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學習與資訊科技 領域文獻探討

Preview:

DESCRIPTION

組織學習與資訊科技 領域文獻探討. 指導老師:謝清佳博士 學 生:涂保民. 報告大綱. 前言 文獻回顧 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組織的概念 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組織學習的意涵 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資訊科技的應用 討論. 一、前言. 研究動機 有關組織學習中應澄清的幾個相關議題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 組織 (Huysman, 2000) 組織學習與 個人學習 (Lähteenmäki, Toivonen, & Mattila, 2001) 組織學習與 知識管理 (Dixon, 1999) 本文的架構 本文的範圍與限制. 二、文獻回顧.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1

組織學習與資訊科技領域文獻探討

指導老師:謝清佳博士學 生:涂保民

2

報告大綱.壹 前言 .貳 文獻回顧.參 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組織的概念 .肆 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組織學習的

意涵 .伍 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資訊科技的

應用 .陸 討論

3

一、前言 研究動機 有關組織學習中應澄清的幾個相關議題

組織學習與學習型組織 (Huysman, 2000) 組織學習與個人學習 (Lähteenmäki, Toivonen,

& Mattila, 2001) 組織學習與知識管理 (Dixon, 1999)

本文的架構 本文的範圍與限制

4

二、文獻回顧 個人學習─組織學習互動觀點 (Kim, 1993) 組織的觀點 (Argyris & Schön, 1978)

將組織視為群體 (group) 將組織視為媒介 (agent) 將組織視為結構 (structure) 將組織視為系統 (system) 將組織視為文化 (culture) 將組織視為政治 (politics)

6W (why, what, how, who, where, and when) 觀點 (Miner & Mezias, 1996)

5

三、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 ─組織的概念 (1) 組織的一元論觀點

古典理論的組織研究典範 整體性、綜效性 封閉系統導向,不考慮外在環境的變動 機械式組織

現代主義的組織研究典範 開放式系統 組織必須分配更多的資源去處理環境元素,例如透過邊界搭建來緩衝環境的不確定性

有機式組織

6

三、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 ─組織的概念 (2) 組織的多元論觀點

建構主義的組織研究典範 鐘擺 vs. 火 存在的科學 vs. 無常的科學 客觀主義 vs. 建構主義

後現代主義的組織研究典範 去中心化、解構、普遍內存性、模糊不定性 Bergquist (1993) 認為:就後現代主義對於組織中的溝通形式及組織的目的和本質來看,組織可視為是人們之間一連串當下所發生與連續性的交談。

7

三、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 ─組織的概念 (3) 小結

觀點 組織典範 組織的定義 組織型態 適用理論

組織的一元論

古典理論 機械式組織 為達成預定目標所設計之機器。 階層式組織 系統理論

(封閉式)

現代主義 有機式組織 為適應世界變化及維持必要生存的生命系統。 矩陣式組織 系統理論

(開放式)

組織的多元論

建構主義 文化式組織一群夥伴藉由分享價值、傳統與習慣,以創造及延續組織的價值體系。

網絡式組織 建構理論

後現代主義 交談式組織組織可視為是人們之間一連串當下所發生與連續性的交談。

無疆界組織 批判理論

8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1) 組織學習的研究策略

過程論: 組織學習是一種動態且持續不斷的過程,其內涵包括對資訊的使用與對環境變化及其結果的回饋,以及如何將學習的成果整合至組織成員的信念之中

目的論 組織學習是一種目標導向,會影響組織成員的行為,並帶給組織相對穩定的改變,亦即組織學習是一個有意識、且不斷進行以達成組織所設定的特殊目標

9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2) 組織學習的整合性架構─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研究策略

目的論

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functionalis

m

衝突理論conflict theory

過程論 系統理論

system theory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

m

組織一元論 組織多元論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觀點

10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3) 組織一元論─過程論觀點

理論基礎:控制論與系統理論 研究成果:

Huber (1991) :一個實體若藉由資訊處理的方法進行學習,將可影響潛在行為的改變幅度

Locke & Jain (1995) :組織成員獲得學習的過程與成果,並廣泛的分享給其他的組織成員

11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4) 組織一元論─目的論觀點

理論基礎:結構功能論 中心概念是「結構」、「功能」與「均衡」

研究成果: Saban, Lanasa, Lackman, & Peace (2000) :組織學習是一種能力,使組織能獲得與應用新資訊、以提升知識水準與改善決策品質

12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5) 組織一元論─過程論 /目的論觀點

研究成果: Dixon (1999) :組織學習是一種有企圖的在各種層級中利用學習過程,不斷地轉變組織,增加組織中利害關係人的滿意度

Raymond & Blili (2001) :組織學習是一個動態交互作用的過程,其目的在產生新的知識與技能,使整個組織發展出全新的競爭策略

13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6) 組織多元論─過程論觀點

理論基礎:符號互動論 強調組織成員所具有的主動的、詮釋性和建構性的能力

研究成果: Holmberg (2000) :組織學習是對一個問題的所有利害關係人,在一定的基礎上,共同努力合作發展彼此間關係的一連串交互作用過程

Yanow (2000) :藉由組織成員表達、傳播及群體行動所發展出的人造載具,來取得、維護與交換多數人所能瞭解的意義

14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7) 組織多元論─目的論觀點

理論基礎:衝突理論 強調組織的管理階層必須釋放出權力,並解放管理上的控制權,提供給組織成員一個自由討論的空間,並藉由充分的溝通與討論,建立起組織的共識、信念與價值觀,並改變自身的行為

研究成果: Fiol (1994) :透過“分岐”,建立“合意”,修正組織成員之自我認知地圖或自身的理解,以改變潛在的行為

15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8) 組織多元論─過程論 /目的論觀點

研究成果: Brown & Starkey (2000) :培養組織及其成員自我批判的能力,並減低其自我防衛意識,以成為有智慧的組織

Williams (2001) :能帶給組織成員對事情的看法及行為相對穩定改變的過程,以追求組織目標

16

四、組織學習的認識論觀點 ─組織學習的意涵 (9) 小結

以文獻整理的結果,歸納出組織學習的四種認識論觀點

組織一元論與組織多元論兩大研究典範,有逐漸並駕其驅的趨勢

四個認識論觀點提供了研究者思考問題與選擇研究行動的指導方針

17

五、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 ─資訊科技的應用 (1)

IT 與組織一元論─過程論觀點 認識論:系統理論 管理面的組織學習定義:透過嘗試錯誤、藉由顧客以及外在

環境的回饋仔細規劃出下一階段的作業,運用企業經驗建立新的標準作業程序與企業流程,並將此成果廣泛的分享給組織其他成員

資訊管理的組織學習定義:組織成員透過組織與資訊系統取得、處理、儲存及散佈資訊或知識的過程,並透過資訊與知識的運用,達到組織學習的目的

方法論:資訊理論 代表 IS :知識管理系統 研究成果: Goodman & Darr (1998) 的分散式組織學習系統

18

五、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 ─資訊科技的應用 (2)

IT 與組織一元論─目的論觀點 認識論:結構功能論 管理面的組織學習定義:組織學習的目的在提高組織能力,進而增加組織績效與競爭力,以達成組織的目標。

資訊管理的組織學習定義:組織學習的目的在提高組織對於資訊使用的效率,以增進組織能力與決策品質

方法論:決策理論 代表 IS :決策支援系統 研究成果: Vandenbosch & Higgins (1995) 的執行支援系統 (ESS)

19

五、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 ─資訊科技的應用 (3)

IT 與組織多元論─過程論觀點 認識論:符號互動論 管理面的組織學習定義:透過組織成員間的認知與主動的詮釋,藉由生產力的對話過程,建構出組織共同的信念與價值

資訊管理的組織學習定義:組織成員透過組織與資訊系統進行溝通或詮釋的過程,藉由彼此間的意見交流,達到組織學習的目的

方法論:溝通理論 代表 IS :溝通科技 研究成果:無

20

五、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 ─資訊科技的應用 (4)

IT 與組織多元論─目的論觀點 認識論:衝突理論 管理面的組織學習定義:透過衝突與分岐,藉由妥協與協商達成合意,以修正組織成員之自我認知或自身的理解,進而改變潛在的行為,並達成組織的目標

資訊管理的組織學習定義:提供一個衝突偵測與管理的機制,協助組織成員對於環境發表不同的詮釋結果,並運用適當的整合策略達成組織共識,進而完成組織目標

方法論:策略理論 代表 IS :群體決策支援系統 研究成果: Hine & Goul (1998) 的組織學習支援系統 (OLSS)

21

五、組織學習的方法論觀點 ─資訊科技的應用 (5)

小結 以組織一元論所進行的過程論與目的論探討,主要的理論依據為資訊理論 (Huber, 1991) ,其研究成果已相當豐碩

以組織多元論為本體論所進行的 IT 與組織學習研究,則顯得略嫌不足

22

六、討論 (1) 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

見證了組織學習的研究典範由單一逐漸到多元的變遷過程

透過組織學習的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分析,更可瞭解學者對於組織學習研究背後所蘊含的不同世界觀與價值觀

能使未來對此領域有興趣的學者找到適合的研究方向,並提供適當的理論基礎

23

六、討論 (2) 未來的研究方向

以科學哲學的觀點充實資訊科技與組織學習研究的內涵

不同的研究典範反映了研究者的世界觀,也同時反映了某類研究問題的特質

透過不同的科學哲學觀點,可充實資訊科技與組織學習的研究內涵,為整個組織學習的領域帶來更豐富的觀點與理論基礎,作為組織推行學習工作的參考依據

Ex: 以溝通理論為基礎之組織學習與 IT 研究 Ex: 以衝突理論為基礎之組織學習與 IT 研究

24

六、討論 (3) 未來的研究方向

資訊科技在組織中所扮演的角色 科技決定模式 vs. 策略選擇模式 vs. 浮現觀點 資訊科技的協調角色 vs. 資訊科技的學習角色 藉由不同的角色定位,提昇資訊科技的應用領域,豐富資訊科技的研究成果

Ex: 以 IT 為主體促成組織進行學習之研究

25

六、討論 (4) 未來的研究方向

組織學習系統之設計導向 組織學習系統涵蓋了許多正式、非正式、文化的、歷史軌跡的知識,因此必須能夠串聯組織的成長經驗,提供組織成員價值分享的空間,並能將學習的成果制度化於組織的日常流程之中

進化 vs. 設計 增加系統開發上的彈性以及未來使用的適應性

Ex: 組織學習系統之設計方法論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