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 Upload
    milos

  • View
    57

  • Download
    9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过程技术的基本涵义. 过程技术指的是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能够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 过程技术中的“技术”,不是计算机、卫星电视等的“硬技术”;而是指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式的“软技术” ,如程序教学、合作学习、讨论座谈、游戏模拟等。. 过程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特点. 丰富的实践机会 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或问题引导的教学,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有意义的任务,需要与学习材料充分互动,进行不同情境下的实践。 重视强化或反馈 对学习的效果采用多种形式反馈,让学习者知道学习思路和达标的方向。 重视个别差异.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Page 2: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过程技术的基本涵义 过程技术指的是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学

习,并且能够适应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教与学的模式和方法。

过程技术中的“技术”,不是计算机、卫星电视等的“硬技术”;而是指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式的“软技术” ,如程序教学、合作学习、讨论座谈、游戏模拟等。

Page 3: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过程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特点 丰富的实践机会

– 一般采用任务驱动或问题引导的教学,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去完成有意义的任务,需要与学习材料充分互动,进行不同情境下的实践。

重视强化或反馈– 对学习的效果采用多种形式反馈,让学习者

知道学习思路和达标的方向。 重视个别差异

Page 4: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的基本结构 小组学习的目的:在于激励有效的小组讨论,

共享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小组人员的划分原则:一个小组应当不超过 10

个人,最理想的是 4 到 6 个人。

讨论这样划分的原则提出的依据。

Page 5: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T

S

SSS

S

( A )教师控制

引用:德里克 (Derek) “ 课程开发中的教育技术” (1982)

讨论:在什么情境下可以采用教师控制的讨论

Page 6: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T

S

S

SS

S

( B )小组控制

引用:德里克 (Derek) “ 课程开发中的教育技术” (1982)

特点:一个小组控制的讨论或座谈 ;学生自由地相互影响,使意见集中; 甚至不一定需要教师参加讨论

研讨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采用小组控制的讨论?

Page 7: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中教师将 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Page 8: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中的教师角色 领导者

– 掌握讨论的大方向 促进者

– 在小组内推进自我表达和相互影响 中立主席

– 控制着讨论进程,但不做实质性帮助 顾问

– 需要时可提供帮助与信息 特别提醒:这要视所采用的小组方法的形式、内容和结构,以及其特定的教育目的和目标而定。

Page 9: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活动

教师控制 学生控制(中间状态)

经过预先计划和组织的讨论有结构的方式预测结果容易

自由没有计划不加指导无结构的方式预测结果困难

Page 10: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讨论: 1 、小组学习有什么好处? 2 、实施小组学习有什么困难?

Page 11: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方法的优点 较高的认知目标 ; 创造性的思考技能 ; 交流的技能 ; 人际关系技能 ; 理想的态度性格 。

Page 12: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小组学习方法的缺点 小组方面的困难

– 组织困难、人员要求高、多种方式、不能常规评价成绩

态度问题– 学生不习惯、不积极参与、不愿承担义务;

教师要转换角色、不愿意接受挑战

Page 13: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几种常用的小组学习方法 教师控制的讨论;非正式小型座谈会; 个别指导; 合作项目;微型教学; 互助小组。

Page 14: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教师控制的讨论 可以强有力的控制学习讨论的方向; 可以用在相当大的小组中 形式比较自由,但教师仍然是主体,是

中心; 采用有控制的讨论是为了强化课程的基

本主题。

Page 15: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非正式小型座谈会 非正式的小型座谈会常穿插到讲课或较大的小

组练习中,以激发讨论和提供反馈; 两人到四人的小组,用较短的时间 (通常不超

过 5 分钟 )来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然后每个小组再将所讨论的内容向整个大组汇报,或者和另外的小组合作来共同作出结论;

在正式的课堂情况下,非正式的小组座谈是使学生积极地占用课堂时间的一个极其有用的手段;

这一方法也能用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考。

Page 16: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个别指导 需要研究的主题或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教师来选择,如何组织也是由教师来决定;

个别指导是在知识、应用、分析与评价方面提供帮助的有用工具;

学生在个别指导下所完成的工作是一篇文章、一个项目或是回答一系列问题;

一个较大的缺点,就是教师常常有一种变得高于一切的倾向,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也把个别指导当成一种“小型讲课”

Page 17: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合作项目 是发展协作和人际关系技能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手段 ;

个别化学习的一些优点就能在一个有组织的小组支持下得到巩固,缺点则得到克服 ;

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尽到自己的本分,否则整个小组的效率可能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

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的项目尤其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Page 18: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微型教学 微型教学是将重放录像法用于教师培训的

一个范例;– 受训的教师要在一个学生小组中 (通常为 4 至 7 人 ) 对这些技能

进行短时间 (5 分钟至 20 分钟 ) 实习,这一段时间的活动录在录像带上,然后再放给受训的教师看 ( 一般有评价人员和其他受训人员同时在场 ) ,以获得即时反馈,并对其所表现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评价。

– 最后产生的小组反馈 ( 评价人员的意见和在场学生所做的观察 )能帮助实习教师来分析自己的完成情况,使他能重新组织课程再教第二组的学生。同时,此后还紧接着重放录像,能再进一步进行分析、评价,以便发现需要做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利用这一“教和重新教”的循环办法,就使实习教师有机会把他从重放录像和从其他小组以及其他反馈中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

Page 19: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 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

互助小组 互助小组是学生们在没有教师在场的情况下自愿地聚集在一起,通过同学教同学的过程来讨论共同的问题,交流思想和进行相互帮助。

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互助小组是自发形成的,教师或校方的某些鼓励也可能提供了触发作用。显然,学生们参加这样的小组在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上具有特别的价值。在很多远距离学习课程中,成立互助小组受到积极的鼓励,而且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助于弥补独立学习的相互隔离和开展互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