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 科技 工匠精神 装备 - peoplerail.com况,推出zxa10光电(铜)一体化解...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日前,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了关于核定 2016年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补助资金额度的通知。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钢结构厂“张东义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过了国家级工作室的核定认证,并获得了 10万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补助资金。

工作室带头人张东义今年 54岁,是中车唐山公司钢结构厂的电焊工高级技师、“金蓝领”和车体焊接专家。他焊接技术高超,实践经验丰富,善于开展生产创新攻关和技能人才传帮带,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能工巧匠、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拔尖技术能手、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火车头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东义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前身是中车唐山公司钢结构厂铆焊“金蓝领”工作室,成立于 2011年,由“金蓝领”张东义、闫喜林带领 23名拔尖技能人才和高级技师组成。工作室自创立至今,承担着客车钢结构生产的技术攻关、导师带徒和教学练比等工作。他们不断优化车体钢结构焊接、组装工艺,破解了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形成创新成果在公司推广,在碳钢车车体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动车组、铁素体不锈钢车体等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工作室承担了解决组装和焊接疑难问题的技术攻关,开展了动车组车体钢结构工艺方案创新和首件试制工作,成为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批量产品的创新先锋。

工作室还以导师带徒活动为载体,组建了碳钢车车体“焊接道场”,积极开展职工现场作业指导书和技能理论实作培训教材的编制工作。他们先后出版了 《碳钢车电焊工培训教材》《关键、特殊过程培训教材》《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异种钢焊接操作要点》 等多部简明易懂的教材,把“金蓝领”的经验和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职工。工作室也因此成为培养操作技术能手的精品课堂、职工申请专利和研究专项创新课题的基地,张东义被职工亲切地称为焊工“总教练”。

多年来,中车唐山公司高度重视以“金蓝领”工作室建设为核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通过“金蓝领”工作室不断培养高技能人才,树立起了行业高技能 人 才 培 养 工

作的标杆,助力企业发展。“张东义技能大师工作室”是继铝合金厂张雪松、总装配一厂苏健为带头人的两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之后,中车唐山公司的第三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标志着中车唐山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从高铁生产领域向碳钢车生产领域拓展,打造出践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新高地。

践行﹃工匠精神﹄

建设创新高地

■本报特约通讯员

吴可超

近日,武汉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武汉地铁 11 号线东段一期工程首列车在武汉市光谷东长岭山车辆段顺利交付。

该型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可达每小 时 100 公 里 , 采 用 盘 形 制 动 方式,大大减轻了车轮踏面的热负荷和机械磨耗;采用铝合金制动盘,可以有效地减少簧下重量,导热性好,在高速制动时可以有效降低盘面温度。

车体采用全焊接整体承载结构,底架、侧墙、端墙及车顶均承受载荷,具有刚度大、强度好、承载性好、抗冲击能力好等特点。转向架采用大柔度空气弹簧和油压减振器,确

保车辆平稳安全运行。车辆的车体、内装、转向架、牵

引、空调等各大系统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了减重设计,降低列车能耗;配置了先进的空气净化装置,释放出的光等离子体随空气流动到环境中,可以起到净化作用,能有效消灭客室空气中细菌及病毒。

该型车辆为四动两拖六节编组,长 140米、高 3.8米、宽 3.0米。每列

车定员载客 1860 人,运营后将极大地方便居民出行。

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风格,整体大气沉稳,体现了武汉的文化底蕴,展示了武汉城市发展的新活力。车内立柱扶手喷塑涂层以及车厢腰线,均采用“云鹤黄”,寓意光明和希望。

武汉地铁 11 号线东段一期工程共配备 12列车,根据计划,6列在武汉生产,另外 6列在长春生产。

武汉产首列“云鹤黄”顺利交付■本报通讯员 周 凯

装备科技

2017年9月5日

本报在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B1装备制造

周刊

本版编辑:管夏怡本版美编:乔 谦本版审校:李小琳热线电话:(010)51895634E-mail:kjzbzk@126.com

随着铁路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铁路“最后一公里”光纤接入网络发展方向日渐明朗,但是国内部分线路依然不具备全光接入条件,需要继续沿用传统的电缆接入手段。据此,中兴通讯深入剖析铁路“最后一公里”现实情况,推出 ZXA10光电 (铜) 一体化解决方案,全面破解铜缆与光纤两网共存难题,实现铁路各类传统铜线业务以及

新兴的光纤业务的全面融合,为铁路信息化接入网建设提出了全新思路。

ZXA10光电 (铜) 一体化综合接入平台采用 IP+TDM双总线设计、全 IP内核GE/10GE架构,同平台支持XG-PON、XGS-PON、GPON、PtP、VDSL2等业务接入,可灵活选择 GE/10GE、E1 等多种上行方式,无阻塞交换,全面满足纯光业务接入、纯铜业务接入、光铜混合

业务接入等规模部署应用。该解决方案在为铁路各车站、班

组、工区等提供语音、办公OA、视频会议、可视电话等丰富的多媒体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各信号中继站、电力配电所、牵引变电所等远端节点自动电话、Z接口延伸、E1接入、远动视频监控等各类业务的融合接入,向下继承传统接入网各类铁路窄带业务,向上融合接入各类 IP化的铁路专网业务,规模节约铁路“最后一公里”信息化建设成本。

IP + TDM 总 线 设 计 性 能 优 越 ,2.56T交换容量,支持无阻塞交换,全面满足窄带业务、宽带业务、宽窄带混合业务的规模部署应用。

多模合一,灵活经济。统一平台支持 ADSL2 +、SHDSL、POTS 、FXO、ISDN 等业务接入,可根据部署需要灵活作为MSAN、DSLAM、OLT或ONU使用。

容 量 适 配 , 集 成 度 高 。 ZXA10C300M/C350M同平台设计,线卡及软件版本通用,单机框提供256/112GPON口。

优质体验,服务全球。该解决方案已规模服务于全球包括马来西亚、泰国、埃及等66个国家、93个运营商。

破解铁路接入两网共存难题■娄春娇 滕 兵 刘宝全

我们能否让数据产生价值?答案是肯定的!Railigent通过智能的数据管理,优化系统产出,创造更高的价值。

21 世纪,数据的价值正在使轨道资产的管理发生着变革。Railigent整合了西门子全球的先进技术,提供了一系列数据处理、存储以及分析的标准工具。最重要的是,Railigent为不同的轨道线路提供特别的解决方案。

Railigent跟踪所有数据行程

西 门 子 交 通 服 务 部 门 提 供 的Railigent 将帮助您充分利用轨道数据,实现最佳系统功能。该全新交通平台将跟踪完整的数据行程,从传感器映射到智能手机。它将大量不同的数据转换成一个智能的定制用户界面,从管理层面上高度集合的KPI指数到用于车辆段内维护的详细分析,均来自于相同的数据库。Railigent利用最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和保护机制实现数据的天然防护。

通过Railigent实现监测、分析和预测

铁路资产管理可用性、成本效率和可靠性得到提高。

无论是用于系统的远程监控、快速诊断还是预防性故障预测,西门子的数字服务都基于Railigent。该交通专用平台利用西门子工业数据的分析架构所提供的标准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进而提高了部件的

可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提升了维护水平和零部件的运行效率。

优化的维护和运营计划

得益于监测、分析和预防性服务概念,轨道交通变得更加准时、经济、可靠和安全。

成本实际节省 5%至 10%。更高的成本效益使得轨道交通更具竞争力。

列车发生延误的概率是 1/2300,用户满意度提高。

经验证的可用率>99%。优化的可靠性最大程度减少了因故障而引起的停车时间。

实战中的Railigent

目前,轨道交通行业中提及的预防

性维护已能实现智能数据采集、监测和分析,成功的实例包括:泰晤士联线——数字化通勤。

115列全新Desiro列车,共 1140节车厢,实现全数字化诊断链——从轨道到 2个全新的车辆段。

这 2 个车辆段之间实现了包括生成集成化工作订单在内的高效的服务流程。

可用性的提高以及维护成本的降低得益于更灵活的计划以及更短的备件交付周期。

西门子交通服务可以实现全面的数字服务内容,通过智能监测、智能数据分析、智能预测,实现智能数据分析更加透明化、高效以及更高的可用性。

Railigent®:更智能的交通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西门子

德国宾德是工业领域连接技术的领导者之一,一直专注于各领域连接器的研究开发。到目前为止,宾德连接器应用领域已经覆盖了交通、通信、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制造、食品工业以及医疗等行业,在铁路行业的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刹车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安全门等方面已有应用。

专门为恶劣环境设计的连接器。连接器的防护等级可以达到 IP68/IP69K,

能够承受EN 60529和DIN 40050-9中定义的热蒸汽冲刷,水压在 10Mpa时,能防止水进入,也可以浸没在水中。该连接器通过了UL和VDE认证。

用于铁路通信、监控系统的连接器。宾德不仅可以提供数据传输速度为100Mbit的连接器,而且可以提供传输速度为 10Gbit的连接器,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电源连接器,通过UL认证。屏蔽的 RJ45 连 接 器 , 解 决 了 市 面 上 普 通RJ45连接器不屏蔽的问题,通过UL认

证,防护等级可以达到 IP68/IP69K。宾德连接器(南京)有限公司是德国

宾德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你所需要的正是我们努力做到的。

德国宾德连接器在铁路的应用■张 文

MEN微电子 (上海) 有限公司是德国MEN Mikro Elektronik中国区子公司。MEN是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标准化与客制化计算机硬件的厂商,所交付的加固式、高可靠性嵌入式板卡和设备广泛应用于苛刻环境条件下交通运输、工业和各种安全关键任务领域。公司一半的业务收入来自于轨道交通行业,在该领域有超过 20 年以上的应用经验,服务对象涵盖国际上所有主要客户。

现代列车正在配备越来越复杂的嵌入式系统,以支持车载设备的运行和监控,提升乘客的舒适感,提供新的功能和服务。menRDC 铁路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搭载了 Intel 至强处理器的虚拟化服务器,配合网络存储和交换

设备,为所有车载非安全相关系统功能提供加固、强大的计算平台。受益于硬件虚拟化,menRDC 用单个平台实现了多个子系统的融合,比如乘客信息系统、车载互联网系统、主动维护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辅助驾驶系统、车地/车车通信系统等,严格按照规范设计,可以直接上车使用。

menTCS铁路安全控制系统是专为所有车载和轨旁的安全关键任务系统所准备的开放式、模块化安全计算机平台,完全采用标准硬件和软件架构,其核心部件通过了 SIL4 级别安全认证,符合铁路标准规范。系统提供的安全认证包可以帮助用户在系统集成、测试和认证阶段节约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和各

种资源投入。模块化的特点使得系统可以灵活实现各种安全控制功能。该系统包含安全控制器、安全输入输出板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其他通信接口。

除了这两个系列的解决方案以外,MEN同时提供丰富的符合铁路规范的各种产品,包括加固式 CompactPCI/Serial、COM板卡及屏幕计算机、盒式计算机等。

MEN嵌入式计算机■梁 宇

· 广告 ·

前不久,由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出口欧洲电力机车——中白货运 2型电力机车通过欧亚经济联盟 EAC 铁路机车车辆安全规范认证,标志着中国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首次获得“欧亚签证”,正式进入欧亚铁路市场。

中车大同公司总工程师赵明元介绍,中白货运 2型电力机车首获“欧亚签证”,不仅意味着该型机车能够

在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境内运行,执行跨国联运任务,而且对于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EAC 认证是欧亚经济联盟对进入本地区产品实施的一项强制性认证。其中,关于铁路机车车辆安全规范的认证标准,与其他地区存在许多差异。在项目 EAC 认证过程中,中

白货运 2型电力机车 52个部件、348项整体性能全部通过认证审核和试验验证,并在辐射安全性、生态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等规范上具备完全的符合性。此次通过 EAC 认证,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企业对世界其他地区相关技术标准的了解和应用,持续完善和丰富我国轨道交通装备技术标准,并为更多的中国电力机车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借鉴。

中白货运 2 型电力机车牵引能力强,性能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管理等特点。在此之前,中车大同公司先后通过了 IRIS 国际铁路行业标准、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等多项国际标准认证,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

中国电力机车首获“欧亚签证”■新华社记者 樊 曦

自动驾驶有轨电车下线

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新交通试验段首列有轨电车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下线。列车采用自动驾驶技术,整个运行过程只需要人工辅助监控。

据介绍,以往的有轨电车都是由人工驾驶,而该型有轨电车首次装备了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指挥有轨电车自动完成驾驶动作。电车采用 3 节模块编组,车长 35.19米、宽 2.65米,最多可容纳380人,头尾两端均设驾驶室,可双向行驶,最高运行时速 70 公里。车门处地板距地面仅 34.5厘米,与站台基本持平,方便乘客上下车。

车辆还采用了两项世界领先技术——铰接式转向架和永磁同步直驱技术。铰接式转向架具有运行平稳、曲线通过能力强等优点,不占用客室区域的空间;永磁直驱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驱动技术,由永磁同步电机直接驱动车轮,取消了传统齿轮箱,启停快、噪音低、易于维护。据估算,该型有轨电车的牵引能耗比普通有轨电车节约15%以上。

徐 冰

中铁科工集团机械院研制的 10台新能源超级电容电机车在武汉、常州、上海、宁波等地地铁施工中成功运用一周年,各项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了地铁施工的快速推进。这标志着中铁科工集团成功研制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高端装备——超级电容电机车。

长期以来,我国施工运输电机车的动力采用铅酸蓄电池,但铅酸电池的使用及维护繁琐、充电时间长、使用寿命短、成本高,极大地影响了全国各地地下工程和隧道施工进度和效

率。同时,由于这几年地下工程和隧道工程朝着大直径、大坡度发展,传统的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机车难以适应施工的要求。

中铁科工集团机械院针对这一课题,经过 2年多的技术攻坚,成功将超级电容这一新型能源应用到地铁隧道施工运输电机车中,研制出牵引力更大、整体性更稳定、安全性更高的新能源超级电容电机车,成为国内首批制造并投入使用超级电容电机车的企业。

他们自主研制的新能源超级电容

电机车品类齐全,适应于国内外各类地下工程和隧道施工。新能源超级电容电机车按充电方式分为充电桩式和车载充电机式两种;按牵引吨位分为25 吨 、 40 吨 、 45 吨 、 50 吨 、 60 吨 5类,其中最出众的 45 吨车载超级电机车搭载 45度电超级电容,仅需充电 10钟,就可在 35‰的坡道上提供 245 吨的牵引重量,满足国内 80%以上隧道施工工况。

中铁科工集团机械院是我国电机车研制最早的企业之一,产品吨位与牵引技术在行业内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新能源电机车带来隧道施工新动力■本报通讯员 洪杰雄 刘则威

中车唐山公司“张东义技能大师工作室”技术带头人在进行课题攻关。 吴可超 摄

中兴通讯铁路光电(铜)一体化解决方案全景展示

menRDC系统运用于轨道交通

宾德M12产品

西 门 子Railigent®交通数据智能管理平台

重点关注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