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亞亞亞亞亞亞亞亞亞亞 亞亞亞亞亞亞亞 105 亞 6 亞 21 亞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國家發展委員會105年 6月 21日

Page 2: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願景三大連結目標推動策略

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試驗場域 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 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預期效益未來推動方式

2

簡報大綱

Page 3: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經濟發展

創新驅動優質就業亞洲矽谷

3

願景

連結全球 創新創業

Page 4: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三大連結連結未來:以創新帶動既有產業升級與進化連結國際:從過去生產與貿易的連結,轉向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的緊密結合連結在地:由過去中央主導政策,轉為中央與地方合作,促進跨領域創新與跨區域整合

4

Page 5: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目標連結矽谷等全球知名科技核心聚落連結矽谷等全球先進科技的研發能量,帶動國內科技與技術進步,以及學習國際創新創業經驗,促進國際人才交流

搶進下一世代的未來產業掌握數位經濟快速推展的國際趨勢,透過以桃園為核心,連結臺北軟體能量與新竹科技基礎,建構完善創新生態環境,使台灣成為全球網路、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新群聚的基地

成為亞太青年創新與創業發展基地打造創新創業生態系,積極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改善簽證、居留、稅務、國際生活群聚 ),提升國內人才競爭力 (透過產學合作、國際交流、矽谷實習 ),以及打造國際生活機能圈與教育環境

5

Page 6: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6

推動策略( 一 ) 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 三 ) 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 四 ) 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 二 ) 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 試驗場域

推動策略亞洲矽谷推動方案

Page 7: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7

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試驗場域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Page 8: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1/4)• 活絡校園創新氛圍及改善育成機制:培養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勇於創新;完善學校及其師生參與創業規範;調整國內育成機構,整合相關資源,提供青年創業之完整協助,並鼓勵由失敗中學習的精神• 加強培育軟體相關人才:鼓勵開設科技、資訊、物聯網等培訓課程或學程,並強調市場應用與及國際鏈結• 掌握國際創新趨勢:鼓勵及補助青年或博士後研究赴海外蹲點實習或受訓,以了解國際創新動向• 吸引國際學生來台畢業後就業創業:提供獎學金及實習機會,吸引全球優秀學生來台就讀;放寬畢業後留台工作限制• 吸引國際人才來台工作及投資:鬆綁國際人才來台之簽證、居留限制,協助國際人才子女在台就學,規劃設立投資移民新創事業基金,增加投資國內新創事業,並擴大推動創業家簽證• 強化與海外國人鏈結:建立海外國人回流機制,積極吸引海外國人回台工作,或強化與臺灣企業交流合作• 檢討綜合所得稅課稅方式:在總稅額不變前提下,檢討綜合所得稅課稅方式,以吸引國際人才來臺

活絡創新人才

8

Page 9: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2/4)• 消弭創業者與天使、創投間訊息不對稱:利用巨量資料,建立新創事業、創投資料庫,掌握國內外創新趨勢、商機及法規,促成投資機會• 提供新創事業早期 (early stage) 擴展資金:透過天使補助計畫及天使投資基金,提供種子期及早期新創事業資金,促進國內創新創業的發展• 活絡創投投資新創事業:由國發基金與企業、台商等民間資金合作,投資聚焦數位經濟或物聯網之創投基金,引導資金挹注新創事業• 活絡新創募資平台:修正國內創櫃板、興櫃交易等規範,並活絡市場,協助具創新、創意構想的微型企業成長• 成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並於矽谷成立子公司

( 或分支機構 ) : 促進臺灣企業國內投資與海外市場拓展,扮演「尋找、開創、整合、促成」投資與貿易之平台角色

完善資金協助

9

Page 10: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修改公司法、產業創新條例:調和公司法制與國際接軌,提升公司營運彈性,促進新創事業發展• 調適法規:調適相關法規,打造友善數位經濟發展法規環境• 提供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的測試環境:鼓勵創新作法,讓企業可在小範圍內實驗新的產品、服務,並由 IOT相關產品 (如無人車等 )等優先推動• 訂定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審計、主計規範:檢視並修正審計、主計相關規定,如經費使用彈性、單據審核、計畫 KPI等• 推動公務機關採購創新產品:推動公部門創新採購預算,一定比例採用新創事業產品與服務• 政府開放資料及需求,鼓勵新創應用:主動釋出政府資料,並優先由能源、交通、教育等公共議題,釋放政府需求,與新創事業共同合作提出解決方案

創新政府思維

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3/4)

10

Page 11: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4/4)• 促成國營事業、大企業與新創事業合作:促進國營事業及大企業 (如半導體、 IC設計等業者 )積極與新創交流,創造合作機會;鼓勵企業共同成立創新創業發展基金,並與新創加速器合作等• 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產業化 ( 含科學技術基本法修正 ) :鼓勵學校、法人釋出研發成果或專利,成立新公司或與新創事業合作• 建構物聯網生態體系:推動物聯網應用及其關鍵零組件 (半導體、面板、感測器、光電元件……等 )與如雲端、大數據等其他關鍵技術之創新,並協助業者跨領域整合,串聯物聯網系統生態體系• 佈局物聯網技術缺口 :盤點下世代智慧應用及物聯網技術缺口,鎖定感知終端、網路傳輸及服務平臺等關鍵項目領域,進行產業標準與專利佈局,厚植產業競爭力

強化跨領域合作

11

Page 12: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12

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 試驗場域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Page 13: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打造高品質網路環境:選擇試驗區域,由政府主導佈建高速寬頻與感測網絡,並開放系統提供產業在既有基礎上,發展物聯網各類型創新應用• 佈建智慧配電網絡及充電設施:選擇試驗區域,由政府規劃設置基礎供電設施,提供產業發展各類型智慧電動載具 (電動汽車、機車 )與充電裝置

建構試驗環境

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 試驗場域 (1/3)

13

Page 14: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順暢智慧物流運行 :選擇實驗場域持續推動「智慧物流」,輔導業者善用智慧管理與調度機制,進行庫存與資源的最適化管理;並針對物流中心的高人力作業,導入智動化相關物流系統與設備• 建置智慧交通系統 :選擇試驗區域推動「智慧交通」,建立交通號誌控制系統、即時公共運輸查詢,智慧停車導引及收費系統等智慧運輸應用• 發展智慧醫療服務 :選擇特定醫院推動「智慧醫療」,透過穿戴式裝置自動收集穿戴者生理訊號,遠端監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患,將其生理資訊回傳分析並長期追蹤

推動智慧城市

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 試驗場域 (2/3)

14

Page 15: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打造物聯網智慧園區 :擇定特定產業園區 (單一或多個 ) 作為示範場域,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導入相關智慧應用,如智慧環境監測 ( 空汙 / 廢水 )、建築節能管理 (能耗 /排碳 )、智慧機器人應用及客製化生產系統等,打造環保、節能、自動化的智慧產業園區典範,進而形成系統化整體解決方案

發展智慧園區

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 試驗場域 (3/3)

15

Page 16: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試驗場域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16

Page 17: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政府主動積極招商,並成立單一推動窗口• 主動與矽谷大型創投洽談合作:投資矽谷潛力企業,將獲投資之案源引進國內• 整合矽谷各部會資源,引進國外技術:整合台灣創新創業中心 (TIEC)、貿協、外館、海外台籍人士、在台外人等網絡,尋找有合作機會且具潛力之矽谷企業• 簡化外國公司投資設立流程:簡化外國人在台灣設立公司的行政程序

擴大國外招商

深化國際鏈結,串連全球創新網絡 (1/2)

17

Page 18: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與全球知名加速器與創新聚落合作:建立系統性交流機制,行銷我國創新創業及產業利基• 積極參與國際創新展會:籌組新創國家隊,積極參與國際主要創新活動;協助新創業者參與國內外各項專業展,如臺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等• 吸引國際新創團隊及相關業者來臺:與國內產業界、新創社群交流,創造跨國合作機會• 引進國際知名創新創業課程:吸引全球知名加速器來台辦理培訓課程;並與全球著名創新學程合作,如奇點大學 (Singularity)創新學程等• 強化國際行銷:加強我國產業優勢、潛力新創、投資動態等題材之英文報導,吸引國際關注• 舉辦臺矽交流活動:定期與矽谷新創事業、創投合作,於矽谷或桃園舉辦雙邊交流活動

串接國際創新資源

深化國際鏈結,串連全球創新網絡 (2/2)

18

Page 19: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環境優化面: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智慧應用面: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試驗場域國際鏈結面:深化國際鏈結,串聯全球創新網絡基礎建設面: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19

Page 20: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打造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於桃園捷運站(如 A18或 A19)旁,設置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並完善國際教育環境,委由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吸引國際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及國際優質新創人才加入,匯聚創新能量

• 打造 IOT 展示中心:規劃多功能會議展覽館、展售資訊平台,展區動態資訊中心等設施,提供亞洲矽谷及 IOT等產業完整展示平台• 於幼獅工業區推動智慧試驗場域:結合物聯網、大數據導入智慧物流、未來汽車、智慧機器人等應用,打造節能、自動化的智慧試驗園區典範• 推動跨領域教育園區:開發中央大學八德校區,朝國際學舍、跨域人才訓練中心 (含外語人才訓練 )及智慧產業創新中心等三大領域發展

建置國際友善環境

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1/2)

20

Page 21: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串接地方政府及創新基地:以桃園為核心,串連地方政府及全國創新創業聚落,如臺灣新創競技場(TSS)、空總創新基地、高雄市數位內容創意中心(DAKUO)等,發揮加乘效益

• 串接產業研發能量:邀請民間企業實驗中心進駐交流中心,促進共同創新研發• 串接大專院校、財團法人、育成中心研發能量:引進國內大學、研究機構、財團法人之研發能量,促成創新研發交流

串接全國創新及研發資源

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2/2)

21

Page 22: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 成為全球潛力企業成長夥伴:連結矽谷等全球企業,活絡台灣創新研態體系• 成為先進智慧應用的研發中心與試驗場域:與矽谷等國際企業合作,發展智慧應用的研發中心與試驗場域,帶動在地研發能量及亞洲市場商機• 打造台灣成為亞洲區域創新交流樞紐:連結矽谷等全球重要創新聚落,建立系統化交流機制• 成為亞洲青年創新 IPO中心:鼓勵在地及國際青年在台創新創業,連結矽谷創投與市場,並發展台灣成為亞洲青年創新 IPO中心

22

預期效益本方案由完善創新生態環境、建置智慧試驗場域、串連全球創新網絡、打造國際交流基地等 4方面進行,預計達成以下效益

Page 23: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未來推動方式• 方案期程:本方案自 105年至 108年,為期

4年• 推動方式:請各部會依推動措施,研擬具體推動作法,並由行政院指派行政院政務委員督導推動• 幕僚工作:由國發會成立專案辦公室,按季掌握執行進度,並適時滾動檢討修正

23

Page 24: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24

簡報結束 敬請指教

Page 25: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附件 1-部會分工

25

Page 26: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具體措施 主 ( 協 )辦部會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1/2)

活絡創新人才 活絡校園創新氛圍及改善育成機制 教育部、經濟部、國發會 (科技部、

金管會 )掌握國際創新趨勢 教育部、國發會 (科技部 )

吸引國際學生來台畢業後就業創業 教育部、勞動部、國發會 (外交部、內政部、僑委會 )

吸引國際人才來台工作及投資,協助國際人才子女就學

內政部、國發會、教育部 (外交部、勞動部、經濟部 )

強化與海外國人鏈結 國發會、外交部、僑委會 (科技部、經濟部 )

檢討綜合所得稅課稅方式 財政部加強培育軟體相關人才 教育部、經濟部

完善資金協助

消弭創業者與天使、創投間訊息不對稱 經濟部 (國發會 )

提供新創事業早期擴展資金 國發基金、國發會、金管會 (科技部 )

活絡創投投資新創事業 國發基金 (經濟部 )活絡新創募資平台 金管會成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 國發會、國發基金 (經濟部 )

部會分工 (1/5)

26

Page 27: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具體措施 主 ( 協 )辦部會強化發展條件,完善創新生態體系 (2/2)

創新政府思維

修改公司法及產業創新條例 經濟部調適相關法規,打造友善數位經濟發展法規環境 國發會、各相關部會提供創新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的測試環境

交通部、通傳會、經濟部、各相關部會

訂定有利於創新發展的審計、主計法令 主計總處、審計部、經濟部、科技部

推動公務機關採購創新產品 經濟部 (工程會、科技會報 )

政府應開放資料及需求,鼓勵新創應用 國發會、經濟部、交通部、教育部強化跨領域合作

促成國營事業、大企業 (如:半導體、IC設計等 )與新創事業合作 經濟部、交通部、財政部學研機構研發成果產業化 (含科技基本法修正 ) 經濟部、科技部、教育部建構物聯網系統生態體系 經濟部佈局物聯網技術缺口 科技部 、經濟部

部會分工 (2/5)

27

Page 28: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部會分工 (3/5)

28

推動策略 具體措施 主 ( 協 )辦部會善用桃園優勢,建置 IOT試驗場域

建構試驗環境 打造高品質網路環境 交通部 (通傳會、桃園市政府 )

佈建智慧配電網絡及充電設施

經濟部 (桃園市政府 )

推動智慧城市 順暢智慧物流運行 經濟部 (交通部、財政部、桃園市政府 )

建置智慧交通系統 交通部 (經濟部、桃園市政府 )

發展智慧醫療服務 衛福部 (經濟部、桃園市政府 )

發展智慧園區 打造物聯網智慧園區 經濟部、科技部 (桃園市政府 )

Page 29: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具體措施 主 ( 協 )辦部會深化國際鏈結,串連全球創新網絡

擴大國外招商成立推動招商單一窗口 經濟部、桃園市政府 (科技部、國發會 )主動與矽谷大型創投洽談合作 國發基金、科技部、國發會整合矽谷各部會資源,引進國外技術 科技部 (外交部、經濟部 )

簡化外國公司投資設立流程 經濟部串接國際創新資源

與全球知名加速器與創新聚落合作 國發會 (經濟部、外交部 )

積極參與國際創新展會 國發會 (經濟部、外交部 )

吸引國際新創團隊及相關業者來臺 國發會 (經濟部、科技部 )

引進國際知名創新創業課程 國發會 (經濟部 )

加強英文報導,強化國際行銷 國發會 (經濟部、外交部 )舉辦臺矽交流活動 國發會、桃園市政府 (科技

部 )

部會分工 (4/5)

29

Page 30: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推動策略 具體措施 主 ( 協 )辦部會利用區位優勢,打造國際交流基地

建置國際友善環境

打造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

科技部、教育部、國發會、 桃園市政府 (交通部 )

打造 IOT展示中心 桃園市政府、經濟部於幼獅工業區推動智慧試驗場域

桃園市政府、經濟部 (財政部 )

開發中央大學八德跨領域教育園區

教育部、桃園市政府、中央大學 (經濟部 )

串接全國創新及研發資源

串接地方政府及創新基地 經濟部、國發會 (科技部 )串接產業研發能量 經濟部 、科技部串接大專院校、財團法人、育成中心研發能量

教育部、經濟部

部會分工 (5/5)

30

Page 31: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附件 2- 桃園執行基地說明

31

Page 32: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楊梅工業群

中央大學

中央大學八德跨領域教育園區

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

配合創新前瞻、充分就業、合理分配之經濟策略,並呼應產業跨世代、跨域加值及虛實整合的趨勢,選定桃園做為發展基地,推動亞洲矽谷計畫,期打造桃園成為具國際代表性的創新聚落。

桃園執行基地說明

32

幼獅工業區

Page 33: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第二期開發用地第一期開發用地

往桃園機場方向 桃園高鐵站

往臺北、桃園方向

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預定地

打造亞洲創新研發人才交流中心 (以 A19 為例 ) 第一期開發用地: 土地面積:約 4公頃 使用分區:第一種商業區 開發時程:

①基礎建設工期預計 1年②預計 2018年完工

第二期開發用地: 土地面積:約 4公頃 使用分區:文中三用地 開發時程:

①依都計法 27條,個案變更②基礎建設工期預計 1年③預計 2019年完工使用

桃園捷運 A19站

33

Page 34: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改造幼獅工業區

往臺北、桃園方向

工業區智慧試驗場域預定地國道 1號楊梅交流道

土地面積: 11.45公頃 規劃構想:鄰近國道 1號楊梅交流道、楊梅幼獅工業區及幼獅擴大工業區,建議可做為「工業區智慧試驗場域」

34

Page 35: 1050621亞洲矽谷推動規劃報告

開發中央大學八德校區 ( 跨領域教育園區 )

往臺北、桃園方向

中央大學八德校區

土地面積: 2.56公頃 規劃構想:

需先完成土地撥用程序 將朝國際學舍、跨域人才訓練中心 (含外語人才訓練 )及智慧產業創新中心等三大領域發展,可結合亞洲矽谷計畫,吸納國際優秀人才居留,並充實創新發展所需專業人力與技術缺口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