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石石 & 石石石

石油 & 天然气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石油 & 天然气. 李茂军 08303161. 世界石油状况 中国陆上石油产地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分布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研究. 世界石油分布情况. 中国石油分布图.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石油 & 天然气

石油 &天然气

Page 2: 石油 & 天然气

• 世界石油状况• 中国陆上石油产地•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 天然气资源分布•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研究

Page 3: 石油 & 天然气

世界石油分布情况

Page 4: 石油 & 天然气
Page 5: 石油 & 天然气
Page 6: 石油 & 天然气
Page 7: 石油 & 天然气
Page 8: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石油分布图

Page 9: 石油 & 天然气

• 我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172 亿吨,占全国的 81.13 %;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其可采资源量 18.4 万亿立方米,占全国的 83.64 %。

从资源深度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 80 %集中分布在浅层 ( < 2000 米 ) 和中深层 (2000 米~ 35 00 米 ) ,而深层 (3500 米~ 4500 米 ) 和超深层 ( < 4500 米 ) 分布较少;天然气资源在浅层、中深层、深层和超深层分布却相对比较均匀。

从地理环境分布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有 76 %分布在平原、浅海、戈壁和沙漠,天然气可采资源有 74 %分布在浅海、沙漠、山地、平原和戈壁。

从资源品位看,我国石油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 63 %,低渗透资源占 28 %,重油占 9 %;天然气可采资源中优质资源占76 %,低渗透资源占 24 %。

Page 10: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陆上石油产地• 大庆油田:

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油田南北长 140 公里,东西最宽处 70 公里,总面积 5470 平方公里。 1960 年 3 月党中央批准开展石油会战, 1963 年形成了 600 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 439 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76 年原油产量突破 5000 万吨成为我国第一大油田。目前,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 5000 万吨以上。

Page 11: 石油 & 天然气

胜利油田

• 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 8 个城市的 28 个县(区)境内,主要开采范围约 4.4 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

Page 12: 石油 & 天然气

辽河油田• 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平

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 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 9 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 13 市(地) 32县(旗),总面积 10 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位。

Page 13: 石油 & 天然气

克拉玛依油田

• 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 40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 19 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 15 个油气田,建成了 792 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 603.1 万吨,稠油 188.9 万吨),从 1900 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

Page 14: 石油 & 天然气

四川油田

• 地处四川盆地,已有 60 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 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 4 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我国第一大气田。

Page 15: 石油 & 天然气

华北油田• 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

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 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 4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 1978 年原油产量达到 1723 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 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 1986 年,保持年产量原油 1千万吨达 10 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 400 多万吨。

Page 16: 石油 & 天然气

大港油田• 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 34629 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 18628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 15 个油气田 24 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 430 万吨和天然气 3.8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

Page 17: 石油 & 天然气

•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 1975 年发现,经过 20 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4.55 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 395.7 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 7723 万吨、天然气 133.8 亿立方米。现已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 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 18 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 350 万吨以上,形万了原油加工能力 70 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

Page 18: 石油 & 天然气

• 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 8 县境内。已累计找到 14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1.7 亿吨及含油面积 117.9 平方公里。

• 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 37 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 1970 年,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 个,其中油田 19 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54188.8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 2330.08 亿立方米),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并成为北京天然气的主要输送基地。

Page 19: 石油 & 天然气

• 江汉油田: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 7 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先后发现 24 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 139.6 平方公里、含气面积 71.04 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 2118.73 万吨、天然气 9.54 亿立方米。

• 江苏油田: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 4 个地区8 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 22 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坳陷。

• 青海油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盆地面积约 25 万平方公里,沉积面积 12 万平方公里,具有油气远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 9.6 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探明油田 16 个,气田 6 个。

Page 20: 石油 & 天然气

•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 1400 公里,南北最宽外 520 公里,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和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 年轮南 2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 7 年的勘探,已探明 9 个大中型油气田、 26 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3.78 亿吨,具备年产 500 万吨原油; 100万吨凝折、 25 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

•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 600 公、南北宽 130 公里,面积约 5 。 3 万平方公里。于 1991 年 2 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 1995 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 14 个油气油田和 6 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 178.1 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08 亿吨、天然气储量 731 亿立方米。

Page 21: 石油 & 天然气

玉门油田• 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

积 114.37 平方公里。油田于 1939 年投入开发, 1959 生产原油曾达到 140.29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 50.9 。创造了 70 年代 60 万吨稳产 10 年和 80 年代50 万吨稳产 10 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Page 22: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海洋石油资源• 除陆地石油资源外,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中国近海海域发育了一系列沉积盆地,总面积达近百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含油气远景。这些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包括: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Page 23: 石油 & 天然气

• 南海海域是中国石油宝库。中国对南海勘探的海域面积仅有 16 万平方千米,发现的石油储量达 52.2 亿吨,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 20 亿万元人民币,在未来 20 年内只要开发 30 ,每年可以为中国 GDP增长贡献 1~2 个百分点。而有资料显示,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 200 亿吨,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海域。经初步估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 230 亿至 300 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据中海油 2003 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在南海西部及南海东部的产区,截至 2003 年底的石油净探明储量为 6.01 亿桶,占中海油已探明储量的 42.53 。到目前为止,渤海湾地区已发现 7 个亿吨级油田,其中渤海中部的蓬莱 19-3 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又是中国目前第二大整装油田,探明储量达 6 亿吨,仅次于大庆油田。至 2010 年,渤海海上油田的产量将达到 5550 万吨油当量,成为中国油气增长的主体。

Page 24: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

Page 25: 石油 & 天然气

天然气资源分布• 我国天然气资源量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盆地。同时,我国还具有主

要富集于华北地区非常规的煤层气远景资源。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勘探,成果已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表明,在我国 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专家预测,资源总量可达 40 - 60 多万亿立方米,是一个天然气资源大国。勘探领域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十分美好。   近几年,祖国的东南西北中天然气勘探喜讯频传,初步为我们描绘出了 21 世纪天然气发展的轮廓。   东,就是东海盆地。那里已经喷射出天然气的曙光;   南,就是莺歌海-琼东南及云贵地区。那里也已展现出大气区的雄姿;   西,就是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在那古丝绸之路的西端,石油、天然气会战的鼓声越擂越响。它们不但将成为我国石油战略接替的重要地区,而且天然气之火也已熊熊燃起,燎原之势不可阻挡;   北,就是东北华北的广大地区。在那里有着众多的大油田、老油田,它们在未来高科技的推动下,不但要保持油气稳产,还将有可能攀登新的高峰;   中,就是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然气勘探战场越扩越大,探明储量年年剧增,开发工程正在展开。四川盆地是我国天然气生产的主力地区,最近又有新的发现,大的突破,天然气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再上一个新台阶。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陆地到海洋,天然气的希望之火冲天旺,天然气大国之梦将在希望之火中化成美丽七彩的火凤凰。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未来的世界里人类肯定会找到比天然气更为理想的能源。但不管将来谁取代天然气,天然气将起到向新能源迈进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桥梁作用。

Page 26: 石油 & 天然气
Page 27: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石油发展战略研究 •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 A 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 B 存在问题• 二、石油形势与供需预测 A 当前的石油形势

B 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预测• 三 中国石油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A 总体思路 B 重点战略

Page 28: 石油 & 天然气

一、中国石油的发展现状(一)简要回顾与发展现状 四个阶段

一是探索成长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以 1959 年发现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发展阶段( 20 世纪 60 ~ 70 年代):主要是 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实现自给,还相继发现并建成了胜利、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全国原油产量迅猛增长, 1978 年突破 1 亿吨大关,我国从此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发展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 1 亿吨原油产量。这十年间我国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能力相当于前 30 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 30 年的 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 90 年代初我国提出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成功实现高产稳产,特别是大庆油田连续 27 年原油产量超过 5000 万吨,创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Page 29: 石油 & 天然气

• 五个过程• 1. 油气资源开发 根据 2000 年底的油气资源汇总情况,我国石油总资源量约 1021 亿

吨,其中,陆上 775 亿吨,海上 246 亿吨;预计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 138 ~ 160 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 47.04 万亿立方米,其中,陆上 38.9 万亿立方米,海上 8.14 万亿立方米;预计最终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 10 ~ 15 万亿立方米。截至 2002 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63 。 5 亿吨,探明率为 40 %~ 46 %;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2.22 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为 15 %~ 22 %;剩余石油可采储量 23.8 亿吨,储采比 14 1∶ ,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近 1.87 万亿立方米,储采比 60 1.∶ 我国现已发现 560 个油田, 193 个气田,建成 25 个油气生产基地。 2002 年生产原油 1.69 亿吨,居世界第 5 位;生产天然气 326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18 位。值得一提的是,西部新疆油田2002 年原油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海上原油产量首次突破 2000

万吨,达到 2147 万吨,海外原油权益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

Page 30: 石油 & 天然气

• 2. 管道建设  截至 2002 年底,我国原油输送管道总长度已达 1.21 万千米,成品油管道总长 2700千米,天然气管道总长约为 1.48 万千米。

  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天然气管道已初步形成华北、西南、西北三大区域性管网,主要是:( 1 )华北地区,已建成中原 -沧州、大港 -沧州、大港 - 天津、沧州 - 淄博等输气管线和一些地下储气库,初步形成了能够统一调度的局部天然气管网。

  ( 2 )西南地区,已建成以南、北干线为主,与川渝两地五大气源连通的环状输气管网,并以南北干线和各气源为依托,直供云南省云天化、贵州省赤天化等。

  ( 3 )西北地区,先后建成了陕西 - 北京、靖边 - 西安、靖边 -银川、鄯善 -乌鲁木齐、涩北 - 西宁 -兰州输气管线及新疆和田电站供气管道等。西气东输管道、长庆 -呼和浩特输气管道正在加紧建设中。

Page 31: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油气运输路线

Page 32: 石油 & 天然气

• 3. 炼油化工及产品

  经过石油石化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我国炼油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总体上进入了世界炼油大国行列。 2002 年,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 2.7 亿吨,居世界第 4 位;实际加工原油 2.2 亿吨,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 1.32 亿吨,分别比上年增长 4.7 %和 3.9 %。国内两大集团生产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达到了《车用无铅汽油》最新国家标准( GB17930-1999 )和柴油国家标准( GB252-2000 )。主要化工产品稳步增长。 2002 年乙烯产量首次突破 500 万吨,达到 541.4 万吨,比上年增长 13 %;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 13.5 %、 20.5 %和 11.6 %。

Page 33: 石油 & 天然气

• 4. 油气田对外合作

  在对外合作方面,我国不仅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加快了国内油气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开发水平。截至 2002 年底,在陆上,中国与国外 45 家石油公司签定合同 51 个,合同区面积近 25 万平方千米,引进外资近 13 亿美元。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 13 个,与外资合作生产原油年均 220 万吨。在海上,中国与 18 个国家和地区的 70 家石油公司签订了 154 个石油合同和协议,目前正在执行的合同有 32 个,合同区面积近 12 万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资超过 90 亿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气田共13 个。

  其中,中海油与菲利普斯公司合作开发的蓬莱 19-3 油田,是继大庆油田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整装油田。

Page 34: 石油 & 天然气

• 5. 国际化经营

  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经过 90 年代中后期的大发展,现在已经从低风险单项油田开发,转向油田生产与技术服务、炼厂建设与管道施工等综合项目开发,从生产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从投入转向回收阶段。形成了北非、中亚 -俄罗斯、南美和南亚 4 个战略发展区。截至 2002 年底,中国石油企业与 26 个国家累计签订石油合同项目 40 个,其中:陆上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或商务项目 31 个,海上石油勘探开发项目 5 个,管道项目 2 个,炼油和化工项目各 1 个。 2003 年三大石油公司又新签定了十几个油气项目合同,其中仅中国石油集团就有 10 个。 2002 年油气作业产量 2250 万吨油当量,比上年增加 600 多万吨,油气权益产量 1700 万吨油当量,同比增长 80 %以上。

Page 35: 石油 & 天然气

(二)存在问题• 1. 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

  我国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 160 亿吨计,只占全球的 3.9 %;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 1/5左右。而且,可采资源约有 3/5 有待探明。据推测,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垩系和第三系的资源占总资源量的 70 %,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总资源量的 43.6 %,这些资源埋藏较深,工艺技术要求高,勘探技术难度很大。从近几年储量增长的构成看,约 65 %的增量来自于已开发油田的老区,增长潜力有限,储量接替难度较大。

Page 36: 石油 & 天然气

中国原油需求预测

Page 37: 石油 & 天然气

2001-2010 年中国原油产量趋势分析图

Page 38: 石油 & 天然气

2004-2010 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预测

Page 39: 石油 & 天然气

• 2. 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

  我国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全国产量的 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 88%)、高采出程度( 75 %)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特别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 27 年超过 5000 多万吨, 2002 年在 5013.1 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计划今后将逐年递减。西部和海上原油产量这几年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 1/5 ;海上原油产量只占全国的 1/8.从近期看,这两个区域的产量增长难以弥补东部的递减。

Page 40: 石油 & 天然气

• 3. 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

  我国石油消费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原油产量增长速度,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2000 ~ 2002 年,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 4.91 %,高出产量增长速度近 3.1 个百分点,年均增加 1104 万吨;石油消费弹性系数达到 0.7 ,比石油生产弹性系数高 0.436.石油“一高一低”现象导致国内石油供不应求,缺口从 2000 年的 5637.73 万吨增加到 2002 年的7236.41 万吨,石油净进口量从 2000 年的 6962万吨增长到 7184 万吨, 10 年增加了 7倍多。预计 2003 年石油净进口量将突破 9000 万吨,进口依存度达到 35 %以上。

Page 41: 石油 & 天然气

• 4. 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从上世纪 90 年代至今,来自社会各界的担忧有增无减。

  一是出于石油进口来源方面的安全考虑。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对中东的控制,实际上间接控制了我国进口石油的资源地。另一方面,我国运输石油的路线缺少选择性, 85 %以上要经过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 - 南中国海航线,极易遭到封锁和控制。近年来,美国在东亚沿日本群岛、台湾岛和菲律宾群岛,精心构筑“太平洋锁链”,拟形成对中国的东向包围;在新加坡设立军用港口,拟控制马六甲海峡;印度全面推行所谓的“有效控制”,试图将南中国海纳入控制范围。此外,马六甲海峡经常遭到组织严密的海盗袭击。所有这些,直接地威胁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石油进口安全。

  二是出于战略石油储备方面的考虑。虽然我国目前已确定分期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库,但离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尚为时过早。这样,在资源供应地,因各种不确定因素如政治风波、军事冲突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或出现供应中断时,我国便丧失了储存进口石油、平抑国内石油市场动荡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于油价大幅上扬的考虑。目前我国尚未大规模参与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没有市场保护屏障,不能对进口石油进行套期保值。无论油价涨幅多大,都只能被动接受。尽管我国在国外已开发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于敏感地区,易受各种因素干扰,从油价上涨中获得利益的机会不大。

Page 42: 石油 & 天然气

二、石油形势与供需预测• A 当前的石油形势 • 1. 世界油气资源丰富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 2002 年底,全球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为 4138 亿吨,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2471 亿吨,剩余石油可采储量 1427 亿吨,储采比 40 1∶ ;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 436 万亿立方米,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211 万亿立方米,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 156 万亿立方米,储采比 61 1.∶ 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世界石油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Page 43: 石油 & 天然气

• 2. 未来 20 年世界石油供需总体平衡,但地区性不平衡加剧

  预计到 2020 年,世界石油需求将以 1.98 %的速度增长,需求量达 51.8 亿吨。欧美等发达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放缓,年均增长 0.9 %~ 1.0 %左右,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增长加快,年均增长 3.1 %。在原油产量方面,预计 2020 年前基本上与需求同步增长,产量水平达到 51.9 亿吨。

  但是,地区性不平衡加剧,北美、亚太和欧洲三个地区 2002 年的石油消费量达 29 。 8 亿吨,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84.6 %。亚太地区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区, 2005年,亚太地区超过北美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区。世界三大石油消费国中有两个在亚太,其中中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本排第三。

Page 44: 石油 & 天然气

• 3. 一批超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业的格局已经形成

  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石油领域的整合开始出现一些新特点。主要是:从多元化经营向产业集中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油田业和服务业的分割向业务综合性、全过程服务,追求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埃克森莫比尔、 BP-阿莫科、英荷壳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务公司垄断世界石油的格局。据称,这些公司拥有世界 80 %以上的优质石油储量,控制着 30 %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 50 %以上的石油技术服务市场份额、 65 %以上的国际石油贸易额和直接投资额以及 80 %以上的石油石化先进技术。近两年国际石油领域的兼并重组趋于理性成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和长远发展,各大公司开始进入内部消化阶段。今后,中国石油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都是这些跨国石油公司。

Page 45: 石油 & 天然气

B 中国油气资源供需预测 •   1. 石油需求预测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煤油、柴油,按 0.6 的弹性系数,折合年均增长率为 4.2 %,预计 2020 年全国汽油、煤油、柴油消费量为 2.5 亿吨;在化工轻油方面, 2002年中国乙烯消费量为 1400 万吨,进口占 61.3 %。预计 2020 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 5 %, 2020 年乙烯需求总量将达到 3370 万吨。若按 50 %的自给率测算,中国需要生产乙烯 1680 万吨,按 30 %的收率测算,届时需要化工轻油 5600 万吨。仅这两项合计,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将超过 3 亿吨,届时原油加工量大体为 3.8 亿吨(按 78 %的收率计),石油消费量约为 4 亿吨。因此,预计 2005 ~ 2020 年中国石油消费量为 2.7 ~ 4.0 亿吨。

Page 46: 石油 & 天然气

• 2. 石油储量、产量趋势预测

  国内专家利用年增储量法和翁旋回法,预测 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储量处在稳定增长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1.5 亿吨;老油田通过调整措施,每年可增加可采储量 2000 ~ 3000 多万吨。预计 2005 ~ 2020 年中国原油产量为 1.75 ~ 1.9 亿吨。原油缺口将增加到 2020 年的 2.2 亿吨,进口依存度提高到 55 %。

Page 47: 石油 & 天然气

•   3. 天然气需求预测

  

  未来 20 年内,随着轮南 -靖边 - 上海、忠县 -武汉、陕京二线和海气登陆等输气管道的建成,将极大地带动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预计2010 年、 2015 年和 2020 年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 1000 、 1500 和 2000 亿立方米。

  从用气结构看,发电用气和城市燃气需求量增长迅速,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例由 2002 年的 13.6 %和 19.6 %分别提高到 2020 年的 32.5 %和 30.8 %;工业燃料和化工用气虽然总量稳定增长,但所占比例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由 2002 年的 29.3 %和 37.5 %分别下降到 2020 年的 20.7 %和 16 %。

  从消费地区看,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及环渤海地区天然气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到 2020 年,上述三个地区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 10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 53.5 %;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天然气需求量为 600 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消费量的 16.5 %。

Page 48: 石油 & 天然气

• 4. 天然气供需平衡预测

  中国的天然气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资源探明程度只有 15 %~ 22 %,增长潜力巨大。据专家预测,在 2020年前后,中国天然气生产将达到高峰产量,中国的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约为 500 ~ 700 亿立方米。

Page 49: 石油 & 天然气
Page 50: 石油 & 天然气

天然气消费走势

Page 51: 石油 & 天然气

 三、中国石油发展的总体思路与战略重点

• A 总体思路

  根据油气资源和经营环境的分析,中国油气发展的战略定位应当是:围绕国家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继续贯彻 " 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约、建立储备 " 的方针,要在立足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保持和增加国内石油产量的同时,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全球油气供应体系,以满足中国经济对油气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立足国内 -- 以国内石油资源勘探开发为主,在保持合理储量接替和储采结构的条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产,保障国内石油的基本需求。到 2020 年,力争国内石油保障程度达到 50 %左右。

  开拓国际 --将国家油气战略置于全球大背景下,积极参与分享国外油气资源,积极进入石油交易市场,多种手段发展国际油气贸易,以合理的经济代价,建立长期安全稳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供应渠道,有效弥补国内油气供需缺口。

  油气并举 --将天然气放在与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结构。争取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使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由目前的 2.8 %上升到 10 %以上。

  厉行节约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气消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争取用较少的油气消耗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建立储备 --逐步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调节国内供求关系,平抑油价起伏不定、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国家石油供应安全。

  根据我国资源分布特点,应按照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的发展思路,在战略部署上做到 " 四个结合 " ,即稳定东部与发展西部、开拓海上相结合;重视石油与加快发展天然气相结合;发展国内油气产业与拓展国外油气供应相结合;开发生产与节约利用石油资源相结合。

Page 52: 石油 & 天然气

• B 重点战略

   1. 石油发展战略

  ( 1 )加强东部精细勘探开发,努力保持原油稳定生产。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 70 %以上。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

  该地区下一阶段石油发展的重点,一是深化老区精细勘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油区块、含油层系,重点搞好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滚动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扩大含油面积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气储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和改善二次采油为手段,积极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难采储量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Page 53: 石油 & 天然气

• ( 2 )加强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建成重要战略接替区。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低 15 ~ 30 个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潜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部的油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储量增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断发现,用新思路去认识复杂地质条件。继续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进风险勘探的原则和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落实勘探部署。以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四川、柴达木等盆地为勘探主攻目标,立争有大突破、大发现。在开发方面,应用深层和特色技术,适时扩大原油生产能力,尽快在鄂尔多斯油区、新疆油区再找到几个 3 ~ 5 亿吨的大油田或油田群。

Page 54: 石油 & 天然气

• ( 3 )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我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 11 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 24 %以上。到 2002 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3.9 亿吨。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 7 %,储量替代率达到 157 %,特别是蓬莱 19-3 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近期的战略重点,一是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Page 55: 石油 & 天然气

• 2 天然气发展战略:• ( 1 )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尔多斯两大盆地,成气地质条件优越,油少气多,油气产量当量比为 0.57 1∶ ,是近期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中部地区天然气消费规模已达到 80 亿立方米 / 年,而且东邻工业发达地区。因此,加强中部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川渝气区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4456 亿立方米,是中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

  在勘探上,继续保持储量增长;在开发与利用上,通过 " 川气东输(忠 -武线) " 工程,有选择地建立天然气化工基地,促进川气从生产、集输到应用的良性循环。

  鄂尔多斯气区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5834 亿立方米。在中国探明储量超过 1000 亿立方米的 5 大气田中,除克拉 2号气田外,其余均集中在鄂尔多斯盆地。该地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个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后的重点是保证北京、环渤海地区和西安、银川等地区及西气东输管道的天然气供给。

Page 56: 石油 & 天然气

• ( 2 )发展西部。包括柴达木、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等盆地,现已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 6360 亿立方米,其中有克拉 2 、迪拉 2 、涩北三个大型整装气田。该地区虽然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埋深达 3000 ~ 5000 米,但目前还处于勘探初期,发现大型油气田的概率大,是我国油气工业的主要战略接替区。今后的战略重点是保证西气东输和涩 - 宁 -兰输气管道有足够的天然气源。

Page 57: 石油 & 天然气

• ( 3 )强化海上。我国海域天然气资源前景广阔,又有靠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独到优势。应该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东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湾盆地等近海天然气资源,加强勘探开发,积极配合天然气管网建设,开拓下游利用市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成为经济优势。特别是要尽快将莺歌海 - 琼东南海域发展成为中国近海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增长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时积极开发东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气。力争到 2010 年,中国近海海域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 1 万亿立方米以上,产气 200 亿立方米。

Page 58: 石油 & 天然气

• ( 4 )加快输气管网建设。围绕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和莺歌海 - 琼东南海、东海 6 大含气盆地,按照 "合理布局、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统筹兼顾 " 的原则,建设全国性天然气骨干管网,改变中国目前基本上是单一气源对单一用户、缺乏足够配套调峰能力的输气格局。天然气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中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因此,我国天然气供给体系,应形成由东海、南海海域向东南沿岸,西部地区向中部、东部发达区输送的总体格局,同时,积极建设从俄罗斯到东北、从哈萨克斯坦中亚到西北的输气干线,逐渐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连接海外的天然气管网。

Page 59: 石油 & 天然气

•   3. 国际化经营战略

  目前,世界石油资源和生产仍处在上升阶段,供大于求,且供应呈现多元化趋势。我国周边国家石油资源十分丰富,北有俄罗斯,西有中亚和中东,南有东南亚和澳洲,东有南美。利用周边地缘政治,有利于我国加快发展海外石油业务。

  我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目标是:逐步建立长期稳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气生产与供应基地,力争使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在油气进口量中的比例达到 1/3 ~ 1/2.

• 一是积极开展国外石油直接投资。采用购并、控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外石油勘探开发,重点放在北非 - 西非、中东、南美、中亚 -俄罗斯、亚太等地区,形成一定规模的海外石油生产、供应基地。

Page 60: 石油 & 天然气

• 二是扩大国际石油贸易。在来源方面,适当减少从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增加从中亚、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口;在贸易方式方面,应改变短期合约、现货交易方式,尽量多采用中长期合约、期货贸易、招投标等方式;在品种方面,不仅要进口原油,还要引进管道天然气、 LNG ,出口成品油;在进口渠道方面,积极开辟陆上通道,积极促成俄罗斯安加尔斯克 - 大庆输油管道;积极建设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 中国东北、环渤海地区的输气管道;积极建设哈萨克斯坦 - 新疆的输油管道。

Page 61: 石油 & 天然气

• 三是建立亚太能源安全多边合作体系。从油气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加强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合作,充分利用 " 上海合作组织 " 的作用,加强与俄罗斯、中亚五国的油气资源合作,重视与东北亚的日本、韩国合作,在合作中增进了解、减少矛盾,在信任中解决双边问题。目前在这方面的考虑较多,主要有:建设中亚 - 中国 -日本、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 中国 -韩国 -日本、俄罗斯西西伯利亚 - 中国的油气管道,以油气运输管网和油气利益为纽带,把不同制度的国家紧密联系起来,并吸引跨国公司参与管道的建设与经营,从而保证东北亚石油消费国的共同利益。

Page 62: 石油 & 天然气

• 四是大力发展海权。国家要通过发展海权,来维护长期、稳定的海上贸易利益,增强对开发主权范围内海洋油气资源的实际影响力或控制力。

Page 63: 石油 & 天然气

• 4. 国家石油储备战略  世界上主要消费国家不仅多方开辟石油生产、供应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储备,以稳定供求关系、平抑市场价格、应对突发事件。美国的石油储备是 4 个月,日本是 3 个月。 IEA规定 90 天净进口量为石油储备量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战略石油储备,现有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属企业储备,不能用作战略储备功能。

  我国在“十五”发展计划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国家石油储备已经正式启动,初选一期建设地址在大连和青岛黄岛, 2005 年底,建成 1600 万立方米储备规模。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应实行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以国家储备为主的方针,争取建成相当于 90 天石油进口量的国家战略储备能力。国家储备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证稳定供应;企业储备是生产经营使用的周转性石油储备。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应严格分开,以保证国家储备库的石油在数量和质量上准确无误。

Page 64: 石油 & 天然气

• 5.节约与替代战略

  目前,我国石油利用效率明显偏低。据统计,现在每千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石油消耗,中国为 0.26 吨,是日本的 3.3倍,美国的 2倍,印度的 1.2倍,这说明中国提高油气利用效率、降低石油消耗的潜力十分可观,应致力于走低耗、节约型的石油消费新路子。从长远来看,在解决中国石油供应短缺的问题上,应积极采取石油替代战略,主要有:合理开发和利用国产优质煤炭替代石油;加快发展核电替代石油;努力培育天然气利用市场、提高天然气产量替代石油;积极发展煤层气产业替代石油。

Page 65: 石油 & 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