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Preview:

DESCRIPTION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绩效衡量与景气.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学习宏观经济衡量的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问题,揭示宏观经济的数据结构,学习国民收入账户中一些有用的经济数据,理解国民收入账户的结构,从而较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 学习重点. 国内生产总值、储蓄和财富、国民生活费用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度描述 。. 学习难点:.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度描述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体系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绩效衡量与景气

学习目的和要求 :

学习宏观经济衡量的一些概念性和实际性问题,揭示宏观经济的数据结构,学习国民收入账户中一些有用的经济数据,理解国民收入账户的结构,从而较好地把握宏观经济运行。

学习重点

国内生产总值、储蓄和财富、国民生活费用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度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度描述。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宏观经济运行的景气度描述。 

学习难点: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体系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宏观经济的运行通常可用一个国民收入与支出的价值流量模型来加以描述,如图 2.1 所示。

图 2- 1 收入和支出的价值循

企业

产品服务

产品服务

产品市场

要素

要素市场 要素

产品 服务

产品服务

家庭

外国经济

政府

金融市场

C G NX

I

Y Y

hS

gS

C

T

G

NX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方法是等价的。即在任一特定时期,总有:

总生产=总收入=总支出 ( 2.1 ) 等式( 2.1 )被称为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恒等式( Fundamental Identity of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 构成了国民收入核算的基础。

图 2.1 还反映了另一个经济恒等式,即: 国民储蓄=国内投资+对国外投资 ( 2.2 )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例 2-1 试想一个只有两个企业的经济,分别称为苹果公司

和果汁公司。苹果公司拥有和管理苹果园。它将一些苹果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将剩余的苹果销售给制造和销售苹果汁的果汁公司。下表列示了一年中各企业的交易。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苹果公司的交易 金额(元,人民币)付给苹果公司雇员的工资 15000

付给政府的税金 5000

从苹果销售中得到的收入 35000

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10000

销售给果汁公司 25000

果汁公司的交易付给果汁公司雇员的工资 10000

付给政府的税金 2000

向苹果公司购买的苹果 25000

销售苹果汁得到的收入 40000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这两个企业所进行的经济活动的总价值到底是多少 ?

该经济的总价值是 50000 元

( 35000元 +40000 元- 25 000 元= 50000 元)。

从企业提供的最终产品来考察从企业提供的最终产品来考察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以要素收入衡量的总价值应等于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 。苹果公司的 ( 税前 ) 利润 20000 元 ,果汁公司的利润 5 000 元 ,两个公司雇员所得到的 25000 元的工资。三者相加,总数为 50000 元 。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从要素报酬考察从要素报酬考察

从支出角度考察

(一)经济活动的价值循环与核算的恒等式

总价值应等于最终消费者的支出数额相加的总和。家庭从苹果公司购买 10000 元的苹果,从果汁公司购买 40000 元的苹果汁,总计 50000 元

( 1 )国民生产总值 ( 简称 GNP) ,它是指经济社会 ( 一个国家或地区 ) 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或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 2 )国民生产净值 ( 简称 ) ,它是指一国以当年价格 ( 或不变价格 ) 计算的一年内用于销售的一切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资本余下的部分 , 即是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NNP

( 3 )国民收入 ( 简称 ) ,它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总和 ,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

( 4 )个人收入 ( 简称 ) ,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的收入的总和。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NI

PI

( 5 )个人可支配收入 ( 简称 ) ,它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

其中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大总量指标中的核心指标。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PDI

二、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方法

(一)产品法 产品法将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 ) 定义为

在一个固定时期内一国国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这个最终产品和服务是该国提供的全部产品和服务扣除中间消耗物品后的余额。中间产品和服务是供生产消耗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是供人们消费的(投资和生活)。

GDP

(一)产品法

为了便于区分中间商品与服务和最终商品与服务,避免商品和服务的重复计算,通常采用分段计算方法,核算每个生产阶段的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然后把每一阶段增值部分加总起来得到经济的总产出,即增加值法。

假定一个养猪场的农场主向一家屠宰企业出售活猪 1000头,价款总额为 50万元(假设这个农场主没有购买任何中间产品);这家屠宰企业把购入的1000头猪全部加工成鲜肉出售给了一家肉联深加工企业,出售金额 70万元;这家肉联企业把这批购入的鲜肉加工成火腿肠出售给消费者,销售收入 100万元。这时是包括生猪、鲜肉和火腿肠,还是只包括火腿肠呢?

(一)产品法

(一)产品法

从各生产阶段的增值角度考察,新增加的价值是 100万元,其中农场主增值50万元,屠宰企业增值 20万元,肉联企业增值 30万元。 显然一国所有生产过程中新增价值的总和等于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的总和。 因此,也可以表示为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中的新创造的价值总和。

(一)产品法

产品法核算的基本规则:

•市场价值。 GDP 是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本期产出。 GDP 所包含的仅仅是当期生产的产品品和服务,不包括过去时期所生产的产品的购买和销售。

用总支出的方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大用总支出的方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四大部分:消费支出部分:消费支出 (C)(C) 、投资支出、投资支出 (I)(I) 、政府购买、政府购买 (G)(G) 和净出和净出口口 (NX)(NX) 。用。用 YY代表代表 GDPGDP ,则支出法计算的可用下式表达:,则支出法计算的可用下式表达:

(二)总支出法

2.3)Y C I G NX

表表 2.12.1(( aa )中国)中国 20062006年年 GDPGDP及其构成及其构成 (( 支出法支出法 ))

(二)总支出法

YIG

总量(亿元) 占 GDP比例(%)

GDP( Y) 221170.5 100

消费支出( C)

80120.5 36.3

投资支出 (I) 94103.2 42.5

政府购买 ((G) 30292.7 13.7

净出口 (NX) 16654.1 7.5

1.1. 国民生产总值( )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和国内生产总值 ( (

) ) 的区分。的区分。

(三)总收入法

GNP

GDP

GNP 是按国民原则进行统计的。

GDP 是按国土原则进行统计的。

•= 本国居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收入。•

•= 本国居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

(三)总收入法

GNP

GDP

=本国居民在国外创造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创造的收入= -净要素支付( net factor payments )

(三)总收入法

GNP GDPNFP

NFP

GDP GNP NFP

(三)总收入法

2. 国民生产净值 (NNP) 与国民生产总值

NNP GNP 折旧

(三)总收入法

3. 国民收入 (NI) 与国民生产净值

NI NNP 间接税 企业间接税是指企业交纳的营业税、货物税等税额,它是消费者支付的产品价格与企业得到的收入之间的差额。

(三)总收入法

国民收入包括参加生产过程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总和,由五部分收入组成: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和净利息收入。

NI 劳动收入 业主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

(三)总收入法

3. 个人收入( PI )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PI NI 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利息调整

(三)总收入法

4. 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与个人收入的关系

DPI PI 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支付

问题讨论

对比 2012 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季度的 GDP 和其他一些经济指标都是下行, GDP 的增速是 8.1% ,城镇居民收入扣除价格之后增长达到 9.8% ,这种背离怎么解释,尤其是在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关于居民收入的增加,有些老百姓觉得收入没有那么高,这个数会不会是被高估了呢?

(三)总收入法

PI DPI 个人所得税 非税收支付 NI PI 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 -红利-利息调整

NI 劳动收入 业主收入 租金收入 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NNP NI 间接税

GDP GNP NFP NNP GNP 折旧

总收入法的核算步骤:

(三)总收入法

例 2- 1: 2004 年美国的劳动收入为66, 510亿美元,业主收入为 9, 028亿美元,租金收入为 1, 651亿美元,企业利润为11, 816亿美元,净利息收入为 5, 495亿美元,包含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转移支付等项目的收入调整金额为 1210亿美元,间接税 8006亿美元,资本消耗(折旧) 14073亿美元,净要素支付 439亿美元。计算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三)总收入法

l 国民收入( NI )=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 +净利息收入 = 66510+ 9028+ 1651+ 11816 + 5495 = 94500亿美元 个人收入( PI )= NI - 收入调整项目 = 94500-1210 = 93290亿美元 国民生产净值( NNP )= NI +间接税= 94500 + 8006 = 102506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NNP +资本消耗 -NFP

= 102506 + 14073-439 = 116140亿美元

三、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1 . 概念

GDP名义 是按现期价格衡量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价值。

GDP实际 是按不变价格衡量的最终产品与劳务价值。

三、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GDP

GDPGDP

GDP GDP GDP

名义平减指数 实际

则有:名义 实际 平减指数

三、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例 2- 2 假设在一年中,某个经济体的实际GDP是 120 ,平减指数是 3 ;下一年,实际GDP是 132 ,而 GDP平减指数是 3.3 。问名义 GDP增加多少。

三、实际 GDP 与名义 GDP

假设用 P 表示平减指数, Y 表示实际 GDP则有:名义 GDP= P×Y

上年名义 GDP=120×3=360 下一年名义 GDP=132×3.3=435 .6名义 GDP增加的百分比 =(435 .6/360-1)

×100%=21%

问题思考: GDP增加等价于生活福利水平提高吗?

专栏 :骄傲的 GDP 与尴尬的人均GDP

2010 年,汇丰全球研究部门 (HSBC Global Research)发表了一份长达 250页的报告,报告预计,到 2020 年,中国至少 6 个省份的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将赶上俄罗斯。

  《中国经济周刊》根据 2011 年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各级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发布的最新数据推算, GDP 全国排名第一的广东已赶上世界排名第 16位的荷兰,距离世界排名第 9 的俄罗斯,还差 7 个身位。

据测算,广东以 5.3万亿 (约合 8480亿美元 )比肩 2011 年世界排名第 16位的荷兰 (约合 8582.82亿美元 ) 。被排名前 8 的中国省份超过的国家还包括世界排名第 18位的土耳其 (江苏和山东 ) 、第 23位的比利时 (浙江 ) 、第 25位的挪威 (河南 ) 、第 26位的奥地利 (河北 ) 、第 29位的伊朗 (辽宁 ) 和第 30位的泰国 (四川 ) 。

  不过,当我们把比对的参数从 GDP 总量换成人均GDP 的时候,“从欧洲到非洲”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GDP 总量与荷兰对应的广东,人均 GDP(约为8130.14美元 ) 还不如南非 ( 人均 GDP世界排名第 71位,约为 8342美元 ); GDP 总量比肩泰国的四川,人均 GDP(约 4183美元 ) 只比阿尔巴尼亚 ( 人均 GDP世界排名第 100位,约 4131美元 ) 好一点。

统计反映的情况和中国整个的经济情况比较一致: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经济总量全球排位很靠前,人均指标比较靠后。但近些年来,中国的人均指标也一直在提高,在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组里 (又细化为上中等、下中等 )已进入“上中等”阶段。

从总体趋势来看,世界各个地区和中国各个省份的经济增长都是个动态的概念,在某个时点做的比较,不是取决于自己,而要看相对增长。即便是都用了 GDP 来衡量,各国在计算的时候,首先要按照当前的价格计算,这里面就可能包含通货膨胀的因素。而在统一转换成美元比较的时候还包含着汇率的因素,所以排名的增减并不能完全反映某一地区的经济水平。“国际上也比较常用购买力平价这种方法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但是这种方法在应用到一国内部的时候就受到局限,变得不太好运用了。

专栏 :GDP含金量

  近年来,各地纷纷喊出了告别“唯 GDP论”的口号, “不是说不应该重视发展 GDP ,而是说要 GDP科学增长,要让GDP增加的正面因素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要让 GDP含金量越来越高,我们需要能够带动就业、提高百姓收入、改善民生的 GDP增长增速。”

所以提出用“ GDP含金量”取代“ GDP” 。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开忠提供了对应的计算公式:先计算出“人均 GDP” ,即用“当地 GDP”除以“常住人口”;然后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 GDP” ,得出的“单位 GDP 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相当于人均 GDP 的含金量。

  统计学专家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是近似值,具体的计算方法是: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似值。

  有关专家认为,上述指标的计算大致可以看作是人均 GDP的含金量。

第二节 储蓄与财富的衡量

一、国民储蓄的衡量

若从宏观经济角度考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储蓄,即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国民储蓄。

一、国民储蓄的衡量

(一)私人储蓄。

pvtS

Y NFP T TR INT C

私人可支配收入 消费

( )-

INT 政府的债务利息支付-TR 政府的转移支付-NFP 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

一、国民储蓄的衡量

(二)政府储蓄

( )

govS

T TR INT G

政府净收入 政府采购

一、国民储蓄的衡量

(三)国民储蓄

pvt govtS S S

Y NFP C G

GNP C G

=Y NFP GNP其中:

二、私人储蓄的用途

( )pvt govtS I S CA

=CA NX NFP其中:

它描述了一个经济中私人储蓄的三个用途:投资,政府预算赤字 ,经常账户余额 。

三、财富的衡量

国民财富: 狭义上讲,是在某一时点一国的国民财产扣除其对外负债后的余额。

(一)国民财产  国民财产包括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人类劳动创造出并得以积累下来的物资成

果。     另一部分是纳入经济生产体系的、并能以市场价格

计价的自然资源。 劳动积累下的成果包括固定资产、存货、持有国外金融资产和国外有形资产数额。

三、财富的衡量

(二)国民对外负债 对外负债反映了一国国民在某一时点向外国借款的数量。这一数量是由某一时点外国居民持有本国金融资产和有形资产的金额。

一国某一时点上的国民财富应等于该国在些时点的国民财产与国民对外负债的差额。

第三节 生活费用的衡量

一、消费价格指数

100 A A B B

CPIA A B B

当年 价格 基年 产量+当年 价格 基年 产量基年 价格 基年 产量+基年 价格 基年 产量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 )的简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

第三节 生活费用的衡量

二、 CPI与 GDP平减指数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衡量价格水平时,它包含所有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而 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衡量价格水平时,它包含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而 CPI只衡量消费者购

买的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

GDP平减指数所衡量的价格水平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不包括进口产品的价格。而 CPI 衡量的范围则包

括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进口品。

GDP平减指数所衡量的价格水平仅包含本国生产的产品价格,不包括进口产品的价格。而 CPI 衡量的范围则包

括在消费中占有比较重要地位的进口品。

二、 CPI与 GDP 平减指数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是按季度统计,CPI按月统计

GDP平减指数是按季度统计,CPI按月统计

CPI 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 GDP平减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

CPI 衡量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固定的,而 GDP平减指数所涉及的商品组合的数量是变动的,它取决于每年的产量。

三、 CPI 的构成

(一)美国的 CPI 构成

美国的 CPI包括: 8 个大类、211 个基本分类、 38 个地区指数。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

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每两年调整一次,以便更好地反映美国居民的消

费倾向或模式。

美国的 CPI包括: 8 个大类、211 个基本分类、 38 个地区指数。每个基本分类所占的权重,随着居

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动而相应调整,每两年调整一次,以便更好地反映美国居民的消

费倾向或模式。

2011 年美国 CPI 构成

美国

三、 CPI 的构成

(二)欧盟 HICP 的构成 欧 盟 HICP 包 括 12 个 大 类 、 160 个 基

本 分 类 。 欧 盟 HICP 各 类 别 所 占 权 重 ,

随 着 居 民 消 费 支 出 的 结 构 变 动 每 5 年

调 整 一 次 , 并 发 布 年 度 分 析 报 告 。  

欧 盟 HICP 包 括 12 个 大 类 、 160 个 基

本 分 类 。 欧 盟 HICP 各 类 别 所 占 权 重 ,

随 着 居 民 消 费 支 出 的 结 构 变 动 每 5 年

调 整 一 次 , 并 发 布 年 度 分 析 报 告 。  

三、 CPI 的构成

(三 ) 中国现行 CPI 的构成及权比

我国 CPI 的权重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

目前我国 CPI 的各大类的权重为食品 3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 居住 13% 、

交通通讯 10%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衣着 9%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烟酒及用品 4% 。

我国 CPI 的权重每年都做一些小调整,每五年做一次大调整。

目前我国 CPI 的各大类的权重为食品 3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4% 、 居住 13% 、

交通通讯 10% 、医疗保健个人用品 10% 、衣着 9%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6% 、烟酒及用品 4% 。

专栏:统计局原官员妙解 CPI :眼睛大的不一定是美女

 在统计数字里,我们经常看到“指数”两字,什么叫指数?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现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的解释很幽默:比如“美女”就是一个指数,她不是一个指标构成的,是一个综合指标,不能说眼睛大的就是美女。

  “我们要学会从众多统计数字里看趋势看规律,再去做应对。”面对有人质疑统计局数据,姚景源如是说。

读统计就是读趋势

2010 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在 9.8%, 2011 年一季度 9.7% ,二季度 9.5% ,三季度 9.1% ,四季度是 8.9% ,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率连续 5 个季度都在下降;去年发电量平均每天 130千瓦时,到今年一二月份降到 120千瓦时。

  “这么多数据说明什么?说明经济确实在下行,然后每位企业家根据经济下行研究规律,研究应对。这叫读统计,不是读会计。”

这波 CPI 上涨特别惹人关注

这次物价上涨的社会反响特别大, 1988 年通货膨胀, CPI 上涨了18% 多,也没像这次反应强烈。因为这次通货膨胀有个结构性特征,主要是肉禽蛋等食品价格上涨,这些老百姓日常必需品推动价格上涨的最高贡献达到 60%到 70% 。

   2007 年以来, CPI 一直是个热词。有一次,姚景源在证券交易所,一位老太太突然认出他来,问他 CPI 上涨对股票有多大影响,这让他很惊讶。

  “现在网上有一种说法不对,说谁能找出一样不涨价的东西,其实这样的东西很多。”姚景源说,十年前桑塔纳一辆要 20万元,现在几万块;十年前松下大屏幕等离子刚出来,要十几万一台,现在液晶的 42寸就几千块钱;手机更典型, 1989 年,当时手机全国总量是 1万部,“三个3” :价格 3万,重量 3斤,另外没有电信朋友帮忙,排队得等 3 个月才能买到。现在普通的手机 300块就能买到。

  虽说汽车、电视、手机降价了,但我们不会天天买汽车,而肉禽蛋菜得天天吃,而且一天还得吃三顿。结构性上涨带来一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天天面对物价上涨,顿顿都遭遇通货膨胀。

  因此这次物价上涨不能单纯看成价格因素,因为它事关民生,所以要把稳物价作为宏观经济工作总基调的重要内容。因此,今年的 CPI 一定会控制在一定空间,不会有太高的波动。

相信市场的力量

“3·15” 前后,中央媒体和各地方媒体揭露了不少坑害消费者的事,效果很好。不得不承认,不管政府部门有多少人在监管,效果都不如舆论监督。

姚景源说他年轻的时候下乡到东北,邻居是伐木的,木头很重,开始十个人抬,抬不动,就减掉 2 个人, 8 个人再抬不动,就 6 个人抬,结果 6 个人反而抬动了。人多有时候未必就一定力量大。

“如果同样方法,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就减人,降规格,看他能不能做好。这事一定要交给市场,让市场的力量解决。”姚景源说,推动中国经济,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相信市场的力量。把那些政府管不好、管不了、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另外打破垄断,靠垄断赚钱会遏制创新的动力。

第四节 就业的衡量

一、美国的就业统计 二、中国的就业统计

(一)就业统计方式(二)就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三)劳动力调查统计

三、就业趋势指数

就业趋势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咨询会( conference board )创建的,并于 2008年6月 9日对外进行发布,是目前唯一可公开获得的有关就业的先行综合指数。它能够对就业发展进行短期考察,从而为经济学者和投资人提供一个新的有关就业的预测工具。同时,还有助于企业经理合理地制订近期用工和补偿计划。

三、就业趋势指数

就业趋势指数的 8 个分项指标包括:认为找工作难的人的比例,首次申请失业保险的人数,拥有一个或多个职位空缺的公司比例,临时用工的数量,职位空缺数,工业产量,实际制造与贸易额。

三、就业趋势指数

就业趋势指数是对 8 个劳动市场指标加权平均得到的,其中每一项指标准确性在各自的领域都得到了证实。考察就业综合指数的益处在于它能够过滤掉单个指标因季节模式变化、小样

本误差或一次偶然性事件而产生的异常波动,以便更清晰地揭示潜在的变化趋势。

第五节 宏观经济运行景气的衡量

一、景气动向指数 宏观经济景气动向分析方法,是在既有的统计

指标基础之上,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一个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并以此建立各种指数或模型来描述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预测未来走势。由于这套指标的描述和预测功能,我们也称该指标体系为宏观经济的 "晴雨表 "或 " 报警器 " 。

一、景气动向指数

利用景气指数进行分析,就是用经济变量之间的时差关系指示景气动向。首先是确定时差关系的参照系,即基准循环,编制景气循环年表;其次,根据基准循环选择超前、同步、滞后指标;最后编制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来描述总体经济运行状况、预测转折点。

中国航运

一、景气动向指数

根据景气循环年表,我们就可以把一系列监测指标划分为先行、一致、滞后指标。

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这些指标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与总体经济运行峰与谷出现的时间一致,

可以综合地描述总体经济所处状态。如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

一、景气动向指数

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利用这些指标可以事先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峰和谷。如机械产品订货、

股票指数、广义货币M2(美国)等。

一、景气动向指数

滞后指标是对总体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峰和谷的一种确认。如利息率、库存等。

一、景气动向指数

(一)先行指数

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高盛(亚洲)联合开发的监测系统对 2009年0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的监测结果表明:5月份先行指数经最新数据修订,自去年 12月以来已连续 6 个月回升。

(一)先行指数

先行指数现在为 101.7( 1996年 =100 )。4月份先行指数上升 1.04 点, 3月份上升0.98 点。有关指数见下面各图所示。

(二)一致指数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9年 5月份一致指数经最新数据修订,连续 3 个月上升。 5月份,在一致指数的 4组构成指标(经季节调整去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中,有 3组指标为上升趋势,推动一致指数上升的指标按贡献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有社会需求指数(投资指标和消费品零售指标上升,外贸进出口指标下降)、社会收入指数(其中:企业利润指标和税收指标略有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下降)和工业生产指数。有 1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工业从业人员数。

(二)一致指数

一致指数现在为 95.4( 1996年 =100 )。比 04月份上升 0.81

点,比 03月份上升 0.46 点。

(三)滞后指数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 2009年 05月份滞后指数经最新数据修订,连续 13 个月下降。 5月份,滞后指数的 5 个构成指标(经季节调整去除季节因素的影响)中,有 1 个指标为上升趋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 3 个指标为下降趋势——企业存货、财政支出和居民储蓄;一个指标持平——非农业短期贷款。

(三)滞后指数

滞后指数现在为 89.99( 1996年 =100 )。比 04月份

下降 0.55 点,比 03月份下降 1.46 点。

(四)预警指数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有十个构成指标,包括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工业企业利润、海关进出口、货币供应 M2 、消费品零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财政收入等。

(四)预警指数

预警指数 , 是把经济运行的状态分为 5 个级别,“红灯”表示经济过热,“黄灯”表示经济偏热,“绿灯”表示经济运行正常,“浅蓝灯”表示经济偏冷,“蓝灯”表示经济过冷。用于衡量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

房地产

二、分类指数

(一)企业家信心指数

企业家信心指数也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acro-economic climate index )是根据企业家对企业外部市场经济环境与宏观政策的

认识、看法、判断与预期(通常为对“乐观”、“一般”、“不乐观”的选择)而编制的指数,用以综合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感受与信心。

(一)企业家信心指数

其表现形式为纯正数,以 100作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其数值范围在 0--200之间。景气指数

高于 100 ,表明经济状态趋于上升或改善,处于景气状态;景气指数低于 100 ,表明经济状态趋于下

降或恶化,处于不景气状态。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 ICS )的概念和方法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乔治 ·卡通纳在 20世纪 40 年代后期

提出的,也有人称为消费者情绪。它是指消费者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

对就业、收入、物价、利率等问题的综合判断后得出的一种看法和预期。在许多国家,消费者信心的测度被认为

是消费总量的必要补充。

(二)消费者信心指数

一是取值在 0~200之间。100 是中值,表明消费者的信心 ( 或情绪 )

是一种中立态度。 O 表明极端悲观情绪, 200 反映的则是极度乐观情绪。

美国会议委员会发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

二是取值在 O~ 100之间。 5O 是中值,100 反映的则是极度乐观情绪。万事达卡消费者信心指数

指数的取值有两种:

(三)采购经理人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 ( 简称订单 ) 、

生产指数 ( 简称生产 ) 、从业人员指数 ( 简称雇员 )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 ( 简称配送 ) 、主要原材料库存

指数 ( 简称存货 ) 加权而成。

PMI 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PMI=订单 ×30%+ 生产 ×25%+ 雇员 ×20%+ 配送 ×15%+存货 ×10% 。

(三)采购经理人指数

采购经理人指数是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 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即当指数高于

50% 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 50% ,尤其是非常接近 40%

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