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阶段“四个关键词”促武陵发展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2000多名求职者招聘会上找“娘家”

2015年 9月 15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姜鸿丽 电话:7891508 排版:徐霞 校对:邰雅麟

8-9

“百年学府永铸民族魂,万古神州皆盈

芷兰气。”无数次从常德市第一中学的校门

进出,都没能像这次行走一样,如此细致地

品读校门口这幅对联背后的气壮山河。因

为市一中在常德乃至湘西北历史上独特的

历史地位,让它当仁不让地成为“走近老

区”专栏行走的第一站。9 月 11 日,当我们

走近它时,才读懂这所百年学府所孕育出

革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成为一代又一

代一中人强大的精神支柱、前进的旗帜。

在武陵区老促会副秘书长、原区党史

办主任张岳蒂的引领下,我们穿过一条林

荫路后,重修的“校史馆”馆门敞开迎接着

我们。迈进了校史馆,如同翻开了厚重的

历史书页,一场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和一位

位鲜活的革命人物跃入人们的视域。透过

这里,我们可以读完一部常德百年的历史。

市一中始建于 1902 年,前身是维新人

士熊希龄先生创建的西路师范讲习所。第

二年改为湖南公立西路师范学堂,开创沅

江、澧水流域师范教育,也是湘西北第一所

高等教育学堂,在全省三路师范学校中,它

也是发起最早的。

西路师范开常德办新式学堂的风气,

它一改过去儒学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

制,废科举、兴科学。西路师范大量聘用归

国留学生、外国教员以及有维新思想的杰

出人才,对向警予走上革命道路起到重要

影响的大哥向先钺就任教于该校。读经、

国文、修身、格致、英文、数学、理化、博物、

教育心理等近 20 门课程更是让人耳目一

新。从常德城一带和湘西的常德(今武陵

区、鼎城区)、桃源、芷江、麻阳、遂宁等 30个

县选招的拔尖学生,让这所学校迅速发展

成为湘西北人才俊杰汇集的地方,获“成德

达材”之府的美誉。

这里,最终没有任何悬念地成为了湘

西北革命的策源地。

辛亥革命前,从这里走出的著名反清

民主革命人士就有林伯渠、蒋翊武、覃振

等,此外还有李烛尘、翦伯赞等一批著名的

专家学者。辛亥革命后,学校改成省立二

师。进步学生的革命活动从来没有停止

过,在湘西北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革

命历史剧。湘西北第一个传播和研究马克

思主义的组织、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

织和共产党组织,都在这里诞生。粟裕、滕

代远、廖汉生等一代风云人物在这里踏上

革命征途。

继续沿着校史馆行走,市一中的历史

沿革对于从事 30多年党史工作的张岳蒂来

说是历历在目。“这是常德第一个党团组织

活动场所,解放后改名为理化教室。原来

市一中的老校门我还拍过照片。”在一幅

“八大间”照片的面前,张岳蒂回忆说,1964

年,他在这里参加高考时,这间教室还在,

当时只觉得很肃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

人生有 30 多年与这儿有了缘分,自己还成

为了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

“省立二师是湘西北革命的摇篮,整个

湘西北革命都由这里的学生发起。”张岳蒂

继续讲述。大革命时期,接受先进思想的

学生们在这里加入党团组织,然后又回到

各自的县里,成立党团组织,革命的火种就

这样一步一步播撒。1927 年春,省立二师

与省立第二中学、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合并,

设立湖南省立第二初级中学,由共产党员、

国民党常德市党部常务委员胡佐武任校

长。胡佐武在 1700多名学生中发展了共产

党员、共青团员 400 余人。1927 年 5 月 24

日,常德发生“敬日事变”,胡佐武被抓到东

门城门口一个屠宰场,惨死敌人的砍刀之

下。这所学校也因为是“戴红帽子”的地方

而被列为清乡清党的重点,一批进步学生

被枪毙,一排一排倒在血泊之中。

经过这一次的摧残和残酷的镇压后,

抗日战争时期,进步学生又秘密建立了地

下党组织。上世纪 30 年代末,日本鬼子轰

炸常德,省立常德中学(更名)被迫迁到泸

溪。学生们在自己盖的茅草棚里,点着煤

油灯读书。条件虽然艰苦,但进步学生依

然坚持革命,在那里创办抗日刊物、标语,

坚持抗日宣传。

“读书不忘抗日,救国必须读书。”当这

句鲜红的大字跳入记者的眼帘时,张岳蒂

又讲起进步学生抗日救亡的故事。曾在这

所学校任语文老师的李记今后来成为毛泽

东的老师。1938 年李振军、粟泽沅、刘仲

明、李明松、李源、杨俊、全运清、陈俊、罗拉

等进步学生手持李记今老师给毛泽东的信

奔赴延安参加革命。

解放战争时期,进步英语老师沈克家

用英语在进步学生中宣传共产主义思想,

入党后建立了中共常德学生支部,为后来

常德的解放做出了贡献。沈克家成为解放

后市一中首任校长,其严谨的治学态度让

一中成为全国先进学校。

100多年来,市一中的校舍由原来的几

间瓦房发展为高楼大厦,体制也由独立师

范学校发展到独立高中。学校在发展,教

育教学模式在不断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一

中人始终以育人为使命,用信念托起对民

族伟大复兴的追求。

这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

百年学府永铸民族魂■常德晚报记者 姜鸿丽 通讯员 田慧英 蒋月平 文/图

常德晚报讯(记者 姜鸿丽

通讯员 黄俊娴 唐大为)9 月 12

日,在武陵区 2015 年高校毕业

生就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上,

明年即将走向社会的准毕业生

黄颖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现场

了解就业形势,计算机应用技

术专业毕业的黄大彬则希望找

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当日,2000

多名求职者在招聘会上找“娘

家”,700 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其中有 1200 多名高校毕业生,

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

在湘西北人力资源市场,

从中南大学毕业的黄大彬曾在

深圳工作,从事电子产品系统

测试、品质管理等工作,为了照

顾家庭,他回到常德就业。“我

希望能够找个规模企业,相对

比较稳定,可以丰富自己的阅

历,工资标准倒在其次。”黄大

彬说。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经管学

院副院长高作梅介绍,该院今

天特意带了 200 多名学生前来

感受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了

解就业、创业政策,让学生更好

地和社会结合。

此次招聘会由武陵区人社

局主办、武陵区人力资源开发交

流服务中心承办、区劳动就业服

务管理处协办,旨在帮助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让在校大学生

了解就业形势。招聘会现场,73

家用人单位提供了 2000 多个招

聘岗位。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

招聘会实行实名信息登记,为高

校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就

业创业、就业见习等相关政策咨

询,对符合条件且确有相应服务

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服

务和跟踪服务。

9月份以来,丁昆没日没夜地

为他的第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卡

猫”在 IOS 系统的上线而忙碌,编

程、测试……在市城区九重天花园

5 栋 2401 这间集居住与办公功能

于一体的工作间里,略显疲惫的他

一说到“卡猫”移动生活服务平台

便神采奕奕。在他看来,这个平均

年龄只有 22岁的 6人创客团队每

天的努力与付出,会让他们一步一

步接近互联网创业的梦想。

今年 25岁的丁昆是武陵区府

坪街道四眼井社区人。从小对计

算机特别入迷的他在高中时代开

始接单制作网页以及音乐。为了

寻找自己的梦想,他当过餐厅服务

员,开过甜品店,做过歌手和模特,

还在父亲的建筑工地当过搬运工,

做过招投标,在父亲的海带工厂做

过加工。这样闯荡了几年后,他仍

然执着于计算机和音乐。倔强的

他一次又一次放弃了父亲的安排,

放弃了原本殷实富足的生活,走上

了互联网创业的道路。“上一辈的

成功不一定是适合后一辈的路。”

丁昆坚定地要在互联网产业上走

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都说互联网产业是一个“烧

钱”的行业,可丁昆偏偏不信邪。

他和同伴们一起开发同城活动发

布平台。为了做好项目,他们投

入了 10 多万元,每天加班到凌晨

两三点。丁昆的父母并不赞成他

投资互联网产业,除了帮他交了

一个月的房租以外,再没有其他

支持。丁昆一边自学计算机,一

边为其他公司做软件开发、方案

设计和游戏动漫设计,这样一来,

他既可以为日后的互联网道路积

累经验,又可以积累创业所需的

资金。丁昆找到了自己的梦想所

在,不管前方的路多么艰难,他都

固执地坚持着。今年 3 月,他又

和朋友在长沙成立了一家文化传

播公司,专攻动漫。

丁昆一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

创客,“任何通往成功的道路,都

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丁昆调侃

说,自己曾经五音不全,通过学习

也唱出了动听的歌。今年 5 月,

与从事互联网研发的朋友的不断

碰撞与交流,让丁昆对互联网发

展趋势认知越发清晰。他对资源

进行梳理,对市场进行调研后决

定开发一个众包平台,希望收集

社会闲散劳动力,让他们利用这

个平台领取任务,为居民生活诉

求提供服务。他把这个平台命名

为“卡猫”,取自其域名的谐音。

从 5 月 份 开 始 写 第 一 行 代

码,进行需求设计,到 8 月份的内

测,再到 9 月份成功在安卓系统

上线,丁昆和他的伙伴们将所有

的精力投入到了这款 APP的研发

中。从那开始,加班到后半夜成

了他们生活的常态,有时候困了

累了,几个人抱着电脑靠在沙发

上就睡着了。这些辛苦都不算什

么,最难的是程序设计问题。记

得当时做系统压力测试,虽已提

前考虑各种状况,但当有 100 个

需 求 的 迸 发 量 时 ,系 统 就 会 崩

溃。他们找了很多种路径,都没

能解决。丁昆的钻劲感动了国际

顶尖的互联网团队,最终,印度班

加罗尔大学与他的团队合作,用

了一个星期攻克了难题。

研发的路和创业的路一样艰

难坎坷。当支付接口出现问题

时,整个软件面临着重新规划的

命运。丁昆又跑去北京,找专家

进行了 20 多天的封闭式开发,终

于解决了问题。而系统中的漏洞

也总是让这群年轻人忙得焦头烂

额,少则纠结 2 天,多则纠结半个

月,但他们从不言放弃。

9 月 1 日,“卡猫生活服务平

台”已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市场上

线,预计 15日将在 IOS系统上线,

并引起了北京和印度资方的关

注。丁昆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研

发的软件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也算是对自己几年付出最大的肯

定。从自学到如今带领一个团队

研发软件,这条艰难的创业路对

于 丁 昆 来 说 ,更 是 一 条 学 习 之

路。丁昆计划用 1 年的时间营运

策划,小范围试点,健康运转后再

进行推广。他坚信:“借助你所学

的知识和方法,借助资本市场的

运作,一定会在互联网行业走出

一条成功路!”

90后倔强创客和他的卡猫

■常德晚报记者 姜鸿丽 实习生 刘郁蕾 通讯员 彭庆华 文/图

常德晚报讯(通讯员 童盈旗)

9 月 8 日,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

中心传来喜讯,武陵区文化馆

创作的丝弦小戏《市长站岗》成

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 2015 年度

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小型舞

台剧(节)目,这是常德地区唯

一申报成功的国家艺术基金项

目。

《市长站岗》是武陵区文化

馆组织多名专家围绕“中国梦”

的主题倾力打造的丝弦小戏精

品,主要讲述了市长过马路时

无意间闯红灯,被不知其真实

身份的市容义务监督员胡姨妈

处罚站岗半小时,一来二去之

间,二人不仅误会层层解除,马

市 长 也 从 胡 姨 妈 朴 实 的 话 语

中,从街边站岗这一平常事中,

收获了一堂丰富的人生课。该

节目人物形象鲜活,集思想性、

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2014 年

7 月在“常德市百团大赛”中进

行首演,获得了观众和评委的

一致好评,赛后获得“优秀创作

奖”。此后,该作品陆续参加了

“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演出十余

场,深受群众喜爱。

丝弦小戏《市长站岗》成功

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体现了武陵区乃至常德市群众

文化艺术的水平,是对武陵区

繁荣群众文化、培养艺术人才,

打造和推广精品节目,推进武

陵区艺术事业蓬勃发展工作的

肯定与鼓励。

丝弦小戏获国家艺术基金

常德晚报讯(通讯员 曾惠)

9 月 8 日,武陵区新建的芙蓉街

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顺

利封顶。该中心建成后,将合

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充分发

挥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为辖区

3.9万名社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

疗卫生服务,极大地缓解群众

看病难问题。

芙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位于常德市西城区,竹叶路

以北,安丰小区以西,属武陵区

卫生三年攻坚项目的排头兵,

是区划调整后新建的首家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该项目计划总

投资约 1050 万元,总建筑面积

3330 平方米,主体建筑共 5 层,

分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

计划免疫、中医康复理疗、住院

和行政办公五大区域。从 5 月

上旬开工建设以来,工地施工

人 员 顶 烈 日 、战 酷 暑 ,连 续 作

业,顺利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据悉,武陵区卫生三年攻坚

共新建 6 家、改扩建 5 家街道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其他建设项目

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陆续在

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落成。

芙蓉街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封顶

常德晚报讯(记 者 姜鸿丽 通 讯 员

刘维黎)昨日,武陵区人大召开政情通报

会,武陵区委副书记、区长莫汉桃就今年来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向大会做了通报。

今年以来,武陵区按照“五个提质”要求,全

力推进“四个城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

成就。下一阶段,武陵区将重点抓好发展、

管理、民生和安全“四个关键词”,全面推进

武陵经济社会的发展,掌握领跑主动权。

今年来,武陵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1

月至 8 月,完成地方生产总值 49 亿元,增长

10.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 36 亿元,

增长 12.3%;完成财政总收入 13 亿元,增长

20.5%;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4 亿元,

增长 15.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24 亿元,增

长 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5967

元,增长 9.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8756

元,增长 12.5%。现代服务业加速扩张,常

德万达广场、常德汽贸城、东星家居广场、

友阿商业广场等项目推进顺利,益丰大药

房成功登陆沪市主板。城乡建管规范有

序,违法建筑保持零增长,水利建设投资前

所未有。民生事业持续升级。完美社区建

设稳步推进,全面推行“3+N”完美社区建

设模式,启动了社区基层治理和社会化服

务试点工作。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第

一批 10 个点村硬件提质升级完成,第二批

建设全面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乡

低保事业全面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拓展网格化管理

内涵和外延,全区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

事故和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

下阶段,武陵区将正视差距,应对压力,

挖掘潜力抓发展,重点推进一批重大三产项

目;加大企业品牌创建力度,大力发展休闲

观光农业。抓管理,重点推进环卫管理提质

和作业精细化,同时推进网格化城市管理运

行新机制。抓民生,尽快启动三村小学等多

所学校建设;尽快启动长庚街道社区服务中

心建设;推进完美社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

设,稳定城乡就业,扩大各类社会保险覆盖

面。抓安全,加大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校

园安全监管和电梯、消防等安全隐患排查力

度,杜绝群死群伤和食品安全事件。

区人大召开政情通报会

下阶段“四个关键词”促武陵发展

原市一中校门。(资料图片)

市一中校史馆浓缩了

常德百年的历史。

张岳蒂介绍市一中的

创办人。

版画《敢为人先的教育革

新》刻画的进步学生。

丁昆展示

他和团队研发

的“卡猫”。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