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区区区区区区区区区区区 ——区区 “区区区区区 区”区区区 区区 区区区区区区 2004 区区区区区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张鑫 公共事务学院 2004 级社会保障. 参考文献. 冈纳 . 缪尔达尔 《 亚洲的戏剧 —— 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2 年 10 月。 阿马蒂亚 . 森 《 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年 4 月。 晏智杰 《 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 月。 罗时法 《 消除贫困 —— 正在实现的目标 》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张鑫公共事务学院 2004 级社会保障

Page 2: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参考文献 1. 冈纳 . 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

社, 1992 年 10 月。2. 阿马蒂亚 . 森《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年 4 月。3. 晏智杰《边际革命和新古典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 月。4. 罗时法《消除贫困——正在实现的目标》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3 月。5. 吴碧英《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年 1 月。6. 程丹峰《中国反贫困——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7. Erike Thorbecke“ 贫困分析中的概念问题和测量问题” WORLD ECONOMIC

PAPERS,2005 年 3 期。8. 洪兴建,高鸿桢“反贫困效果的模型分解法及中国农村反贫困的实证分析”《统计

研究》, 2005 年 3 期。9. 毛广雄“‘苏南模式’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人口与经

济》, 2004 年第 6 期。10. ( 英 ) 托尼 ·阿特金森,丁开杰译“社会排斥、贫困和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双月刊)》 2005 年 3 期。11. 李强“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中国社会工作》 1996 年 5 期。

Page 3: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区域相对贫困的理论分析

增进福利,减少区域性相对贫困的威胁

案例分析:皇家后花园的尴尬——“环

京津贫困带”

1 2 3

框架

Page 4: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以下对于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的理论和

数理分析主要为案例:皇家后花园的尴尬——

“环京津贫困带”提供理论分析的支持。

Page 5: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一、区域相对贫困的理论分析

1. 对相对贫困涵义的理解

•定义: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和各阶层内部的收入差异。

•计量——消费标准法 。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 》 中对穷人外延的拓展。

•萨缪尔森:“贫穷基本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汤森:用相对遗缺来替代相对贫困 。

•莫泰基 :相对性贫穷 ,强调贫穷者的社会参与能力。

Page 6: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相对贫困是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别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只要还存在着收入差别,就必然存在着相对贫困。

• 中国城乡贫困 :动态特征的明显表现是贫困群体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之间上下浮沉。

Page 7: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Page 8: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促因:

• 收入拉大。

• 下岗职工——相对贫困群体。

• 社会保障转轨中,旧体制下的企业职工保障缺失。

Page 9: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2 .相对贫困的数理与图形描述

( 1 )洛伦茨曲线 (Lorenz Curve)

洛伦茨曲线是描述收入分布的曲线,假设某个个体

(个人或家庭)的收入 x (虽然某个个体的收入可以是

负数,这里均假定收入是非负的)是具有连续概率密度

函数 f(x) 的随机变量,则 x 的分布函数可以表示成:

(0≤F(x)≤1)

0( ) ( )

xF x f x dx

Page 10: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假设分布的均值μ 存在,则有:

表示收入不超过 x 的所有个体收入之和占全部收入的比例

1 0

1( ) ( )

xx xf x dxF

1( )xF

Page 11: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通常我们用广义的洛伦茨曲线来反映收入差距,描述相对贫困程度。

10

Page 12: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2 )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基尼系数使用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所围的面积的大小来度量收入差距的,也就是用洛伦茨曲线的弯曲读来度量收入分配的差距程度。用 GC 表示基尼系数,则有:

GC= / , 且 + = =1/2 ,那么 GC=(0.5-

)/0.5=1-21s1s 2s 2s2s 2ss

10

1s2s

Page 13: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国际上通常认为,当 GC≤0.2 时,是绝对平均的;当 0.2<GC<0.3 时,是比较均等的;当0.3≤GC<0.4 时,是比较合理的;0.4≤GC<0.5 时,使差距比较大的;当 GC≥0.5

时,差距是悬殊的。

Page 14: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我国的一组数据:– 近几年我国基尼系数达到 0.47 ,贫富差距问题日

益突出。– 以 1998 年为例,我国各收入阶层人均可支配收入

状况(单位:元)

最低收入户

低收入户

中等偏下收入户

中等收入户

中等偏上收入户

高收入户

最高收入户

平均可支配收入

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

2476.75

3303.17

4107.26

5118.99

6370.58

7877.69

10962.2

5425.05

4.42

Page 15: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3 ) Sen 贫困指数 两个概念:

贫困人口指数:也称贫困发生率,用于描述人口中生活水平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比例,反映贫困现象的社会存在面:

H=q/n

H :贫困人口指数, n :人口总量, q 贫困人口数。

Page 16: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贫困差距指数:贫困人口收入缺口(即贫困人口收入与贫困线之间的差距)的总和,或者说为了消除贫困,使得所有贫困者的经济收入都超越贫困线尚需要的社会财力:

G :贫困距指数, z :贫困线, :贫困者的经济收入( <z )

1

( )q

ii

G z y

iy

iy

Page 17: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规范化 Sen 贫困指数为:

其中, :所有贫困成员的收入。

2

1

2( , ) ( 1 )( )

( 1) ( )

q

iiq

HGp y z q i z y

q q z z y

qy

Page 18: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二、增进福利,减少区域性相对贫困的威胁

“ 帕雷托最适度原理” 阿马蒂亚 . 森的福利函数

Page 19: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MUIA MUIB

OA OB

IA IB

MUIA MUIB

OA OB

IA1 IB1

MUIA1

当个人效用函数相同时 当个人效用函数不相同时

Page 20: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阿马蒂亚 . 森 (Amartya Sen) :把贫困与权利联系

在一起认为一个人拥有多少权利 (Entitlements) 取决于

他的禀赋 (Endowments) 和交换权利 (Exchange

Entitlement) 。

•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

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

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Page 21: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案例分析:皇家后花园的尴尬——“环京津贫困带”

Page 22: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Page 23: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1 .案例背景表述

( 1 )课题报告的提出

•2003 年 6 月,上海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社科院会同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发改委、河北省社科院及河北省科学院等部门对《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国内部分 9 大专题进行分工并正式投入调研。

Page 24: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2003 年 9 月,课题组完成环京津 24 县及其相邻和类似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进入撰写报告阶段。 调查显示,“环京津贫困带甚至与西部地区最贫困的‘三西地区’ ( 定西、陇西、西海固 ) 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 2005 年 8 月 17 日,河北省政府与亚洲开发银行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该报告称,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 3798

个贫困村、 32 个贫困县, 272.6 万贫困人口。

Page 25: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汪文祥说:“环京津贫困带的提法的确很猛”。

Page 26: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几组数字:

Page 27: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Page 28: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Page 29: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Page 30: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2 )“环京津贫困带”的由来 “ 环京津贫困带”报告认为,环京津贫困带形成的原因有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敏感的区位条件•恶劣的自然条件 •严重超采和退化的自然资源条件 •历史上多次重大决策失误

•体制和机制陈旧

Page 31: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3 )环京津贫困带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 它是全国特大城市周边贫困程度最严重的地区

• 环京津贫困带是我国生态保护最敏感地区

Page 32: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4 )媒体声音

• 《新京报》 : 专家用七个字来概括“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大树底下不长草”。

• 《文摘报》:“环京津地区目前存在大规模的贫困带。”它对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化和生态安全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 新浪网:环京津贫困带是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切割最严重,也是体制性障碍最突出的地区。

• 东方早报网: 对于生猛的“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有人认为这是户籍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恶果”,事实上无关。

Page 33: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2 .引发的问题与探究

• 河北省这次采取了一种很规范、国际通行的方式提出这一问题。

• “ 环京津贫困带”的概念很有冲击力。

• 河北省正式提出了京津冀三地发展中的利益分配与关系问题。

• 北京在区域发展中“吸附”资源的特点被凸显。

• 环京津贫困带”与北京奥运和城市形象挂钩。

Page 34: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今年在张承地区考察后的讲话:“如果没有北京周边地区的发展,北京就是一片孤岛,它的长期、持续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从政策角度来看,区域发展就是一场政策与资源配置的博弈,河北已经把牌亮出来了,北京应该如何应对和表态?如何在今后的发展中来体现出合作?以什么样的方式体现?这都是北京当前面对的挑战。

Page 35: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3 .问题的归结与反思,降低区域性贫困

( 1 )有关以城市为本位的思考•“ 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在土地有限、人口众多的中国有其合理之处,并且在实践中也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不过,“城市本位”的发展模式也造就了类似于“环京津贫困带”的难题。

•对这次亚行提出的“环京津贫困带”问题,有官员指出“这不利于首都安全”,他的本意是好的,首都的安全需求是需要保证,但是依此作为消除贫困带的发展合法性根据是不够的,这恰恰反映出“城市本位”的发展思想。

Page 36: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Page 37: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 3 )解决方案的提出和选择I.构建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

课题组提出,在京津冀北地区率先建立起具有国家试点和示范意义的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同时,报告对生态经济特殊示范区具体的产业发展提出框架设计。比如,对该区域工业发展,提出了具体分阶段的措施,“分期分批明确每个时段重点支持鼓励、改造提升、限制发展、逐步淘汰的产业。”河北省要从传统的被动的“服务京津”向

主动的“接轨京津”转换。

Page 38: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II. 城市群之间的战略合作•对于人口达 270 多万的“环京津贫困带”问题,陈纲先生在《青年话题》( 8 月 23 日)撰文认为:简单的“输血”是不够的,应该赋予环京津贫困带“造血”功能。最有效的办法是京津冀市场的对接、产业的融合与转移。

•通过省区之间、城市群之间的战略合作,在改变生态贫困带农业生产方式的投入上给予补偿,在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民脱贫致富相统一的前提下,通过政策和区域补偿促进当地农牧渔业生产方式以及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Page 39: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结语: 联合国千年展望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消除世界上的贫困。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区域性的相对贫困远远比绝对的贫困更容易引发社会问题,相关数理模型就相对贫困的理论分析,为区域性相对贫困的解决提供了一种依据和思路,但是还难以找到一种是适用的解决方式。“环京津贫困带”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相对贫困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反思我国区域性相对贫困的诱因。在没有一种普适性方法的阶段,如何尝试解决这类贫困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Page 40: 区域相对贫困与福利增进 —— 结合 “环京津贫困带”之案例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