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时 代 下 远去的背影 教 师 的 核 心 素 养 · 2 版 3 版 责任编辑: 祖 文...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 版 3版

责任编辑:祖 文 湛常骏

胡志红 周丽华

汪 洋

地址:霍邱县玉泉东路霍邱一中

(新校区)

邮编: 237400

电话:0564-6018881

邮箱:292694892@qq.com

2018 年 7 月 1 日 星期日教研天地

本版责编:胡志红 邮箱: 3105644905@qq.com2018 年 7 月 1 日 星期日

扬帆文苑本版责编:周丽华 邮箱: zhoulihua2009826@163.com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上接 1-4 版中缝)“不过

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过了夏至,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因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迅速滋长蔓延而进入田间管理时期,高原牧区则开始了草肥畜旺的黄金季节。这时,华南西部雨水量显著增加,使入春以来华南雨量东多西少的分布形势,逐渐转变为西多东少。如有夏旱,一般这时可望解除。近三十年来,华南西部 6 月下旬出现大范围洪涝的次数虽不多,但程度却比较严重。因此,要特别注意作好防洪准备。夏至节气是华南东部全年雨量最多的节气,往后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为了增强抗旱能力,夺取农业丰收,在这些地区,抢蓄伏前雨水是一项重要措施。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骤来疾去,降雨范围小,人们称夏雨隔田坎。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南方,曾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2 . 夏至诗选咏廿四气诗 夏至五月中

唐·元稹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穴,火助太阳宫。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宋·杨万里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半路蛙声迎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夏至二首宋·范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羸。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石鼎声中朝暮,纸窗影下寒温。踰年不与庙祭,敢云孝子慈孙。

夏至日雨宋·袁说友

烟暝千岩木,溪明一带楼。片云封旧恨,急雨罥新愁。节又匆匆过,诗从轧轧抽。病躯无耐暑,老鬓不禁秋。

朋友: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

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吗?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没看见现在许多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是一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

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

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

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

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

课外研究,去发现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

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

于 性 不 相 近 ,只是规定课本

不合你的口胃 。 你 如

果能自己在课外发现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

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藉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

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

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

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比如介绍什么必读书的书)

十五六岁以后的教育宜注重培养理解,十五六岁以前的教育宜注重培养想象。所以初中的学生们宜多读想象的文字,高中的学生才应该读含有学理的文字。

……同时,你要知道读书好比探险,也不能全靠别人指导,你自己也须得费些功夫去搜求。我从来没有听见有人按照别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读书十种”或“世界名著百种”读下去,便成就一个学者。别人只能介绍,抉择还要靠你自己。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记着这两点,其他琐细方法便用不着说。各人天资习惯不同,你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我用那种方法收效较大,不是一概论的。你自己终久会找出你自己的方法,别人决不能给你一个方单,使你可以“依法炮制”。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脚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选择读书,就是选择拓宽灵魂的广度和宽度,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拥有一颗处变不惊的内心。请记住,你读过的书,吃过的苦,都会铺成你脚下的路,带你去想去的地方。

父亲停了生意,家里的生活变得拮据起来。母亲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父亲也戒了烟,戒了麻将,戒了与朋友的聚会。但父亲对我们却是毫不吝啬,一如往昔。

父亲打算在家门口找些事做,这样赚钱、陪伴我们都不误。可找来找去,皆不如他意。父亲到底决定出去闯荡一番,拼搏一把。

伴着一家人的担忧,他拎着一个扁扁的手提袋出发了。

之后,父亲打电话来报平安。他告诉我们,他已找到一份好差事,赚钱多,还不累,让我们不必担心。就这样,我们在思念中度过了一个月。

终于,端午假来了。母亲决定带我们奔赴上海,与父亲团聚。一路颠簸,历时一天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与父亲相见。

这次相聚,我发现父亲两鬓的头发又白了许多,脸上的皱纹也逐渐明显,他整个人显得黑瘦黑瘦的。我们来到了父亲租的房子内,那房子极小,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垃圾桶而已。我们看得心酸,父亲却满意之至了。

那天,我们一起去了商场,父亲给我和母亲还有妹妹每个人都买了一身新衣服,独独没有自己的。父亲的衣服已经很破旧了,我请求父亲:“爸爸,你给自己也买一件吧?”父亲摸摸我的头,欣慰地说:“我那活脏,穿新衣浪费。”其实我明白,父亲只是心疼钱罢了,他对自己从来没有大方过,他只舍得在我和妹妹身上花钱。

那天,是我过的最幸福的一天。眨眼间,我们要离开了。炎热夏天,万里无云。父亲将我们送到了车站,

帮我们买好了车票。母亲嘱咐父亲要注意身体,多喝

热水,少 抽烟 , 天热,小心中暑。

检票口开始检票了,我们要上车了,父亲把买来的水果一股脑地塞到我的怀里,他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你看爸爸,没有知识多难。”

望 着父 亲 的 灰 布衣 衫 , 黝 黑 脸膛 ,我的 鼻子 一酸,点点头。

父亲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

人群中。他那皱巴巴的灰色的衬衫,他那为我撑起爱的天空的肩膀,他那日益消瘦的身躯,他那给我温馨给我依靠的背影,随着汽车的鸣笛声,越来越远,越来越小,直到消失……

想着父亲两鬓的白发,佝偻的背影,我那不争气的眼泪终于夺眶而出,泪眼朦胧中,我又看到了父亲那远去的日渐消瘦的背影,只是这次,父亲的背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高大……

老师点评:小作者用简单、质朴的语言叙述了家中经济拮据,父亲出外打工,母女三人赴上海探亲,一家人商场买衣等情节,为最后写父亲远去的背影蓄势,文笔流畅,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指导老师:曹玉菲

最真挚的灵魂◆高三(3)班 储长云

提笔良久,心中好似展开一匹绸缎,有什么东西在轻轻地撩拨着我,有什么人在一遍遍追问着我,触碰到我最真挚的灵魂!我踌躇良久,想给它取一个美丽而又端庄的名字:感恩。

最健康的灵魂,为感恩。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小草感谢雨露,柳条感谢春风,我们感谢这时代,万物都处于感恩的循环之中。人生处于世间的高峰,对于感恩最为敏感。古人对孝最为推崇,孟子曾经提出“人性善”的理论,认为人最基本的品德为孝悌。感恩,实质上是一种健康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我承认我是一个感性的人,也是一个非常重情的人,因此我深深的懂得,一个人如果有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很幸福的人。

最美好的灵魂,为感恩。感恩是一种哲学,一种处世的哲学,一种优秀的品质,一种道德的情操。感恩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智慧,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他拥有着最美的灵魂。感恩是一份美好的感情,是一种良知,是一种动力。人有了感恩这份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灵魂就会散发着纯洁的光芒,。他将不会忘记他人的恩情,将恩情萦绕在心间;他会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至于麻木;他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诸行动,铭记于心。现在回头发现,当初的《陈情表》为何影响深远,抛弃政治色彩,它就是最美好的灵魂的见证。

最真挚的灵魂,为感恩。人世间繁华杂乱,留一些感恩的心给他人,回报自己的将是更光彩的人生。无须感叹世态炎凉,也不必埋怨命运的不幸。如果世界上只剩下阳光,那么世界将会变成沙漠,即使这样,我们也要用心面对世界,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这无味的世界,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更加的坚强。用心用情即为真挚,用自己最好的一面面对这世事,将会有一种感恩的心情。罗斯福总统在家里遭盗窃之后,朋友担心他的心情不好,就写信安慰他。没想到罗斯福,回信说:“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很平静,因为他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生命。他偷取了我的部分,而不是我的一切。感谢上帝,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罗斯福的回信让我们深思:如果心中没有和平,感恩的心,怎能如此平静和淡定!

感恩并非轰轰烈烈,并非不可言语,恰恰相反,它是最普通最平凡最真挚的表达而已,天空落下眼泪,分外深邃温柔,透过点点的碎石向夜空望去,我看到了最真挚的灵魂。我想,星辰满天,唯独感恩最为耀眼。

教师点评:扣问内心,只为找到最真挚的灵魂。作者找到了,那就是感恩。清晰的文章思路,让作者的主旨在文字间流淌!真挚的语言,让作者的感情在文本中彰显!

指导老师:顾妍妍

2001 年 11 月 17 日,我非法入境,由于情感警察的疏忽,我惊险的逃过了安检,就这样我带着空空的行囊就此踏上了征程。但总感觉这行囊里少了什么似的,不禁悬起了一颗胆怯的心。

冒险登机“时光时光慢些吧,不要再让你变老了,我愿用

我一生换你岁月长流……”一首《父亲》不知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的确,不知有多少人直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感恩常常挂在嘴边,但真的有去做吗?我何尝不 是 呢 , 法 网 恢恢,疏而不漏,我终究还是被情感所逮捕,无奈将降停航程。

先生,请出示你的护照父亲每天在外面奔波了。回到家中,我却依然对

他大呼小叫。或许是因为年少无知,或许是理解不了那份辛苦,或许是对父亲的爱感到理所应当,父亲对我的爱一天一天增加,而我对父亲的感恩,却渐渐消失。但父亲依然无怨无悔,他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予我,换来的却是责备与厌恶。这就是父爱的无私和伟大之处,我想对自己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后悔,感恩父亲从当下做起”。

补办护照,唤醒良知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现在还来得及。父爱如

山,那么请允许我对父亲的爱如树木一样覆盖着他;父爱如水,那么请允许我对父亲的爱如杯子一样承载

着他;父爱如风,那么请允许我对父亲的爱如落叶一样伴着他前行。不要等到失去才知道后悔,感恩现在还来得及。

护照补办成功,雨后看见彩虹现在父亲每天依然在外面奔波,当他回到家时我

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让他放松,让他有一个能遮风避雨而又安静舒适的港湾,我想对父亲说:“爸爸,谢谢你给予了我一切,谢谢你,为了这个家而付出的努

力与汗水。最重要的是谢谢你让我自己在盛装行囊里装了一个普通而沉重的东西--感恩。”因此我的航程得以继

续,我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句话相信大家都知道它

的意思。父亲对我们的恩德积累起来那便是一片汪洋大海,如果你不想被情感警察逮捕,如果你不想你的人生旅途就此画上句号,如果你不想给你的人生留下遗憾,那么请在你的行囊里装上感恩,不要因为一点点的沉重而抛弃了你的良知,况且今日你带上感恩前行,明日感恩会为你照亮未来。人生的行囊中不只需要感恩,但感恩是人生征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所以请带好你的感恩护照上路。

老师点评:本文用诚挚的语言写出了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劝告读者不要忘记在行囊中装上感恩的护照。文章中心明确、集中,构思巧妙。

指导老师:曾令婷

新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对核心素养的要求始终如一。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教育教学的素养,以及优良的师德,热爱学生的素养等。我要提高这些素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综合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学历提升,攻读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用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来武装自己头脑;通过国培计划,各级教育机构所安排的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自我晒客、磨课等途径完成。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针对所教的学段有针对性地研究教学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或者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三、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能教育高品德的学生。

四、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核心素养指导、引领、辐射学科课程教学,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教学”升华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也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

就英语学科来说,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

等等。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文化意识重点在于理解各国文化内涵,比较异同,汲取精华,尊重差异等方面。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多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交际策略和情感策略。

就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说,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自信、自尊、自强,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够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有效规划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自己的学习。

英语教学应强调使学生形成以交际能力为核心的英语语言运用素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谈读书◆朱光潜

时文选读

带好你感恩的护照上路◆高二(16)班 傅学勇

远去的背影◆霍邱一中初中部八年级 5 班 张冰堰

一、读书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四方面构成,即学科知识、教育科学

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等。除实践性知识外,其他三种知识都要通过阅读来获得,虽然教师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获得了不少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仍然不够全面、系统甚至还有错误,有的还已经陈旧过时。所以,如果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不再读书,或者很少读书,那么就像人体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一样,很快就会衰老、退化。

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尤其需要经常读书。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话用在语文教师身上,非常恰当。如果语文教师不读书,在课堂上讲起课来,可能会觉得底气不足;处理起各种问题来,可能会觉得力不从心。因此,读书应成为语文教师的日常功课。

二、研究这里据说的研究,不是指进行专家、学者式的研究,而是从

教学实际出发,研究并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可以提升为小课

题,写成小论文。可以进行单兵式的研究,也可以三两个人组成小团队进行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三、写作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写作应该成长自己的强项,如果一个语

文教师拿不起笔来,将会被人小看。语文教师的写作范围极广,可以是自娱自乐的散文、诗歌、小说,也可以是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还可以是教育叙事班级管理德育工作等等。建议大家坚持写作教育博客。

四、命题命题是语文教师绕不过去的弯,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命题不

仅是一项任务,更应该成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命题的意义很大,可以这样说,没有命过语文试题的教师,就不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教师。命题,更多的是进行教学与考试的研究。一次命题,就是对语文教师的一次提升,所以,每人都应积极争取命题的机会。

浅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组 屠志成

语文

夏商周时期历史的特点

历史组

王家军

夏商周是古代政治发展的典范与楷模,在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占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位置。一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持续时间比较长,总共有 1200 多年;二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是探寻中国文化源头的重要阶段,中国文化精神的确定是基于夏商周三代;三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都能以王朝为单位分别叙述。不过从有无文字记录角度看,可以依据盘庚迁殷为界划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历史的叙述主要依靠考古资料以及后世的追记与传说,后期因为有甲骨文以及铜器铭文的大量发现,从而已经进入有确切文字记载可考的历史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有三方面较为突出的特点:1 、松散的统一夏商周王朝中央没有能够对疆域实行集中统一管

理。夏商周的行政区,一般由两个基本区域组成,一是天子直接管理的区域,称作王畿;一是天子通过分封或承认地方诸侯而实行间接统治的区域。当王朝强盛时,前来朝贡的诸侯就会比较多,就能维持一个比较大的统治区域;而当王朝较为衰弱时,诸侯就会摆脱王朝统辖,甚至威胁弱小诸侯成为自己附属国。分封加强了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但由于对王畿外仍然实行间接统治的方式,所以到最后这些诸侯也对王朝形成离心倾向。夏商周这种王畿内外分区治理体制的实行,在交通和通讯条件有很大局限的条件下,为建立较大规模的王朝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对后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 、“神权”十分强大夏商周通过神权来确定王朝统治的合法性,似乎王

的命令并非来源于王权,而是来源于祖先和社稷神,但又必须看到,夏商周三代的神权并没有发展成为独立于政权之外的另一种权力,神权再强大,也只是统治者“设教”的工具。政治权利以及统治者的现实利益始终处于人神关系的中心位置。事神的目的是“教民事君”,这种以人的现实利益为中心的事神态度,也是夏商周宗教信仰的重要特征,它对于后来中国社会宗教信仰的发展影响巨大。

3 、没有打破血缘纽带夏商周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人们的社会组织关

系并没有打破氏族社会延续下来的血缘纽带,相反,由于血缘关系在组织政治力量、军事力量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因此在夏商周时期获得较大发展。夏代的政治集团往往以“氏”为称,西周初年,殷商遗民被称作“殷民六族”、“怀姓九总”,而周朝的宗法制就是周人对这种血缘组织关系的创造性发展,宗法制最大限度利用了血缘关系所具有的组织与发动社会力量的能量,这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中社会组织特征的集中体现。

除此,反映了土地国有、村社共耕及早期劳役地租形式的井田制,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诸多方面实行地域区别的国野制度等,也是夏商周的独特内容。

新时代下教 师 的 核 心 素 养

英语组 张振荣

历史 英语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