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 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 文文文文文文 文文文文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本放映档介绍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绘画和雕刻大师及其名著。除了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外,还包括马萨乔、多那太罗、吉兰达约、提香、乔尔乔内、安吉利科、波提切利等名家。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一坪居主人整理

手動翻頁

Page 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文藝復興是一場發生在十四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的文化運動,起源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後來擴展至歐洲各國。這場文化運動囊括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學習,在繪畫方面開啟了直線透視法、掌握了光線和陰影配合,並且運用人体解剖知識,合理安排繪製人物的比例與動作。另外在畫題上,此時也已逐步脫離中世紀的宗教主題,而開啟了以人体和自然景觀為畫題的寫實主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發展是以義大利為中心,最突出的城市有佛羅倫斯、米蘭、那不勒斯、羅馬和威尼斯。人們曾按上述地域把當時的畫家分為五個畫派。由義大利出發,文藝復興的繪畫思潮首先影響到了北方的德國、法國和荷蘭等地,最終乃至整個歐洲。這個時期繪畫的代表以文藝復興三傑即達文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作品最為突出。此外傑出的畫家還包括了安吉利科( Angelico)、馬薩喬 (Masaccio)、利比( Lippi)、波提切利 (Botticelli)、吉蘭達約( Ghirlandaio)等人。

Page 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馬薩喬 (Masaccio)1401-1428

馬薩喬是十五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偉大的畫家,他的壁畫是人文主義最早的里程碑,他是首位注意人體解剖並使用透視法構圖的畫家,其畫作中所引入的消失點(Vanishing Point) 技法,令他創作的畫面出現了過去沒有的立體自然感覺。 馬薩喬於 1401年出生, 1428 年病逝羅馬。雖然只有短暫二十七年生命,但在不到六年的職業繪畫時間裡,革新了歐洲繪畫,被公認為是佛羅倫斯畫派的創始人之一。   據說當時佛羅倫斯的所有畫家都要研究他所遺留下來的壁畫,以便學習 < 如何靠好的規律和方法來作畫 > 。

鳥薩喬自畫像

Page 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神聖三一Holy Trinity, by Masaccio (1427)

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体是天主

教的基本信仰。 畫面中間是聖父和聖子,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上帝展開雙臂,舉起十字架。白鴿代表聖靈,它已經飛到上帝與耶穌之間。十字架左下方是穿著黑袍的聖母,其對面是耶穌的門徒聖約翰。拱門外下跪二人,則係此巨幅壁畫的出資者。 拱門地平線下方是一墓穴,墓室裡躺著一具骷髏。骷髏上方石壁有這樣一行字“我曾似君,君將如我。 "

Page 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神三一》單點透視架構和局部放大畫面

中心線與地平線交點為消失點,約常人眼晴高度。

Page 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獻金 The Tribute Money , by Masaccio (1425)

新約聖經記載,耶穌帶門徒佈道,路經一關卡,要收他們的丁稅,耶穌問彼得“你說我是誰?”彼得答“你是基督”,耶穌說既然是上帝的兒子就不能交丁稅。但不交稅不能過關,於是吩咐彼得到池塘裡去捕魚,說魚口裡有塊銀幣可作稅金。於是彼得入塘捕魚,取銀交稅。 上面這幅畫,描繪了三個場景:阻攔、捉魚及交稅。畫面符合空間透視法則,具有深遠感,人物被塑造得莊嚴而厚重。馬薩喬的藝術探索,為寫實主義創作奠定了基礎。

Page 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和聖嬰Virgin Mary with

pseudo-Arabic halo by Masaccio, 1426

馬薩喬為比薩教堂創作的祭壇畫《聖母和聖嬰》,其中聖母的寶座已經明顯運用了透視法。此外聖母樸實粗壯有如農婦,嬰孩耶穌作吮吸手指的天真情態,和當時流行的宗教畫完全異趣,說明馬薩喬著重寫實的特色。

Page 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失樂園The Expulsion from the Garden of Eden

by Masaccio (1426-1427)

《失樂園》係依據舊約創世紀所繪亞當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園的故事。馬薩喬不同於中世紀畫家對亞當和夏娃的處理,他採取了人體解剖學知識,賦予了人物正確的造型,將亞當定位成健壯的年輕男人,而夏娃則是形體豐滿的少婦。 馬薩喬將二人安排在不同的平面上,從而形成了強烈的景深錯覺,體現出他對透視法的熟練把握。在光線的運用上,馬薩喬用右前照過來的光線投射到亞當和夏娃的裸體上,將陰影留在人物的身後,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體積感。 《失樂園》對於人物表情的描繪可謂是畫家情感最集中的體現。在畫中,亞當和夏娃正悲痛欲絕地從伊甸園中走出,亞當用雙手掩面,欲哭無淚悔恨不已;夏娃則一手護住胸部,一手遮著下體,仰天慟哭。兩人悲切的形態和痛苦的表情,將畫面的悲劇性氣氛推向了極致。

Page 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弗拉·安吉利科( Fra Angelico)(1400-1455)

安吉利科為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偉大畫家。他雖是一位僧侶,但是他的繪畫藝術卻具有人世間的情趣。筆下的天使與聖母,充滿優美潔淨、溫文爾雅的風格,謙抑而不炫耀,使他的作品更加動人。 他曾為佛羅倫斯的聖馬可修道院製作壁畫及祭壇畫,其後應教宗邀請參與梵諦岡教庭的壁畫聯作。 1450年受任命出任聖明道修道院長,五年後年逝於羅馬。

安吉利科自畫像

Page 1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耶穌變容Transfiguration, by Angelico (1437-1446)

取自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經文所記耶穌帶三個門徒上山顯聖事跡。

Page 1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天使報喜The Virgin of the Annunciation, by Angelico (1437-1446)

天使報喜出自新約路加福音,係指天使加百列向聖母告知她將受聖靈感孕生下聖子的的故事。

Page 1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發放救濟金的聖勞倫斯Saint Lawrence distributing alms, by Angelico (1447)

Page 1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弗拉·菲利普·利比 (Fra Filippo Lippi)1406-1469

利比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幼失雙親,由姑母撫養長大。十五歲時進了修道院,成為一名修士,並跟僧侶畫家安吉利科學畫。利比繪畫風格優美雅致,他的

《聖母登寶座圖》、《聖母戴冠》、《聖母與聖嬰》等作品都顯露出這種特色。當時的佛羅倫斯富豪柯西莫·梅迪奇十分賞識他。利比的藝術風格對十五世紀下半葉的波提切利有較大的影響。

Page 1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戴冠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by Lippi (1441-45)

Page 1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與聖嬰Madonna and Child, by Lippi (1440-1445)

Page 1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在森林的崇拜The Adoration in the Forest, by Filippo Lippi (1459)

Page 1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天使報喜 Annunciation, by Filippo Lippi (1443)

Page 1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吉蘭達約 (Ghirlandaio)1449-1494

  吉蘭達約係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早期代表,著名的壁畫畫家。由于歷史原因,他的作品被埋沒了近四百年,直到十九世紀才被重行肯定認為係十五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中的集大成者。雖然他的繪畫在技法上鮮有創新,但他開拓了全新的記述式風格,可以讓後人從他的畫作中清楚地看到當時的風俗。

羅浮宮所收藏的《老人與他的孫子》是吉蘭達約廣為人知的名作,但真正最能代表他創作風格的繪畫則推 1485-1494 年,他為 Santa Maria Novella教堂繪製的壁畫。該壁畫共兩組,裝飾於聖壇兩側,以入世手法描繪了聖母和聖約翰的生平。

Page 1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老人和他的孫子An old man and his grandson, by Ghirlandaio (1490)

本畫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重病中的老人,他鼻上病變的特徵,讓人明顯感受到沉重和壓抑的氣氛。他注視孫兒留戀人生的目光,和孫兒仰視祖父的那份天真神態,會給人帶來難以述說的視覺震撼。

Page 2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的誔生Birth of St.Mary, by Ghirlandaio (1495-1490)

瑪利亞的母親聖安娜躺在床上,一位女眷懷抱初生的瑪利亞,而產婆們則正為嬰兒準備洗澡水。畫面左方,一群貴族婦女走向畫面的中心。此畫除構圖上給人立体感外,畫中人物形態畫得結實穩固,有雕塑般的厚實感。

Page 2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參拜聖嬰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 by Ghirlandaio (1485)

此畫係依路加福音描繪牧羊人見証基督誔生及東方三博士至伯利恆朝拜聖嬰的場面。畫幅中心躺著聖嬰,聖母作祈禱狀,三位牧羊人露出發現和朝拜神態,耶穌養父聖約瑟則舉目仰望空中引領人群的天使。畫幅左側,描繪了沿山道前來的東方博士和跟隨而至的朝聖隊伍。 畫中主要人物很有肖像性,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外貌和神情特徵,既用現實生活形像作根據,又不受真實的環境限制,例如簡陋的牛柵卻置以莊嚴的神殿石柱和刻有救世主將至預言的羅馬石棺,遠景山道上也置有羅馬的凱旋門,布景的安排極具匠心和特色。

Page 2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Slaughter of the Innocents, 1486-1490

此畫係描繪三博士拒向希律王透露聖嬰下落後,希律王派兵屠殺伯利恆嬰孩的故事。

Page 2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桑德羅·波提切利( 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

波提切利出生於意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時先後習畫于利比和韋羅基奧門下。 1470年設立個人繪畫工作室後,他很快受到梅迪奇家族 (Medici)的賞識與支持,而得到了有利的繪畫創造環境。波提切利的畫以嫵媚見

長。 1482年他以詩人波利蒂安歌頌愛神維納斯的長詩為主題,完成了為梅迪奇別墅所畫的《春》。這幅畫和他三年後所創造的那幅《維納斯的誕生》,成為波提切利一生中最著名的兩幅畫作。

Page 2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1482 年完成的《春》中,波提切利對古代神話故事重新演繹。人物線條流暢,色彩明亮燦爛,但歡詳氣氛中,卻又帶有一絲憂愁。畫面右上方是風神,他擁抱着春神,春神又擁着花神,而花神正向大地撒着鮮花。畫面中間立着女神維納斯,在她頭頂處飛翔着手執愛情之箭的丘比特。畫面左邊三位手拉手翩翩起舞的女郎,就是代表 < 真 > 、 < 善 > 、< 美 > 的美惠三女神。畫面最左的是天神宙斯的特使墨丘利。

Page 2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1485 年完成的《維納斯的誕生》是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傑作,表現的是希臘神話中代表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從大海中誕生的場景。這幅畫不強調明暗,反較強調輪廓,使得人體有浮雕的感覺。畫面中的女神肌膚潔白,金髮飄逸,秀麗臉上卻又掛有淡淡的憂愁、迷惘和困惑。

Page 2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有關 <維納斯的誕生 > 創作傳說

義大利曠世美女西蒙納塔是佛羅倫斯實際統治者梅迪奇家族兩兄弟的親密女友,不幸于二十三歲青春年華就因病早夭。她出殯時家族沒有用棺槨,而是將她仰臥在靈車的鮮花叢中,讓全城居民瞻仰遺容。整個佛羅倫斯城萬人空巷,在靜默之中,人們用無邪的目光瞻仰並告別這美的奇跡。 當時波提切利有幸恭逢其盛,平靜西蒙納塔的美麗和清純令他震驚難忘,于是以西蒙納塔面容為原型的名畫《維納斯的誕生》就這樣被創作出來了。

Page 2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三博士來朝Adoration of the Magi, by Sandro Botticelli (1475)

這幅畫得到極大讚賞,故 1481年波提切利被教皇召喚為西斯廷教堂作壁畫。

Page 2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名畫《誹謗》的主題

  名畫《誹謗》取材于古希臘畫家阿貝列斯的一幅畫中的文字記載,波提切利將之重新構思創作而成。 在一座莊嚴而神聖的羅馬建築大廳裡,視覺中心有三個女子和一個男子,正把一位裸體男青年拖到國王面前審判。 咖啡色風衣包裹著的男子是 < 誹謗 > ,他的手勢伸向國王,竭盡誹謗之能事。手持棍棒,揪著裸體男子的白衣婦女是 < 叛變 > ,她出賣了同伴,並把他交給國王。地上坐著的裸體男子是孤立無援的 < 無辜 > ,他合掌向上祈求< 真理 > 能拯救他,免遭誹謗的命運。他後面兩個女子,一是 < 虛偽 > ,另一是 < 欺騙 > ,她們倆正在為 < 叛變 > 梳理頭髮。 寶座上是長著兩隻驢耳朵的國王,正愚蠢無知的聽信 < 誹謗 > ,同時在他兩邊的婦人分別是 < 無知 > 和 < 輕信 > ,也正不停地向國王耳朵裡灌輸自以為是的信息。 畫面的另一邊站著位身穿黑色長袍的 < 懺悔 > ,他正轉頭向著身後的全裸女神 < 真理 > 求助。可是 < 真理 > 卻手指上天,暗示“這裡所發生的一切,我也無能為力,去找上帝吧。”

Page 2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誹謗 The Calumny, by Sandro Botticelli (1496)

Page 3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誹謗》局部放大

Page 3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列奧納多·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1452- 1519

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天才型博學者。除了是畫家,他還是雕刻家、建築師、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解剖學家、地質學家、製圖師,植物學家和作家。他的天賦或許比同時期的其他人物都高,這使他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代表人物。 達文西過去與現在主要仍以其畫作的影響力和寫實性聞名。他作品中的《蒙娜麗莎》是最負盛名且最常被模仿的肖像。《最後的晚餐》被認為是史上複制品最多的宗教繪畫,也許只有米開朗基羅《創造亞當》的聲望能與之媲美。他的人体比例素描《維特魯威人》也被認為是一個文化象徵,而被複制在各種各樣的物品上。

達文西自畫像

Page 3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天使報喜The Annunciation, by Leonardo Da Vinci (1472-1475)

Page 3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聖子與聖安娜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t. Anne (1500-1513)

Page 3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抱銀鼠的女子Lady with an Ermine, by Da Vinci (1483-90)

Page 3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麗達與天鵝Leda and the swan, by Leonardo Da Vinci (1505-10)

Page 3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麗達與天鵝》的說明

   此畫題材取自希臘神話,海仙女麗達嫁給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但國王卻忘了向愛神阿佛洛狄忒祭祀回謝,阿佛洛狄忒憤而說服風流的宙斯去調戲國王的妻子,那位喜歡白天鵝的麗達。一日,麗達在湖中沐浴,宙斯化身的天鵝飛落湖邊,麗達立刻迷上這俊秀天鵝而摟入懷中。熟料在天鵝百般勾引挑逗下,麗達竟然受孕,產下四枚蛋,孵出四位天使般的兒女。其中的一位,就是導致後來特洛伊戰爭的美女海倫。 畫面的草地上有四個破了殼,躺在地上仰視母親的嬰孩。全裸的麗達占據畫面中心,右手摟抱著鵝頸。她體態豐腴,臉上掛著 < 蒙娜麗莎 >般的微笑。天鵝張開右翅緊抱麗達,仰望著她的面孔似欲親吻,麗達羞澀地將面龐避向右肩。此畫背景是一座深色古代廢墟,它格外襯托出麗達潔白無瑕的玉體。   後世畫評以為達文西用此畫歌頌了人類對性愛的渴望與追求,並向飽受中世紀禁欲主義統治的世人宣告:人類的性愛活動是天經地義的,也是人類繁衍和種族興旺的保障。

Page 3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蒙娜麗莎Mona Lisa, by Leonardo Da Vinci (1503-1505)

Page 3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by Leonardo Da Vinci (1498)

Page 3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最後的晚餐》賞析

   耶穌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被捕前一天與十二個門徒共進晚餐時說了 : < 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我了。>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呈現的正是新約聖經所記載,耶穌被捕前和弟子晚餐時,說完上述那句話後的一個瞬間場景。 達文西沒有像過去畫家那樣,把猶大孤立在眾人和餐桌的對面,也沒有用光環來區別聖徒與叛徒,而是將所有的人安排在餐桌的一邊面對觀眾。這樣一來便於展示每個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再來也反映了現實世界裡,由表象上來看, < 善 > 與 < 惡 > 往往是難以區別的。 畫面採用了左右對稱的單點透視,消失點落在中央耶穌的頭部,十二個門徒分列兩側,形成穩重而賓主分明的架構。反應激烈的門徒們雖然動作互異,但是在達文西巧妙的安排下,每三人成一組,群組之間又以肢體動作互相連結牽引,形成連續中錯落有致的視覺韻律感。中央的耶穌看似孤立,但眾門徒或以手勢,或以眼神投向耶穌,形成一種向中心集中的力量,保證了畫面的統一性和緊湊感,這正是美學上 < 多樣統一 > 的最佳典範。

Page 4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畫面透視結合了教會食堂的結構,使畫面光源和食堂的採光一致,這樣壁畫自身就像食堂延伸出去的另一個空間一樣。

單點透視 -消失點設于圖中央耶穌的頭部

畫面構圖以耶穌為中心向兩旁展開,就像一個等邊三角形,再以高低起伏的人物動作形成三人一組的四個小三角形,使畫面顯得協調平衡又富有動態感。

Page 4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嫉惡如仇的彼得向前按著約翰的肩膀,要他問清楚是誰出賣了耶穌,無意間卻把手中抓著錢袋,緊張回頭的叛徒猶大給推了出來。

Dan Brown的 < 達文西密碼 > 一書,則依一些考據說法,認為聽彼得耳語的長髮對象不是約翰,而是耶穌的懷孕妻子 Mary Magdalene 。

Page 4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此係義大利畫家 Giampietrino于 1520 年臨摹達文西 < 最後的晚餐 >壁畫,所創作的全比例油畫,現存于英國皇家藝術館。達文西原壁畫因係蛋彩畫,顏料中含有機物蛋清,不耐久藏。故這幅 Giampietrino臨摹的油畫,就成為 1978-1988 年間原畫修復工程上最重要的參考依據。

Page 4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維特魯威人素描Vitruvian Man, by Leonardo Da Vinci (1492)

維特魯威人( Vitruvian Man )是達文西在 1487 年前後創作的世界著名素描。根據 1500多年前維特魯威在《建築十書》中的描述,達文西努力繪出了完美比例的人體。這幅手稿描繪了一個完美比例男人在同一位置上的十字型和火字型姿態,並同時被分別嵌入到一個正方形和一個圓形當中。

Page 4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1475- 1564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他曾說,他繪畫時不是用手,而是用腦。他譏笑風景畫 < 只適用於修道士及一些缺乏真正和諧音樂感的紳士 > 。 他以另一項原則─對男性美的崇拜─來反映他的柏拉圖主義思想,故其所繪製人物常以健美著稱,即使女性的身體亦復如此。 他的雕刻作品 < 大衛像 > 舉世聞名,梅迪奇墓前的 < 晝 > 、 < 夜 > 、 < 晨 > 、 < 昏 > 四座雕像構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還有 < 摩西像> 、 < 垂死的奴隸 > 等。 他最著名的繪畫作品是梵蒂岡西斯廷禮拜堂的 <創世紀 > 天頂畫和壁畫 < 最後的審判 > 。 米開朗基羅脾氣暴躁又不合群,和達文西與拉斐爾都合不來,也經常和他的恩主頂撞。但他一生追求藝術的完美,堅持自己的藝術思路。 米開朗基羅 1475 年生於佛羅倫斯, 1564 年在羅馬去世,享年八十八歲。他的風格影響了幾乎三個世紀的藝術家。

Page 4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最後的審判The Last Judgment

1435-1541

此畫上部的人物畫得較底部的人物大一點,以適應自下而上的觀賞效果。 1541 年揭幕時,這幅巨作引起轟動,然而畫中裸體人物卻又引發褻瀆神靈的爭議。二十多年後,米開朗基羅去世不久,教皇庇護四世就下令將所有裸體人物畫上腰布和衣飾。

Page 4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最後的審判局部The Last Judgment

1435-1541

圖示部分為聖人巴塞洛缪手提人皮,而人皮的面部則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畫像。

Page 4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創造亞當The Creation of Adam, by Michelangelo (1511)

青春健美的亞當剛剛從睡幻中蘇醒,還不能站立起來行動,等待著萬能的造物主給他以力量。

Page 4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大洪水The Flood, by Michelangelo (1509)

Page 4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殤雕塑Pieta, by Michelangelo (1498-1499)

Page 5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殤》說明

這件作品是米開朗基羅為聖彼得大教堂所作,作品的題材取自聖經故事中耶穌被猶太總督抓住並釘死在十字架之後,聖母抱著基督身體哀傷的情景。 雕像中,死去的基督肋下有一道傷痕,臉上沒有任何痛苦的表情,橫躺在聖母瑪麗亞的兩膝之間,右手下垂,頭向後仰,身體如長跑運動員一般細長,腰部彎曲,表現出死亡的虛弱和無力。瑪麗亞聖潔而秀麗,形象溫文爾雅,身著寬大的斗篷和長袍,右手托住基督的身體,左手略向後伸開,表示出無奈的痛苦;她頭向下俯視著兒子的身體,陷入深深的悲傷之中;細密的衣褶遮住了她的雙肩,頭罩卻襯托出姣美的面容。聖母的表情是靜默而複雜的,不僅傾瀉了無聲的哀痛,也已經超出了基督教信仰的內容,它是人類崇高母愛的昇華。

Page 5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殤雕像 -細部

因為是母子,米開朗基羅將一張面容,雕在性別迥異的臉上,聖母表情裡無聲的哀傷與耶穌死後的安詳互相呼應著主題。

Page 5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大衛雕像The Statue of David

by Michelangelo (1504)

  取材自舊約聖經大衛石擊巨人哥利亞的故事, < 大衛 > 是一個肌肉發達,體格勻稱的青年大理石雕像。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輕推肩上的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巨人哥利亞,隨時準備投入一場新的戰鬥。 大衛雕像體現了外在和內在的理想化男性美,是文藝復興最負盛名的藝術傑作。

Page 5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Page 5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摩西雕像Moses, by Michelangelo (1513-1515)

摩西是聖經中的一個人物。他是古代猶太人的英雄,也是古代猶太人的立法者。他制定了摩西十戒。 這尊雕像就是摩西聽到自己的兄弟亦犯戒條時,氣的想站起來的表情,極富動態。

Page 5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反抗的奴隸Rebellious Slave, 1513-16

  年輕奴隸的身體強烈地扭曲著,似乎力圖擺脫身上的繩索。雖然雙臂反綁,但掙扎繃緊的肌肉,使人立即感受到昂首閉唇奴隸的不甘與憤怒。

Page 5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垂死的奴隸Dying Slave, 1513-16

   雕像兩眼緊閉,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而是在休息。安祥的臉上,沒有垂死掙扎的痕跡,也沒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痙攣。它呈現的是一種夢幻般的平靜和陶醉,仿佛是一種擺脫了苦難的解放。 這兩尊雕像原本都是用來裝飾教宗陵墓、象徵死者威權的。但米開朗基羅的處理,讓它們變成渴望自由和解放的代表,反映出創作者內心真實的思想。也許正是出于這種顧慮,它們最終未被核准用在教宗猶利二世(Julius II)的陸墓上。

Page 5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酒神巴克斯Bacchus, 1496-97

Page 5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喬爾喬內( Giorgione )1477- 1510

喬爾喬內是義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大師,威尼斯畫派畫家。他出生於威尼斯,曾隨貝利尼學畫,與著名畫家提香同學。  喬爾喬內的繪畫造型優美,有絢麗的色彩,柔和的明暗關係,人物和風景自然交融,開創了風景人物繪畫的新格局,而佛羅倫斯畫派則往往僅把風景作為人物的陪襯。  他很早就使用且推廣明暗造型法和暈塗法,它們對後代畫家影響很大。 喬爾喬內英年早逝,三十二歲就告別人世。他的傳世真作不到十幅,包括了最著名的< 暴風雨 > ,和 < 沉睡的維納斯 > 。

Page 5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暴風雨The Tempest

by Giorgione (1508)

  這是一幅充滿神秘色彩的油畫,反映了喬爾喬內的一貫風格,如對美好生活的盼望、宗教的神秘意味、飽滿的色彩、豐富的色調及抒情的詩意。 《暴風雨》似乎寓意著天有不測風雲的人與自然關係,畫面中的裸體母子與身份不明的男人形成一種呼應,生動的背景傳遞出暴風雨即將來臨的徵兆。光與色的變化被描繪得非常出色,洋溢著一種神秘的詩意。  

Page 6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暴風雨》局部放大

Page 6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沉睡的維納斯Sleeping Venus, by Giorgione (1508-1510)

Page 6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以維納斯入畫是人文主義精神的一個充分體現,自十五世紀後期以來即成為美術界最受歡迎的一個題材。油畫《沉睡的維納斯》是喬爾喬內最著名,也是其最後的一幅作品。 此畫中所展示出來維納斯的造化之美,沒有任何前輩大師所設計的神話特徵。在自然風景前入睡的維納斯,軀體優美而溫柔,形體勻稱舒展,起伏有致,與大自然互為呼應。這種藝術處理不會給人帶來肉体的官能刺激,但是卻能表現出大自然裡,豐潤肉體和純潔心靈間那份 < 美 > 的統一。優雅柔和的女性裸體與寧靜和諧的自然融為一體,是喬爾喬內這幅《沉睡的維納斯》作品的最大特點。 據說此畫尚未完成,喬爾喬內就去世了,畫面的右半背景部分是由其師弟兼好友提香增補完成的。

Page 6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三位博士The Three Philosophers, by Giorgione (1507-1508)

《三位博士》取材于聖經所載,基督降生後前來朝拜的東方三位賢人。喬爾喬內並不表現任何與朝拜有關的情節,只刻畫三人面壁論道和沉思冥想的情況。 圖中三賢為老、中、青三代,前二者站著交談,後者則坐著沉思,三人皆僅據畫幅右半部,左半部畫幅為幽暗山崖的一角,中央遠景可見夕陽餘暉下的山林村舍。 人物姿態皆有特色,尤為傑出的是黝黑岩石和夕照遠景的表現,這種大膽而又和諧的用色在當時尚無先例,開闢了威尼斯畫派以色彩表現為主的特點。

Page 6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拉斐爾 ·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 also kmown as Raphael)

1483- 1520

拉斐爾係義大利畫家和建築師。幼年時跟隨父親和佩魯吉諾習畫,青年時期則在佛羅倫斯學習達文西的構圖和米開朗基羅的人體表現。他的繪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像《聖喬治屠龍》的場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宗居起室所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畫中他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 。 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樣。拉斐爾於 1520年高燒猝逝於羅馬,終身未婚,享年僅三十七歲,葬於萬神廟。

Page 6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西斯廷聖母The Sistine Madonna

by Raphael (1513-1514)

由聖母和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 聖母和耶穌的處理則表現了聖母的青春溫柔和偉大母愛。

Page 6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草地上的聖母Madonna of the Meadow

by Raphael (1506)

Page 6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愛神、穀神與天后Venus, Ceres and Junoby Raphael (1517-1518)

Page 6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美惠三女神The Three Graces, by Raphael (1504-1505)

Page 6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嘉拉提亞的凱旋The Triumph of Galatea

by Raphael (1514)

這幅畫顯示了拉斐爾作品裡構圖的平衡、和諧與完美。 天使引導下,駕著由海豚牽引站在巨大螺殼上的嘉拉提亞女神。成雙成對的人魚和海中水神在水中簇擁著她,而女神上方的天空中則飛著拉滿了彎弓的愛神。

Page 7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Portrait of a Young Woman (La Fornarina)by Raphael (1518-1519)

據稱此為拉斐爾情婦之肖像

Page 7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喬治屠龍 Saint George and the Dragon, by Raphael (1506)

傳說歐洲有一座城堡,堡主的女兒十分美麗善良。惡龍得知后便威逼堡主要將其女兒作為祭品獻給它,就在惡龍準備接收這份 < 祭品 >時,上帝的騎士聖喬治突然出現,經過一番激烈搏鬥,終於將極其兇殘的惡龍剷除,同時一地的龍血漸漸形成一個十字形。

Page 7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体爭辯Disputation of Holy Sacrament, by Raphael (1509-1510)

Page 7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体争辯》說明

  拉斐爾在這裡描繪的是基督教中神聖的三位一體以及教士們在隆重聖事上研討聖典細節的場面。畫裡有作為聖餐 (即聖體 ) 象徵的聖餅,它放在全幅構圖中間的祭壇上。畫上展開的事件共分兩大層次,即兩個不同場面,人間與天上。在天上,象徵聖父的形像是在圓拱形畫面的最高處,兩側有諸神與天使長加百列。在他的下面是處在光芒萬丈圓形光環中的耶穌,他以裸體形像展現。在耶穌兩邊,是聖母與施洗約翰,在耶穌的雲彩下有一球形,內有一隻鴿子,它是聖靈的象徵,如此構成了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 聖經中所述的各路先知與使徒們分坐在耶穌兩側,氣勢十分莊嚴,腳下彩雲翻滾,形成一個天上人間的大間隔。在這一長條的浮雲下面,乃是數量眾多的世間人物。如教士、主教、祭司、老人和年輕人。每個形象都畫得極其生動。觀者可以從中找到但丁、薩伏納羅拉、虔誠的僧侶畫家安吉利科等歷史人物。 拉斐爾運用卓絕的造型技巧,極有條理地、節奏感強烈地佈置了這些真實人物,給人以鮮明難忘的超歷史聚會印象。下面的凡人畫得要比天上的聖人生動得多。有的顯得瀟灑從容,有的體形結實嚴謹,有的落落大方,一派學者風度。畫裡的色彩十分飽滿、深沉,且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Page 7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 by Raphael (1509)

Page 7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雅典學院》說明

   這是拉斐爾為梵蒂岡繪製的三幅巨型壁畫之一。畫面上,拉斐爾把古希臘以來的五十餘位著名哲學家和思想家聚於一堂,其中包括亞里斯多德、蘇格拉底、柏拉圖、畢達哥拉斯等,以此歌頌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讚美人類的創造力。整個壁畫洋溢著濃厚的學術研究和自由辯論氣氛,所有的人都是那樣毫無拘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個性進行活動。他們或者在一起侃侃而談,或者是獨自在那裡進行思考。人物或立、或坐、或緩步走動。人文主義的藝術家總是設法使畫面上的人物享有充分的自由。 如果說米開朗基羅的壁畫是在頌揚人的意志和創造力,那麼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便是人類自我覺悟和理智思索的讚歌。此畫中,拉斐爾不僅塑造了那些思想家的形像,揭示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徵和精神面貌,而且在構圖上還巧妙地利用透視法,把畫面背景,和前面真實建築物的拱門連接起來,擴大了壁畫的空間效果,使建築物顯得更加寬敞壯麗。

Page 7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雅典學院》畫面中心局部說明

畫幅中心是兩位偉大的希臘學者,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他倆似乎一邊進行著激烈的爭論,一邊向觀眾方向走來。 亞里斯多德伸出右手,手掌向下,好像在說明現實世界才是他的研究課題。柏拉圖則右手手指向上,表示一切均源於神靈的啟示。這兩個對立的手勢,表達了他們思想上的原則分歧。

Page 7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提香Titan (1490-1576)

  提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威尼斯畫派的代表畫家。他揚棄了由素描稿層層上色的古典油畫技法,而採用了以油彩塑造形像的直接上色畫法,使作品顯得自然生動,而且色彩更為豐富厚重,對後來的畫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他的作品構思大膽,氣勢雄偉,構圖嚴謹,色彩豐富。他主要的作品是一些宗教和古希腊羅馬神話的題材,充滿戲劇性的氣氛並且具有動感的人體線條。 提香的傳世作品很多,享譽最豐的有《烏爾比諾的維納斯》、《聖母昇天圖》、《達娜厄》、《酒神祭》、《聖殤》等。

Page 7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如果說當年參與補遺喬爾喬內那幅《沉睡的維納斯》描繪的是亦神亦人的藝術形像,那麼提香六十歲時所畫的這幅《烏爾比諾的維納斯》,則完全是世俗中的婦人了。整個畫面給人的第一感覺是位貴夫人出浴後躺在臥榻上,期待愛人到來的情境。人物的姿態、神情和環境已無一點神性,完全是人間女子的寫照,更具有感官的魅力。 有人說畫中裸女是烏爾比諾夫人的肖像,是畫家受烏爾比諾公爵委托創作的。提香所描繪的維納斯較喬爾喬內畫的更具有人性,是充滿生命的血肉之軀,體態豐腴完美,容貌端莊大方,既富青春魅力,又健康成熟,體現了文藝復興開放人性的本質精神。

Page 7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烏比諾的維納斯The Venus of Urbino, by Tiziano Vecellio (Titian) (1538)

Page 8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達娜厄Danaë, by Titan (1545-1546)

Page 8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達娜厄》作品說明

《達娜厄》取材於希臘神話:阿爾戈斯國王阿克里西俄斯占卜預示將死於自己外孫的手中,這使他極其恐懼不安。為了逃避不幸的命運,國王專門造了一座銅塔,把未出嫁的公主達娜厄關在塔內與世隔絕,並指派了位老婦人照顧監護她。然而天神宙斯經過銅塔,透過塔窗對美麗的達娜厄一見傾心,因此常化為一道金光來與達娜厄相會。為了支走看管她的老婦人,在老婦人的面前變成一陣黃金雨。不久達娜厄懷孕生了一位神話中的英雄珀爾修斯。最後老國王仍然沒有逃脫死于外孫手下的厄運。 依此神話,提香曾先後有兩幅創作。第一幅描繪的是在小愛神丘比特協助下,達娜厄仰首期盼與情人相會那美好一刻的到來。數年後所繪的第二幅則將丘比特移走,換上了老婦人。兩幅畫的構圖均將主體人物達娜厄置於強烈的光照下,那強光正是天神宙斯的化身,從達娜厄的姿態神情看,她似乎正在享受情愛的溫存。

Page 8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Danaë by Titan (1553)

達娜厄對愛情期盼與老婦人對黃金渴求的反差效果是此幅較前幅更迷人處

Page 8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 by Titan (1550)

畫面上方的長著可愛孩童臉和扭曲蛇身的是魔鬼的化身,它誘惑夏娃採摘並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蘋果。夏娃伸出左手採摘禁果,眼睛直直的盯著畫面上方的果實,顯出完全被魔鬼迷惑的神情。亞當頭髮散亂,表情恍惚、伸出左手

想要阻攔,但眼睛也盯著畫面上方的果實,表現出他意志的不堅定。亞當的難堪拘謹與夏娃的微笑自然,形成風趣的映照。兩人的下体均被無花果葉遮住,暗示了他們失去上帝的寵愛和原始的純潔。夏娃是希伯萊文化中有代表性的裸體

藝術形象,她帶有宗教的苦難與原罪,上帝賦予她繁衍生命的使命。提香筆下的夏娃明顯參照了世俗人物形象,幾乎是直接刻畫了一個威尼斯的豐滿裸體少婦。

Page 8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劫奪歐羅巴 The Rape of Europa by Titan (1562)

歐羅巴是著名美人,宙斯早就對她動心,只因妻子看管嚴厲而作罷。一天歐羅巴在海邊放牛,宙斯趁機變成頭白牛混在牛群中接近歐羅巴。由于宙斯的牛樣討人喜愛,歐羅巴騎上它,就這樣被宙斯帶著涉水飛奔而去。後來,歐羅巴爲宙斯生下彌諾斯和拉達曼托斯。 畫面上歐羅巴由于害怕緊抓牛角,仰面的身體呈自然的袒露,透過貼身的薄紗現出豐豔的肉體,極富感官刺激。畫家運用流暢的筆觸和豐富多變的色彩,使畫面呈現歡樂熱情的氣氛。

Page 8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科雷吉歐 (Antonio Correggio)(1489 – 1534)

科雷吉歐是義大利畫家。大半生都在帕爾馬 (Parma)工作,他的畫風醞釀了後來的巴洛克藝術 (Barpque) ,而其優美的風格又影響了十八世紀的法國畫壇。 從他早期的作品可看出他的畫風受達文西的影響至深。他留下約有四十幅畫作,全部在表現宗教及神話的題材。

Page 8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升天圖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聖母升天圖》是繪製在帕爾馬大教堂圓形拱頂上的壁畫,由窗戶分隔成八角形狀,上面安排著健壯結實的使徒。 頂部邊框上繪有一群可愛天使,另一群天使安排在雲層上,藉由衪們的姿態和前縮法的處理,使此畫具有不可思議的多樣性和自由感。畫面結束的最高處是光環中登入天國的聖母。這幅作品是十六世紀最壯觀、具革新精神的作品之一。

Page 8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母升天圖 -局部底層窗框上的聖約翰 拱頂中心的聖母與天使

Page 8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朱庇特與伊歐Jupiter and Io, by Correggio (1530)

希臘神話中的眾神之王宙斯在羅馬神話中稱作朱庇特,他先後曾有過七個妻子,同時還與眾多的美女如達娜厄、麗達、海倫等有著私情。 伊歐是天后朱諾的首席女祭司,由於朱庇特愛上了伊歐,嫉妒的天后把她變成了小母牛交給百眼巨人監視。朱庇特派墨丘利殺死了百眼巨人,天后朱諾又派大牛虻叮咬伊歐。最後,伊歐逃到了埃及才得脫身。朱庇特將伊歐恢復了人形,暗地裡化作雲霧來和伊歐幽會。 這幅畫作描繪的就是上述神話裡的幽會情景。幾乎占一半畫面濃重灰黑的煙霧,神奇而強烈的反襯出了幽會中伊歐嬌媚而狂喜的身姿。伊歐背向著觀眾,呈 S 形對角線的構圖,使單純的畫面顯得多姿多彩。

Page 8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麗達與天鵝Leda and the swan, by Correggio (1532)

Page 9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達娜厄Danae, by Correggio (1531)

Page 91: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維納斯、丘比特和森林神Venus and Cupid with a Satyr, by Corregio (1528)

《維納斯、丘比特和森林神》是法國路易十四珍愛的藏品。它描寫的是美神維納斯和小愛神丘比特正在酣睡,森林神偷偷地將維納斯的衣服拿走,並以喜悅的眼光凝視著她豐滿而柔美的胴體。整個畫面充溢著仲夏之夜的甜美氣氛,而且具有一種詩幻般的意境。畫家顯然是借神話中的愛情故事來表現人世間男女的柔情蜜意,而且在畫面上也不避忌給人以適度輕柔的官能刺激。

Page 92: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多那太羅( Donatello)1386-1466

多那太羅係十五世紀義大利佛羅倫斯著名雕刻家,文藝復興初期寫實主義雕刻的奠基者,對當時及後期文藝復興藝術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早期作品《大衛》銅像,即有精巧優雅的風格。《聖喬治屠龍》浮雕,首創平雕法。雕面雖淺,但透過浮雕表面的起伏,控制光線陰影的對比,而能表現出驚人的深度及多變的層次感。 中期作品《希律王之宴》銅雕及在建築物背景上所做的浮雕,具有符合透視學的線條,而《格太梅拉達騎馬像》為文藝復興時期首次以羅馬人表揚英雄騎馬造型創作的作品,為騎馬雕像的始祖。 晚期木雕作品《聖約翰像》及《瑪格達琳像》,以深刻表現人物心理為特色。

Page 93: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大衛銅像The Bronze David, 1430-1432

Page 94: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希律王之宴The Feast of Herod, 1427

醉了的希律王派人砍了施洗約翰的頭以滿足其女莎樂美願望,此浮雕描繪希律王宴席上看到呈獻上來之施洗約翰頭顱時的震驚情境。

Page 95: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喬治銅像St. George statue, 1416

   聖喬治乃天主教之聖人和烈士,經常以屠龍英雄的形象出現在西方文學、雕塑、繪畫等領域。

Page 96: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聖喬治屠龍浮雕St. George and the Dragon, from

Orsanmichele, 1516

此浮雕即聖喬治銅像腳下底座上描繪聖喬治屠龍事跡的浮雕

Page 97: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格太梅拉達騎馬像Equestrian statue of Gattamelata

by Donatello (1463)

作品雕刻的手法十分簡練,為了突出戰馬軀體造型,馬尾做成繃緊的弧線,馬的左前腿提起與微翹的馬尾形成對應。主角右手的棍捧與掛在他左邊的長劍形成一條聯結整個構圖的對角線,打破了構圖的沉悶,高大雄壯的駿馬有力地襯托出主角的英雄形象。

Page 98: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杜勒 (Albrecht Dürer)1471-1528

杜勒係德國中世紀末期、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油畫家、版畫家、雕塑家及藝術理論家。 杜勒早在自己十三歲時就畫了一幅自畫像,比達文西創作的那幅有名自畫像還要早二十多年。在其一生之中,共創作了近十幅自畫像,包括速寫、素描、版畫和油畫等創作手法。他的自畫像大多具有嚴整細緻的特徵,藝術表現力與後來的倫勃朗遙相呼應。因此,杜勒被譽為 < 自畫像之父 > 。

杜勒自畫像 (1500)

Page 99: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亞當和夏娃Adam and Eve

By Albrecht Dürer, 1507

這是德國繪畫中 第一件正面裸體作品。

Page 100: 文藝復興美術傑作選

網絡信息、與君分享

一坪居主人整理二零一四年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