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邓邓邓邓邓邓“邓邓邓邓” 邓邓邓邓邓邓“邓邓邓邓” 邓邓邓邓邓邓 邓邓邓邓邓邓 邓邓 邓邓邓 邓邓 邓邓邓邓315 邓 邓邓邓邓561 26440 56120337*831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主讲:厉自根 教授 办公地点:315室 联系电话:56126440 56120337*8315. 引言. ●教学目的: 1、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政治理论素养是人的核心、灵魂,是第一位素养 理论也是一种知识,是指导行动的知识 是给人以启迪的知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重要思想概论

主讲:厉自根 教授

办公地点: 315 室 联系电话: 56126440

56120337*8315

Page 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引言

● 教学目的: 1 、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 政治理论素养是人的核心、灵魂,是第一位素养 理论也是一种知识,是指导行动的知识 是给人以启迪的知识 是上升为思想和理念的知识2 、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文理贯通;提高综合能力3 、为了取得一个好的考分(通过)

Page 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教学时间● 期末总成绩的评定: 1 、平时成绩 包括平时作业,期中考查,出勤与参与课堂讨论情况 2 、期末考试(闭卷)● 教学模式:把握重点 讲清思路 深入理解 联系实际● 教学要求:坐得住、听得进 记录本、作业本 双向式交流

Page 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条件 1 、时代背景 ● 列宁论时代的意义 ● 时代主题的转换 上个世纪前五十年时代主题为 战争与革命 上个世纪后五十年特别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时代主题为 和平与发展 ●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新判断 ● 机遇和挑战

Page 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历史条件(历史根据) ● 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失误 ● 如何看待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3 、实践基础 ——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4 、思想来源 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正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

这些伟人学说、思想的直接继续

Page 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发展●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 时间: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到 198

2 年党的十二大 重大事件:——批判“两个凡是”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基本命题

的提出● 第二阶段(逐步展开) 时间: 1982 年党的十二大到 1987 年 10月党的十

三大

Page 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重大事件: ——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 党的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三步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新的经济运行模式;理论轮廓

● 第三阶段(走向成熟) 时间: 1987 年党的十三大经过 1992 年党的十四大到 1997 年党的十五大

Page 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重大事件: —— 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江泽民任总书记 ——九二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 —— 党的十四大召开( 1992 年 9月) 提出了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邓

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 党的十五大召开( 1997 年 9月) 正式启用了“邓小平理论”科学概念并确立其为党的指导思想

Page 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基本命题”的提出 走向成熟的标志:邓小平“南方谈话”

和十四大关于科学体系的概括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

● 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两篇宣言书

Page 1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有理论、有体系)●1992 年 9月党的十四大关于“科学体系”的概括(九个方面) 1994 年 9月,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十六方面)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历史地

位) “ 新阶段”是历史定位;“在中国”是地域定位;四个“新”

的概括;● 指导思想、行动指南、伟大旗帜、精神支柱(指导意义)

Page 1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开创;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飞跃;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

义(最新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1 、历史根据——党成立八十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

Page 1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3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

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4 、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历史方位 从革命党—— >执政党 从外部封锁、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 对外

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党的现状● 引发和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直接背景

Page 1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发展

1 、酝酿过程

2 、提出和发展(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核心内容的最初提出 ● 第二阶段:科学内涵的完整阐述 ● 第三阶段:指导思想地位的正式确立

3 、江泽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卓越贡献

Page 1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1 、集中概括(核心内容)——“三句话” 要点:三句话的辩证关系2 、科学内涵——“三段话” 要点:每个命题的基本思想3 、科学体系——“十六点” 引自中宣部组织编写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不能简单地把作为我党指导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仅仅归纳为“三句话”,而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Page 1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

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关系)

—— 继承、坚持(一脉相承) 表现为四个“坚持” —— 发展、创新(与时俱进) 表现为十个“关于”

Page 1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Page 1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一、党的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和发展1 、毛泽东为“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

2 、党的七大正式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3 、我党一度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4 、思想路线的恢复和重新确立 ● 背景:批判“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Page 1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完整表述(十二大):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简明概括(十四大):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重新确立并不是简单重复● 重新确立的意义

5 、十六大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发展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Page 1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辩证统一

1 、实事求是的涵义(毛泽东的论述)

2 、解放思想的涵义(邓小平的论述)

3 、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 与时俱进是一个以时代特征为基础的动态概念●“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十六大报告)

Page 2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与时俱进具有多种属性 ——理论品质 —— 思想精髓 ——认识路线 —— 思想方法 ——精神状态●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

4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首先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又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基础和归宿)● 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Page 2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5 、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的精髓;

1 、所谓精髓,就是贯穿一切的、内在的、能赋于理论生命力的东西,是理论体系的灵魂。

Page 2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 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 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中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创办经济特区 —— 实行对外开放 ——反对平均主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先富与共富 ——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浦东的开放和开发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Page 2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探索永无止境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难度”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相统一的前提和条件 ● 主体素质 ●环境因素 ——良好的体制条件 —— 社会氛围

Page 2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两个搞清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1 、“两个搞清楚”的涵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为什么“两个搞清楚”是首要的基本

的理论问题(意义)3 、这两个问题长期没有搞清楚的原因

Page 2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的关键 ——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认清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二、社会主义本质1 、马克思主义者以往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 ——有过一些探索,但没有完全搞清楚 —— 探索往往在对“特征”的认识中 —— 特征与本质 —— 为什么以往的探索仅在“特征”的层次上

Page 2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过程 ● 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 ●从批判中认识社会主义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 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速度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 闭关自守不是社会主义 ——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 —— 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

主义

Page 2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内容

4 、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特点和意义 ● 特点 ● 意义 —— 为什么在解放后我国还有一个“解放生产

力”的任务 —— 如何理解邓小平在“本质”的论述中没有写“公有制”

Page 2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 、“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内容

3 、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内涵

4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Page 2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从“落后就要挨打”(毛泽东)“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提出过程

1992 年邓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我们的发展”

江泽民在十六大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Page 3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如何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

● 发展与机遇 ——落日的辉煌 ——60 年代后,我国同周边国家差距拉大的原因 —— 当前我国面临的机遇 ——紧紧抓住 21 世纪头 20 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

战略机遇期

Page 3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历史探索 马 恩 列 宁 毛泽东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确立 ● 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 第一次比较科学地概括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 ●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Page 3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

1 、论断的涵义2 、基本特征3 、主要矛盾 ● 主要矛盾的提出和表述 ●“ 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力”概念的比较 ● 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否符合今天的现实

Page 3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长期性 ● 我国初级阶段的时间 ●长期性的原因 ●不是泛指而是特指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 、基本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 提出过程 ●内容

Page 3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基本纲领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 提出时间 ● 主要内容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 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3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age 3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 改革理论 ——什么是改革 —— 我国改革的深刻原因 —— 改革的性质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 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Page 3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5 、坚持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意义

6 、基本路线与基本纲领的关系 —— 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面展开

7 、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最高纲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最低纲领: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Page 3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

1 、战略目标 “四个现代化”“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 目标提法的变化过程 ●富强、民主、文明的涵义

Page 3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战略步骤 “ 两步走”“三步走” ●1987 年 4月 30日邓小平第一次明晰地勾画

“三步走”的设想 ● 十三大对“三步走”的完整表述

3 、党的十五大与“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Page 3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时间 意义具体目标

实施情况生产力

目标价值目标

第一步 八十年代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

解决温饱

1987 年提前完成

第二步

九十年代至 20世纪末

关键的一步 再翻一番 实现小

康1995 年提前实现

第三步至 21世纪中叶建国 100周年

更重要的一步

中等发达国家,人均四千美元

比较富裕

正在实施中的十五计划

Page 4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党的十六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党的十六大召开时间: 02 年 11月 8日到 14日 ● 十六大提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 总体上小康(“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与更高水平的小康

Page 4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对策1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新型工业化道路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 、重视“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 邓小平 82 年提出的战略重点 ● 为什么“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Page 4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 ● 两个大局 ●西部地区概况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4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台阶式”发展思想 ●速度、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 两种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及其转变

Page 4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1 、科教兴国 ●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科教兴国的含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 人才强国

2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Page 4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 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这是全球性的战略思想 全新的发展观 是人类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 是追求人、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 —— 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 主要措施 ●科学的发展观

Page 4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表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 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

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Page 4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协调发展 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Page 4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现阶段所有制结构)

1 、“基本经济制度”的提出、表述、依据 2 、公有制的含义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 ● 概念区分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 ——————“主导作用”

Page 4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个根本原则 ● 十六大报告中重申的“毫不动摇”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 ●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4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

念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是指资本的组织形式和资产的经营方式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十六届三中全会)

Page 4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5 、非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原因 ●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 ——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 为什么要把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提出的当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Page 5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 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 ●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物质条件、直接原因

● 现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 ●其它分配方式

Page 5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 这是十五大提出的;是对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 十六大重申:“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

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公平的涵义 ●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 ——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 —— 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 ● 在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时,要注意的问题 ●“ 基尼系数”和如何防止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

Page 5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和组成 ● 社会保障制度的由来 ● 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 ● 改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 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

Page 5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 这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核心 ●传统经济理论的观点: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 邓小平 1992 年南方谈话中的著名论断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 2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过程 ● 三个阶段 ● 十四大确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Page 5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 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 重要知识点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 ——市场体系组成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 我国现阶段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重点(十六届三中全会)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宏观调控的手段 ● 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共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特征(个性)

Page 5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 、如何理解“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 、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 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的提出 ●物质文明涵义 ● 政治文明涵义 ●精神文明涵义 4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Page 5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积极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1 、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包括: ——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新型民主国家制度(国

体)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政体)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 政治体制的概念 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Page 5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 总的目标 ●近期具体目标 4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针和方法(指导原则)

三、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 、民主与法制;法治与法制 2 、依法治国的涵义

Page 5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 基本方略的提出 ●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 、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Page 5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5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⑴、从历史发展看,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

⑵、从法治和德治所属的领域看,它们同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⑶、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Page 6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一、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1 、文化的原意:“人文化成”(人化) 广义的文化 狭义的文化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致性

● 指导思想 ● 主要内容 ● 根本任务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探索的

重要里程碑 ●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Page 6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 、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2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内容

Page 6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3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 二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方针 ●“四以”要求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

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Page 6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基本内容

1 、根本目标 ●“四有”(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 “ 两提高”(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全面进步2 、基本内容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 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为本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Page 6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章我国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一、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1. 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3.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4. 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重要的知识点: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涵义 • 中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争取世界和平

(首要目标)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内容

Page 6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人权与主权• 邓小平提出的应对国际局势变幻的指导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决不当头

•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的有关内容(第九部分)—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总体上和平、缓和、稳定;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Page 6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二、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1980 年正式使用“对外开放”的 表述 • 两个重要观点 “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联系实际: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机遇和挑战

Page 6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2. 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3. 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统一

•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提出 •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 •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相辅相成 辨证统一4. 开放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 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 • 为什么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 对克服消极因素应采取的措施

Page 6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 全方位 • 多层次 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 特区的“特”在于…… 特区的四个窗口 • 宽领域 2.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Page 6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基本内容和意义 1. 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毛泽东关于国共第三次合作的讲话 •周恩来提出解决台湾的两种方式和“一纲四目” 2.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完善 •叶剑英的九条 • 邓小平的六条 • 江泽民的八项主张 3.“ 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和基本内容 • 涵义 • 基本内容

Page 7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方案) 有利于避免武力统一的不佳后果和损失; 有利于维持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有利于发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往

来; 有利于稳定和繁荣港澳台地区;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 –––突破了在一国内只允许一种社会制度的认识; —–把列宁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扩展到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内;

—–把毛泽东“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到祖国统一上来;

Page 7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是对和平共处原则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二、“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 “ 一国两制”最初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后来首先运用于香港问题并获得成功 1.香港回归 •香港问题的由来 • 中英为香港回归的磋商和斗争 —“ 三个条约有效论” —“ 以主权换治论”

Page 72: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邓小平阐述的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 两个重要的日子 1984 年 12月 19日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97 年 7月 1日正式回归

2.澳门回归 •澳门问题的由来 • 两个重要的日子 1987 年 4月 13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99 年 12月 20日正式回归

三、“一国两制”与两岸关系

Page 73: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1.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2.“ 三通”、“汪辜会谈”、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 边一国”

3. 邓小平谈台湾回归祖国的必要性

4. 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Page 74: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 为什么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辉煌业绩(七一讲话)、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三年的基本经验(十六大报告) • 理论概括 2. 如何理解党有能力完成宏伟的历史使命 3. 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辨证统一 (怎样改善党的领导)

Page 75: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4. 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 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但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本质、地位和作用

•农民是我国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Page 76: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教兴国的主力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程 1. 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两大课题、三方面建设、三大优势 2.“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内容、意义、科学内涵和根本要求

Page 77: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提出: 2000 年 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内容: 中国共产党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意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Page 78: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科学内涵: “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涵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Page 79: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科学内涵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根本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Page 80: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3. 反对腐败从严治党•腐败的本质•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要明确和把握的内容• 如何从严治党•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谈到: “ 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

Page 81: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三、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2. 全面正确理解和贯彻宗教政策3.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主要职能4.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5. 十六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