of the worst. Compare

d to other areas, the destruction was not that severe — but for that very reason, resources for rebuilding were not sent to the area. Still there were people who needed help here, so we worked to build a new school building in time for the start of the new term in September.

And how exactly did you build a paper school?

We created three buildings, each with a floor plan of 6 meters by 30 meters and divided each of these into three sections, creating nine classrooms. Shigeru Ban came up with the basic ideas, and Mr. Harano from the doctoral course made the blueprints. Basically, the framework is made from paper tubes and the walls are made from material that is cheap and easy to produce in China. The roofs are made of plywood, and we used polycarbonate as insulation.

Page 23: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3

建成的 paper school

Page 24: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4

building paper school

Page 25: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5

paper school 的一些结构

Page 26: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Page 26

总结 地震作为一种严重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对于人的人的生命财产都有极大的影响,临时避难所在其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 1 对于生活细节方面的解决方案(解手 私密空间的要求等) 解决方案设想:可以专门设计一种临时的厕所,类似救灾临时住房样的。2 可以考虑使用纸质的住房,便宜 ,搭建快速,可以借鉴日本的纸质房屋建造方法。

Page 27: 2009 10 18 Tfsz应急避难所设计前期研究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