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鹤立在东乡县和政县康乐县调研szb.chinalxnet.com/pc/att/202008/11/d0a2aa81-27e4-4895-b... ·...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广河县通过实

施东西扶贫协作项

目,引进厦门燕之

屋 生 物 工 程 发 展

有 限 公 司 ,在 城

关 镇 水 岸 花 苑 易

地 搬 迁 安 置 小 区

建 立 扶 贫 车 间 ,

吸 纳 建 档 立 卡 贫

困户 85 人就业,帮

助搬迁群众增收致

富。图 为 工 人 进

行 燕 窝 手 工 挑 拣

作业。

本报记者

史有东 摄

142

M I N Z U R I B A O

邮发代号:53-24 总第7576期

民族日报社出版 全国发行

2020 年 8 月 11 日

庚 子 年 六 月 廿 二

星 期 二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04

中国临夏网:www.chinalxnet.com Email :mzrb@vip.163.com 新闻热线:0930— 5910270 5910271 5910891 责任编辑:汪佐敏 胡沛 编辑:秦俊强 长霞

永靖:合作社建在美丽田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里,有座“桃花岛”,一位武林高手隐居于此,专心研究武功。而在康乐县莲麓镇足古川村,也有个“桃花岛”,“岛主”赵黎宁潜心钻研的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的“功夫”。

足古川村位于莲花山脚下,一条旅游专道穿村而过,道路两旁百花盛开,农家小院别有景致。村民赵黎宁在该村沙古社建起了一座占地 30亩的绿色农业种植园,一个个红顶民居点缀着葱绿的世界,清澈的小河如一条玉带穿过村庄,这里依山傍水,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故而这里有了一个新名字——“桃花岛”。

8月 6日,记者走进“桃花岛”,映入

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蔬菜地,茄子、空心菜、豆角等多个品种的蔬菜正待采摘,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油桃树、梨树等果树长势喜人,有的枝头已经挂满了果实。村民在一道道田垄中往来穿行劳作,或采摘或提篮,构成了一幅繁忙火热的夏日采收图。

“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今年 3月,我建起了这个绿色农业种植园,想打造一个‘自然+农旅+体验+研学交流’的田园综合体。”赵黎宁说,种植园共分为5个功能区,即桃林草莓种植区、油桃蔬菜种植区、杏林粮油区、梨林养殖区和温棚区。

据赵黎宁介绍,种植园里目前有 40多种蔬菜和 300棵多个种类果树,以会员订购为主要销售模式,即吸纳会员签订为期一年的购买协议,定时定量配送蔬菜、水果、肉类。

“我们的顾客多半来自临夏、兰州等地。7月初,一位来自厦门的顾客向我们订购了蔬菜,后续反馈时,他评价很好,说我们种的菜无公害、口感好。”种植园总经理胡章蕊对记者说。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日渐火爆。这样的发展走势令赵黎宁很兴奋,他说:“我们村依山傍水,而且去莲花山景区就经过我们村,这个种植园是让大家吃上‘旅游饭’的‘活招牌’。把村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不仅带动整个村的旅游发展,也让父老乡亲在家门口挣到钱。”

该村村民罗志鹏家就在种植园旁边,他从 5月初就来种植园打工。“因为要忙自家地里的活,还准备结婚,所以暂时没出去打工,闲了就来这儿挣些零钱。每天干些铺路、搭蔬菜架的活就能

挣100元,我挺满意的。”罗志鹏说。“从铺膜、插苗、除草到采摘,平均每

天有7、8个村民来种植园务工,他们的工资每天是80-100元。”赵黎宁告诉记者。

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田里劳作,辛苦不言而喻,但赵黎宁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信心。他说,下一步,要继续优化蔬菜、果树品质,逐步扩大规模,把种植业和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走好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的致富路。

((358358))

“桃花岛”的致富故事本报记者 郭慧霞 黎元军

夏日永靖,凉爽的风沁人心脾。来到永靖县三塬镇下塬村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只见一片片五颜六色的鲜花、一排排标准化的果蔬大棚、一条条平坦的村路……这是一座田园式的合作社,村道上的风车、动漫兔子、熊大熊二等雕塑,与田野里劳作的村民构成了一幅自然、美丽、生机勃勃的田园风景画。

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院内,韩根儿正坐在阴凉底下,分拣西瓜,动作娴熟。“这已是最后几箱,马上就分装完了。”韩根儿指着旁边的微货车说,西瓜装箱后将运往兰州销售。韩根儿今年35岁,在合作社打工已有3年时间,主要负责西瓜挑拣、包装和销售,每月工资

2400元。“合作社就在家门口,每天中午下班还能回家做饭,照顾家人,这比往年在外地打工方便多了。”韩根儿说,她还将自家的 3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一年的流转费收入2700元。

桃树种植基地里,村民张延才穿梭在桃林中浇水、锄草。头上的汗珠顺着脖颈滑下浸湿了衣领,看着一天一天长大的桃子,张延才开心地笑了。“合作社不断改善桃树种植环境,还请来农业专家指导,桃子不但产量高,而且口感好,今年的桃子又能卖上好价钱了。”张延才说,合作社离家很近,只要有零活,他就来合作社打工,夏天锄草、浇水、摘桃子,冬天干一些修剪桃树枝干等活儿,每天的工资是150元。

杨全龙是合作社的技术员。他说,大棚里种出的草莓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接下来,合作社将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村民增收。

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金2800万元,现有社员184名,是永靖县人社局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也是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负责人张海军说,合作社依托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承包经营新型节能日光温室251座,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椰糠无土栽培、航天育种蔬菜示范种植和雄蜂授粉等新技术,种植辣椒、草莓、西红柿、西瓜和番瓜等绿色时令果蔬,培育草莓、辣椒和西瓜等优质种苗,年产各类果

蔬3500多吨,产值6300多万元。园区设立航天育种和花卉观光区、鲜果采摘区、生态餐饮区、土特产购买区,大力发展休闲采摘、观光农业,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50多万元。

合作社采用土地经营权有偿出让、扶贫贷款定额分红、直接资金入股等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园参与经营,享受免租一年的优惠政策,解决了贫困户缺乏创业资金的难题。对贫困户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统一组织到园区就业,切实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共吸纳贫困户 35户,年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 3万元,吸纳残疾人 107 名,每户入股 1500元,每年按不低于 10%享受保底分红,2017年以来发放分红6.5万元。

本报讯 (记者 刘刚林)今年以来,我州从构建产业扶贫体系入手,以贫困村产业培育、贫困人口增收和人居环境干净整洁为目标,通过大力培育脱贫产业,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村集体经济,做好农业保险工作,强化农民培训,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挂牌督战工作。

截至目前,全州完成到户产业扶持资金 3.08 亿元,因地制宜推进

“牛羊菜果薯药油菜百合”八大特色产业,发展“五小”产业 5220 个(处 ),实现了“村有脱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的目标。并在稳定粮播面积的前提下,大力推进“粮改菜”

“粮改药”“粮改油”“粮改果”“粮改饲”,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六十万亩工程”,新增中药材、高原夏菜、小杂粮、食用菌等特色产业 81.26 万亩。并完成贫困户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 3.1 万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 1360人,实用技术培训 4.5

万人次。持续开展合作社规范提升,在全

力做好4个省级农民合作社整县质量提升试点县和4个州级提升县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登记注册的 4749家合作社摸底调查工作,分类建立了规范提升台账,贫困村规范运行合作社达到 1249家,比上年增加 274家。完成新培育引进龙头企业15家的年度任务,州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31家,已建成果蔬保鲜库5座,正在开工建设11座。

同时,通过“七个一批”等措施,上半年全州 649个贫困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2.53万元。并按照“能保尽保、愿保必保”的原则,实施 10个中央、7个省级、13个“一县多品”保险品种,实现了农业保险对有投保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产业全覆盖。目前,参保的农民达到18.43万户,签单保费1.02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 24.64亿元。

我州多举措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王伟如)为满足全州各族人民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今年以来,我州认真实施文旅项目,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不断推进。

总投资近 1.6 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的 18 个“十三五”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和政县法台山景区等 5 个项目已完工,康乐县拔字沟景区等 4个项目即将完工,其余 9 个项目正在建设;总投资 2436万元的临夏市、和政县、东乡县、积石山县、康乐县的 5 个项目实施方案,省广电局已审核批复,正在开展设备采购,年内完成投入使用;指导实施了 10个省

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临夏市南龙镇马家庄村、临夏县北塬乡钱家村被评为省级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并推荐上报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督促指导永靖县开展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创建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创建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启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目前已聘请专家完成了景观质量评定申报资料、申报宣传片、汇报 PPT等相关前期工作,准备上报省文旅厅;康乐县胭脂湖公园正在申报国家 4A级景区,临夏州博物馆、临夏市牛乐园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 3A级景区。

全州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

本报讯 (记者 马瑞鹏)8月 9日,记者从2019年度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临夏汇报座谈会上获悉,我州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气等多项污染防治攻坚任务指标超出省上既定考核任务量。

据悉,2019年我州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临夏市PM10、PM2.5浓度分别比年度考核目标低 4微克、6微克,分别比 2015年下降19微克和12微克;优良天气率超过考核目标10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全州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质优良比例连续多年均为

100%,经省上考核,水污染防治工作2015-2018年连续 4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秀。全州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可控,二氧化碳,氢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 2015年分 别 下 降 11.97% 、2.57% 、4.32% 、5.15%,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总量考核控制任务。

近年来,我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格履行生态环保责任,从严执行环保政策法规,盯紧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优良天气率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我州多项污染防治攻坚战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莲花农庄绿色农业种植园工作人员在采摘茄子。

本报讯 (记者 马尚龙)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州全力推进 5G 建设,在 5G 基站建设和探索推进 5G 商业应用方面进展顺利。

据悉,我州 5G建设工作由州电信公司、州移动公司、州联通公司和铁塔公司具体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由铁塔公司承建,设备安装、运营由电信、移动、联通公司各自负责。2019年重点在临夏市试点建设 5G基站 89个、用户 0.45万人。2020年省上下达我州建设 5G基站任务 539个,截至目前,累积完成投资 7617万元,全州县(市)主城区建设完成 5G基站 503个,其中已开通使用 258个,临夏市主城区、各县重点区域实现了连续覆盖,其余 245个基站正在安装调测,预计 9月底全部完成开通、5G用户将达 12万户。

5G商业应用方面,积极探索培育 5G与垂直行业深度融合应用的新业态、新模式。电信公司与临夏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了5G云赏牡丹直播活动,移动公司与甘肃建投矿业公司在永靖县王家圈采石场携手打造总投资 2200万元的“5G+智慧矿山”项目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移动公司配合敦煌研究院在我州炳灵寺开展智慧旅游 5G现场直播活动,移动公司在永靖县探索建设了“5G+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同时,根据国家支持新基建项目的政策机遇和投资导向,积极谋划“5G+智慧医疗”“5G+智慧制造”“5G+智慧教育”等领域项目。

我州全力推进

建设

5G

本报讯 (记者 马尚龙)8月10日,州委书记郭鹤立到东乡县、和政县、康乐县,调研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种植结构调整、乡村旅游发展等工作。

在东乡县达板镇凤凰山社区,郭鹤立详细了解安置点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扶贫车间建设、物业管理、社区运行等情况,并随机走进搬迁群众家中,与群众亲切交谈,了解居住生活、务工就业、家庭收入。郭鹤立强调,要把后续产业培育作为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关键来抓,引导搬迁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加技能培

训、获得一技之长,尽快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现有扶贫车间吸纳就业的能力,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为群众就业创造条件。要学习借鉴先进的社区管理经验,运用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精细化建立管理台账,创新管理模式,做好物业管理和跟进服务,改善社区人居环境,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社区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种植的赤松茸正值采摘时节,农民群众正在田间辛勤

劳作。郭鹤立与基地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群众深入交流,了解赤松茸产量、销售、加工等情况。当得知就近务工的 300名群众季节性务工收入人均达到 1.5万元以上,230多户群众土地流转收入户均达到2100元以上时,郭鹤立十分高兴。他说,种植赤松茸为我州高寒阴湿地区的群众探索出了一条致富新路。要按照全州赤松茸羊肚菌产业发展培训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扩大种植规模,引领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进来,通过种植、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在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郭鹤立强调,要按照“农村学甘南、城市学西安”的思路,充分利用当地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自然条件,打造一批有品位、有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开发具有乡土气息的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建全州乡村旅游的示范村、精品村。要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行动,提升村容村貌,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

州政协副主席、和政县委书记李国辉,州直相关部门和康乐县负责同志分别参加调研。

郭鹤立在东乡县和政县康乐县调研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