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今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总 则共5章43条,新增1条修改25条,整合2条

●在指导思想中写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等内容

●在总体要求上增加党组织和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规定●将实践中普遍运用的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充实到《条例》中●将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等情况作为重点查处的案件类型●充实完善了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的处理方式●体现从严要求,完善了从重加重处分的情形●与监察法规定的职务犯罪情形相衔接,完善纪法衔接条款

政治纪律

共26条,新增5条,修改12条

●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增加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不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行为的处分规定

●增加对搞山头主义、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等破坏党的团结统一行为的处分规定

●增加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等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行为的处分规定●为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增加干扰巡视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实巡视巡察

整改要求的处分规定●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对组织、利用宗教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的首要分

子从严处理●坚定理想信念,增加对信仰宗教党员的处理规定●将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失职、不按照有关规定向组织请示报

告重大事项、诬告陷害由其他纪律调整到政治纪律

组织纪律

共15条,修改5条

●对故意规避集体决策、借集体决策名义集体违规等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行为作出明确规定

●对拉票贿选等非组织活动作出细化规定●对干部选任工作中搞任人唯亲、排斥异己、跑官要官、突击提拔或调

整干部等行为作出补充规定

廉洁纪律

共27条,新增2条,修改12条

●针对“四风”隐形变异,对以学习培训、考察调研、职工疗养等为名变相公款旅游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表现作出处分规定

●强化对党员干部从事营利活动的监督,增加对利用决策、审批过程中掌握的信息买卖股票等行为的处分规定

●增加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等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行为的处分规定

群众纪律

共9条,新增1条,修改5条

●聚焦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重加重处分,增加利用黑恶势力欺压群众、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行为的处分规定

●完善对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党群、干群关系行为的处分规定●增加对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

工作纪律

共13条,新增1条,修改4条

●主要增加对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热衷于搞舆论造势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的处分规定

生活纪律

共5条,新增1条,修改1条

●主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自律意识,严格约束操守,增加不重视家风建设,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失管失教等行为的处分规定,以更好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

【观天下】 编辑:张 颖 美编:邵云飞校对:黄艳鸣 组版:陈嘉锋A8 2018年8月30日

星期四

社址:江苏省南通市世纪大道8号 邮政编码:226018 电话:办公室85519723 编辑出版部68218881 副刊部68218876 发行部85118867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060001 国内发行:邮发、自办 零售价:每份1.30元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届时,中非领导人将齐聚北京,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主题,规划新时期中非合作“路线图”。

作为今年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活动,本次峰会有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习近平主席将发表重要主旨讲话

峰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在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发表重要主旨讲话,还会出席中非领导人与工商界代表高层对话会暨第六届中非企业家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专家表示,中非合作正处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习近平主席的讲话、致辞备受关注。中非双方和国际社会都期待习近平主席进一步阐述中国对非关系的新理念新主张,规划中非务实合作的新行动新方向。

峰会日程安排方面,习近平主席还将和夫人彭丽媛为各国领导人夫妇举行欢迎晚宴、共同观赏文艺演出,和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主持中非领导人圆桌会议,同非方有关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等。

“除多边活动外,习近平主席还将同与会的外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举行密集双边会谈会见。这体现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关系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有助于增进中国与非洲各国的政治互信,为中非互利合作注入更强动力。”外交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周欲晓说。

时隔12年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北京大团圆

据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介绍,这次峰会是中非合作论坛继2006年北京峰会和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之后,中非友好大

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众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将率团与会,联合国秘书长作为特邀嘉宾、27 个国际和非洲地区组织作为观察员也将出席峰 会 有 关 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峰会吸引众多外国 领 导 人 出席,既是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结果,也是论坛务实性和高效性 的 直 接 体现。

周欲晓表示,自2016年以来,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纳法索三个非洲国家先后同中国恢复外交关系,三国领导人都对出席峰会表示出浓厚兴趣,也非常期待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加强与中国的合作。

“成立 18 年来,中非合作论坛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潮流,已经成为南南合作的金字招牌。”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旦表示,时隔 3 年中非合作论坛再次召开峰会,是响应非洲各国的强烈呼声和中非合作的实际需要,再次证明论坛得到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信任。

两大成果文件明确未来3年中非合作行动纲领

本次峰会将通过《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未来3年合作提供行动纲领。

专家认为,这两份文件是对约

翰内斯堡峰会成果的自然承接与发展。

李旦说,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构成了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的精华,回应了非洲人民最为迫切的发展需求。如今,“十大合作计划”各项承诺和安排均已落实,为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各方一致好评。

成立18年来,中非合作论坛“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善于与时俱进重创新”。“即将通过的北京宣言立意更为深刻,目标更为明确。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中非合作的根本性目标,也是下一阶段双方合作的重中之重。”周欲晓说。

中非下一步将聚焦哪些合作方向

据介绍,本次峰会有望在构建更加紧密中非命运共同体、对接“一带一路”与非洲发展、推动中非合作

迈向更高水平、深化人文交流等四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李旦说,这些方面的预期成果也代表中非未来合作方向。下阶段,中非双方应在传统领域继续加强合作,同时也应将合作拓宽至环保、和平与安全等领域,创新合作形式,加强统筹和次区域组织合作,确保成果惠及所有成员,进而提升中非整体合作水平。

峰会将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非洲发展振兴开辟新空间。李旦说,非洲是

“一带一路”的自然和历史延伸,非方一直以来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态度积极。这次峰会有望对非洲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和内容给出更加清晰的答案。

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李旦表示,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各国新的发展实际,各方期待本次峰会为全球治理贡献中非智慧和中非方案。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29日,人们在参观新闻中心展出的“多彩非洲”图片展。当日,位于北京国际饭店建国国际会议中心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开始试运行。 新华社照片

“出售华住旗下所有酒店数据,官网注册资料、入住登记信息、酒店开房记录……”28日,一条数据出售帖在社交媒体中被广泛传播,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近5亿条开房记录疑似泄露

28日凌晨6时,某中文论坛中突然出现一条题为《华住旗下酒店开房数据(汉庭、桔子、全季等)》的数据出售帖。在该帖的出售数据中,包含姓名、手机号、邮箱、身份证号等网站登录信息约1.23亿条;包含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约1.3亿人身份证信息;包含姓名、入住时间、离开时间、房间号、消费金额等开房记录约2.4亿条。上述信息的打包售价为8比特币或520门罗币(约合人民币37万元)。

网络安全专家高天分析认为,华住集团的开发人员将敏感信息数据库上传到了GitHub(该网站为公开代码托管库,通常程序员将未完成的代码上传至该网站,以便日后继续编辑),是导致此次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记者了解到,发帖人还声称,“如果权限不丢失,后续数

据还可以免费发给已购买者。”截至记者29日15时发稿时,该帖的样本数据显示已有4572次直接下载量,但尚未有人完成交易。

华住集团28日发布声明称,集团已在内部开展核查工作,同时聘请了专业技术公司对网帖中兜售的相关数据进行核实,并已向警方报案。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亦于同日发布通报,称警方已介入调查。

是什么让机构数据库如此不堪一击?

在愈发频繁的数据泄露事件中,机构数据库安防力量薄弱、责任意识淡薄以及数据市场需求旺盛等因素为大规模数据泄露埋下伏笔。

安防力量薄弱,防范意识不强。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发布的《WannaCry 一周年勒索软件威胁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勒索病毒爆发前夕,各机构有58天的时间可以进行补丁升级等安全布防工作,但一些机构错误认为自身隔离措施足够安全、打补丁太麻烦,致使其最终遭受勒索病毒攻击。

用户数据市场需求旺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刷微博、网购、线上理财等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根据用户画像进行精准信息推送就显得尤为重要。“好人用你的数据来给你推广告,坏人用你的数据来对你诈骗勒索。”高天表示。

数据流转程序较多,部分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张威认为,用户数据在外卖、快递等行业随着商品同时流动,流转过程较为复杂,中间环节出现泄露的可能性也同时增加。一些企业认为自己并非互联网行业主要参与者,不会成为被攻击对象,因此在用户数据保管上没有做好安全措施。

外部监管尚未有效落实。记者在梳理近来发生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后发现,除今年年初部分金融机构因违规出售用户数据或瞒报虚报数据被处罚外,鲜见其他处罚案例。

我们还能为隐私保护做些什么?

“成立专门负责个人数据保护

的独立机构,配备专门人员来执行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工作。”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建议,还应将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买卖行为纳入社会征信体系,让公民个人信息成为谁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

张威建议,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配备专门的数据安全团队,参照网络安全法和等级保护要求来保护用户数据。要彻底摒弃

“我不是互联网平台,数据保护与我无关”的心理,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要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切实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

“没事不要随便扫二维码,不要为了几块钱的蝇头小利去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360首席反诈骗专家裴智勇建议,不要随意在社交媒体或陌生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尤其是在朋友圈转发的一些以低价甚至免费作为噱头的活动信息,切不可轻信或参与。此外,如接到能清晰报出个人信息的陌生来电,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可直接将此类情况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新华社8月29日电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扩大可备案非本人机动车范围、优化备案流程等便民措施,已经开始全面实施,让自助处理交通违法更加便捷。这是记者29日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的。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对公安部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www.122.gov.cn)以及“交管12123”手机APP交通违法自助处理功能进行了优化完善,扩大了可备案非本人机动车的范围。

据介绍,驾驶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备案非本人个人名下小型汽车,或者直接到公安交管部门业务窗口备案非本人机动车。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自助备案非本人小型机动车的,允许同时备案任意3辆非本人小型汽车,取消了之前累计数量等条件限制。

同时,还优化了“交管12123”手机APP备案非本人机动车流程。机动车所有人可以随时查询及解除备案关系,驾驶人可以随时重新备案其他非本人小型汽车,被备案小型汽车的所有人可以不是公安部交管服务互联网平台注册用户。此次平台优化,对群众通过公安交管部门交通违法处理窗口处理交通违法无任何影响。

据新华社8月29日电 全国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会28日在太原召开。为深化专项斗争实效,深入推进专案攻坚,公安部对22起重大涉黑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这22起重大涉黑案件分别是:山西吕梁陈某志涉黑案,山西太原任某军涉黑案,内蒙古通辽冯某涉黑案,辽宁大连荆某章涉黑案,辽宁丹东宋氏兄弟涉黑案,吉林榆树刘某军涉黑案,浙江金华虞某荣涉黑

案,山东潍坊曹某东涉黑案,河南济源李某富涉黑案,河南许昌柴某安涉黑案,河南商丘陈某领涉黑案,广东广州施某兵涉黑案,广东深圳陈某森涉黑案,广东清远市陈某辉涉黑案,广东佛山谢某忠涉黑案,广西桂林李某涉黑案,四川宜宾饶某元涉黑案,云南昭通张某勇涉黑案,云南大理邓某勇涉黑案,云南德宏陈某涉黑案,陕西延安闫某涉黑案,甘肃酒泉胡某涉黑案。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记者29日从国家禁毒办获悉,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公告,将4-氯乙卡西酮等32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至此,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达170种。

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策划

药”或“实验室毒品”,是不法分子为逃避打击而对管制毒品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的毒品类似物,具有与管制毒品相似或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本次列管的四氢呋喃芬太尼和4-氟异丁酰芬太尼两种芬太尼类物质药效为海洛因的数倍。

今年中国规模最大的主场外交

聚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华住”5亿条开房记录成批泄露,警方已介入调查

个人隐私保护再上风口

非本人机动车交通违法将可“自助处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的主要内容

《条例》共142条,与原《条例》相比,新增11条,修改

65条,整合2条

公安部挂牌督办22起重大涉黑案件

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32种

据新华社北京8月29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关于人民法院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若干问题的规定,解决目前人民法院在处置财产过程中突出存在且现行法律、司法解释又缺乏明确规定的问题,公平、公正、高效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

此次发布的司法解释新增了当

事人议价、定向询价、网络询价三种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的方式,提出建立全国性司法网络询价平台名单库、人民法院司法评估机构名单库和建设全国法院询价评估系统,将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工作从线下改为线上。该司法解释自2018年9月1日起施行。

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

规范公平确定财产处置参考价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