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心慧語 5

Preview: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佛源長老偈》

飢來弄飯困來眠,坐臥經行總是禪;

十字街頭無色相,一輪明月掛青天。

《憨山大師偈》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世界從來多缺陷,幻軀哪得免無常。

《古靈禪師偈》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覺仁法師偈》

現在受委屈,消滅三塗苦,

忍辱得解脫,速成無上覺。

《法句經》

譬如深淵,澄靜清明,慧人聞道,心淨歡然。

《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

眾生為相縛,及彼麤重縛,

要勤修止觀,爾乃得解脫。

《宋.白雲守端禪師偈》

若能轉物即如來,春至山花處處開;

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正知苦實相,亦實知苦因;知苦盡實相,亦知苦盡道;真正解四諦,定實不可變。

《憨山大師偈》

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諂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虛雲老和尚偈》

一日復一日。切莫較得失。取捨忘分別。一切總非實。處處要圓融。時時宜樸實。一氣走到家。端坐空王室。

《虛雲老和尚偈》

一時復一時。步步向前移。

相逢各一笑。誰與爾拖屍。

兀兀常不倦。時時念在茲。

少壯當努力。莫待老衰時。

《四十二章經》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楞嚴經》

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

用諸妄想,故有輪轉。

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

出離生死,應當直心

《龐蘊居士偈》

鐵牛不怕獅子吼,恰似木人見花鳥。

木人本體自無情,花鳥逢之亦不驚。

心境如如祇個是,何慮菩提道不成。

《憨山大師偈》

死盡偷心活計,做成沒用生涯,收拾無窮妄想,換將一朵蓮花。

《寒山大士偈》

蒸沙拟作飯, 臨渴始掘井;用力磨碌磚,那堪將作鏡;佛說元平等,總有真如性;但自 審思量,不 用閑爭競。

《嘉禪師證道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弘一大師法 語》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六祖惠能大師》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

《成實論》滅法心品 中說:

世間虛妄縛, 狀如決定相,實無見似 有,深觀 則皆無。

《布袋和尚忍辱偈》是非 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 任從他。

《道宣律師語》

凡夫學道法, 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誹。諦觀少 言說,人重 德能成, 遠眾近靜處,端坐正 思惟。但自觀身行, 口勿說他短,結舌少論量,默然心柔軟。

無知若 聾盲,內智懷實寶,頭 陀樂閒靜,對修離 懈惰。

《佛遺教經》

行少 欲者,心 則坦然,無 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 足。

《大寶積經》

生死不 斷絕,貪 欲嗜味故;養怨人丘塚,虛 受諸辛苦。

《夏蓮居淨土詩》

有大福德始念佛,發菩提心修十善,

佛說無上深妙禪,淺人當作淺法看。

四儀莊嚴三業淨,堅守重戒勿少犯,

打破人我是非關,放下生平閑知見,

談玄說妙不相干,三字真傳老實念。

《圓悟克勤禪師語》

大根大智,以本分力量,直 下就 自己腳跟下承 當,如萬仞懸崖撒手放身,更無顧忌,教知見解礙倒底脫去,

似大死人已絕氣息,到本分地 上大休大歇。

《楞伽經》

若欲了知能取 所取分別境界,皆是自心 之所現者 ,當離 憒鬧昏滯睡眠, 初中後夜勤加修習,

遠離曾聞外道邪論及二 乘法,通 達自心分別之相。

《翠巖禪師法 語》

處眾處 獨,宜 韜宜晦,若 啞若聾,如 癡如醉,埋光埋名,養智養慧,隨動隨靜,忘 內忘外。

《佛眼禪師偈》

報緣虛幻,不可 強為,浮世幾何,隨家豐儉,苦樂逆順,道在 其中,動靜寒溫,自 愧自悔。

《蓮池大師法語》

放開懷抱,看破 世間,宛如戲劇,何有真實。

入門便悉彌勒笑, 出寺難求俗慮拋 ,俗慮惱 人無止 境,不如時與世 尊交。

《石蓮禪師偈》

《海仁法師偈》

善哉聖主釋迦文,成佛已來 劫等塵;為救眾生 諸有獄,盡空 遍界現身雲。四十九年轉法輪, 怨親悉令出愛纏;一切眾生 皆脫苦,四生 九有盡 超生,

南無本師 釋迦牟尼佛。

《六祖法語》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向心中除罪源,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一類。

《印光大師語》

當主敬存誠,於二六時中,

不使有一念虛浮怠忽之相。

及與世人酬酢,唯以忠恕為懷。

則一切時,一切處,

惡念自無從而起。

《百丈禪師語》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

不被陰界五欲八風之所漂溺,

即生死因斷,去住自由。

不為一切有為因果所縛,不被有漏所拘。

《大乘起信論》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 則無六塵 境界。

以一切法 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 間一切 境界,

皆依眾生無明妄心 而得住持 。

《大乘起信論》

一切法,如 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

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 則種種法滅。

《增一阿 含經》

無鬥無有 諍,慈心 愍一切,無患于一切, 諸佛所歎譽。

《梵網經》

若佛子 以慈心 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 :一切 男子是 我父,一切 女人是我母,

我生生無不從 之受 生, 故六道眾生 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 者,即 殺我父母,亦 殺我故身。

《大集會正法經》

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

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古德偈》三寶門中福 好修,一 文施捨萬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無量壽經》

憂愛結縛,無有解時,

思想恩好,不離情欲,不能深思熟計,

專精行道,年壽旋盡,無可奈何。

《中峰國師偈》

四蛇同篋險 復險,二鼠侵藤危更危,不把蓮花栽淨域,未知何劫是休時。

《憨山大師偈》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憨山大師偈》

學道容易悟道難,不下功夫總是閒;

能信不行空費力,空談論說也徒然。

《印光法師 語》

修行人 雖具信心,但 好張羅及好遊、好結交,實為修行一大 障;若能 沈潛杜默,則其益無量。

《宋.無門慧開偈》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量劫事即如今,

如今覷破這一念,覷破如今覷的人。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