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隆重举行升旗仪式 庆祝回归祖国20周年...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澳门...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

澳门舆论

PINGTAN TIMES

2019年12月21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0591-24110110 时 事 责任编辑:李泽铭 美术编辑:翁 钊 22NEWS

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本报原创新闻及文章、图片依法受到保护,平潭时报社及本报记者享有知识产权。其他单位及个人,应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转载、摘编

或使用,同时须注明出处。未注明出处擅自使用或用于其他商业用途侵犯所有人权利的,平潭时报社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版权声明

值 班 编 委:张金飞编辑部值班主任:何荣昌

澳门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庆祝回归祖国20周年

据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者 王晨曦 王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日晨隆重举行升旗仪式,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特区第五任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主任傅自应、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沈蓓莉、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司令员徐良才和政委孙文举,及特区政府主要官员,与澳门各界人士约700人一同观礼。

清晨7时,澳门金莲花广场周围和附近道路、公园已经站满了前来观礼的澳门市民和游客,在冬日的微风中静静等待庄严时刻的到来。

近8时,由澳门特区政府治安警察局、消防局和海关组成的纪律部队仪仗队及警察乐队在升旗台前列队,贺一诚在特区政府保安司司长黄少泽陪同下,检阅仪仗队。随后,贺一诚来到观礼区。

在清脆的鼓声中,两列由治安警察局特警队组成的护旗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分别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区区旗进入广场。升旗手将国旗、区旗分别挂上两个旗杆。

8时整,澳门警察乐队奏响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澳门培正中学的100名中学生领唱下,全场观礼人士面向旗杆肃立,伴随旋律高唱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在众人的注视中,缓缓升到旗杆顶点,在晨风中徐徐飘扬。

48岁的澳门居民梁观娣和家人带着拍摄装备,记录了升旗的全过程。她说,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社会安定,市民生活幸福,“真心感谢中央政府对澳门的支持和关爱”。

吉林游客王子军和正在澳门城市大学就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女儿王舒一起观看了升旗仪式,这是王子军第一次到澳门。“看到五星红旗在澳门升起,心里格外激动。”他说,自己和女儿将一起度过一个意义非凡的假期。

↑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在在晨风中徐徐飘扬

新华社记者张金加 摄

←护旗方阵分别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区区旗进入广场

新华社记者李钢 摄

邮票中的澳门回归祖国20年新华社澳门12月20日电(记

者 周文其 郜婕 郭鑫)看着刚买到的“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邮票,55岁的澳门市民吴庆江笑得十分开心。“图案设计得很别致、很有纪念意义,我会好好收藏。”他说。

吴庆江早上5点多就从家赶到邮政大楼排队。他花了800多澳门元购买邮票。“我和孩子都很喜欢邮票。回归20年来,我们觉得澳门更加繁荣美丽。这次想多买点邮票,庆祝这个喜庆的日子。”他说。

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 2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天,澳门邮电局发行了以“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为题的新邮品。

当日上午,邮政大楼前的广场上,前来购买邮票的市民和游客排成约百米的长队。他们面带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购买计

划。一些资深“集邮迷”还分享过去收集邮票的经历,并互留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多多交流。

此次发行的新邮品包括一套4枚邮票及一枚小型张。邮票以明快的线条勾画出金莲花、妈阁庙、大三巴牌坊、港珠澳大桥等景观,将澳门中西融合、欣欣向荣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

邮票设计者林子恩介绍,用动感的线条将这些景观连接起来,是想展现出澳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内地实现合作共赢。大量使用金色,是想表现澳门市民对回归祖国20年的喜悦之情。

自1999年以来,在回归纪念日发行纪念邮品已成为澳门的惯例,均吸引大批民众排队购买。

澳门邮电局局长刘惠明表示,历次的澳门回归纪念日邮票设计中均突出展现澳门城市发展、经济腾飞、

社会和谐稳定等成就。澳门回归纪念日系列邮票和邮戳记录了澳门特区的发展,在澳门邮票史上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72岁的澳门市民刘淑荣20日一早就来排队。作为资深“集邮迷”,2000年她就购买了纪念回归一周年的邮品。“现在我还记得这套邮品的封面,特别是小型张上用金箔压成的莲花,十分大气漂亮。”她说。

“现在我们老人的福利越来越好,看病等都有了保障。以后我还会继续买纪念邮票,也希望澳门今后越来越好。”刘淑荣说。

回归祖国以来,澳门、香港与内地也多次就重大主题联合发行邮票,例如2003年共同发行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201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粤港澳大湾区”主题邮品。

刘惠明表示,回归后,澳门发行的邮票纳入中国邮政的邮票目录。澳门也常常会邀请内地设计师参与设计,并把内地一些景点作为澳门邮票的题材。这使得澳门邮票市场更广阔、题材更丰富。

39岁的深圳游客张济也在排队购买邮票。10年前,他曾经到澳门旅游,这次再来澳门,他感觉澳门的变化很大。“花草多了,建筑物更有设计感了,感觉当地居民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真为澳门的变化感到开心。”他说,“这次买到的邮票我准备送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也感受到澳门的美。”

20日,澳门邮电局还发行了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二十周年”为题的新邮品,展现驻军官兵威武文明、爱澳亲民、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良好形象。

一部澳门话剧背后的家国儿女情新华社广州12月20日电(记

者 邓瑞璇)“我们中国人,就是能吃苦。苦尽,才会甘来。”20日,林绮汶和她的伙伴带着原创话剧《苦尽甘来》登上国家话剧院的舞台。

作为话剧导演,同时也是澳门大学的学生,林绮汶感慨万千,“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站在这个舞台,把我们对国家、对澳门的热爱传达给内地的观众,真的很开心”。

这部名为《苦尽甘来》的话剧,由澳门大学学生会戏剧社与澳门霜冰雪创作实验剧团联合创作。团队主要来自澳门大学,学生们用自己的创作与演出,表达澳门的回归不仅是地缘的相通,更是澳门与祖国人心之间的交融。

在北京巡演前,这部剧已经在大湾区多个城市演出,北京巡回之后,要赶赴厦门大学,接下来还计划到上海、杭州、长春、西安、拉萨等多个城市巡演。这是澳门大学学生会戏剧社第一部在内地展开巡演的话剧。

“这是我们献给国家的礼物。”林绮汶说,“我们是和回归后的澳门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国家经过多年的奋斗,日益强盛,我们才能享受前人带给我们的甘甜。希望我们这一代能传承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也想让祖国各地的人们听见澳门新青年由心而发的爱国声音。”

“刚到北京,我们就一大早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说起在北京的经

历,林绮汶说,团队中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亲眼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北京的行程十分紧凑,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往往前一天演完回到宾馆已经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就要去下一个学校彩排。“虽然每天都挺累,但是每场演完和大家告别时都会舍不得。多辛苦都值得。”林绮汶说,他们珍惜和内地青年之间真诚沟通的机会。

从澳门回归到北京奥运会,再到港珠澳大桥通车,林绮汶说,作为年轻一代,他们的生活与国家许多重大事件相连。他们将自己的感悟

写在了话剧中,通过一对父女的故事传递出先苦后甜、拼搏进取的人生哲理,折射了国家发展和澳门的变化,将两代人对家国的爱娓娓道来。

每场演出之后,团队都会和观众现场交流。“观众都很热情,很多人说从话剧里看到了自己。”林绮汶说,每次的演出都加深了他们对国家的认识,感受到作为澳门青年背负的使命。

“内地观众的热情和包容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以后会慢慢把重心放到澳门本土创作上,结合国家发展的主题,通过话剧,与内地观众交流我们对国家发展、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林绮汶说。

——论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共担复兴重任,共享伟大荣光!

■新华社评论员

“盛世莲花”精彩绽放,“一国 两 制 ”前 程 似 锦 。 12 月 2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澳门回归祖国 20 年来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系统总结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重要经验,就继续推动澳门特别行政区各项建设事业发展提出希望,庄严宣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坚强意志。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把握大势、满怀信心,为把“一国两制”实践发展得更好、把“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完善得更好、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得更好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澳门回归祖国 20 年来,谱写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居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和谐,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这 20 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也是澳门同胞共享伟大祖国尊严和荣耀感最强的时期。澳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生历史性变化,得益于“一国两制”方针的全面贯彻,得益于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特别行政区政府的积极作为和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濠 江 奔 流 ,莲 花 盛 开 。 澳门在“一国两制”实践中取得耀眼成就,也积淀了弥足珍贵的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一国两制 ”制 度 自 信 ,做 到 坚 信 而 笃行,“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始终准 确 把 握“ 一 国 两 制 ”正 确 方向,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变形、不走样,才能推动“一国两

制”事业行得稳、走得远;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当家作主的澳门同胞完全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始终筑 牢“ 一 国 两 制 ”社 会 政 治 基础,在爱国爱澳旗帜下实现最广泛的团结,“一国两制”沿着正 确 轨 道 前 进 就 有 了 根 本 保障。习近平主席作出的“四个始终”的深刻总结,揭示了澳门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核心密码,也指明了“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春 秋 代 序 ,岁 月 峥 嵘 。 在澳门迎来回归祖国 20 周年的日子里,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正式就职,推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也将进入新阶段。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澳门内外环境新变化,习近平主席登高望远,为澳门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擘画蓝图: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坚持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包容共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牢牢把握这“四个坚持”,守正创新、务实有为,就能推动澳门特别行政区各项建设事业跃上新台阶,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劲帆归海澳,门迎万里风。奋楫扬帆再出发,繁荣稳定、充满活力的澳门,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的时代。沿着正确道路砥砺前行,齐心协力续写崭新篇章,具有澳门特色的

“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澳门同胞必将与全国人民一道,共担复兴重任,共享伟大荣光!

新华社北京12月 20日电

新华社澳门 12 月 20 日电(记者 郭鑫)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 20周年的喜庆日子。当天,澳门主要报纸、网站和广电媒体均以大篇幅、长时段报道习近平主席在澳视察期间的新闻,并配发社论、评论,对回归以来中央给予澳门的关怀、支持表达感恩之情,高度评价具有澳门特色的

“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期待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团结带领社会各界取得新的发展成绩。

《澳门日报》除在头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的主要活动和发表的重要讲话外,还印发特刊详尽报道相关细节和各界反响。澳门广播电视股份有限公司则滚动播出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的新闻,全程直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 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

《澳门日报》当天发表题为《新起点 新担当 新辉煌》的社论指出,澳门回归 20年来,中央政府始终坚持实行“一国两制”、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决支持澳门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决支持澳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特区政府有效施政提供了根本保证。

社论表示,回归祖国后,澳门特区政府始终把爱国爱澳作为社会核心价值倡导培育,持续广泛宣传推广宪法和基本法,增强国家意识和爱国意识,弘扬澳门同胞爱国爱澳的光荣传统,提升国家归属感与民族自豪感。广大澳门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感日益提高,旗帜鲜明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爱国爱澳,已从民间的个人情怀成为全社会的核心价值。这是澳门“人心回归”的重要标志,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条件,是澳门社会

团结发展、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民意基础。

《大众报》发表题为《澳门唱出精彩的时代大戏》的社评表示,习近平主席赞扬澳门回归祖国 20年来取得令人自豪的成就,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在小小的桌子上唱出了精彩的大戏。“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在澳门得以成功落实,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和民生出现巨大的变化,所取得的发展和进步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彰显出现行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澳门 20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也充分证明“一国两制”的正确与成功;澳门的明天,必将和祖国同样灿烂辉煌。广大澳门同胞既是国家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受益者,对国家的认同感日益提高。

《市民日报》发表社评说,澳门特区上下,应具备制度自信。

“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经过澳门特区 20年实践,证明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也被中央赞赏为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接下来,要总结经验,令整体社会在当下的基础上抓紧时代发展机遇,践行“一国两制”。

《新华澳报》发表社评指出,习近平主席对澳门实践“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回归祖国 20 年来,在何厚铧、崔世安两位行政长官带领下,澳门特区政府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坚定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权威,传承爱国爱澳的核心价值观,促进澳门经济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稳定和谐,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

推进“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团结社会各界取得新成绩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