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渑池东南有个很大的村子叫陶(yao 村。这是一个盛产故事的地方,村子里很多人 都会讲神话故事,故事总也离不开一个人 桃花。因为陶村原来就叫桃村,它的村名来源 于这个桃花姑娘。当今渑池很多的风俗习惯, 也和这个神奇的女子有关。 很久很久以前,渑池东南部有个湖泊,因 为陶村的老百姓围湖散居,所以湖名就叫“陶 村湖”。陶村南十多里有个村子叫任马庄,村 里住着一位老人叫任贞芝。任家世代书香门 第,任贞芝精通文王八卦,熟知天文历法。任 贞芝和老伴只有一个女儿,名叫桃花,自幼许 配给陶村“石婆沿”的表兄石吉为妻。桃花貌 若天仙,勤奋好学,颇晓占卜吉凶、逢凶化吉之 数。父女二人为四方乡邻,消灾祛病,享有盛 名。 东周末年,周王朝的地位一落千丈,周天 子这个诸侯“共主”徒有虚名,列国争战不休, 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周王不理国政,到 处兴建行宫,沉湎于酒色狩猎玩乐之中。在陶 村东南十多里,就建有一座行宫,名曰周宫。 一天,夕阳斜照,桃花去石婆沿表兄家返 回路上,行至“落雁洼”北岭,只见南面大路上 尘土飞扬,一队王孙贵族身跨骏马由远至近, 原来是周赧王的族亲皇侄“小周公”和他的随 从狩猎往周宫返回。桃花一见急忙躲避,却被 小周公看见。他收疆勒马细细打量,只见桃花 面若梨花,娇柔秀丽,走起来似风摆三春杨柳, 婀娜多姿。小周公立即下马,上前搭话。桃花 羞怯满面,拂袖而去,弄得小周公骨酥筋痒、目 瞪口呆,眼巴巴地望着天仙样的美人飘然而 去,甚是懊丧遗憾。他随即命令随从人员跟踪 打探。小周公回到行宫之后,即向他父亲周公 提出,要娶桃花为妾的要求。周公一听,勃然 大怒“我乃皇亲贵族,怎能娶那村野之女,周礼 何在?”说啥也不答应儿子的要求。后来周公 得知儿子要娶的是任贞芝之女桃花时,竟不顾 周礼门第之大忌,欣然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周 公为何突然改变主意,这还要从头说起。 原来,小周公之父特别效法他的先祖文王 八卦,他也晓得一些算命、看相、占卜吉凶之 术。他打着先祖文王八卦的旗幡,招摇过市、 自我炫耀。为此,人们称他为“周公”,当然他 的儿子也就是“小周公”了。 这一天,日至巳时,周公从龙凤帷帐中爬 出,梳洗早膳后,打着文王八卦的旗幡,来到盐 漠头(即现在的盐镇)街市摆摊儿算命。不一 会儿,有个叫西门良的老汉行至卦摊前观看。 周公审视了好一会儿说道:“我观你天庭一道 黑气上涌,想必要有丧子之祸也。快快回去为 你儿子准备丧事去吧!”西门老汉见周公那副 洋洋得意、幸灾乐祸的样子,就气愤地说:“我 儿身强体壮,你咋信口雌黄。”周公指着他的旗 幡说道:“我先祖文王八卦世代相传,天下谁人 不知也!我今若有失言,可砸我摊、毁我幡!” 西门老汉将信将疑,无心争辩,扭头闷闷不乐 返回。 一路上,西门老汉想,这周公乃文王后裔, 他今所言未必是假,我可该咋办?猛然抬头, 见路旁有一美妙女子问他:“老伯,我观你有丧 子之祸。不过小女倒有一方,可救你儿不亡。” 老汉一听,赶忙下跪叩谢。那女子慌忙搀起, 让老汉前面带路,急忙往他家中赶。他二人一 进家门,老汉就问老伴:“咱儿子现在何处?”老 伴回道:“咱儿去邻村给人家挖窑盖房去了。” 西门老汉把相面丧子的经过说了一遍,老伴大 惊。那女子急忙说道:“老娘母,快把七星勺、 丝底罗和三尺红绫拿来我用。”二老一听,忙去 张罗,不一会儿就一应俱全。那女子把丝底罗 挂在院门门楣之上,面向门外,一手拿着七星 勺敲击罗圈,一手绕动红绫,并让二老面对门 外而跪,不停喊到:“我儿、我儿,快回来,回来 定能躲大灾!”不到半个时辰,只见西门老汉的 儿子满头大汗地跑回家来。他说:“孩儿正在 挖窑,忽听二老呼喊,心内顿觉烦躁,丢下工具 就往外跑,刚出窑门,忽听窑內轰隆一声,窑顶 全部坍塌,孩儿也就不顾一切地跑了回来。”两 位老人听后,万分庆幸,和儿子一起跪倒在地, 向这位女子连连磕头谢恩。这位以“叫魂”妙 术救人的女子就是桃花。后来,渑池人还仿效 桃花“叫魂”之术,为孩子消灾祛病。 事隔两天,西门良的儿子听了父亲关于周 公相面逢凶,桃花“叫魂”救命的经过之后,就 到盐漠头街市找到周公理论。周公再三推演 掐算,总是土石之下丧命,而丧命者却活生生 地在和他辩论,让他百思不解。后经周公多方 打探,方知桃花之所以能“叫魂”救人,是她学 会了父亲得到的《文王课》上、下两卷神书的 内容,而周公只有周文王姬昌就伏羲“八卦图” 推演的“六爻卦”中前三字“子”“寅”“辰”上卷 书,没有“午”“申”“戌”后三字的下卷书。所 以,他只能占卜吉凶,不能逢凶化吉。周公想 到:《文王课》乃我先祖神书,如今落入他人之 手,如此毁我盛名,其后患无穷。日后到了阴 曹地府,我有何颜见先祖文王之面?因此,他 朝思暮想欲得这上、下两卷神书。 当周公得知儿子要娶的村野之女正是任 贞芝之女桃花时,心中甚为高兴:我何不趁这 联姻之机,略施小计,将我先祖上、下两卷神书 据为己有。于是,他就欣然答应了儿子要娶桃 花的要求。 周公主意一定,当下即令下人找媒人备聘 礼到任家提亲。任家二老见媒人上门提亲,也 就实情相告。说女儿已许表兄石吉为婚。可 媒人倚仗权势,大加威胁。刚正不阿的任家二 老,婉言拒绝。媒人无奈,只得扫兴而归,禀告 周公知晓。小周公得知任家拒婚,怒火难耐, 就带随从兵丁前去抢亲。任家得知消息之后, 赶忙打发桃花找表兄商量应对之策。血气方 刚的石吉一听小周公要抢表妹,义愤填膺,也 不惧怕皇族权贵,带着桃花去找小周公辩理。 再说小周公带着随从兵丁,到了任家不见 桃花,就命令手下毒打任家二老,逼迫其交出 桃花。正当此时,桃花、石吉赶到,就与小周公 争辩,小周公理亏词穷、张口结舌,就给石吉扣 上了“盗窃皇家藏书”的罪名,将石吉抓走。桃 花见表兄被抓,急忙上前阻拦。兵丁又要捉拿 桃花,桃花趁其不备,抽出兵丁腰刀,大声呼 叫:“你们谁敢近前,我就自刎!”小周公慌忙喝 退兵丁,押着石吉走了。桃花不顾兵丁以刃相 阻,拼命追赶,最后力竭瘫倒在地上。村里人 把桃花拉回家时,她年迈的父母因遭受毒打, 伤势严重,已经命归上苍。桃花想到表兄被 抓、父母双亡,更是悲痛欲绝,扑到父母身上哭 得死去活来。后经街坊邻居百般劝慰,她才强 忍悲愤,在村人的帮助下,按照父母生前的托 付,在陶村湖西北岸边上安葬了双亲。 (讲述整理:杨星子 修订:上官丛蓉) 仰韶 C4 2020 4 22 日 星期三 编辑 黄青锋 E-mail[email protected] QQ 交流群: 438593105 《三 门 峡 日 报·今 日 渑 池》第 00257 地址:渑池县科技大楼三楼 邮政编码: 472400 印刷:三门峡日报印刷厂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副刊微信平台 副刊微信平台 (上) 这世界上,最能养心怡情的恐怕莫过于读书 了。 至于读书的环境,原本没什么苛求,一桌一 椅,一杯一床,一柜一窗即可。当然,窗户要大, 外边要开阔,读书累了,一抬头,远处青山隐隐; 一俯瞰,窗下绿水悠悠;一推窗,树头鸟鸣如歌; 一下雨,雾隐如黛远山……不觉人如在画中,疲 累顿失。至于放一张床,则可卧读,躺读;读到乐 处,可抚床而笑;读到悲处,可垂床顿足;读到怒 处,可拍床瞪眼……至于其余与书无关之物,多 了反而不利于聚精会神。 这一点,因了这个被疫情折腾的春节长 假,我算是找到了读书的真谛,既然不能远足 山水,也不能串亲访友,加之乡下老家闲房子 多,我索性“躲进小楼成一统”,便从书店买回 一大堆图书……结果日子非但没因疫情而单 调、枯燥,反之,日日在文字里远足天下,神游 物外…… 当然,读书也不一定非要带着什么目的,或 者必须看什么与必须不看什么;或者这本还没看 完,忽又对另一本来了兴趣,总之,就是兴之所 来,随心而读,没有任务,不含目的,就是简单的 为读而读,不亦快哉? 爱人见我几乎足不出房,甚至连栽满了花草 的院子里也懒得逛一下,便弄了一丛文竹移植到 一个白瓷盆里,放到书桌一角,里面还放了几块 古拙的鹅卵石,不失野趣,不觉间也就绿成了室 内的一道风景。 一日晨起,正捧读《诗经》,忽闻“咕咕”两 声,穿越薄薄的晨曦栖落窗前,仿佛一曲绝妙的 音乐。一时恍惚,难道是我穿越了?抑或是《诗 经》中的场景穿越到了当下?怎么会有斑鸠叫 呢?我正疑心是因为正读着《氓》中的“于嗟鸠 兮,无食桑葚”而心有所思吧?然而,蓦地又是 几声,“咕咕,咕咕,咕咕”,竟是院子里传过来 的,依稀还沾着昨夜的露气,似乎很有点凝滞, 而且,它不是一直叫,而是一会儿几声,让我不 觉间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踩着橘红的晨曦,看晨 雾起起落落,听鸡鸣犬吠,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的 桃花源……真的想不到,此刻竟有鸠鸣闯入我 的书房,一下子,让书房氤氲成了一部别样的 《诗经》,此乐何极! 虽然我读书是随兴所至,但还是有点偏好 的,最爱看的还是唐诗宋词。张潮在《幽梦影》中 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而 品味唐诗宋词,就是在文字里乐山乐水,一忽儿 是“齐鲁青未了”的泰山,一忽儿是“孤云独去闲” 的敬亭山;一忽儿是“滟滟随波千万里”的长江 水,一会儿是“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水……怎 么不让人心驰神往? 其实,不仅如此,在我的心目中,唐诗则如文 学中的一轮皎皎明月。每一次潜心于唐诗里,都 被这轮明月照得内心空灵澄明。王维的《鸟鸣 涧》中那桂花兀自飘落的声音,悄悄滑过我的心 头,仿佛悠远的雷鸣,让人感觉不知是无梦的诗 人在聆听,还是不眠的花朵在聆听……读着,想 着,不觉便感受到一种悠远的禅意来;李白的《送 孟浩然之广陵》,让人眼前不觉便闪现出这样一 幅画面:一叶船帆,在目光中,渐去渐远,渐远渐 小,消失在江水悠悠的天边。岸边的举起的手不 再挥动,像风中的帆。他随时光远去,而我被留 在季节的原点。此刻,让人不觉便想:你是追赶 江南,还是追赶春天?江南和春天都在扬州等 你。可是,我伫立岸边,凝望远方的水天相接,忘 记了时间,是在春季还是在秋天?一刹那,我就 成了那个岸边送行的人,回过神来,才发现我正 手握着唐诗一卷。 唐诗,让我的胸怀辽阔;唐诗,也让我的内心 细腻;唐诗,也让我的性格阳刚。在唐诗里,你可 以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 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可以“黄沙百 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颗心,与这样的诗贴近,怎会不纯?怎能 不净? 相较于唐诗,宋词似乎多了一些柔软与细 腻,依稀蕴含着很多女儿气。也正是这样的词 句,会柔软你内心的坚硬,让你不觉就多情起 来,莫道宋词不消魂,深读起来,一样让你“人 比黄花瘦”。读“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 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让我这多年的 京华羁旅客不觉间便黯然落泪;“常记溪亭日 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 处”,让不觉便想到词中的女子又该是怎样的率 性活泼啊…… 当然,名人的小品文也别有一番滋味,张 岱、王永彬以及现代的林语堂、周作人、梁实 秋、丰子恺、汪曾祺都有独到之处,而我最爱读 的还是涨潮的《幽梦影》,比如他说:“春听鸟 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 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 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 若耳聋也。”真真妙绝;当然,他有关读书的论 调尤为得体:“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 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 难,能记为难。”读此论,无疑对我是当头棒 喝,至此,始知读书之要。呜呼,好在他又言: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看来,在这疫情的笼 罩下“宅居”读书,也不失为一种福气啊。 就这样,不管月有阴晴圆缺,不管风刮东西 南北,我自把盏临窗,书茶相伴,书,一页页慢慢 翻来,茶,一口口悠悠品着。没有任务,“无案牍 之劳形”,无“河东狮 吼”之乱耳,不需应 酬,时时书香相伴,时 时明月在怀,内心一 片清白,不亦快哉? 读书如拥 明月在怀 梦阳 厚重渑池 厚重渑池 读书人语 读书人语 天龙出雪域,蜿蜒奔东海。万里入胸怀,曙光 耀千载。 —题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奔腾入胸怀。挟雷裹电 的滚滚黄河,决昆仑、触龙门,浩浩荡荡,把最炫丽 的弧线挥洒在中原腹地。千年古城—渑池,在母 亲的臂弯崤函沃野完美呈现,沐浴着盟台夕照的五 彩霞光。思绪在历史的长河飞扬,恍若回到诸侯争 霸风云激荡的战场,韶峰叠翠、涧源春涌、雁落天 池,百里山川风光旖旎,一个个美景溢彩流芳。 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黄河儿女,畅享中华第 一乐章《韶乐》悠扬的旋律,汲取母亲慈爱的乳 汁,挥舞着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中华民族的“摇 篮”“最早中国”的沃土上,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 厚重文明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一经发现,就 石破天惊,以耀眼的光芒划破苍穹,点亮人类历史 发展的浩瀚星空。 一九二一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手持铲刀在 黄河岸边渑池仰韶村,采集的一个个石锛、一块块 陶片和一件件陶器,打破了沉寂千年古城的宁静。 仰韶文化穿越时空隧道,冲破层层厚厚泥土的包 裹,破茧而出,放射出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震惊 了中外考古界。揭开中国考古学研究崭新的一页, 中州名城涅槃蝶变,成为人人争向往之,探秘人类 文明起源的考古圣地。无数专家学者往来云集,以 陶片为友、与先人对话,远古人类生活的生动画面, 不断被捡起粘贴对接还原,一个又一个从彩陶器物 上飘然而下,走进人们的视野,填补了我国史前文 化的空白。中华文明光华璀璨的历史,因仰韶文化 遗址的发掘,整整提前了数千年。 仰韶文化以黄河中游为中心,北抵内蒙、南 接湖北,上下数千年,纵横两千里,遍布九省区 遗址数千处,是先民们最早活动的中心区域,更 是华夏文明的根脉和源头。庙底沟文化作为仰 韶文化最繁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彰显了史前文化 最强盛的生命力。高高矗立的仰韶文化博物馆, 向世人诠释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传奇,一个个色彩 艳丽的陶鼎、陶罐、陶盆、陶缸造型优美,一条条 彩绘流畅的人面纹、鱼纹、鹿纹、鸟纹形象逼 真。一件件陶器上饰绘的动物图像异彩纷呈栩 栩如生。花瓣纹彩陶曲腹盆堪称“华夏之花” “艺术之源”,鹳鱼石斧图陶缸被史学界公认为 “画之起源”,小口尖底瓶、双联壶更是考古学家 盛赞的先民智慧结晶。一件件文物遗存,一件件 精美陶器,做工精致寓意丰富,透视着我们的祖 先制陶农耕狩猎捕鱼,高超的技艺与智慧,再现 7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先民生产生 活的生动画面,为人类传承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无 字天书。渑池仰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 乘着仰韶文化的东风,冲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亿万中原儿女肩负 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彰显黄河文化精魂,推动仰韶 文化工业化、艺术化和生活化,弘扬仰韶文化的使 命和荣光,使之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责任和担 当。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紧紧抓 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百年不遇的历 史机遇,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坚定文化自信,以舍我 其谁的豪迈情怀,置身弘扬传承仰韶文化的宏伟事 业中,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从一件件实事做起,把一 个个发展项目盯紧抓实,将黄河文明仰韶文化元素 符号植入城市道路车站广场公园景点中,植入正在 如火如荼展开的黄河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中,点亮黄 河母亲的妆容,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零距离感知 触摸仰韶文化,用实际行动擦亮仰韶文化金字名 片,唱响仰韶文化造福人类的时代赞歌。 仰韶之光 马华松 猪嘴瓶 双联壶 彩陶人头形器口瓶 旋涡纹小口尖底瓶 花瓣纹曲腹盆 仰韶文化图腾元素彩陶釉茶具 彩陶盆(马家窑类型) 彩陶世界 彩陶世界

桃 花 女 传 奇 读书如拥 明月在怀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20-04/22/12/smxrb... · 一天,夕阳斜照,桃花去石婆沿表兄家返 回路上,行至“落雁洼”北岭,只见南面大路上

  • Upload
    others

  • View
    19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桃 花 女 传 奇 读书如拥 明月在怀szb.westking.com/smxrb/images/2020-04/22/12/smxrb... · 一天,夕阳斜照,桃花去石婆沿表兄家返 回路上,行至“落雁洼”北岭,只见南面大路上

在 渑 池 东 南 有 个 很 大 的 村 子 叫 陶(yao)村。这是一个盛产故事的地方,村子里很多人都会讲神话故事,故事总也离不开一个人——桃花。因为陶村原来就叫桃村,它的村名来源于这个桃花姑娘。当今渑池很多的风俗习惯,也和这个神奇的女子有关。

很 久 很 久 以 前 ,渑 池 东 南 部 有 个 湖 泊 ,因为 陶 村 的 老 百 姓 围 湖 散 居 ,所 以 湖 名 就 叫“ 陶村 湖 ”。 陶 村 南 十 多 里 有 个 村 子 叫 任 马 庄 ,村里 住 着 一 位 老 人 叫 任 贞 芝 。 任 家 世 代 书 香 门第 ,任 贞 芝 精 通 文 王 八 卦 ,熟 知 天 文 历 法 。 任贞 芝 和 老 伴 只 有 一 个 女 儿 ,名 叫 桃 花 ,自 幼 许配 给 陶 村“ 石 婆 沿 ”的 表 兄 石 吉 为 妻 。 桃 花 貌若天仙,勤奋好学,颇晓占卜吉凶、逢凶化吉之数 。 父 女 二 人 为 四 方 乡 邻 ,消 灾 祛 病 ,享 有 盛名。

东 周 末 年 ,周 王 朝 的 地 位 一 落 千 丈 ,周 天子这个诸侯“共主”徒有虚名,列国争战不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周王不理国政,到处兴建行宫,沉湎于酒色狩猎玩乐之中。在陶村东南十多里,就建有一座行宫,名曰周宫。

一 天 ,夕 阳 斜 照 ,桃 花 去 石 婆 沿 表 兄 家 返回路上,行至“落雁洼”北岭,只见南面大路上尘 土 飞 扬 ,一 队 王 孙 贵 族 身 跨 骏 马 由 远 至 近 ,原 来 是 周 赧 王 的 族 亲 皇 侄“ 小 周 公 ”和 他 的 随从狩猎往周宫返回。桃花一见急忙躲避,却被小周公看见。他收疆勒马细细打量,只见桃花面若梨花,娇柔秀丽,走起来似风摆三春杨柳,婀娜多姿。小周公立即下马,上前搭话。桃花羞怯满面,拂袖而去,弄得小周公骨酥筋痒、目瞪 口 呆 ,眼 巴 巴 地 望 着 天 仙 样 的 美 人 飘 然 而去,甚是懊丧遗憾。他随即命令随从人员跟踪

打探。小周公回到行宫之后,即向他父亲周公提 出 ,要 娶 桃 花 为 妾 的 要 求 。 周 公 一 听 ,勃 然大怒“我乃皇亲贵族,怎能娶那村野之女,周礼何 在 ?”说 啥 也 不 答 应 儿 子 的 要 求 。 后 来 周 公得知儿子要娶的是任贞芝之女桃花时,竟不顾周礼门第之大忌,欣然答应了儿子的要求。周公为何突然改变主意,这还要从头说起。

原来,小周公之父特别效法他的先祖文王八 卦 ,他 也 晓 得 一 些 算 命 、看 相 、占 卜 吉 凶 之术 。 他 打 着 先 祖 文 王 八 卦 的 旗 幡 ,招 摇 过 市 、自我炫耀。为此,人们称他为“周公”,当然他的儿子也就是“小周公”了。

这 一 天 ,日 至 巳 时 ,周 公 从 龙 凤 帷 帐 中 爬出,梳洗早膳后,打着文王八卦的旗幡,来到盐漠 头(即 现 在 的 盐 镇)街 市 摆 摊 儿 算 命 。 不 一会 儿 ,有 个 叫 西 门 良 的 老 汉 行 至 卦 摊 前 观 看 。周 公 审 视 了 好 一 会 儿 说 道 :“ 我 观 你 天 庭 一 道黑气上涌,想必要有丧子之祸也。快快回去为你 儿 子 准 备 丧 事 去 吧 !”西 门 老 汉 见 周 公 那 副洋洋得意、幸灾乐祸的样子,就气愤地说:“我儿身强体壮,你咋信口雌黄。”周公指着他的旗幡说道:“我先祖文王八卦世代相传,天下谁人不知也!我今若有失言,可砸我摊、毁我幡!”西 门 老 汉 将 信 将 疑 ,无 心 争 辩 ,扭 头 闷 闷 不 乐返回。

一路上,西门老汉想,这周公乃文王后裔,他 今 所 言 未 必 是 假 ,我 可 该 咋 办 ? 猛 然 抬 头 ,见路旁有一美妙女子问他:“老伯,我观你有丧子之祸。不过小女倒有一方,可救你儿不亡。”老 汉 一 听 ,赶 忙 下 跪 叩 谢 。 那 女 子 慌 忙 搀 起 ,让老汉前面带路,急忙往他家中赶。他二人一进家门,老汉就问老伴:“咱儿子现在何处?”老

伴回道:“咱儿去邻村给人家挖窑盖房去了 。”西门老汉把相面丧子的经过说了一遍,老伴大惊。那女子急忙说道:“老娘母,快把七星勺、丝底罗和三尺红绫拿来我用。”二老一听,忙去张罗,不一会儿就一应俱全。那女子把丝底罗挂 在 院 门 门 楣 之 上 ,面 向 门 外 ,一 手 拿 着 七 星勺 敲 击 罗 圈 ,一 手 绕 动 红 绫 ,并 让 二 老 面 对 门外而跪,不停喊到:“我儿、我儿,快回来,回来定能躲大灾!”不到半个时辰,只见西门老汉的儿 子 满 头 大 汗 地 跑 回 家 来 。 他 说 :“ 孩 儿 正 在挖窑,忽听二老呼喊,心内顿觉烦躁,丢下工具就往外跑,刚出窑门,忽听窑內轰隆一声,窑顶全部坍塌,孩儿也就不顾一切地跑了回来。”两位老人听后,万分庆幸,和儿子一起跪倒在地,向 这 位 女 子 连 连 磕 头 谢 恩 。 这 位 以“ 叫 魂 ”妙术救人的女子就是桃花。后来,渑池人还仿效桃花“叫魂”之术,为孩子消灾祛病。

事隔两天,西门良的儿子听了父亲关于周公相面逢凶,桃花“叫魂”救命的经过之后,就到 盐 漠 头 街 市 找 到 周 公 理 论 。 周 公 再 三 推 演掐 算 ,总 是 土 石 之 下 丧 命 ,而 丧 命 者 却 活 生 生地在和他辩论,让他百思不解。后经周公多方打探,方知桃花之所以能“叫魂”救人,是她学会 了 父 亲 得 到 的《文 王 课》上 、下 两 卷 神 书 的内容,而周公只有周文王姬昌就伏羲“八卦图”推演的“六爻卦”中前三字“子”“寅”“辰”上卷书 ,没 有“ 午 ”“ 申 ”“ 戌 ”后 三 字 的 下 卷 书 。 所以 ,他 只 能 占 卜 吉 凶 ,不 能 逢 凶 化 吉 。 周 公 想到:《文王课》乃我先祖神书,如今落入他人之手 ,如 此 毁 我 盛 名 ,其 后 患 无 穷 。 日 后 到 了 阴曹 地 府 ,我 有 何 颜 见 先 祖 文 王 之 面 ? 因 此 ,他朝思暮想欲得这上、下两卷神书。

当 周 公 得 知 儿 子 要 娶 的 村 野 之 女 正 是 任贞 芝 之 女 桃 花 时 ,心 中 甚 为 高 兴 :我 何 不 趁 这联姻之机,略施小计,将我先祖上、下两卷神书据为己有。于是,他就欣然答应了儿子要娶桃花的要求。

周公主意一定,当下即令下人找媒人备聘礼到任家提亲。任家二老见媒人上门提亲,也就 实 情 相 告 。 说 女 儿 已 许 表 兄 石 吉 为 婚 。 可媒人倚仗权势,大加威胁。刚正不阿的任家二老,婉言拒绝。媒人无奈,只得扫兴而归,禀告周 公 知 晓 。 小 周 公 得 知 任 家 拒 婚 ,怒 火 难 耐 ,就带随从兵丁前去抢亲。任家得知消息之后,赶 忙 打 发 桃 花 找 表 兄 商 量 应 对 之 策 。 血 气 方刚 的 石 吉 一 听 小 周 公 要 抢 表 妹 ,义 愤 填 膺 ,也不惧怕皇族权贵,带着桃花去找小周公辩理。

再说小周公带着随从兵丁,到了任家不见桃 花 ,就 命 令 手 下 毒 打 任 家 二 老 ,逼 迫 其 交 出桃花。正当此时,桃花、石吉赶到,就与小周公争辩,小周公理亏词穷、张口结舌,就给石吉扣上了“盗窃皇家藏书”的罪名,将石吉抓走。桃花见表兄被抓,急忙上前阻拦。兵丁又要捉拿桃 花 ,桃 花 趁 其 不 备 ,抽 出 兵 丁 腰 刀 ,大 声 呼叫:“你们谁敢近前,我就自刎!”小周公慌忙喝退兵丁,押着石吉走了。桃花不顾兵丁以刃相阻 ,拼 命 追 赶 ,最 后 力 竭 瘫 倒 在 地 上 。 村 里 人把 桃 花 拉 回 家 时 ,她 年 迈 的 父 母 因 遭 受 毒 打 ,伤 势 严 重 ,已 经 命 归 上 苍 。 桃 花 想 到 表 兄 被抓、父母双亡,更是悲痛欲绝,扑到父母身上哭得死去活来。后经街坊邻居百般劝慰,她才强忍 悲 愤 ,在 村 人 的 帮 助 下 ,按 照 父 母 生 前 的 托付,在陶村湖西北岸边上安葬了双亲。

(讲述整理:杨星子 修订:上官丛蓉)

仰韶C4 2020年 4月 22日 星期三

编辑 黄青锋E-mail:[email protected]交流群:438593105

《三门峡日报·今日渑池》第 00257 期 地址:渑池县科技大楼三楼 邮政编码:472400 印刷:三门峡日报印刷厂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介

欢欢 迎 关迎 关 注注副刊微信平台副刊微信平台

桃 花 女 传 奇(上)

这世界上,最能养心怡情的恐怕莫过于读书了。

至于读书的环境,原本没什么苛求,一桌一椅,一杯一床,一柜一窗即可。当然,窗户要大,外边要开阔,读书累了,一抬头,远处青山隐隐;一俯瞰,窗下绿水悠悠;一推窗,树头鸟鸣如歌;一下雨,雾隐如黛远山……不觉人如在画中,疲累顿失。至于放一张床,则可卧读,躺读;读到乐处,可抚床而笑;读到悲处,可垂床顿足;读到怒处,可拍床瞪眼……至于其余与书无关之物,多了反而不利于聚精会神。

这 一 点 ,因 了 这 个 被 疫 情 折 腾 的 春 节 长假,我算是找到了读书的真谛,既然不能远足山水,也不能串亲访友,加之乡下老家闲房子多,我索性“躲进小楼成一统”,便从书店买回一 大 堆 图 书 …… 结 果 日 子 非 但 没 因 疫 情 而 单调、枯燥,反之,日日在文字里远足天下,神游物外……

当然,读书也不一定非要带着什么目的,或者必须看什么与必须不看什么;或者这本还没看完,忽又对另一本来了兴趣,总之,就是兴之所来,随心而读,没有任务,不含目的,就是简单的为读而读,不亦快哉?

爱人见我几乎足不出房,甚至连栽满了花草的院子里也懒得逛一下,便弄了一丛文竹移植到一个白瓷盆里,放到书桌一角,里面还放了几块古拙的鹅卵石,不失野趣,不觉间也就绿成了室内的一道风景。

一日晨起,正捧读《诗经》,忽闻“咕咕”两声,穿越薄薄的晨曦栖落窗前,仿佛一曲绝妙的音乐。一时恍惚,难道是我穿越了?抑或是《诗经》中的场景穿越到了当下?怎么会有斑鸠叫呢?我正疑心是因为正读着《氓》中的“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而心有所思吧?然而,蓦地又是几声,“咕咕,咕咕,咕咕”,竟是院子里传过来的,依稀还沾着昨夜的露气,似乎很有点凝滞,而且,它不是一直叫,而是一会儿几声,让我不觉间又回到了少年时代,踩着橘红的晨曦,看晨雾起起落落,听鸡鸣犬吠,仿佛进入了陶渊明的桃花源……真的想不到,此刻竟有鸠鸣闯入我的书房,一下子,让书房氤氲成了一部别样的

《诗经》,此乐何极!虽然我读书是随兴所至,但还是有点偏好

的,最爱看的还是唐诗宋词。张潮在《幽梦影》中说:“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而品味唐诗宋词,就是在文字里乐山乐水,一忽儿是“齐鲁青未了”的泰山,一忽儿是“孤云独去闲”的敬亭山;一忽儿是“滟滟随波千万里”的长江水,一会儿是“风光不与四时同”的西湖水……怎么不让人心驰神往?

其实,不仅如此,在我的心目中,唐诗则如文学中的一轮皎皎明月。每一次潜心于唐诗里,都被这轮明月照得内心空灵澄明。王维的《鸟鸣涧》中那桂花兀自飘落的声音,悄悄滑过我的心头,仿佛悠远的雷鸣,让人感觉不知是无梦的诗人在聆听,还是不眠的花朵在聆听……读着,想着,不觉便感受到一种悠远的禅意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让人眼前不觉便闪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叶船帆,在目光中,渐去渐远,渐远渐小,消失在江水悠悠的天边。岸边的举起的手不再挥动,像风中的帆。他随时光远去,而我被留在季节的原点。此刻,让人不觉便想:你是追赶江南,还是追赶春天?江南和春天都在扬州等你。可是,我伫立岸边,凝望远方的水天相接,忘记了时间,是在春季还是在秋天?一刹那,我就成了那个岸边送行的人,回过神来,才发现我正手握着唐诗一卷。

唐诗,让我的胸怀辽阔;唐诗,也让我的内心细腻;唐诗,也让我的性格阳刚。在唐诗里,你可以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可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颗心,与这样的诗贴近,怎会不纯?怎能不净?

相较于唐诗,宋词似乎多了一些柔软与细腻,依稀蕴含着很多女儿气。也正是这样的词句,会柔软你内心的坚硬,让你不觉就多情起来,莫道宋词不消魂,深读起来,一样让你“人比黄花瘦”。读“回纹锦字暗剪,谩寄与、也应归晚。要问相思,天涯犹自短”,让我这多年的京华羁旅客不觉间便黯然落泪;“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让不觉便想到词中的女子又该是怎样的率性活泼啊……

当 然 ,名 人 的 小 品 文 也 别 有 一 番 滋 味 ,张岱 、王 永 彬 以 及 现 代 的 林 语 堂 、周 作 人 、梁 实秋、丰子恺、汪曾祺都有独到之处,而我最爱读的 还 是 涨 潮 的《幽 梦 影》,比 如 他 说 :“ 春 听 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真真妙绝;当然,他有关读书的论调 尤 为 得 体 :“ 藏 书 不 难 ,能 看 为 难 ;看 书 不难 ,能 读 为 难 ;读 书 不 难 ,能 用 为 难 ;能 用 不难 ,能 记 为 难 。”读 此 论 ,无 疑 对 我 是 当 头 棒喝,至此,始知读书之要。呜呼,好在他又言: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看来,在这疫情的笼罩下“宅居”读书,也不失为一种福气啊。

就这样,不管月有阴晴圆缺,不管风刮东西南北,我自把盏临窗,书茶相伴,书,一页页慢慢翻来,茶,一口口悠悠品着。没有任务,“无案牍之劳形”,无“河东狮吼 ”之 乱 耳 ,不 需 应酬,时时书香相伴,时时明月在怀,内心一片清白,不亦快哉?

读书如拥明月在怀

◆梦阳

厚重渑池厚重渑池

读书人语读书人语

天龙出雪域,蜿蜒奔东海。万里入胸怀,曙光耀千载。 ——题记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奔腾入胸怀。挟雷裹电的滚滚黄河,决昆仑、触龙门,浩浩荡荡,把最炫丽的弧线挥洒在中原腹地。千年古城——渑池,在母亲的臂弯崤函沃野完美呈现,沐浴着盟台夕照的五彩霞光。思绪在历史的长河飞扬,恍若回到诸侯争霸风云激荡的战场,韶峰叠翠、涧源春涌、雁落天池,百里山川风光旖旎,一个个美景溢彩流芳。

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黄河儿女,畅享中华第一 乐 章《韶 乐》悠 扬 的 旋 律 ,汲 取 母 亲 慈 爱 的 乳汁 ,挥 舞 着 勤 劳 智 慧 的 双 手 ,在 中 华 民 族 的“ 摇篮”“最早中国”的沃土上,创造了令世界震惊的厚重文明——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一经发现,就石破天惊,以耀眼的光芒划破苍穹,点亮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星空。

一九二一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手持铲刀在黄河岸边渑池仰韶村,采集的一个个石锛、一块块陶片和一件件陶器,打破了沉寂千年古城的宁静。仰韶文化穿越时空隧道,冲破层层厚厚泥土的包裹,破茧而出,放射出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震惊了中外考古界。揭开中国考古学研究崭新的一页,中州名城涅槃蝶变,成为人人争向往之,探秘人类文明起源的考古圣地。无数专家学者往来云集,以陶片为友、与先人对话,远古人类生活的生动画面,不断被捡起粘贴对接还原,一个又一个从彩陶器物上飘然而下,走进人们的视野,填补了我国史前文化的空白。中华文明光华璀璨的历史,因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整整提前了数千年。

仰韶文 化 以 黄 河 中 游 为 中 心 ,北 抵 内 蒙 、南接 湖 北 ,上 下 数 千 年 ,纵 横 两 千 里 ,遍 布 九 省 区遗址数千处,是先民们最早活动的中心区域,更是华夏文明的根脉和源头。庙底沟文化作为仰韶文化最繁盛时期的典型代表,彰显了史前文化最强盛的生命力。高高矗立的仰韶文化博物馆,向世人诠释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传奇,一个个色彩艳丽的陶鼎、陶罐、陶盆、陶缸造型优美,一条条彩 绘 流 畅 的 人 面 纹 、鱼 纹 、鹿 纹 、鸟 纹 形 象 逼真。一件件陶器上饰绘的动物图像异彩纷呈栩栩 如 生 。 花 瓣 纹 彩 陶 曲 腹 盆 堪 称“ 华 夏 之 花 ”

“ 艺 术 之 源 ”,鹳 鱼 石 斧 图 陶 缸 被 史 学 界 公 认 为“画之起源”,小口尖底瓶、双联壶更是考古学家盛赞的先民智慧结晶。一件件文物遗存,一件件精美陶器,做工精致寓意丰富,透视着我们的祖先制陶农耕狩猎捕鱼,高超的技艺与智慧,再现了 7000 年 前 新 石 器 时 代 ,黄 河 流 域 先 民 生 产 生活的生动画面,为人类传承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无字天书。渑池仰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乘着仰韶文化的东风,冲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亿万中原儿女肩负守护中华文明根脉,彰显黄河文化精魂,推动仰韶文化工业化、艺术化和生活化,弘扬仰韶文化的使命和荣光,使之焕发新生命、新活力的责任和担当。时不我待、任重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百年不遇的历史机遇,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坚定文化自信,以舍我其谁的豪迈情怀,置身弘扬传承仰韶文化的宏伟事业中,从一件件小事入手,从一件件实事做起,把一个个发展项目盯紧抓实,将黄河文明仰韶文化元素符号植入城市道路车站广场公园景点中,植入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黄河生态廊道工程建设中,点亮黄河母亲的妆容,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零距离感知触摸仰韶文化,用实际行动擦亮仰韶文化金字名片,唱响仰韶文化造福人类的时代赞歌。

仰 韶 之 光◆马华松

猪嘴瓶 双联壶

彩陶人头形器口瓶 旋涡纹小口尖底瓶

花瓣纹曲腹盆

仰韶文化图腾元素彩陶釉茶具 彩陶盆(马家窑类型)

彩陶世界彩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