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见曙光 95岁迎晨曦...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读书 19读 周刊 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责编:叶军 美编:陈昌 版式:丽菲 责校:汉春

快览

我读 杨振宁翁帆十年后再出新书

85岁见曙光 95岁迎晨曦期盼百岁“天大亮”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热气腾腾的童年故事

在《晨曦集》中,还可以看到翁帆写的《杨振宁先生的“精”与“傻”》。

事情缘起于去年 3 月 2 日晚,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讨论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一事 ,其 中 说 到 有 人 认 为 杨 先 生 为 人 很

“精”。翁帆认为“这与我所认识的杨先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却是完全相反的”,她举

了 4个例子:1.杨先生于 1971年夏天回中国探亲访

问。回美国后在许多地方演讲,介绍“中国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招致美国中央情报局多次找他“谈话”。

2.1970 年代后期,杨先生出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强调中美建交的必要性,遭到

国民党驻美国机构的辱骂,承担了一定的政治风险。

3.1978 年中央领导向杨先生征求关于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意见,杨先生知道,当时这个项目已经被作为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之一,有关方面非常期待他表态支持。但是他坚决反对这个项目上马。

4.2016 年多名外国诺贝尔奖得主建议中国造超大型对撞机,杨先生于9月初在网上发表一文《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又引起许多同行的不满。

看得出翁帆也在努力做到简练,这篇说丈夫“不是精,而是傻”的文章也不到 700字。

这个 5 月,杨

振宁、翁帆夫妇的

新书《晨曦集》正

式发布,他们上一

本书《曙光集》还

是十年前出的,两

本 书 的 书 名 有 联

系,书里讲了什么

呢 ? 一 个 不 懂 物

理的读者,又可以

从中看出什么呢?

可以欣赏杨振宁的文笔。《曙光集》前言中,杨振宁先引用了鲁

迅 1918 年那段著名的“铁屋子”对话,然后 是 1927 年 王 国 维 离 开 清 华 园 西 院 18号,去颐和园投水的故事,第三个故事是1938 年陈寅恪南渡后写诗表示可能今生都无法北归。

每个故事都与杨有某种关系,他用寥寥几句话来交代——他 1922 年出生,属于五四那个年代;王国维自杀后两年他迁居清华

园西院 18号,还去颐和园看过“海宁王静安先生殉国处”的碑;陈寅恪南渡之时,杨是西南联大一年级学生。

然后——“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

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 85 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此次《晨曦集》的前言就更简练了,还不到 300 字。杨振宁先是复述了上面“长夜”这句话,然后——

“当时觉得改革开放 30 年,看见了曙光,天大亮恐怕要再过 30年,我自己看不到了。没想到以后 10 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今天虽然天还没有大亮,但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这本新书取名为《晨曦集》。而且,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在新书首发式上,他表示,希望到 100岁的时候就出《天大亮集》。

杨振宁不但用笔简练,而且对文字的感受力很强。他参观中国现代文学馆,看到鲁迅头像后面刻了《野草·墓碣文》中的一段: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杨振宁写道:“这是读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几句话,是浓缩了的真正原味的鲁迅。”

杨振宁是文章高手

此书另一个看点就是 2016年杨振宁主动参与的“超级对撞机”之争。

2012 年以来,中国物理学界以及一些关心科学发展的民间人士,激烈争论是否要花费上千亿资金,建立超级对撞机。支持方的代表人物包括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等人,杨振宁则是反对方的代表人物。

他的反对理由,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造巨型对撞机本身就是“无底洞”,花费巨大,还会影响其他基础科学的发展;建成了之后也未必有用;70 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好处;中国建立高能物理研究所已有30多年,成绩平平;高能物理要发展不一定要靠造巨型对撞机,也有不

费钱且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途径。杨振宁此文引起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

所所长王贻芳的反驳,王在反驳文章的最后还翻了一段“旧账”:“(杨先生)自70年代起就反对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幸亏小平同志听从了李政道等其他著名科学家的建议,才有了今天的高能物理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及其重大成果,也有了我们的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平台为全国的科技界服务。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听取科研一线新生代科学家的意见。”

“翻旧账”或曰回顾历史,还是有意义的。杨振宁在《晨曦集》中收录了 3 篇有关

的文章,其中最早的是 1972 年与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30 位科学家的座谈,大部分中国科学家主张投资一亿美元建大型加速器(对撞机),杨振宁表示现在不是在中国搞大加速器的时候,花了这么大的人力和财力能给中国带来的好处有限。

另一篇文章则是 1980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非正式发言,他针对高能物理明确表示 The party is over(盛宴已经结束)。他说完大家都不讲话,然后主持人就宣布散会。

看了这些文章,读者自然明白,杨振宁不是今天才反对建超级对撞机,是 40 多年前就反对;而且不光是在中国反对,在国际

上也反对。那么有人提到的“幸亏小平同志……”

又是怎么回事呢?读书的乐趣之一,就是要“上下左右”去读书,从比较中寻觅真实。

记者找到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人员朱薇写的《邓小平与新时期基础科学研究》,其中写道:1980 年,中国准备动工建造 400亿电子伏特质子加速器工程,14 位美籍华人科学家闻讯给邓小平写信,提出不同意见。邓小平在信上批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我过去是积极分子,看来需要重新考虑。”经过论证,政府决定放弃原方案,选择了花钱较少的路径,这也就是后来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四十年一贯反对“超级对撞机”

翁帆说丈夫“傻”

《晨曦集》杨振宁 翁帆 编著商务印书馆

安徒生有一句名言:“上帝笔下最精彩的童话故事,就是每个人的真实生活。”

在中国的每一座大大小小的城市里,都生活着很多像翼娃子和他的爸爸妈妈这样的一家人。每个人都在太阳升起之前,就早早地起床,开始一天的劳作。“我们被生活裹挟着上路,生活的火车悬空着驶过,驶向更好的未来。”作者刘洵显然正是被这种真实的、平凡的生活细节感动着,而写出了和画出了这样一个真实、温暖得有点热气腾腾的故事。

小主人公翼娃子是一个山村小男孩,跟着父母来到城市生活。父母在城里开了一个小吃店,翼娃子就在小店里帮忙,一会儿去收拾客人吃完饭后用过的碗筷,一会儿去帮爸爸搬动一些小件的物品,然后还要写自己的作文。生活的沉重、苦涩和艰辛,让年纪小小的翼娃子早早地尝到了成长的滋味,也体会到了父母亲的不容易。但是,再苦再累的日子里,也还是有欢笑、有希望的。

父母亲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浇灌着一家人的希望之花:不仅仅是在大桥北边买一套新房子,更重要的是,让翼娃子能够在城里好好上学念书、快乐地成长;翼娃子呢,每天里也有一个最开心的时刻:小吃店打烊了,妈妈会带着他先回家去。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街上的路灯,橱窗里的模特,匆匆驶过的公交车和火车……更重要的是还有美好的明天,他们未来的日子。对于质朴、纯真的山村孩子翼娃子来说,小吃店里的每一天,又何尝不是“五颜六色的一天”呢!

在图画书最后的环衬跨页上,我们看到了小主人公写的一篇真实的作文。从作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山村孩子心中的善良和纯真,看到了一颗小小的感恩的心,还有一个孩子的微小的希望:

“……我和爸爸来南京那天,叔叔家的母猪正在生小猪,所以他们一家不能来送我,堂弟把他最喜欢的玩具恐龙送给我,爷爷奶奶和大花(一只花狗的名字)送我们送出了好远,奶奶哭了,我们上车以后,大花还跟着车子跑了好一会。下个月就要过年了,爸爸妈妈会带我回老家,我真高兴!”这篇来自一个小学生的真实的作文(包括那种真实的儿童手写体)在图画书中的置入,给这个故事增添了更多的暖色,也具有了更真实的感染力。

我想,作者刘洵创作《翼娃子》,一定也是出于这样一种母性的、温暖的情怀。是的,无论生活是怎样的苦涩与艰辛,毕竟还有一些我们所爱的事物,是能够用我们的双手和心灵把它们保存下来的。我们珍爱自己的城市,怀念自己的故乡,并且在每一天的太阳落山的时候,对新的明天总是充满最大的希冀。我们应该真实地去热爱这个世界,包括它的全部悲苦;我们应该真诚地去接纳和面对生活的每一天,包括它全部的苦涩和艰辛。

只有怀着这样温暖的感情,我们才有可能给孩子们送去五颜六色的每一天,并且相信,每一个小孩,将来有一天都会乘风破浪。所以,我很欣赏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一句话:“结结实实地生活吧!”(Live life to the full)让我们都能够面向热气腾腾的、真实的每一天,像翼娃子和他的爸爸妈妈那样,“结结实实地生活”。

徐鲁(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二十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中小学语文教材。)

《大地的窗口》珍·古道尔 著杨淑智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本书读起来宛若温情生动的小说,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著作之一。珍·古道尔说:“人生有许多供我们透视世界、寻找意义的窗口,科学即是其中一扇。……透过这些(科学的)窗户,我们对于人类过去不尽知的领域可以看得更远、更清楚。”而透过古道尔的贡贝之窗,世人不仅了解了黑猩猩在大自然中的位置,而且了解了人类的过去,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甚至人性本身。

《不只中国木建筑》赵广超 著中华书局

这是一本让你很享受的关于中国传统木建筑的普及读物。 从“家”开始,述说中国人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把你带入中国传统木建筑的大门,接着是伐木、文字、高台、标准、结构……四合院、风水、园林、装饰等。没有教科书的刻板,有的是谐趣诗意、形象生动的语言:“在家外月亮总是在照着别人,院子里看到的月亮可像自己家人一样,院子其实就是将天地划了一块放在家里,一个可以让树木从家里向天空生长的房间。”“中国人用木头造出纸张,用木头刻字制版,然后在木头搭建的空间里,一并写下整个建筑和工艺发展史。”

《娜塔莎之舞》[英]奥兰多·费吉斯 著 曾小楚 郭丹杰 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娜塔莎”,是极为流行的俄国(苏联)女性的名字,源自拉丁语的“娜塔利亚”的爱称,意为“诞生”,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女主人公正是叫的这个名字。

本书从俄罗斯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到托尔斯泰、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豪绚烂的作品中,描绘出浓厚的俄罗斯情感,展现“俄罗斯灵魂”的建构,以及在西化的冲击下,俄国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的创伤。

如果你想深入全面地了解俄罗斯文化,费吉斯这部作品不该错过。

《金属、文化与资本主义》[英]杰克·古迪 著 李文锋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

《金属、文化与资本主义》是剑桥大学人类学教授杰克·古迪的新作,雄心勃勃、旁征博引地叙述了从青铜时代到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和近东地区寻找金属的历程及其与经济活动、社会政治结构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古迪认为青铜时代是对东西方进行平等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从中可寻找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忽视的东西方共性。古迪探讨了对金属的寻找如何与其他形式的知识和艺术联系在一起,最终导致了欧洲乃至现代文明的诞生。这本里程碑式的书,内容跨越几个世纪,涉及多种文化和几个大洲,对社会科学研究者相当有启发。

(整理叶军)

前几天读到一篇名为《兰拉向左,青拉向右》的文章,“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先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然后由城市包围农村,出现了无数家号称‘兰州拉面’的面馆,经营者齐刷刷全是青海人”。风靡全国的兰州拉面居然并非兰州人所开,这怎么看都令人诧异。诧异也是外人诧异,在业内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饮食文学作家崔岱远先生在《一面一世界》中亦指出,兰州街头的拉面馆确实不叫“兰州拉面”,而是“牛肉拉面”。再者,兰州街头与现在各地街头的兰州拉面还是存在许多细微的差异。

碗里乾坤大。一碗司空见惯的拉面,背后居然隐藏着这样耐人寻味的趣闻。在崔岱远看来,何止拉面,全国乃至全球的许多面条,背后大都隐藏着这样或那样的掌故与秘辛。

崔岱远以戏说笔法,回到面条的源头,然后循着面条的发展和传播路线图,钩沉面条背后的人文历史、民族风情,乃至面条演变过程中不断锲入的诸多历史信息。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国内看,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面条儿”。这里的“每个地方”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地域概念,可大可小。“中国吃面条花样最多的是山西,据说有几百种”,依

此推算,有的种类小到可能仅仅局限于几个小乡镇。但就是这么几个小乡镇的习俗,却历经多年而不消失。虽然全国面条花样很多,但真正在全国流行开来的却只有拉面、刀削面、炸酱面等少数几种。许多面条外地人最多只是尝个新鲜,当地人却乐此不疲。以笔者所在的武汉热干面为例,外地人初吃时往往觉得太干难以下咽。但在本地人看来,热干面要的就是这个嚼劲和咽劲,要的就是这个浓烈的芝麻香味。热干面得以流行开来,各种配方是一回事,也很可能与本地人大多性子比较急,早上急着赶路,过了汉江还得过长江,一路又摩肩接踵。热干面恰恰有这么几个好处:稍微在汤里打个滚就熟、稍微撬几筷子就凉,还有,正因为热干面干,所以边吃边赶路也不用担心汤溅出来烫到人。从这层意义上讲,热干面也是武汉人历史生存状态的折射。无论是方方还是池莉,作品中都少不了对热干面一番透彻的阐释。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毫无疑问,面条的首要功能是填饱肚子。不过面条最初出现时,因为脱壳技术原始,以及人们还未掌握煮食的诸多技巧,当时面粉夹杂着粗糙的麸皮极难下咽,只能算是勉强充饥的边缘食品。“真正意义上的面条儿,产生于东

汉。到了南北朝时期,面条儿的吃法已经相当讲究了”。这个发展过程显然蕴含了人们在面条制作中大胆实践的种种尝试。许多时候很可能只是一次次不小心的“失误”,或者缘于“懒人改变世界”的哲理,如同当年重庆码头工人没工夫煮饭却不小心发明了火锅,不经意间创新出一种特色美食来。

最有趣的“面条”其原料却并非面粉——这就是米线。米线本名“米粉”,只不过因为抗日战争后北方人大量涌入桂林,为了与北方人常见的面条相区别,米粉渐渐被改成了米线。今天人们觉得米线口感不错,但米线的诞生,却是因为那些迁徙南方的北方人无法抗拒对面条的思念。南方不种麦子,北方人于是把米磨成粉然后做成面,虽然口感完全无法与正宗的面条同日而语,至少可以满足他们的视觉欲望。

山西人之所以喜欢在面里加醋,乃因山西水质普遍呈碱性。有些地方的面条,诉说它的源起时则常融入皇帝贵族这样的特殊血统。传说不见得靠谱,这些“扯虎皮做大旗”的典故很可能只是一种宣传“借力”。而在西北一些地区,不会做面条、做不好面条的新媳妇很难得到婆家的认同。

面条就像是一部不断移动的历史。初

听“加州牛肉面”几个字,想必没有人不会觉得这是来自美国加州的美食。作者循着这条线索,慢慢道出了背后的真相,原来所谓的“加州牛肉面”乃货真价实的国内美食,只不过经过数度改头换面。最开始是因为溃退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思乡情切,于是结合当地条件对牛肉面进行了改造,后来被人带到了美国,再后来大陆改革开放,一些人回国开了店专卖这种在台湾改良、后又在美国

“镀金”的牛肉面。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对国外盲目向往,各种洋名屡见不鲜,这也可能是“加州牛肉面”应运而生的原因之一。

面条就是一部不断结晶不断沉淀的历史活化石。书中称,意大利首都罗马的面条博物馆介绍,意大利面有 563种。可是按照

《大仲马美食词典》里对通心粉的解释,应该有上千种。中国面条种类想必更为丰富,但全国到底有多少种面条,这是一个颇值得深入探究的命题。逐一厘清这些面条的来龙去脉,不只是为了丰富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因为散落在面条中的历史遗珠本身也是对主流历史的有力“补白”。其实,许多历史并没有缺位,缺位的是我们对历史“润物细无声”的观照,缺乏的是一双明察秋毫,入木三分的慧眼。

一碗面条里的大千世界 禾刀

书评

杨振宁、翁帆在新书首发式上

商务印书馆网站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