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志愿者的朋友圈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3月初,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飞向了北疆大地,这是南方人难以见到和想象的,在新疆,3月飞雪是常见的事,这也足以见证新疆冬季的漫长。新疆的冬季异常寒冷,冷艳的雪花随处飘舞,大地上银装素裹、山舞银蛇、白雪茫茫。寒气催生的雪花,飘飘洒洒、漫天飞舞,在戈壁滩、沙漠里、绿洲上,舞动一场宏大的集体舞,舞出冬的风韵。

雪花看似柔弱却风骨凛然,从不畏惧沙漠的浩大、戈壁的广袤、荒原的悲凉。所到之处掩埋一切,完成了改天换地的壮举。没有什么力量能与雪花抗衡,新疆广袤的原野,被洁白的雪花完完全全地统治在脚下。

生活在新疆的团场人,对雪花的喜爱颇深。遥想那段艰苦的岁月,往往一场暴风雪袭来,掩埋了连队

的地窝子。雪后的清晨,人们像兔子一样从雪下钻出来,惬意的笑容挂满脸颊。个个兴奋不已,如孩童般在厚厚的积雪上玩耍、打滚。洁净的雪花,覆盖路上尘土,连队空气清新,人们精神抖擞地出门观赏雪后的美景。生活用水的困难也解决了,在门口用水桶装满积雪,放在火炉上融化成水。这是老天送来圣洁的水,既纯净又甘甜。

洁白的雪花在水桶里遇热发出“滋滋”的响声,仿佛脱胎换骨般产生了质变,又像发出一声声呐喊,一点点融化成水。人们掬起一捧清澈的雪水,喝到嘴里乐得手舞足蹈,欢呼着:

“有水喝了!有水喝了!”像庆祝欢乐的节日似的,不用再喝涝坝里苦涩的盐碱水了。

团场到处都白茫茫一片,变成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树枝上、野草上落满了雪花,白绒绒的好看极了。军营式的土坯房盖上厚厚一层雪,像匍匐在地上的雪龙,长长隆起的脊梁格外醒目。雪地上一串串的脚印,在雪龙之间穿行,像编织出的美丽图案。一群麻雀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羽毛上沾满了雪花,像胖乎乎的鹌鹑,憨态可掬。阳光照射过来,把冬日的景色浸染得美妙绝伦。

漫长的冬天里,飘飞的雪花见证了团场人拉沙、积肥会战的劳动场面。银色的雪野上,彩旗飘飘,男女老少齐上阵,拉着架子车往地里运沙子、拉农家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脸上流淌着汗水,头上冒着热气,拼命与时间赛跑,每天,以能超额完成任务为荣。天空中飘舞的雪花被人们的干劲感染了,停止了飘舞。雪地上纵横交错的车辙印,像绘制出的宏伟蓝图。白茫茫的雪下藏着的春天也悄悄开始发芽了。

邀上好友一起去雪野滑雪,真是乐趣无穷,再带上一条狗,来一场狗撵鸡的比赛,那场面才叫振奋人心。把鸡放在家里的火炉上煮熟,那浓郁的肉香半个连队都能闻到。再有一壶老酒相陪,那日子就是神仙也不换啊!有雪花做伴,团场人平添了许多乐趣。

雪后驾着马拉爬犁出行更方便,行驶速度不亚于现在的汽车。过年去团部买年货,节省了不少时间。平常看似柔软的雪花,经过寒冷的历练,坚韧的风骨表现得淋漓尽致。紧紧地叠在一起,形成厚厚的硬壳,爬犁滑行在上面,如履平地。下雪前没有路的地方,雪后都变成了通途,只要马儿强壮便能自由来往。

茫茫雪野之上,雪花的风骨在凛冽的寒风里尽显无遗,默默地坚守在地上,凝结成团,仿佛与寒冷进行较量。意志坚定的团场人,也有雪花一样的风骨。他们胸怀雄心壮志,发誓要把荒原变成绿洲,肩负起“屯垦戍边”的伟大使命。在新疆广袤荒原上,与美丽的雪花一起,书写着屯垦戍边的壮美诗篇。

每年冬天,雪花都来陪伴团场人,把荒凉和寂静一点点掩埋,让生机和绿色铺满大地。昔日的荒原变成了绿洲,雪花笑了,用绵绵的温情焐热了大地厚实的胸膛,伴着嘹亮的歌声载歌载舞,让真情飘洒在团场的田野上,用厚厚的暖被呵护返青的麦苗,为团场来年的大丰收保驾护航。

飘舞的雪花,像赴一年一度盛大的约会,纷纷扬扬地落下。又像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扑进这片热土。勤劳的团场人每次见到雪花,都兴奋不已,把雪花捧在手里,久久凝视直到融化成水珠。晶莹的雪花鹅毛般飘飘然,落满他们的身上。精致的纹路清晰可见,有立着的,也有躺着的,相互叠加在一起,像奋力挺举起一个个造型优美的雪雕,把凛然的风骨显露出来。它们从不计较先来后到,一层层落在地上抱成一团,最后变成厚厚的雪被,呵护着大地上的一草一木。每朵雪花都努力地用肩膀扛起其他的雪花,靠这种鼎力协作精神,完成了呵护大地的夙愿。

那么,同样和雪花一样有着坚韧风骨的团场人,正是靠着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默默奉献的精神,创造出人间的奇迹,把荒原变成了绿洲。用辛勤的汗水开垦出了一片片良田,在新疆大地上建起了一个个花园式的团场。

雪花又弥漫了团场的天空,我仿佛在雪中看见了许多老军垦熟悉的面孔,布满皱纹,写满了沧桑,又充满坚毅,还有一首歌颂军垦事业的赞歌也雪中在传唱着……

2020年3月20日 星期五 副刊投稿邮箱:btrbfukan@163.com视觉:任延雪 校检:强晓璇

副刊胡杨 6版责任编辑:陆小龙 电话:0991-5509362

第1740期

诗丛

由于石头,我和这家店主相识,并加了微信。可笑的是,我只知道他的店名和微信名,竟然不知道他叫什么。

宅家期间无事,经常翻看朋友圈,我知道了他每天的行踪。原来他当了一名志愿者。读到他那字数不多的微信记录和配发的照片,倍感亲切,也很受感动。他不是文化人,只是每天把所思所想所干的事情发在微信朋友圈里,与大家分享他的快乐。微信也就几句话,但足以震撼我的心灵。

现在,我没有经他允许,把他的朋友圈记录下来以飨读者,我想,他也会乐见这样的分享吧。

2月6日装货。满满的一大车,肩扛手提不容易啊!送货到(七师)一二八团派出所。为了警察同志值

班期间有吃喝,再累也值得!加油我自己,加油我的国!回家了,很开心为了一线警察做些事情。

2月7日今天气温零下20(摄氏)度。外面冷飕飕的,装货时

手都冻得发麻。看看周围还有那么多志愿者为车配货,他们都不怕冷,我怕什么!我们都是爷们,挺住自己,加油我的国!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我们都努力吧,我不能上一线,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可以的!

2月8日自己装货,满满的一车呀,实在装不下了,一个人装

这么多货真的很累呀,可是想到团场的人都在眼巴巴地等着,哎,咬咬牙,坚持吧自己!

送货,看到收货人高兴的样子,我自己也很高兴!路上除了我的车,再无他车,也空无一人。

2月11日虽然新疆离内地那么远,但市场物资还是很充足,老

百姓所需日常生活用品,应有尽有!祖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不容易呀,厉害了我的国!

装货、送货、卸货。累得狗熊一样,都不想说话了,回家赶紧吃几口饭,最大的愿望,美美地睡一觉!明天继续战斗,再累,爷们也能挺住!谁怕谁呀!

2月12日天气特别冷,装货时手都冻得麻木了,脚也觉得凉冰

冰的。路上林带里的沙枣花还未开苞,但我仿佛可以闻到

花香。从小在团场长大的人,这都是熟悉的风景。吃个面包当午饭吧!特殊时期,国家有难,咱就别讲究了,不饿肚子就行,总比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要强吧,他们可是每天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啊!

2月13日接到的任务是给(七师)一二四团派出所送大米,天

不亮就出发。迎着雪,一路向西,完成送货任务。从古尔图下连霍(高速)向南进入天山腹地约50公

里处。口渴呀,吃几口雪。找不到路了。快100公里了,只有我一辆车一个人,

90公里每小时。不急,慢慢开,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每天开车不少于300公里,装车卸车6吨货。早7点

起床到晚 8 点下班,别问我挣多少!义务的!免费的!我是一名志愿者!

2月14日装上货,向(七师)一二三团出发。在这个特殊时期,路上的饭馆都关门了。牛肉饼,鸡

蛋,老婆给带的爱心午餐。凑合着吃点吧,晚上回家再好好吃!还有人比我更辛苦呢,我虽然累,但安全有保证呀,那些在病房里忙碌的白衣战士每时每刻都有被感染的危险,他们都不怕,我还怕什么,加油自己!

2月17日早上天刚亮就去装货,满满一车啊,扛得肩膀有点

疼。怎么今天跑不动了?累了吗?饿了吗?想想那些在一线奋斗的人们,这点苦真的算不了什么,坚持吧,坚持就是胜利,加油自己,加油我的国!

2月21日天热了,雪开始融化。可恶的病毒快滚蛋了吧,让我

们都坚持吧,看谁能耗过谁!烦了就想想那些在一线奋斗的人们吧,他们才是最

辛苦的,挺住吧朋友们,知足常乐!2月25日

继续给团场送物资。一个团一个团挨着送。路上没有别的车,也见不到别的人,等到了团场见到接货的人觉得很高兴,抽了别人递来的一根烟,觉得挺幸福的,知足常乐吧!

2月27日宁静的早上,不畏严寒的警察,忙忙碌碌的志愿者,

响应号召蜗居家里的人们,加油中国,胜利就在前面!一路向北送货到团场!心情像风一样自由!

2月28日装上货,向团场出发。路边林带边,一只鸟看见车就跑,哎,你跑什么跑?

你怕什么怕?你扭什么扭?春天马上就要来了!天天送物资,儿子快一个月没见了。

3月1日抽空给马上回家的儿子买些小零食。天天两头不见

太阳地忙碌着,家人都顾不上,每天回到家就是吃饭,然后倒头就睡。能不累吗?装那么一大车货,到地方还要帮着卸货,谁是铁人呀?

再装一磅,赶紧送到地方去,团场的人都在眼巴巴等着呢,再苦再累也得坚持呀,挺住自己,挺住中国!

卸车。腰都快累断了,但也不能倒下呀!3月2日

早上好!天没亮,人已走,加油中国!从天黑配货到天亮,还是一部分!加油自己!加油

中国!今天开始两人一辆车了,我只管开车,终于有人卸货

了,开心!3月4日

天亮了,装上货出发。天气慢慢开始暖和了,地上的积雪也化了。路上还

是见不到其他车,感觉有点孤单,有点寂寞,抽支烟吧。去(七师)一二五团送菜。大家看见我来了很高兴。

是呀,都送了快一个月的菜了,大家都很熟悉,也是老朋友了。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让他们也回家与家人团聚吧,不容易呀!

让我们一起众志成城,彻底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坚持就是胜利!

3月5日今天早上送捐赠物资到医院。一线的医务人员最辛

苦,感谢他们的付出,祝愿他们身体健康,让我们一起携手共战疫情,中国一定能赢!

人多了,天也蓝了。……就整理到这里吧,我还会继续关注这名志愿者的微

信朋友圈。虽然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春天正在来的路上,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态势发展,感

谢千千万万个不图名、不计回报的默默奉献者。我为祖国自豪与骄傲;有了千千万万个善良勇敢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中国,一定能赢!

压题图为武汉大学校园一角(3月16日摄)。日前,武汉大学樱花开放。因疫情防控,校园不对公众开放,为了满足大众对美景的期待,武汉大学开启“云赏樱”,3月16日至25日每天10时至16时,通过网络为公众呈现校园樱花实景。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何静梅何静梅

一名志愿者的朋友圈一名志愿者的朋友圈

风骨●张继为了春回大地

●邓小芳

“千里面朝夕相见 ,一寸心死生可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他们坚定与感染者患难与共因为有这群勇往直前的“大雁”啊让病毒逐渐揭下了邪恶的面罩让病人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的笑

他们是谁?是不计报酬 无论生死的白衣天使是步履紧凑一刻不歇的基建人更是至真至善 无求无悔的勇士他们是皑皑白雪里坚强向上的绿草是无数生命堡垒的建设者更是那雾霾中折射的希望之光照亮了按下暂停键的城市点燃了无数人的生命之火更照亮了我们的“抗疫黑夜”

我知道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承载着春天的梦想凛冬散尽 惊蛰已过 四月将至抗疫胜利必将到来

你们这群勇敢的“大雁”啊扎根在这个伟大的国度无畏一切考验淬炼哪怕前方困难重重你们依然勇往直前

天空因为你们而阳光明媚复工的热潮因为你们而有条不紊请收下我们对您的敬意让清新的微风吹给你们欢快的歌儿我们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等你们安全归来

太阳出来真好!有多日没感受暖暖的阳光了。

今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宅家,这是政府的号召,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大灾面前都应遵守。当不了英雄,就带头戴上口罩;去不了前线,就带头宅在家里。宅在家,其实也没闲着,我时刻关注着武汉的疫情,每次打开手机,都盼着那些揪心的数字能降下来。看着白衣天使感人的故事,看着那些感人的画面,我禁不住两眼湿润,控制不住的眼泪流在脸上,流到口里,又涩又苦,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今年春节的天气,也是阴不阴晴不晴的,我很郁闷,总盼着太阳出来,让我的心敞亮一些。但天不遂人愿,不出太阳,也不刮风。我盼着刮一阵风把病毒吹走,也盼着太阳出来暴晒。听说病毒不耐高温,所以我盼着春天快点到来,就连晚上做梦都在想。终于有一天清晨,我睁开眼睛,看到天放晴了,东边的一缕晨曦透过窗户照射到了我的床上,我心中窃喜,赶快起床,和久违的太阳说会儿话。正好那天通知开会,安排抗击疫情的事情,我终于能到屋外接受暖阳的眷顾了。

西边的公园,往日里游园的人、锻炼身体的人络绎不绝,那日却空空荡荡,只有那些高高低低的树、那些花草,在懒洋洋地沐浴阳光。我感到阳光格外暖和,感觉自己活了半辈子,似乎才真正认识太阳。那几棵老银杏树上有一群鸟儿,也许是长时间没见到太阳的缘故,也许是对公园的突然寂静有点不适应,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像一个合唱团,给刚出来的太阳配乐。它们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好像忽视了我的存在,当然我也没有赶走它们。在树杈上有一只鸟儿,静静地享受着阳光,好像找到了安放灵魂的宝地。我看看它,它看看我,我明白了它的心思,它是在嘲笑:看你们人类,总是狂妄自大,还狠心地吃我们,这下好了,遇到这么大的疫情,就自作自受吧。我心如刀割,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滥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感到羞耻。

站在暖阳下,我想到了这次抗疫的战场,心想疫魔终究是见不得阳光的。来势凶猛、气焰嚣张的疫魔,在强大的人民军队、白衣天使面前低了头。那些揪心的数字一路滑落,不就标志着我们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胜利吗?心想其实这也是必然的。最近我宅在家听了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关于这次抗疫的演讲,若往日听这演讲,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在这次疫情中,我们每个人亲眼见证、亲身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受到我们祖国的强大,因此我听着听着,不由自主地热烈鼓掌,激动得热泪盈眶。

尤其是我们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斗争中,表现出了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现出了崇高的责任担当和职业情操。他们不愧是造福人类、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是新时代可敬可爱的人。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都是我心中的太阳!有的父子同上阵、夫妻同参战,相遇在医院的过道里,只能以手势相互鼓励加油的画面;那些被防护服捂得衣衫湿透的医护人员和那被口罩勒得变形的脸;他们因为太累,就地和衣而睡的场景,无不给我心灵带来巨大的震撼!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我多么想化作刺破长空的利剑,与他们一起加入抗疫的前线。

突然,我听到有人说:“这么好的阳光,花儿开了,春天来了。”原来是对面走来一起去参会的同事。尽管戴着口罩,但他的眼睛告诉我他心里有多么兴奋。

是的,我嗅到了阳光下梅花的幽香,春天来了,这么美好的阳光,我们的祖国依然会在春天的涌动中阔步前进。

站在暖阳下

●●刘福明

老家在山区,那里山大沟深,修一条路非常困难。小时候,我家所在的村子里没有一条平整的马路,都是羊肠小

道,曲曲弯弯,凹凸不平。遇到天阴下雨,更是泥泞不堪。特别是下雨天,光脚走在路上,啪啪啪的,很有节奏感,溅得衣服上都是泥巴。如果穿了鞋的,害怕泥巴把鞋子从脚上带走,也害怕把鞋子涂成泥鞋子,回家挨大人的骂,就把鞋子拎在手上走路。

那时候村子里的路大多数是走出来的,并没有人刻意去修路。一块地到另一块地,连接的小路,就是靠人长期走出来的。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也是这样,顺着地形地势,硬是走出了一条仅仅能通过两个人的山道。这条山道用处可大了,人们利用这条山道,把牛从一块地赶到另一块地,从一座山赶到另一座山;把粪土用荆条编织的筐子挑到一块块地里、一座座山上;把收割后的庄稼,用草绳捆起来,一捆一捆背回到场院里晾晒打碾。这被双脚踩出来的路,承担了农家的一年四季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承担了日子的殷实与贫穷,承担了锅碗瓢盆和乡村朴素的爱情。

山上有路,沟道里也得有路。没有路,一双脚就不能到达想要去的地方。沟道里的路也是踩出来的,先是牧羊人赶着一群羊,日复一日地踩,接着下沟里担水的人踩,踩踏实了,赶着牲口下沟饮水驮水,这样周而复始地踩,不厌其烦地踩,路就成路了。

如今,几乎家家有了小汽车,有些家庭还有了大卡车,显然供三轮车跑的路又落伍了,人们还得把路再往好里整,这时候靠人工显然不能劳作了,于是请来挖掘机和推土机,一次性推到位,推到家家户户的门口,现在的路平整多了,而且铺了水泥,农村人和城里人一样,也可以穿贼亮贼亮的皮鞋了,再不用担心下雨或者下雪了弄坏鞋子。

我小时候,因为没有公路,所以没有见过汽车,后来公路一直从县城修到我们家,然后从我们家延伸到远方。有了公路,就有了大汽车,有了班车,人就可以走出大山,去看看远方,看看山外到底是个啥样子。爷爷那辈人中,只有爷爷步行了四天四夜,去过县城,回来后给村里人讲了好长时间,全村的人都在劳作之余,伸长脖子听爷爷讲外面的世界,觉得爷爷把人活下了,是见过世面的人。就这么短短几十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好多人不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热衷于出外打工,他们用挣回的钱去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坐地铁、高铁、飞机……这一切变化也是归功于路。没路,就没有这些快速的可供远行的工具,心里想得再美,也无法实现。

其实,风有风的路,鸟有鸟的道。唯有树,表面上看好像没有路,一生一直待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离开半步,像爷爷那辈人一样,哪里也去不了。其实树也有树的路,树依靠自己的果实和叶子,走了好多路。家乡的苹果、核桃、黄花菜远近闻名,它们远走他乡,用它们走过的路,回报了曾经哺育过它们的乡人,就像我们这些村里年轻的一代人,通过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在城里谋了职业,成了家。这是一条艰辛的路,这条路我们走踏实了,走远了,我们替父母走到远方,看了外面的世界,父母就高兴,就觉得活得有滋味,日子有奔头了。子女是父母心中的路。

有关路的很多俗语,道出了做人的道理。譬如,不走的路要走三遍。譬如,天晴修水路,遇事早谋划等。这些俗语,让我们明白了事理,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引导我们走正路,做好人。路,无处不在,但每一步都得走好,走踏实,才对。

通往远方的路●惠永臣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