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組組 : 組組組 組組 : 組組組 組組 : 組組組 49570031 組組組 49570037 組組組 49570045 組組組 49570087 組組組 49570099 國國國國 - 國國

國際企業 - 德國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組別 : 第九組 老師 : 簡俊成 學生 : 殷毓涵 49570031 林世如 49570037 陳詩琦 49570045 張鳳勻 49570087 方僑瑾 49570099. 國際企業 - 德國. 基本簡介. 基本簡介. 1. 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由 16 個邦組成, 首都柏林。 2. 陸上與九個國家接壤,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國際企業 - 德國

組別 : 第九組老師 : 簡俊成

學生 : 殷毓涵 49570031 林世如 49570037 陳詩琦 49570045 張鳳勻 49570087 方僑瑾 49570099

國際企業 - 德國

Page 2: 國際企業 - 德國

基本簡介

Page 3: 國際企業 - 德國

基本簡介 1. 位於歐洲中部的議會制和聯邦制國家,由 16 個邦組成, 首都柏林。

2. 陸上與九個國家接壤,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

3.在 1871 年普法戰爭中第一次形成統一的國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國和戰敗國,二戰後,在1949 年被美、蘇、英、法四強分割為東德和西德兩部分 。

4.1989 年東歐民主運動蜂起,包括東德在內的各國共產黨政權紛紛垮台;在四強同意下, 1990 年東德和西德終於達成兩德統一。

Page 4: 國際企業 - 德國

基本簡介 5. 歐洲聯盟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聯合國、北大

西洋公約組織、八國集團的成員國和歐洲四大經濟體之一,是當今世界強國之一。

6. 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按 GDP 計算)、世界第二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人口超過8200 萬,是現今歐盟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一個。

Page 5: 國際企業 - 德國

地理、氣候

Page 6: 國際企業 - 德國

地理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南 面臨奧地利和瑞士,西面與法國、盧森堡、比利 時以及荷蘭相界,北面與丹麥相連並臨北海和波 羅的海,是歐洲鄰國最多的國家。面積 357021

平 方千米,國界線長 3757 千米,海岸線長 2389

千米。

Page 7: 國際企業 - 德國

氣候

德國西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往東部和南部逐漸 過渡成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多變,盛行西風。

德國氣溫適中,氣溫變化不大,最冷的 1 月份平均 在攝氏 0 度左右,山區約攝氏零下 10 度, 12 月至 3

月為冬季,阿爾卑斯山區冬季一直到 5 月,夏季平 均在 20 度,最熱月份為 6 月至 8 月。

Page 8: 國際企業 - 德國

交通

Page 9: 國際企業 - 德國

交通

在交通方面,連通歐洲東西部和南北部的高速公路 和鐵路都經過這裡,有歐洲路上「十字路口」之 稱。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歐洲第二大機場,也是貨 運量第一大的機場。而萊因河優良的通航能力使得 德國水運也相當發達。

Page 10: 國際企業 - 德國

歷史

Page 11: 國際企業 - 德國

歷史 1871 年德意志帝國在普魯士王國的基礎上建立,

德 國才第一次形成了民族國家。由此之後的歷史才稱

為德國歷史,之前的只是德意志地區和德意志各民 族的歷史。

Page 12: 國際企業 - 德國

歷史 德意志帝國( 1871 年- 1918 年) 隨著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利, 1871年 1 月 18日,威廉一世 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帝國宣布成立。普 魯士霍亨索倫王朝開始統治新的帝國,首都柏林。帝國統 一了除奧地利以外的各德意志國家,稱為小德意志。 1884 年初,德意志帝國開始在歐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魏瑪共和國( 1919 年- 1933 年)

1918年 11 月德國革命成功後,魏瑪共和國成立。 1919 年 8 月 11日,《魏瑪憲法》經德國總統弗里德里希·埃伯特簽 字生效。 1918 年,羅莎·盧森堡和卡爾·李卜克內西創立德 國共產黨。 1919年 1 月,德國工人黨成立,後來成為德國 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

Page 13: 國際企業 - 德國

歷史 第三帝國( 1933 年- 1945 年)

分裂和重新統一( 1945 年- 1990 年) 由於日益增多的東德人取道匈牙利逃往西德以及東 歐劇變的發生,東德於 1989年 11 月突然撤除了

柏林 圍牆。這一舉動加速了東德的變革,最終促成了 1990年 10月 3 日的兩德統一。根據兩德協議,

合併 後的東、西柏林再次成為新國家的首都。

Page 14: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Page 15: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國家組織:德國是聯邦制國家,由 16 個聯邦州組

成,各州分別設有憲法、議會和政府。最高國家 權力歸聯邦。聯邦州通過聯邦參議院在聯邦層面 得到代表,並參與聯邦的立法。

立法:兩院制(聯邦議院 & 州政府代表組成的聯

邦參議院)

Page 16: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政黨體制:多黨制,政黨擁有特殊的憲法地位, 國家提供財政支援,只有聯邦憲法法院擁有禁黨 的權力。

進入聯邦議院的政黨:德國社會民主黨(社民 黨)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基督教社 會聯盟 (基社盟 ), 90 聯盟 /綠黨 ( 綠黨 ),自

由民主黨 ( 自民黨 ), 左翼黨

Page 17: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聯邦總統:作為國家元首代表德意志聯邦共和 國。他對外代表國家,任命政府成員、法官和政 府高官。他簽署法律檔,使之生效。他有權在特 殊情況下提前解散議會。

聯邦總統由聯邦大會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可以 連任。自 2004 年起由霍斯特·克勒 (基民盟 ) 擔任 。

Page 18: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聯邦總理:聯邦政府內唯一的民選職位。憲法賦 予總理獨自選定部長作為最重要政治部門領導的 權力。他擁有制定大政方針的權力,即有效規定 政府工作的重點。憑藉這些許可權,聯邦總理就 擁有了可與總統民主政體下總統權力相比較的領 導手段。

聯邦總理自 2005 年起由安格拉·默克爾博士 (基民

盟 ) 擔任。

Page 19: 國際企業 - 德國

政治

選舉制度:政黨間要組成聯盟。為了讓選民知 道,他們選舉的黨派將與哪個黨結盟執政,各政 黨在選舉前就頒佈結盟書。選民投票支援某個政 黨,一方面說明自己支援某個黨派聯盟,另一方 面也決定了未來政府中的力量對比。

選舉權:自 18歲以上享有普遍、平等、無記名的 選舉權 (有些地方選舉自 16歲以上即可 ), 聯邦議院

每 4 年選舉一次。

Page 20: 國際企業 - 德國

教育

Page 21: 國際企業 - 德國

教育

德國是一個思想的國度。採ㄧ本多枝之教育體 系。教育和科學、研究和發展被賦予核心地位。

德國的中小學體制和高等教育體制正處於深刻的 變革期,初期成果已經顯現:德國目前是最受歡 迎的留學國家之一、國際頂級科研和專利開發的 場所。

Page 22: 國際企業 - 德國

法令

Page 23: 國際企業 - 德國

法令

德國是社會福利法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的原則 和行政管理的合法性,所有的國家機關都服從憲 法秩序。

《基本法》保證每個公民的基本權情況,所有其 他國家機關都受其判決約束。

Page 24: 國際企業 - 德國

社會福利體制 社會保障:德國擁有高度發達的社會保障體制網(養老、醫療、護理與失業保險),由雇員與雇主 按比例共同籌資。

衛生:德國幾乎所有居民都參加醫療保險 (88%投

保法定醫療保險 ,近 12%投保私人險 )。德國衛生總

支出為 10.7% (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超過經‘

合組織 9.0% 的平均值。

Page 25: 國際企業 - 德國

經濟、科技

Page 26: 國際企業 - 德國

德國經濟的體制一般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 德國是歐盟的創建成員。 歐洲中央銀行設在德國的法蘭克福。 產業主要以工業和服務業為主。 農業

1%

工業30%

服務業69%

農業工業服務業

Page 27: 國際企業 - 德國

工業: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 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 德東工業重鎮:柏林、萊比錫、德勒斯登。 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德國的主要部門有電子工業、航太工業、汽車製造、精密機械、裝備製造、軍工生產等。

德國工業產品以品質精良著稱,技術領先,做工細膩,但成本較高。

德國的工業品在世界享有盛譽,德國也是西歐最大汽車生產國。 慕尼黑(寶馬)、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沃爾夫斯

堡(大眾汽車)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

Page 28: 國際企業 - 德國

2008 年德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達 3 兆 6,558億美元,為歐盟第 1 大經濟體,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次於美國、日本及中國 )。

(GDP)國內生產毛額

0

5 000

10 000

15 000

20 000

25 000

30 000

35 000

40 0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德國

台灣

單位:億美元

國內生產毛額 (GDP)

單位:億美元

國 家 2003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年 2008 年 2009

德 國 24

422 27 451 27

885 29 170 33

234 36 558 33

415

台 灣 3 108 3 400 3 648 3 764 3 931 4 026 3 794

Page 29: 國際企業 - 德國

2008 年德國經濟成長率為 1.3% ,成長幅度較緩和,主因為

美國金融風暴及全球經濟衰退, 2009 年更呈現負成長。 於是聯邦政府為穩定金融市場信心,防止景氣持續衰 退,於 2008 年及 2009年 2 度提出總金額高達 800億

歐元 刺激景氣方案。 在第 2 季強勁復甦的拉抬,德國 2010 年的經濟成長率可

望達到 2.3% 。

經濟成長率

4.76.2

4.95.4 6.0

-1.9

0.7

1.51.2 0.8

3.2 2.51.3

-5.0-6.0

-4.0

-2.0

0.0

2.0

4.0

6.0

8.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 (f)年

:%單位 台灣

德國

Page 30: 國際企業 - 德國

失業人口創新低: 依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 2008 年德國就業人員 總數

為 4,035 萬人,較 2007 年成長 1.5% ,失業率由 2007 年

的 9% 下降至 2008 年的 7.8% ,為兩德統一以來最低失業率。

但 2009 年的失業率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上升至8.2% 。

失業率

5.7

4.4 4.1 3.9 3.9 4.1

5.9

10.6 11.7

10.8 9.0

7.8 8.2 8.6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1月

:%單位

台灣

德國

Page 31: 國際企業 - 德國

德國經濟向來倚賴出口,過 去 5 年來一直是全球出口冠軍寶座,但根據德國聯邦統計

局最新資料,德國汽車、機 械、電子及化學等主要產業 自 2008 年下半年以來,除化 學業外,均呈現嚴重衰退情形。 2010 年開始全球景氣回暖和 歐元幣值下滑,也拉抬德國 的出口,國內消費和就業 市場都可因此得利。

出口值

0.0

2 000.0

4 000.0

6 000.0

8 000.0

10 000.0

12 000.0

14 000.0

16 000.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單位億美元

德國 中國 美國

單位:億美元

國 家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美 國8

187.89

059.810

366.411

482.012

874.410

569.0

德 國9

083.09

778.211

203.613

211.014

415.411

163.0

中 國5

933.27

619.5 9 689.412

177.814

306.912

016.6

Page 32: 國際企業 - 德國

德國在過去五年的進口 金額都持續穩定成長, 但受全球金融風暴的影 響, 2009 年的進口值呈

現下降,進口排名也被 中國迎頭趕上。

單位:億美元

國家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美國 14 697.0 16 734.6 18 539.4 19 569.6 21 036.4 15 580.9

德國 7 144.9 7 811.1 9 208.3 10 537.3 11 803.8 9 271.0

中國 5 612.3 6 599.5 7 914.6 9 559.5 11 325.6 10 055.6

進口值

0.0

5 000.0

10 000.0

15 000.0

20 000.0

25 000.0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單位億美元

美國德國中國

Page 33: 國際企業 - 德國

我國出口值 57億 3,035萬美元 (2008),與 2007年相比:+10.74%我國進口值 74億 7,949萬美元( 2008),與 2007年相比:+5.80

主要出口項目液晶或發光二極體顯示之指示面板、太陽電池、機器零件及附件、無線電話機、二輪腳踏車、錄音或錄製用之空白媒體、印刷電路板、車輛之零件及附件、鋼鐵螺絲螺帽、單石積體電路晶粒及晶圓。

主要進口項目化學品或化學製品、晶圓、單石積體電路晶粒及晶圓、機械、小客車及旅行車、供計量或檢查半導體晶圓或裝置之儀器或器具、醫藥製劑、風力發電機組、專供配合機器使用之電子控制設備、菸品。

我對德國投資 1 億 7,718萬美元( 1952-2009/2)(經濟部投審會資料)德國對我投資 17億 8,142萬美元( 1952-2009/2)亞洲台灣排名第九

雙邊經貿協定1988年台德互免海運所得稅協定1990年台德貨品暫准通關證制度協定2002年台德投資促進合作協定

Page 34: 國際企業 - 德國

科技 德國於 2006年 8 月推出 17項高科技策略計畫,計劃至2009 年投入 150億歐元從事研發。

研究發展經費占 GDP 比率 年 台灣 美國 日本 德國 韓國

2000

1.97

2.

74

3.

04

2.45

2.

39

2001

2.08

2.

76

3.

12

2.46

2.

59

2002

2.18

2.

66

3.

17

2.49

2.

53

2003

2.31

2.

66

3.

20

2.52

2.

63

2004

2.38

2.

59

3.

17

2.49

2.

85

2005

2.45

2.

62

3.

32

2.48

2.

98

2006

2.58

2.

66

3.

40

2.54

3.

22

2007

2.63

2.

68

3.

44

2.54

3.

47

目標: 2010 年

占GDP 3%

17 項高科技研發計畫安全防護科技 服務業植物科技 奈米科技能源科技 生物技術環境科技 微系統科技資通訊科技 光電科技車輛與交通科技 材料科技飛航科技 生產製造科技太空科技 健康研發與醫藥科技海洋科技

Page 35: 國際企業 - 德國

基礎建設 - 運輸 交通網便捷,公路及鐵路運輸量居歐洲第一

德國境內高速公路達 4 萬 327 公里、鐵路 1 萬 1,978 公里、 水路 7,450 公里,境內法蘭克福是歐洲第一大貨運暨第二 大客運航空運輸站,漢堡港係歐洲第二大也是全球第 11 大 貨櫃港,德國在水、陸、空四通八達的運輸網設施下,得 以迅速連結歐洲及世界。

德國公路及鐵路每公里年運輸量名列歐洲第一名。

德國因地處歐洲樞紐,加上境內基礎建設良好,交通網便捷,成為東歐、西歐、南歐及北歐貨運運輸必經之地。

Page 36: 國際企業 - 德國

社會 & 文化差異

Page 37: 國際企業 - 德國

人口:總人口數超過 8200 萬,是現今歐盟成員國中人

口最多的一個。 德國人口主要是德意志人。 德國的大部分民眾屬於中產階級。

性別 :

社會文化

Page 38: 國際企業 - 德國

風俗習慣: 社交禮儀 : (1) 勿直呼德國人的名字。稱其全稱,或僅稱其姓, OK! (2) 勿疏忽對“您”與“你”這兩種人稱代詞的使用,表尊重。

服飾禮儀 : (1) 男士不宜剃光頭。 (2) 少女為短髮或披肩髮,燙髮的婦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習俗禁忌 : (1) 不宜隨意送人玫瑰或薔薇,前者表示求愛,後者則專用於悼亡。 (2) 德國人對黑色、灰色比較喜歡。 (3) 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德國人認為是十分無禮的。

社會文化

Page 39: 國際企業 - 德國

民族性與價值觀: 民族性:「嚴謹」、講求「秩序」、重「紀律」、「一絲不茍」,亦 有強烈的「種族優越感」。 價值觀:「自尊」,排斥其他種族的行為。  Ex.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殺害猶太人,只因民族自尊為納粹的訴求。 「民主」 、 「自由」。 (1) 強調集體成果。 (2)注重合作精神。 (3)關心長遠利益。 (4)講究公平與效率。

社會文化

Page 40: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

Page 41: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特色 德國人多屬日爾曼族,愛好“大塊吃肉,大口喝酒” 。

德國的早餐比起午餐和晚餐是最豐盛的 ,在旅館或 政府機關的餐廳,早餐大多是自助形式;在辦公室內

大多都設有專門煮咖啡和茶的房間,職工在上午 10點 和下午 4 點各有 20 分鐘的喝咖啡或茶的時間,他們同

時 還要吃一些糕點。這種點綴,可以防止中午和晚上因 饑餓而過量飲食,是一種科學的“飲食習慣”。

Page 42: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特色 德國人招待客人講究節約、簡單,飯菜僅夠主客吃 飽,營養足夠就可以了 。

在德國喝啤酒,酒量不大者不必擔憂,因為酒宴 上,德國人互不勸酒也不逼酒,喝者各自量力而 為。

Page 43: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 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費量達 66 千克,居世界首位 。 德國豬腳最大之特色乾式豬腳不只去掉油膩,又富含瘦肉,且皮嫩酥脆,吃到嘴裡不怕腥味,即使當做零嘴也很合適。

補充:嚴格的品管,受檢商品由衛生部門直接委託警察局辦理,警察經常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出入商場和超市,檢查衛生並購買各種食品,然後送到食品檢測所進行檢測。

Page 44: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麵包消費量高居世界榜首,每人每年要吃掉 80 千

克麵包。早餐和晚餐的主食為麵包 。種類:有三百種以上 有大麵包、小麵包之分 大麵包可重達 1 公斤, 而小麵包所指的不是加 甜餡的麵包,它只是小 而圓的麵包。

Page 45: 國際企業 - 德國

飲食 德國人均啤酒消費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啤酒肚”。 慕尼黑啤酒節 ,從 9 月 17日 到 10 月 3 日。最初是由 1810 年 所舉行的一場巴伐利亞皇室婚禮所演變 而來的,當初為慶祝婚禮的飲酒狂歡, 如今則成為德國境內最盛大、最具 特色的傳統民俗慶典。 德國的 10 月正值大麥和啤酒花豐收的 時節,人們在辛勤勞動之餘,也樂得歡 聚在一起,飲酒、唱歌、跳舞、以表達 內心的喜悅之情。

Page 46: 國際企業 - 德國

休閒活動

Page 47: 國際企業 - 德國

休閒活動 演講,音樂會,歌劇,話劇 特別習慣每星期流一次汗,打球,跑跑步,做做各項運

動,藉由運動保持身體健康,更擴大交際圈。 休假:在西方國家中,德國可得上是休假最多的”休 假冠軍”。德國人每三天中就有一天休息。在職人員 每年都有 30-50天的休假時間。還有各種各樣的宗 教日及每周兩天休息日。國定假日 (12-15天 ),薪 水照拿,天主教掌控的邦內,假日就跟著變多。

Page 48: 國際企業 - 德國

語言

Page 49: 國際企業 - 德國

語言

德語屬於印度日爾曼( Indogermanisch )大語系中之日爾曼語族,與丹麥語、挪威語、瑞典語、荷蘭語及英語為同源。

您好嗎? 我愛您

Page 50: 國際企業 - 德國

外交關係

Page 51: 國際企業 - 德國

外交關係 德國與世界大多數的國家有邦交關係,超過 200 個 駐外機構遍布世界及在 11 個國際機構設有代表處。 一九九 O年德國的統一、意味著德國完全的獨立自 主,不再受到盟國的制約,而德國領土向東擴張,其 綜合國力更是增強不少。因此,德國政正在重新調整 其對外關係,而歐盟、美國與東歐,還是德過最重要 的外交利益所在。同時,德國也在尋求一個新的國際 地位,比如加 入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成為常任理事國。

Page 52: 國際企業 - 德國

宗教

Page 53: 國際企業 - 德國

宗教許多德國人不屬於任何教會。傳統上天主教和新教 的德國福音教會是德國 2 個最有影響的教會,另外 還有新教的其他幾種派別。東正教徒主要是來自希 臘和塞爾維亞的外籍勞工及其後裔,希臘東正教會 按人數列為德國第三大宗教組織。除此之外還有 1.7% 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餘的 26.3% 的人口則沒有宗教信仰,或屬於其他較小規 模的宗教。 當今德國的猶太人人口為約 12 萬人,德國的猶太

人 數量居西歐第三位。

Page 54: 國際企業 - 德國

社會結構

Page 55: 國際企業 - 德國

社會結構 德國在發展中的工業社會中,第一級的產業 (如農、 礦業 )數目會持續減少,第三級的產業 ( 服務業 )

和相 關職業勞工人數則不斷上升;此外,第二級產業也 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統括來說,德國的社會歸類 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社會”。德國已發展為以服務業 為主的社會;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社會中,休閒、 消費與人們的個別需求已成為社會中人們生活的一 大部份。

Page 56: 國際企業 - 德國

與德西相較,德東在其結構上仍是一個傳統的工業 社會,以計畫經濟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工業社會結 構,在德東加入德西的政治及經濟體系之後,基礎 被徹底地拆除了。起初人們盼望透過 1990年 7 月

1 日生效的東西德經濟及貨幣統一,促使德東經濟快 速成長,但蘇聯最高權力的跨台及東德本身經濟即 將破產所造成的生產落後,導致希望未能實現。

Page 57: 國際企業 - 德國

結果德東與德西在經濟上的龐大差異及德東高達 30%到 40% 的失業率,由此令人認清期待德東、

德 西在經濟及社會方面快速同化是如此的不切實際。 德東、德西生活型態上巨大的差異,加上過去存在 於西德社會中的差異,已成為一個重大的政治問 題;而此差異需要時間加以緩和。

Page 58: 國際企業 - 德國

社會福利 德國是一個高稅收高福利的國家,社會貧富差距相 對較小。這種經濟模式被稱為社會市場經濟模式。

是西方建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最早的國家。按照救 濟法,所有無力自助並無法從其他方面獲助者都有 資格領取社會救濟金來維持生活。失業者還可得到 相當於工資三分之二的失業救濟。

Page 59: 國際企業 - 德國

德國在子女補助方面,為了減輕教育和培養子女給 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每個有撫養義務者都可得到 子女補貼,補貼從孩子出生發放到18歲,如上學 和接受職業培訓則發至27歲。收入低於一定限度 的家庭,每個孩子還可得到24個月、每月數百歐 元的撫養費。算起來,一個有3個孩子的失業家庭 每月領到的各種救濟、租房補貼等可達到2500 歐元甚至更高,相當於一個高級工程師的月收入。

Page 60: 國際企業 - 德國

高福利來自高稅收。德國稅收制度繁瑣復雜,稅率 之高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德國的高福利制度使人一 生都有生活保障,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負擔過重、貧 富差距拉大的弊端,有利於和諧社會的安寧。但同 時應該看到,這一模式也滋生了許多阻礙經濟發展 的因素。

Page 61: 國際企業 - 德國

首先,高福利使國家和企業負擔過重。目前德國社 會生產總值的17%用於社會福利,政府開支巨 大,國債劇增,基礎建設和教育方面的投資因此減 少。其次,高福利使無業者悠閒自在、高枕無憂,高稅 收又使企業和工作者不堪重負、怨聲載道,不利於 發揮個人的社會責任和激發就業積極性。更嚴重的 是高稅收使工資附加成本過高,勞動力成本昂貴, 產品在全球化大潮中失去競爭力。此外,高稅率使 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造成內需低迷,影響擴大生 產和提高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