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0617-美國外交戰略期末報告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美國外交戰略期末報告

資訊戰爭與美國未來外交報告學生:徐雍601341019

授課教授:陳亮智

大綱• 前言

• 資訊戰定義

• 美國政府資訊戰發展(政府架構、發展領域)

• 美國外交干涉與資訊戰爭(阿富汗、伊拉克)

• 資訊戰未來的影響

• 結論

Edward Snowden

何謂資訊戰

• 資訊戰(information

operation)

「為影響敵方資訊及資訊系統,同時保護己方資訊與資訊系統所採取的行動。」

• 資訊優勢(information

superiority)

「能持續不斷收集、處理、散播資訊,同時善用或阻絕

敵方從事同樣活動之能力。」

1996年-「2010年聯合作戰願景」(Joint Vision

2010)

分佈領域

民事作業 電腦網路攻擊 欺敵 破壞

電子戰 作戰安全 公共事務 心理作戰

組織架構

白宮

司法部 國務院 國防部國土安全

部商務部 能源部

中情局 國安會

Keith B. Alexander

凱斯·亞歷山大

現任國安局局長中央安全局局長網路作戰司令部首位司令

資訊戰發展應用領域

資訊戰

情報

攻擊

防禦

規劃

應用領域-情報領域規劃與指

蒐集

處理與應用

分析與判斷

分發與整合

回歸與評估

情報蒐集

• 影像情報

• 信號情報

• 人員情報

• 測量與信跡情報

• 公開性情報

• 技術情報

• 反情報

情報結果

• 現時情報

• 徵候與預警

• 一般軍事情報

• 目標情報

• 科技情報

• 反情報

領導階層

民間、軍方、社會、文化

軍事基礎建設

通信、情報、後勤、作戰

民間基礎建設電信、運輸、能源、財政、製造

武器系統飛機、船艦、大砲、精確導引武器、

防空系統

資訊作戰目標

應用領域-攻擊領域• 整合運用透過情報支援所獲致即補充的戰力與活動,防範敵決策人士達成或設定特定目標。

• 相關戰力與活動包括(但不限於)作戰安全、軍事欺敵、心理作戰、電子戰、實體攻擊及/或破壞,以及特殊資訊作戰,亦可包括電腦網路攻擊。

應用攻擊領域-電腦網路

• 電腦網路攻擊行動可擾亂、阻絕、降低或摧毀電腦網路

中的資訊,或電腦網路本身。

• *目前仍有許多資料未公開

應用攻擊領域-電子戰

• 任何利用電磁及導能控制電磁頻譜或攻擊敵方的軍事行動。

• 再細分可以分為電子攻擊、電子防護與電子戰支援等。

• 利用電磁能量、導能或反輻射武器攻擊人員、設施或設備,以削弱、抑制或摧毀敵方戰鬥能力。

電子攻擊

• 採取消極和積極的手段,以保護人員、設施與設備,不因有方或敵方運用任何電子戰手法削弱、抑制或摧毀己方戰鬥能力。

電子防護

• 作戰指揮官指派或直接控制下採取之行動,以蒐尋、攔截、辨別集定位出有意和無意間散發的電磁能量來源,以利即刻辨認威脅、目標標定、規劃及執行未來的作戰行動。

電子支援

應用攻擊領域-太空

• 太空科技開發與掌握

• 太空霸權的掌握-GPS、通訊、監測……等等

應用攻擊領域-影響作戰• 採取行動將選定的資訊和徵候傳達給外國閱聽大眾,抑或阻止他們獲悉這些資訊和徵候,以影響他們的情緒、動機和客觀推理能力;以及將這些資訊和徵候傳達給外國情報體系和各層級領導人,抑或阻止他們獲得這些資訊和徵

候,以影響官方的判斷。最後導致外國的態度和官方作為有利於發起者的目標。

公共外交 公共事務

軍事資訊

影響作戰-公共外交

• 公共外交是透過想法與資訊的公開交流,盡力透過各種方式傳遞美國的思想、概念、政策或方向,並希望能夠透過此種資訊交流的方

式影響到國際輿論關係,進而在資訊戰當中取得國際支援或是其他優勢。

影響作戰-公共事務

• 公共事務的方面則是利用協調技巧或相關行動,協助整個公共資訊傳遞的作業。

影響作戰-軍事資訊

• 軍事資訊的部分則是心理作戰的代名詞,利用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去影響、操縱甚至控制人們對於事件的觀感、想法,使得情勢導向轉為自己有利的部分。

應用領域-防禦• 整合與協調政策、程序、作戰、人員及技術,以防護暨防

禦資訊系統。透過資訊保護、作戰安全、實體安全措施、反欺敵、反宣傳、反情報、電子戰及特種資訊作戰,遂行防禦性資訊作戰任務。防禦性資訊作戰可確保及時、準確的獲致相關資訊,同時防範的方運用有方資訊及資訊系統逞其目的。

防禦

保護

偵測

回復

回應

保護

• 保護為平時防禦政策的準備,需要找出對單位組織最重要的資訊系統,並檢視其弱點,將其作適當政策、程序、技術與行動的補強。

偵測

• 第一時間發現對於我方資訊、系統有攻

擊或威脅的徵

候時,必須能

夠將其狀況回

報給相關防護人員,並分享資訊給有需要的相關單位

回復

• 以避免面臨到

特殊狀況時完

全使自身機制無法動彈使用,而這階段中必須要從平時建立的備援系統、處理機制下手

回應

• 在接受到攻擊行動之後,依照其威脅、損害或是接觸的程度來判斷,依其性質了解、辨識行為者與目的,而進行行動回應

應用領域-規劃

計畫

情報

作戰

通信

後勤

美國外交干涉與資訊戰爭

阿富汗 伊拉克

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影響作戰• 當地電視機擁有率低、文盲比率高

• 實體的宣傳來進行影響作戰,主要由投遞食物補給品、文宣(漫畫形式)、大量建立基礎民生設施

• 軟性、友善的方式鞏固居民

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電子戰

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網路戰

伊拉克-伊拉克自由行動-影響作戰

伊拉克-伊拉克自由行動-影響作戰

伊拉克-伊拉克自由行動-電子戰

伊拉克-伊拉克自由行動-網路戰

資訊戰的未來影響

結論• 模糊的分界,清楚的未來

• 整體的資訊作戰中範圍廣大而需要精密的計算與使用,顯得其在於整體的外交戰略中部會的界線已經慢慢模糊,需要口徑一致、統一發聲。

• 在電子、太空、電腦網路的範疇當中未來也會隨著科技發展而有更多的變化與應用,搭配上述在公共外交或是心理作戰等層面的使用也會讓傳統的界線漸漸模糊,更需要掌控資訊的使用與傳佈。

• 資訊戰與美國的外交行為仍在互相發展、成形當中,還需要更多時間觀察。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