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黄叶舞秋风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责任编辑 :余 玲 电话 :85222316 ■版式设计:杨阳

E-mail:dtrbfk@E-mail:dtrbfk@126126.com.com 7 版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鸿雁南飞,菊有花黄。寒露已至,重阳在侧。我突然想起了父亲的一盆盆菊花来。

那些菊花,是家里的稀客,也是村里的稀客,是父亲一盆盆装在自行车车篮里,从七八十里远的大丰县城带回家的。奇怪得很,父亲从不带弟弟去他厂里住,每年暑假却一定带我去住上两个星期。

父亲半个月就回家一次。那一年暑假,他忙完了手头的事,下午便载着我去看他最喜欢的九曲长桥。坐在前车杠上的我突然看到桥头开了好多不知名的花,欢喜得手舞足蹈:“爸!爸!那些花真好看啊!”父亲是喜爱花花草草的,一个村子,人家家前屋后长满了青韭碧葱,只有我家门前热热闹闹开满了美人蕉、节节高、一串红、大丽花……

父亲笑着蹭蹭我的头,说,过两天我买一些特别漂亮的菊花带回去,等秋天开了,比橱柜上那盆塑料菊花都要好看呢。

时间不紧不慢地晃悠着。后来,爸爸果真每隔半月就买回一两盆菊花,告诉我,等到寒露时它们就会开了。于是,每天上学前放学后我又多了一件事——搬花,那些可不是门前土里泼辣的乡下菊花哦。况且,整天在地里劳作的母亲哪里有闲工夫照料它们呢。

终于开花了。哇哇哇,鹅黄的,淡紫的,纯白的……这还不够惊艳,让我欢喜得整天不愿意出门的是那些姿态各异的花朵。有细细长长地垂下来像女

孩子漂亮卷发的;有花瓣开到一半微卷的,还有一嘟噜一嘟噜像白色的小太阳挤在一起淘气的……我已经兴奋得忘记了它们的名字。

左邻右舍都赶来瞅,都说,嗯好看。可他们并不真的来看花,他们是来看电视的,那几天刚刚在播《射雕英雄传》。全村就我家有台彩色电视机,妈妈说,大家就借看花的机会顺便看会儿电视剧不行么?

没几天,小小的房间已经挤不下人了。没凳子大家也不急,挤在一块儿也热闹。只是苦了我的那些名贵的菊花——都是爸爸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买的,妈妈为此没少数落。一天早晨,我终于发现,那卷发的白公主拦腰折断,那紫色的贵妃花瓣落了一地,甚至碎了几只花盆。

看着满地的狼藉,我很是无语。后来父亲回来,妈妈斜着眼,有点幸灾乐祸——早说了,我们哪是养花的人?我看看父亲,他看看我,各自摇摇头。自此,父亲再也没有养过盆花。

但是,门前屋后照例长满了花。现在,妈妈也不同年轻时,时不时地要找借口要铲了它们。每次回家,看我围着花草转悠,她也会凑上来点评一番。父亲呢,叉着腰,站在一旁看着我们笑。

抬头看天,有雁群横着飞过。我眼前,闪出一幅画来,父亲和母亲正各自拾掇着。一个,揪揪枯叶,一个,摸摸花朵。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秋意已浓,鼻尖,有清香拂过。

最忆是花黄陈晋华

窗外,雨丝幔络,织起如烟的薄纱。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两件事:读书和小憩。

这般想着,便搬来爱读的书,席地坐于书摞之间,汗牛充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拿起一卷三国晋初史,读着读着,倦意袭来,便放下书,枕书合目,静听落雨。雨声淅沥,像极了一曲《广陵散》。

小雨如丝,柔可绕指。刑场之上,嵇康一袭素衣,轻挑琴弦。数百年前,聂政走入王殿,暗刃紧握。起音!刺韩!殿内歌舞升平,杯盏交错,舞衫歌扇,祥云绕梁。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舞姿,那清似天籁,柔似流水的歌声掩住了凌厉的杀气,直至利刃刺向韩王,众人还未及反应。

雨势渐大,连如古埙。那柄见血封喉的徐夫人匕首迅雷般刺入韩王脖颈,满座哗然,金杯玉盏

尽掷于地,聂政手握利刃,眈眈相视,四周侍卫,无人敢前。冲冠!发怒!刀光剑影之中,聂政忆起韩王杀父之仇,字字含恨,句句泣血,目光如炬,怒发冲冠,天地之间,一片怆然!

大雨如雷,洪若钟磬。血仇已报,如愿以偿。琴声如秋风扫落叶般凌厉,如沧海灌桑田般磅礴,风驰电掣,地动山摇,气贯乾坤,势破苍穹!抱剑!自残!聂政操刃向己,自尽而亡。岁月流转,刑场之上,嵇康猝然收尾,掷琴于地,曰:“此为《广陵散》之绝响!”

曲终,人散……一场雨,一场梦。我缓缓睁

开眼,翻开书页,感受几千年前的温度,一个忍辱负重,厚积薄发;一个清高独傲,不同尘俗;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因同一首曲结缘,走向同样艳丽凄谲的归宿,而这积淀千年的仇怨,化为张张页页,落

在我的手中。书页斑驳,印着岁月的痕迹,

如血泪滴落,凝固成明明晦晦的愁怨。掩卷沉思,我不由想起不久前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那部以还原历史为名义,用古代人名加上现代逻辑混合而成的闹剧。因此,相比那些认为臆测的形象,我更愿意嵇康活在书页之中,我只能看到他桀骜的身姿和在风中翻飞不止的衣衫,却看不清他的眼,望不透他的心。

也许这才是最好的解读,书本的妙处便是写下三分要言,空下七分留白,而这七分,才是韵味所在。清风徐来,雨帘微动。枕着散发油墨芳香的书,我在这闲棚落秋籽,烟雨润秋叶的日子里与古人神魄相交,隔空而谈。

雨声沥沥,如梦似幻,与其流连于变幻的光影之中,不妨枕一卷墨香,落一地清欢。

枕书而眠张曼齐

挚友来看我,相谈甚欢。相识相交数十年,我们早已知根知底,无话不谈。

我与挚友颇多相似。就说吃饭吧,上了桌,很少考虑油腻会让脂肪堆积,身材走样。挚友的口号是,如果每顿饭都要控制自己,生活岂不是太没味道了。兴致上来时只管吃,但是,吃下去多少热量,锻炼消耗掉多少热量即可。

于是,重口味的我们随心所欲地点了干锅肥肠,红烧老豆腐,沸腾鱼片,这是我们共同的喜好。香软酥嫩的肥肠肥而不腻,辛辣的花椒偶尔与舌尖牙齿相遇,带来感觉明快的刺激,仿佛从温暖如春的世界,一下进入大雪纷飞的季节,那种尖锐的透彻直达肺腑。

难得相见,可聊的话题太多。不经意间,友人捂着嘴巴,吐出一点什么东西。我问怎么了?友人说是吃到了一粒花椒。彼时,正聊得兴致盎然,我也没太在意,而友人进食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都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和友人之间是那种哪怕一个眼神,半句话,就能明白对方的人。是那种即便一年半载不见,但每次相聚,都有人生初见的美好。

第二天,和友人通电话,友人说在医院。我说好好的跑到医院做什么。友人说,一颗牙齿出了问题,现在要取掉。我说昨天吃饭时不是好好的嘛。友人笑笑,可能是昨天的花椒正好斗到了。也许那颗牙本来就有点小问题。

我说难怪昨天看你的样子,当时为什么不告诉我?友人笑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们难得一起吃个饭,那不是扫了你的兴吗?

很久以后的今天,我依然记得友人说的那句——可能是花椒碰到了牙齿的话。那粒花椒,就像一

颗智慧的种子,在人世间流转,微微一笑。

多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老者。那是个慈祥、干练的老人,和他说话,你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他的爽朗,通透,以及他和同龄人的不一样。去年秋天,我去医院看病,遇到那个老人。老人笑呵呵的,说是来挂水的。老人看起来很健康,依旧善谈,温和,睿智。后来,又碰到过老人的儿子几次,说是老人喉咙不好,来开做“雾化”的药回去,让老人在家治疗。

前些日子,听我的朋友告诉我,说那个老人去世了,然后,又告诉了我一些关于老人的儿子和老人的一些事情。

原来,老人两年前得了恶性肿瘤病淋巴癌,先后到上海、南京进行了九次化疗。回来后,子女告诉老人病情已得到控制。其实不久,肿瘤细胞就开始转移。做儿子的,每次带老人到医院看病都不进肿瘤科,哪怕是挂水都在急诊室。

那个老人,他也知道了自己病情的发展,但在子女面前却装作不知。老人和我的那位朋友相识多年,早成莫逆。深秋的一天,老人特地跑到我那个朋友那儿,对我的朋友说,我就要走了,最后一次来看看你这个老朋友。那句话说过三天,老人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这件事是我的朋友后来告诉我的。朋友很是感叹,说那个老人是他见过的很少有的智慧之人。他的儿子和他,明明大家都知道真相,但就是不愿说破。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坎坎坷坷,但爱是唯一的通行证。我们不想让我们爱着的人受伤,所以,才选择了隐瞒。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知道真相,许多被隐藏的真相背后,散发着人世间弥足珍贵的爱。那些善意的谎言,是开在人生路上的智慧花朵,美丽又温情。

真相有时不重要严宜春

弘扬红军

长征精神王棣珍

冲锋陷阵万里途,

史无前例荣誉殊。

激励后人国梦现,

巍巍中华绘新图。

纪念长征八十年,

红军军魂高于天。

坚定理想和信念,

克敌制胜是动力。

长征之路史无前,

时间之长险难多。

爬雪山来过草地,

吃尽人间苦中苦。

反围剿来渡赤水,

巧渡金沙抢渡河。

英雄憨笑洒热血,

换来长征胜利歌。

新的长征已启程,

弘扬当年红军魂。

攻克难关和险阻,

中华复兴梦圆满。

弘扬长征红军魂

圆满中华复兴梦仲翰轩

深秋,落叶飘零,风霜肃杀。菊,却携一身淡雅花香悄然绽放,一夜之间,把那沟河渠畔、田边地头全给占领了,真是乡野尽带黄金甲啊!

视野所及,一丛丛,一簇簇,星星点点的金黄,洒落在枯草瓦砾间,点缀在茅屋亭榭旁,盈盈一笑,风情万种。那金朵黄得璀璨,黄得触目惊心,在西风中摇曳出丝丝温情,你怎能无动于衷?这时,来不及拒绝,你就会悄然走近,俯下身子,贴着它的笑脸,深深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那一刻,美得心醉。

数年前深秋的一个黄昏,我在一条无人问津的乡间小路上遇见菊,翠叶黄花,纤瘦身影,幽幽暗香,一群白蝴蝶,在其间流连,此情此景,宛若初见,让人心生爱怜。菊,就开在粗壮而高大的芦竹脚下,一蓬蓬枯黄的狗尾巴草缠绕着它。彼时,夕阳的余晖透过芦竹的缝隙,细细碎碎,洒在金黄的菊瓣上,斑驳的光影犹如扑了一层金色的霜粉。天空就是一块晶莹的蓝水晶,衬得菊花格外明艳。那纤细的,婉约的,婀娜的,娇羞的,把寂寞的乡间小道点缀得花香弥

漫。哟,我的指尖、衣袖、发梢也跟着沾满花香哩!

吾爱菊花,更爱读与菊花有关的著述。为觅菊的出处翻读《礼记·月令》,篇中这样记载,“季秋之月,鞠(菊)有黄华。”它的意思是说,菊花开放的时间是每年秋天的秋末,所以菊花也叫“秋花”。菊花的“菊”字,在古代作“穷”字讲,是说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来确定的。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后来重阳“赏菊”的习俗由此而产生。

“冷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里”,莆阳同乡刘克庄写了最常见的两种菊——白菊和黄菊。其实,菊的品种繁多。清代康熙皇帝命汪灏为《群芳谱》补遗,扩充为《广群芳谱》,又增加菊种四十一种,累计已超过三百种。然而,凌霜盛开天地间的,仍以黄菊居多,当然,也不乏素素雅雅的白与浅浅淡淡的紫。黄与尊贵、雅洁、高尚连在一起,再加上菊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铮铮傲骨,难怪人们会如此喜欢它呢!

古往今来,菊花以它淡泊、超然、孤傲的品质,使它很自然成为

文人隐士身份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的菊道出自己心性的高洁;“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朱淑贞的菊,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的菊,彰显了一腔霸气。清·张潮《幽梦影》,把陶翁列为菊的知己,以至人们一提到陶渊明的名字,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个是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高唱《归去来兮》的诗人,一个是在寥廓霜天里迎风傲立的奇葩;一个是归隐田园的高士,一个是“不随黄叶舞秋风”的香草。人与花,花与人,互为叠印,相得益彰,无怪乎靖节先生能啸傲东轩:“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了。

菊,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就成了“花之隐者也”。历代文人对菊花的高风亮节、高尚情操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赞誉。光是在《红楼梦》里,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十多首吟咏菊花之作。其中“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凌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

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黛玉三首咏菊诗是园中姐妹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魁夺菊花诗”更是三首之冠。诗的最后,点出典故“陶令”(即陶渊明),以此歌咏菊花的高风亮节,也暗示了黛玉自己的高洁品格。菊花宁可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这一点和红楼女子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同出一辙。

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栽培历史。因其端庄素雅,花姿飘逸,花香幽微成为著名的观赏植物。又因其形象质朴,孤高绝尘,品性高洁,成为诗人独立精神的意象,菊和梅兰竹合称“四君子”,是古今文人画家吟咏写意的永恒题材。

菊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贞秀取胜。静静地观赏一株菊,你会感慨寒风中尽情摇曳的菊花,竟蕴藏着那样的清秀神韵,自然让人钟爱。爱它的凌霜盛开,爱它的清雅淡泊,爱它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

不随黄叶舞秋风范爱华

仙湖鸟瞰 严海长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