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教育志不渝 - epaper.cqrb.cn · 学校五年级的班主任和语...

Preview:

Citation preview

倾情教育志不渝

倾情教育志不渝三尺讲台铸师魂

三尺讲台铸师魂

——

合川区优秀教师育人侧记

在钟灵毓秀的三江 汇 流 之 城 —— 合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不渝的信仰谱写宽广的育人情怀;他们用乐此不疲的精修钻研展现敬业的严谨态度;他们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铮铮誓言,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大爱与奉献,点亮了教育发展的星空,铸就了光辉不朽的师者风范。

“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雨,十万栋梁。”这群优秀教育者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挺起了一座城市教育的脊梁。

扎根乡村守望“教育梦”

大爱和奉献是合川区教师群体身上显现的一大精神特质。

在铜溪中学任教数学 35年以来,王红把生命的光和热绽放在乡村教育事业。

对待课堂教学,他善用实例,语言风趣,注重对学生人格塑造;在日常生活中,他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心理状况了然于心,并会耐心指导,特别是对班上的贫困生,他不仅及时给予物资帮扶,还适时与他们交流谈心。

王红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有了回报:他所教高88级共27人考上大学,当年任教数学高考平均分名列合川第3;他教初2006级学生,考上合川中学21名,其中学生胡燕勇夺合川中考状元;从2007年起,他连续4届执教的学生,考上合川中学均高达37人以上……

“如果说我的教学成绩要好一点点的话,是因为我把教书当着事业干!”王红说。

从稚嫩的意气书生,步入到两鬓斑白的老教师行列,王红始终坚持躬耕于三尺讲台。

然而,命运给了他磨难。在2010年,王红积劳成疾,病倒在中考工作中。两个月后,他不顾身体欠佳回到学校,学校根据他的身体情况,安排他做专职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他依旧对工作十分投入、勤勉,对学校教学有序管理,教学质量提升功不可没。2015年秋季,王红主动请缨,重返教学第一线,继续为教育奉献一份力量。

因成绩斐然,王红在2016年被授予“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在合川区,有像王红这样投身乡村教育,奉献一生的老教师,也有扎根边远,用爱撑起乡村孩子未来的青年教师,2015年度“重庆好人”、2016年度“重庆最美女教师”——艾亿玲,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一边教书,一边照顾瘫痪卧床的父亲,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教室与寝室之间,这是合川区庆福完全小学教师艾亿玲的工作与生活写照。

虽然要照顾父亲,可艾亿玲对工作尽职尽责,毫不懈怠。作为

学校五年级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也是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师,她每天备课、上课等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除了教给学生知识,她还教学生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瑞以前对母亲的批评总是粗劣地对待,甚至还要骂母亲。于是,艾亿玲找小瑞谈话,并用自己和父亲的故事去感染他,小瑞认识到错误,真诚地向自己的母亲道歉。如今,小瑞已变成了一个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乖孩子。

艾亿玲还记得刚来学校不久,一次她给父亲换好衣服,正要去

倒垃圾,学生小清抢过垃圾说:“老师,我帮你吧!”没等她回答,小清已跑出去

很远了。渐渐地,在放学后总有一群孩子帮她一起推着轮椅带父亲去散步。“为人子女,我要尽到孝顺父亲的责任,为人师

表,我要尽心尽力教好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走出去见识精彩世界。”艾亿玲说。

示范引领当好“领路人”潜精研思,细磨深究,是合川区教研团队一直秉

持的精神品质。作为重庆市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的代俊华,任教盐井中学期间,以纯正流畅的口语,生动新颖的教学方法给英语教学吹来一阵清风。

在教学中,他打破“一言堂”教学陈规,开展以学

生为主体的“合作讨论式课堂”,构建了“读—思—言”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一时成为学校英语教师争相尝试的教学方法。那时起,他就立志做一名英语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师。

2012年,31岁的代俊华调职到合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成为重庆市最年轻的英语教研员。几年的经验累积,他形成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理念。

在合川区教科所资深研究员胡本正的引领下,代俊华创新性地开展英语教研工作:从全区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下功夫,走进课堂置身真实情境,通过现场诊断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踪视导的方式持续改善教师教学行为。

一次,他与合川区渭沱中学的赵春艳老师结成“师徒”,进行了跟踪式视导: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代俊华一点一滴打磨赵老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姿态、语言等每一个细节,以及教案每一个环节的设计编排,还对英语教学目标的设定给出具体改进建议……赵春艳老师在代俊华的培训指导下,课堂教学更灵活,学生成绩明显提升。

代俊华只是合川区教研团队深入基层学校的一个缩影,还有不少教师也对教研工作有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刘德会是合川区久长街小学教科处主任,也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领头雁。在2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她秉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累教学智慧,应用于教研”的理念,撰写多篇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申报材料、研究报告,积极引领学校其他教师参与到课题中来,做好小课题研究并保证小课题扎实有效地实施。

兼职小学综合实践区级教研员的她,与重师教授和市级教研员一起作为“工作坊主”,建立了覆盖全重庆市小学校的300多位精英教师的小学综合实践工作坊团队,起到了引领辐射作用,更为合川小学综

合实践科目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除了完成好区级教研任务和学校科研工作,她还

不忘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参加过语文、心导、品德等5个科目的区级赛课、开放课和送课活动。

今年3月,“刘德会班主任工作室”成立,她成为主持人。开经验交流会,与成员们分享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手把手带团队,从班级活动的设想到组织、策划等工作的落实……如今,成员们对班主任工作更

加得心应手。“既然选择了风雨兼程,就会一直默默坚守,享受

一次次在磨练中的成长。”如此,她心满意足。

青年扬帆迸发“新活力”团结互助是合川教师团队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对

年轻教师的关爱和帮助。“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很烦!”“小猪做了一

对高跷,然后就踩着散步去了。”……这是合川区太和小学二年级语文绘本阅读课上的一幕,孩子们戴着小猪、猴子等动物的头饰,模仿起小动物们的姿态,演起有趣的绘本剧。

带领学生进行表演的是学校的语文老师张永黔,在他的课堂上,语文并不难懂难学,“除了带孩子们将绘本演出来,我还教他们以唱读的形式熟记古诗,带他们去操场看云学比喻句。”张永黔说。

两年前才走上教师岗位的张永黔,为何能熟练掌握、创新运用语文教学方法?

“区里重视以老带新,还常选派我参加培训,这样我才踏上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张永黔说。

工作再忙,指导老师李俐均总会抽出时间指导观摩张永黔的课堂教学,细抠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执教重庆市级观摩示范课前,还特意给张永黔鼓励,“把讲台当作展示自己的舞台,树立信心,享受过程,你一定会做好。”如今,张永黔已是区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还是合川区首位在重庆市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上执教观摩示范课的老师。

张永黔先后经历了一系列培训,不仅仅有专业上的,如区级新教师入职培训、全国部编教材网络培训;还有专业之外的,比如重庆市普通话测试员培训、信息技术区级培训等等,让他从中收获了更多成长。

入职刚好一年的合川区濮湖小学语文老师明超,对参加合川区第三届“大美三江·文明合川”微电影比赛过程中发生的事记忆犹新。

“我以‘孝顺父母’为主题,组织班级孩子拍摄了一部反映农村留守儿童励志求学的影视作品。”正当班上的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小演员,大家兴致勃勃地排练、外出取景拍摄时,小妍却脱离了队伍,独自来到一边玩耍,即使参与进表演,也显得无精打采。

为了让小妍融入班级活动当中,明超主动与她的爸爸打电话沟通。原来,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不善交流,有社交恐惧,缺乏情绪调节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明超总是会尽可能多的陪伴在小妍身边,给她关爱和温暖,还鼓励她上课多发言,做班级朝会课晨读的领读……真正打开小妍心扉的,是明超对她的充分信任,让她敢于在微电影中出演重要角色。

渐渐地,小妍变得开朗起来,在微电影中的演出更加卖力,平时也更愿意与同学在一起玩儿了。因孩子们出色的表演,这部微电影获得了区级优秀奖。

“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我更愿意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去亲近孩子们。”明超希望,在未来能带着孩子们领略别样精彩的风景,见识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

代俊华老师与合阳中学英语老师磨课

合川区教委认为,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队伍,教育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近年来,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激发教师队伍活力等方面工作的持续深入,合川区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培训是提升教师“软实力”的主要方式之一。一方面,合川区实行“订单式”教育培训,大力实

施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全区成立了3个

“名校长工作室”、4个“名师工作室”。确定了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3人、成员6名、学员34名;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4人、成员27名、学员123名。

另一方面,发挥继教中心作用,与西南大学、重庆市教科院等单位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积极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培训干部教师达2.6万余人次,确保全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率、教师五年一周期全员培训率两个100%。

为确保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合川区严格按照

认定条件、标准和程序等规范,无论是考核招聘还是公开招聘新教师,均做到了严格程序,阳光操作。与此同时,合川区从2013年就开始定向招聘小学全科教师,并与重庆师范大学签订了培养联盟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合川区以强化师德教育、强化专业发展、强化骨干培养的“三强化”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政治修养、道德修养和知识素养;通过建立干部任用考评交流、教师业绩考评、职称评定考评三项机制,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发展活力。

多轮驱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多轮驱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链接>>>

合川区云门庆福小学艾亿玲老师与学生们亲密合影,亦师亦友

谭茭 张骞月 图片由合川区教委提供

久长街小学老师指导学生写字比赛

20版教育CHONGQINGQINGDAILY

2017 年 9 月 8 日 星期五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