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 康 6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每年的 3 月 24 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目的在于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7 年全球有 1040 万人患结核病,2016 年有 180 万人死于结核病。肺结核病死亡数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艾滋病。 因此,开展防治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

●结核病的悠久历史结核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疾病, 在我国古代被称为

“痨病”, 中医指积劳损削之病为痨。 可以看出结核病是一种“穷人病”;欧洲的结核病是在工业革命后暴发的,由于患者晚期身体重度消瘦,营养不良、贫血导致肤色苍白,所以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直到上世纪 40 年代链霉素发明之前,结核病都被视为绝症。

●结核病的病因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

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由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所以常常被称为肺结核。

●肺结核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盗汗。 女

性出现月经失调或闭经。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粘液痰,继发

感染时会出现脓性痰,有些患者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当病变累及到壁层胸膜时有随呼吸活动而产生的胸壁刺痛。

●如果家人得了肺结核,我们该怎样防止传染?1、预防肺结核要从三个方面做起:⑴控制传染源,⑵切断

传播途径,⑶保护容易受感染的人群。2、若发现家人患有肺结核,应积极治疗,并且要注意隔

离,以防传染给他人。3、肺结核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因为他们的痰液中带有结

核杆菌,会随空气传播,引起抵抗力低下的人感染。 应该把痰液吐在纸上,然后焚烧。

4、进食时,结核病人使用的餐具最好与家人分开。 一般来说,结核病不会通过吃饭经口传染,但吃饭时对方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也可以发生飞沫感染。

5、家中有人患结核病以后要注意隔离,减少接触。 家庭成员中的病人,除积极治疗和经常通风换气外,最好单独住一室,无条件者也要分床睡。

吴佳

■热线电话:2111658

健 康JIAN KANG

2018 年 4 月 2 日 星期一 6责任编辑:海 鹃 版面设计:子 晓

饭后不能立刻“百步走”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可是这个“饭后百步

走”指的并不是用餐之后立刻去散步,餐后马上散步反而会破坏胃的正常消化, 那我们到底应该在什么时候散步最利于身体的健康呢?

●散步的最佳时间一天之计在于晨, 很多爱好运动的人喜欢早晨到公园或

是别的地方散步、跑步做运动,既呼吸到清晨的清新空气,又得到了锻炼的效果。 其实,专家认为,早晨的树木会散发一种物质对人体并不好,因此,傍晚锻炼是比较好的时间。 而喜欢晚饭过后散步的人, 一般建议在饭后至少四十分钟以后再散步,散步有助于新陈代谢,利于消化。并且爱运动的人体质好,抵抗力强,所以我们提倡平时多锻炼,增强体质。

●什么样的人不适合饭后百步走有些人是适合饭后“不能走”的,这是指体质较差,尤其是患

有胃下垂等病的人。这些人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应减少,可以选择在饭后平卧 10 分钟。因为饭后胃内食物充盈,此时再进行直立性活动,就会增加胃的振动,加重胃的负担,引起或加重胃下垂。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忌饭后运动。因为饭后胃肠活动增加,胃肠部的血流增加,脑部的血流相应减少。

●散步的注意事项走路姿势:走路的姿势应该正确,正确姿势有利于健身。

走路时,头要正,目要平,躯干自然伸直。这种姿势有利于气血运行。步行时身体重心前移,呼气时稍用力,吸气时要自然。步行的速度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以每分钟走 80 米左右,防病健身的效果最明显。

老年人的散步方式:注意进行锻炼,减轻体重。 体弱者要甩开胳膊大步跨,走得太慢则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开,才能促进新陈代谢;肥胖者要走远点,长距离疾步走,步行速度快些,可使血液内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据《华龙网》

乍暖还寒话“春捂” 不同人群各有侧重早春时节天气忽冷忽热, 小夏早

早脱去了冬装,而且还露着脚踝。最近几天,小夏总感觉踝关节疼痛、麻木发冷,又酸又胀,皮肤颜色呈青紫色,于是来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小夏被确诊患踝关节炎。 由于脚踝处是人体较为脆弱的地方,脚的表皮下脂肪层较薄,不具保温性,若不注意脚踝保暖,脚踝长时间处于受冷状态, 很容易诱发踝关节炎。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养生民谚 。 的确 ,“春天孩儿脸 ,一天变三变 ”,气候变化无常 ,尤其是昼夜温差悬殊, 加之多风,风速越快, 人体散失的热量也越快、越多 ,就更觉寒冷 ,此时 ,人的衣着若不合时宜,很容易罹患各种疾病。 所以, 古今养生十分强调 “春捂”。 可“捂”也不能盲目 ,要讲求方式方法 ,否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致病。

■“春捂”把握分寸“二月休把棉衣撇 ,三月还有梨

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当冬季向春季转换时,人体防卫体系处于“冬眠”初醒之际,因此这一阶段不能急于一下子脱掉衣物,而应一件一件地脱,并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 也就是说 ,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可以减少身上的衣物。 但是减衣还是以气温持续7~14 天没有变化时为好,就是说气温回升了 ,也得再捂 7 天左右 ,体弱者或高龄老人得捂 14 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 。 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捂”带有一点热的意思,也就是说衣服仍应适当多穿一些。 但绝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如果衣服穿得很多甚至 “捂 ”出了汗 ,冷风一吹反易着凉“伤风”。

■“春捂”有侧重古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

中认识到 ,寒多自下而生 ,因此我国古代养生家提出了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 ”的主张 ,《老老恒言 》也有 “春冻未泮 ,下体宁过于暖 ,上体无妨略减 ”之说 ,既养阳又收阴 ,与自然气候变化协调一致 ,可谓 “天人相应 ”。这也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的观点相吻合。 所以,春天还是以遵循“下厚上薄”为好。 同时,捂的重点在于背 、腹 、足底 。 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 ,减少感冒概率 ;腹部保暖是保护胃 、脾 、肠 ,预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寒从脚下起”,脚下神经末梢丰富 、敏感 ,保暖才能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头部不宜捂。 《脉法》中说:“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 寒头暖足,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 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头为“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地方,适当的寒可以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 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 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保健作用。经常用冷水洗脸或冷毛巾敷头面几分钟,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冒有预防作用。 当然,由于个体差异的不同,保持头部的“寒”要有度,孩子可以逐步换下棉帽。

■三类人群更应“春捂”儿童 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

衣或穿得太少,一旦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外出遭受冷风刺激,张开的毛孔会马上收缩闭合, 体温调节失灵, 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而造成上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尤其是婴幼儿,更要捂一下,但对于喜欢到处活动的孩子, 适当减一些衣服, 以防玩得大汗淋漓后被风吹,反而会感冒。

女性 很多女性朋友刚一立春 ,就觉得春天来了 , 迫不及待地换上单衣 、单鞋 ,即使在最怕冷的生理期也不例外。 初春季节,因着凉而患病

的女性很多 ,其祸根皆因 “冷落 ”了下半身 ,而引发妇科 ,痛经 、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的患者明显增多 。 这都是要“风度 ”不要 “温度 ”而造成的恶果。

老年人 老人保护好关键部位。老年人特别是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应注意“春捂”。因为,这部分人群多数有基础疾病的存在,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病、脑卒中、糖尿病、脑缺血性改变、慢性胃肠炎等,致机体抵抗能力下降,对外界的反应性下降,对外界气温的敏感性也降低。 有时已经很热或很冷了,这部分人群仍未见反应,导致疾病产生,所以老年人群对“春捂秋冻” 要有特殊的理解, 适时增加衣物。 尤其有些老年人群代谢率低下,即使是在三伏天,仍着棉衣、盖棉被,还觉手足寒凉, 这类人群更不可早脱棉衣。

如果有慢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等脑部疾病的老人, 平素就有头重、

头晕、行走不稳 ,应注意头部保暖 ,避免冷风直接吹向头部, 引起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人应注意前胸后背的保暖,防止诱发旧病。对于有糖尿病足和糖尿病下肢神经病变以及痛风病患者要保证足部温暖。 如果中医辨证属虚寒性体质人群可适当进食温补性食物,如大枣、桂圆、韭菜、牛羊肉等。

■“春捂”要了解天气医学专家发现,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

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 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 而青光眼、 心肌梗死、 中风等在冷空气到来时也会骤然增加。 因此,捂要顺应天时,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增添衣物,未雨绸缪。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 ,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 昼夜温差大于 8℃就不要忙于减衣。

综合《中国中医药报》

春季是长个黄金期 家长要抓住这几个关键要素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于孩

子来说,更是生长发育的重要季节。据世卫组织调查发现, 儿童青少年的生长速度在春季是最快的,是秋季的 2-2.5 倍,因此,家长们可别让孩子错过长个的好时节。 哪些好习惯有助孩子长个? 下面带您一起了解。

保证充足睡眠孩子在进入睡眠后, 脑下垂体分

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身高生长的重要激素。 生长激素是在晚上 9 点半至次日早晨 5 点熟睡的情况下分泌。 它有两个高峰, 一个是在凌晨 0-1 点,分泌达到最高峰。 早晨 5 点是又一个小高峰。 最好在晚上 8 时 30 分前就上床,最迟不要超过晚 9 时 30 分,早上7 时以后再起床。 因为人只有进入深睡眠时生长激素才能大量分泌, 如果

错过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间入睡,它的分泌量就会大大降低, 对孩子的长高不利。

穿衣要宽松春天是生发(生长发散)的季节,

中医讲,春应肝,肝主疏泄。 所以,春天的时候要给孩子穿宽松肥大的衣服。 门诊上那些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的, 听诊器使劲儿塞都塞不进去的状况,是非常不利于孩子生长的。

多到户外活动骨骼发育需要大量维生素 D 来

辅助身体吸收钙, 而太阳是最好的维生素 D“活化剂”,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晒太阳,能帮助孩子更好的长高。所以天气晴朗的春日里, 妈妈们不要窝在家里了, 带上宝贝到户外动起来

吧,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

饮食少酸多甘中医讲,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过

旺容易克制脾土。而酸味入肝,甜味入脾,所以春天孩子要多吃些甜的,少吃些酸的,这样健脾气、疏肝火,对孩子长高比较有帮助。当然,多吃甜味的食物不是让多吃糖。

不要乱吃补品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缺乏

基本的常识,盲目给孩子吃大量的“营养品”或“补品”。 一般来说,肥胖的孩子一开始表现为生长比较快, 身高和体重超过同龄的孩子, 给人一种大个子的感觉, 殊不知这样会直接导致孩子肥胖、性早熟,而性早熟会加速骨骺线的提前闭合, 缩短孩子的长个儿年

限,最终导致孩子身材矮小。

营养均衡合理搭配膳食,保证孩子均衡摄入各

种营养素, 是促进孩子生长发育的基础。保证早晚两杯牛奶,能提供孩子成长所需的钙摄入。 此外,在日常膳食中多增加豆腐、海带、虾皮等食材,也是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多钙元素的。

预防孩子生病每次孩子一生病,生长发育都会明显

滞后。 为了不错过身高的猛长期,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在春天少生病!春天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家长应尽量少带孩子去一些空气混浊、 人口密集的地方,如游乐场、大型超市等等,且出入公共场所后要勤洗手,以防孩子被传染疾病。

据《经济日报》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