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克强经济学”中的语文 网络语言在“春晚” 老婆之类 “土豪”流行的背后 “女汉子”是谁? 从“吃客”到“吃主儿” 2014 年 第 2 期 / 双月刊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克强经济学”中的语文 网络语言在“春晚” 老婆之类 “土豪”流行的背后 “女汉子”是谁? 从“吃客”到“吃主儿”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克强经济学”中的语文

网络语言在“春晚”

老婆之类“土豪”流行的背后

“女汉子”是谁?从“吃客”到“吃主儿”

2014 年 第 2 期 / 双月刊

Page 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01-“克强经济学”中的语文◎安青阳

06-网络语言在“春晚”◎赵 艺

13-老婆之类◎雷 斌

20-“土豪”流行的背后◎秦夏梦

24-“女汉子”是谁?◎王 佳

28-从“吃客”到“吃主儿”◎付云华

32-从“吃货”品人生◎黄媛媛

36-“微”言大义◎凌 云

40-“自己动手”or“自己动脚”◎高勤丽

42-“杯具”里装了些什么?◎傅建煌

46-儿童语言对网络语言的影响◎许 晶

52-从“人”说起◎曹田田

53-“不明觉厉”种种◎林奕耿

55-拼词造句!看大学生活◎卢凯琳

58-网络语言中的新缩略◎罗琭昕

60-网络新成语:成语中的“变脸术”◎李显赫

67-从“十动然拒”谈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语◎吴 潇

72-“漫话”北京地铁拥堵时段◎郑双美

75-话谈“锅包肉”的声讲究◎张 晶

78-结婚时称新娘“女士”还是“小姐”?◎王林林

89-赤峰话里的“古味儿”◎侯明午

92-追忆搁浅的童年梦痕

    ——说说一些石化词和陨化词◎林逸豫

目 录

Page 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98-平凡的路,不平凡的名◎陈 艾

101-看“街上”的广告语言◎陈济青

104-有趣的合体字◎陆 香

106-珍藏国民年度记忆 感受别样汉语年俗

     ——“汉语盘点2013”活动综述◎吕海春

115-北京打造世界城市所面临的英语语言使用问题◎张 彤

122-从作者群体看学科研究◎刘艳春

132-“惹是生非”和“惹事生非”哪一条对?◎卢卓群

136-小学生作文“我的老师”应该怎样写?◎李胜梅

141-欣赏台湾词语的人性美◎李淑婷

146-高考病句试题六十年◎郝 暾

155-心灵的闹钟

     ——语言学笔记之十一◎于根元

158-文化概况课程测试改革的尝试

     ——语言学教学笔记之六◎张 彤

164-养生美味的“王致和”

     ——京商老字号之十二◎黄小京

174-风味儿依旧的全素斋

     ——京商老字号之十三◎由 申

184-“名不副实”的北京的炒肝◎张 晶

186-网语解析(二十二)◎惠天罡

196-海峡两岸日常生活词语比较(二十四)◎许 蕾

204-新格言(十五)◎清水流 摘录

Page 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2014年第2期 总第24期(双月刊)

2014年3月10日出刊

主办: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商务印书馆

主 编:于根元

副主编:刘艳春

编辑部邮箱:[email protected]

Page 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克强经济学”中的语文北京语言大学 安青阳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召

开期间(2013 年 11 月 9 - 12 日),

央视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人民群

众对“最关心的改革”这个话题

的看法,在回答第二个问题“那

您觉得有什么需要改变”时,一

小伙子的回答迅速震撼网络、传

遍神州:“人民币真的对不起中

国人啊!”后来这句话干脆被转

换成“人民币对不起人民”。这

样一减,一改,一形义关联,语

言的社会效果就更加鲜明了。

我们在展开话题之前,先说

个题外话。在央视播放的视频中,

中国语言生活

1

Page 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字幕上将“真的”打成了“真得”。

如果真的是“人民币真得对不起

中国人”,那么人民币还得继续

努力“对不起中国人”才算“对

得起中国人”;因为这意味着,

人民币过去的表现对得起服务的

对象,但这并不妥当,因此需要

调转方向,朝“对不起中国人”

的方向加倍努力。出现这样的字

幕,就真的对不起中国观众了。

而“得”“的”不分,似乎是央

视某些频道字幕的保留内容。此

话暂且搁下不表。

言归正传。人民币为什么会

对不起人民呢?原来正如中华人

民共和国总理李克强先生 2013 年

10 月 21 日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

时所讲的那样,过去我们曾经通

过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

量来实现稳增长、保就业,但这

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就货币来

说,我们的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 余 额 3 月 末 超 过 了 100 万 亿

元,已经是 GDP 的两倍了。换句

话说,就是‘池子’里的货币已

经很多了,再多发票子就有可能

导致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恶

性通货膨胀,不仅干扰或者说破

坏市场,而且会给人民生活带来

巨大的副作用和压力,甚至造成

人心惶惶。”原来如此!中国的

M2 十年间从 21 万亿膨胀到现在

的 107 万亿,人民手中的人民币

大大贬值了。经济学家的计算我

们看不明白,但这些年我们都买

过白菜,吃过水果,对此都感同

身受。那么,如何让人民币对得

起人民呢?李克强总理接着说:

“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

不收紧银根。”这次报告被视为

李克强的经济公开课。

2

Page 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针对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主旨

和施政方针,凤凰网财经中心《财

知道》栏目于 2013 年 11 月 11 日

第 170 期(http://finance.ifeng.com/

news/special/caizhidao170/) 做 了

一个主题为“克强经济学:不靠

M2 靠 MY”的专访,由该栏目特

约经济学家、人文经济学会理事

胡释之答问。在回答如何发展经

济时,胡释之说了这样一段话:

什么是克强经济学?就是我

过去总结的,克制发钞加强化市

场,就是要认识到,发展经济要

靠一个又一个的 MY(马云),

而 不 是 一 万 亿 又 一 万 亿 的 M2

(货币)。一句话,不靠 M2 靠

MY。

这就是在回答如何让人民币

对得起人民的问题了。对这句话

的理论蕴涵和现实意义,从经济

学的方面来说明,超出了我们的

能力。但其中的语言现象引起了

我们的关注。

首先是“克强经济学”。乍

一看,显然指“(李)克强经济

学”,即李克强先生当上人民总

理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新的经济

措施及其所蕴涵的经济学思想。

这也是中国人民的一般认识。可

是就胡释之先生的理解而言,显

然还有另一重含义,即“克制发

钞加强化市场”。这是针对过去

多发票子引发严重通货膨胀而提

出的具体经济措施。在这里,“克

强”是由“克制发钞加强化市场”

抽取其中两字缩略组合而成。一

形 / 音兼二意,正是作者所要追

求的效果。“克强经济学”既是

专名,又做特定解释。

就艺术表达而言,“克强经

济学”所采用的修辞策略,既不

同于“歧义”,也不简单地等同

中国语言生活

3

Page 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于“双关”。说它并非歧义,是

因为“克强”两义没有任何歧解

之处。说它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双

关,是因为它有双关的基础(一

形 / 音兼二意),有意地使表达

同时关顾字面和字里,言在此而

意在彼;但这里“克强”又不完

全如此,而是既有此意(克制发

钞加强化市场)又有彼意(李克

强),两者皆有强调。其实,此

“克强”(克制发钞加强化市场)

为彼“克强”(李克强经济学)

的一个具体表现方式,即两者之

间构成了一种借代(或者叫转喻)

关 系。 就“ 克 制 发 钞 加 强 化 市

场”意而言,通过缩略的方式以

求得跟施政者名字的相合之处;

就“(李)克强”意而言,通过

别解的方式以展示李克强的某项

具体施政方略。这是多重因素相

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克

强经济学”的使用,采取了“求

合+别解”和“借代+双关”等

多重策略,将语言之内和语言之

外、既有表达和临时组合、语音

和语义、此义和彼义、抽象概念

和具体所指等多重因素整合在一

起,形成了一个意蕴丰富的表达

形式。语言表达中的多重互动关

系是复杂而奇妙的,而我们以前

关注得并不充分。

其次,胡释之先生的那段话

中还有一个地方也值得一说,即

“不靠 M2 靠 MY”。作者既将“M2”

和“MY”看作具有相同因素(M)

的同类项,又将它们看作具有不

同因素(2 和 Y)的异类项。“M2”

的 扩 大 和“MY” 的 艰 难 崛 起,

是当下中国经济的现状;而拓展

“MY”的发展空间和缩小“M2”

的实际规模,则是“克强经济学”

所面对的任务和实现的目标。字

4

Page 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母词内部形式在转换之间,揭示

了鲜活的经济发展原则和政治发

展取向。另外,“一个又一个的

MY(马云)”中的“MY(马云)”,

代表的是广大企业家。用胡释之

先生的话说:“要真正走出危机,

要真正发展经济,实现真实繁荣,

必须靠企业家。……需要有越来

越多的马云,大大小小的马云,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中

国经济才会真正有发展,人们的

生活水平也才会越来越好。过去

必须这样,未来也必须这样。”

作者选择“马云”,既有马云所

代表的企业家精神和 10 月 31 日

李克强邀请包括马云在内的多位

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在中南海座谈

当前经济形势这一事实做背景,

也有这个姓名首字母跟“M2”偶

然巧合的因素。“偶合”中有“求

合”。漂亮的表达有很多就是这

两者综合发力的结果。

由此可见,语言问题,确实

是语言的问题,但又不只是语言

的问题,甚至从根本上说不是语

言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做语言应

用研究中反复强调的认识。

中国语言生活

5

Page 1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网络语言在“春晚”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赵 艺

2014 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严重缩水,但其中涉及到的网络语

言依旧“风采不减”。蔡明将“毒舌”进行到底,讽刺华少“你的学

历是胎教吧?”;郝建偶遇倒地大妈,无奈反问“你这么顽皮,你家

里人知道么?”;冯巩夸奖小保姆“高端大气上档次”,让“我和我

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近些年,网络语言大量涌现,许多网络语言已走出它的“原产地”,

进入到人们日常交际的新领域。而央视春晚是一年一度的重要节目,

其中的语言类节目备受观众期待。“春晚”的与时俱进势必会要求相

声和小品在语言上吐故纳新,于是从 2000 年开始,网络语言就成了

语言类节目的常客。那么“春晚”中的网络语言到底经历了哪些变化,

又都呈现出哪些特点呢?小伙伴们,一起来围观吧……

网络语言 1997 年出现,但直到 1999 年,它都未能进入“春晚”

的舞台。2000 年是网络语言进入“春晚”的元年,此后网络语言在“春

晚”经历了开端、过渡、高潮、放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网络语言使用的开端。

质变的第一声由“春晚”小品《钟点工》奏响。小品中宋建议赵,

老年人应该学会在网上“自找有乐”。

6

Page 1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赵:我这进城左右邻居谁都不认识我,突然自己变哑巴了,不知

道咋玩了。

宋:你拉倒吧,你就在家整个网,上网呗。

赵:我都多少年不打鱼了,哪还有网啊?

宋:我说的那是计算机上网。……

赵:啥网啊?

宋:因特网呀!

赵:啊,我明白了。你说的那是高科技,因特网,可以网上聊天。

这段对话至少透露出两方面信息:一是在 2000 年前后,网络还

是新鲜事物,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如今习以为常的“网上聊天”在当

时还是一种新奇的娱乐方式;二是在 1999 年前后,就已经出现了不

少网络流行词语,比如顶、灌水等。但为什么这些词语没有进入“春

晚”舞台呢?这恐怕与当时这些词语还存在争议,有些专家、学者认

为其“上不了台面”有一定关系。所以当时能进入“春晚”的也只能

是那些与计算机、互联网相关的专业词语,尽管如此,这处“包袱”

在观众中仍反响良好,因为它不仅在节目中衔接得恰到好处,而且反

映了新时代和新生活。

第二阶段,网络语言使用的过渡。

2003 年到 2006 年是网络语言在央视春晚中使用的间歇期,因为

人们已经逐步适应了网络带来的新变化,而且从节目选材角度考虑,

已不像前几年有更多可挖掘的素材。

中国语言生活

7

Page 1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网 络 语 言 在“ 春 晚” 中 的

使用再上一个台阶是从 2007 到

2009 年。先是在 2007 年,小品《将

爱情进行到底》以“网恋”为选材,

而在表演形式上,两位主演则直

接把网上聊天中键盘输入的文字

用语言表达出来。

金玉婷:过儿,你来了么?

么啊~

潘长江:龙儿,我遇见我前妻了。么啊~

其中的“么啊”就是人们在网上聊天中为了表示亲昵、喜爱而经

常使用的网络词语。

到了 2009 年,“春晚”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更不再局限于与计

算机、网络相关的专业词语,而开始吸收那些十分新颖的网络流行语,

比如姜昆对“芙蓉姐姐”有点晕,蔡明嘲讽郭达“你雷死我了”。

从“春晚”对网络语言使用限制的放宽,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普

及在这一时期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而人们对于颇具特色的网

络流行词语的态度也更加宽容,使得那些由网民自由创造的网络用语

登上了“大雅之堂”。

第三阶段,网络语言使用的高潮。

2010 年和 2011 年,央视春晚掀起了网络语言使用的高潮。在此

8

Page 1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期间进入“春晚”的网络用语,既有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专业词语,

如“你是互联网,我是防火墙;也有反映新经济、新文化现象的网络

用词,如“其实我就是一个草根”;还有反映社会热点的流行词汇,

如“这就是轮椅版的朱坚强啊”;更有网络流行语的借用,如“她以

为她插上翅膀就是天使啊,她就是个鸟人”;甚至还有对网站或聊天

工具等的调侃,如“我们是搜狐视频刨根问底儿栏目的主持人”。

尽管“春晚”中大多网络词语的使用都收到了较好的“笑”果,

但也有一些地方的使用让人略感生涩,甚至有生搬硬套的嫌疑,比如

冯巩在《不能让他走》中对“雷人”的解读:

老爷子!我哪敢跟雷锋比啊!我充其量是雷锋的传人,以后你们

就叫我雷人吧。

第四阶段,网络语言使用的放缓。

由于 2010 年和 2011 年有些网络语言的“生搬硬套”使一些观众

很不买账,于是到了 2012 年,网络语言的使用减少了很多。2013 和

2014 年,编剧和演员不再为了使用而使用,而是尽量根据剧情和人

物的需要穿插使用网络语言,或者将网上流行的段子改编后融入其中。

比如曹云金在相声《这事不赖我》中,改编“甄嬛体”问女友“吃炸

酱面就不就蒜”这一段就比较恰当,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从首次出现到广泛使用,网络语言在“春晚”15 年间的发展历

程(见下表)充分表现了网络作为第四大媒体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新词新语日渐浓厚的兴趣。

中国语言生活

9

Page 1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春晚”中网络语言数量变化情况

0

5

10

15

20

25

3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当然,也不是什么样的网络语言都能进入“春晚”的。能进入“春

晚”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词语,包括技术性词语(如奔腾、

鼠标)和非技术性词语(如下载、网址)。第二类是反映新经济、新

文化现象的词语,主要包括(1)伴随网络的普及而出现的新词语,

如网友、回复、点击率 ;(2)网站和聊天工具,如微博、博客、搜

狐 ;(3)凭借网络这一平台而出现或流行的人物、事物或文化现象,

如小月月、大衣哥、草根、山寨、点赞、富二代。第三类是网络交际

中使用的特殊用语,主要包括(1)网上聊天常用语,如卖萌、纠结、

给力、我嘞个去;(2)字母词、缩略词,如 out、PK;(3)网络流

行语或根据网络流行语而改编的台词,如肿么了、备份飞的不是飞机

而是寂寞、高端大气上档次、待你长发及腰咱们做朋友可好;(4)

网络流行语体,如淘宝体、甄嬛体。

从数量上来看,网络交际中使用的特殊用语和凭借网络平台而流

10

Page 1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行的人物、事物或文化现象类的网络词语在“春晚”中使用最多。因为,

第一,这些网络词语能反映社会热点现象,容易引起共鸣。比如姜昆

在相声《我有点晕》中感慨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时说到:“三十

年前,人吃粉丝。……现在,弄不好粉丝能把人吃了。”第二,这些

网络词语新颖、生动,容易被运用到相声、小品的台词之中。比如在

小品《想跳就跳》中,毕福剑说:“阿姨,退休快乐呀!阿姨!”蔡

明回答说:“管谁叫阿姨呢?满脸褶子还卖萌!”蔡明完全可以用“装

嫩”这个词来回应,但它在表现力上不及“卖萌”更加新鲜、活泼。

第三,这些网络词语诙谐、幽默,尽管有的已经被网友熟知,但如果

演员用夸张的方式形象地表演出来,依然会让观众觉得很搞笑。比如

曹云金在相声《奋斗》中对沙僧的模仿,其中用到的台词就是网络上

曾经非常流行的“沙僧最爱说的 8 句话”,但他惟妙惟肖的表演,让

许多已经知道这个段子的观众也觉得十分有趣。此外,有些网络交际

中使用的特殊用语可以表达强烈的感叹,更能够突显人物的感情。比

如“晕”在“春晚”中出现次数很多,有“真晕”“我晕”“我有点

晕”,这都是表达人物在当前处境中无奈、复杂心情的较好选择。

不同演员对于网络语言的使用和选择也存在差异,这也许与他们

的艺术风格以及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一定关系。从数量上看,姜昆使

用的网络语言最多,但实际上不少都是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词语。

这也许与姜昆作为主流相声的领军人物,对于网络交际中使用的特殊

用语限制较严,因此用到的大多是一些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比

较主流的网络语言有一定关系。相比之下,特殊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数

中国语言生活

11

Page 1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量最多的人是冯巩和蔡明,这可能与他们对新词语有较高敏感度,且

希望与年青观众迅速接轨的强烈心情有一定关系,但是有些地方不免

存在生搬硬套的嫌疑,比如在多被观众诟病的《不能让他走》节目中,

冯巩一人就用了 8 个网络语言。“山丹丹”组合一直颇受观众喜爱,

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常常恰到好处。郭德纲和曹云金在 2010 年、

2011 年为“春晚”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擅于把网络流行的段子融

入到作品之中,网络语言与作品本身结合得较为紧密。相反,演员黄

宏是网络语言的反对派,他曾毫不客气地指出,网络语言虽然很时

髦,但是多了肯定不好,而且有时候会让小品“走偏”。(钱江晚报,

2010 年 2 月 14 日,第 9 版)所以在他自己的台词中涉及到网络语言

的数量并不多。除了上述这些“春晚”的常客之外,还有一些后起之

秀。从总体来看,这些青年演员在节目中都会用到少量网络交际中的

特殊用语,无论从台词的连贯性还是演出效果来看,都比较理想。比

如在小品《你摊上事儿了》中,保安说送钱者(方清平饰)是“伪娘”,

送钱者就随即说了一段“淘宝体”的台词:“亲,帮帮忙吧……求求

你了,亲。”

网络语言进入“春晚”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春晚”作为央

视打造的重要节目为新词语的进一步流行和普及提供了平台,使网络

语言由草根进入正统,并最终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消极的方面也不容

忽视,网络语言具有随意、即兴等特点,如果不顾具体情况硬套网络

语言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只有根据节目内容适当添加

这剂“调味料”,才能把“春晚”这顿“年夜饭”做得色香味俱全。

12

Page 1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老婆之类中国联通杭州分公司 雷 斌

“嘴”,多带贬义,“嘴脸”“嘴

硬”“嘴皮子”,都不中听。不过,

事物都不能一概而论,“嘴甜”“嘴

乖”就给“嘴”争得了一席之地。

嘴,具有两大功能:说和吃。

嘴当然还可以“骂”“哭”,有

的人的嘴还能笑,笔者都把它归

入“说”这一大类。

先说“嘴”的第一大功能吧。

说,能说会道,这是公关小姐、

先生们所必需的素质。古有“三

寸 不 烂 之 舌 胜 于

百万之师”之说,

大 长 嘴 的 威 风。

上世纪 30 年代上

海 带 工 老 板 的 嘴

能 把 稻 草 说 成 金

条,许多同胞上当受骗,夏衍先

生挥笔写下了大作《包身工》,

狠狠地批了带工老板和日本帝国

主义的嘴巴子。口蜜腹剑,口是

心非,飞短流长,的确不是我们

所羡慕所追求的。文革时“砸烂

你的狗头”“竖起狗耳朵听着”

的话语至今还让人毛骨悚然不寒

而栗。诚然,“嘴”能“治”病,

“嘴”也能“致”病呢。

再说“嘴”的第二大功能——

吃。 中 国 的 吃 或

曰 饮 食 文 化, 在

世 界 上 是 享 有 盛

誉 的。 一 个 人 如

果 不 靠 嘴 解 决 肚

皮 问 题, 单 凭 挂

中国语言生活

13

Page 1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盐水度日是不可思议的。“眼睛

是心灵的窗户”,要切实保护好,

但“嘴”也决不能放任自流。不

是常听说“吃出了毛病”“吃出

了祸害”吗?

第一大功能,说,还真的意

味深长。

“亲爱的,昨日你们聚会开

心吗?”有一次我在同事的办公

室,听同事如此对话,我知趣的

走开了。

后来,在食堂吃饭,我们四

个人一桌,三个男的一个女的,

女 同 事 称 呼 这 个 男 同 事“ 亲 爱

的”, 称 呼 那 个

男同事“亲爱的”,

到 这 个 时 候, 我

才 恍 然 大 悟, 原

来“ 亲 爱 的” 已

经 贬 值 为 一 个 极

其普通的称呼了。

上世纪,“亲爱的”还是专属称

呼呢。

遥想当年我在中学读书时,

要 步 行 七 十 多 里 才 能 到 学 校。

十三四岁的少年,往往要走上大

半天时间才能到。当年家乡到学

校公路刚刚成形,但客车还没有

开通,当时中学所在地有几家军

工企业,厂里有货车。有一次我

们同学结伴走在路上,看到路旁

边停着一辆货车,喜出望外,想

如果能坐在货车的车斗里去学校

就省力省时了。大家商议如何可

行?应该叫司机什么呢?最后达

成共识说叫“师

傅”最好。于是

乎七嘴八舌地亲

切而热情地叫他

“师傅”,但师

傅理也不理一溜

烟地开走了,没

14

Page 1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有让我们上车。

后来“师傅”不怎么吃香了,

改叫“先生”。鲁迅叫许广平为“先

生”,正如李商隐称呼夫人为“君”

一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不过现在“师傅”又红起来

了。现在问路,我也听到许多大

人小孩叫我“师傅”。

上世纪 80 年代,流行“小姐”,

不论年纪大小,叫“小姐”没有错,

年纪比你大,最多可以添加一个

字,叫“大小姐”。年纪大点的

女士听人称呼她“小姐”,心中

油然而生喜悦。而在《红楼梦》

《西厢记》中,小姐是称呼“丫头”

的,而称呼大户人家的女孩为“姑

娘”,如“林姑娘”“宝姑娘”。

有一次我给新人主持婚礼,改叫

“姑娘”,事后思前想后也非常

纠结,正式场合叫“小姐”似乎

比叫“姑娘”合适?

现 在 叫 人 家 小 姑 娘 为“ 小

姐”,她也不一定会非常高兴,

你要问路她都不一定告诉你,据

说歌舞厅的女孩叫“小姐”、男

孩叫“相公”。

称呼,也与时俱进。变是绝

对的,不变是不对的。

就“亲爱的”称呼一事,我

后来与同事讨论,同事说:“‘亲

爱的’呀,中学里,已经发展到

叫‘老公’‘老婆’了呀”。

我想象不出,“老公”“老婆”

以后,再该如何称呼对方?

你说这是笑话吗?其实语言

就是这么有趣,就是这么神秘莫

测。那还是我在学校教书的岁月,

我和学生一道去春游,一行二百

多号人,每离开一个风景点,都

要检查一下人数。班长问小组长:

中国语言生活

15

Page 2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你们丢人了没有?”大家沉思

了片刻笑着说:“没有丢人!”

是的,人怎么可以随便丢呢?因

为“丢人”具有两种解释,一是

丢失落下同学游客,一是丢脸丢

面子。

因为车船误点,返回已掌灯

时分,游船上为大伙儿供应面条。

我问一个同学要不要面条,那同

学说:“我不要面!”坏了,哗然,

原来“面”也有二解,一是面条,

另一个就是“面”即“脸”,这

一个“面”可千万不能轻易地不

要的呀!这笑话告诉我们,用语

决不可掉以轻心;还告诉我们,

这世界充满着矛盾的同时还充满

了无数个巧合。

小时候,我们在农村里经常

看到这样的胜景:雨后山间云雾

缭绕,空气清新,美不胜收。淡

淡的雾、白白的雾,忽去忽来忽

上忽下,真仍人间仙境。

这就是我儿时的雾,挥之不

去的雾,令人神往的雾。为什么

现在多加了一个字,成为“雾霾”,

就如遇到魔鬼一样,唯恐避之不

及。

多一个字不好。“总理”多

一个字“总经理”;“省长”多

一个字“副省长”、多两个字“省

长助理”,那还是少字有精神。

但有的时候多一个字更好。

“参谋”多一个字“参谋长”,“经

理”多一个字“总经理”,足以

让你找到感觉。

有时,我想,古往今来,那

些提法,总是有它的道理所在的。

比方说:大地,母亲!

为 什 么 人 们 都 称 大 地 为 母

亲?细细想来难道不应该吗?你

吃的来源于大地,你用的来源于

大地,你日夜生活在大地上,可

16

Page 2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以说你日常所有的一切都是自来

于大地,这么看来,也只有大地

可以称作母亲。

那你可曾听说过有“大地,

父亲!”可见父亲没有母亲伟大。

同样,你可曾听说过“太阳,母

亲!”不知道天界是不是有这样

的称呼?我只听说过“太阳公公、

月亮婆婆”了。

大地,负载万物,生生不息,

转运不止。她忍辱负重,永不索

取。大地,伟大的母亲!可作为

大地上享有万物之灵之美誉的人

类,内心深处有没有将大地视为

母亲?

由此,我想到了孝道。《论

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

母唯其疾之忧。”孔子的意思是

说,父母看到小孩生病了,那个

忧愁,那个担心,你好好深刻去

体会一下吧。反过来,你对父母

有如此关爱如此尊敬,这才是孝。

是 啊, 如 果 我 们 都 能 以 此

“孝”敬大地、反哺大地,不要

为私利无休止地砍伐、无休止地

掠夺、无休止地污染,就能还大

地以原始面貌。既然是母亲,我

想也是有她的个性的,如果你不

尊重她的规律,有朝一日她火将

起来停转一秒,大地所有生灵将

涂炭,后果很严重,此时此刻你

再怎么声情并茂地喊“妈妈好!

好妈妈!”也无济于事了。

我有一位“雨儿”朋友日前

对我说:“她喜欢静,朋友相对

默默而坐,无需多言,一个眼神,

对方就懂,安静地坐着,内心却

在交流。”这样的事情,我想你

我他都感受到过。

我相信“一见钟情”之说,“一

见”,彼此能量交互,信号对接

上了,于是乎就相爱了。梁山伯

中国语言生活

17

Page 2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与祝英台就是这样相爱的,尽管

历史人物时间相去百年,但谁都

相信这千古绝唱。

我有位海南的朋友,原先供

职于新华社,她对我坦言她“择

偶的五大标准”:“一是样子过

得去,二是有一定的存款,三是

孝敬父母,四是爱我多点,五是

经常有话题说。”细细想来,我

感到她总结得很好。其实,不管

是男人还是女人,首先迎面的都

是“一见”,是否漂亮可人,还

是伟岸帅气,起码要让对方心理

上涌起舒服温暖的感觉,从而燃

烧起彼此的激情。人是社会的人,

要进行社交活动,不论是男人还

是女人,都有虚荣心,带上漂亮

的老婆、帅气的老公出入,让别

18

Page 2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人羡慕去吧。有人甚至说,衡量

一个男人、女人是不是能干,只

要看看配偶的相貌。而且学历可

以深造,相貌不可再造,还将遗

传给下一代。所以说,我赞成她

的理论,尤其是第一条。当然我

是男人,我有我的观点,可能有

微调,但这已不是本文的主题,

就不再论及。

凡是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

有能量。有的大家都熟知,比方

说电能;有的你我他都不易察觉,

比方说 WiFi。花草有没有能量?

这让我想起南怀瑾老师在《道家、

密宗与东方神秘学》中说的一件

事,他为了学剑法,前往杭州城

隍山拜访一位道家高人,高人问

南老师会不会看花?他于是指点

南老师:“普通人看花,聚精会

神,将自己的精气神,都倾泻到

花上去了;会看花的人,只是半

虚着眼睛,似似乎乎地,反将花

的精气神,吸收到自己身中来。”

此事早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在

“南禅七日”演讲时,南老师仍

然非常感激这位高人。现在社会

上许多人,高高在上、自以为是,

这样的人你怎么能够接受别人的

意见和建议?只有虚心好学、谦

卑低下,才能“水往低处流”,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正如“雨儿”朋友所说的,

贵为动物之灵的人,如何交流思

想与情感,真的一个眼神足矣。

人与人之间,握手,可以交流能

量;读书,可以交流能量;对话,

可以交流能量;甚至通信,也可

以交流能量。但交流能量以什么

为最?眼神!你认为呢?我认为

这话题已经游离出语言稍微远了

点了,就此打住。

中国语言生活

19

Page 2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土豪”流行的背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秦夏梦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近期,这句在网络上火到爆的流

行语,已经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并且成为极为高频的使用语,许

多年轻人甚至把它当作口头禅。

在这句流行语背后,“土豪”一

词的另类使用引起我的注意。

“土豪”本是一个走进历史

的词汇,现在却强势归来。其实

人们对“土豪”的原本所指并不

陌生。一提到“土豪”,人们脑

海中首先出现的就是“打土豪,

分田地”。土豪在人们心目中的

形象就是大地主,是剥削阶级,

是有钱有势的恶霸。然而时代在

变,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如今的

“土豪”,不再是横行乡里、作

恶多端的坏人,网络上多用于讽

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

尤其是通过装穷来炫耀自己有钱

的人。同时该词也褪去了往日的

阶级斗争色彩,更多的是戏谑和

讽刺。这些人到处牛逼哄哄地一

掷千金,他们开着超豪华跑车,

举办着超豪华婚礼,赠送着超豪

华礼物。他们财大气粗、没有品

位地一味追求“金”“大”“贵”、

不计成本以及不计后果式的消

费、有钱又喜欢显摆。这就是世

人给当今的“土豪”描摹出的脸

谱。

时下,“土豪”已成为暴发

户们的代名词。在网络上,网友

们甚至还给“土豪”们划分了等

20

Page 2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级。“土豪”这个在新生代衍生

出来的“老词”,据悉产生于人

们狂热追求的 iPhone 5s 发布后,

因其中一款的颜色是金色,被网

民戏称为“土豪金”,随后该词

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地开花

了。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

进步,人们对“土豪”的态度,

已不再像往日对“暴发户”等类

似群体一样,只是进行简单的否

定与鄙夷。现如今,人们对“土

豪”是一种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态,

是“路见不平一声吼,抱着土豪

不放手”“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这样的自我嘲弄和相互之间的戏

谑。但归根到底,人们在内心仍

是对这些有钱无脑的群体进行抵

制与鄙视。因为虽然现在我国经

济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已慢慢进

入消费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但

在人们心中,对于文化与品位的

中国语言生活

21

Page 2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高 要 求 思 想 还 是 根 深 蒂 固 的。

正如我们现在朋友圈内的相互戏

谑,也都是以“土豪”相互称谓

与冠名,最后大家会发现,任凭

“土豪”的说法满天飞,却没有

一个人会从内心真正承认自己是

“土豪”。但回到现实生活中,

生活的残酷,理想的破碎,人们

不得不向无脑“土豪”低头,甚

至“当土豪”成了不少人的公开

理想,打着灯笼找“土豪丈母娘”

成了屌丝们争相学习的秘籍。

针对现下“土豪”一词的流

行,我们应该进行冷静思考,为

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土

豪”心态并非是那些暴发户们独

有,而是不少中国人存在的一种

心态。人们调侃与讽刺的对象不

仅是“土豪”本身,更是拜金主

义与贫富差距的现状,是各种“羡

慕嫉妒恨”。这些人痛恨的不是

“土豪”,而是痛恨“我不是土

豪”。说到底,还是这些人的面

子问题。这种好“面子”,自古

有之。在不少人传统的为人处世

中,总是喜欢事事都要超越别人,

于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炫耀自

己,许多人甚至打肿脸充胖子,

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只为得

到别人的羡慕,得到所谓的“面

子”,但其中的辛酸苦楚只有自

己知道。

我们都知道,语言是人们最

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中的词汇与

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在词

汇上的使用,尤其是无数新词的

22

Page 2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流行,都可谓社会现实的晴雨表

与检测器,是我们观察时代的风

向标。“土豪”在 21 世纪的今天,

以反讽式的含义重磅来袭,暗示

着我国社会的分层已进入一种赤

裸裸的状态。“土豪”其实就是

一道有着黑色幽默意味的社会裂

痕。人们对于现状的不满,通过

戏谑与自嘲的姿态,进行了解构

与新的建构。

总之,任何语言的产生和发

展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

式以及社会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

紧密相连。在 21 世纪的今天,网

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人们的

生活 , 人们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

随时表达着自己的态度、要求和

观点。在网络中,人们充分利用

自己活跃的思维和新奇的创意,

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同时年轻

人对于事物的新鲜表达,浓厚的

好奇心促使他们进行关注。再加

上网络传播速度之快,进而就形

成了流行语。像“土豪”这样的

流行语即为网民在旧有的语言体

系中,找到本身存在的词并给其

增加了前所未有的义项 , 或者说

借用名称改变词义,这样一个新

的词语就此流行开来。如今,类

似“土豪”这样的网络热词已成

为一种客观存在,不仅以独特的

方式及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寄

予了一些人丰富的情感,同时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乃至改变了一

些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面对形

形色色的网络热词,我们既要敞

开心胸,也要冷静思考,理性对

待。

中国语言生活

23

Page 2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女汉子”是谁?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王 佳

眼下,“女汉子”成为了随

处可见的潮流称谓用词。例如:

(1)近日,俄罗斯一名美

少女走红网络。与大多数男生心

目中的女神相比,这名美

少女拥有着天使般

的脸蛋,但身材

并 非 标 准 S 形

的 魔 鬼 身 材,

而是一身如同

男 人 般 健 硕 的

肌 肉, 因 而, 她

也被众网友们戏称

作“史上最萌女汉子”。(《京

华时报》2013 年 9 月 5 日)

(2)Cindy 田雨橙和 Angela

王诗龄是《爸爸去哪儿》中独有

的两位小女生,Cindy 田雨橙“怪

力小萝莉”,识大体顾大局有爱

哥哥照顾妹妹,大有一人独挑粗

活重活的大姐风范,一副美人胚

子却是女汉子本色,胆大爱

冒险,深受观众喜爱。

(《新快报》2013

年 11 月 12 日)

“女汉子”

一词其实很早就

有。最早的书面

用 例 见 于 1993 年

《作者文摘》中卢泓

的《发生在中南海的“反革

命案”》:

(3)几乎同时,一下子跳出

四个汉子似的女人,这几个人一

24

Page 2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拥而上,七手八脚,几下子就把

严慰冰从头至脚,剥得几乎“暴

露无遗”了,仅剩了三角裤衩、

汗背心。这四条女汉子对严慰冰

仅差开膛破肚的搜查,使她被侮

辱得想哭,想喊,想骂人!

“女汉子”流行起来,却是

从 2013 年 4 月 29 日开始的。由

名模、主持人李艾在新浪微博上

发起的“女汉子的自我修养”这

一话题,引发了人们对“女汉子”

的关注,也导致了“女汉子”一

词的流行。

“女汉子”是指一般行为和

性格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即

外表是女性但是性格“纯爷们”。

有人把“女汉子”归为男人和女

人之外,世界上存活的第三种人。

也有人很形象地把“女汉子”的

英文名字称为 wo-man,虽然外表

上还是和女性 woman 没有区别,

但是一条横杠把 wo 和 man 隔开

了,由此说明她也具备 man 的特

点。

如何判断一个女性是“女汉

子”呢?网络上有几套标准不一

的判断方式,近日出台了一则“女

汉子新标准”,这些标准使得“女

汉子”的形象一下就鲜明而立体

起来,同时也可以看出,即使是

琐碎细小的事情也难掩“女汉子”

直率、外放和不拘小节的性格特

征。例如:

(4)在新标准中,“和男性

友人一起一样吃很多”、“齐刘

海自己在家修剪”、“化妆品买

来都是等着过期”等新标准刷新

了“女汉子”一族的新标准。(《武

汉晨报》2013 年 10 月 10 日)

由于在性格上及举止上倾向

男性,才会有人调侃地说:“姑

娘,你真是一条汉子”。而相比

中国语言生活

25

Page 3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女汉子”,那种温柔、娴静、

小鸟依人类的女生则被称为“软

妹子”,她们比“女汉子”更受

男生的喜欢。因而,“女汉子”

总 是 单 身 难 嫁,2013 年 11 月 5

日东北新闻网上的一篇《“女汉

子”比“软妹子”难嫁》的文章

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

(5)情感专家张佳芮分析,

南方女性普遍娇小、乖巧,温柔

如水,是典型的“软妹子”。而

东北等地则盛产“女汉子”,身

材小巧玲珑的不是很多,粗喉咙

大嗓门的多,喝起酒来也毫不含

糊,让一般的男性都在她们面前

找不到做男性的自信……

“女汉子”一词的流行既有

社会发展的因素,也有人思想意

识变化的因素。

在现如今节奏快、压力大、

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女性相较于

男性往往是处于劣势的。然而,

为了更好地生存,女性不得不把

自己培养成独立、自主、强悍的

形象以寻得同男性平等的角色优

势。在这样的境遇中,出现了“女

汉子”。

“女汉子”这个词容易被广

大女性所接受,甚至有很大一部

分的女性对此并不抗拒,还以此

自嘲。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在

语义理解上,这里的“汉子”不

仅仅是对一般男人的俗称,还带

有一些气概、品质之类的含义。

用“女”来限定这一词,意思是

强调首先是个女子,而后只是一

个也有男子脾性却又不同于男子

的女子罢了,这也是表明女性可

以是同男性一样平等的社会角色

的态度,却并没有谁高谁一等的

意味。

二是就语义色彩而言,“女

26

Page 3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汉子”多带了一份褒义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通常很自

然地会把坚强、勇敢的女性称为

“女汉子”。例如:

(6)“90 后”护士刘秋兰

和邓琼月夺刀救人被赞“女英

雄”、“女汉子”。(《新京报》

2013 年 11 月 12 日)

另外,生活中任一符合标准

的普通女性,都可以毫无违和感

地使用这一词语形容自己,没有

特定的身份局限。这样一来,“女

汉子”就变得没那么遥不可及,

从而其受众范围就更加广泛而接

地气,这应该也是其流行的原因

之一。

对于“女汉子”也是存在争

议的,有人为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担忧,《中国妇女报》2013 年 9

月 24 日有一篇文章是《“女汉子”

热议:僭越还是逆转?》,《新

京报》2013 年 11 月 25 日则有另

一篇文章是《专家称女孩从小若

有“女汉子”性格萌芽不应忽视》,

都研究讨论了这一情况。

其实,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否认的是,男性的压力还是

依旧要大于女性。既而真汉子尚

不好当,何况“女汉子”?然而,

作为女性而言,能够独立、自主、

大气、勇敢、有担当、有思想,

在人生的岁月中使得自己内心强

大,那便也就是“女汉子”的真

正所在了。

中国语言生活

27

Page 3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吃客”到“吃主儿”付云华

民以食为天。吃喝拉撒睡,

“吃”排第一位,即便紧随其后

的“喝”也不能与之同日而语,

以引申义为例,便可见一斑:“吃

醋”“吃心”“吃鸭蛋”“吃豆腐”

都与真正的“吃东西”无关,“吃

功夫”“吃官司”“吃老本”“吃

闭门羹”更是让外国人匪夷所思;

28

Page 3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而“喝”,除了“喝水 / 粥 / 酒 /

茶 / 药 / 饮料”外,其引申也就

是“喝墨水”“喝西北风”而已。

美食,诱人垂涎,身边不乏好吃、

敢吃、会吃、或有会做的吃客、

吃货、吃主儿们。

话说吃客,与食客微殊,于

美食之略懂一二。生活中,饭馆

里,常有大快朵颐之时还滔滔不

绝于宫保鸡丁、豆腐来历的吃客,

可谓知美食;吃客们品各色小吃,

在网上提供试吃报告的比比皆

是,平面媒体也不示弱,2011 年

11 月 3 日《宁波晚报 》刊登了题

为《吃客提供试吃报告》的文章。

可见吃客具有不凡的鉴赏力,能

分辨好吃赖吃,岂是泛泛食客之

辈?

看来,吃客好吃会吃;但作

为“吃客”,会不会做就是另一

回事了。吃客热衷于美味,知其

然不知其所以然。

且说“吃货”,有人认为这

词有点儿贬义,《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也说是骂人的话,这

就要看语境了。但当下亦有很多

人自诩是吃货,大众点评网上,

就有“俺是大吃货儿”“幸福滴

吃货儿”“一吃货儿”的会员。

足见大家已不太介意这一点了。

就单说吃,吃货之于吃客也

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简言之敢

吃。喝豆汁儿不在话下,吃虫子

也 是 津 津 有 味, 有 文 为 证 ——

2013 年 10 月 24 日《长沙晚报》

之《臭屁虫竟也成“美食”》曰:

“特别是有些吃货为了证明自己

敢吃,从当地带来的‘美食’中,

竟然是让人心惊肉跳的各种虫

子”。要说吃虫子,想必一般吃

客没勇气,这便是吃货的神勇之

处了。吃货,不仅敢吃,自然更

中国语言生活

29

Page 3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会吃,充任大众美食评委也够格

儿,能吃出菜肴的高低上下、子

丑寅卯来。吃货又岂止会吃,还

能担任“操刀手”呢。上大学时,

有没有三三两两逛早市抠抠搜搜

采买,偷偷摸摸用袖珍电饭锅、

电热杯自制“寿司”和“火锅”

的同学?这基本便是不折不扣的

吃货了。不过,较起真儿来,特

好吃不会做的也能算作是吃货,

毕竟“吃货”一词的本义在那呢,

贬义不贬义的另说。

一言以蔽之,吃货,好吃、

敢吃、会吃、或然会做。

至于“吃主儿”,原本这是

个北京土语,眼下“吃主儿”满

天下,名为“想当吃主儿”的是

长春人、“吃主儿 2012”是天津

卫的。何为吃主儿,见仁见智。

吃主儿,爱吃敢吃自不必说,

什么猪脑啊、大肠啊等等“通吃”。

记得某年去南京,东道主准备了

南京小吃:鸭血粉丝倒是美味,

至于毛鸡蛋万万消受不起;有人

却照单全收。吃主儿比吃客好吃

得很;吃货多少也“吃冷门”,

但比起吃主儿来,恐怕要小巫见

大巫了。吃主儿是有广度的吃客、

吃货。

与好吃相较,吃主儿更强调

会做,但又与厨师不同,不以研

究珍馐为生,却以炮制美食为荣。

于“做”,吃主儿比吃货功力深

厚,吃主儿大有好饭不怕晚的精

神:炸酱面,注重菜码的种类、

颜色搭配;鸡蓉粥,鸡蓉要用刮

而不是用剁;蒜香炒小排,蒜碎

要用切、冲洗并晾干;炒疙瘩,

要手搓面团成条、继而揪成小疙

瘩。正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吃主儿不仅“吃”要有广度,“做”

也要有深度。

30

Page 3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吃主儿必是要鼓捣出自己的

味道来,俗称“改良”,要不怎

么名为“吃主儿”不是叫“吃客”

呢,“客”“主儿”这两个词缀

蕴含的不同意境就在于此。正如

《吃主儿》一书作者王敦煌先生

所说:“吃主儿认为,天下吃的,

古今中外,只要我认为好吃,我

就做,而且我可以爱怎么改怎么

改。而且吃主儿,做的菜都不一

个味,以我为主啊。”(《王世

襄王敦煌父子:现在的绝望》,《三

联生活周刊》总 371 期)这便是“吃

主儿”的态度。

很多吃主儿说,原本零散毫

不相关的食材,煎炒烹炸煮焖焗,

摇身一变成犒劳自己、与人分享

的美味,极富有成就感。他们因

热爱生活而陶醉于生产美食,真

是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吃主儿的高度如此。

照这么说,吃主儿好吃、好

做,更讲究精雕细琢,那不是快

成了厨师了吗?论技术,这不好

说,一般还是不及,说不定也有

能与厨师比肩的呢,但有一条,

吃主儿不以做菜为职业,纯属业

余爱好,即使不如厨师,但吃主

儿多半有虽不能及但心向往之的

心态。

吃主儿,有广度、有深度、

有态度、有高度。

就厨子而言,有厨师、大厨、

乃至食神的区别;就食客而言,

亦有吃客、吃货、吃主儿的差异。

中国语言生活

31

Page 3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吃货”品人生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黄媛媛

吃货,顾名思义,是指那些

特别能吃的人。据资料显示,“吃

货”一词最早出现在 1991 年的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第七

集《水淹七军》之中。那时的“吃

货”是对人的贬称,当然也是它

的本义,是指赖在家里光吃不干

活的人。在那个时候,想必谁也

不愿意被别人称作是“吃货”吧。

而如今,吃货已经成为一个

十分流行的词语。不论是在平时

的 口 头 交 际 还 是 在 媒 体 栏 目,

处处都有它跳跃着的影子。大多

数人会自称为“吃货”,也会戏

谑身边的人为“吃货”,这样可

以迅速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下

课后去食堂疯狂抢饭的瞬间看到

“志同道合”的吃货们便会会心

一笑,颇有一种“吃货一家亲”

的味道。余闲时光上网刷刷微博,

看到吃货们的糗事真是欢乐无

比,还有吃货们亲临“战场”摸

索发明出一系列的美味佳肴,真

是让人不禁发出生活真美好的慨

32

Page 3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叹!古人云“笑一笑,十年少”,

如此看来“吃货”颇有延年益寿

的妙处。

而媒体也充分利用“吃货”

这一巨大的市场,推出了各种各

样的杂志,比如很有名的《吃货

都很忙》,它是第一本聚焦中国

地方饮食热点的杂志,是关注饮

食文化生活走向的导航媒体平

台,在美食传播领域拥有广泛的

影响力,被业界视为饮食文化传

播媒体中的新锐。当然它的收益

和对经济的贡献就更不用说了。

应 运 而 生 的,2012 年 央 视 记 录

频道推出的美食专题纪录片《舌

尖上的中国》可谓风靡一时,使

该词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一个高

峰。除此之外,还有“吃货网店”,

它的诞生对美食爱好者来说更是

一个福音,大大满足了他们的对

美食个性化的需求,他们可以从

网上购买到全国各地品种丰富的

食品,同时也因此创造了大量的

就业机会,对 GDP 也起到了不小

的贡献!

可见,在当下生活中,“吃货”

已经是相当重要的角色。那么,

“吃货”这一词是怎么发展而来

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得

不先了解“货”的含义。

《说文·贝部》曰:“货,

财也。从贝化声。”也就是说,

货是财物的意思。而“吃货”之

“货”很明显不是财物之义,而

是一种指称含义。那么,这个含

义是从何而来的呢?终于,在《汉

语大辞典》里找到了对它的释义。

《汉语大辞典》曰:货:1、财物,

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书·洪

範》:“一曰食,二曰货”。孔

颖达疏:“货者,金玉布帛之总

名。”《辽史·食货志》:“ 食

中国语言生活

33

Page 3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莫大于榖,货莫大于钱。”2、货物,

商品。《易·系辞下》有曰:“聚

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汉书·食货志上》:“通財鬻

货为商。”3、钱币。《周礼·秋

官·职金》:“掌受士之金罚,

货罚,入于司兵。”郑玄注:“货,

泉贝也。”从这些释义可以看出,

货渐渐有了指称物品的含义。也

许在古时候争吵中,吵架双方为

了使诋毁更有新意,拿对方与物

品相论,便称他为“货”,意思

与我们现在吵架时说“你不是个

东西”类似。因此在它的第七条

释义有:对人的贬称(多为玩笑

语)。《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

“没羞的货,丫头跟前也调个谎

儿。”《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

是个不中用的货,又不会种田,

又不会做生意。”可见,这时候,

“货”开始有了对人贬义的指称

含义。会有人问了,上文引述的

《辽史·食货志》、《汉书·食

货志》等中的“食货”是不是“吃

货”?答案是否定的,古时候的

“食货”实际上是对经济的总称,

而非今天的“吃货”。有了这个

贬义指称含义后,便有了 “贱货”、

“蠢货”等贬义的称谓,而我们

今天的“吃货”、“二货”也是

这样派生出来的 。

从人人避而远之的贬义到如

今津津乐道的褒义,“吃货”是

怎样完成这一重大飞跃的呢?我

在想,一定是这样一群人,他们

对食物有着近乎疯狂的迷恋,他

们深深坚信着“民以食为天”这

一真理,他们只要见到美食便两

眼放光瞬间活力四射,他们可以

一天到晚不停歇地吃,当你终于

对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吃的这一行

为感到忍无可忍时,他们会很淡

34

Page 3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然地说,我不是爱吃,而是不忍

心让嘴巴寂寞。这是吃货们的幽

默,也是他们的豁达。正因为这

种幽默与乐天的豁达心态,吃货

们让“吃货”这一曾经不怎么让

人愉悦的词变得格外可爱。于是,

“吃货”一词增加了更多的含义。

它不仅代表着能吃爱吃,更意味

着会吃。他们对美食有一种独特

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是有品位的

美食爱好者,他们心胸豁达,他

们对生活充满热情。

吃货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助

于调节和释放压力。现代快节奏

的生活让人们身心俱疲,压力重

重却又不能懈怠。一份色香味俱

全的佳肴真是美的享受,它能刺

激我们的视觉、嗅觉与味觉,让

我们的身体分泌各种激素,让全

身都亢奋起来,瞬间神采奕奕精

力充沛,心情也随之美丽起来。

吃货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使人

生变得格外单纯。他们不会醉心

于权势与名利的勾心斗角,他们

更不屑那些终日奔忙于金钱而茶

不思饭不想的人。他们活得潇洒

活得自在,他们的快乐很简单,

因为他们懂得知足。古人云“民

以食为天”,我终于体会到它的

精妙智慧之处。吃不仅仅是满足

人的生理需求,不单单是维持人

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让人心情愉

悦心胸豁达。百姓食无所忧,心

情愉悦,自然国家安定太平。这

才是真正的“食为天”的含义吧。

用网上一句很流行的话“世

间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

那么,就做一个简单的“吃货”,

用心品尝人生吧。

中国语言生活

35

Page 4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微”言大义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凌 云

“微”字的常用义项是“细

小、细微”。过去,现代汉语中

这个义项的构词数量有限,几乎

屈指可数,如小学时代学过的“微

风、微笑”等。

后 来 陆 续 从 术 语 中 发 现 用

“微”构成的语词——“微循环、

微动脉”(医学术语)、“微地

貌”( 地 质 学

术语)、“微观、

微波、微粒子”

(物理术语)、

“微积分”(数

学术语)、“微

生 物”( 生 物

学术语)、“微

量 元 素”( 化

学术语)。

在有些事物中也出现过一些

“微”家族成员,如“微机(微

型计算机)、微雕(在极小的材

料上雕刻字画的艺术)、微景园

(如深圳华侨城的‘锦绣中华’

等微缩景观)、微波炉(利用微

波加热的炊具)、微创手术(创

口 很 小 的 外 科

手 术 )” 等。

本 世 纪 初 有 专

家 提 出: 由 于

供 大 于 求, 我

国 市 场 经 济 进

入“微利时代”

(“微利”和“暴

利” 相 对 应。

36

Page 4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相当于生意经“薄利多销”中的

“薄利”的说法)。

“重量级”音乐人高晓松在

选秀节目中担任评委时首创了

“微胖界”的俏皮说法,增强了

“胖人”的自信。在“非诚勿扰”

的相亲节目中,有位体形富态的

女嘉宾将其用于自嘲,有效地化

解了尴尬。

几年前,在美国旧金山拜访

侨领钟先生,应邀在其开创的湘

菜馆共进午餐。令我感到新奇的

是,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该

餐馆将以辣著称的湘菜的口味作

了改良,将湘菜的辣味细分为“微

辣、中辣、麻辣、极辣”四个等级,

供食客选用。我饶有兴趣地在菜

谱上第一次看到“微辣”的文字

组合。这种说法现在国内已不鲜

见。

2009 年 8 月,我国在风行博

客的同时,由新浪推出“微博”

测试版。“百度百科”对“微博”

下的定义是: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

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

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

户可以通过 WEB、WAP 等各种

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 140 字

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

时分享。

微博的游戏规则是对每篇微

博书写的篇幅有字数限制,语言

要求极为简炼,是对常规表达的

挑战。由于其传播速度之快,只

要有耸动力的话题,可成几何级

数地发展粉丝,从而体验明星的

优越感。很多青年人对微博趋之

若鹜,将写微博戏称为“织围脖”。

也有人发现其商业价值,借助微

博的平台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营销

宣传,称之为“微评”。一时间,

中国语言生活

37

Page 4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博客营销”成为商战行之有效

的法宝,甚而出现有关微博营销

的专著。

以微博为载体,涌现一些新

鲜事物,如“微信”是腾讯公司

于 2011 年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

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

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

天软件。2013 年 4 月,腾讯公司

又推出结合“微博”和“圈子”

特点的新玩法的网络产品——微

圈。 由 于 微 博

文字的凝练和

思 想 的 活 跃,

常常出现警句

妙 语, 网 站 汇

总 整 理 出 来,

被 称 之 为“ 微

语 录”。“ 微

访谈”是建立

在新浪微博基

础上的访谈类产品,即时访谈的

所有问题均来自普通网友。“微

小说”和“微童话”是在微博中

发表的文学作品,随着微博的火

爆而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上世

纪出现的“微型小说”和“微小说”

的区别是,前者的篇幅在千字以

内,后者的篇幅要控制在 140 字

之内,而且是硬性规定,因为哪

怕超了一个字都无法在网上发

表。微博有效地促进了人际交往,

并催生出夫妻

婚姻交流的新

模 式。 一 对 双

方 都 是“ 微 博

控”的夫妻被

戏 称 为“ 微 夫

妻”。

几 乎 与 此

同时, 网络时

代的电影形式

38

Page 4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微电影”横空出世。微电影之

“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

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

的形式风靡于我国的互联网,最

初来自于各种相机、DV、手机的

即兴创作。随后,微喜剧、微话剧、

微小品纷纷出现在网络上,极大

地丰富了网民们的精神生活。有

趣的是,与“微小说、微童话”

相比,这些名词中的“微”虽然

也与篇幅(空间)有关,但主要

体现在节目时间之短。

生活中,“微旅行”是一种

新的休闲方式。短小的旅行,随

时发生的旅行,不用提前计划行

程,拿起背包,随时出发。望子

成龙的家长们热衷的“微留学”,

指学生团体历时两到三周,到海

外参加“世界名校游”,体验国

外学校的特色课程,住在学生宿

舍或寄居私宅。

也许有一些与“微”相关的

新事物没能进入我的视野,更有

一些必将出现在今后的岁月里,

我们拭目以待。

由汉语语词“微”家族的切

片分析,让我们看到词族从单薄

到逐渐丰富的过程,是不断满足

现实表达需求的过程,既体现造

词行为的创意和“波及效应”,

更多的是反映时代的变迁。微博

的瞬时性和扁平化的信息传播引

发了传播模式的“微革命”。作

为特征,以微博为媒介的新生事

物如微信、微访谈、微小说等和

由此引发的网络新宠微电影、微

话剧、微小品以及新的行为方式

微留学、微旅行等,共同构筑了

体现创新意识,张扬自我,顺应

社 会 发 展 高 节 奏 趋 势 的“ 微 时

代”。

中国语言生活

39

Page 4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自己动手”or“自己动脚”北京开放大学 高勤丽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幅图片:

上传者给这幅图片加的标题是《自己动手》。显然,上传者是想

就此体现一种幽默。但这样的表达倒是引起了我的兴趣。

显然,对狗狗而言,有四只脚,既爬且走。一般不说前面两只是

手,后面两只是脚。如通常不说“小狗站立起来,将双手搭在了主人

的肩上”,而仍然说成“小狗站立起来,将双脚搭在了主人的肩上”。

40

Page 4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而即使人在地上爬(哪怕小孩子天天在地上爬),也不会将着地的四

肢说成“四只脚”。

像图片中的狗狗,哪怕前脚实现了手的功能,也仍然是脚。但是,

如果说成“自己动脚”,则似乎又不能完全达意:自己的事自己做。

而“自己动手”,则清楚明白。此时:(狗)手=(狗)脚。

我们将用来描写人的词语用来描写非人的物体,体现的是人的视

角。当这种表述成为一种习语性的表达时,我们甚至都感觉不到其中

的视角转换。

回到这幅图,如果标题是“自己动脚”,也许幽默效果更加显著。

因为它既依靠了“自己动手”的语义背景,又切合了这幅图的情境,

同时还在习惯用法和临时组合之间实现了某种摆渡,使人产生新颖之

感。

中国语言生活

41

Page 4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杯具”里装了些什么?{ 德国 }蚊舍书屋 傅建煌

以“杯具”代悲剧,在网络

语言中,运用已相当普及。谐音

巧合,在网络键语游戏中,因最

易触发“灵感”,最易触类旁通,

因而也属创造力最活跃,最为司

空见惯的。用家居器具类别来代

称反映现实生活情境冲突与心理

色彩剧种的,不但有“杯具”,

也有“洗具”(喜剧),“削具”(笑

剧)和“餐具”(惨剧)。所以,

单纯从语用现象来看,因并非新

鲜,原没多大讨论价值。

然而,昨天(2013 年 8 月 11

日)在新浪微博看到一条 @ 作业

本发出的微博,却让我反射性地

联想到了“杯具”。作为对微博

这一自媒体现象的反思,他说,

这些年,多方位大批量信息消费

给他带来的最大改变是,“看到

任何负面新闻都不再感到惊讶”

了,“感觉已经没什么可供愤怒,

开始练习麻木”。

@ 作业本,是个拥有六百多

万粉丝的微博大户,一直以亦庄

亦谐随性不拘的形象,关心着社

会百科,包括为公义呼喊。他的

言论,应该是具有某种程度代表

性的。他所说的“负面新闻”,

不过是对各类社会悲剧的另一种

表述罢了。虽然他列举的事件,

基本都属曾引起社会广泛反响的

“人祸”,而对“天灾”只字未提,

可兴许那不过是受了微博字数的

局限,才不得不省略了不以人的

42

Page 4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意志为转移的天灾。当然,也有

可能由于人们通常对于人祸的悲

剧意义心理评级更高,因而,对

于人祸的“麻木”,也就具有了“大

于或等于”级别的代表性。如此

推断的理由在于,人祸属可以避

免、不该发生的道德悲剧。如果

说,悲剧的定义,是将有价值的

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在天灾

所能毁灭的生命与财产之外,人

祸所毁灭的东西,层面则更宽更

广,因为它不但能毁灭生命与财

产,还能毁灭信念与希望。

所谓“麻木”,事实上并非

人们悲剧情感的绝对丧失,而不

过是个体对非亲历悲剧事件(无

论属真实发生抑或虚构故事)的

心理承受力增强罢了,在以往足

以产生悲悯情怀的刺激域值下,

不再发生相应反应。由 @ 作业本

的一句“麻木”而联想到“杯具”,

是因为突然间发现,被多得匪夷

所思的负面新闻持续冲撞而产生

的麻木效果,其实与“杯具”类

中国语言生活

43

Page 4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词语的产生机理,存在某种程度

的相似。只是,前者为被动式情

感神经疲劳,而后者,则为主动

式情感神经保护性缓冲装置。有

人说,“悲剧”悄然隐去“杯具”

变得时髦,所体现的是人们(尤

其是年轻一代)对某些价值的放

弃,或被迫放弃。这种看法,兴

许不无道理,但却不一定具有普

遍性。

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是现实

的残酷性,是眼泪与愤怒的无济

于事,造成了情感疲劳。而基于

人类趋吉避

凶的本能,

为了避免疲

劳的病态所

带 来 的 绝

望,现代人

所 采 用 的

方式,是有

意识自我催眠,进入假性疲劳状

态,作为自我保护。就好比为预

防某种疾病,我们便接种这种疾

病的疫苗,让身体事先产生抗体。

而用情感上假装的坚硬与满不在

乎,用反传统的保护色,对词语

的原义去色彩化,则正是这类自

我催眠的一种。这是一个人们不

介意自称“键人”(贱人)、“触

生”(畜牲)、“打手”、“鼠辈”

的时代,通常意义上的贬义词,

已经不再能对人造成固有的精神

刺激与伤害,“杯具”(悲剧)

也一样。

杯 具 的

物性,以及

这一物品之

于我们生活

不可或缺却

又无足轻重

的日常性,

44

Page 4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正是包装悲剧,这一色彩沉重、

并指向特定事件性摧毁的词语,

再恰当不过的容器。当悲剧以杯

具的面目出现的时候,悲剧所代

表的凄酸、磨难与苦楚被掩盖、

甚至被消解于无形。当人们做着

类似“就算生活只是个杯具,我

也要做个上品青花瓷”,或者“如

果人生从整体来说是一个大悲

剧,那么个体的、局部的悲剧,

充其量也只算得小杯具”式表达

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似乎更多

的是理性,是一种压不垮的乐观

与积极。同时,也由于杯具本身

所具有的中性色彩,即便被用作

悲剧的代名词,它的用途,它所

适用的情境,也大大超出了悲剧

所局限的范围,意义更宽泛,也

更模糊、更轻渺。而在杯具替代

悲剧被广泛频频使用的语言氛围

中,悲剧不再让人条件反射地、

理所当然地伤感。

当然,久而久之,这种自我

麻痹会不会变成真正的麻痹?我

想,我们无法否定这样的可能性。

但就目前来说,若问杯具里

装的是什么,我会更倾向于回答,

那里面装的是具有更强抗击打力

的情商。杯具效应,就是人们在

高频度多方位自嘲自谑自贬自损

的过程中,将词语原有的色彩大

大稀释冲淡,无论贬义或褒义,

都统统由有色走向无色。而理性,

则在情感意识自我麻痹式无色中

得以开解、释放与升华,站稳脚

跟,汇集勇气与能量往下走。

当然,对一部分杯具的热衷

使用者来说,杯具里装的,兴许

不过是几口么么茶,不过是时髦

的游戏,远上升不到价值与生存

意识的高度。

中国语言生活

45

Page 5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儿童语言对网络语言的影响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许 晶

结合儿童语言和网络语言所

表现出的一些语言学上的共同特

点、网络语言使用背后的心理动

因及实际表达效果,我们认为儿

童语言的某些特点对网络语言也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少年是网民群体的主体,

对于少年群体来说,他们刚经历

46

Page 5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儿童阶段,在心理或者语言上不

免会带有一些儿童阶段时的色

彩。对于青年群体来说,他们中

的一部分人已经为人父母,在同

年幼的儿女进行对话时,会使用

一种具有儿童特色的语言(有研

究者称其为妈妈语或者儿化语)。

很多年轻父母会觉得这种儿童化

的 语 言 很 可 爱、 很 好 玩, 便 有

意识或无意识地将其带入到网络

交际中。上述这些情况都对网络

语言的发展变化造成了一定的影

响。

本文立足于儿童语言的视角

来研究网络语言,希望借此引起

学界对儿童语言影响网络语言这

一现象的关注。下面我们就分别

从语音、词汇、使用心理等几个

方面来具体讨论儿童语言是如何

影响网络语言的。

一、语音方面

传统意义上的语言,成人色

彩很浓,童腔童调被认为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然而一些网络用语

却表现出儿童语言化的取向,使

网络语言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语言

的风格。根据现有的一些儿童语

音习得方面的研究,我们发现,

儿童在学习掌握语音时,声母较

韵母更难习得,发音时通常会出

现发音含混、省略等现象。例如,

学前儿童较难掌握的声母有 z、c、

s、zh、ch、sh、r、n、I,对 zh、

ch、sh、r 的发音感到困难,zh、

ch、sh 容 易 与 z、c、s 相 混。 将

后鼻音 eng、ang、ing 发成前鼻音

等。具有这些语音特点的儿童化

词汇读音被网络语言所吸收,由

此产生了以如下为代表的一些网

络用语。

h/f 不 分: 稀 饭( 喜 欢)

中国语言生活

47

Page 5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灰常(非常) 拉轰(拉风) 粉(很)

z/zh 不 分: 妹 纸( 妹 子)

孩纸(孩子) 胖纸(胖子)

c/ch 不 分: 滚 粗( 滚 出)

粗去(出去) 次饭(吃饭)

s/sh 不 分: 碎 觉( 睡 觉)

忧桑(忧伤) 四滴(是的)

n/l 不 分: 菇 凉( 姑 娘)

蓝过(难过) 美吕(美女)

r/l 不分: 伦家(人家) 吃

漏(吃肉)

这样的网络词语,听起来很

亲切、很可爱,往往给人们造成

一种儿童撒娇的感觉,使原本冷

漠的虚拟世界变得温情、活泼,

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需要说明

的是,对于此类网络用语的分析,

也有学者从方言影响因素上寻找

原因。结合这类网络用语使用者

背后的心理动因、使用后产生的

表达效果以及儿童语音习得的事

实情况,我们表示不排除方言这

种影响因素的存在,但同时也坚

持认为存在儿童语言对网络语言

影响这一因素的可能。

二、词汇方面

儿童语言的发展过程大致经

过三个阶段,即单词句,双词句

和完整句,其用词方面也相应的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阶段的

儿童语言在词汇使用方面通常会

有叠音词、较多语气词等现象的

出现,这些语言形式被网络语言

所吸收,成为其表现手段。

1. 叠音词

叠音词的使用几乎被看作是

儿童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一种普遍

存在的最重要的语言现象。不仅

使用频繁量多,而且遍及范围广,

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感

叹词等多种词类均有重叠现象出

现。这类颇具儿童情趣的词语被

网络语言吸收后,往往带有一种

亲切、暧昧的色彩,使网络语言

48

Page 5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如:

东东(东西) 衣衣(衣服)

果果(水果) 猪猪(猪)狗狗(狗)

兔兔(兔子)

抱抱(抱) 饭饭(饭或吃饭)

澡澡(洗澡) 亲亲(亲吻) 觉觉(睡

觉)

坏坏(坏) 美美(美) 香

香(香) 怕怕(害怕) 漂漂(漂

亮) 笨笨(笨)

一下下(一下) 一点点(一点)

在叠音词中有一类用法比较

特殊,那就是“象声词指物”现象。

对于具有某些声音特征的事

物,儿童在指称它们时,往往用

表示该声音的象声词来表示该事

物。例如把小猫叫做“喵喵”,

把小鸡叫做“叽叽”等。成年人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使用这种表达

形式来进行交际,但是在网络语

言中却常常出现模仿儿童语言用

象声词指物的现象。这种指称形

式被网络语言借鉴后产生了如下

一些表达。

旺旺(小狗) 呼呼(睡觉)

啵啵儿(亲吻) 嘘嘘(小便)

2. 语气词较多

儿童情感很丰富,可以无拘

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

此表达各种情绪或感受的语气

词、感叹词在儿童语言中很常见。

成人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到一

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通常不能

随意的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并

且措词表达上要符合一般的语言

习惯。然而,在网络这个氛围比

较自由、宽松、隐蔽的背景下,

他们便可以随心地使用各种语气

词或感叹词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使交流变得更有气氛,更加活跃。

如:

嘛:笑神马嘛? 捏:这是

为神马捏? 的啦:不是酱紫的

啦!

中国语言生活

49

Page 5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哇:是的哇! 吼吼:吼吼,

就不告诉你! 嘻嘻:嘻嘻,就

知道你最好!

有些时候,使用者甚至将没

有文字形式的语气词搬到网络语

言中,用汉语拼音的形式来表达,

具有某种搞怪的效果。例如 pia

pia、hia hia 等。

三、使用者心理分析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文化信息

的载体,其产生与使用反映了一

定的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

青少年群体是创造并使用网

络语言的主体,通过研究其使用

儿童化网络语言的现象,我们可

以分析出当代青少年群体渴望表

现自己、获得他人关心理解的心

理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从心理

层面了解儿童语言是如何影响网

络语言的。

1. 渴望自我表现的心理

青少年是创造和使用网络语

言的主要群体。他们有着青春的

激情,早已厌倦那种一成不变的

传统生活方式,不喜欢被束缚,

渴望表现自己。而网络这一全新

的交际媒介,以其开放、自由和

匿名性的特点,为他们提供了一

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在网络这个

舞台上,他们积极地、不断地创

造出新的词句、新的用法来彰显

他们的个性与才智。例如,本文

所讨论的儿童化的网络语言。他

们在交流时模仿儿童说话的那种

语气语调,让他人感觉到一种孩

50

Page 5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子般的天真和可爱,不仅增强了

语言的形象性与感染力,而且使

交际过程变得轻松、诙谐、幽默,

给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期望获得他人关心、理解

的心理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

节 奏 也 变 得 越 来 越 快。 与 之 相

比,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愈显得匮

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

陌生。青少年群体的心理较为脆

弱,当他们在学业或者工作上受

挫时,特别需要来自外界的关心

与理解。他们的这些愿望及需求

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满足时,就

会求诸网络世界。网络环境具有

自由、开放及匿名等特点,他们

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使用儿童化的

网络语言,从语言表达上将自己

放到弱小者的地位上,从而获得

他人的同情与关怀。由于儿童具

有善良、天真、无邪的特点,使

用儿童化的语言可以使交际双方

产生某种信任与安全感,从而拉

近了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增加

了亲密感。

社会上有童言无忌的说法。

在交际中使用儿童化的网络语

言,仿佛让使用者获得了儿童的

身份。另外,在用儿童语言进行

交流时,使用者好似又回到了童

年,可以暂时忘却现实中的所有

烦恼,在心灵上得到放松。

结语:随着社会网络化、信

息化的深入,网民群体的进一步

壮大,网络语言也愈加表现出巨

大的影响力。使用一些新奇的语

言形式,例如儿童化语言等,可

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在表扬这种

网络语言创新用法的同时,我们

要坚持适度得体的原则,不宜滥

用。

中国语言生活

51

Page 5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人”说起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曹田田

最近网络上流行这样的词“东北银”“河北银”,其中的“银”

正是指“人”。由于东北人在发“人”这个字的读音时,往往发成“yin”,

前几年有一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歌中就唱到“我们那嘎都是

东北银儿 ~~”。于是网友们找到与“yin”发音相同的字,甚至用“淫”

来代替,如“淫才”、“有钱淫”,其中这里的“淫”,带有一定的

讽刺意味,“淫”有“过多,放纵”的意思,“有钱淫”正好蕴含了

这一层意义。

“人家”这个词,也有一个固定的网络流行语——“伦家”,这

源于台剧里女生在说“人家”的时候,由于发嗲音,变成了“伦家”。

“伦家”一词,多见于聊天、帖子中,更多被女性网友使用,是撒娇

卖萌常用的词。

在南方一些地方,“人”这个字的读音发成“len”,因为南方发“r”

时,常发成“l”,例如“肉”说成“漏”,而汉字中没有发“len”

这个音的字,如果有,那么网络中或许会多一个表示“人”的新网络

词语。

从“人”在网络中的使用来看,方言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从北

到南,根据当地发音的不同,借用与其同音的某个汉字,在借音的同

时,也表达了一定的意义。

52

Page 5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不明觉厉”种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 林奕耿

我有两个很要好的宿友,平

时经常互相调侃说笑,一个叫小

峰,一个叫小智。其中我和小智

是德甲拜仁慕尼黑的球迷,一天

早晨在去教室的路上,我和小智

在聊昨晚的欧冠决赛,谈论一些

足球战术,聊到兴致勃发的时候,

甚至手舞足蹈起来。这时,在一

旁的小峰两眼发光,做出一副很

崇拜我们的样子,说了一句:“不

明觉厉。”那“不明觉厉”是什

么意思?

“不明觉厉”即虽然不明白

对方在说什么,但是感觉很厉害

的样子。出自周星驰的电影《食

神》中的对白,周星驰给李兆基

和莫文蔚讲解濑尿牛丸开分店到

上市,李兆基说:“虽然不知道

你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厉害。”

一般用于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

拜,也用于调侃对方语言行为夸

张和不知所云。小峰说“不明觉

厉”就是在调侃我们说得太过于

激动,但他又听不懂我们说什么,

无法加入我们的话题,忽视了他

的存在。

有趣的调侃还有很多。记得

有一次我们三个一起在饭堂吃

饭,小峰在向我们诉苦昨晚和他

的女朋友一起逛街有多累。然后

我就回了一句:“总比我和小智

好啊,还没有女朋友,连想要累

的机会都没有。”这时,小智作

出一副要哭的样子,忧伤地说:

“人艰不拆啊。”什么是“人艰

不拆”?

“人艰不拆”即人生已经如

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中国语言生活

53

Page 5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出自林宥嘉的歌曲《说谎》,其

中有段歌词是这样的:“我没有

说谎,我何必说谎。爱一个人,

没爱到难道就会怎么样。别说我

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

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一般用于

回复,当别人说出一个难以让人

承受的事实。

记得还有一次在宿舍突然停

电,小智大叫:我的辛苦写了一

晚的文档还没有保存,完了。我

和小峰异口同声地回了一句:喜

大普奔。还好后来文档有自动恢

复的功能,小智辛苦一晚没有白

费。喜大普奔又是什么意思呢?

喜大普奔(也被误作普大喜

奔),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写。表

示一件让大家欢乐的事情,大家

要分享出去,相互告知。在使用

时多指幸灾乐祸。

很多时候,并不是很刻意地

想要去说这些简易的词语,但是

似乎有种魔力让我们脱口而出。

54

Page 5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拼词造句!看大学生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卢凯琳

2013 年,一大批拼造词语突

然间走红网络,像不明觉厉、十

动然拒、喜大普奔、人艰不拆、

说闹觉余、累觉不爱、火钳刘明、

细思恐极、男默女泪、不约而同

等等,而且受到了很多大学生的

青睐和追捧。这些词语乍一看,

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但仔细去分

析,这些词语却大有讲头。

(一)说闹觉余

其他人有说有笑、有打有闹,

感觉自己很多余。

放眼当今大学校园,大学生

的真实生活也许并没有人们想象

中的丰富多彩,课业相对轻松导

致很多大学生除去学习时间,大

部分时候无所事事,课余生活单

调,没有生活的忙碌感和节奏感,

一种孤独、无聊的情绪在一些大

学生中间弥漫开来。别人谈论的

话题自己却融入不进去,别人聊

的风生水起,自己在旁边待的却

是百无聊赖,久而久之,“说闹

觉余”成为了尴尬心情的代名词。

(二)十动然拒

十分感动,然后拒绝。这个

词语的产生有个小故事,2012 年

11 月 11 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

学院男生王文瑾,给他心仪的女

生送了一封他用 212 天完成的 16

万字情书,女孩十分感动,然后

拒绝了他。而后,网友开始了“十

动然拒体”的造句,从此“十动

然拒体”迅速走红网络。

中国语言生活

55

Page 6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应该说校园是大学生恋爱的

摇篮,个人情感问题不可避免地

成为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组

成部分。既有恋爱,必有表白。

表白被拒,其经历往往让人悲从

中来、肝肠寸断、哀痛欲绝、万

念俱灰。“十动然拒”一事一被

报道,迅速让同样表白被拒绝过

的青年们引为知音。

(三)不约而同

很久没有人约,而变成了同

性恋。这个词语似乎把我们原来

的成语改的面

目全非了,然

而这种很久没

有人约而变成

同性恋的自我

嘲讽着实反映

了当前大学生

对恋爱问题的

困扰。

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在中国

各大学中都普遍存在,异性中找

不到合适的伴侣,一些大学生开

始在同性中寻找自己心灵的依

托,同性恋,在我们的大学校园

中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许大

家并没有真的“不约而同”,只

是一个简单的戏谑,但这却分明

说穿了“十动然拒”之后,感情

无处安放的无奈和悲哀。

(四)累觉不爱

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

每逢长

假,回到家

中被父母亲

友逼问恋爱

状况,应该

是大部分单

身大学生都

遭遇过的尴

尬场面。每

56

Page 6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每谈及此事,单身大学生唯恐避

之而不及。平时的课余生活不太

丰富的话,一些大学生基本没有

什么机会进行更多的人际沟通,

只好“说闹觉余”,好容易遇到

心仪的对象,又遭遇“十动然拒”

的尴尬,怎么能不让人“累觉不

爱”呢?时间长了,“不约而同”

也许会是一个新的选择。

(五)人艰不拆

出自林宥嘉的歌曲《说谎》

“别说我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

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继而在贴吧和暴走漫画被大量网

友引用。

物以稀为贵,如今大学生不

再是社会的宠儿,反而,由于大

学生过剩,找工作难成了每个大

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加之物价、

房价飞涨,个人感情问题得不到

解决,各种生活压力、工作压力

使得大学生们纷纷发出人生艰难

的感慨,“人艰不拆”看似调侃,

但诙谐的语气中又道出了多少无

奈!大学生的辛酸往事你别猜!

有些语言专家认为似这种流

行文字更像玩具,然而凡事有果

必有因,就像孩子们喜欢洋娃娃,

大人们豢养宠物都是发自他们内

心深处的情感诉求。同样,这些

拼造词语之所以受到众多大学生

的热捧,就是由于它们在很大程

度上符合了当前大学生的生活常

态和基本的心理诉求。

由此看来,这些拼造出来的

词语虽然意思云里雾里,但也不

是凭空臆造的。至于这些词语能

够在中国语言中走多久,还要随

着时间的推演,取决于社会的客

观选择了。

中国语言生活

57

Page 6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网络语言中的新缩略南京大学文学院 罗琭昕

近来,网络语言中有一种新

的缩略情况出现,例如“人艰不

拆”“不明觉厉”“十动然拒”“喜

大普奔”“细思恐极”“累觉不

爱”。这些缩略形式乍一看不知

所云,但把它们和缩略前的句子

一 对 照 就 不 难 理 解 了。“ 人 艰

不 拆” 是 由“ 人 生 已 经 如 此 艰

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缩略

而来。“不明觉厉”由“虽然不

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感

觉很厉害的样子”缩略而成。“十

动然拒”从“十分感动,然后拒

绝了他”而来。“喜大普奔”缩

略自“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

天同庆,奔走相告”。“细思恐

58

Page 6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极”来自于“仔细想想,觉得恐

怖之极”,也作“西斯空寂”。“累

觉不爱”是“好累,感觉再也不

会爱了”的缩略情况,还可以进

一步缩略为“累爱”。

这些缩略形式大多是前后依

序撷取语素产生的,例如“男人

沉默,女人流泪”缩略出的“男

默女泪”,也有不单是单纯地选

择语素,而是归纳并取一个新的

语素代之,例如“仔细想想,恐

怖至极”中的“想想”就被归纳

为“思”,这一例表明网友在造

这个四字词时有着有意为之使之

凝练的趋向。虽然在缩略过程中

网友们有意使之从形式上向成语

靠拢,意义上也有其凝练之处,

但是,缩略的方法并无严格的规

则可依。例如“好累,感觉再也

不会爱了”被缩略成了“累觉不

爱”,可是,缩略为“累感不爱”

也丝毫不影响其意义的表达。

新缩略情况的出现必然同求

新求变的心理有关,况且这是千

变万化的网络世界中尤其爱好追

求新鲜事物的年轻网友对语言中

最为活跃的词汇层的尝试。而选

择将其进行缩略至四字或者以

下,相当一部分程度是因为新兴

媒介——微博,有字数限制,于

是,网友们有这个需要尽可能少

的字数来表达意思,所以自然产

生了缩略到词或短语的形式来表

达原句意思的情况。

除此之外,更有“何弃疗”(为

什么要放弃治疗)、“请允悲”(请

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最

已阵”(最右已阵亡)、“躺枪”(躺

着也中枪)、“智硬”(智商是

硬伤)等许许多多缩略情况出现,

而这些新兴的用法,到底是逐渐

为大众接受并使用,还是仅仅是

兴于一时,都有待时间的检验。

中国语言生活

59

Page 6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网络新成语:成语中的“变脸术”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李显赫

前一阵儿,和一位朋友在网

上聊天。我说起有很多中小学同

学已然结婚生子,我们却还在孤

单地过着“研究僧”的生活。朋

友对曰:“人艰不拆啊!”我一愣,

“人艰不拆”是什么意思?说不

懂吧,总感觉似曾相识,也能理

解个大概;说懂吧,却又是第一

次见到,感觉很有些新意。于是,

百度一下,我就知道了。我还惊

讶地发现网上竟已充斥着此类缩

略语,其中绝大部分为四字格,

可视为新造“成语”。现举例如下:

(释义和造句均来源于互联网)

(1)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

此地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例句:其实世界上没有女汉子

这种生物,如果你长得好看,男人

不会当你是汉子。人艰不拆啊!

(2)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

对方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像很厉

害的样子。

例句:默默地看着这个水贴,

我不明觉厉。

(3)十动然拒:十分感动,

然后拒绝了 Ta.

60

Page 6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例句:蛋疼的晚自习让我灵

感突发:我用了 212 天写了 16 万

字的建议书给校长,让他取消晚

自习,校长十动然拒。

(4)喜大奔普: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例句:再次喜大奔普 ! 比亚迪

8 月 31 日起提前实施“三包”了!

(5)说闹觉余:其他人有说

有笑有打有闹,感觉自己很多余。

例句:我已经是一个说闹觉

余的人了。

(6)累觉不爱:很累,感觉

自己不会再爱了。

例句:面对他的爱,她“十动

然拒”。然后,他“累觉不爱”了。

(7)男默女泪:男生看了会

沉默,女生看了会流泪。

例句:男默女泪的十二句话,

女孩看了会哭,男孩看了会沉默。

(8)细思恐极:仔细想想,

觉得恐怖至极。

例句:你身边有哪些平时没

注意,但细思极恐的事情?

(9)社病我药:社会病了,

为什么让我吃药?

例句:社病我药,以房养老,

擦干眼泪赔房睡。

(10)体亏屁思:都是体制

的错,吃亏的是屁民,我不禁陷

入了沉思。

例句:某大国又刷下限:29

岁的省部级,真是体亏屁思!

通过释义,我们不难发现,

这些网络四字格看上去都是从某

句话中按线性顺序截取四个字,

然后经过重新组装而形成的。因

其为由四个字构成的固定结构,

看起来和读起来都有点像成语,

并且都可看作是一句话的缩略,

所以,我们权且将这种四字格称

作“网络缩略式成语”,简作“网

中国语言生活

61

Page 6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络成语”。其实,无论是在现实

中还是网络上,早已存在着一些

缩略式的语言形式,比如“政协、

奥运会”等;网语如“白骨精、

蛋白质”等,以及后来由此衍生

出来的“高富帅、白富美”等。

但“人艰不拆”等新词却与之不

同, 最 直 观 的 区 别 就 在 于 它 们

貌似成语,是四字格。更重要的

是,以往既有的缩略式词语大多

是名词性短语的压缩,因而它们

依然保有名词性,非名词性的缩

略语虽也有一些,但数量上无法

与名词性的相比(如“反恐、查

处、整风”);而这里提到的“缩

略式成语”因为是一个完整句子

的压缩形式,多数还是复句,因

此不太能谈上是名词性或是动词

性。所以,“人艰不拆”等确实

是一种新式流行语。这些“成语”

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它们会如

雨后春笋般迅速在网络上流行,

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这些网络缩略式

成语可以被大致分为两类:一类

和传统成语有些类似,有较为明

确的出处;另一类则没有明确的

出处,是网友根据第一类的结构

形式而应景创制的。第一类以“人

艰不拆、不明觉厉、十动然拒、

累感不爱”为代表:

“人艰不拆”的来源十分明

确,它来自著名歌星林宥嘉的代

表作《说谎》:“人生已经如此

地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此歌发行于 2009 年,在“人艰不

拆”出现前早已在年轻人当中广

为流传。

“不明觉厉”是从日本动漫

的台词中浓缩而来的,比如在《数

码宝贝》中阿丈和素娜对话的一

个场景中提到:“虽然不是很明

62

Page 6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白,但好厉害。”又见于人气动

漫《海贼王》中路飞的台词:“虽

然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感觉好

像很厉害的样子。”还见于动漫

《南家三姐妹》中夏奈对千秋说

过:“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感觉

很厉害的样子。”

“十动然拒”来自一个“凄

美”的故事:2012 年 11 月 11 日,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王文

瑾,向他心仪的女生送出了一封

他用 212 天时间写的 16 万字情

书。这封情书的内容包括散文、

诗 歌 等 多 种 文 体, 内 容 主 要 是

回忆两人在一起做的事或借景抒

怀。他将其装订成册并取名《我

不愿让你一个人》。女孩十分感

动,然后拒绝了他。

“累感不爱”出自 2011 年底

天涯论坛上一名 95 后少年的帖

子: 马 上 就 13 岁 了, 单 身, 身

心疲惫,感觉不会再爱了。

我们以“人艰不拆”为例,

来还原一下第一类“成语”的形

成过程。在某个网络场合下,一

位网友想要对某事发表议论,突

然意识到“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这句流行

歌词意蕴丰富,恰好能表达心中

所思所想。但网友毕竟是网友嘛,

骨子里就有种创新的劲头,岂能

说别人早已说过的话?何况这句

话还有点长。于是在这种求异心

理的驱动下,该网友将整句所表

达的概念进行拆解,将组成句子

大概念的几个重要小概念凸显出

来。具体到本句,“人生、艰难、

不要、拆穿”被视为在理解上最

关键的四个地方,从而被凸显。

然而这还不够,为了表达的进一

步简洁和连贯,又从上述每个词

中选取一个字来代表整个词的概

中国语言生活

63

Page 6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念,是为第二次凸显,便得到了

表面上看起来关系不甚明了的四

个字——“人、艰、不、拆”。

最后把这个四个字装进传统成语

“2+2”韵律框架内,便形成了“缩

略式成语”。可见,这种“成语”

看似一瞬间就创造出来了,其实

其中涉及了多步骤的认知加工过

程,可简略抽象如下:

识解已有流行句→形成概念

→拆解为小概念→析取关键字→

重构概念→缩略式成语

以上就是对第一类“缩略式

成语”形成模式的分析。虽然“不

明觉厉、十动然拒、累感不爱”

可能在有的细节操作上与“人艰

不拆”不同,比如“不明觉厉”

只拆分为“不明、觉得、厉害”

三个凸显部分,但经过格式框定

后同样都是截取式的四字格“成

语”。“缩略式成语”与原有的

句子相比,用字凝练,节奏感强。

更重要的是,给人一种新奇之感。

似乎一切流行语都需满足形式简

洁、表达新颖这两个条件。形式

简洁方能为人所记,表达新颖才

有为人所记的价值。具体到这类

“成语”,其之所以新颖就在于

它使用了“陌生化”的手段。简

单地说,“陌生化”就是表面上

关系松散而深层联系紧密的诸种

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

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

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

震动。诸如“人艰、觉厉”等平

时不能组合在一起的字眼,却因

概念重构和框式限制而被压缩到

一起。这样的压缩最初会造成一

些理解上的障碍,使人乍一看不

好确定其要表达的准确意义。但

再一看又感觉似曾相识,甚至已

能隐约感到这种压缩是来自某个

64

Page 6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较为流行的句子。通过网络的上

下文语境,这种障碍得到了消解,

多数人都能较为准确地理解“成

语”的涵义了。所以我们说,读

者识解这种成语,只要了解其出

处,略加思索即不难发现,其真

意就在“灯火阑珊处”。文似看

山不喜平,网络新词同样追求一

种认知上的波折。成语的创造者

为了求异而创制,而读者经过努

力参会了其中的意思,更觉得这

种新奇表达相当有趣,于是自己

也积极使用,从而推动了这种“成

语”的流行。

以上我们主要谈了第一类有

出处的“成语”的形成模式,主

要就是“人艰不拆、不明觉厉、

十动然拒、累感不爱”等少数几

个。当一种新的构词形式或词语

被网民创造出来,一旦引起喜爱,

就会有众多的网民模仿其构词形

式。第一类成语因为受到欢迎,

所以更多的网友开始模仿这种截

取一句话中四个字的方式来构造

新词,并且不再囿于压缩现成的

流行句,转而压缩尚在自己头脑

中的语句。这就是第二类没有明

确出处的“缩略式成语”的产生

动因。第二类成语的加工产出过

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头脑中的语句(概念)→拆

解为小概念→析取关键字→重构

概念→缩略式成语

以“说闹觉余”为例:某网

友先遭遇到这样的场景:周围的

人有说有笑,自己却不能融入,

有种被孤立之感。于是,网友很

可能心生这样的认识——“自己

的存在真多余啊!”回到网上,

网友想表达这样一种心情。按照

常理的表达应该是“其他人有说

有笑有打有闹,我却感觉自己很

多余”,但在求变求简的心理影

响下,加之网上已有“人艰不拆、

中国语言生活

65

Page 7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不明觉厉”等模因的存在,受其

影响,网友便选择仿拟构词,直

接将脑中的想要表达的概念压缩

为四字格“成语”。所以,那些

没有明确出处的“成语”,其形

成过程就比有明确出处的“成语”

少了一个步骤。第二类“成语”

的产生,说明“缩略式成语”的

模因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同时也

说明这种语言形式在网络上确实

具有表达效力。我们也有理由相

信,这种“成语”的数量可能还

会增长。

这类“缩略式成语”有无价

值?有的语文界专家认为,这些

自创网络语言只是一种语言游

戏,是年轻人炫耀自己的工具,

仅此而已。但我们认为这样略带

贬义的说法是有些片面的,因为

网络语言的某些游戏功能同样是

一种值得肯定的价值。网友们正

是在这种“成语游戏”过程中臧

否天下,品评人生;并且参与成

语游戏的网友们彼此获得了心理

认同感以及较大的语言交际值。

我们生活的社会不是均质的,而

是分为不同的领域和层级,我们

不能以一种静态规范观去评价所

有社会方言的语言价值。每种社

会方言都有自己的区别性特征,

网络语言的区别性特征就有很大

一部分体现在这些丰富多变的流

行语上。“缩略式成语”等流行

语刻意违背常规的语言结构,使

用新的造词法,体现出网络语言

具有消解权威、去除垄断以及打

破理性的社会功用,反映出当下

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特

征。同时,它提供了新的语言成

分和语言规则,这又是其语言价

值的体现。我们倒觉得,像这样

简洁有效又生动的网络新成语,

再多一些才更好呢!

66

Page 7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十动然拒”谈网络语言中的缩略语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吴 潇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某男生

在心仪女生的宿舍楼下摆心形蜡

烛浪漫告白,结果却遭女同学无

情的拒绝甚至泼下凉水。事情一

经传出,立即引起众网友的围观

和感慨,他们将该事件的情节“十

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总结成“十

动然拒”和“十动然泼”这样的

四字短语,既简洁明了地道出了

普通人追求个人幸福却最终失败

中国语言生活

67

Page 7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的心酸经历,又附带上了当前盛

行的“屌丝文化”中特有的自我

嘲解意味,极易引发同辈共鸣。

于是,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或者

身边的伤感故事,用其造句。一

时间,这个新生词在网络上迅速

走红。

在语言碰撞异常激烈的网络

环境中,这并非孤例。我们可以

看到很多类似的将一个句子或者

几个短语简缩之后使用的现象,

这些变形之后的短语用法十分灵

活,网友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

表达不同的心情,还常常起到娱

乐效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喜

大普奔”,即喜闻乐见、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组词语的

缩写,这就以叠加的方法夸张地

渲染出一个消息、一件事情所带

来的喜悦感,并且其中多少夹杂

着一种微妙的如同看人热闹一般

幸灾乐祸的意思。又如“细思恐

极”,即仔细想一想后突然感到

惧怕。这样的描述使得当事人那

种反应迟缓,慢了很多拍之后才

突然顿悟的画面感呼之欲出,同

时也引发观者遐想。再如“不明

觉厉”是说不知道在说什么,但

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你可以理

解为自视卑微者对强者单纯而盲

目的崇拜,也可以从中嗅出对夸

夸其谈者的一丝讽刺意味。与上

述类似的还有:“男默女泪”,

这个词来自论坛和空间中为吸引

读者而制造的宣传标题,即“男

的 看 了 会 沉 默, 女 的 看 了 会 流

泪”,网友的频繁使用反倒加重

了其反讽效果。“人艰不拆”则

源于流行歌曲《说谎》的歌词,

原话为“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网友将

之缩略以后多用来表达一种无奈

68

Page 7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和逃避的心情。“累觉不爱”便

是心累了感觉不会再爱的意思,

可以表示惊讶和感叹的程度。“火

钳刘明”常见于论坛热帖,还引

申出一系列说法,像“万火留”

(万一火了呢,先留名)、“山

前刘明”(删前留名)等等。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语言现

象都不会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

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与

流行文化紧密相连。那么,网络

热词为何会呈现为我们现在看到

的这个样子,网友又为何热衷于

创造这样的短语呢?我们也许可

以试着从这些词语的特点里找原

因。

第一,在形式上他们都是常

见的四字格短语,多从一句话或

者几个短语省略变形而成,以尽

可能简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多的

意思。这即表明,网络新造出来

的词语不管念起来多么奇怪,本

质上仍然属于现代汉语范畴里的

变形,而四字短语轻快的节奏,

声律的均齐,都非常适合汉族人

民的阅读审美习惯,这便是母语

打下的烙印。

第二,从来源上来说,这些

词语往往脱胎于现实生活中某个

或一系列热议话题,读者往往可

以在短语背后找到其具体的出处

和事件。这是由网络环境信息传

递快,反馈迅速,交流便捷的特

点决定的。当人人都在议论一个

话题的时候,就有可能在群体智

慧的撞击下产生某个闪光的创

造。

第三,从适用范围来说,网

络缩略语一般只出现在特定的网

络空间里,通过语言上的戏谑来

变相宣泄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

的焦虑情绪,但他们常常有一种

中国语言生活

69

Page 7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自觉的使用限制,很少把这些话

语带到日常生活里去。

第四,从使用人群的角度来

看,这些略缩语的使用者大多为

青少年。年轻人是网络用户的主

体,他们有活跃的思维,大胆的

创造力和相对调皮的个性,他们

喜 欢 制 造 一 些 不 一 样 的 词 语,

形成一种年轻群体特有的文化

氛围,而会使用这样的语言进行

交流是融入这个群体的前提和标

志, 并 用

潜移默化

的方式在

他们心中

形成一种

集体认同

感, 正 是

这种感觉

把陌生的

个体有些

松散地联系起来,在彼此虚幻

的交往中获得真实的快乐。反

之,在这个群体之外的人,比

如老年人就可能理解和接受不

了这种语言模式。

第五,从语言本身来看,

网络略缩语鲜活有趣,容易引

发生动的想象,这与其生存环

境自由、活泼、诙谐的特点互

相应和。即使语言精短简省,

也难不倒长期浸淫在网络文化

中 的 青

少 年 群

体, 他

们 常 常

不 需 要

花 费 很

大 气 力

就 能 领

会 其 中

隐 含 的

70

Page 7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意思。

第六,从时效性来看,网络

用语随机性很大,网民们多半抱

着游戏和娱乐的态度使用这些词

语,即使是最早提出这样说法的

人,也并不将之视为严肃的词语

创造。如前边所说的“细思恐极”,

也有很多人打成“西斯空寂”,

而“火前留名”实际上更多地被

打成“火钳刘明”,这些看似是

因为输入法不区分同音字的问题

造成的将错就错,也却是反映了

这些词语使用上的不严谨。而且,

一个流行短语通常存活不了太长

时间就会被新出现者代替,随着

时间的推移逐渐地被使用者遗

忘。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

种网络略缩语呢?在我看来,它

们肯定还达不到成语的高度,因

为除了形式上是四字组合外,它

身上并没有足够厚重的历史积

淀,人们不能从中抽象出更深刻

的文化内涵,它们也极少有能成

为一般词汇而被传承下去,运用

于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之中的,

但我们并不能武断地称之为生造

词,将之贬斥得一文不值,因为

这种缩略语毕竟还是代表了某种

新的观念,并且在一定语境里作

为一种表达方式存在着。它更像

一种比较特别的社区词,一种在

网络空间中带有鲜明年龄色彩的

社会变体,是平民文化的一个独

特分支。总之,这是一种值得注

意的语言现象,我们中的一部分

人或许就是用这种狂欢的方法来

舒缓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反抗命

运的不公正,尽管看上去有些玩

世不恭,骨子里却透着一股子豁

达的劲儿。

中国语言生活

71

Page 7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漫话”北京地铁拥堵时段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郑双美

对于北京地铁来说,每个拥

堵时段都是一场战役。在人如潮

涌的地铁通道里,上班族或发呆、

或谩骂、或隐忍、或无奈,当各

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恶搞、

调侃、心酸、讽刺的地铁“漫话”

语言,蕴含了情绪的发泄和自我

疗伤的功效,成为这场战役中或

多或少些许意外的语言惊喜。

地铁换乘站是战役最火热的

72

Page 7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地方,一些“地铁才子”化用战

争片的电影名称,将地铁换乘站

的惨烈程度以电影的方式呈现出

来:

北京地铁各线上映的大片,

你参演着的有几部?《东直门登

陆战》《西单围城》《决战国贸

之巅》《东单大冒险》《沦陷雍

和宫》《生化北京站》《四惠大

战僵尸》《独闯西直门迷阵》《上

地 的 长 征》。 以 上 影 片 由 北 京

400万街坊倾情演出!票价两元,

每天两场:8 点 -9 点;17 点 -19

点,不容错过!

这种类似于电影广告宣传的

语言形式,融合了换乘站名称、

地铁客流量、票价、早晚高峰时

间,化用和用语身份巧妙;“倾

情演出”“不容错过”这种有些

煽动性的词语,以乐言悲,通过

反语的修辞在对地铁拥挤的调侃

中也体现了人们的无奈。

还有“音乐才子”创作了《地

铁四惠东》,在歌曲之前,有一

段见或不见体的独白:

你去,或者不去,站就在那

里,来者不拒;你上,或者不上,

人就在那里,扑天盖地;你挤或

者不挤,车就在那里,爱咋咋滴;

你等,或者不等,班儿就在那里,

中国语言生活

73

Page 7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有本事别去。

这一段见或不见体,朗朗上

口,韵律感很强;“爱咋咋滴”

这种口语化的词,亲切可感,同

时也具有幽默意味。

这一段《地铁四惠东》的歌

词主要是仿拟了罗大佑《黄河大

道东》的歌词:

地铁望京西又地铁四惠东,

地铁四惠东转地铁五棵松。地铁

四惠东能直接到故宫,地铁四惠

东人民如潮涌。

这段歌词简单易懂,通过地

铁运行的车站方向进行拼接,反

映了地铁的川流不息和人流的人

潮涌动。

不仅有电影、歌曲,更有人

以漫画的形式,图文并茂的描绘

了北京地铁的拥挤时段,例如:

大家好,我是可上天可入地

的 5 号线,作为第一条南北干线

我曾经压力很大……现在……压

力更大!!!

大家好,我是让白领破相的

10 号线,我的每个换乘站都长得

很给力。

5 号线有城铁部分,也有地

铁部分,“上天入地”形容贴切;

10 号线途中多写字楼聚居区,上

班族众多,“白领破相”更是显

得幽默搞笑。

生活是语言的土壤,语言是

生活的风景。北京地铁的拥挤带

给了人们的出行压力,也带给我

们改变这种境况的勇气和积极心

态,语言或许是其中一个手段,

也是一种“嬉笑怒骂”的表达方

式,包含着我们对这个城市的爱

与关注。

74

Page 7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话谈“锅包肉”的“声”讲究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张 晶

“锅包肉”是一道深受广大

食客喜欢的东北名菜,它色泽金

黄,口味酸甜,不仅色、香、味、

型极佳,同时在“声”上也很有

讲究。

说到锅包肉的“声”就不得

不先介绍这道菜的由来了。锅包

肉,原名“锅爆肉”,出自哈尔

滨道台府府尹的膳长郑兴文之

手。20 世 纪 初, 郑 兴 文 在 北 京

经营“真味居”的时候,按京鲁

风味创制了一道叫“焦烧肉条”

中国语言生活

75

Page 8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的菜品,这道菜外焦里嫩,酥脆

咸鲜,很快成为京都名菜。后来

满清政府在哈尔滨设立道台府衙

门,郑兴文便被时任的道台府府

尹请去做了膳长,由于当时的道

台府常要与外国的使节打交道,

因此为了招待外国的官员,郑兴

文便投其所好,对“焦烧肉条”

不断改善,加入水果、红酒、柠

檬汁等配料,把“焦烧肉条”的

咸鲜口改为了酸甜口,并更名为

了“锅爆肉”。可是由于当时的

外国官员不会读这个“爆”字,

长久以后便将“爆”字改为“包”

字,更名为“锅包肉”,所以,

“锅包肉”的更名可以说是语言

接触的结果。但由于“锅包肉”

是一道用烹汁制成的火候菜,出

锅后应立即食用才能尝出菜品的

酸甜爽口,可是由于宴会开始大

家敬酒会耽误最佳食用的时间,

于是他便将“锅包肉”的烹汁改

为了溜汁,菜品也因而颜色鲜艳,

久放味不变,咀嚼的时候还会发

出类似吃爆米花的声音,这使得

“锅包肉”不仅色、香、味、型

极佳,品尝时在声音上也有其独

特之处,从而成为了东北菜中的

佼佼者。

但不是只有“锅包肉”做到

了菜品在声音上的讲究,北京的

小吃“爆肚”亦是如此。“爆肚”

是独具风味的北京地方性小吃,

老北京人讲究“吃秋”, 并且认

为秋末冬初吃爆肚可以养胃,因

此有“要吃秋,吃爆肚”之说。

北京的“爆肚”多为水爆肚,讲

究的是菜品的脆嫩,食材可分为

羊肚和牛肚两类,但因为牛肚中

可爆的部位较少 , 而羊肚中可以

爆食的部位较多 , 因此“爆肚”

以羊肚为上。羊肚一般被细分为

76

Page 8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肚板、肚仁、肚芯、肚领、散丹、

食信、葫芦、蘑菇、蘑菇头九个

部分 , 爆的时候要讲究火候,不

同的部位爆的火候不同,因此食

来齿感也各不相同。肚板、食信

等比较脆,吃的时候齿间有声,

而像肚蘑菇这样的较柔软部位吃

起来像嚼胶皮,肚葫芦这样的则

发艮,因而“爆肚”各部位吃起

来声音和齿感是不同的,而有经

验者便可根据这声音大概判别邻

座的在吃什么了,这也成为了北

京“爆肚”在色、香、味、型之

外的又一特别之处。

无论是“锅包肉”还是“爆

肚”, 讲 究 的 都 是 一 个“ 爆”

字。“爆,灼也。从火暴声。”

(《说文解字》208 页,中华书局,

1963)“爆”是形声字,是火迸

散的意思,如《白虎通》中有:

“卜,赴也,爆,见兆。”同时“爆”

也有火烧物之声的意思,如韩愈

的《答柳柳州食虾蟆》中就有:“叵

堪朋娄多 , 沸耳作惊爆。”的诗句,

因此“爆”字本身也与声音有关,

如今“爆”也被用于指将切片的

鱼、肉等置于热油锅中急炒,或

置于沸水中稍微一烫就取出蘸作

料的烹调的方法 (《汉语大词典》

简编 2738 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8),所以“锅爆肉”和“爆肚”

的名字中用“爆”字是十分贴切

的。各位吃货准备好了吗?让我

们快去品尝下东北的“锅包肉”

和北京的“爆肚”吧,但在去品

尝美食的同时大家可别忘了去听

“声”喔!

中国语言生活

77

Page 8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结婚时称新娘“女士”还是“小姐”?

北京四中网校 王林林

由于所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

方不是太远,加上自己天生是个

暴走徒,所以每天走着去上班,

走在路上眼睛也不闲着,常常观

察街道两边的店面招牌、商品,

不但喜欢在摄影馆的橱窗前驻足

一会儿,看看 model 身上的婚纱,

还爱抬头看看酒店门头上滚动的

电子屏,看看今天又谁结婚了。

这一看不打紧,对电子屏上“XX

大酒店恭祝新郎 XXX 先生,新

娘 XXX 女士新婚愉快!”中的新

娘称“女士”颇感兴趣,不但这

一家一直这样称呼新娘,笔者又

奔走留意了本市其他几家星级酒

店,发现婚宴时 ( 田野调查的收

78

Page 8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获是现在基本上能摸清一年中哪

些日子是黄道吉日,适合结婚的

大好日子了 ),电子屏上的贺词

也是称新娘为“女士”,很官方

很正式很庄重。“女士”这个词

最初的印象是在刚接触英语时,

lady,madam,miss,mrs,ms, 这些单词

相应的中文意思称“女士”,以

及社交场合的高频文明用语“女

士优先”,虽然现实生活中并不

是人人都表现出或者塑造了那股

绅士劲。在这个不发达也不怎么

垫底没有什么深厚历史文化积淀

却也轰轰烈烈锲而不舍喊口号争

贴“文明”标签的年轻小城,酒

店这样称新娘看似也是一种带有

西洋风、时代文明风的企业形象

和对顾客至上的尊重和热情的服

务,煞费苦心让顾客顺心舒心开

心,希望博得顾客满意和好评。

那具体在婚礼主持上怎么称呼新

娘,我也努力请教过周围一些专

业布置婚礼的朋友(感谢他们的

支持),加上自己查询的相关信

息,基本情况是:请柬上经常直

接写新郎 XXX,新娘 XXX,格式

比较固定;司仪往往直接称呼“新

娘子”,通常会和新郎一块统称

“新人”,这两种称呼用得比较多,

也有加后缀称呼“小姐”的(仍

按传统习惯),另外也有称呼“女

士”的(一般用于再婚)。

想想在我老家豫东农村办喜

事的情形,女方家很少写结婚请

帖,往往以口头的形式告知亲朋

好友,男方家的请帖通常是以新

郎父亲的身份来写,为长子(次

子、 小 儿) 举 行 婚 宴, 敬 请 光

临,发出邀请,请贴上一般没有

新娘的具体信息。也就没有“小

姐”“女士”称谓之争,从请贴

上不太容易收集“怎么称呼新娘”

的语料。老式的婚礼主持也没有

新郎 XXX、新娘 XXX 再加后缀

中国语言生活

79

Page 8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称呼的,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往往

直奔主题,鞠躬、磕头,还有“你

推我搡”的混乱场面以及新人像

是“被挨打被批斗”的不舒服记

忆。也就是前期铺垫,带开场白

介绍新郎新娘的很少。不过老家

近些年来也紧跟潮流赶时髦,兴

起了婚庆礼仪公司,专业承办酒

席、文艺舞台、乐队、录像、婚

礼司仪(主持),看看广告招牌,

经营范围样样有,基本上不缺什

么,服务周到,至于专业不专业,

谁知道啊?“咦,这还真鲜类!”

是的,村民们对“农村版现代婚

礼”也多是图个新鲜。记得 2010

年底弟弟结婚时,家庭里的长辈

们也张罗了婚庆团“闹腾”了一

番,之后,我妈问我人家主持得

咋样?我说:“他们应该还需要

不断地模仿学习吧。”事实上,

对于我这个“恐婚族”分子,且

是个极没有生活情调的人来说,

我过去的和现在的想法是觉得结

婚证远远比婚礼更踏实、有意义。

也就是说,那场婚礼司仪具体主

持的流程、板块大都忘记了,只

记得司仪对我弟弟和弟妹的称呼

是“王坤鹏先生,吴雯娜小姐”。

而三天后,在表弟的婚礼上,同

一家婚庆公司,不同的主持人台

词倒有变化,同样顺口溜一大堆,

也颇有文采。对表弟和表弟妹的

称呼是“董宇飞公子,李海龄小

姐”,这样对男方的敬称不一致

(感兴趣的也可以琢磨一下),

对女方的称呼倒是挺一致的。仔

细想来,这几年参加的乡里乡亲

举办的婚礼以及观看兄弟姐妹们

的结婚典礼上所录的视频,介绍

新娘都用上了“小姐”。个人觉得,

在整个农村大环境下,官本位思

想是很根深蒂固的(就事说事,

不排除大城市以及当下),或者

旧社会文化,历史记忆还是很清

80

Page 8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晰的,所以会有“董府”“公子”

这样的词存现,当然现在大都市

一些官商显赫之家也这么用。但

是“董府”“公子”“先生”“新

郎官”,我们可以把它们暂且统

归为“讨好且能落好”的敬称,

而“小姐”可就大有学问了。为

什么在我们老家婚礼上都能用作

敬称,而在本市的酒店酒楼承办

家宴式婚礼时,门头上的电子屏

信息以及风机吹的彩虹门上就避

而不用“小姐”,换成“女士”

了呢,甚至婚礼主持上司仪往往

多以“新娘子”代过不加后缀称

谓? 我 又 在 网 上 搜 了 搜 新 娘 称

“女士”还是“小姐”?发现答

案不一:有的说称“女士”太土了,

太怪异,不够清爽;还有的说称

“女士”觉得把人“夸”老了,“女

士”应指结婚多年的年长女子,

称“小姐”体现正年轻、青春活

力;也有的说“小姐”称未婚女

子,结婚现场,新娘是正在结婚,

“小姐”已经是过去时了,而且

也有人回答称“小姐”太轻浮了,

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儿

来,有的人已经很介意这个词了;

也有一部分声音支持“直接称‘新

娘’或者‘新娘子’,不加后缀”。

但是多半是对“小姐”一称给予

认可和赞成的,神圣的婚礼,洁

白的婚纱,谁还会对美丽的新娘

不敬,对“小姐”想太多。笔者

觉得称“女士”“小姐”要从地域、

群体、文化以及说话者和听话者

的“语码默契程度”几个角度来

考虑。

我们知道“小姐”一词的一

生走得是相当曲折的,“小姐”

这个称呼原本也并非美称。据清

代文史家赵翼《陔余丛考》称“宋

时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

者之称”,为大家闺秀所忌。宋

代钱惟演在《玉堂逢辰录》中,

中国语言生活

81

Page 8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记有“掌茶酒宫人韩小姐”。由

此可见,“小姐”最初是指宫女

而言;在南宋洪迈撰的《夷坚志》

又记载:“傅九者,好使游,常

与散乐林小姐绸缪。”“林小姐”

是个艺人。苏武也有《成伯席上

赠妓人杨小姐》诗,此诗是赠给

妓女的。可见宋代妓女也称为“小

姐”。宋、元时姬妾也常被称为“小

姐”。也就是说“小姐”在宋元

时是对地位低下女子的称呼,后

来转指未婚女子的敬称(通常用

来指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小姐等)。

母家的人对已出嫁的女子的称呼。

近现代泛指未婚女士,敬称。对

自己大不多的姐姐,在某些地区

也可叫小姐,相对于大姐区分的

(http://baike.baidu.com/view/9441.

htm)。到现在,这个词褒贬两个

意思都在活跃,好的方面说,“小

姐”是对人的赞许、喜爱和尊重,

如“世界旅游小姐”“环球国际

82

Page 8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小姐”“香港小姐”,餐饮服务

员、商场导购也称“小姐”等等。

坏的方面便是指在一些特殊性行

业进行特殊服务的人了。

我的家乡在婚礼上敢神采奕

奕大胆称新娘“小姐”,很少用

到“女士”,主要是结合群众的

文化水平和农村的生活状态来考

虑的。“小姐”一词既时髦又让

人听着舒坦,想到过去有钱人也

这样称自己家的闺女,是对新娘

的尊重、亲昵和欢喜,并且从语

音学上看,“小姐”的声调为上声,

听起来有较明显的音乐旋律美,

让人觉得主持人真真地就是个懂

文化的人。试想,都是老实巴交

田间地头辛劳耕耘的庄稼人,多

少人心里会萌生邪念头想到“小

姐”还有伤风败俗侮辱人的意思

呢? 更 别 提 会 在 农 村 开 设 经 营

“小姐”的实体店了。经济、文

化的“双低保”和封闭思想的“超

强保”制约“小姐”不会在农村

“兴风作浪”。而“女士”又让

文化程度不太深的大多数村民接

受不了,听着不得劲,老别扭了,

甚至可能会让人“思维休克”:

女士是啥?拉远了说者与听者的

距离,环境和氛围上不允许,婚

礼主持的效果肯定不理想,更别

说让大家愿意配合,鼓掌、喝彩,

有兴趣继续观赏下去了。

而我现在所在的小城,虽然

也不是文明重镇,但市民多少是

有些文化的,知识分子还是有量

产的,“女士”大家都能明白能

接受,感觉是与知识女性相匹配

的尊称,这也与城市化进程相妥

贴的,刮点西洋风,更新文明城。

有文化积累的人甚至还可能知道

“女士”一词是本土词,自古就有,

在《诗经》以及此后的诗作中都

有出现,意为“士人女性”,“士”

是有一定地位的阶层,古代女子

中国语言生活

83

Page 8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地位卑微,“女士”是对妇女的

尊称。

“小姐”一词在这座城的地

位 和 理 解 是 怎 样 的 呢? 本 市 某

条街路面上每隔几米远就贴有

名 片 大 小 的 纸 卡, 白 纸 黑 字,

相 当 醒 目, 内 容 只 有“ 包 小 姐

159375XXXXX”,乍一看是 N+N

结构,又不过多寻思了一秒钟,

只留个联系人,怎么没有广告内

容的描述性信息呢?哦,恍然大

悟, 不 禁 大 笑 起 来,V+N 结 构

嘛。这真是能人无处不在啊,第

一行简单的三个大字,第二行一

个手机号码就提供给路人全部信

息了,凝练干脆、简单直白。相

比之下,还有在墙上、路灯杆上、

公用电话亭、公交站牌等贴有内

容 比 较 含 蓄 的 小 红 字 彩 卡 ——

“酒店直聘,月薪过万”,并详

细介绍应聘信息和晋升流程。原

来繁荣的背后,颓废也在潜滋暗

长,这些随意张贴的小广告似乎

能告诉你一些霓虹闪烁中掩映的

阴暗。“小姐”在这座小城似乎

是“邪”压制了“正”,人们都

比较忌讳这个词。因而酒店在承

办婚宴时,对新娘不称“小姐”

而用“女士”,是结合该市市情

的文明内涵和本地人们的认知经

验来考虑的。至于热心的网友讨

论的,自己所在的城市,“女士”

和“小姐”都可以称新娘,并且

称“小姐”的较多,自然与该市

的规模大小,文明程度和群众的

使用习惯有关联。一般说来,规

模大的城市,人口众多,相对来

讲,市民的素质普遍也高,再加

上文化多元,经济发达,商务交

际的需要(如正常公司对女员工

礼貌称谓)等因素,“小姐”褒

贬含义的边界不是太明显,使用

的禁忌不是太严格,“小姐”概

念界线的模糊化程度基本上呈

84

Page 8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语言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往往

不是刻板于时态精准不精准(何

况汉语不大使用形态),而是注

意流利不流利、得体不得体,这

才是交际的准则,如两个熟人见

面打招呼,经常会说:“吃饭了

“无界”的了,并且对“小姐”

的理解也多是积极意义的,比如

看到一本书的序言,作者为了表

达对热忱帮助出版此书的女主编

的谢意,用的是刘 XX 小姐,敬称。

鉴于对“小姐”一词使用的容忍

度加大,宽容度放广,使用的场

合自然也“得寸进尺”,拿到婚

礼上和“女士”兼容称呼新娘,

也没什么不妥,更何况“小姐”

本来就经常称呼高门大户家的闺

女的嘛,文雅得体,尽显娇贵秀

美之气。

关于“小姐”是对未婚女士

的称呼,新娘是正在结婚的人或

者已经登记结婚的人了,怎么还

称“小姐”,时态上说不过去了。

其实这个时侯不应该强调时效性

或者严把时态关,语言交际值才

是应放在首位的。因为就语言的

基本职能来说,首先是交际工具。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

中国语言生活

85

Page 9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没有?”“正忙着啊?”“干啥

去啊?”说者并不一定期望得到

“嗯,吃了”“嗯,忙着呢”“去

菜市场”之类的回答,而是一种

寒暄,一种亲近的表达。保持正

常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日常交

际的底线。很明显,他们彼此间

并没有传递客观、实质性的信息,

这时的语言只是达到人际互动的

目的,交际双方在主观情态表达

上是和谐流畅的。在婚礼上,称

呼新娘“女士”或者“小姐”只

是一种表达方式,人还是那个人,

名与实的关系。我想不会有哪一

位来宾在听到称新娘“小姐”时,

会搬着语法书向大家纠正时态不

对呀。也不会因为喊成“女士”,

新娘突然老了十岁,这个问题又

和有些人所讨论的“老婆”一词

的情况类似了:昨天还是个姑娘,

今天结了婚,就瞬间老了,因为

变成“老婆”了。尽管这样理解

诠释“老婆”多半是戏谑调侃娱

乐,可在语言学上望文生义是很

可怕的,“老”在这里仅是意义

虚化的前缀而已,如刚出生的小

鼠、小虎也叫老鼠、老虎。

我这个人是对语言表达常拧

巴在用语的筛选上甚至对一些词

一些句子表示排斥不愿听不能听

避而远之的,尽管都是一些司空

见惯的常用词,日常表达。姑且

称之为有“语言障碍”或者“语

言洁癖”的人吧,虽然自己的用

词喜好在社会大环境下的确有些

偏执,但似乎在自己的生活圈中

也没影响交际。比如,我好像极

少使用或者几乎不用甚至不喜欢

听 见 这 样 一 些 语 汇, 如“ 文 学

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

交流学院”“帅哥”“美女”“男

朋友、女朋友”“我爱你、你爱

我”等等,我会相应地用自己认

同的比较通俗朴素顺耳的等义词

86

Page 9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代替掉,基本上也没出现沟通不

畅的情况。这不单是个人语言表

达习惯的问题,同时还隐含着一

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定位,也

就是自己内心是有想法有概念有

判断标准的。比如无法忍受被人

喊成“美女”,虽然“美女”一

词已有它的周遍义,寒暄招呼语。

可我还是难以承受,感觉说话者

不只是撒谎还很浮漂、油滑、不

靠谱。有次在路上一个陌生人和

我说话,一遍遍这样称呼套近乎,

真是气死我了!我真的很生气,

愤怒地指着对方说:“再敢调戏

人,我就报警!”如果对方喊“学

生”“同学”“小姑娘”或者直

接“你好”“嗨”“喂”,哪怕

是“哎”,我都是很乐意和别人

说话的。比较喜欢上年纪的人喊

我“丫头”“闺女”“妞”“妮”“娃”,

很亲切很温暖;也喜欢听学弟学

妹们喊“姐姐”“林姐”“林姐,好”,

清甜温馨,甚至自我感觉有种当

老大霸气外露的气场和能量。再

如,像当下的学校纷纷以各种专

业特点命名的文学院、外国语学

院之类的 XXX 学院,让我这样

的土人很是纠结很不理解,听起

来好像规模很大很壮观的样子,

其实也就那几百人啊,为什么要

把“系”改掉呢?难道对外宣传

是很重要的?何况还是“做教育”

的地方。看看北大“中文系”依

旧巍然屹立,还是那么有精、气、

神!这里,再特别讲一下,我说

话居然让听者不爽的例子,即当

我以自我感觉很正常的词语去表

达时,也出现了“不理解”的尴

尬局面。比如,我为了鼓励刚刚

参加工作的同学努力工作,说了

句:“同志,好好干!”结果,

他很认真地责怪我,“‘同志’

这个词,现在你还敢用?以后不

能对着我说了”。那语气和表情,

中国语言生活

87

Page 9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很明显是生气了。可我理解的“同

志”仍然停留在“具有红色革命

思想,为了共同理想、事业而奋

发向上的人”,如今看来,还得

谨慎使用了。

那为什么会出现诸如此类的

言语表达意图与交际事实结果出现

偏离、不对称的现象呢?分析语言

(如称呼语)的交际失衡,很关键

的几个因素要考虑,上文也已经提

到一些,总体整合包括地理环境、

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群体视野、个体阅历、知识储备、

交际者的亲疏远近等等。

所以本文所要强调的是“称

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怎么称

才合适”却是最关键的。“女士”

也好,“小姐”也可,“新娘子”

也行,怎么称呼,才让结婚的新

人、家人、客人满意舒心;或者

也能让我这样的路人都觉得用得

特别好,很恰当,不产生歧义;

或者观赏你主持婚礼的父老乡亲

们能理解能互动。策划者要观察、

分析所处的地理环境、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心理、情感态度、经验

感知等因素,这才是决定选哪一

个词的依据。虽然真正在生活过

程中,要想达到“面面俱到人人

都接受都爱听”的选词用语的完

美理想状态是相当复杂和十分困

难的,但在活动策划与执行的工

作层面上,一定要做到用语的所

指在一定地域或一定团体内具有

周遍意义,因为语言不但有民族

性,还有地方性,甚至还表现出

相对的顽固性,注意保持细致入

微的态度观察生活,使用语言,

真诚沟通,才能使交际顺畅。语

言的精妙、神奇源于生活,语言

的合理择取和规范表达更要根植

于生活,这是一个交际策略问题。

88

Page 9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赤峰话里的“古味儿”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侯明午

赤峰位于内蒙古中东部,东连辽宁,南邻河北。赤峰方言处在北

京官话和东北官话的过渡地带,同时掺杂了蒙语、满语等少数民族语

言的痕迹。历史上,来自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中原汉民随着灾荒、

放垦等迁入赤峰,使得赤峰话中保留下一些具有古汉语特色的词汇。

“诚”本义为真诚,也做副词用,表示的确、确实。如: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所谓无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韩愈《祭十二郎文》)

现代汉语中,“诚”不能单独做副词使用,但在赤峰方言中,“诚”

常用于修饰形容词,如:

中国语言生活

89

Page 9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3)你这件事儿办的诚好了。

(4)这个盒子诚大了。

其中“诚”用于表示程度,有“十分”“相当”的含义。

“治”本为水名,后引申为整治、修治。如:

(5)其后治装行,东入海求其师云。(《史记·孝武本纪》)

现代汉语中,“治”仍有这个含义,但往往要出现在“治理”“修

治”“整治”等词中,偶有单独使用的,搭配对象也很有限,如“治病”

等。赤峰方言中,“治”的使用极为广泛,基本可以指任何行为。如:

(6)台灯坏了,治一治。

(7)这孩子欠治了。

(8)老妈忙里忙外治了八个菜。

例句(6)中,“治”表示“修理”,例句(7)中,“治”表示“教

训”,例句(8)中表示“做(菜)”。

有时“治”还和“不得”搭配,表示“不可以”。如:

(9)做孩子的不孝顺父母可治不得。

“哨”本指“口歪不正的”,如:

(10)哨,口不容也。(《韵会》)

赤峰方言中,“哨”引申有奉承、调侃之意,如:

(11)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把领导哨得合不拢嘴。

“难”有“困难”之意,也表示“不可”“不行”,如:

90

Page 9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12)桓谭作论,明弱水之难航。( 汉· 王褒《灵坛碑文》)

赤峰方言中,“难”可以作为否定副词,单独否定表可能性的词。

如:

(13)这件事儿这么处理可难行。

(14)不好好学习,难能考上好大学。

从、逮

赤峰话中,“从”和“逮”都有“在”的意思,但是这两个词从

不单用,必须和地点词搭配。如:

(15)我从大街上呢,你逮路口等着我,马上就到。

“从”和“逮”都有“随从”“追及”之意,在赤峰方言中,多

表示位置,意思同“在”,但使用比“在”更广泛。

此外,赤峰话中,动词如“寻思”(想)、“央告”(求)、“稀

罕”(疼爱)、“约莫”(估计)、“支应”(接待)、“摩挲”(抚

摸)等,副词如“精”“焦”“黢”等,表时间的名词如“晌午”(中

午)、“后晌”(晚上)、“夜来”(昨天)等,在元明时期的小说

话本中均有原词,在赤峰方言中仍然使用广泛,且词义接近或相同。

赤峰方言总体来说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所谓的“古味儿”其实都

来自迁徙至此的中原移民,从晋、冀、鲁、豫、京等地传来的古语有

不少在赤峰这块土地上沉淀下来,保存至今,挖掘这些古语词可以帮

助我们了解赤峰方言形成的大致脉络,也让我这个赤峰人对自己的方

言有了更深的了解。

中国语言生活

91

Page 9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追忆搁浅的童年梦痕 ——说说一些石化词和陨化词

北京四中网校 林逸豫

傍晚,走在清冷寂静的大街上,让人倍感孤独。一阵凉风袭来,

又飘零几枚凄苦的枫叶,让人不忍心踩踏。迎着秋雨,缓缓地走,

时而仰望风中飘零的枫叶,时而轻抚岁月斑驳的枫树,那种淡淡的

感伤竟也是一种幸福,一种享受。想起“悲秋之祖”宋玉的那句“悲

哉,秋之为气也”,秋呵,你好!此时的我不只是感怀秋,更是怀念

一二十年前的光影,流年岁月里她们一点点地走远,心中涌现出满满

的思念和眷顾,遗憾的是抓不住梦的手,唯有端坐在窗前,数一数飘

落在梦里的几枚永不泛黄的秋叶。

老式爆米花机

如今的爆米花机越来越小巧、精致、智能,炸出的米花也种类繁

多、色彩多样、口味多样。老式的爆米花机真的越来越罕见了。有天

晚上,路过主干道的拐角,我看到了儿时的老式手摇爆米花机,倍感

亲切。20 年前的时候,每到冬天,都会有老师傅带着爆米花机来村上。

乡民们就会把秋收的玉米用簸箕簸干净,去炸米花。老师傅用茶缸把

玉米装到爆米花炉子里,一锅只能装一茶缸,放上糖精,在煤火上用

92

Page 9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手摇把手不停地滚动炉子。炉子上有计时表,时间到了,孩子们会捂

上耳朵,因为师傅要用脚踩开炉阀了!一阵带有玉米香味的热气袭来,

布袋鼓鼓的,是炸开花的玉米。不知不觉,童年里既震耳又振奋人心

的“嘭 ~~~ !”(爆米花声)越来越稀落了。直到有天,我看到这样

一条新闻:

2013 年 1 月,老式爆米花机登上了美国 Discovery 探索频道的著

名节目《流言终结者》,节目过程中,主持人惊叹“听说过,但没想

过它竟真的存在”,他们仔细研究了这款来自中国的机器之后得出结

论“安全第一,美味第二”,于是他们架起防弹玻璃,穿上防爆衣,

还翻译了中文版的使用说明书。更令中国网友的大跌眼镜的是,主持

人明显将“黑葫芦”视为一颗定时炸弹,在加热将近十分钟后,主持

中国语言生活

93

Page 9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人不仅穿上了“防爆服”,还在撬盖释放压力的时候,将“黑葫芦”

口对着天花板,以致“嘭”的一声巨响过后,漫天都是糊了的爆米花。

“炮弹”的威力也让人震惊,一颗颗爆米花像子弹一样发射出来,喷

射到演播室顶棚后散落一地。经过实验,这个大家伙虽然不是制作爆

米花最快的机器,但着实让主持人和美国观众“见识”了一把。(源

自 360 百科)

每每回看这则新闻,都不禁哑然失笑,我们家的爆米花机厉害着

呢,留过洋,居然被外国人当做稀罕的危险物了。时光一点一点地暗

淡成长的痕迹,“黑葫芦”的远走不仅带走了米花的醇香,也带走了

儿时的味道。

货担郎

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场超市以及风靡全城的网购,我想起了童年

里那一声声拨浪鼓伴奏的吆喝声“换糖喽,谁~换糖~,不换就走了!

谁要发夹~红头绳~”。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就会跑回家要五分钱、

一毛钱或者拿塑料废品、破鞋去

和老大爷换自己想要的小物品。

他破旧自行车后架上的箱子是一

个百宝箱,不仅有儿童吃的玩的,

还有大人们用的针线剪子菜刀之

类的。走村串庄的不仅有这位老

大爷的“换糖喽”,还有清晨担

94

Page 9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挑的“谁买~韭菜~番茄~辣椒~茄子~”,傍晚推车的“豆腐脑~谁

喝豆腐脑~”,春天悦耳的“谁要鸡娃~谁打小鸡~打小鸡的来啦~”,

冬天馋嘴的“糖葫芦~冰糖葫芦~酸甜糖葫芦~”,还有年年岁岁声

声不息的“修理雨伞、配钥匙~”。

如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不仅实体零售店林立,而且互

联网和物流等基础设施逐步跟进,人们纷纷架起电脑,指尖消费,不

知道疯狂的“剁手族”们是否还记得岁月里的那一声声吆喝叫卖“换

糖喽,谁~换糖~”?

货担郎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带来的便利!留给我儿时美好的记

忆!多保重!亲!

黄鼠狼

黄鼠狼,在我们老家那一带

发音好像是“黄 bu55lang55”,

不知道是因为它的毛黄色,叫它

“黄布狼”了,还是因为方音的

问题,shu 发成 bu,可是老鼠的

shu 我们那儿发音是 fu 呀,就如

同它的来去匆匆行无影一样,它

的名字也这样扑朔迷离,让我费

解。为什么会想起黄鼠狼了呢?

大概是每当我怀疑自己笨,痛恨

中国语言生活

95

Page 10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不已时,我就想到了它,聪明机敏。记得小时候,邻里间聊天聊到“把

鸡放在哪里圈养?”,就有人压低声音耳语:“嘘,别让它听见了!”,

我知道大家聊的那个“它”就是黄鼠狼了,带着大人们神化黄鼠狼的

言行,我也就有了“这动物真厉害”的印象,好恶不太明显,因为没

真正见过它出没,只记得真有鸡夜里被什么动物咬死了,是什么咬的

呢?不确定是不是它。记得有次一个收狗皮羊皮的车子后座上挂着一

只没有生命迹象的黄鼠狼,大家都很稀奇地问“这是谁逮着的?怎么

逮到的?”,收狗皮羊皮的人说是谁谁扯上电线用电打的。大家惊叹

不已,而我则目送着挂在车后座上的那团黄毛,害怕、难过。好厉害

的黄鼠狼,会咬鸡咬人的,可惜它被电死了,太可怜了!现在很少听

到它了,更别提见到它了,高楼林立强占了它的窝,钢筋水泥禁锢了

它的自由,真想知道村里的黄鼠狼的下落,是迁徙了还是不幸命丧黄

泉了?有时候想到它了,我就很想问它:“黄鼠狼,你去哪里了?俺

村的鸡是你吃的吗?”

在网上查了下,黄鼠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好歹也算是拥有了

生命安全权,祝福黄鼠狼,一生平安!

架车

童年里,架车是家中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农忙时节用它拉粮食和

秸秆,往地里运肥,盖房子时用它拉砖拉泥灰。两手紧握车把,肩上

搭上攀绳,我仿佛又看见了我的父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

架车不但是家里最重要的生产工具,还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记

得有小孩子啼哭不停,闹人了,把他放架车上,来回拉上几圈,孩子

96

Page 10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就“咯咯”笑了,大概是坐架车很舒服吧。在地里干完农活时,晚上

回家的路上,母亲会说:“娃,坐架车,让妈拉着你”,而我则喜欢

扶着车把和母亲并排走在夕阳里。小伙伴们最爱玩的架车游戏,叫“压

压夯”,一个孩子压住车把,其他的孩子坐在车尾,利用杠杆原理,

一上一下,玩得特开心!把架车板卸下来,推架车轮子,比赛看谁推

得快跑得远,玩得满头大汗。大家还会用架车板当梯子,爬房顶上,

爬树上摘果子、掏鸟窝,晚上把架车放平,车把绑树上,改装成床,

纳凉,美美地睡上一觉。

架车结构简易,长长的车把,结实的木板,比自行车轮子要粗一

号的两个轮子,这就是村民最重要的运输工具和孩子们的玩具。农家

人的智慧的确是让人惊奇的,较之当今的机动车,架车应是首屈一指

最节能环保安全灵活的出行工具了。另外,现在有新郎用架车接媳妇

的创意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大街上这道独特的风景线让其

回头率远远超过了看似很排场的宝马、奔驰婚车。

远去了,夕阳下的架车拉长了农家人辛劳耕作的影子,也拉走了

80、90 后的童趣记忆。

时过境迁,那些再美好也难以挽留的文化和生活正渐渐地消失在

我们的视野中,这是历史发展的同一惯性。当下的生活正试图一点一

点地改写我的幸福,锈蚀我的记忆,怀念那些已经消失的绝响和行将

消失的印迹便成了偶尔停歇沉醉,心境澄明的享受。深情凝眸远去的

日子,愈发感慨时光易逝,请努力珍惜人生。

中国语言生活

97

Page 10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平凡的路,不平凡的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 艾

在广州的老城区,有着许多

普通平凡的大街小巷,但它们几

乎都有一个特别的名字。

童心路、吉祥路、西湖路、

莲花大街,路名或美丽、或古朴、

或庄重、或温润。走在这美丽的

街巷上,哪怕身边尘土飞扬,都

会止不住去幻想曾经发生过的动

人故事。法政路、应元路、一德路、

文德路、培正路,一条条普通得

不能再普通的街道,名字却充满

凛然正义,每条街道的背后都有

一段历史。

广州老城区的许多路名都很

有广府人的特色,讲究“意头”、

吉利、吉祥。广州人喜欢这样吉

祥的路名,这些路名也影响着广

州人的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广

州人结婚有了个习惯:结婚接新

娘一定要选对路线,不怕远但求

吉利,花车要将所有可能走到的

吉祥的道路、地名都要走过一次。

上个周末堂姐结婚,她告诉我,

花车路线设计是有很多的学问。

一方面要控制好时间,另外一方

面还要尽可能多走吉祥的道路,

同时还要避开一些名字不那么吉

利的路段,也要尽量避免交通拥

堵的道路。就这样,在堂姐的提

醒下,我第一次仔仔细细地观察

着那些带有美丽古朴名字的路

98

Page 10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牌,揣摩推测路名的含义。

广州人喜欢这样具有历史意

义的路名,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

名字的由来。其实这些名字的背

后,大都有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

比如说:六二三路,就充满

历史气息。六二三路原名是沙基

路, 因 为 邻 近 沙 基 涌 而 名。 在

1925 年, 为 声 援 上 海 的“ 五 卅

大罢工”,广东、香港的工人发

动 省 港 大 罢 工, 在 1925 年 6 月

23 日游行队伍游行到沙基路的时

候,遭到英法联军的镇压,死伤

惨重,后称作“沙基惨案”,为

了纪念这一天,后来就把沙基路

改名为六二三路。

广州老城区的路名不仅是道

路的指引者,更是历史变迁的见

证者,每个路名都记载着这座城

市最初的印记。

广州老城区的路名古老而又

味道十足,而新城区的新路名则

更多注重方便人们的记忆与辨

别,讲究的是实用性。就像上个

月对广州大学城路名的修改,路

中国语言生活

99

Page 10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名多以方位数字作序列命名,以

高校简称命名的道路有 20 条。如:

原位于星海音乐学院东侧的大学

城中一路,拟改名为“星海东路”,

原位于中山大学西路的大学城中

四路,拟改名为“中大西路”等等。

虽说纯数字命名方式在查找

和记忆上的确有很大的优势,对

于城市管理方面也有很大的优

势,但有人觉得数字化命名缺乏

文化底蕴,不能反映出文化特征。

在我看来,地理名称首先是一个

指代和识别符号,好懂易记是最

基本的要求,而后方可在历史人

文等层面有所兼顾。但须厘清功

能次序,不宜为刻意彰显“有文

化”,而伤害地名的通俗性和实

用性。

广州老城区老路名古朴有蕴

味,带有历史文化沉沉的积淀,

新城区新路名整齐有规律,彰显

现代高速发展的步伐,各有各的

精彩,何不穿梭在历史与现代相

交融的大街小巷,体验广州不一

样的精彩。

100

Page 10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看“街上”的广告语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陈济青

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在小

市区,我们每天都行走在各种各

样的街道上,嘈杂、繁忙是街道

的代名词,而街道上的各种广告

更加是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

但如果我们放慢脚步细看,却可

以在街道上、从广告中看出很多

小门道。

抬头,我们一定能看到在十

字路口上方大大的广告牌,可能

是看到中国移动品牌“神州行”

的代言人葛优以及旁边的广告语

“神州行,我看行”,还有熟识

的品牌口号“轻松由我”。这时

我们耳中会很自然地回响起葛优

口中完整的广告语是“神州行,

听说近两亿人用,我相信群众,

神州行,我看行”。从“两亿人

用”“相信群众”中,不难看出

中国移动“亲切、大众化”的品

牌理念。一句“轻松由我”更是

传达出神州行关注客户需求、注

重自由、实惠的品牌特点。但是

如果是看到另一个中国移动的品

牌“动感地带”的话,广告牌上

的语言就得换成“我的地盘,听

我的”了,显而易见这一句广告

语强调的是个性,当然其代言人

也变成年轻一代追捧的周杰伦,

动感地带也就是中国移动通信为

年青时尚人群量身定制的移动通

信客户品牌。当然我们也可能看

中国语言生活

101

Page 10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到其他的广告标语,只要留意,

都可以看出一些广告表现出来的

品牌理念。

目光再往下,看到的是街道

两边的商店。拿运动品牌店来说,

我们可能看到的是“nike”品牌

店的商标以及下面的“just do it”

的标语,“just do it”(只管去做)

很明显地在激励消费者的干劲与

决心,鼓励所有人下定决心、努

力奋斗,这也已经成为现人的一

种生活理念。除了像“nike”、

“adidas”等国际品牌店外,在

中国的街道,“安踏”店也随处

可见,而“安踏,永不止步”的

标语更是让人朗朗上口,一句“永

不止步”就看出了安踏所体现的

体育精神,这样的精神理念也是

让这一中国品牌受人尊重。当然

也还有“让运动与众不同”的“特

步”,“To be number one”的“鸿

星 尔 克”,“ 让 改 变 发 生” 的

“LI-NING”……,不同的标语,

让我们看到不同的品牌理念,不

同的企业文化。

当然,我们不可能只看到那

些大的品牌店及品牌标语。当我

们平视着所在的街道,看到的很

多都是街上的小商贩,是一个个

手推车以及推车纸板上并不体面

的字,如果是水果摊,纸板上可

能只是“X 元一斤”的字样,有

心一点的商贩可能会写上“又大

又甜 XX”等对水果的描写;不过,

曾经有一个橘子小贩的标语却让

人一惊,“甜过初恋”仅仅四个

其貌不扬写在纸板上的字却被路

人拍下传上网络,成为趣谈。这

时的水果已经不仅仅只是味觉上

的甜而更是升华为一种能让人留

102

Page 10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恋的甜蜜,相信这样的摊子也能

更加吸引路人前来消费。

街上风格各异的广告语,大

到路口的广告牌语,小到路边小

贩的纸板字,稍留意,都能看到

其中的小乐趣、大门道。大品牌

体现品牌文化、小标语体现卖主

的用心,广告语也就是理念、原

则的体现,卖家、品牌有自己的

广告语,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属

于自己的标语,有自己的理念原

则,每个人都是有自己人格魅力

的人。不同风格的广告、不同风

格的店铺、不同魅力的人组成了

独具特色的街道,组成了一个特

色的小世界。

中国语言生活

103

Page 10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有趣的合体字中国传媒大学 陆 香

六月份去台北开会,在一家有

名的台湾饭馆吃饭时发现店中央

一墙柱上写有一个“怪”字 。

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一个字,所

以问了一个店员,才知读作“日

日有财见”。一个字读成几个字

的发音倒也不新鲜,在大陆一些

店家或平房影壁上经常会见到

即“招财进宝”的字样,就是这

样的合体字。在陕西出差时也吃

过一种面食叫做 Biangbiang 面。

biáng 是现代笔画最多的汉字,

该字的笔画简写 42 划,繁写 56

划。Biangbiang 面 是 源 于 陕 西 的

一种面,但这个字字典中查不到。

陕西关中 Biangbiang 面文字儿歌

(有许多的版本)这样唱到:

“一点上了天,黄河两道湾,

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

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

长,当中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

字旁,

挂个丁丁叫马杠,坐着车车

逛咸阳。”

其实所谓合体字,就是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字组成的汉

字。 本 来 是 一 个 常 用 词 语、 词

组,但后来由于这些词语、词组

在方言中使用的频率很高的原

因,就把这些词语在讲究字形美

观的前提下原封不动地组合成了

一个独有的汉字,这样的汉字被

称 为 合 成 字(Compound Chinese

character)。合成字是合体字的

104

Page 10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合成字的

特点是意义与原来的词语、词组

完全相同,而不能使人产生歧义。

合成字一般都要到“难检字检索

表”去查找,因为它们是由一个

词语的组合,有部首的话也是其

中一个字本来的部首。如“嘦”

的部首是女部。

合体字包括红双喜字在内的

连体字,称之为“吉利字”“吉

语字”和“吉祥合体字”,其源

头可追溯至先秦时君主用来传达

命令或徵调军队的符文,通常是

把几个篆字合并在一起,刻在竹

或木上,再剖为两半,双方各执

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到了道教

流行的汉代,这种手法便被道士

们借用到所谓符篆上,称为「复

文」。因为合体字长期被应用在

道教符籙上,而符籙向被认为带

有召鬼神、镇精魅的奇特力量;

民间亦深受其染,造成以吉语合

成文字的兴起。晚从宋代起,合

体字已从道士画符,演变为民众

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如传世两汉道教经典《太平经》

中收录的一些早期的符“兴善除

害”“令尊者无忧”等等。其实,

就是几个表示吉祥含义的隶字

的合体,学者把这种符称为“复

文”。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后世。

大概是从宋代起,合体字渐渐脱

开“符”的范畴,演化为老百姓

表达避凶求吉愿望的一种手段。

我们在清代的厌胜钱上,可以见

到连笔减划的“黄金万两”“招

财进宝”之类的四字合体。

常见的这种合体字还有:

“好学孔孟”合体字

“日进斗金”合体字

“福禄寿全”合体字

“唯吾知足”合体字

中国语言生活

105

Page 11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珍藏国民年度记忆 感受别样汉语年俗

——“汉语盘点 2013”活动综述

商务印书馆 吕海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

有新词。

回望 2013:神十升空,全国

人民“喜大普奔”;十面“霾”伏,

帝都青年“累觉不爱”;三中全会,

举国掀起改革热望;恒大夺冠,

土豪登顶亚洲之巅。这一年,中

国在改革路上继续前行。美国政

府关门,中俄联合军演,棱镜门

搅乱乾坤,曼德拉斯人已逝。这

一年,国际局势纷纷攘攘,世界

风云依然波澜起伏。“中国大妈、

女汉子”凶猛来袭,“小伙伴们

都惊呆了”,不论如何“人艰不

拆”,终究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奢华有内涵”。这一年,你

我的爱恨纠结,个人的梦想希冀,

都在新词新语里活灵活现。

2013 年 12 月 20 日,由国家

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牵头主

办的“汉语盘点 2013”揭晓仪式

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网民运

用中国语言的智慧,用汉语字、

词为社会、文化、经济生活画像,

为 2013 年画上了一个值得回味的

句号。

一、年度字词

年度字词网络票选活动,一

直是“汉语盘点”活动中的主体。

今年的主办方是国家语言资源监

106

Page 11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央

视网、山东电视台。

在推荐和投票阶段,央视网

汇集各种新媒体资源,山东电视

台做了专题节目,以全方位、多

媒体推广汉语盘点活动。今年主

办方共收到有效推荐 910 条,其

中国内字 337 条,国内词 366 条,

国际字 37 条,国际词 59 条。和

往年相比,国内字词的推荐数上

升,国际字词的有效推荐数有所

下降。同时,今年的推荐字词集

中度较高,可见网民的关注点较

往年更为集中。如年度国际字词

中,与“斯诺登”相关的字词最多,

包括“窃”“棱镜门”“斯诺登”“窃

听风云”等。

评议专家由语言学家、社会

学家、历史学家、国际关系专家、

经济学家、资深媒体人等组成,

著名文化学者于丹、王立群等首

次重磅加盟,阵容更为强大。

在专家评议阶段,借助搜狗

输入法对网友推荐字词进行的用

户使用频率调查,加之专家的现

场提名、投票等环节,最终评出

了各组的前 10 名,分别由祝华新、

金灿荣先生撰写解读词。

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

国际词前 10 名分别是:

国内字:梦、廉、霾、房、俭、

新、民、燥、正、扶

国内词:改革、土豪、光盘

行动、中国梦、延迟退休、女汉

子、抓铁有痕、汉字、单独二胎、

正能量

国际字:危、争、紧、窃、险、

怒、和、闹、推、惊

国际词:棱镜门、钓鱼岛、

中国大妈、曼德拉、中东乱局、

化学武器、防空识别区、美国政

府关门、斯诺登、窃听风云

在网友投票阶段,除央视网

的投票环节外,搜狗还设立了第

中国语言生活

107

Page 11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二投票专区,给“汉语盘点”字

词评选以有力的数据支持。最终,

“房”与“正能量”分别在投票

的最后阶段逆袭成功,领衔本年

度国内字和国内词。“争”“曼

德拉”则分列年度国际字、国际

词第一。

年度国内字“房”

解读:安得广厦千万间,是

很多中国人最实在的人生愿景。

城市的高房价,让许多大学生一

毕业,就成了为“首付”和“月供”

而打拼的房奴。有网友发出无奈

的调侃:楼价如此虚高,引无数

百姓竞折腰。人们希望政府能够

推进保障房建设,出台切实方案,

为渴望全面小康的国人点起希望

的烛光。

“房”字在每年的热词提名

中都备受关注,尤其在 2013 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

对房子的调控政策也是史无前例

的,所以“房”这个字当选国内

年度字,虽是逆袭却并不意外。

年度国内词“正能量”

解读:三十多年前的三中全

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

期,成就了今日世界第二大经济

体。三十多年后,经济高速增长

的同时也暴露出贫富差距、权力

腐败、价值观混乱等诸多问题,

108

Page 11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改革再鼓风帆,与民更始,打造

中国经济升级版,更回暖人心,

邓小平南方谈话已成共识,重新

凝聚为社会“最大公约数”。

“正能量”的登顶,说明它

已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

号,表达着本年度的渴望和期待。

年度国际字“争”

解读:斗争永远是国际热点。

2013 年,不仅美国民主共和两

党因为一系列政策而争得不可开

交,以至于政府“关门歇业”,

而且叙利亚和泰国也因为种种原

因而使国内反对派和政府争个不

停。其实争来争去,问题没解决,

反而容易越争越糟。政治,毕竟

还 是 妥 协 的 游 戏, 有 什 么 问 题

还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比较

好。

年度国际词“曼德拉”

解读:12 月 6 日, 世界反种

族隔离斗士、南非历史上最伟大

的人物曼德拉先生离开人世。12

月 10 日,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

政要齐聚南非,为这位伟人送别。

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伟大的

中国语言生活

109

Page 11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

后总能再度升起。”他的一生便

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伟人已

逝,唯愿世界继续朝着文明与进

步不断前进。

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曼德

拉先生一生都在为自由斗争,为

民主和和解而努力,那些国际上

为了种种原因争来争去的人,真

应该好好学习一下这位老人的善

良和宽恕”。

与年度字词评选体现网民和

专家智慧的博弈所不同的是,年

度流行语、新词语、网络用语的

榜单制作更多依靠的是大数据。

2013 年,“土豪”一词“旧

貌换新颜”,在年终岁尾,彻底“惊

艳”一把,“梅开三度”。“土豪”

一词暗含了嘲笑和嫉妒、土气与

华丽等元素的组合,更触及了镀

金时代中国种种矛盾根源。“自

贸(试验)区、雾霾 / 十面霾伏、

中国大妈、女汉子”也获得较多

共识;“喜大普奔”等新成语入选,

110

Page 11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则反映了民间话语的创新、丰富、

幽默。可见,汉语以其深广绵厚

的生命美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

着一个亦庄亦谐的文化角色。

二、年度十大流行语

“十大流行语”榜单由国家

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平面媒体中

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

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新闻技

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

学会、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

“十大流行语”利用语言信

息处理技术从平面、有声、网络

三大媒体的海量语料中提取,共

10 类:综合类、国内时政类、国

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教

育类、文化类、娱乐类、社会生

活类、民生专题。其中年度综合

类十大流行语是:

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

斯诺登、中国梦、自贸区、防空

识别区、曼德拉、土豪、雾霾、

嫦娥三号

这些流行语客观反映了国内

外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

教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热点和

焦点,勾勒出媒体眼中的世事民

情、社会生活,可谓时代的鲜活

记忆。

三、年度十大新词语

“十大新词语”榜单由国家

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有声媒体中

心、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

学、商务印书馆联合发布。

作为集中体现语言变化、映

射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十大

新词语”真实记录了本年度中国

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反映了

这一年中百姓心理、观念上发生

的悄然变化。

入选的十大新词语是:

中 央 八 项 规 定、 棱 镜 门、

H7N9 禽流感、土豪、自贸试验区、

单独二胎、中国大妈、光盘行动、

中国语言生活

111

Page 11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女汉子、十面霾伏

四、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

“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

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

心、华中师范大学、商务印书馆

联合发布。入选的十大网络流行

语是:

中国大妈、高端大气上档次、

爸爸去哪儿、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待我长发及腰、喜大普奔、女汉

子、土豪、摊上大事儿、涨姿势

“汉语盘点”虽已举行 8 届,

但关于是否应插入网络流行词语

的盘点一直都存在争议。有网友

认为网络用语粗俗低质,不应纳

入;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网络流行

词语才是记录了时代对汉语影响

的变迁。针对争议,活动现场播

放了网友热词采访视频,精彩剪

辑出了在提名阶段网友对年度热

词的看法和提名缘由,王立群等

专家也对这些流行词语的时代意

义进行了专业化解读。

而针对年度十大评选中有不

少重复的词语,商务印书馆副总

编辑周洪波表示,评委会也注意

到了,但最终还是尊重评选规则,

“这也反映了像土豪、斯诺登这

样的词语更受媒体和大众的关

注”。

五、相关链接

两岸年度汉字

12 月 19 日,2013 两 岸 年 度

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进”字

以得票最多当选年度汉字。“进”

字为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所

推荐。他表示,当初推荐“进”字,

他思考了很久。“进”字得到热

烈响应、最终当选,传达了两岸

民众的真切感受和正向期待,寓

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精进。

据介绍,本次评选活动第一

阶段由两岸名人与网友共同推荐

40 个年度代表汉字。12 月 1 日至

112

Page 11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10 日进行初选,评出福、爱、躁、

信、进、忧、控、革、开、梦 10

个候选汉字,此后再进行复选。

参与推荐汉字的有两岸政治、新

闻、文化界知名人士。

台湾

12 月 9 日,由《联合报》等

单位主办的台湾 2013 代表字评选

揭晓,“假”字获选年度代表字。

2013 年上半年以来,台湾相

继爆发多起食品安全事件。5 月

至 11 月,至少发生 17 起重大事

件。而 10 月爆出的大统长基油

品造假事件更是“火上浇油”。

11 月下旬,台湾媒体又爆出统一、

味全等品牌乳品检出雌激素、避

孕药、止痛剂等成分,虽然台监

管部门事后公布涉案乳品各项检

测均合格,但仍掀起轩然大波。

日本

12 月 12 日,日本汉字能力

检定协会公布了最能表现 2013 年

度世相的汉字——“轮”,日语

发音为“RIN”。

2013 年对于日本国民来说,

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东京成为

2020 年奥运会主办会场。日语中

的五环是“五轮”,另外轮字还

有“圆圈”的意思,代表了日本

国民聚集为一体。日本国民认为

今年发生的众多事情都与“轮”

字有关。

马来西亚

12 月 18 日,马来西亚揭晓

2013 年马来西亚年度汉字,“涨”

字 获 得“ 压 倒 性” 的 36.19% 得

票率,成为年度汉字。华总总会

长方天兴在揭晓仪式上指出,过

去一年里,不断上涨的物价让人

民和商家备感压力。“涨”字可

说是非常贴切地成为马来西亚人

民今年的“代言字”。

韩国

12 月 22 日,韩国《教授新闻》

中国语言生活

113

Page 11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经过对 622 名教授的问卷调查,

宣布“倒行逆施”以 32.7% 的支

持率当选年度四字成语。中央大

学历史系教授育英洙表示,之所

以推荐这句成语,是因为朴槿惠

政府上台以后违背国民期望,一

意孤行地实施使历史车轮倒转的

政策和人事调整。韩国仁济大学

法学院教授姜载圭认为,朴槿惠

违背“通过经济民主主义建设福

利社会”的竞选承诺,令人失望。

揭晓仪式上,来自教育部、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河南大学等的专家学者揭晓、点

评了相关词语,并为获奖网友颁

奖。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辑、央

视国际画院院长赵立凡,文物出

版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

席苏士澍,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会

长丁杰,为活动泼墨题字。央视

网等多家网络媒体对仪式进行了

同步直播,山东卫视做了电视直

播,由此“汉语盘点”得以首次

上星直播,打造出一场别出生面

的“汉字盛宴”。

如今,字词贺岁,已经成为

一道语言生活风景线;语言年俗,

也成为当代文化的新景观。汉语

盘点,用编年史般的字词,展现

民众的语言智慧和思想纵深,聚

焦社会的关注热点和世态民情,

表达个体的梦想和家国的情怀,

阐释这个时代特有的喧哗与躁

动,构建我们的文化根基与精神

家园。

114

Page 11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北京打造世界城市所面临的英语语言使用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 彤

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

形态,是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

化都具有广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

城市。国际化是世界城市的一个

重要特征,语言作为人类沟通的

主要途径,是城市国际化必不可

少 的 要 素, 也 是 打 造 世 界 城 市

必须要提升的软实力。英语是全

球范围内非母语者使用最多的语

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会保

持其国际交往通用语的地位。因

此,北京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

必须要成为语言无障碍城市,英

语的语言使用问题是需要特别关

中国语言生活

115

Page 12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注的方面。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

作 规 划(2011 年 - 2015 年)》

的发布,为北京建设语言无障碍

城市指出了五年内的外语工作发

展方向,制定了阶段性工作方案。

然而,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

设“ 十 二 五” 规 划 的 实 施, 会

在 英 语 语 言 使 用、 语 言 教 学 等

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英

语 热” 所 引 发 的 英 汉 语 言 竞 争

(language competition)矛盾如何

缓解?如何减少外语教学对母语

教学的冲击?窗口部门和服务行

业的英语水平测试会不会形成就

业壁垒?普及英语也必然会产生

更多的“中式英语”,如何应对

这种局面?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些

问题,关系到首都整体的语言生

态(language ecology) 和 国 际 语

言环境建设。

在当前的英语语言使用中,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让不少老外一

头雾水的中式英语(Chinglish)。

无论是在英语标识和英文菜单

中,在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的服

务用语中还是在媒体的英文报道

或信息中,中式英语的存在都会

让北京的语言无障碍大打折扣。

近年来,“中式英语”成为社会

和学界关注的热点,但对中式英

语系统的本体研究尚不多见。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

语 法、 词 汇 特 色 的 英 语。 从 社

会 语 言 学 的 角 度 看, 中 式 英 语

属于混合语,也就是英汉夹杂的

洋泾浜英语或皮钦英语(pidgin

English); 从 第 二 语 言 习 得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的角度来看,中式英语属于中介

语(interlanguage), 是 外 语 学

习过程中从母语向目标语(target

116

Page 12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language)过渡的动态语言系统。

在我国,中式英语似乎较多

被认为是错误和笑柄,在翻译领

域讨论较多,在语言学研究中难

登大雅之堂;由于得不到足够的

重视,缺乏专业系统的研究和引

导,中式英语像滚雪球一样问题

越来越大。但在西方,各种皮钦

语的研究已经成为接触语言学

(contact linguistics) 的重要内容,

成为学界探索语言认知和语言形

成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要实现

语言无障碍的北京而言,研究中

式英语对于语言翻译和语言教学

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对中式英语进行系统的本体

研究,需要对一定数量的中式英

语语料进行语言学的定类描写

和定性分析研究。利用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 和 错 误 分

析(Error Analysis)的理论对各种

类型的错误或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进行总结和分类,梳理

常见中式英语的类型。通过定性

分析确定各类中式英语的语音、

语法、词汇、语用、认知特点,

并总结相应的纠正方法。语言学

的定类描写和定性分析研究可以

将看似杂乱无章的中式英语变成

有规律可循的系统,以便引导语

言翻译和语言教学,规避错误,

朝正确的方向努力。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

作 规 划(2011 年 - 2015 年)》

制定的全面提高服务业外语水平

总体要求中提出,将在交通、旅

游、商业、邮政、金融、卫生、

文博、公安等行业和部门“采取

分级培训、重点提高的方式,将

外语水平与上岗、考核、奖励措

施等挂钩,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对

外服务水平”;窗口部门和服务

中国语言生活

117

Page 12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行业“要制定行业英语服务无障

碍标准、外语和国际交往知识培

训计划、考核体系”,并指出相

关行业要通过相应级别的 BETS

考试。这些要求如果实施不当,

有可能使创造语言无障碍的措施

变为本土人士的就业壁垒,引发

社会矛盾。

科 学 合 理 的 做 法 似 乎 应 该

是:首先,开展大规模的“首都

窗口部门和服务行业外语能力及

语言态度调查”,以抽样问卷调

查的方法,在交通、旅游、商业、

邮政、金融、卫生、文博、公安

等行业和部门,对不同年龄、学

历、工种的职工和管理人员进行

外语水平、交际能力、培训要求、

测试方式、考核办法、奖励机制

等方面的民意摸底调查。然后,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窗

口和服务行业的外语能力进行科

学的描述和分级,为实施《规划》

要求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具体

实施策略。开展语言调查的指导

118

Page 12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思想是以人为本。语言调查的意

义在于群策群力,发现问题,使

语言政策的制定有依据、有针对

性。

此外,似乎还需要进行 BETS

测试体系的服务行业相关性和适

用 性 评 估, 研 究 如 何 进 行 基 于

BETS 的服务行业英语测试体系

改良,帮助相关部门和行业建立

适用于各自部门或行业的服务英

语使用能力测试体系。提高语言

测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窗

口部门和服务行业实际英语使用

与测试评估体系脱节的问题,提

升测试体系对英语培训和教学的

指导性。

在我国当前的语言生活中,

英汉夹杂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

使 用 中 是 很 常 见 的 现 象, 为 此

2010 年 4 月广电总局还下文要求

媒体规范外来词的使用。在首都

国际语言环境建设中,如何保持

语言生态的平衡是社会普遍关注

的问题。

《首都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工

作 规 划(2011 年 - 2015 年)》

提出“充分借鉴国际成功经验,

探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和考试制

度,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积极进

行双语教学及多语种教学试验。”

学校外语教学是首都国际语言环

境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如何处理

好外语教学与母语教学乃至其他

科目教学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参考一下香港和新加坡

两个世界城市的实践经验。关于

首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问题,通

过抽样对比的方法展开研究。还

可以搜集纽约、伦敦、巴黎、东

京等主要世界城市的双语教学和

非双语教学学校相关统计数据,

进行双语教学类型、教学效果、

中国语言生活

119

Page 12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对比研究,为

双语教学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和

借鉴。

我国由于师资、设备等外语

教 育 资 源 有 限, 外 语 教 学 的 开

展 主 要 是 一 刀 切, 部 分 有 条 件

的 大 学 开 展 了 英 语 分 级 教 学,

但分级的依据也只是单一的水平

测试(proficiency test)或四、六

级英语考试成绩。美国等西方国

家开展外语教学,比较成熟的做

法 通 常 是: 在 学 生 开 始 学 习 外

语 之 前, 先 进 行 外 语 能 力 测 试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Test,

简称 FLAT),根据测试的结果,

(1)预估个人学习外语所需时

间;(2)按照能力分班(program

placement);(3) 进 行 课 程 评

估 与 计 划(program assessment

and planning);(4) 进 行 学 习

能 力 诊 断(diagnosis of learning

ability);(5)为学生建立学习

能力档案(aptitude portfolio)以便

进行评价或调整学习方案。

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

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群

体 的 外 语 学 习 能 力 测 试 系 统,

常 见 的 主 要 有:MLAT(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适用于高

中生及成人,美国、加拿大政府

和情报机关也常用;MLAT-E 或

EMALT(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Elementary)适用于小学生;

PLAB(Pimsleur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 适 用 于 初、 高 中 生;

DLAB(Defense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为美国防部、联邦调查

局挑选外语人才使用,达到特定

分数者方可接受相应的外语培训;

CANAL-FT(Cognitive Ability for

Novelty in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测试语言学习中的创新认知能力。

120

Page 12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这些外语学习能力测试系统中,

许多已被译为英语以外的多种语

言,在其他国家使用。美国政府

对外服务学院(FSI)委托埃尔曼

等 学 者(Ehrman, M., Oxford,R.

Cognition plus: Correlates of language

learning success.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9)) 做 的 一 项

大型研究,探讨了学习者一系列

个体差异因素(包括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学习风格、个性特征、

动机和焦虑)与口语水平、阅读

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水平测

试的结果与外语学习能力相关系

数最高(为 0.5),并远远高于其

他个体差异因素。显然,外语学

习能力测试很好地保证了科学合

理地开展外语教学,避免了大量

人力、财力的浪费;也使外语学

习者能够量力而行,避免自信心

和积极性受挫。相比之下,我国

的外语教育为何费时低效也就不

言自明了。

北京建设语言无障碍城市,

需要掌握和使用外语的人个体情

况差异极大,必需改变费时低效、

一刀切的英语教学模式,对学习

者的外语语言学习能力进行测

评,通过分类、分级教学实现因

材施教。北京应该利用外语教学

的优势资源,研究外语学习能力

测评体系,编制适用于我国不同

阶段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能力

评价体系,并根据学生的外语学

习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分

级教学实验。

要把首都打造为世界城市,

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应以人为本,

兼顾本土和外籍人士的利益,兼

顾语言生态的平衡,兼顾文化的

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语言、文

化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语言生活

121

Page 12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作者群体看学科研究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刘艳春

一个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研究队伍。

而研究队伍的考量则可通过其分布单位、分布地域、核心作者群以及

其合作程度等方面的统计和分析来实现。

“表 1”是我们对中外应用语言学(Applied Linguistics)中作

者 分 布 单 位 的 统 计。 其 中,《 语 言 文 字 应 用》( 英 文 名 Applied

Linguistics) 是 我 国 广 义 应 用 语 言 学 的 代 表 性 权 威 期 刊,Applied

Linguistics 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语言学专业期刊,该刊的

介 绍 语 是:Applied linguistics is viewed not only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ut also a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related

problems in specific situations in which people use and learn languag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the journal welcomes contributions in such areas of

current enquiry as: b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ism;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nversation analysis; corpus linguistic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eaf lingu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pragmatics; first and

additional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nd use; forensic linguistics; language

assessment;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ies; 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

122

Page 12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lexicography; literacies;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rhetoric and stylistics;

and translation.(应用语言学不仅考察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研究语言

以及人们在使用和学习语言的特定情境中与语言相关的问题。基于这

样的框架,杂志欢迎如下领域的投稿:双语与多语研究、以计算机为

媒介的交际;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聋人语言学;

会话分析与语用学;第一语言及其他语言的学习、教学和使用;法律

语言学;语言评估;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专门用途语言;辞典编纂;

读写能力;多模态交际;修辞学和文体学;翻译。)可见,该刊基

本也属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因此通过对《语言文字应用》和 Applied

Linguistics 中作者分布单位的考察,我们可以一窥中外广义应用语言

学研究队伍的单位构成。

表 1:中外应用语言学作者单位分布对比

作者来源 作者来源 高校 小学 中学 报社 出版社 电视台 机构 公司 合计

数量 1131 2 6 1 22 2 277 8 1449

比例 78.05% 0.14% 0.41% 0.07% 1.52% 0.14% 19.12% 0.55% 100%

数量 895 1 0 0 0 0 29 3 928比例 96.44% 0.11% 0.00% 0.00% 0.00% 0.00% 3.13% 0.32% 100%

《语言文字应用》(英文名Applied Linguistics)

Applied Linguistics

《语言文字应用》1992 年创刊,Applied Linguistics1980 年创刊,

我们的统计时间都从其创刊开始,都截至到 2010 年底(后面对于两

刊的统计起止时间亦如此)。

由“表 1”可见,国外研究队伍基本都来自高校,而国内的研究

队伍除了高校外,研究机构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国外的

中国语言生活

123

Page 12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研究队伍在单位分布上较为集中,只来自四类单位:高校、机构、公

司和小学。其中高校比例高达 96.44%,机构占 3.13%,公司和小学仅

占 0.32% 和 0.11%。而相比来看,国内的研究队伍其作者单位构成则

更为丰富和分散,总共来自八类单位:即高校、机构、公司和小学之外,

还有中学、报社、出版社和电视台。来自高校的比例是 78.05%,比

外国低了近 20 个百分点,而来自机构的也比较多,占 19.12%,这说明,

我国相关的研究机构也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 2”是我们对《语言文字应用》中作者分布地域的统计。因《语

言文字应用》有些年期并未对作者的单位和来源地域做明确标注,因

此我们仅就有明确标注的 1449 位作者的地域及国别做了统计。

表 2:《语言文字应用》中作者的地域分布

序列 省份 数量 比例 序列 省份 数量 比例 序列 省份 数量 比例

1 北京 746 51.48% 13 黑龙江 19 1.31% 25 重庆 3 0.21%2 广东 111 7.66% 14 湖南 14 0.97% 26 日本 3 0.21%3 江苏 84 5.80% 15 河南 14 0.97% 27 澳门 3 0.21%4 湖北 80 5.52% 16 河北 13 0.90% 28 美国 3 0.21%5 上海 69 4.76% 17 四川 13 0.90% 29 甘肃 3 0.21%6 香港 40 2.76% 18 云南 11 0.76% 30 青海 2 0.14%7 安徽 33 2.28% 19 山西 11 0.76% 31 陕西 2 0.14%8 山东 32 2.21% 20 江西 8 0.55% 32 内蒙古 1 0.07%9 福建 31 2.14% 21 广西 7 0.48% 33 宁夏 1 0.07%

10 浙江 31 2.14% 22 吉林 6 0.41% 34 马来西亚 1 0.07%11 辽宁 25 1.73% 23 新加坡 4 0.28% 35 法国 1 0.07%12 天津 20 1.38% 24 新疆 3 0.21% 36 荷兰 1 0.07%

  

  由“表 2”可见,我国广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队伍以北京为核心,

124

Page 12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分布地域较为广泛,作者在各地域的分布很不均衡。来自国外的作者

很少,只有 13 人,分别来自新加坡、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法国

和荷兰六个国家。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的《语言文字应用》杂志国际化

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的广义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程度

不高。

今后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既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一些地

区的作者群,又要积极吸引和发动海外、国外作者的积极参与,要想

使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国际化,其作者的国际化是一个重要的组成

部分。

“表 3”是我们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Applied Linguistics 中作

者分布地域的统计。

表 3:Applied Linguistics 中作者的分布地域

序列 国别 数量 比例 序列 国别 数量 比例 序列 国别 数量 比例

1 美国 307 33.08% 16 瑞典 7 0.75% 31 墨西哥 2 0.22%2 英国 233 25.11% 17 法国 7 0.75% 32 乌克兰 2 0.22%3 加拿大 58 6.25% 18 韩国 7 0.75% 33 智利 2 0.22%4 新西兰 32 3.45% 19 芬兰 6 0.65% 34 印度 2 0.22%5 日本 31 3.34% 20 中国 6 0.65% 35 斯洛文尼亚 1 0.11%

6 香港 31 3.34% 21 匈牙利 5 0.54% 36 伊拉克 1 0.11%

7 荷兰 29 3.13% 22 阿联酋 4 0.43% 37 埃及 1 0.11%8 澳大利亚 27 2.91% 23 瑞士 3 0.32% 38 南非 1 0.11%

9 德国 22 2.37% 24 波兰 3 0.32% 39 马耳他 1 0.11%

10 以色列 19 2.05% 25 奥地利 2 0.22% 40 泰国 1 0.11%11 丹麦 19 2.05% 26 挪威 2 0.22% 41 迪拜 1 0.11%12 西班牙 12 1.29% 27 摩洛哥 2 0.22% 42 叙利亚 1 0.11%13 新加坡 11 1.19% 28 伊朗 2 0.22% 43 巴巴多斯 1 0.11%14 意大利 10 1.08% 29 台湾 2 0.22% 44 马来西亚 1 0.11%15 比利时 8 0.86% 30 巴西 2 0.22% 45 玻利维亚 1 0.11%

中国语言生活

125

Page 13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表 3”可见,Applied Linguistics 中的作者群主要以英美为中

心,这一方面也可能与Applied Linguistics 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有关,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另一方面也表现出英美在应用语言学研

究方面的先进性。

对比完中外广义应用语言学研究队伍的分布地域,我们还对我国

《辞书研究》中的作者地域分布进了统计,结果见“表 4”。

表 4:《辞书研究》作者地域分布

地域 数量 地域 数量 地域 数量 地域 数量 地域 数量 地域 数量

北京 289 四川 82 天津 22 吉林 13 新疆 7 美国 2

上海 240 福建 77 重庆 22 内蒙古 12 辽宁 6 新加坡 2

江苏 167 湖北 67 甘肃 21 山西 11 云南 6 宁夏 1

广东 147 安徽 42 河南 20 湖南 11 贵州 4 西藏 1

山东 101 黑龙江 32 陕西 19 广西 10 台湾 2 韩国 1

浙江 100 河北 32 江西 17 香港 9 澳门 2 英国 1

《辞书研究》最初一些年作者单位有时标注,有时不标注,因此

作者地域分布我们从 2001 年开始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01-2012

年《辞书研究》明确标有单位的作者共计 1598 人,遍及国内除海南、

青海之外的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面积广泛,但各区域之间

分布也很不均衡,其中,北京发文作者最多(289 人,占 18.09%),

上海次之(240 人,占 15.02%),发文作者在 100 人以上的还有江苏、

广东、山东和浙江四地,而贵州、宁夏、西藏等地区作者人数极少。

港澳台作者共计 13 人,香港研究者相对较多,共 9 人,澳门、台湾

各 2 人。来自海外的作者有 6 人,美国、新加坡各 2 人,韩国和英国

126

Page 13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各 1 人。因此,我国的辞书研究今后要积极发动偏远地区同时吸引更

多的澳门、台湾同胞及海外作者积极参与。

通过对国内《语言文字应用》和《辞书研究》的统计,我们多少

可以看出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和辞书研究中的一些共性(也许是很多

学科研究的共性),比如研究队伍的分布都比较广泛;北京都是其研

究队伍的最大来源地;各地区的研究队伍分布都不太均衡;两岸三地

中香港研究者参与较为积极,但台湾、澳门研究者参与较少;学科研

究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很难吸引众多的国外研究者参与。因此,

我们今后在学科培育和队伍建设上既要持续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头作

用,又要积极培育不发达地区的研究队伍,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

方式吸引台湾、澳门研究者及国外研究者的积极关注和参与。

对某学科核心作者群的统计与分析,也是对该学科研究队伍的一

个重要考量指标。某学科研究队伍的核心作者群是指那些发文数量较

多、影响较大的作者集合体,他们是该学科研究的骨干力量,挖掘、

培养和构建学科核心作者群也是学科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核心作者群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文献计量学著名学者普赖斯

(PRICE·D)提出的公式 Nmax749.0M = 。公式中 M 是指的是发表的

论文数量,Nmax 是所统计年限中发文最多的那位作者的论文数量。

只有发文多于 M 篇的作者才称得上是核心作者。我们按照这种方法

统计了一下我国《辞书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自《辞书研究》1979 年创刊至 2012 年末,去除消息、索引等

中国语言生活

127

Page 13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非论文类文章作者,黄建华发文最多,共 45 篇,将其代入公式,得

出 M 值为 5.02。在实际应用中,按照取整原则,M 值取 5,那么,

1979-2012 年在《辞书研究》上发表文章 5 篇以上的作者就是核心作者。

统计结果显示,《辞书研究》作者共计 3123 人,发表文章 5 篇以上(含

5 篇)的作者有 235 人,即核心作者为 235 人,占其总人数的 7.5%。

限于篇幅,“表 5”中只列出了在《辞书研究》中发文在 16 篇及以

上的作者姓名。

表 5:《辞书研究》核心作者群

姓名 发文数 姓名 发文数 姓名 发文数 姓名 发文数 姓名 发文数

黄建华 45 杨祖希 24 晁继周 22 刘瑞明 19 郭定泰 16

苏宝荣 35 巢峰 24 徐时仪 21 符淮青 19 舒宝璋 16

郑述谱 30 邹鄷 24 王馥芳 21 章宜华 18 吴建平 16

赵振铎 30 何华连 23 李尔钢 21 崔山佳 18 周志锋 16

徐庆凯 30 汪耀南 23 金常政 21 王德春 18 蒋宗许 16

祝注先 27 张履祥 22 吴莹 20 黄鸿森 17 林玉山 16

可见《辞书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已经较为稳定且初具规模,他们

是《辞书研究》的核心作者,也是我国辞书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

研究队伍合作程度的考量,既可以从研究者个体角度去考量,从

而考察某个研究者的合作率与合作强度;也可以从整个学科研究来考

量,从而来考察该学科研究中的队伍状态,比如说是更多的在单兵作

战还是更多的在联合攻关。

“表 6”是我们对中外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合作程度的考量。从该

表可见,中外应用语言学研究都主要以独立研究为其主要形式,从比

128

Page 13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例上看,国内的独立研究占 77.93%,国外的独立研究占 69.52%,国

内略高于国外。这说明,总的来说国内的合作研究程度尚不及国外。

表 6:《语言文字应用》和 Applied Linguistics 中合作程度对比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语言文字应用》 1296 1010 77.93% 192 14.81% 94 7.25% 286 22.07%Applied Linguistcis 666 463 69.52% 151 22.67% 52 7.81 203 30.48%

独著 合作

二人合作 三人或以上、课题组

合计

论文总量

但实际上,国内的应用语言学与本体语言学研究相比,在集体攻

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金武刚 1999 年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

览》中的“C 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为样

中国语言生活

129

Page 13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本,对语言学研究进行了统计。在语言学的 117 篇文章中,独著 107

篇,占 91.45%,课题组方式为 0。2005 年笔者对《语言文字应用》

11 年中(截至 2002 年)发表的 852 篇文章做了统计,其中独著 689

篇,占 80.9%,课题组方式 45 篇,占 5.3%。2012 年又对 20 年(截

至 2011 年)《语言文字应用》中 1413 篇文章进行统计,独著 1058 篇,

占 74.88%,课题组方式 86 篇,占 6.09%,加上二人合作、三人或三

人以上合作的,集体攻关的比例合计达到 25.12%,可见,我国的应

用语言学研究在集体攻关方面一直强于本体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往

往需要综合的知识,因为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难以用单一方法

来完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应用语言学研究客观上更需要团队合

作与集体攻关。

我们发现,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模式顺应了应用语言学的学科特

点,正在朝着合作研究、集体攻关的研究模式推进,而且在合作研究

的发展趋势上,势头较为迅猛。

笔者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文章的定量分析》(《语言文字应

用》2012 年第 4 期)一文中统计了 1992-2011 年《语言文字应用》

中合作研究的情况,作者将其分为前十年(1992-2001 年)和后十年

(2002-2011 年),统计发现:前十年“独著”占 80.79%,“集体合作”

占 19.21%,后十年“独著”占 68.94%,“集体合作”占 31.06%。可

见,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正在由“单兵作战”的研究局面向“集体

攻关”研究格局较快的推进。我们也将《语言文字应用》和 Applied

130

Page 13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Linguistics 中历年合作研究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两者的合作研究发

展趋势图。统计结果见“图 1”。

图 1:《语言文字应用》和 Applied Linguistics 历年来合作研究数量对比趋势图

02468

10121416182022242628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Applied Linguistics 《语言文字应用》 线性 (Applied Linguistics) 线性 (《语言文字应用》)

从图 1 可以看出,中外应用语言学研究都在朝着集体研究的模式

推进,相比之下,国内的推进速度更快,我国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正在

以较快的速度向集体攻关的研究模式发展。

总之,对于一门学科的研究及其发展程度的考量可以从不同角度

去探究,而“作者群体”是一个重要的探究视角。上面我们只是列举

了几个方面,相信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我们只有比较清晰地了

解一个学科的当前发展状态,才有可能更好地去推动和促进这个学科

的发展。

中国语言生活

131

Page 13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惹是生非”和“惹事生非”哪一条对?

湖北大学文学院 卢卓群

我曾对刚入学的大一新生做过一个语文测验,其中有一道题是,

找出有错别字的成语,并给以改正;里面没有错别字的成语不去管它。

其中设有“惹事生非”一条。全班 57 人,53 人认为“惹事生非”有

错别字,应改为“惹是生非”,有 4 人认为是对的。课后,学生发生

争论。有学生问我:“‘惹是生非’和‘惹事生非’哪一个对?”我

回答:“两条都对。”

许多年过去了,今天又有人提出“惹是生非”和“惹事生非”哪

一条对。看来,应该谈谈这个问题了。

“惹事生非”不仅不错,还有点资历呢。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

卷三十有“如今再说一个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惹事”:

指引来麻烦,祸害。“非”:指非祸,意外的祸害。“生非”:引起

祸害。“惹事”和“生非”同义重复,构成一条结构対举的成语。语

义和结构都具有合理性,且使用至今,是可以存在的。“惹是生非”

出现在“五四”以后,这是将“是非”(即口舌:指因说话引起的纠

纷、麻烦、祸事)一词,强拆开来,构成“……是……非”的格式,

与“惹”和“生”组合成一条对举式成语“惹是生非”。“惹事生非”

和“惹是生非”都是对举式成语,只是内部语义关系有所不同。而“惹

132

Page 13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是生非”一旦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

率远远超过了“惹事生非”。原因何在?

简析如下:

“是”“非”是一对最常见的反义词,表示正确和错误,对举构

成的成语如“今是昨非”“口是心非”“似是而非”“习非成是”。“是

非”又结合成一个双音词,有二义:一是表示事理上的正确与错误,

如“明辨是非”。它也被拆开构成对举式成语,如“说是论非”“说

是谈非”“说是道非”。二是当口舌讲,如“搬弄是非”。此义的“是

非”二字结合很紧。由于“是”“非”是一种强势格式,使用广泛,

影响力大。这一“是非”被拆离进入格式后,形成“惹是生非”迅速

为社会成员所接受,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成为一种趋势。它的近义成语

还有“惹是招非”“招是惹非”“招是揽非”“惹是寻非”。而与“惹

事生非”中的“事”与“非”相对的条目很少。再如“惹事招非”“招

事惹非”,它们也不能成为一对反义词,也还没有形成“……事……

非”的格式。对此,社会成员的语感和认同度远小于“是”“非”及

其构成的格式“……是……非”。表口舌义的“是非”被拆离进入强

势格式形成“惹是生非”,人们很

快就习以为常了,成为一种“语言

定势”,并以此作为标准去衡量或

排斥与之不相一致的同类语言现象。

这大概就是判“惹事生非”为错的

原因。归纳起来即语言原因(语义、

中国语言生活

133

Page 13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结构、运用等)和心理原因(强势认同感与高频心理刺激等)。

最近,我们对几个汉语语料库作了调查,以具体了解“惹事生非”

和“惹是生非”这两条成语的使用状况,包括运用的分布、数量及其

比例。列表如下:

成语“惹事生非”和“惹是生非”的条目运用分布表

“惹事生非” “惹是生非” 共计条目数

1. 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 55 81 136

2. 华中师范大学当代小说语料库

7 14 21

3. 教育部语料库在线(现代汉语语料)

5 6 11

4.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检索通(综合性语料)

0 84 84

5. 人民网(2006.1—2013.7新闻性语料)

71 219 290

条目数总和 138 404 542

所占比例 25.5% 74.5% 100%

条 目

条目数

语料来源

2013 年 7 月 13 日网上查询记录

调查结果表明,两条成语都有人用,同时并存,只是数量上的差

134

Page 13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别。其中使用“惹是生非”的,占 74.5%,使用“惹事生非”的,占

25.5%。

最后谈一下从词典对这两条成语的处理看编著者的倾向性意见。

就成语词典而言,一般都是以“惹是生非”为主条,“惹事生非”为

副条(也作条),尽管惹事生非的历史比较悠久。同样,“惹事招非”

产生于元代,而在它之后产生的“惹是招非”词典也作为主条列出。

这是从语言的历史发展和现代人的语言运用来考虑处理的,虽然它们

在现代还处于共用期。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条目“惹事”“惹是非”“惹是生非”。

没有收入“惹事生非”,但在 1996 年的修订本(3 版)上,“惹事”

条下列有例词“惹事生非”,而 2002 年的修增补本(4 版)中将例词“惹

事生非”删去了。值得注意的是,商务印书馆 2013 年出版的大型成

语词典《新华成语大词典》收成语 26000 余条,却没有收入“惹事生

非”,这也表明编著者对这两条成语使用现状的思考,似乎还有规范

化方面的考量。至于大型成语词典对条目收录的处理与安排方式那是

讨论的另一个问题。

从现在的语言运用上看,“惹是生非”是强势成语,“惹事生非”

则与之相反,但二者仍然并存,不存在哪条错哪条对的问题。但是,

我们提倡使用“惹是生非”。在没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最好不用“惹

事生非”。至于你想用哪一条,有你选择的自由。

中国语言生活

135

Page 14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小学生作文“我的老师”应该怎样写?

河北大学文学院 李胜梅

上周小宝(小学三年级)的

作文题目是“我的老师”。她这

样开头:“我喜欢潘老师。如果

有人叫我说为什么喜欢的话,我

不知道怎么回答。告诉你一个秘

密,我每次下课只要看到潘老师,

会忍不住跟上去。”

有一段还写了一个细节:“一

次,潘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作 文 的 结 构 是‘ 总 —— 分 ——

136

Page 14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总’。可我不愿意(那样写)。

一时间我感觉自己很有个性!有

好多话想说!希望这种感觉不要

消失!一下课,我马上去办公室

问老师。”

真好:小宝对作文的结构安

排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时能主

动向老师请教,不胆怯;老师不

是过于严厉,学生敢接近。

那天老师没有批评她,而是

尊重她的小“个性”,还鼓励她,

送了她一个作文本,要她按照自

己的想法再写一篇,还主动提出

帮她改。这让小宝觉得简直是发

生了奇迹。她在“我的老师”这

篇作文中继续写道:“哇!好开

心!我立刻答应了。”那天她很

乐意写两份作业,一篇按照老师

要求的结构写,一篇按照自己的

魔幻想法写(这个学期她常常沉

浸在自己的魔幻想象中)。

最后一段写“潘老师的眼睛

会说话”,这话说得很有趣。

这篇作文主要写的是对老师

的感觉,是心理活动。见到老师

就有想走近的感觉,想到老师就

有很美的感觉。完全是孩子的视

角,是孩子的语言。都是心里话,

非常真实,非常单纯。用的是第

一人称(我对老师的感觉),不

是第三人称(老师如何能干)的

写法。不是常规套路的那种作文,

不是先进事迹的那种写法,不是

举例说明老师如何有学问,如何

教书育人,如何点燃自己照亮他

人。

小宝只是一个小学生,还不

懂得如何评价一个老师的敬业精

神、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她还

没有掌握成人世界的社会评价标

准,还不懂得如何把老师的这种

精神和能力理性地、有条理地阐

中国语言生活

137

Page 14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述出来,她还没有掌握成人的写

作规则。如果一个小学生在作文

中写自己的老师时,像成人写工

作总结那样全面、老道,或者像

记者写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道那

样高调、感人,那是不可思议的。

但是往往是那类成人写法的小学

生作文,才能得高分、才能评奖、

才能发表。成人对孩子言行的真

实表达,往往缺乏尊重,视而不

见,把成人的评价规则强加给孩

子们。

小宝是纯真、善良的孩子,

她从来就不懂得用世故的、势利

的心眼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社

会上发生的虚假、欺诈的事情,

远远超出她的理解能力,有时看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上面揭露的

社会不良现象,她不明白是什么

意思,就像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看

到中学生的数学方程题目,她愣

愣的表情上满是迷惑。她还没有

那么“成熟”,成人世界对小学

生作文的要求和规则,她还不能

理解。

今天(2013 年 10 月 10 日)

早上,我无意中看到他们校报上

一篇写老师的作文,写的就是老

师怎么好、怎么能干,举例说明

老师如何有效制止班上两个男生

打架。我对小宝说:“你那篇作

文写的都是真实的,写喜欢老师,

写自己内心的感觉,妈妈认为写

得非常好,但是不一定能像这篇

作文这样发表,发表的作文一般

都是写老师怎么能干,怎么好,

举例说明。”听了这番话,小宝

的双眼瞬间充满了泪水,小脸红

红的,小鼻子红红的,委屈地、

却也执拗地说:“我当时心里就

是那么想的,我是不由自主地就

写出来的,我不管能不能发表。”

138

Page 14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作为母亲,我理解她写的就是她

真实的内心,我想安慰她;同时

我也是一名教师,当然看得出孩

子这篇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我应

该肯定她鼓励她。可是已经到了

上学的时间,来不及跟她说什么

了。

小宝满脸流着泪,背着书包

下楼了。看着她弱小的背影,听

着她下楼的匆促脚步声,我心中

充满怜爱。

她这样的作文,也许不符合

发表的常规要求,不符合得奖的

条条框框,不够成熟,但是她对

老师的亲近的感觉,美好的感觉,

是那么难得。她能感觉到老师的

美,是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而不

是老练得像成人那样观察老师如

何化妆得体衣着端庄大方之类,

这说明她虽然没有那么“成熟”

却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纯真的、童

稚的眼睛,这是多么难得。她能

在作文中把自己内心的真实的感

觉清晰地写出来,说明她已经有

一定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多么

难得。我可爱的孩子。

回想她上小学一年级时,那

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兼数学老

师,每天揪出所谓不听话的孩子

罚站,罚到讲台上站,罚到教室

外走廊上站,罚到老师办公室站

不许正常听课,曾经当着孩子的

面无情地将孩子心爱的手工扔进

教室的垃圾篓孩子得不到应有的

尊重憋着委屈一出校门见到家长

放声大哭,曾经粗暴地撕碎孩子

心爱的作业本大骂这个孩子那个

孩子是全班最差的孩子最没有出

息的孩子骂得孩子大冬天把尿拉

在棉裤里,曾经把全班单元测试

考得分数不高的一堆试卷狠狠地

摔到讲台上散落到前排孩子们的

中国语言生活

139

Page 14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课桌上令孩子们不知所措,曾经

因学生上课说话管教无效而当着

全班孩子的面流泪发脾气摔打教

室门全班孩子面面相觑继而或恐

惧或窃笑,那时我家可怜的小宝

上课铃声响起听到走廊上那位老

师走近教室的脚步声,常常吓得

趴在桌子上不敢抬头,平时突然

听别人说话时无意提到老师的姓

那个音节时会吓得大哭。那可怕

的一年已经过去。现在的小宝是

多么幸运。

如果一个小学老师能像小宝

作文中写的这么可以亲近,尽管

作文中没有写老师多么先进多么

高大,但透过字里行间,我能感

受到,这就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

老师,就是一位成功的老师。如

果一个学生对老师有亲近的感

觉,带着美好的感觉去上学坐在

座位上等着上课铃响盼着自己喜

欢的老师走进教室给她上喜欢的

课,那是多么幸福的感觉。

小宝放学回家看了我上面这

段文字,又一次眼泪夺眶而出,

问她为什么流泪,她说:“因为

很失望,对大人们定的那些评价

作文的规则很失望。”“因为妈

妈太了解我们小学生了。我太爱

妈妈了。”她拥抱着妈妈。

虽 然 我 自 己 写 过 书 写 过 论

文,虽然我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

但是我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成

熟”地写好应试作文。我只能这

样亲亲地、暖暖地拥抱着孩子。

晚上临睡前,小宝突然说:

“妈妈,作文不发表又怎样?我

自己写本书吧。”她哪里知道,

写书的规则,远比小学生作文复

杂,那是远远超出她的想象的。

140

Page 14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欣赏台湾词语的人性美

南昌大学 李淑婷

人性,顾名思义就是人所独

有的特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其

他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普通意义

上是指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情感和

理性。普遍而言,人们总是对真、

善、美的事物不懈追求,对崇高

的品格表示欣赏和赞美,因此在

日常生活中,人们倾向于避讳人

性的丑恶、阴暗,喜欢那些表达

真、善、美的词语,对充满了人

性关怀的表达方式易于接受,并

认为这样的语言能给人以美感。

不过,语言中表达人性丑恶、阴

暗面的词语也是需要的,我们要

把词语的品位和人性的品格区分

开来。词语的人性美不仅可以体

现词语的品位度,也可以反映社

会的文明程度,而社会的文明程

度又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无关

系。台湾能跻身于“亚洲四小龙”

之列证明了其经济优势,台湾人

也普遍具有较强的人本思想和人

权意识,台湾许多具有人性美的

词语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

台湾 2007 年之前在残障人士

的优惠车票上加注“残”或“障”

等字样,引发民众陈情,后来台

湾公路总局和铁路局将此类车票

更名为“爱心票”。台湾把特殊

人群的受教育场所称作“启聪学

校、启明学校、启智学校”,而

不是“聋哑学校、盲人学校、低

中国语言生活

141

Page 14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能儿学校”之类,也体现了对残

障人士的尊重。台湾以“障”为

主干,造出“视障、听障、肢障、

智障、残障”等一系列词语;而

大陆以前说“盲、聋哑、残废、

弱智、残疾”等,构词原理缺乏

系统性和相关性不说,也显然没

有避讳这些特殊人群的生理缺

陷。现在“智障”等词在大陆也

用开了,相关的改变还有把对非

残障者的称呼由“正常人”改为

“健全人”或“普通人”,以免

产生残障者不正常的歧义。

大陆所说的“痴呆症”“痴

呆患者”,台湾称为“失智症”“失

智者”。“痴”是傻、愚笨的意

思,“呆”指头脑迟钝、不灵敏,

表义过于直白,丝毫不避讳,虽

然当事人可能不知道介意,但他

们的亲友一般都难以接受。特别

是“老年痴呆”的说法,有些时

候含有骂人的意思,某著名电视

小品反映了这一现象,这不仅是

对痴呆患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老

年人的不尊敬,应该引起注意。

而“失智”,失去智力,则相对

隐讳一些,由于老人失智症是失

智症最常见的类型,故“失智”

一词还常与老年人可能出现的其

他情况如失能、失依等相提并论,

提示社会对老年人要多些关心和

尊敬。

生活中不可能人人、事事都

尽善尽美,人生总有缺憾甚至缺

陷,当事人或其亲属对这些缺憾、

缺陷可能很在意,不希望听到,

更不希望因此而被人歧视。所以,

对一些情况适当避讳,就是照顾

和呵护当事人的心理感受,是对

当事人的尊重,这种尊重是每个

人都平等地应该得到的。

我们有时候好心办坏事,可

142

Page 14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能就是没有注意细节,没有照顾

到人的情感需求。偏僻或偏远地

区往往较为贫困,生活水平不高,

大陆一般称为“贫困地区”“贫

困山区”,本来是国家给出相关

政策来帮助和支援这些地区脱贫

致富的好事,但随着人们精神上

不断进步,当地有些群众对这类

词语产生抵触心理,毕竟贫困不

是好事,不值得炫耀或宣传。而

台湾地区用“偏乡”一词,没有

突出贫困这一特点,而是用客观

的地理位置来指称这些地方,让

人感觉到公平对待的态度。还有

一些含公平、平等思想的词语是

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比如“月

入”“月给”“月薪”这几个词:“月

入”即每月的收入,从收入者一

中国语言生活

143

Page 14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方而言;“月给”即每月的供给,

从支付者一方而言;“月薪”却

未强调任何一方,体现收入者和

支付者的平等。这种细致微妙的

差异,也许有些不太敏感的人觉

得没什么不同,但如果我们多换

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和处

境来体认他们内心的感受,就会

发现我们其实可以更加平等地与

人交流,这可能是更高层次的人

性关怀。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直

接表达了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关心

和照顾,例如台湾的“博爱座”

是指设置于公共汽车车门附近,

供老弱妇孺及残障者优先乘坐的

座位,大致相当于大陆的“老幼

病残孕专座”。“博爱座”构词

简洁,而且含有广泛地爱一切人

的思想,赋予设立这一专座和让

座的行为较浓的褒义色彩。实际

上,“博爱”强调的是帮助一切

需要帮助的人,比如抱小孩的乘

客或晕车不适的年轻人,他们不

属于“老幼病残孕”中的任何一

类 ;“ 博爱”强调的还是一种思

想,只要心中时刻充满爱,不是

“专座”也可以让给需要的人。

人是感情的动物,人与人之

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感情,不同的

称谓往往包含着称呼者对被称呼

者的不同感情。例如“老婆婆、

老太太、老太婆”,就分别含有

对老年女性亲切、尊敬、鄙夷的

感情,“老爷爷、老大爷、老头子”

也是如此。汉语的称谓词语非常

丰富,也很有民族特色,反映出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人伦、重视人

际关系和谐的文化心理。例如大

陆的“警察叔叔”在台湾被称作

“警伯”,都是以孩子的口吻对

男性警察的尊称,“警伯”一词

144

Page 14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塑造的是年长、有经验、亲切的

警察形象,“警察叔叔”则塑造

了年轻、干练、可爱的警察形象,

二者都是亲属称谓泛化的用法,

缩小了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表达了人们对特定人群的真挚感

情。台湾称呼骑摩托车的人为“骑

士”,骑摩托车的人往往是社会

相对底层的人,大陆对他们没有

特定称呼,由于骑士作为欧洲中

世纪的一个阶层常常是富有正义

感的形象,故台湾的这一称呼含

有褒义色彩,也表现了对弱势群

体的同情和普遍的人性关怀。

尊重、平等、博爱与真挚情

感,人之所以喜欢这些充满人性

关怀的词语,正是因为每个人自

身即有被尊重、被体谅的心理需

求,多数人也都拥有平等、互爱

之心,都希望生活充满快乐和幸

福。人性美是由内至外的表现,

内在是对人性的尊重、敬意,外

在表现为得体的礼仪,且内在的

真挚的情意更为重要。中国自古

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著称,在

封建社会,“礼”成为一种道德

规范和生活准则。受儒家思想的

影响,中国人不仅注重外表的“礼

仪”,更注重内在的“修身养性”,

《大学》里说:“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

就是提高品德修养,使人臻于完

美。这一思想和做法在现代社会

仍有重大意义,因为个人的完善

和人际的和谐,也是人性使然,

是人的高级心理需求。

中国语言生活

145

Page 15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高考病句试题六十年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郝 暾

想起高考语文,总忘不了修改病句,当年复习备考时不知道做了

多少病句练习,有时也会觉得答案似是而非,连自己的老师也会摸不

着头脑。时隔多年,作为一个学习语言学的学生反观病句,无疑又

146

Page 15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多了几分新的感受。通过对 1952 年至 2012 年六十年间的高考语文病

句试题统计分析,才发现病句并非一开始就是高考每年必考的题目,

六十年来病句的考查有增加也有反复,最后才得以成为眼下年年考、

卷卷考的重要命题点。

一 病句“发家史”

考不考病句?怎样考病句?这样的问题不仅与人们的语言生活、

语文水平相关,也和当时语言学家的研究热点以及教育专家对中学语

文语言知识的重视程度息息相关。新中国初期,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

普遍较低,因此,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考试中,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都

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1951 年 6 月 6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

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同

时《人民日报》开始连载吕叔湘、朱德熙的《语法修辞讲话》。1952

年 9 月教育部又提出学习苏联的语言、文学分科,虽然实行不久即因

各种复杂的原因而终止,但学界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规范教育的重视程

度可见一斑。1952 年到 1955 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地方自主命题出现

后仅统计全国卷试题)便极好地体现这种“重语法、抓基础”的要求。

全国统一高考的最初四年,相关题目只涉及了大量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的问题,题目单一,考点也比较容易。1955 年 10 月 25 日现代汉语

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罗常培、吕叔湘的报告《现代汉语规范问

题》探讨了语言规范工作的意义和一系列原则。次年的考高中,病句

类题目的分值一下从往年的 4 至 10 分上升到 20 分,占到了整张试卷

中国语言生活

147

Page 15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的 20%(详见图 1),考查的内容也明显变得丰富了起来,如“我决

心改进自己的缺点〈动宾搭配不当〉(1956)”“绿茵茵的海水上卷

起雪白的一阵阵浪花,船追逐浪花急驶着〈多层定语层次关系错误〉

(1956)”等等。或许也与当时人们对《语法修辞讲话》的批评

和调整有关。1958 年以后病句类题目的分值再次回落,但是这种

内容多样化的考查方式却一直延续至今。

上世纪 60 年代初期,人们逐渐认识到语言知识只是起辅助性作

用,1963 年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言知识的教学是培

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辅助手段,阅读和写作才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体现。因此,1960 年到 1965 年的高考只考查了作文和文言文阅读,

病句“退隐江湖”,只是间接地表现为能在作文中进行正确的表达。

这种命题模式持续了六年,直到 1966 年文化大革命,高考中断。

1977 年高考恢复,这一年没有考查病句,1978 年到 1989 年之间

病句的考查断断续续,赋分情况很不稳定,呈现出恢复与探索时期的

特点,特别是从 1984 年到 1989 年,病句再次被命题人 “抛弃”,

消失了长达六年之久。这是因为语言学界和语文教育界对语言知识的

地位展开了观点不尽相同的讨论。一方面,对语言规范的认识有了新

的发展。1978 年《中国语文》刚复刊即有学者发表了对一类语病的

批评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同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

出版,紧接着,1984 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公布,

这些都显示了语言规范研究的新成绩。另一方面,80 年代的中学语

148

Page 15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言知识教材却由于过于追求语言知识的系统性、使用一大堆实用性较

差的术语和定义而为教育专家所诟病,“淡化语法”的呼声随即兴起。

经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讨论,自 1990 年起,病句才最终成为高考

语文中年年必考且分值相对稳定的经典题目。

图 1 病句类题目占总分比例历年变化图(多项式趋势线)

二 高考病句王中王——搭配不当

回顾六十年高考语文,病句不仅作为一大类考题在高考的“正名”

路上走过了漫长的旅程,病句内部所考查的各个语言知识点也经历了

各自不同的变化历程。病句类的考点总计出现了 246 次(选择题中的

陪考项也单独记作一个考点),其中考查最为频繁的是搭配不当类的

病句,共考查 90 次,占到了所有病句类试题的 36.59%。其中又包括

动宾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定中搭配不当、状中搭配不当和介词

结构搭配不当(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排列),共计五类。如,“我决

心改进自己的缺点(1956)”是“改进”和“缺点”造成的语义上的

中国语言生活

149

Page 15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动宾搭配不当。

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搭配不当,即平时所说的“多对一”,如“那

些书摊的图书内容的好坏、环境卫生和经营作风等,都会直接或间

接地对青少年产生影响(1991)”中以“好坏”对“影响”造成了语

义和逻辑上的不搭配。这一考点始见于 1991 年,之后又在 1993 年、

1996 年、1997 年和 2005 年全国卷(一)中有所考查。

在图 2 中我们对搭配不当类题目的历年考查数量进行了统计。不

难看出,随着病句类题目数量的变化,搭配不当类题目的绝对数量自

80 年代后有所下降,并在新世纪以来的高考中逐渐趋于稳定。但是

有关搭配的考查却在病句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近年来的考

试中甚至多次占到了当年考点的 80%。这恰恰说明了“搭配”问题的

复杂性(既是语法问题也是语义、语用和修辞问题)及其在表达中的

重要性。

图 2 搭配不当类题目数量历年变化图

150

Page 15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三 高考病句第二关——关联词语

考查次数名列第二的是关联词语,共考查 78 次,占到了总试题

的 31.70%。除去选择关联词语填空的试题无法判断错误类型,在所

有以语病形式呈现出来的相关考查中,关联词语的误用又占到了绝大

多数,如“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因为祖国而把自己的生命贡献出来的民

族英雄们(1956)”应用“为了”却误用为“因为”。由图 3 可见,

关联词语类的题目数量有所下降,新世纪以来的已经很少列入试题,

足以见得高考六十年以来人们的语言文字水平普遍提高,关联词语已

经难以满足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所需要的区分度。

图 3 关联词语题目数量历年变化图

四 高考病句第三关——成分残缺

考查次数位列第三名的是成分残缺,总计 35 题,占总题数的

14.23%。六十年间的高考命题中出现了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

缺、和副词结构残缺(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排列),共计 5 类,其中

又以主语残缺为主,占到了这一类的 51.43%。

中国语言生活

151

Page 15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从图 4 来看,成分残缺类的题目相比起搭配不当和关联词语,在

六十年的高考历史中算是稳定的考点。但是人们对于句子结构完整性

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从严到宽的变化过程。例如“对一切都应该采取

分析的态度(1959)”当年被认为是主语残缺的病句,而从今天的语

言观来看,则完全可以看成是祈使句中省略了主语“我们”。

图 4 成分残缺类题目数量历年变化图

五 高考病句的新宠——歧义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病句的考查中增加了对歧义句的判断,歧

义一时间成为了高考语文的“新宠”。这与语言学本体研究对歧义的

关注密不可分。高考语文中共考查到 7 类歧义,即:结构层次不明造

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明造成的歧义、否定辖域歧义、代词指代不明

造成的歧义、省略不明造成的歧义、一词兼类造成的歧义和一词多义

造成的歧义(按考查次数由多到少排列)。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

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1998)”是因结构层次

不明造成的歧义。

152

Page 15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歧义类的考题兴起于 90 年代初。自 50 年代中期病句类考点得到

极大丰富以来,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对病句类题目结合语言研究和

语言生活实际(特别是 2003 年的考题中还考查了新闻标题中的歧义)

的更新,产生以来很快成为了一项热门的考点。详见图 5。

图 5 歧义题目数量历年变化图

六 病句真的都有“病”吗?

看了这么多病句,不禁想问,这么多病句真的都不能说吗?谁当

年高考时又没做过些许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病句练习呢?到底何为

“病”呢?

总的来说,高考的试题安排还是相对严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当

时看来是病句的题目,今天我们仍然把它当作是病句。随着语言生活

和语言研究的发展,我们对待病句的语言观也在不断变化着。正如我

们前边提到的“对一切都应该采取分析的态度(1959)”一题,当年

被认为是主语残缺的病句,随着人们判定句法结构完整性的标准逐渐

中国语言生活

153

Page 15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放宽,我们今天已经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合语法的主语省略句。类似

的还有“铀能量的释放与煤和石油不同,不是通过燃烧而是通过铀原

子核的裂变实现的”(该例转引自施春宏《语言在交际中规范》一书),

《现代汉语自学教程》认为“不是”这个分句前缺少主语“铀能量的

释放”,但事实上这后半句话的主语是明确的,加上“铀能量的释放”

反倒显得冗余。

同样体现出语言观变化的还有 1983 年的高考试题。当年“不少

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经

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一句被作为正确选项,而陪考项则

是“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

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当年像第二句这样含有“小

夸张”的句子都被认为是不合逻辑的,而在今天看来,这两句话都是

可接受的,甚至后一句还更好一些。类似的还有“全都……只有……”,

相关现象也在学界有所讨论,如“楼上的灯都熄了,只有张三家还亮

着光”。正如《语言在交际中规范》中谈的那样,修辞手法不能坐实

了来做逻辑分析,修辞和逻辑之间的关系必须辩证地来看待,切不可

厚此薄彼。

154

Page 15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心灵的闹钟 ——语言学笔记之十一

于根元

我 曾 经 的 博 士 生 昵 称 阿 紫

2006 年 9 月 24 日在她的博客里

写了《一篇迟到的教师节祝福,

献给我的导师!》,是送给我的。

文章说:“他对我不仅是专业方

面的提升、唤醒,更重要的是几

次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这

一次次命运的转折恰恰都是因为

我的导师啊!”我先是在她的博

客里回了这样的话 ; “阿紫:这

篇博文是很重很重的大礼。谢谢

你。可是我希望你的可能比你自

己希望的还要多得多,也就是说

你本来拥有的比你以为自己拥有

的要多得多。你慢慢去发现你本

来所拥有的吧。——唤醒语言”

后来觉得刚才的话太老一套了,

觉得还有话要说,又回了这样的

话:“阿紫:还有,任何人都不

能改变你的命运。你自己在考虑

选择的时候,我赞同你的考虑,

或者可以说在你已经往下沉的天

平的一端加了极微弱的力量。在

我和你之间起决定作用的是你。

中国语言生活

155

Page 16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以后也是如此。醒不醒是你的事,

是你要我唤醒你的,我只是你拨

的闹钟而已。你不拨,闹钟无权

闹醒你。——唤醒语言”

紧接着,脑子里又冒出来几

句延伸的话,因为仅仅是延伸的,

所以没有回。这几句话是:有的

闹钟,像黄宏跟宋丹丹演的小品

里说的,该闹的时候不闹,不该

闹的时候半夜里直闹腾。但是,

该闹的时候闹的闹钟,都是主人

叫它闹的。有的能治好的病,到

有的大夫手里没有治好。但是,

治好了的病都是因为这个病本身

能治好。治不好的病,再高明的

大夫也治不好。有的能教好的学

生,到了有的老师手里没有教好。

但是,教好了的学生都是因为这

个学生本身能教好。

我还想起了闹钟。有的人被

准时闹醒了,还不想起身,很烦,

怪闹钟。有的人在闹钟还没有闹

的时候已经提前醒了。闹钟如果

有一次闹得不准时或者到时候没

有闹,主人会认为它质量不好,

或者坏了,关键的时候不能指望

它。就像有的人有一次不守信用,

别人在关键的事情上不会太信任

他。如我曾经的博士生昵称天行

健在他的博客里所说:做人,守

信用真的好重要。

我还想到,有时候是无形的

闹钟,或者可以叫心灵的闹钟,

心灵的约定。例如,许诺。例如,

许愿。都不能轻诺轻弃。要改动,

一定要把闹钟重新拨一下。还有,

入学,尤其是一次一次考试筛选,

那是一次一次对闹定的确认。有

的还要交费,入学后还要一次一

次考核,还要你付出美好的青春,

那都是一次一次对闹定的严肃、

认真的再确认。

有的确认还要找神职人员和

许多人来见证,例如举行婚礼。

156

Page 16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我总觉得,不要把教师或者

说成神或者说成鬼。教师就是尽

责的闹钟。你不叫我闹,我没有

当教师的瘾,不会好为人师地去

教没有要我教的人。你既然要我

教了,而且一次一次地要求了,

我也答应了,我就应该尽责。

我们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是

孩子要求我们闹醒他而对闹钟的

预拨吧,或者我们认定他的内心

是希望我们教育他的。或者说,

他辛辛苦苦降生到孩子必须接受

教育的世界里来,他也经过了确

认吧。

阿紫回复我的评论说:“命

运有时也会在某种感召和向往的

作用下转弯,我的渴望醒和您的

感受到我的渴望来叫醒我正是这

么的契合。这‘极微弱’的力量

有时是质变的关键。”

阿紫又醒了一些。阿紫又一

次确认了原来的心灵闹钟的约

定,我当然更要尽到心灵闹钟约

定的责任。这是我们共同的约定

和责任。我既然来当教师,我对

社会和我的学生承诺了这样的约

定。

闹钟闹得不好,你可以修理,

可以退换,也可以扔了它另外买

一个。心灵的闹钟闹得不好,误

了你的事,甚至误了你的大事,

你又能怎么样呢?

坚定的心灵正确的约定,其

实是极其宝贵的。

经常无需约定的心有灵犀,

那是默契。无需契约或者虽然有

契约不计较对方是否守约而自己

守约的,那是亲情甚至是痴情、

忘情。

这里有点原生态,是一种“联

想”的粗线条的记录,是一种发

散性、灵感性思维的记录。

中国语言生活

157

Page 16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文化概况课程测试改革的尝试 ——语言学教学笔记之六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 彤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文化概

况课的重要性是各院校所公认

的,尽管课程的名称有“英语国

家概况”“英美概况”“英国 /

美国概况”“英国 / 美国社会与

文化”“当代英国 / 美国”等,

在各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有所不

同,但教学内容都涉及英美等主

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

经济、福利、教育、宗教、司法、

媒体、文学艺术、体育、习俗等

方面。

2000 年以来,文化概况课便

一直是我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

课程名称和开课时间经历过一些

调整,但授课内容与时俱进是贯

穿始终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

学生为中心、以话题为基础(主

要为问题驱动型)的交际教学法

158

Page 16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授课。课前通常会给学生一些问

题或布置研究任务,让学生带着

问题或任务去预习相关章节;课

上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除了把

握“教”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我

一直很重视考察学生“学”的情

况。除了通过书面作业和课堂活

动如问答、讨论、辩论、小组活

动等随时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核也是必

不可少的。我承担的文化概况课

期末考核方式经历了“考试—论

文—考试”两次改革。肯定有人

会问:怎么改革又改回去了呢?

最初,在网络没有普及的时

期,我的文化概况课是采取闭卷

考试的形式进行期末考核的,试

卷主要的题型有填空、选择、判

断正误、列举、问答等。为了对

付填空、列举这种考题,学生对

一些知识点死记硬背达到会拼会

写是必须的。选择、判断正误能

够比较好的考察学生对一些基本

知识的理解和辨别,问答除了考

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之外,能更

好的展示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内的上

网环境日益便利,我就开始考虑

改革考核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

主性,鼓励他们去挖掘课本以外

的知识。2005 年,我打了变更考

核方式报告,申请采取论文方式

进行课程考核,经过院系和教务

部门的审批,论文考核开始实施

了。经过 2005-2007 年三轮课程

考核,论文考核方式的弊端充分

暴露出来。首先,半数以上的论

文谈不上“论”,题材主要是说

明或介绍性的,而非议论或分析

性的。其次,学生的写作选题主

要集中在风俗习惯、娱乐文化等

可以称之为“有趣”的内容,而

中国语言生活

159

Page 16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非学术性的内容;而且,选题相

似的文章所用的材料往往雷同。

第三,论文的评价基于文章选题、

逻辑结构、引用规范、书写格式、

语言质量五个主要方面,学生的

得分主要集中在 70-90 之间,成

绩很难分开档次。学生的能力和

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通过论文真

实准确地反映出来。

另外,这一时期教学大纲的

课程设置有过一次调整。英语专

业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必修课

“英美概况”,把“英国 / 美国

社会与文化”作为英语专业三年

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通过“英

美概况”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

备关于英美地理、历史、政治、

宗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英国

/ 美国社会与文化”课程的教学

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相关文化知

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侧重

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研

究能力,为学生进行专业学术研

究打基础。

由于这些原因,2008 年在三

年级的“英国社会与文化”课程

考核时,我决定把学期论文作为

一次作业成绩,恢复期末考试,

但考试的重点不在于考察学生对

知识点死记硬背的情况,而是要

考核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和研

究能力,于是我尝试采取开卷考

试的形式,试卷设计的目标在于

考查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知识

和能力结构。试卷有效地覆盖大

纲所涉及的范围,包含 4 种类型

的问题共 10 道题:I(根据表格

数据)绘图题 2 道、II 描述型问

题 3 道、III 分析型问题 3 道、IV

操 作 型 问 题 2 道, 每 题 10 分,

满分 100。试卷中的问题基于课

程所涵盖的内容,但不仅仅局限

160

Page 16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于教材。试卷的评分是以要点为

准的,参考答案中规定了相应要

点的分值。

学 生 的 测 试 成 绩 在 A(90-

100)、B(80-89)、C(70-79)、

D(60-69)四个档次中的分布依

次为 17%、31%、26%、26%,区

分度要远远高于以往论文考核的

成绩。论文考核的成绩主要集中

在 B、C 两档(70-90 之间),学

生之间很难分开档次。测试结果

表明学生的能力及知识的掌握明

显能分出不同的水平,而不像论

文考核所显示的大家水平接近。

这次开卷考试的试题设计意图在

于逐步增加题目的难度和挑战性,

考察学生由简单和基本到复杂和

高级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全

体考生各类题型的平均分由 I 至

IV 呈下降趋势,测试达到了逐步

提高难度的目的。另外,参加考

试的两个班级,一班各类题型的

总平均分均略好于二班,这也与

平时上课时的班级总体表现吻合。

显然,测试的诊断能力比期末论

文强得多。这次尝试为考核方式

的改进和评估水平的提高积累了

一些经验。

在试卷的评阅和结果的评估

过程中,有一种感觉非常明确:

现在的学生是知识运作型的,而

不像过去的学生是知识记忆型

的。如果可以借助网络、图书馆

等途径获取信息,他们能够轻松

地运用搜集来的资料完成所布置

的任务,这一点在以往的论文考

察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是面对考

试,手头资料有限,学生就显得

捉襟见肘,记忆当中的知识十分

有限。 总体来看,学生的知识体

系中还有许多漏洞,特别是在历

史、政治、经济、社会福利等方

中国语言生活

161

Page 16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面。兴趣不均衡和缺乏社会经验

可能是造成学生知识体系不完善

的主要原因;另外,从教学中能

明显感觉到女生对政治普遍不感

兴趣,对政治性较强的话题反应

冷淡。英语专业一向女生偏多,

这也许是论文考核时政治话题少

人问津的主要原因。

2008 年的开卷考试改革取得

了令人满意的评价结果,“期末

考试 + 学期论文 + 课堂评测”的

考核模式在我的文化概况课中保

留下来。2009 年英语专业教学大

纲又一次调整,取消了一年级的

“英美概况”,把“英国 / 美国

社会与文化”作为英语专业二年

级的必修课。这样对文化概况基

础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又变得重

要起来。而且,最近两年我和外

教共同授课,教不同的班级,期

末一起出题考试,流水阅卷。在

提高测试效度方面我们在不断地

磨合和摸索,每年都会有一定的

调整。

当前的学生与五年前的情况

又大有不同,五年前的情况基本

是学生人人手上一个电子词典,

遇到不会的词就去查词典,课后

才能上网查资料。现在随着智能

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网络的普

及,学生上着课随时可以上网查

单词、查资料,上课听到感兴趣

的内容就会上网搜索。由于知识

检索的便利,学生对熟练掌握基

础知识缺乏足够的重视,英语专

业知识技能不专的问题日益突

出。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

我和外教决定充分发挥考试指挥

棒的作用,又恢复了闭卷考试,

在问答之外增加填空、列举等题

型,迫使学生对一些英语专业常

识性的文化概况知识加强记忆。

162

Page 16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先要有知识积累方面的量变,才

会有能力提高方面的质变。

另外,当前的学生受后现代

文化和思潮的影响很深,对信息

的摄入更多追求娱乐性。例如,

在最近一次关于英国媒体的授课

中,我的问题涉及到“电话门”“电

话窃听案”“世界新闻报”这几

个关键词,学生反映很茫然,对

于这件轰动全球的大案好像是第

一次听说,我感到很意外。但我

深知学生喜欢八卦,接下来便问

他们知不知道邓文迪的离婚案,

几乎所有的人都点了头,个个脸

上一副“这事儿谁不知道”的神

情,我才通过邓文迪把学生的视

线引到默多克和与他相关的“世

界新闻报”“电话窃听案”上。

针对学生对政治、经济等严肃话

题不感兴趣的特点,我努力通过

学期论文的选题加强引导。自从

取消论文考核以来,我给学生布

置论文通常会指定话题或个案,

选题通常是学生抱怨颇多的严肃

话题,希望能够改善学生在学术

视野上专业不专的状况。相同的

选题也更能比较出学生对材料取

舍和驾驭的能力,以及对问题剖

析的深入程度。

总之,时代在变,学生在变,

教学改革是教师永恒的话题,测

试改革也没有止境,改革的目的

是始终如一的,就是要对学生的

知识和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找

出“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

研究改进教学的方法。

中国语言生活

163

Page 16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养生美味的“王致和” ——京商老字号之十二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黄小京

2013 年夏季的热浪,席卷了

全国的大部分省市,不少地区气

温高达 40 度以上。北京地区也

经历了高温的严峻考验。天气热,

食欲也下降了,吃什么也感觉口

味不对了。邻居大妈说,大暑天

的,天天为吃什么犯愁。说孙儿

总也不好好吃饭,唯独吃起炸酱

面时特别乖,长长的面条被孙儿

吸进嘴里的一瞬间发出“吸溜、

吸溜”的声音,感觉有滋有味的。

大妈说,小时候自己也爱吃面条,

因为家里人口多,做面条比较实

惠,特别是将老北京人喜爱的“王

致和”臭豆腐浇点儿香油和醋,

再放点儿辣椒面儿,那叫一个香。

几十年过去了,王致和似乎就是

家里的一“份子”,没有的时候

就要找个理由马上买回来。说着

说着,大妈不解地问我:“这酱

豆腐越放颜色越深,是不是坏了

呀?”我一时被问住了,不知道

该如何回答她。说实话,我真没

细想过。记忆中,我们家所吃过

的腐乳也一定出自“王致和”。

好像有几次也是因为看着颜色变

深了以为是坏了,就倒掉了。这

次大妈正式问我,我寻思着找到

个机会,亲自走访王致和食品有

限公司,好好学习一下儿有关的

164

Page 16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科普常识。

2013 年夏天,朋友们从国外

回北京探亲,给我们大做特做西

餐,每一道菜总少不了调味品,

比如做墨西哥菜,总要使用芥末

酱和辣椒酱什么的,看到家中的

王致和芥末酱,眼睛放着光,连

连说:“好久没吃到这地道的腐

乳了耶!”在国外呆了几十年了,

但只要能自己做饭吃还是自己

做。尤其想吃面条的时候,总想

起从小爱吃的王致和酱豆腐、臭

豆腐,认为国外的腐乳不是心中

所熟悉的那种滋味。这次回国准

备吃个够。为满足朋友的吃瘾,

我专门从超市买来了北京二商集

中国语言生活

165

Page 17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团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芥

末酱、芝麻酱、臭豆腐什么的。

这不,还没到离京的日子呢,朋

友就开始算计着如何带走王致和

腐乳系列了。还不时地问我,这

芥末酱是近年生产的吧,过去好

像没见过呀。

终于有个机会,我带着若干

问题踏进了地处北京市海淀区阜

石路 41 号的北京二商王致和食

品有限公司所在地。敲开三楼办

公室的门,干净朴实的办公环境

让我有一种心静的感觉。迎接我

的是一位精干的女士,她自我介

绍说是办公室主任,然后把我请

到长沙发上和我面对面开始了交

谈。我说明了来意,也许是我的

诚恳打动了她,她的目光中闪着

感激与信任。对北京老字号传统

文化的尊重与热情,让我们一见

如故。她中学一毕业,就被招工

到公司,当时父母同意的主要原

因是离家近,适合女孩子干。没

有想到一干就是 18 年。开始几

年不愿意让同学们知道她在做臭

豆腐的王致和公司。随着企业不

断发展,名气越来越大,从小企

业成为机械化、自动化、科学化

的科工贸一体化的国有企业,她

的心里愈加地踏实了。特别是亲

眼目睹各届领导强烈的负责心和

使命感,在践行“点滴之间,卓

越无限” 的企业精神、实现“信

为业本,智为利源” 的企业价值

观、履行“提升民生品质,引领

健康生活”的企业使命中,她见

证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从她的言谈话语中,你会深

深体会出她对企业的一片深情。

从一个懵懂的年轻人到如今肩负

重任的办公室主任,这其中的转

变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明白。她滔

166

Page 17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滔不绝地向我讲述着企业几经传

承和演变的历史、过去、现在,

讲述着企业的点滴变化,她个人

的点滴变化,还有普通百姓对王

致和的信赖与支持。当她提到“王

致和腐乳酿造技艺”于 2000 年 6

月,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的时候,语气变得激

动起来。说亲身体会到了“传统

文化为根、精湛技艺为髓、诚实

信誉为本”, 这“根、髓、本”

的王致和文化被世人所肯定的兴

奋。

王致和是一个人?还是一个

商品?还是一个企业?这一连串

的问题在年轻主任娓娓道来的话

中国语言生活

167

Page 17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语中,我越来越明晰了。很简单,

王致和即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商

品,更是一个国营企业。作为一

个人,他是安微徽州人,是清朝

康熙八年(1669 年)一个进京赶

考状元的举人,不料却落榜了。

因手头拮据,在前门外延寿寺街

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寄居。为了

下次再考,他一边读书,一边用

在乡里磨过豆腐的技术做点豆腐

卖,维持平日生活。他无意中将

封存在坛子里数月的豆腐打开一

看,发现豆腐已经发酵,臭气扑

鼻,但是一尝却口感很好,邻居

们也认为鲜香入口。从此他干脆

弃文从商,成为了一个买臭豆腐

的商人。康熙十七年(1678 年)

王致和在延寿寺街购置了一门面

房制作臭豆腐,同时兼营酱豆腐、

豆腐干及一些酱菜类,取名为“王

致和南酱园”。因为精心制作,

技艺独特,逐渐被介绍进了宫廷,

被慈禧御赐为“青方”而列入御

膳菜谱。从此传遍京城,生意也

越做越大。

“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

机养寸心。酱配龙蹯调芍药,园

开鸡跖钟芙蓉。”就是清朝状元

孙家鼐特意为王致和酱园书写的

藏头诗。蹯:是兽足之意,龙蹯:

即龙足。跖:脚掌之意或踩、踏

之意。在此诗中应该是“脚掌”。

鸡跖:鸡的脚掌。钟:作为名词,

一般是指“酒器”或“量器”“乐

器”等;作动词有“聚集”“专

注”之意。在本诗中应该是动词

“专注”之意。“酱配龙蹯调芍

药,园开鸡跖钟芙蓉。”两句的

大意是:王致和的酱豆腐,得到

不同人的喜爱。王致和红火的生

意,引得同行人竞相仿制,出现

了“王政和”“王芝和”“同致

168

Page 17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和”“致中和”等酱园。1958 年,

北京市政府将“王致和南酱园”

连同“王政和”“王芝和”“同

致和”“致中和”合并成立了“国

营田村酿造厂”。新时期,为了

继承和发扬老字号的市场功能作

用,定名为“北京王致和食品厂”。

几经传承和演变,于 2009 年 9 月,

更名为“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

限公司”。以生产腐乳为主,产

品涉及料酒、调料、花色酱、香油、

芝麻酱、豆沙、豆馅等多品类近

百余种。

王致和腐乳的最大特点可以

用四个字体现:“细、软、鲜、

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

酸、维生素、肽类、异黄酮等营

养 价 值 很 高 的 成 分。21 世 纪 的

经营思想提高了王致和发展的档

次,经过与桂林腐乳厂的强强合

作,终于成为了“红、青、白”

方腐乳产品南北全方位覆盖的、

有影响力、技术领先的一流京商

老字号企业。听了刘主任的一番

介绍后,我想起我带来的问题:

“王致和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芥

末 酱 的?” 王 致 和 从 2012 年 下

半年开始生产芥末酱。那个时候

正处于公司建制,为了推进公司

业务的不断发展,公司上下集思

广益,征求广大员工们的合理化

建议,其中就有一条生产芥末酱

的合理化建议。开始并不顺利,

因为毕竟在市场上类似品种不算

少。但是工人们认为,咱王致和

生产的产品,老百姓一准儿认。

只要牢牢把握质量关。这正是几

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才有的责任感

所趋使。

很幸运的是,当天下午,北

京市商务局局长和北京老字号协

会会长、前中国全聚德(集团)

中国语言生活

169

Page 17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贤先生

等领导偕同张一元、聚德天华、

北京盛锡福、王致和、义利等多

家北京老字号企业代表,到王致

和食品有限公司召开现场调研

会。我有幸作为嘉宾列席了会议。

代表们研讨了北京老字号企业在

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有政策立

法问题、有原料涨价问题、有接

班人青黄不接问题、有技术革新

和改造问题等等。现场领导们提

议:带着问题先参观生产车间,

然后回去认真思考研究,直至找

到解决办法。

我们一行人跟随公司技术专

家进入生产车间,观看了臭豆腐

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作状况。据专

家介绍,王致和在腐乳制作工艺

技术方面,一直引领着行业的发

展。1992 年发明的“直装工艺”

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随后又

有多项技术发明处于国内行业前

列。专家说,每天王致和要出成

品 60 至 70 瓶,一年要 1 个亿的

成品。王致和腐乳在生产过程中

要经过 35 道工序,18 个重点监

测点,要监测 52 个理化卫生指标。

王致和想老百姓所想,让我看到

的一是传承的重任,二是服务于

民的责任,三是良心。“没有老

百姓的信赖就没有王致和存在的

价值。这么多年来,生产王致和

腐乳的原料大豆、面粉、糖、盐

等样样在不断涨价,可是王致和

的产品一直没有涨价,就是把百

姓的利益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

上。”在场的王致和书记深情地

坦言。

“王致和科普馆”于 2010 年

建成。它得到了北京市科学委员

会的大力支持。展厅虽然不大,

但却布置得十分巧妙,全面系统

170

Page 17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地展现了腐乳这种神奇的发酵性

豆制品的奥妙。公司技术专家为

大家一一介绍企业的历史、发展

和变革经历。特别从科学角度讲

解了生产过程及腐乳的营养价

值,讲述了公司如何在积极地研

发安全、健康、卫生的传统调味

最新产品,并不断上市,给老百

姓送上放心调味品、放心的传统

与时代相融合的产品。参观中,

我想起来邻居大妈提的问题:瓶

子里的酱豆腐越放越红是否变质

的问题,专家告诉我:有一种特

殊的米叫“红曲米”,它的副产

品是“红曲粉”。它是制作酱豆

腐的一种原料。正是这种米自身

的特质,才使红豆腐能够保持新

鲜亮泽的红色,经过一段时间的

继续发酵,成为香醇浓郁的豆腐

红。这里面是不允许添加色素的,

因为所有的色素都对菌的继续发

酵起遏制作用。专家们特别提到

说:豆腐乳变深不是坏了,而是

菌在继续发酵的作用,它会时间

越长颜色越深。不继续发酵的豆

腐乳不是好的豆腐。

腐乳是我国传统的发酵性豆

制食品,以优质大豆为主要原料,

经过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腐乳

的历史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西方曾有人称中国的腐乳为“东

方奶酪”。王致和产品包括腐乳、

料酒、调料、花色酱、香油、芝

麻酱等近百余个品种。为适应百

姓饮食生活不断向健康、营养、

安全发展的需求,经过数次研究

实验而推出了低盐腐乳、木糖醇

腐乳、白菜辣腐乳等新型产品。

产品不仅行销全国各地,而且还

远销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

国、澳大利亚、欧盟、非洲等国

家和地区。在美国波士顿的朋友

中国语言生活

171

Page 17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就曾在中国超市买来王致和的臭

豆腐、芝麻酱,制作火锅调料,

特意通过视频美滋滋地炫耀说:

是跟她老爸学的。在日本生活的

同学说,中国食品店可以买到“王

致和”,不少当地人也爱吃。有

个韩国朋友曾经告诉我:“韩国

也可以买到王致和腐乳。臭豆腐,

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当下的中年人谈“胆固醇”

色变,因为谁的胆固醇高,说明

身体有病,或是用药或是打针,

总之要降低它的指标。根据权威

专家研究测定:王致和腐乳中不

含胆固醇。反而是富含蛋白质和

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腐乳所富含

的十几种氨基酸,对老人和儿童

等消化系统比较弱的人群是很有

帮助的。要说“高活性异黄酮”“低

聚肽类”等名词,除了医生外,

普通人多数不熟悉,但是如果改

成“抗衰老”“防癌症”“降血

脂”“调节胰岛素”等名词,估

计听懂的人就会增加不少,王致

和腐乳就具备以上多种生理保健

功能,容易被消化吸收。

人缺少不了“维生素”,如

果缺少维生素 B2,就会导致核黄

素缺乏而引起的营养缺乏性皮肤

病,出现阴囊炎、舌炎、唇炎、

口角炎等症状。如果缺乏维生素

B12,就会出现体虚、神经衰弱、

恶性贫血、行走说话困难等等。

维生素 B12 主要作用在人体的血

液、神经等。功能有益于红血球,

血球细胞寿命、健康全身神经系

统,涉及碳水化合物、脂肪、蛋

白质代谢,亦与食欲有关。而恰

好在王致和腐乳中含有丰富的维

生 素 B2 和 维 生 素 B12, 其 中 臭

豆腐所含有的这两种元素高于一

般食品,同时它还具有预防恶性

172

Page 17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贫血、老年痴呆症的作用。又丑

又臭色又衰的臭豆腐竟有如此功

效,常人很难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但是吃过臭豆腐的人就会发自内

心地告诉你:值得一尝。与王致

和的臭豆腐将比,南方的臭豆腐

是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再蘸

点甜面酱、辣糊等调料什么的。

北方的“臭豆腐”则是做成酱炮

制而成。吃起来各有特色。

“腐乳科普馆”的参观让我

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科普知识。

其中的前门盛景图、传统工艺模

型沙盘、王致和南酱园微缩景观、

腐乳制作流程、仿古展品及详实

的文字、图片资料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它还是北京市科普教育

基地。一本“王致和腐乳私房菜”

的菜谱很是打动了我的心。翻看

其中的菜肴目录:一些熟悉的词

语映入眼帘:五彩缤纷、代代相

传、黄金搭档、团团圆圆、五谷

丰登、百花齐放、招财进宝等。

这些大众耳熟眼熟的词语,新颖

别致、赏心悦目,听起来既有神

秘感又有新鲜感,迎合了当下消

费者文化素养不断提高的心理,

让人吃起菜时,总会产生某种联

想。再仔细看看食材,很注意营

养的搭配,红、青、白方腐乳更

多地作为辅料,而不仅仅是调料。

再看看主食目录:荷塘月色、玫

瑰之约、祥云卷、健康派等,都

是用各色腐乳“加盟”而成的五

颜六色的主食:有用红色腐乳“加

盟”的玉米面窝头、青色腐乳“加

盟”的炸鸡蛋馒头片、白色腐乳

“加盟”的花篮蒸饺等等。色、香、

味、型俱全。一种全新的饮食理

念就这样映入我的眼帘,烙印在

我的脑海中。

中国语言生活

173

Page 17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风味儿依旧的全素斋 ——京商老字号之十三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由 申

最近看望几位德高望众的老

教授,几乎提到同样一件事情,

因为胆结石,医嘱都是:少吃肉,

多食素!胆结石和食肉究竟有什

么必然联系,需要我们深思!因

为我是素食者,所以我很赞成医

生的话,减少或者不食肉食。从

字 形 上 比 较 而 言, 我 还 是 喜 欢

“素”字。《说文解字》对“素”

字是这样解释的:《说文·素部》

认为:“素,白致缯也。从系,

取其泽也。凡素之属皆从素。”

素为会意字,金文的“素”,中

间为白缯(一种没有经过染色的

纯白色丝织品)之形,下部的两

侧为双手形。小篆的“素”省掉

了双手,上部更像缯下垂的样子。

隶变后楷书即写成了“素”。细

致揣摩“素”字,让人产生很奇

特的联想:草本植物,如蔬菜中

的 绿 叶 类 菜:“ 蒿 子 秆 ”“ 芹

菜 ” “ 油麦菜 ” “苦菊”“菠

菜”“香菜”等。而“肉”字从

字形上看,给人不吉利的联想:

一种有生命的动物制服了另一种

有生命的动物,被制服意味着成

为“口中餐”。

吃 素 在 我 们 这 辈 儿 并 不 多

见,尤其度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

谁还不争着吃肉 ?! 我吃素要从幼

174

Page 17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年的经历说起。经常听年迈的父

亲讲起“豆腐的故事”,每次讲时,

他的目光那般慈祥又令人难忘:

当时国家是困难时期,食堂里的

菜很少有肉,豆腐就算是“精粮”

了!为了能让幼儿期的孩子们增

加营养,父母们总是特意从菜中

挟出“美味佳肴”的豆腐放进我

们嘴里。尽管“豆腐的故事”已

经听过上百遍了,但每次听起来

总是很享受父亲那慈祥的目光,

而且一次比一次强烈。不由自主

地,我对豆腐产生了好感,认为

是“豆腐”救了我的命。这是我

们从小吃素的原因之一。还有一

件事情,说起来很伤感。也是三

年自然灾害期间,母亲心疼孩子

们,特意买了一只白兔子养着准

备改善生活。每天我们最开心的

事情莫过于喂养小白兔,一边喂

一边会唱起:“小白兔,白又白;

爱吃萝卜,爱吃菜。”一天,我

们从幼儿园回到家,但四处找不

到兔子的身影,正着急呢,邻居

中国语言生活

175

Page 18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一位老师阿姨端着一个热气腾腾

的碗走进我家,兴高采烈地招呼

着:“孩子们来吃兔肉嘞!”我

们听了面面相觑,几乎同时放声

大哭了起来。父亲刚好下班,还

没进屋就听到我们的悲惨哭声,

眼前的“惨景”让他心情很是复

杂,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那

天就成了白兔子的忌日。从此往

后,我们一看到肉就认为是兔肉,

不敢吃更不愿意吃。在幼儿园里,

我还经常用绝食的办法让老师把

肉呀、猪肝什么的换成其他的菜,

气的老师没少告状。年迈的父亲

讲起这段往事,竟也流出了老泪。

这是我们吃素的第二个原因。后

来逐渐了解了食肉与食素的科学

知识,明白了少食或不食肉的好

处和多食素的优势。无论从哪个

角度说,我都特别感谢父母从幼

年时期让我们和豆腐“结缘”,

养成吃豆腐的习惯。其实,豆腐

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的人

体需要的大豆蛋白,现代人的日

常饮食中缺少不了它。豆腐的原

料就是人称“素食之王”的大豆,

只要细细浏览素食菜谱就会发

现,大豆制成的豆制品系列占据

了素食的大部分。

上个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

我在北京东四礼士胡同的成人学

院当教师。我的学生都是来自北

京地区各大商业企业,其中有领

导层成员、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

员工。他们白天忙工作,晚上到

176

Page 18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学校上课,辛苦并快乐着。比起

现在的学生,无论从学习自觉性

还是主动性上都要强很多倍。我

班上有位学员来自北京全素斋食

品公司。他姓刘,人长得挺帅,

眉清目秀,给人很阳光的感觉,

“不抽烟、不喝酒、常吃素、多

锻炼”是他生活的座右铭!他时

不常地给大家带点素食,什么“素

什锦”“小松肉”“素鸡”“素

炸虾”“素火腿”“独面筋”等等,

让晚间上课族们分享。有的人边

吃边好奇地问:“‘素鸡’不就

是豆制品吗?为何用荤名‘鸡’

字?” 他饶有兴趣地做起广告:

“全素斋有近百年历史了,以生

产宫廷风味素菜著称于世。工艺

精湛、品种繁多、名荤实素、味

道鲜美,达到了色、香、味俱佳

的境地,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

声誉。”“全素斋的创史人叫刘

海泉,他有幸在 14 岁进清宫御

膳房当差,跟着师傅学会了做御

膳素菜,掌握了宫廷素菜的烹饪

技艺,手艺不错呢。‘素鸡’取‘鸡’

字大概是因为在宫廷的菜单中,

尤其是乾隆时期宫廷饮食菜单里

最引人注目的是鸡鸭入菜的次数

远远多于猪、牛、羊和海鲜入菜

的次数。根据圆明园资料中的《膳

底档》得知,乾隆于 1784 年的

农历正月十一日在同乐园进晚膳

时的菜肴中包括:‘酒炖鸭子热

锅’‘肥鸡油煸白菜热锅’‘燕

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燕窝肥

鸡丝’‘鸭腰子口蘑锅烧鸭子’‘冬

笋爆炒鸡’‘摊鸡蛋’‘蒸肥鸡

鹿尾攒盘’‘白果鸭子攒盘’‘象

眼小窝头’‘鸭子馅提褶包子’‘鸡

肉馅烫面饺子’‘鸡丝燕窝汤’

及细切黄瓜、酱菜等等。其中几

乎菜菜有‘鸡’‘鸭’两字。”

中国语言生活

177

Page 18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经 刘 学 员 介 绍 我 们 还 知 道

了:在清光绪 28 年(公元 1902

年),刘海泉离开了御膳房,为

了生计,就用这做素菜的手艺,

在北京东安市场租了一个摊位。

正是因为为宫廷做菜,培养了他

严谨做事的工作作风,因此他做

的菜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得到

顾客的好评。逐渐地,买卖兴隆,

生意不断发展壮大。由此开始为

没有字号的素菜摊起名犯起了

愁。一次,他正眉头紧蹙想名字

时,店里的顾客随口说:刘师傅,

您这素食做得地道,干脆我们就

叫您“全素刘”吧。“好名字!”

刘海泉就以此定为摊名,1936 年,

刘海泉请人写了一块长方横匾,

中间是“全素刘”三个大字,两

侧是“四远驰名”“只此一家”

八个小字。全素斋的素菜,继承

了南味素菜的传统,其中的主要

原料如鲜蘑、冬笋、腐竹、玉兰

片等多产自南方;味道以甜为主,

调料用糖较多。同时还特别注意

形态和味道,十分强调营养和滋

补作用,其主要原料豆制品的蛋

白质含量一般在 20% 左右,不低

于肉类;用作辅料的香菇、口蘑

等菌类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全素刘”的鼎盛时期是上

个世纪 30 年代。当时,爱吃素

菜的人很多,“全素刘”除每天

为东安市场照例制作约 40 斤素

菜,在货摊销售之外,还要应北

京各大寺庙作佛事之需,为寺庙、

为信佛人家在寺庙办丧事等制办

“全素席”。全素斋的“四四到底”

整桌素席十分有名。所谓“四四

到底”就是四压桌(以甜食干果

为主),四冷荤、四炒菜、四大

件(鸡、鸭、鱼、肘),共 16 个菜。

刘海泉及妻儿子孙全家动手,忙

178

Page 18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时一天从早到晚,有时还要干通

宵。将“全素刘”改名为“全素斋”

那 是 解 放 后 的 1953 年。1956 年

公私合营后,全素斋从狭小的东

安市场南花园货摊,迁至王府井

大街 213 号营业,前店后厂。还

在东直门内北小街建起了八百平

方米的生产车间。日产由原来的

几百斤增加到二三千斤。全素斋

的素菜具有浓厚的宫廷风味,与

其他素菜烹调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一般不采用四季的时令蔬菜,

而是以面筋、豆制品油皮为主要

原料,以香菇、口蘑、玉兰片、

木耳、莲子、花生米等为辅料,

以桂皮、花椒、大料、茴香为调

料制作而成,分卤菜、卷货、炸

货三个大类。它有北菜下料重,

又有南菜鲜甜的口味,形成自己

的独特风格。为了扩大经营,使

更多的百姓也能吃上美味素菜,

1986 年后,全素斋陆续在城区一

些超市设专柜,如在海淀区、东

城区、崇文区、朝阳区、通州区、

石景山区等,生意越做越红火。

新中国成立后,全素斋以质量求

信誉,在选料、配方、操作过程

等层层把关,严格按照御膳房程

式进行。原料讲究固定诚信的渠

道,产品选型生动逼真,以鸡、

鸭、肘、肚、肠等荤菜命名,制

成荤菜形状。后来又陆续开发了

香菇面筋、八宝炒糖菜、栗子鸡、

烧肝尖等三十多种素菜;以后又

创制了辣鸡丁、素烧羊肉、素肠、

中国语言生活

179

Page 18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松仁小肚等不少新品。

大家因为吃全素斋的素菜,

都互相熟悉起来,经常还相互开

个玩笑、说个笑话,上课的气氛

更加的活跃了。刘学员不时利用

课间给大家讲讲故事,其中关于

慈禧的故事记忆犹新。“史书上

都说慈禧太后是个美食家,她对

素食也情有独钟。因她是北方人,

刘海泉就试着南菜北做,除用糖、

盐调味外,再以酱油为配料,使

色重味浓、咸甜适中,鲜度突出,

把素菜做得色、香、味、形皆佳。

一次,刘海泉选用果肉、枣泥、

山药、蜂蜜、白糖、桂花等原料,

用油皮卷好蒸炸,再用蜜渍。上

盘后,加青红丝、金糕条,撒上

白糖,五颜六色,分外好看。慈

禧太后问是什么菜,太监美言道:

‘御味卷果’。慈禧细细品尝了

这道菜。从此,这道菜就成了御

膳房的‘常备菜’,菜名‘御味

卷果’也就保留了下来。”

有一年的中秋节快到了,搞

外贸销售的班长感慨地提议:“过

去谈生意,吃吃喝喝离不开荤,

吃得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三

高,然后再花钱吃‘毒’药,痛

苦之极呀。这阵儿净吃‘素’了,

‘三高’也降了,‘毒’药也吃

得少了,为此,我要请客,大家

一起吃全素席。”席间,刘学员

不失时机地和大家聊起全素斋:

全素斋的主料由固定的作坊供

应,如油皮由顺义的郝家供应,

180

Page 18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疙炸由通县刘家和朝外吉市口陈

家供应。用料也极为考究,如香

菇,肉厚、色好的用做香菇面筋,

小的或碎的用以配菜或做馅。胡

萝卜、藕、笋、香菜等鲜菜选好后,

必放在窖内保鲜随用随取。素菜

能经得起切片,切时不散不乱,

保持完好的鸡、鸭、鱼等形状,

既好吃,又美观。

大家吃上了瘾,干脆分别出

资,让刘学员给代买。那段日子

上课前总会有人吃着从全素斋买

来的素食。学员们边吃还经常议

论:这比吃肉强,因为吃完肉一

准儿要犯困,上课记笔记也受影

响。吃点素,头脑清楚了不说,

还能顶饱不犯困。一举两得。有

人接着话茬儿开始“攻击”说话

人:“好嘛,我说抄你的笔记怎

么总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

段落,问你你还支支吾吾的,闹

半天是你吃完肉犯困的‘杰作’

呀!”班上一阵开怀大笑,大家

上课的精神头也来了。有的学员

还会明知故问:“老师,关于吃

素,您怎么看?”“我是素食者,

当然赞成多吃点素啦。”“您晚

上给我们讲课,从没见您疲倦过,

不是因为吃素的结果吧?!”“应

该有比较大的联系,我起码不会

因此而闹肚子,不会因此而消化

不良。我和豆制品有缘。”

班上有位美食家,除了喜欢

探讨美食,对“吃相”还颇有研

究呢。她发表议论说:据我研究

得出的结论:吃素时的面目表情

比较温和,不像吃肉食,会因为

用力咀嚼而显得非常态。梁实秋

先生写了篇散文《吃相》,其中

这样写道:“礼记有‘毋啃骨’

之戒,大概包括啃骨头的举动在

内。糖醋排骨的肉与骨是比较容

中国语言生活

181

Page 18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易脱离的,大块的骨头上所联带

着的肉若是用牙齿咬断下来,那

龇牙咧嘴的样子便觉不大雅观。

所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

都是对于在桌面上进膳的人而

言,啃骨头应该是桌底下另外一

种动物所做的事。”她的观点赢

得大家的一致赞扬。

定 居 在 海 外 十 多 年 的 韩 同

学,近期又回国看望近 90 岁的

父母亲。因为我们俩都食素,所

以赢得雅号“素友”。工作都快

三十年了,大家聚会选择吃饭的

地方,总会异口同声地说到“素

食馆”。席间,少不了聊吃素的

新鲜事儿,特别是过去不吃荤就

难受的几位“荤友”也开始加入

到我们“素友”的行列。更多时

候是先被迫后自愿,也是因为身

体原因,大夫建议少食荤多食素,

加上家人的极力赞成罢。韩同学

很是遗憾地说:“知道吗?我这

次回北京去王府井大街找‘全素

斋’专卖店,找了好几个来回儿,

没有找到。周围的保洁员告诉我,

没有了!”她情绪很是激动,眼

睛瞪得圆圆的。她说祖上跟皇宫

里沾点儿远亲,打小家就经常到

王府井大街 213 号买全素斋的宫

廷素食吃,爷爷奶奶不食不成想

得慌儿。她和父母也随着爱吃起

来。她说,怎么说撤就撤了呢,

就算市政规划,也不能——。我

告诉她,这是前年的事儿了。目

前除了东城区琉璃寺胡同 8 号的

生产车间外,全素斋不再有独立

的专卖店,要买就去有限的几家

超市专柜去买,例如:海淀区双

榆树超市发超市、朝内菜市场等

等。从专卖店到专柜,虽然一字

之差,但是表明了一个比较严重

的问题:在素食品竞争日益激烈

182

Page 18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的当前,老字号们如何提高自身

的信心,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

了安慰韩同学,我特意从品种还

算全的海淀区双榆树超市发超市

里的全素斋专柜买了几十个品种

的素食送给她,平复一下她失落

的 心, 让 她 继 续 感 受 京 商 老 字

号的风味儿。她仔细翻看着既熟

悉又陌生的袋装全素斋豆制品系

列,认真地说:“还是百年老字

号有诚信,你们看,这包装袋上

标注有‘营养成分表’:每 100

克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

化合物、钠的指标和 NRV% 含量。

全素斋,我赞你!”

中国语言生活

183

Page 18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名不副实”的北京的炒肝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张 晶

北京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

多,清代《都门竹枝词》中写道:

“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

和局。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

腿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

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甜耳朵,

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卖

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烧麦馄饨

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爆肚

油肝香灌肠,木樨黄菜片儿汤。”

说的便是老北京民间丰富的吃食。

北京小吃俗称“碰头食”或“菜茶”,

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

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

今天我要说的便是这炒肝了。

炒肝作为北京的特色风味小

吃,是由宋代民间的“熬肝”和“炒

肺”发展而来的,清朝同治年间,

前门鲜鱼口胡同的会仙居首先发

明了不勾芡制作炒肝的方法,被

认为是炒肝的创制者。后来会仙

居由刘家三兄弟经营,他们在对

隔壁“广来永”的白水汤羊肉铺

的反复观察后深受启发,开始效

仿“广来永”的白水汤羊肉铺的

制作方法,将切成段的猪肠、肝、

心、肺加调料用白汤煮就,做成

“白水杂碎”,但由于不讲究佐

料,制作简单,日久不受欢迎,

特别是猪心和猪肺,顾客们不爱

吃吐得桌上和地面到处都是,于

是店主将心、肺去掉,又加上大

料、生蒜等佐料,用口蘑汤勾芡,

易名“炒肝儿”,大受顾客欢迎,

因此现在北京城里还流传着这样

的歇后语:“北京的炒肝——缺

184

Page 18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心少肺”。

北京的炒肝享负盛名,但是

也是最“名不副实”的一个。虽

叫“炒肝”但是食材并不以肝为

主。《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这

样的一首竹枝词:“稠浓汁里煮

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

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

赞美的便是炒肝,但其诗后也有

注解道:“炒肝以猪之小肠,脔

切成段,团粉之烩之,……名为

炒肝,实则烩猪场耳”,因此炒

肝的主料实为猪肠而非猪肝,制

作时放入少许的猪肝只是起点缀

的作用,所以京城中有这样一句

谚语“猪八戒吃炒肝——自残骨

肉”。此外,炒肝的“肝”也不

是炒出来的而完全是煮出来的,

之所以用“炒”有一种说法是“炒”

是来自满语的音译,实际的意思

就是煮;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制

作的最后要放淀粉,比较浓稠,

要不停搅拌,颇有“炒”的感觉,

所以称为“炒肝”。因此,老北

京人吃炒肝实为“喝炒肝”,吃

的时候需要托住碗底,嘴唇沿着

碗沿转着喝,若有人吃炒肝时用

匙筷,老北京人一看就知道此人

必为外地人。

北京的炒肝虽然是煮出来的,

但它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

味浓不腻,稀而不澥,不愧是京

城小吃中的佼佼者。所以,来到

北京的各位吃货可都不要忘了去

找家正宗的老字号品尝下北京地

道的炒肝,但看到用碗装的浓稠

的炒肝时可不要惊讶呀,因为这

便是老北京小吃的文化所在。

中国语言生活

185

Page 19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网语解析(二十二)

首都师范大学 惠天罡

10% 先 生 2013 年 3 月,

人人网友胡辛束自创的漫画《我

心中的 10% 先生》获得好评。胡

辛束将“10% 先生”定义为:他

看起来大概比我高 10%;我二十

多岁遇见他时,他的年龄也恰好

大我 10%;他的薪水比我丰厚的

不止 10%;饭量更是盖过我不止

10%;他的知识面永远比我多覆

盖 10%;连人际圈子都比我广泛

10%;我欣赏他的体贴懂事,他

会比我安排多 10% 的时间去尽孝

心;他爱我更是要比我爱他还多

10%;关键是他看起来还要比我

主动 10%;生命力也必须要比我

持久 10%。这是一个比“经济适

用男”更加直观的概念,对此,

很多网友表示赞同,网友 @want-

what 表示,这是好有爱的 10%。

网友 @hi-CC 称,这是理想型,

有 10% 就够了。与此相对的“经

济适用女”也在网上热传,“经

济 适 用 女” 新 标 准 如 下: 身 高

186

Page 19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158-169cm、性格温和、披肩长发、

胸围 B-C 罩杯、不拜金、不花痴、

不闷骚、专科以上学历、知书达

理、会洗衣做饭、不离不弃、月

薪 3000-6000。该标准出炉后引

发网友围观,有女网友吐槽说,

要按这个标准,找的多半是保姆。

不少男网友擦汗表示压力山大,

这个标准太高,都称得上白富美

标准了。多数网友觉得“经济适

用女”新标准过于无聊,仅供娱

乐。但针对择偶标准,不少网友

表态,诸如此类对择偶标准商品

化、指标化的不可取。顺其自然

才是最具正能量的标准。

等折扣族 指专门等待折扣

的网购人群。他们等待出现大优

惠时才会出手,还会定制提醒“监

视”打折信息,一有动静马上下

单抢购。从血拼一族,到比价一

族,再到等折扣一族,网购的普

及让消费者越来越精明理性。一

些新兴的网购推荐网站不但把产

品的国内价格进行比较,还把美

国亚马逊、日本乐天等海外网站

的价格进行综合比较,帮消费者

淘到最便宜的商品,每年的年初、

年中、黑色星期五都是国外网站

打折较大的时间段,都会有消费

者提前“埋伏”。有人认为,“等

折扣”其实是一种理性的消费心

理,“等折扣族”之所以选择这

种消费方式,是考虑以最优惠的

价格购买,他们其实是潜在的消

费群体。

电子家访 学校教师依靠电

话、网络等电子通讯工具进行家

访的工作方式。也称网络家访。

由于比传统家访更快捷有效,电

子家访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上门家

访,成为了一种新时尚。很多的

老 师 也 纷 纷 表 示, 暑 假 期 间 的

中国语言生活

187

Page 19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QQ 群是最热闹的时候,有很多

的事情通过 QQ 交流了解到,既

有学生们的思想动态,更有家长

们意见说法。比起物质影响下的

尴尬的传统家访,这种方式既经

济又实用,感觉很好。但电子家

访并不能称得上十全十美,冰冷

的机器缺少温情,老师有时很难

了解到家长与学生们的真实成长

的背景。对此,应该量力而行,

也可借助照片、视频等形式,帮

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条件

与生活环境,从而弥补在孩子早

期教育中,老师不能亲临现场的

不足。这样就可以离真正的家访

效果更进一步,更能够真正地走

进学生们的世界里,打开他们的

心扉。

泛在网 指广泛存在的网络,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物

都能有网络接入,任何人都能在

这个网络上分享、传播信息,是

多媒体的、智能化的、泛在的、

无所不含的信息服务和应用。这

种服务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和新

的网络技术,实现了人与人、人

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

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

使用等效果。

喊话式调控 频繁出现在文

件和领导讲话里的调控措施。如

“加强房地产调控”“绝不放松

房地产调控”等,“喊话式调控”

虽然对市场情绪有一定影响,但

热得快,凉得也快。当市场情绪

188

Page 19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被鼓动起来,喊话的效力就会被

淹没。比如,不少网民指出,高

价地频现助长房价上涨预期,容

易吹大楼市泡沫。在严防高价地

方面,“喊话”式调控未能切中

要害,很难从根本上给土地市场

降温。网民认为,调控土地市场,

应着眼于中长期,建立长效机制,

更多地应用市场化手段,走出“土

地财政”怪圈。

鸡肋福利 指逢年过节发放

的不实用的实物或对自己用处不

大的节假日福利。在企业看来很

多实惠的福利,在员工看来却是

“鸡肋”。为了节日福利而“苦

大仇深”的网友不在少数。有网

友晒出自己的中秋福利为味精、

酱料、杀虫剂等。还有网友表示

“曾经有过中秋拎着 20 斤大葱

回家的经历”,“我们发的是月

饼形状的贺卡,不带这么画饼充

饥的”。人力资源人士指出,企

业要想制定出有竞争力的薪酬福

利,一定要了解员工的心理。避

免“鸡肋”福利的出现,才能让

薪酬福利体系发挥出应有作用,

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认可

度。

快餐式旅游 景区开发者为

了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在景区内

设置统一合理的交通路线,缩短

游客在区内逗留的时间,旅游公

司则把整个行程安排得过于紧

凑,帮助游客快节奏地完成旅游

过程。这种“快餐式”旅游最大

程度地提高了景区接待游客量,

也提高了景区销售利润。这对景

区来说,求之不得,但留给游客

的只有遗憾。游客们走马观花,

仿佛什么都看了,却又什么也没

看到,根本领略不到景点的风采

和内涵,而且白花了时间和钱财。

中国语言生活

189

Page 19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有人给快餐式旅游下的定义是:

“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

点狂拍照,回来一看什么都不知

道。”

媒治 “媒体治理”的简称。

与人治和法治相对应。指媒体舆

论就某一事件不断传播,影响越

来越大,相关部门会迅速展开调

查、取证,并快速解决问题。有

人认为,这种“媒治”与过去的

人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本质上

还是一种人治:领导看到了媒体

的报道,然后下指示、作批示要

求整改和处理,以自上而下的领

导权威让事件得到处理。“媒治”

只是一种表象,表面上看是媒体

曝光促进了处理,实际上起决定

作用的还是领导的权威。媒体监

督的威慑力,不过是“狐假虎威”

而已。“媒治”可能是媒体人对

自身功能自作多情的阐述,不过

是一种幻觉罢了。“媒治”是靠

不住的,媒体很有限,他们每天

关注到的事件其实很少,而且容

易被商业封口,也容易被权力封

口。媒体还有自身的弱点,他们

只对新事和热点有兴趣,一个问

题只有迎合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

追求时才会得到报道,而多数问

题缺乏这种新闻性。

脑残 在网络中多用于形容

愚蠢、做事不合常理,行为举止

让人无法理解,不可接受,过分

神经质的人。也缩写为 NC。最

早为日本动漫用语,在日本动漫

爱好者的用语中为褒义词,是用

来形容动漫《幸运星》的爱好者

的词语,没有攻击成分。

脑残粉 指对于名人以及不

同的品牌极度痴迷,疯狂追求以

至于失去了个人理智的人群。这

些人会对任何不利于他们所追求

190

Page 19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的名人或者品牌的言论进行猛烈

的攻击,甚至伤及无辜。他们将

自己以及自己支持的对象的一切

放在最高的位置,有时表现得很

激进,在网络上攻击对手是暗战

的最好方式,这种攻击方式较多,

由于网络是一个较为自由的世

界,人的情绪容易变得亢奋和失

去控制,因此在网络上,激进粉

丝们的行为会极为疯狂。此时粉

丝在攻击别人时,往往不考虑对

错,甚至失去思考能力,只为了

发泄而进行攻击。其实,他们在

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和所支持

者也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女汉子 指一般行为和性格

向男性靠拢的一类女性。这些女

性可能言行粗鲁,个性豪爽,有

男子气概,而这些通常是大众认

为女性不应拥有的特质。网友归

纳了“女汉子的 20 条标准”:1. 矿

泉水瓶拧不开,会较劲而不是求

助;2. 天气太热时,会在家里“裸

奔”;3. 时常发出“当女生好麻烦”

的感慨;4. 喜欢仰着头把袋里的

薯片往嘴里倒;5. 平时或网上聊

天喜欢说脏话;6. 夏天也愿意去

吃没有空调的老火锅;7. 能自己

换饮水机水桶;8. 爱玩穿越火线、

魔兽争霸、英雄联盟等网络游戏;

9. 时间太晚会不洗漱直接上床睡

觉;10. 不 爱 化 妆, 很 少 自 拍;

11. 跟男生很容易成为“哥们”;

12. 在外吃饭时喜欢跷二郎腿或

抖腿;13. 觉得逛街购物是种麻

烦;14. 很少进理发店、美甲店

或美容院等;15. 吃苹果通常是

洗干净直接啃;16. 在家的时候

经常不洗脸不洗头;17. 外出旅

游行李自己扛;18. 看不惯娇羞

发嗲的女生,觉得矫情;19. 即

便穿高跟鞋也敢猛跑着去追地铁

中国语言生活

191

Page 19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公交;20. 有异性在场时点餐也

敢点大份。

女神 原指神话中的女性神

仙。现在主要泛指女性偶像,已

经成为屌丝心中不可逾越的代名

词,是屌丝眼里可望而不可及的

女人的统称。

十面霾伏 网友用来调侃雾

霾天持续不断。“霾伏”谐音“埋

伏”。日益严重的灰霾天困扰了

许多人的生活,作为雾霾天气和

空气污染的“元凶”,PM2.5 因

其粒径小,可以吸附住一些细菌

病毒及毒害化学物质,通过呼吸

进入人体呼吸道及肺部,很容易

引发疾病。冬季本身就是呼吸道

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连日来的雾

霾天气更加重了空气对人们健康

的威胁。雾霾的“卷土重来”使

网络上各大论坛、微博上关于空

气污染的热议继续升温,不少网

友纷纷感叹“有多少雾霾可以重

来”,自嘲在“十面霾伏”中“听

取咳声一片”。

手跑 以“手”为中心进行

的健身活动。研究者认为,“手跑”

特别适合腿脚不便或有残疾的老

年人,它不仅能起到与慢跑相同

的健身效果,而且还有助于防治

老年人常见的肩周炎、网球肘、

关节炎等疾患。专家认为:“手

跑”花费时间不多,对运动器具

和场地要求较宽,有利于普及,

是一项适合工作学习忙碌人士的

运动,尤其适合常常在电脑前“呆

坐”,患有“鼠标综合症”的人群。

它不仅能收到与慢跑相同的健身

效果,而且还有助于防治常见的

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

土豪 原指在乡里凭借财势

横行霸道的坏人,后被网友引入

虚拟世界,指对一些在网络游戏

192

Page 19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上舍得花大钱的玩家。“土豪”

现指气质够土,花钱够豪。2013

年 9 月 9 日,微博上发起“与土

豪做朋友”以及“为土豪写诗”

活动,诞生了“土豪我们做朋友

吧”这句流行语,再次加剧了“土

豪”的走红。

土豪金 2013 年 9 月 20 日,

苹 果 发 布 手 机 产 品 iPhone 5S、

iPhone 5C。 在 iPhone 5S 上, 苹

果打破了多年来 iPhone 只有经典

的黑、白两色的传统,加入了香

槟金色,该颜色在网络上被调侃

为“土豪金”。之后“土豪金”

一词又引申出戏谑意味,用以形

容较为夸张的、以金色为主色调

的、带有炫耀倾向的产品。2013

年 10 月 25 日,广交会第二期,

广州琶洲会展惊现史上最拉风的

土豪金豪华跑车,一辆宝马 Z4

经过改装后改名“飞龙”。该车

是由广东牙雕民间艺人及 19 位

雕刻工艺大师,通过三年零六个

月合作完成的纯手工骨雕作品。

车辆全长 5.2 米、宽 2.38 米、高 1.42

米,重约 3 吨。一辆全新的宝马

车镶嵌牦牛骨,并局部镀上黄金。

网络飞行模式 指某人不上

社交网站,也不开手机,完全切

断与外界的联系。这种情况通常

在遭遇分手或者经过一周艰苦工

作后出现。某些时候,一个人会

感觉很烦,不想跟任何人讲话,

只想自己静静待着。这时,他可

以关掉手机,断开网络,让自己

处于“网络飞行模式”。“网络

飞行模式”源于手机设置中的“飞

行模式”,手机处于这种模式时,

电话和短信等需要信号传输的功

能都不能使用。网络飞行模式可

能对于“微博依赖症”者是一种

煎熬,但是对于“工作日紧锣密

中国语言生活

193

Page 19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鼓、分身乏术且厌烦应酬”的部

分上班族来说,则是一种极好的

休整心情、调整心态的方式。

网络摸鱼 指员工一边假装

工作,一边利用单位网络办私事。

自从宽带网络在办公室普及以

来,“网络摸鱼”现象明显增多。

据统计显示,“网络摸鱼”行为

已经成为很多单位最头疼的问题

之一:员工利用单位网络浏览与

工作无关的网页,下载游戏等行

为不但侵占了单位的带宽资源,

也降低了工作的整体效率,无形

中提高了单位的时间与人力资源

成本。很多公司利用监控软件跟

踪员工在网络上的活动以限制其

“摸鱼”行为,同时提高工作效

率。其他减少“网络摸鱼”的办

法还包括安装代理服务器以阻止

网络聊天、即时消息或在线赌博

等程序的运行,对发现有“摸鱼”

行为的员工严厉惩罚,以及为员

工在工作时间外提供免费网络服

务等“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

网络移民 指从一个互联网

产品移民到另一个产品的现象。

在网络 BBS 时代,网民在一个论

坛里呆腻了或者别人觉得你呆腻

了,就可能换个论坛,与其他人

交流。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

体现为用户在不同应用服务商之

间进行转移。从传统的 BBS 到开

心网等社交网站,从微博到微信,

新的社交媒体像新的玩具一样吸

引着一批批人前赴后继。网络应

用的推陈出新,有人或厌倦或逐

渐抽离,转战新的社交工具,再

进入下一轮循环。他们的生活、

工作和学习已经跨越了传统的限

制,向更广阔的区域和空间延伸。

网怒症 指在微博时代,出

现在网络上的名人与名人、名人

194

Page 19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与草根之间的口水战,而现在越

来越多的名人患上了此类“网怒

症”。在人们欢呼第一时间就可

以对话新闻当事人、直面明星艺

人的同时,也有更多的名人明星

在微博中开骂。网上吐口水、围

观、顶帖的人也数不胜数。

微信三俗 继网友吐槽微博

“ 四 俗”: 城 里 开 咖 啡 馆、 辞

职 去 西 藏、 丽 江 开 客 栈、 骑 行

三一八后,微信朋友圈也被网友

列出“三俗”:有孩子的晒孩子,

没孩子的晒宠物,没宠物的干脆

晒自己,“千篇一律的照片,看

得眼睛都‘抗议’了”。网友“普

朗 克 常 量” 就 抱 怨, 同 学 雷 打

不动地天天上传自拍照让她很崩

溃,起初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爱美、爱自拍是人之常情,但“天

天都是翻来覆去那几个刻意摆出

来的表情、动作,真的腻了”。

也有人认为,通过长时间地晒某

些照片,网友能在虚拟网络里塑

造出一种形象,从而拉近距离,

增加人们的好感,甚至建立起一

个志同道合的社交圈。

炫食物 指人们拍摄自己的

食物并把照片发到各种社交网络

上的行为。这种行为很流行,几

乎成了一种时尚。英国《每日邮

报》报道:权威的精神科医师和

女性医院心理科主任 Dr Valerie

Taylor 认为,喜欢在网上炫食物

的人可能有病。“正常人都是拍

摄自己认为重要的照片,而对于

一些人来说,吃的就是一切。其

他的并不重要了。但是,当一些

人面对食物除了发照片就是发照

片时就令人担忧了。”

中国语言生活

195

Page 20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海峡两岸日常生活词语比较(二十四)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许 蕾

【包括 guā】〖包括 kuò〗

台湾国语两种读音均发,并

常发 guā 音,大陆普通话只发

kuò 音。例句:今天大年初三,

花莲天气依旧晴朗舒适,包括太

鲁阁国家公园以及花东纵谷各风

景区涌现人潮,知名小吃餐厅忙

的不可开交,太鲁阁国家公园上

午 7 点到下午 3 点实施交通管制,

民众必须搭乘(游园专车)才能

入 园 游 玩。(2013 年 2 月 12 日

中广新闻网)

【陈情】

台湾公务用语,指向政府陈

述意见。普通话本来也有“陈情”

一词,指陈述自己的想法,应用

领域相较于台湾宽泛,但随着近

些年两岸多方面的交流互动,尤

其高层会谈的深入举行,台湾的

一些公务用语被吸收进普通话。

“陈情”因两岸互动的影响,在

大陆也多应用在公务领域。例句:

油电双涨,各行业咬牙苦撑,近

来冷气团一波波来袭,立委黄伟

哲接获渔民陈情,指出收到电费

账单后发现养殖用电补贴消失,

洽询农委会渔业署才得知一○二

年并未编列用电补贴经费,黄伟

哲吁请政府应提前宣传,让农渔

民有缓冲因应。(2013 年 2 月 4

日《台湾新生报》)

【歹势】〖对不起〗

闽南语,读作 pháinn-sè,

意即对不起、抱歉、不好意思。

196

Page 20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该词是台湾日常生活中最最常用

的一个词,以闽语音发音。例句:

大年初一,马总统到行天宫祈福,

对于去年景气状况,总统坦承很

不好,并且向民众说“歹势”,

不过从马总统抵达行天宫到发红

包,场内外接连有民众呛声,总

统府则响应表示,要抗议,应该

透过正常管道表达不满。(2013

年 2 月 10 日民视新闻)

【代志大条】

闽 南 语, 读 作 tāi-tsì tuā

ti1u,指事情闹大了、严重了、

无法收拾了。在闽南语中,“代志”

即事情,“条”是计算细长或分

列事物的单位,“大条”即大的

东西、大的事情。“代志”的闽

语音和台湾国语音差距甚远,“大

条”的闽语音与台湾国语音相近,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仍旧以

闽语音读“代志”,以台湾国语

音读“大条”,整体吸收了该短

语的闽语含义。例句:深夜 2 点

多,停车自家门口的轿车,居然

被撞飞了,这一户更惨,停在电

线杆旁边的 3 部车子跟一部机车

也遭殃,方向灯、防盗器响个不

停,惊醒睡梦中的住户下楼察看,

这才发现,连铁卷门也被撞坏了,

打开小门一看才发现,代志大条

了。(2013 年 1 月 19 日民视新闻)

【赌烂票】

闽南语,多用于台湾政治选

举中,指因不满一方,故意投给

另一方票。例如甲、乙两政党在

竞选,一向支持甲党的投票者因

中国语言生活

197

Page 20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最近对甲党不满,或对其提名的

候选人不认同,而将票投给乙党,

或者故意投无效票,致使甲党落

选或虽然当选而得票数很低。“赌

烂”在闽南语中读作 tóo nuā,

指因为某种原因而生气、厌恶、

不舒服。现今,台湾很多人把该

词用汉字写出来,并读成台湾国

语音,使其成为一个常用的选举

词语。例句:主张网际网路完全

自 由 起 家、 以 青 年 政 治 素 人 为

号召的政治的海盗党吸收了不少

“赌烂票”,前途一片看好,但

现在民意支持度却仅仅略过 5%

的门坎。(2012 年 9 月 24 日《台

湾立报》)

【摃龟】

闽南语,读作 kòng-ku,指

赌博或购买彩券时,赌输了或没

有中奖,引申开来,广义指没有

收获。该词源自日语,在台湾一

般以闽南语发音。例句:乐透摃

龟!今加码 1 亿,头奖上看 6 亿。

(2013 年 2 月 12 日 TVBS)

【黑盒子】

①黑色的盒子。台湾和大陆

均使用此义项。②装在飞机上的

飞行记录器,当飞机失事时,被

取 出 来 查 看 原 因。 大 陆 称 之 为

“ 黑 匣 子”。“ 盒 子” 与“ 匣

子”都是收纳物品的器具,两岸

构词选词时存在随机性。③比喻

不为外人知晓的秘密。台湾特有

义项。黑色在汉文化圈代表着不

吉利、不祥兆,所以该词具有一

定形象色彩,表意隐晦含蓄。例

句:如此重大之给付行政,草案

第二十九条竟概括授权卫生署可

以强制“医疗机构及医事人员缴

付一定之费用”,到底要缴多少,

至今仍是黑盒子,明显违背大法

官相关释字对重大给付行政应符

198

Page 20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合授权明确性之意旨。(2013 年

1 月 20 日自由时报电子报)

【哭雨风】

台湾地处东亚大陆沿岸,大

陆和海洋的气候形态都会影响台

湾岛的气候,冬季会有来自西伯

利亚的大陆冷高压,以东北季风

为主,夏季有来自太平洋的海洋

性 高 气 压, 以 西 南 季 风 为 主。

“哭雨风”就是台湾夏季时,从

西南方吹来的急风,这种风一般

会带来骤雨,故称此名。例句:

请大家帮我查跟雨有关的谚语和

成语,要有解释和句子,要有 17

个,我在此先谢谢大家啰 !……【干

打雷不下雨】【挂龙雨】【过云雨】

【哭雨风】【苦雨凄风】……(2010

年 1 月 20 日 YAHOO !奇摩知识)

【奇异笔】

类似于大陆的“彩笔、马克

笔、白板笔”等,台湾也有这些

称呼,但“奇异笔”为上述统称。

例句:另一个趴睡在沙发上的男

子,前一晚喝茫了,脸颊不但被

室友用奇异笔乱画,整个人被扛

了起来,一直被扛到水池边都还

在呼呼大睡。(2012 年 12 月 15

日东森新闻)

【生机食品】〖有机食品〗

“生机”指万物生长的活力,

“生机食品”即使人充满活力的

食品;“有机”指有生命的,“有

机食品”即不用化学等添加成分

中国语言生活

199

Page 20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所生产的食品。二词相较,前者

侧重展现带给使用者的益处,后

者重在说明食物生产的方法,前

者的表意范围宽于后者。台湾二

词都使用,大陆一般只用“有机

食品”。例句:台北市长郝龙斌

前往致词说,此次餐宴以有机农

产品为主,宴请低收入户,席开

200 多桌,感谢 60 多个民间企业

协助和帮忙,食材都是生机产品,

希望让民众支持有机食品。(2013

年 1 月 27 日中央通讯社即时新

闻)

【酸 ×】

“酸”作为动词,指食物变

质腐烂,后面不可接宾语;作为

形容词,指像醋一样产生的酸涩

味道。“酸 ×”为台湾特有用法,

应是综合上述用法,意义有所引

申,指讥讽、嘲笑别人,让人产

生一种酸涩、羞愧的不好感受。

例句:面对新机在台上市就“落

漆”,网友也酸苹果,“没掉漆

的 iPhone 5 恐是山寨版。”(2012

年 12 月 18 日 NOWnews 今 日 新

闻网)

【天候】〖天气〗

指某一时间内,某一地区的

大气状态。“候”即时节,“气”

指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二字意义

相近。台湾和大陆都使用这两个

词,台湾使用“天候”多于“天

气”,使用频次比约为 5.5:1;

大陆一般很少使用“天候”。例句:

今天是小年夜,由于马祖地区天

候不佳,旅客滞留机场,无法及

时返乡,国防部今天应交通部请

200

Page 205: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求,派出 C-130 运输机协助输运

旅客,共计派出六架次,输运旅

客 281 人。(2013 年 2 月 8 日中

广新闻网)

【物候】

古语词,指世间万物随着节

气而变化。南朝梁简文帝的《晚

春赋》中有:嗟时序之回斡,叹

物候之推移。唐代杜审言的《和

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诗》中有:独

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大陆已

较少使用该词,台湾还经常用于

日常生活中。例句:奥万大累积

多年对樱花物候的观测,推测今

年最佳的赏樱日期,就从现在到

二月下旬,现在绯红樱花已经绽

放枝头,加上蓝天白云,享受浪

漫气氛正是时候!(2013 年 1 月

24 日中广新闻网)

【西瓜偎大边】

台湾闽南语谚语,形容人们

随波逐流、见风使舵,现在多指

趋炎附势、攀权富贵。一种说法

认为,西瓜生长时,头上尾下,

倚地的尾部较大,甜度较高,所

以人们吃西瓜当然选比较大又比

较甜的尾部来吃。另一种说法是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他的作品中解

释的,各类水果都有自身的特性

和适宜的食用人群,像柿子性寒,

身体虚的人不宜多吃,但西瓜的

特性很奇怪,身体好的人愈吃愈

补,身体虚的人愈吃愈虚。所以,

该谚语现今多用在台湾政治选举

中,指那些看哪边势力大就支持、

投靠哪边的人。例句:房仲业爆

发倒店潮,但仍有大型房仲业者

在市场严冬下,强打广告逆势大

举展店扩充版图,此举一方面可

对加盟店东宣示实力、稳定军心,

另一方面还可藉由强势品牌,吸

引其他品牌店东带枪投靠,藉以

中国语言生活

201

Page 206: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扩大店占率,在西瓜偎大边的效

应下,恐将加速小品牌房仲业者

淘 汰 出 局。(2012 年 9 月 25 日

中时电子报)

【行动网路】〖无线网络〗

“行动”指在运动中上网,

侧重体现上网的状态,突出动态

过程;“无线”则相对“有线”

而言,侧重表现网络连接的载体。

与之相关,台湾有“行动网卡”,

大陆对应“无线网卡”。例句:

近年行动网路频宽需求呈现数倍

成长,也推升行动网路后制的光

纤网路速度快速成长,加上行动

网路升级到第四代(4G)LTE,

也将推升光纤网路需求以及速度

明显提升。(2013 年 2 月 4 日联

合报系经济日报)

【省思】〖反思〗

反省思考。大陆和台湾都使

用这两个词,台湾较多用“省思”,

与“反思”的使用频次比约为 2:1,

大陆则较多用“反思”。例句:

①台北市高中教师团表示,英文

科整体试题中间偏难,词汇题选

项诱答性高,考生需要多花点时

间思考才能正确作答,文意选填

则考到珊瑚礁白化问题,由于现

在污染严重,试题能让学生省思,

更有环保意识。(2013 年 1 月 29

日《台湾新生报》)②他以散文

的情感,向一路靠左的先行者致

敬;以诗的热情,对艺术创作提

出反思;以宏观的行脚,凝视第

三世界,寻觅文化反抗的可能性。

(2013 年 1 月 18 日《台湾立报》)

【鸭霸】

闽南语,方言中多写作“压

霸”,读作 ah-pà,形容蛮横霸

202

Page 207: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道的样子。该词的闽南语读音与

台湾国语读音相近,使用的人用

汉字书写时没有用心考据汉字,

或者找不到公认的汉字,于是就

用音近或同音字代替,最终发展

到以台湾国语音拼读该词。随着

两岸交流的加深,该词也流入大

陆,并多见于年轻人的口头。例

句:鸭霸 ?! 配电所私设民宅地下

室。(2013 年 1 月 31 日民视新闻)

【运将】〖司机〗

“运将”是日本对司机的称

呼,日文写作“运ちゃん”。但

该词是日本早期的称呼,现今大

多称作“运转手”。在台湾,大

多数情况下,人们称呼“司机”“驾

驶”,在出租车行业,人们会称

呼司机为“运将”。例句:现在

连计程车司机也有专属的福利

社,除了可以买到一般的生活用

品,最大的不同是,运将到这里

还可以买到比市价还便宜的汽车

相关用品,这福利社甚至还有澡

堂,可以免费使用。(2013 年 2

月 10 日民视新闻)

中国语言生活

203

Page 208: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新格言(十五)

清水流  摘录

生命的挫折和感情的离散乃是人生的必然。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自序》

5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1 月)

挫折,学习智慧;离散,学习成长;忍苦耐艰,

人生才能显现真实的价值。(同上,7 页)

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

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

(林清玄《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4 页,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1 月)

如果没有鲜活的生命、没有深刻的生活,名

利权位只是供人瞻仰的外壳。(同上,5 页)

当人把头和四肢缩起来,缩进一个庸俗的社

会化的壳里,和一只乌龟又有什么两样呢?(同上)

生命的法则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

为固定和完美的法则,就会养成机械式的状态,

机械式的状态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同

上,8 页)

在人生的历程,我不着急。我不急着看见每

204

Page 209: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慢慢慢慢地长大。(同上,16 页)

一旦快乐的思想被建立起来,即使生活悠闲单纯,幸福乃至人间

的美善都会自然地来到。(同上,25 页)

要知道所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并不会被他人夺去,实在大可

放心。(同上,27 页)

一个人要得到一个快乐的生命,就先要有快乐的思想;要有一个

旺盛的生命,就先要有旺盛的思想;要有一个充满慈爱的生命,就先

要有充满慈爱的思想。(同上)

我看着那刚接上枝头的柿子树枝,想到它永远也不会忘本,年年

长柿子而不长枣子,就想到,这世上有许多人甚至不如一枝柿子树枝

呢!(同上,37 页)

原来,在树林里并没有“明天的树叶”可扫,虽然,明天的树叶

一定会落下来,今天能把今天的树叶扫完,也就好了。(同上,39 页)

树林里的落叶,要在今天扫干净,明天自有明天的落叶,不必烦

忧。(同上,40 页)

心灵里的烦恼、悲哀、苦痛,要在今天做个了结,明日自有明日

的痛苦,就让明天的肩膀来承担吧!(同上)

阳光笑着,从天上跌落下来。(同上,53 页)

芒种,是深深把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

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同上)

只要加一点心,凡俗的日子就会变得可爱、可亲、可想念了。(同

上)

中国语言生活

205

Page 210: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两岸语文词

典大陆编委会、华侨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现代汉

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于 2013 年 11 月 8 日—11 日在华侨大

学举办。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出席开幕式。

来自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侨大学、香港耀中社区

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60 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紧

紧围绕“两岸四地语言文字共性和个性、融合与差异”这一主题,

就“两岸语音、词汇差异、融合及与之相关的词典编纂问题”“语

法差异与融合”“两岸语文政策现状、沿革与走向”等三个议

题开展了深入讨论。李行健教授、苏金智研究员、盛玉麒教授、

储泽祥教授、亢世勇教授、刁晏斌教授、戴红亮研究员、方清

明副教授作大会学术报告,从两岸语言文字政策、语音、词汇、

语法、文字、字词典编撰等角度分析了两岸语言文字发展趋势,

探讨了两岸合作交流中应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206

Page 211: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周道娟处长代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到会并讲话。她

指出,近几年来两岸语言文字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第五届两岸

经贸文化论坛的共同建议中确定了多项语言文字合作交流任务,

给两岸语言文字研究和合作交流带来了契机。两岸四地学者要在

共同建议框架下,贡献智慧,共同提升两岸语言文字交流的广度、

力度和深度。语用司今后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支持两岸学者学

术交流。

会议决定第三届两岸四地现代汉语对比研究学术研讨会将于

明年 7—8 月间在鲁东大学举办。

中国语言生活

207

Page 212: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中国辞书学会第十届年会召开

2013 年 11 月 13 日、14 日,由中国辞书学会主办、上海辞

书出版社承办的中国辞书学会第十届年会在上海崇明召开。教

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

辞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任江蓝生研究员做

学会工作报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出版机构的辞书编纂、

编辑、研究领域的 142 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与会人员就“《通用规范汉字表》与辞书编修”“第三次全

国辞书编纂出版规划”“大数据时代的辞书编修”等热点问题进

行了学术探讨,对当前正在编修的大型辞书项目做了业务交流。

整个会议贯彻严谨学风,紧扣国家规范,追求学术高度,紧贴

时代脉搏,得到了广大中国辞书学会会员的高度评价。

会期期间,学会还举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中国辞书学会第

五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领导班子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曹广顺研究员当选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于殿利、王

旭明、刘青、杨斌、何元龙、龚莉、章宜华、魏向清当选副会长,

周洪波当选秘书长。

(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

208

Page 213: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

中国语言生活

209

Page 214: 中国语言生活 2014年 2期杂志(网站下载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