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非法集资 维护群众利益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非 法 集 资 严 重 损 害 人 民 群 众 的 利益,影响社会稳定。非法集资活动通过高收益、高回报等诱惑甚至蒙蔽、欺骗等方式吸收公众资金,将集资参与者的合法财产置于高风险之中。为处理好非法集资问题,我市将重点把握“一个出发点”、守住“两个底线”、掌握“四个原则”、健全“四项机制”、处理“七种关系”,打击非法集资,维护群众利益。

牢牢把握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这个出发点。针对非法集资案件,我市在立案、查案、办案、打击、处置等各个环节都将以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不发生群体性事件的“两个底线”。我市将加强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与优化金融系统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掌握金融工作动态,立足于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止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高度关注农村金融,警惕非法集资向农

村蔓延。准确掌握应知尽知、能保则保、需立

则立和稳在当地“四个原则”。工作中,各县区将组织“处非”工作组、金融、公安等相关单位坚持深挖细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留死角。同时,各县区

“处非”工作组要一线研判,市“处非”领导 小 组 则 对 在 册 的 未 立 案 案 件 逐 个 调查、逐个研判,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企业,说明自救理由,主动帮扶,引导企业积极自救。经过市“处非”工作领导小组研判后确需立案的则果断立案,并由公安成立专案组专门办案。工作中,我市坚持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县区要对本辖区负总责,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社区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举措,有效化解矛盾,确保出现问题随时解决。

建 立 健 全“ 四 项 机 制 ”。 建 立 健 全良 好 的 工 作 机 制 是 处 置 好 非 法 集 资 工作 的 前 提 和 先 决 条 件 。 一 是 沟 通 协 调机 制 。 市 级 三 个 专 项 工 作 组 与 各 县 区

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准确掌握县 区 工 作 动 态 。 市 级 三 个 工 作 组 之 间也要加强信息交流,各级工作组则要做好与重点人员之间的沟通,通报处置进展情况,做好群众稳定工作。二是领导包案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我市每一 个 非 法 集 资 案 件 必 须 有 本 县 区 一 名副 县 级 领 导 分 包 。 确 保 做 到 每 一 个 案件必须有一名分包领导、一个工作组、一个固定办公场地、一个工作机制、一个兑付方案、一套完整的数据库。三是窗 口 接 访 机 制 。 市 信 访 大 厅 开 设 了 非法 集 资 接 访 窗 口 ,市 领 导 坚 持 每 日 接访 。 各 县 区 也 要 建 立 县 区 领 导 接 访 制度,在工作组驻地、信访接待中心开设信 访 接 待 窗 口 ,引 导 群 众 理 性 表 达 诉求。四是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此外,在打击非法集资工作中,我市还将正确处理爆发与未爆发、帮扶与不能帮扶、立案与不立案、立案与办好案、处置与维稳、处置与宣传、本地与外地等

“七种关系”。

打 击 非 法 集 资维 护 群 众 利 益

本报记者 康冀楠

什么是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非法集资是指法人、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有权机关批准,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集资是非法金融业务的一种,尽管非法集资的名义变化多样,但其实质仍属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国家管理部门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行为,出具存款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

非法集资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非法集资活动主要有以

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

准;(二)是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即

社会公众筹集资金;(三)是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

出资人货币、实物、股权等其他形式的还本付息;

(四)是以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集资的目的。

(本报记者康冀楠整理)非法集资涉及面广,往往以高额回报做诱饵,以骗取资金为目的,危害性极大。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企业、组织或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非法集资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害金融安全,而且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对重点企业非法集资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的力度,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市近日出台的《进一 步 做 好 非 法 集 资 风 险 排 查 的 工 作 方案》,决定从 8 月底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为下一步制定处置措施、完善处置手段、提高处置效率提供依据,逐步完善风险排查和日常监管长效机制,消除非法集资隐患,全力维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据了解,此次排查分宣传培训阶段、

排查摸底阶段、甄别汇总阶段、分类交办阶段四个阶段进行。

此次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由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各县区政府及各行业主(监)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区政府分别负责本辖内的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成立联合排查组,制定细化的排查方案,统一印制宣传资料,指导辖内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成立各排查小组,按照乡镇、办事处管辖范围,逐街道、逐社区进行摸排,做好宣传,对群众举报、监管发现的有关非法集资线索逐条调查核实。联合排查组由县区政府明确一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抽调工商、金融办等相关部门人员,依托工商系统的网格化监管体制,组织、指导排查工作。各排查小组由基层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组织,抽调基层工商部门人员,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公安局、工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业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配合,分片区、逐街道对企业、公司、个体工商户等风险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排查结果由各县区联合排查组汇总,建

立排查台账,分类包案处置,明确重点关注类、关注类、稳定类企业,及时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备案。

在排查工作中,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出台的《进一步做好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的工作方案》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排查范围及内容和排查方式有序进行。

各排查责任单位要从维护我市社会和谐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协作,确保排查效果。实行风险排查工作责任制,加强对风险排查工作的监督。对因怠于履职或不认真履职致使风险遗漏而造成重大影响的,要追究责任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各县区要制定非法集资风险排查专项工作方案并报市处非办,在排查活动结束后 10 日内将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工作总结加盖公章后上报市处非办。同时,要密切关注排查工作进展情况,遇有重要情况要立即上报。为保证风险排查工作的扎实开展,防止走过场,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对排查情况适时进行督导,确保全市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本人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组织不参与非法集资活动,自觉接受政府和社会监督,如有违反国家关于禁止非法集资法律法规的行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当前,我市打击非法集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很多市民纷纷做出承诺,拒绝参与非法集资活动。

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非法集资会使参与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和谐。因此,我们应该了解非法集资的危害,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坚决不参与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活动。”

和张先生有共同看法的市民还有很多,“珍惜幸福生活,远离非法集资”成为众多市民的共同心声。

本报讯 记者岳蔚敏报道 9 月 16日,我市向广大中小学生发出《致广大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宣传防范非法集资。

公开信中说,学生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美好的明天需要你们去创造。但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音符,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和破解。在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人员采取种种手段,诱惑群众参与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如果参与这项活动,不仅会干扰我们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更会给

每个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要共同努力,使家人远离非法集资活动。

为了更好防范非法集资活动,最大限度地保障广大群众的利益,我们组织开展了这次宣传教育活动。希望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学习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主动向家长宣讲非法集资的危害,让家长自觉签订《远离非法集资活动承诺书》,共同保护好我们的财产,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家园。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第四节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第一百七十四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设立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伪造、变造、转让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

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七十九条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报记者康冀楠整理)

做好非法集资风险的排查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本报记者 李国胜

珍惜幸福生活远离非法集资

本报记者 康冀楠

22

2015年 9月 26日 星期六

责编:文龙 版式:赵月娇 校对:安琪

防范非法集资中小学生也有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要)

制图:赵月娇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