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做好脱贫攻坚“四大员”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20-05/26/10/smxrb...2010/05/26...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本报讯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陕州区坚持做好脱贫攻坚“宣传员”“报道员”

“服务员”“引领员”,助力扶贫扶志,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奋斗热情,提高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提高站位抓宣讲,做好理论政策“宣传员”。陕州区一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扶贫政策贯穿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始终,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 13 次。二是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脱贫攻坚政策等内容与理论宣讲有机结合,融入“咱们一起奔小康”基层宣讲巡演活动中,2019年以来,开展宣讲巡演活动 500 余场,近 6万名党员群众接受教育。三是广泛运用

“乡村大喇叭”宣讲,积极实施“大喇叭”响起来工程,制作脱贫政策等 9 期音频节目,在全区 256 个行政村进行了全覆盖播放,推

动理论政策精准传播、有效覆盖。提振信心树典型,做好新闻宣传“报道

员”。陕州区持续加强外宣报道,近年来积极采写刊发了脱贫攻坚宣传信息 520 余篇,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了一批重头稿件,推出了“马云飞”“刘拴苗”“二仙坡苹果”“菜园面豆”“张汴玉米糁挂面”“宫前乡蓝莓”“陕州地坑院非遗”等一大批脱贫致富典型人物和事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了强大合力。

文化惠民暖人心,做好文化扶贫“服务员”。陕州区一是推进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加大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度,满足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二是丰富文化活动。精准研究分析,选准活动载体,开展“舞台艺术送基层”“书香陕州读书活动”“快乐星期天”“欢乐中原·出彩陕州”广场文化活动和“我们的中国梦·文

化进万家”“陕州区首届广场舞大赛”“中原大舞台”,以及送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 10 项大型文化惠民活动 420 场,放映公益电影 3072 场,参与群众 15 万余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三是实施脱贫攻坚文艺精品工程,以脱贫攻坚为题材创作的蒲剧《人间第一情》入选国家文化旅游部现实戏剧题材展演。陕州锣鼓书《退低保》荣获国家级曲艺一等奖;推选的脱贫攻坚电视剧《承诺》获三门峡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作品三等奖,同时还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了现代戏《在路上》、《连翘花开》,折子戏

《走访》、《王二憨退低保》,锣鼓书《两口子吵架》,快板书《合奏致富曲》、《脱贫攻坚暖陕州》、《致富路上》、《一起奔小康》、《方言与扶贫》等形式活泼接地气的扶贫节目,演出 650 余场,深受群众欢迎。

扶贫立志树新风,做好文明风尚“引领

员”。陕州区一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开展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活动和“晒晒村容户貌、争做卫生文明村(户)”活动,进一步完善“一约五会”和红白事操办标准,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淳朴民风。二是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组织协调 59 个文明单位 结 对 帮 扶 52 个 行 政 村(其 中 贫 困 村 44个)。三是积极评选标兵模范,评选表彰了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文明(标兵)户、脱贫致富光荣户等先进典型 1.1 万余户(名)。四是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全区共注册志愿者 5.87 万人,建成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心 1 个,依托乡(镇)和村建成志愿服务站 265 个,不断提高新时代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区委宣传部)

Email:jrsz2p@126.comC2 2020年 5月 26日 星期二经济 编辑 曲晓佳

陕州区 2020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开工建设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陕州区:做好脱贫攻坚“四大员”

本报讯 5 月 22 日 ,陕 州 区2020 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开工建设。该工程总投资 1250万元,于 2020 年 1 月 20 日由三门峡市水利局批复建设,2020 年 5月 9日完成招投标工作。

工程建设分别为草店小流域和火烧阳沟小流域,涉及陕州区菜园乡、店子乡、宫前乡和西张村镇 4 个乡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25.04 平方千米,水保林 118.6 平方千米,经济林 132.9平方千米,封育治理 2252 平方千米,苗木补植 8.817 万株;坡改梯2.2 平方千米,修建生产道路 3.0千米、排水沟 1.2 千米,配套建设20 立方米蓄水池 3 座。该工程工期 8 个月,计划 2021 年 1 月底完工。各项措施的实施,使项目区具有显著的蓄水保土效益,实施 后 年 均 保 水 量 54.50 万 立 方米,正常年年均保土量 5.23 万立方米;在保证群众人均粮食产量

的基础上,还可提高群众人均纯收入 185.9 元。同时,森林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泥沙减少、林草植被增加、洪涝减轻,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为严格落实工程任务,区水利局将进一步明确工作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一是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作”的原则,加快工程建设进程,按时间节点完成工程量。二是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标准管理,快速度施工,以一流的工作水准,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高标准、严要求,把该工程建设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三是认真履行好相关职能,积极协调、解决各标段出现的问题,并发挥好督促、监察作用,使该工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张若旭 张朦月)

本报讯 加强养护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关键。近日,区交通部门和各乡镇紧紧抓住公路养护的 大 好 时 机 ,强 化 措 施 ,科 学 部署,集中人员和机械设备,开展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及修、养、护施工,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区 交 通 运 输 局 突 出 防 治 结合、标本兼治,紧盯重点难点,多方入手,保证中小修养护施工取得实在效果。通过实地测量、统计路面损害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积极组织施工队伍,对公路出现的路面裂缝、网裂、坑槽等病害及时修复处置,延缓路面 破 坏 趋 势 ,保 持 路 面 良 好 状况 。 对 区 域 内 农 村 公 路 急 弯 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安装安保防护设施,增补示警桩、百米桩、里程碑,修复防撞护栏,更换标识标牌,提升安全通行水平。同时,针对不同路面病害程度,该局采取不同技术措施,开展路基处理、路面病害处置等,严格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为确保

路面灌缝工作无缝隙全覆盖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人员在施工现场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克 服 车 流 量 大 等 不 利 因 素 的 影响 ,每 天 出 动 30 余 人 次 、机 械 3台,加班加点处置路面裂缝,为路面提质改造做好前期准备,预计 6月底前完成路面病害处置任务。目前,全区已完善公路警示标志、标牌 515 块,安装波形护栏 12 公里,路面灌缝 21 公里,处置路面病害 600 余平方米。

同时,全区各乡镇按照“一村一韵,一路一景”的原则,聘请绿化设计公司,按照“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目标,高标准设计“四好农村路”绿化方案,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类栽植树种,合理搭配套种花卉,不拘一格打造精品景观。工作中,各乡镇把“四好农村路”创建和廊道绿化、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旅游等有机结合,动员干部群众齐上阵,真正把农村公路建设成为绿树成荫的生态长廊、五彩缤纷的旅游画廊。 (刘芳)

(上接第一版)孙国超是宫前乡岳家沟村党支部书

记,他的联系户刘铁军兄弟二人是村内五保户,智力残疾,口齿不清,生活行动极为不便。孙国超主动联系并承担起二人的照料任务,长期为其购买药物,重新修建房屋,定期为其整理庭院卫生,还经常上门为其理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理发书记”。

陕州区结合实际,按照“就近就便、利于服务、长期联系、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自愿联系与组织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区委组织部统一制发联系服务手册和联系卡 6 万余份,公开联户党员姓名、联系电话、服务内容等信息,发放至每户群众,党员用爱心温暖群众,群众信任党组织,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真情回馈社会。

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防控期间,张茅乡麻塘湾村群众

陈春征刚从武汉归来便被居家隔离,生活受到影响。联户党员刘宝峡隔三差五地为他送去粮油、蔬菜等生活用品。担心陈春征居家隔离期间思想有波动,刘宝峡就每天打电话为其做心理疏导,稳定了他的情绪,安心完成了隔离。

为方便服务群众,全区各村党员采取入户、电话、视频通话等形式,每半月至少联系群众一次,特别是在村里居住的党员,充分利用农闲、晚上等时间到群众家中拉家常,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法律法规、收集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琐事。对

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联户党员个人解决不了的,收集后上报党组织,党组织依据情况加以研究解决。在疫情防控中,全区联户党员都能积极充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排查员和服务员,累计开展 贴 心 服 务 5600 余 次 、代 购 生 活 物 资4600 余件。

联户工作见实效店子乡白石崖村党员陈宝峰是远近

闻名的养蜂能手,他主动联系 8 户养殖中蜂的农户,为他们提供养殖技术、中蜂管理、市场销售等服务,让每户蜂农每年增收 3000 至 5000 元。

张汴乡西王村的贫困群众杨玉辰,独自一人生活,靠低保金和养老金维持日常 生 活 开 销 ,因 为 资 金 不 够 、劳 动 力 不足,杨玉辰不愿发展产业,脱贫成效就难以保证。联户党员马雪条得知情况后,详细为其讲解种植油葵的效益和补助政策,并买来种子和化肥,和家人一起帮她种 植 6 亩 油 葵 。 随 后 ,马 雪 条 又 跑 前 跑后 ,帮 其 落 实 种 植 补 贴 1800 元 ,仅 此 一项,当年就可增加收入 3000 元左右。

据了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全区联户党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联系群众提供务工信息和务工岗位,帮助他们发展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多渠道增加收入。

勤走多访解难事“ 对 我 联 系 的 户 ,坚 决 不 让 矛 盾 上

交,争取全部化解,我会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为桥头村发展作贡献。”这

是 张 湾 乡 桥 头 村 党 员 姚 建 平 经 常 说 的话。

姚建平经常主动到自己联系户家中了解情况、解决矛盾,在了解到联系户姚选伟向村里反映责任田地界问题和退耕还林面积有误等情况后,他多次与村干部一同到姚选伟家中进行调解,成功化解了矛盾。

全区党员时刻把群众所期所盼挂在心上,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化解有关生产、邻里之间、家庭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目前,全区联户党员共走访群众 4.4万余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 8000 余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3822 个,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122 起,进一步增进了党员与群众之间的感情,有力促进村级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

比学赶超争先进大营镇吕家崖村老党员陈益民被评

为第一季度联户工作优秀党员,在党支部授旗仪式上,他激动地说:“有了这面小 红 旗 ,咱 服 务 群 众 的 劲 头 就 更 足 了 。下一次,争取还让流动红旗挂在俺家门口。”现在,优秀联户党员“流动红旗”的一抹红色,正在成为陕州区各村党(总)支部最亮丽的色彩。

陈益民是村里的一名老党员,党员联户工作开展以来,每周他都要到联系户家里坐坐,谈谈心、唠唠嗑。村民刘丁银是他所联系户之一,在平时的走访联系中,他得知刘丁银年龄大而且腿脚不便,于是就骑着自己的三轮车帮他拉麦子去磨面,并帮忙到地里干农活。联系户宋

宽高的妻子颈椎不好,他就利用空闲时间帮她拔罐调理。在疫情防控期间,他积极奉献爱心,主动捐款 1000 元。他常说,这是一个党员起码的品质,周围群众有困难,能帮一点是一点。

陕州区将党员联户与农村党员积分管 理 相 结 合 ,着 力 激 发 党 员 联 户 积 极性。制定党员联户积分办法,党员每月依 据“ 化 解 矛 盾 纠 纷 、收 集 提 交 意 见 建议、办理实事好事”等具体分值申报联户积分事项,每月“主题党日”设置联户工作专题,通报党员联户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党组织每季度末根据党员联户积分情况,评出优秀联户党员,并 颁 发“ 党 员 联 户 工 作 流 动 红 旗 ”。 目前,全区已评选出优秀联户党员 523 名。

为 确 保“ 党 员 联 户 ”工 作 机 制 落 实 、开花、结果,区委组织部每月对党员联户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通过走访党员、群众或召开座谈等形式,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并进行量化计分,在“陕州组工”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公布,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党员联户工作的开展,使全区农村党员由‘无职’变‘有责’,由‘无位’变‘有为’,党员党性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席伟林说,“下一步,陕州区将认真总结,继续探索,全面提升党员联户的质量和水平,以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党 群 一 家 亲 帮 扶 心 连 心

本报讯 5 月 15 日 ,市 水 利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清君带队到陕州区,检查全区水利行业防汛工作。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到张茅、菜园、西张村等乡镇,检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在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后,检查组对陕州区防汛 工 作 给 予 了 充 分 肯 定 ,并 强调 ,水 旱 灾 害 防 御 工 作 至 关 重要 ,一 要 重 视 村 级 雨 量 监 控 报警;二要完善预案,制定好抢逃险方案;三要确定雨量观测员、水位观测员、预警员、广播员等预警人员,建立“村委会主任—

村干部—危险区组长—包户人”四级分包责任人;四要熟练掌握无线告警雨量器、手摇报警器、铜锣、预警广播等预警设备;五要加强山洪灾害演练工作,切切实实提高人民群众逃生脱困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区水利局将迅速传达贯彻本次检查组对全区防汛工作提出的要求,充分认识防汛的严峻形势,增强防汛意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赵静)

本报讯 近日,中原农业保险助力陕州区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捐赠仪式在区农业农村局隆重举行。

据悉,面对今年“虫口夺粮”的 严 峻 形 势 ,中 原 农 险 顺 势 而为、积极参与,发挥保险防灾减损功能,主动出资 10 万元购买防灾减损物资,融入全区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大局中,积极助力农民防灾减损。

目前,中原农险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部署,认真履行国企担当,继续发挥优势,扎实履行社会责任,为陕州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有力助推陕州区脱贫攻坚,为农业生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双毅)

本报讯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精心安排部署,夯实工作措施,确保“互联网+监管”事项梳理填报工作有序推进。

该局通过权责认领、完成“互联网+监管”事项覆盖率,努力使主项、子项覆盖率均达到 100%。一是对全局 46 名执法人员设立了系统个人账号,就监管事项动态管理系统的认领操作进行说明,明确了近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时限要求。二是根据区政务和大数据服务中心统一要求,分层级从省级监管事项目录清单管理系统中认领本单位监管事项共 140 项。

三是针对事项梳理填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明确专人对各部门进行实时业务联系,同时建立微信工作群,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该局按照要求完善系统、充实内容,积极熟悉“互联网+监管”系统的操作方法,按时录入相关监管行为事项。在今后监管工作中,该局按照“谁执法、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将日常监管行为及时准确填报,执法监督部门与各相关股室加强沟通、紧密协作、互相联动,发挥最大工作效率。 (李玉霞 阴晴雯 李启明)

本报讯 5 月 18 日,由三门峡锦江矿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锦江生态园在王家后乡崖底矿区举行开园仪式。

近年来,该公司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先行,打好“绿色牌”,采取有效措施,持续推进矿山环境治理和沿黄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全力打造绿色矿山。2020 年,该公司决定创建锦江生态园,目前已投入资金 800 余万元,栽种花椒树 6 万株,打造花椒种植基地,同时栽植白皮松 3.9 万棵、蜀桧 5000余棵、冬青树 1200 棵及红叶石楠、国槐等苗木,并在树行间撒播白三叶种子 2.5 吨,在边坡撒播紫穗槐、苜蓿、蜀葵等草籽 3.1 吨,以期达到园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生态效果,成为三门峡黄河湿地的一大景观。

生态园内还建有占地 800 平方米的观光平台及休闲凉亭,平台两侧设 6 块宣传标牌,全面展示该矿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采

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截至 2019 年年底,该公司已

累计投入资金 1.24 亿元,分两期进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和湿地专项治理。第一期进行场地平整、陡边削坡降坡、生态袋垒砌挡土墙 、场 地 和 边 坡 覆 土 、植 树 等 工作;第二期对已治理区域进一步进 行 绿 化 ,加 快 矿 山 复 绿 进 程 。目前,已恢复治理面积 1.2 万亩,栽植树木 90 多万棵,撒播草籽 26吨,清渣 318 万方,覆盖黄土 340万方,砌筑生态环保袋 45 万个,修筑挡渣墙 3570 米。

治理过程中,该公司进一步拓展思路,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启动黄河水提灌工程,保障了植树复绿的灌溉用水,使昔日的矿区变成了生态涵养区。通过土地流转和工程建设,该公司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为精准扶贫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卫晓兵 霍东东 种春江)

区农业农村局认真做好“互联网+监管”系统运用工作

陕州区强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工程建设

锦江生态园举行开园仪式

市水利局检查陕州区水利行业防汛工作

中原农险助力陕州区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

产业扶贫带动群众增产增收。图为 5 月 20 日观音堂镇陈营村贫困户正在流转土地上种植朝天椒、彩椒等农作物。 曲晓佳 摄

按照“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行动要求,近日,区屠管站与区土肥站工作人员到西张村镇凡村开展技术服务和村情调查摸底活动,摸清了该村种植业、养殖业情况及有技术需求的农户情况,发放了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技 术 挂图,并在村务公示栏张贴农技人员信息公示牌,方便群众咨询,确保在群众需求时迅速开展精准对接服务。

秦云 摄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