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Preview:

DESCRIPTION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经济现象,数据说话. 根据数据思考: 1 、美国从二战后到 20 世纪末经济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2 、美国经济在这几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五六十年代 :持续发展,西部、南部. 富强、市场、科技教育、政府措施. 经济危机. 七十年代:经济地位下降. 政府政策,债务负担加重. 八十年代:逐渐好转但受到制约. 教育、科技(高新技术产业). 九十年代 :新经济时代. 1. 美国的援助. 50~70 年代:经济持续繁荣 20 世纪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2. 欧洲的联合 :经济 — 政治.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经济现象,数据说话年份 1950 1955 1965 1975 1982 1985 1994 1999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

8.7 5.6 6.3 -0.8 -1.9 3.3 3.9 4

根据数据思考:1 、美国从二战后到 20 世纪末经济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2 、美国经济在这几个阶段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经济发展特点 原因

美国

西欧

日本

五六十年代:持续发展,西部、南部七十年代:经济地位下降八十年代:逐渐好转但受到制约九十年代:新经济时代

富强、市场、科技教育、政府措施经济危机政府政策,债务负担加重

教育、科技(高新技术产业)50~70 年代:经济持续繁荣

20 世纪欧盟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1. 美国的援助2.欧洲的联合:经济—政治60 年代欧共体, 1993 欧盟, 1999 欧元

50年代中期后二十年:二号经济大国

七八十年代: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80 年代中期后,实行“科技立国”,经济发展

1. 美国的援助2. 政府政策3. 重视科技、教育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大力发展教育,

加大科技投资力度,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50%

33.3%

75%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概况

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 % )

3361

5233

935510634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单位:亿美元)二战后美国经济呈现出的特点是什么?

1969 年美国宇航员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美国计算机专家和实业家比尔 · 盖茨

硅谷 ,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的谷地,宽 16 千米,西北——东南向延伸 48 千米。全世界最大的 100 家高科技公司中有差不多 20%把公司总部设在这里。有人统计, 1996 年,这里每 24 小时就产生 62 名百万富翁; 1998 年,硅谷的国民生产总值达 2400 亿美元。

读图学史

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 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 ——丘吉尔

材料三: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并对产业部门进行了改造,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材料一:西方国家战后普遍奉行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学说,主张国家应干预和调节经济,政府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诸多有效政策,如:利用国家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以刺激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1948 - 1952 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给予西欧的经济支援达 131.5 亿美元,其中赠款占 88% ,其余为贷款,成功地挽救了西欧濒于崩溃的经济。

材料四:西欧各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但是他们尽管硬件破坏严重,但是软件环境一直具备,这包括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和成熟完善的教育制度,所以经济发展迅速。

②利用美国的援助

④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③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①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欧洲的联合: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

西欧的联合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1 年,欧共体 12 国首脑在荷兰的 马斯特里赫特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3 年 11 月条约正式生效,欧洲联盟诞 生,简称欧盟。

加入(欧共体)欧盟的国家加入(欧共体)欧盟的时间

到 2007 年欧盟已拥有 27 个成员国

1965年和 1993年美国与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1965年 1993 年

从欧共体到欧盟

其他49%

西欧16%

其他46%

美国35% 美国

27%

西欧27%

欧元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一个崭新的、联合的欧洲将要更开放地面对世界。欧元的背面是欧洲古典到现在各个时期的桥梁,既有很早以前的小桥,也有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此外纸币上还描绘了欧盟的 12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古典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罗马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哥特式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巴罗克式和洛可可式风格的建筑

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 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 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 铁与玻璃的风格建筑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 二十世纪现代建筑风格

日本的崛起日本的崛起 1965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的 25.5%;    1975年,日本追上来,改写为 62.2%;    1985年,日本已经逼近美国,为 97.6%;    1987年,按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日本超过了美国。

1964年东京奥运会 1970年大阪世博会“太阳塔”

80年代中期以后,“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但是,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日本跻身安理会

成非常任理事国

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遭致包括中国和韩国在内的一些日本邻 国的强烈指责。

钓鱼岛事件

科技: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每年引进大量国外 先进技术。 1950-1972 年间,引进技术达 11786 项,年平均增长率 30% 以上。科技人员每 1 万人中就有 26 名科技人员,仅次于美国和

苏联,占世界第三。

• 战争景气 :朝鲜战争期间,在美军“特需订货”的刺激下,日本 出现了“战争景气”。 1500 亿日元的滞销货一扫而空,许多已关闭的工厂重新开工,日本因此 大发战争财,绝路逢生的日本 经济迅速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 教育: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文化部大臣

请你根据下面资料结合课本,归纳一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总结战后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2)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

(3) 政府制定适当经济政策

(1) 美国的援助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