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2013 10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訊 第一期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 View
    250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2013 年 10 月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系訊 第一期

Page 2: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

1 2社會參與專題: 動保×性別×烏頭翁社

5 迎 新 宿 營

7 華 文 文 學 講 座

1 0 推 薦 書 單

目錄

2 華 文 大 事 紀

Page 3: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2

【本系近期活動預告】

11/8【華文文學講座】楊牧x奚密x胡續冬x陳黎

11/14【華文文學講座】何榮幸老師

12/18衆聲喧「華」: 華語文學的想像共同體國際學術研討會

【駐校作家】102 學年度第一學期駐校作家:鍾文音 老師

是的,繼 101 學年度擅長劇場與詩的鴻鴻老師之後,

本學期非常榮幸邀請到擁有許多行旅經驗的鍾文音老師

擔任此次駐校作家。

這學期老師於每周二在人文學院 B117 開有「創意書

寫」(早上九點到十二點)和「小說創作(二)」(下午兩點

到五點)的選修課程,課程詳情請洽華文文學系系辦公室

(人文學院 B303)。

鍾文音老師,畢業於淡江大學大傳系,現專職寫作,以散文小說為主;以攝影為輔;以

繪畫為修身。曾獲各大報文學獎、世界華文小說獎等多項重要大獎,至今筆耕十數年,被譽

為九 0 年代崛起的優秀小說家。2011 年出版台灣島嶼三部曲《艷歌行》、《短歌行》、《傷歌行》,

並著有散文《寫給你的日記》、《昨日重現》、攝影圖文書《暗室微光》等,是相當重要的台灣

現當代文學作家。

【當期華文文學講座】

另一個名字:言叔夏 × 黃湯姆

本系系友言叔夏和黃湯姆於畢業後再次回到系上為我們帶來一場令

人動容的演講。除了帶來自己的散文創作《白馬走過天亮》(言叔夏)、《文

學理論倒讀》(黃湯姆),也提出許多關於現當代華文創作的討論──「內

我與外我」,別有一番意義與啟發。

102 學年度第 1 學期

9~10 月華文文學系

系大事紀

大事紀 Events

Page 4: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3

【東台灣生態文化學程】楊家旺老師:人與自然對話

楊家旺老師現為荒野保護協會解說員、環境資訊中心專欄作家,此

次演講再度提醒我們人與土地互動和諧之必要。老師為我們介紹多種自

然環境和生活於其中的各式大小動植物,及大環境與動植物間的交互影

響、轉變。並以蔡振南〈母親的名叫台灣〉(歌曲)、莎拉‧史坦因(Sarah

Stein)《生機花園》、《西雅圖的天空──印第安酋長的心靈宣言》為討論

基礎,提出環境保護的方針與永續經營之法則。

【當代世界文學選讀】林蔚昀老師波蘭文學和翻譯:

鱷魚街、辛波絲卡、魯熱維奇

聽眾用欣賞世界文學的角度去了解波蘭歷史的滄桑,與活在艱困時代

中的文學大師們──布魯諾‧舒茲(Bruno Schulz)、維斯瓦娃‧辛波絲卡

(Wisława Szymborska)、魯熱維奇‧羅塞維茲(Tadeusz Rozewicz),以

及舒茲的《鱷魚街》和另兩位大師的詩作。

留波的名翻譯家林蔚昀老師二十三日獲頒波蘭文化貢獻榮譽獎章,曾

多次推介台、波兩地的文藝創作與相關藝文活動,是我們與波蘭之間,國

際性文學藝術交流的重要推手。

【當期系上榮譽事蹟】

本校 102 學年度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優良教師:吳明益老師、楊翠老師

102 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生論著獎勵

研究組:何孟儒同學

創作組:莊政霖同學、楊若榆同學、曾于珊同學

大學部陳信傑同學影片「銀色謀殺」榮獲第七屆東華創藝短片獎最佳攝影獎、觀眾票選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y2LorxZn0Q

大事紀 Events

Page 5: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4

本校學生陳信傑、陳宇暘、梁小琪共同製作微電影「猜拳」榮獲教育部 102 年度性別平等教

育微電影甄選5萬元首獎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Tcl8vMhtyc

須文蔚主任帶領東華大學數位中心輔導團隊參與今年度教育部「偏鄉數位關懷推動計畫

優良團隊選拔競賽」榮獲經濟面全國第一名、文化面第七名,相關報導詳見聯合報「數

位輔導闢產業商機 鳳林稱冠全國」新聞稿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7/8185893.shtml

報導提到,教育部推動此計畫已進入第八年,而「鳳林鎮數位機會學習中心」(DOC)成

立於民國九十六年,輔導當地民眾、社區及產業等,對鳳林地區的發展功不可沒。中心曾經

幫忙「花手巾染布坊」向勞委會爭取多元就業補助,並與遠雄悅來飯店合作,設置客家聚落

基地,讓來往遊客選購;另經由鍾景華接下父祖產業的「鍾家臘肉」,藉由中心電子商務課程

輔導,已成為相當知名的當地特色產業,並成為總統年節訪視伴手禮。在文化方面,協助推

動當地原住民族譜數位化,近期更推出「菸樓迷路.百鬼夜行」文化祭典等重大工程,將文

創融入地方產業,推動鳳林的在地就業與長久發展。

《創世紀》詩雜誌 9 月秋季號「校園詩人伸展台」刊出本系陳昱文、林育德、莊政霖等

三位詩人作品,另在「詩發現場特集──校園發聲第五站」介紹東華大學的創作環境

報導提到,人文社會科學院成立時首任

院長由楊牧老師擔任,「便決定了文學志業在東

華的發展,將是學術創作雙軌並行」。並提到當

時與文院一起創立的中文系,以及後來轉型為華

文文學系的經過和現況。

本系透過邀請多位詩人親臨演講、開設創作

課程,「培育出不少 70 後的新世代詩人,如:孫

梓評、劉亮延、林餘佐、甘子建、馬思源」等多

人。

大事紀 Events

Page 6: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5

吳明益老師小說《複眼人》英文版出版,為台灣作家首度與全球第一大出版社蘭登書屋

攜手合作。博客來網路書店專文報導:

http://www.books.com.tw/exep/activity/activity.php?id=0000054250&sid=00000

54250&page=1

馬來西亞華裔英文作家歐大旭(Tash Aw)為《複眼人》撰寫書評,刊登於英國衛報:

http://www.theguardian.com/books/2013/sep/28/man-compound-eyes-wu-min

gyi-review

報導除了詳細描述《複眼人》的全書內容,並對此書極其稱譽,還於網頁下方十分用心

地介紹了吳明益老師。

報導提到,「吳明益的《複眼人》可媲美村上春樹的《1Q84》、楊.馬泰爾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及瑪格麗特.愛特伍的《洪荒年代》。」、「這不僅是關於台灣東海岸的故事,也

是一位迷失的小男孩及其傷心欲絕的母親,在失落中找回愛及救贖的動人旅程。」另外,它

也特別註明:中文版由夏日出版社出版。

(圖、文/蘇楷婷)

大事紀 Events

Page 7: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6

「結束了!散會!請大家趕快回家吧!

要下雨了!」

工作人員喊了幾次的散會,場中的人群

仍不願離去。

「好捨不得喔!好快就結束了…」

憶及昨日的營火晚會,白天在學校草原

上奔跑嬉戲,偵探般穿梭在東華偌大的校園

當中尋找影片當中的兇手,同時間又得小心

獵人的追捕,為了闖關遊戲,跑遍學校各個

學院,鯉魚潭的山水風光,牛山呼庭因為颱

風經過產生的四層樓高的浪…。

一切仍歷歷在目,而今卻到了分別的時

刻,任誰都想耍賴片刻,因為捨不得。

系學會辦過大大小小的活動,這一次的

迎新宿營也不過是其中之一,卻是我最有感

觸的一次,也許是參與者深刻體會了我們的

用心,聽聞學弟妹甚至偷跑到練習表演舞蹈

的場地偷偷看我們,看著我們一點一滴累積

的成果,才知道短短兩天來的感動是會一直

留存的。

「我們再排演一次喔!最後一次了!大

家加油!」總召雯君喊著,隨著練習次數與

勞力負荷的加重,練舞者與工作人員疲憊而

汗流浹背,但沒有人抱怨。反而因為是最後

一次排演跳得更加賣力。律動過程腦海中不

斷浮現一切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企劃書的撰

寫、開會討論後不停地修改、找尋找活動場

地、聯絡廠商等等。希望活動能夠辦得精采,

卻又得一切從儉,系學會自成立以來沒有收

過完整的系學會費,這屆是收到最多的一

次,系學會感到學弟妹的期待與盼望。因此,

學長姐希望能留給學弟妹最好的花蓮印象。

藉由學長姐的帶領,使他們看見花蓮最美的

關於人的風景。

第一天的活動是闖關遊

戲,先由學弟妹們看完一部由

系上陳信傑學長拍攝的關於

謀殺案的影片,接著在學校各

個學院當中尋找工作人

員設置的不同關卡,在

關卡中尋找線索、逮捕

兇手變成了此項活動的

贏家。活動中的影片及

生命中的微光 × 106級

迎新宿營 Welcome To The Party

Page 8: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7

關卡都是系學會成員們辛苦的策劃與製作,

利用暑假期間留在花蓮利用短短兩個禮拜完

成拍攝,兩個月剪輯而來的成果,影片的播

放只佔了活動短短幾分鐘,卻是整個活動的

核心。其中一個闖關遊戲「那些年我們一起

追的女孩」讓人印象深刻,活動首先桌面上

準備了各式各樣的裝飾物以及化妝用品,每

個小隊必須在時間限制內完成妝扮「心目中

的沈佳宜」,最後由關主裁判哪一小隊的妝扮

接近他心目中的沈佳宜。比賽過程中,小組

隊員需要以兩人三腳的方式「朝著心目中的

沈佳宜」奔跑,能夠追到心目中的沈佳宜才

是優勝者…奔跑的那瞬間,會不會回想起高

中時候,怎麼追都追不到的女孩/男孩?抑或

是怎麼努力都追不到的分數呢?不管了!就

盡情的奔跑吧!在這當中沒有是非對錯,我

們共同記憶了學校偌大的草原以及即使面臨

颱風仍然陽光普照的花蓮特殊氣候和風光,

忘情於山海之間忘卻一切煩惱。

到了傍晚的壓軸時間,負責帳篷同學們

一起搭起帳篷、生火烤肉,一邊分享早上闖

關的驚悚以及隊友的各種醜態,遊戲彷彿使

我們回到了兒時,也使我們更親近彼此,在

大一新生們談笑的同時,工作人員偷偷到了

晚會的表演場地,搭設地燈、音響等器材,

練習舞蹈,必須確認晚會的活動能夠順利進

行,每個人都戰戰兢兢,然而真正的表演使

我們無比興奮。活動開始主持人準備了笑話

暖場,我們在幕後緊張地等待,擔心在場上

出錯,練習的時間漫長,表演卻如此短暫。

表演結束後,學弟準備了火舞表演,看著那

些與火光擦身而過的瞬間,大家為他捏了把

冷汗,也許他為了不到五分鐘的表演而練習

了好幾個月,但這些努力也得到了應有的回

報。

「花蓮的土地會黏人」我想不只是土地,

彷彿身處在山海之間,天地遼闊與世無爭,

世界安靜下來,聽山風聽海浪聲,自然地也

願意傾聽其他人的聲音,相較都市社會步調

慢了許多,人也自在的多,黏住了,就捨不

得了,捨不得這樣的自由以及自在的歸屬。

也許迎新就是想把這份感動傳染給更多

的人,一起在花蓮的土地製造屬於我們的回

憶,活動當中每個人就像回到了小時候,盡

情的玩樂,不必多想其他,沒有了束縛,像

是回到了家,不再因為隻身到外地念書感到

孤獨茫然與無助,而留連與不捨的此刻,是

我們都彼此傳染了這份感動,期待能夠延續

下去。

祝福這份感動能夠在脆弱的時候常在心

中,像是在黑暗中,看見了微光,支

持著我們繼續前進。

(圖、文/鄭淙宇)

迎新宿營 Welcome To The Party

Page 9: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8

另一個名字:言叔夏 × 黃湯姆 演講側記

多年以後,校友言叔夏

和黃湯姆回到東華演講,帶

著他們的新作品《白馬走過

天亮》及《文學理論倒讀》,

兩個題材相差之大的作

品;然而它們的共通點是:

寫作者都使用「另一個名

字」寫出他們的作品。

關於「另一個名字」,

言叔夏說「不同的名字代表

著身世、符號的不同,同時

也是失落的開始」。對言叔

夏而言,不同名字的轉換成

為她寫作上的盾牌,近似日

本的無臉人(のっぺらぼ

う)概念,透過「字典裡找

不到任何意義的詞彙」所拼

湊的名字,讓她相信從這個

名字開始,將寫作視為一種

逃逸的場所。「寫作難免會

碰到一些倫理性的問題,所

以這個名字才讓挖掘變得

可能」,言叔夏相信另一個

名字可以帶她到另一個遠

方,重新找到認識這個世界

的方法。

提到「湯姆」,黃湯姆相信

名字像咒語,存在著經驗與

印象的召喚。名字代表著文

學裡的ㄧ種「身分」,透過

這個名字來寫作,不斷的與

自我對話救贖並清理。黃湯

姆說不清楚為什麼要這樣

做,他覺得是「ㄧ種刻意的

遺忘和缺恨」,然而回到最

後「我終將把這個名字打

掉」。

黃湯姆而後回應言叔

夏所提到的散文寫作的倫

理問題:「我可以寫嗎?為

什麼我可以寫?我這樣寫

會不會傷害到他人?」。從

事社會報導工作多年的他

認為,文學和這個社會必然

要產生互動,但書寫/被書

寫、拍攝/被拍攝、報導/

被報導之間的倫理分界確

實是一個讓他不斷去思考

的問題。

「寫作者可能很難去迴

避自己的那片叢林,那片叢

林可能來自個我的童年」。

言叔夏接著談起影響她寫

作很重要的電影,那是日本

導演寺山修司的《死者田園

祭》。「如果給你一個時光機

華文文學講座 LECTURE

華文文學講座 LECTURE

Page 10: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9

器回到一百年前,把祖母殺

掉 , 還 會 有 今 天 的 你

嗎?」,電影敘事相互悖離

的死亡、回到童年與自我交

談的影像讓她印象深刻。

童年讓言叔夏想到遠

方,她說「當年來到花蓮不

像在遠方,遠方反而像是童

年的追憶」。她說到西部海

岸特有的嚴厲姿態,家鄉林

園鄉的顏色、溫度、味道的

強烈,「其顏色是灰鬱鬱,

帶著不安的氣息」;她並憶

起童時搭上夜車來到花

蓮,探望住在療養院的叔叔

「那個長期移動的狀態,搭

上搖晃的夜車,我所前往的

目的地的是漂浮的」,因而

透過書寫,言叔夏想發動新

的語言重返童年,重新走過

一遍關於自我的旅行。

黃湯姆回應與歸納,言

叔夏《白馬走過天亮》裡的

散文帶著豐富的地域和移

動的空間感,所以他說「書

寫為了詮釋旅程」。文學本

身也具備了多重形式的界

線,語言的、記憶的、形式

上的。言叔夏擅長微物及內

向性的挖掘,黃湯姆則提出

了文學向外的可能。

討論到文學的內與

外,黃湯姆也同時表達了自

己對文學的看法:「生命裡

都有文學的存在,重要的是

你如何逼視、挖掘個我」,

他認為文學是人人可為之

的,它能不能成立只在於有

沒有精良的語言工具和技

藝。「文學最艱難的便是內

我的挖掘」,湯姆這樣認

為。「題材如何找尋?要鑿

的多深?什麼時候要放

手?」湯姆在讀《白馬走過

天亮》看見的是ㄧ個寫作者

關於書寫的珍貴。

言叔夏讀黃湯姆的作

品認為,有許多大量他者的

介入和存在,她岔了出去想

到了昔日《天下雜誌》拍攝

的教改的影片。「多年以前

接受教改體制的那些人讓

我好奇,那些他者的生命會

流到什麼地方去?」言叔夏

說逼視這些故事存在著一

個結界,「生命裡不可測的

力量,可能要用預感或語言

才能接近」,那個結界對她

來說,是ㄧ種生命的細節。

言叔夏提問黃湯姆怎

麼看待《文學理論倒讀》裡

大量的他者,他提到了台灣

最龐大的他者,就是島內四

十七萬名移工,台灣絕不容

忽視的一群。回到文學書寫

的向外,那樣關懷的擴張同

時也是族群包容的另一種

力量,黃湯姆說「語言可以

成為議題」,因此他相信文

學對外與社會聯繫的重要

性。

談及移工與地域性的

遷徙議題,由於黃湯姆的書

裡也大量出現「移轉」的命

題,他開始分享當年往返北

城與花蓮火車上讀書的時

光:「藉由沒有計劃性的移

動所產生的不同的定點、身

分的轉換,才能讓自己更接

近寫作狀態」;言叔夏也有

相似的經驗「研究生的日

華文文學講座 LECTURE

Page 11: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0

黃湯姆,本名黃同弘。九七年倉促出版詩集《海岸山脈》。曾以報導與編輯為業,後於東華大

學華文系碩士班創作組畢業,《文學理論倒讀》是他的中輟以及復學之書。

常,我和他人走不一樣的

路,常拿著書搭著 280 號

公車從政大、公館一路坐到

天母棒球場」,她說那是「偷

來的時光和故事」,一趟她

與書的安穩旅程。

黃湯姆最後補充自己

與閱讀的意見,「各位怎麼

認 定 一 部 作 品 的 原 創

性?」,他認為原創是艱難

的,對於種種的抄襲事件,

他也希望用寬容與等待的

觀點來看待。他說「文學是

不斷的回歸母體的重寫與

漂流」,他也認為《文學理

論倒讀》的原創性是極低

的,「我只把它視為我的筆

記本」,然而記下這些字句

也讓黃湯姆思考,當初記下

的理由是什麼,當年的黃湯

姆怎麼去思考這些話,《文

學理論倒讀》就是對當年的

「我」的回應。所有累積的

閱讀筆記,包括筆名,黃湯

姆說都是偷來的,因而有了

這本書。

會後的半小時聽者對

言叔夏提出疑問,「理論與

你的寫作有什麼樣的影響

或關聯?」。言叔夏談起自

己在學院的時光,並常常質

疑,甚至排斥理論的真實

性:「理論可能不是理解,

而是ㄧ種反抗」;寫作是從

縫隙裡挖掘的ㄧ種創造性

工作,然而言叔夏也坦言自

己嗜讀精神分析論的文

本,「自我的安定會援引並

意識到身體、個人與私人政

治的存在」。

「文學理論並不是人切

身的疼痛,它解決不了生命

真實的事件」,言叔夏最後

談起這段北城記憶:「木柵

潮濕的地下室一樓大房

間,有著三四十個隔板,我

好像住進了ㄧ種文本」,這

是ㄧ種他人與歷史的奇妙

感覺。「有一天住對面的媽

媽睡不著覺,問我有沒有鬼

故事可以讀?她進到我的

書櫃裡抽了一本克莉斯蒂

娃(Kristeva)《恐怖的力

量》」,那個媽媽問她《恐怖

的力量》恐怖嗎?這個空間

與事件讓言叔夏生命裡留

下了一個刻痕般的記憶,城

市裡人和人之間的界線與

不可侵犯性讓她感覺生活

裡的「異質性」使我們意識

到存在,也讓人找到善待別

人的方法。她說,學院的體

制很難理解這些事情。

言叔夏和黃湯姆讓我

們看見了當代兩種散文的

典範(內我與外我),無論

是個我如何去理解挖掘生

命,生命都得必須透過「異

質性」回應這個世界。在這

樣身分的流轉、內在與世界

的理解,這場對談讓我們去

思考一件事:關於善待他

人,如何以生命對話?

華文文學講座 LECTURE

※延伸閱讀:言叔夏《白馬走過天亮》(九歌)/黃湯姆《文學理論倒讀》(二魚)/寺山修司《死者田園祭》

言叔夏,本名劉淑貞。一九八二年一月生。有貓之人。白晝夢遊。夜間散步。東華大學中文系、政

治大學中文所畢業。現為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曾獲花蓮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全國學生文

學獎、林榮三文學獎。著有散文集《白馬走過天亮》。

華文文學講座 LECTURE

(圖、文/楊廷浩)

Page 12: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1

看見他者,我們以為的存在

宗潔老師:「書單的概念是好的,可是很難去召喚一本書來『就是這一本了!』,閱讀是慢

慢累積的過程,古今中外可以看的書太多了!這一期系刊的主題是『社會關懷』,從這樣的一個

角度,我選擇了這樣的兩本書!《我們》跟《共病時代》看起來像是兩本完全不同主題的書,

但其實蘊含著同樣的思維——『看見他者,我們以為的存在』」

一本書可以去開啟接下來的十本書

《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

命記事》

顧玉玲 作

印刻 出版

2008,

「關於夢想與失望,選擇與無法選擇的

異鄉人「我們」的抵達之謎。」

《我們》是長期投身於社會運動的顧玉玲

第一本作品。這本書主要是在描寫的是幾名菲

律賓移工在台灣的故事,透過這樣的追溯移動

和勞動的生命印記,對臺灣的社會現況進行撞

擊和反思。

一方面寫他們的故事,同時也在裡面夾融

著自己的生命經歷。顧玉玲以自己的過去經驗

跟這些女性移工進行對話,將這樣的「他們」

翻譯給「我們」知道。也透過這樣的書寫過程

忠實地呈現移工獨特、不容簡化歸類的故事,

進而希望能將他們拉提至一個能和台灣人一樣

的「我們」的獨立位置。

將鏡頭拉遠至整個社會,可以發現這些年

臺灣對於不管是外籍配偶抑或是移工的想像和

認知確實也到了應該去做檢核的時候。從之前

台菲衝突、黃湯姆學長在網路上辦了一個善待

在台美一人的串連活動以及前一陣子台勞聚集

在台北車站被驅趕等等的例子可以得到證實。

臺灣社會上普遍有這樣的風氣,對於異己的「非

我族類」進行劃界和汙名化。將他們圈限在一

個空間禁止他們闖入我們的生活場域,認為這

樣的異己必然是站在一個錯誤的狀態。這樣的

一個現象正顯現一種恐懼他者會威脅自己的情

態,不單單造成了歧視,更衍生出對立和隔閡。

「看見他者,看見那些我們以外的存在,

去包容,才有可能去改變世界。」這樣的一個

生命歷史,造就了這樣的關照跟回顧。顧玉玲

沉著、耐心的說著這些人的故事,從這樣的觀

看角度我們也了解到為什麼她會如此關心這樣

的議題。這本書透過這些人的故事,讓我們進

行反思。也讓我們理解到一點,唯有打破本位

主義,公平以及尊重才有實現的可能。

推薦書單 BOOKS

Page 13: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2

Zoobiquity

《共病時代》的作者是位醫生,他把人

的疾病跟動物的疾病,從很多類似性的角度

出發、找很多例子,試圖使這兩個過去好像

各自為政的區塊連結起來。就像其中一章談

到昏厥,是一個人類的動作,其實動物也會

昏厥…,等於作者去連結這些,把人與動物

放在同一個平台上,相等看待、探討。書中

引用了很多資料,背後都是由很多的書來

支撐,加上其實會發現他的第一章,就開

出一連串的書單,所以有時候一本書可以

去開啟接下來的十本書、有時閱讀就是如

此!書中的每一個章節,作者會講一個核心

的概念,其中宗潔老師認為最重要的概念

是:人跟動物的界線其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

涇渭分明,很多人會發現人類社會的獨特現

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人類社會,在自然界亦

是多可以去比對的。

其實這也是一種「他者」,即今日的弱

勢,可能是人也有可能是動物,人的部分可

能是移工、遊民、底層的或是外族的,或是

與他人不同宗教、政治、性別,人各自用各

式各樣二元對立來區隔,包括這陣子的多元

成家,強烈的爭議,汙名同志甚至亂倫。這

些都是我們一直在畫界線把我們自己人和

「他者」築起一道牆分別彼此,所有非我族

類,就會被認為是錯誤的,更可能被汙名化,

野蠻、落後、不道德…,盡可能以各種難入

耳的字眼來指稱「他者」,優越自我。

要能突破這樣的區隔最重要的關鍵在

於,必須要看到其實我們和他們、牠們沒有

什麼不同,必須去接受這個事實,再去談論

任何公平、道德、或是尊重…,才有可能成

立,愚昧的認為自己才是獨一無二,以至高

點上去看這些人事物,那是永遠不可能把他

們、牠們放到一個可以跟自我對話的位置上,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這兩本書的性質不一樣,

但它們卻可以放在

同一個點去閱讀他,

是一種自我與他者

對話的位置。

Barbara

Natterson-

Horowitz

Kathryn

Bowers 著

陳筱宛 譯

臉譜 出版

2013,

推薦書單 BOOKS

(圖、文/林祐瑄、陳芷舷)

Page 14: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3

《學生社會參與(一)

動物生存權:

收容所囚困的靈魂》

華文系是個動能磅礡的系所。在眾多老師帶領下,學生對社會與土地一向有凝視與關懷

的眼睛,本期與下期系刊將訪談六組以自己的方式進行社會參與的同學,包括文史與田調、

社會運動、弱勢關懷、社團與組織、在地認識、兒童與社福、多元性別以及動物保護。讓華

文系的學生對社會參與產生更多關注,知道系所的同學各自往甚麼方向施力,進而思索應該

把自己放在甚麼象限。

臺灣實施《動物保護

法》已十六年,流浪動物面

臨的問題與困境卻沒有得

到應有的改善。楊富民與吳

文宜參與動物保護(後簡稱

為動保)運動已兩年,關於

流浪動物應有的生存權與

福利,他們在關心動保議題

的這兩年間建構出自己對

於動物保護的核心價值;不

僅只是關心,對於自己身邊

的流浪動物也付出行動,能

力範圍內收養、轉貼動態、

適當餵食流浪動物……他們

從自己的身邊開始延伸,實

踐也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回想最初參與動保,楊

富民談起他兩年前自己家

裡所養的貓。最初家裡養過

的兩隻貓,這兩隻貓只是代

哥哥飼養,其中一隻卻在某

一天突然從家裡消失,本來

對於動物沒有深刻感情,卻

因為貓的出走而激起許多

不同的想法;但真正讓他開

始動保是之後父親收養的

一隻流浪狗,在貓走失之

後,他說在一個大雨天,那

隻狗跑來家門口,牠斷了一

隻腳、毛也髒髒的,卻撲向

他們、不停地搖尾巴,看著

那隻狗發抖來到他們家。牠

們的出走與到來,才讓楊富

民開始關心、參與動物保

護。

楊富民和吳文宜都

說,參與動物保護最常遇到

的難題就是自己的核心價

值被質疑。楊富民說人們聽

到動物保護,最常問的問題

就是:你救的了多少流浪動

物?以撿海星的小故事為

喻,楊富民表示今天能救了

專題 Project

Page 15: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4

一隻,就有所不同了。吳文

宜也指出相似的問題,她

說:「外人最常問為什麼你

們關懷動物,不關心底層那

些生活困苦的人民?」但是

她也說,如宗潔老師說過

的,這只是邏輯上錯誤,因

為關心動物和關心其他事

情並不衝突。楊也提到動保

議題常被其他社會議題壓

縮,甚至被忽略,同樣在一

個報紙版面下,可能大家會

先看到某個抗爭、某個政黨

鬥爭,卻會忽略動保的部

份,好像這些動物對於大眾

而言,價值都不如其他同樣

在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而她

也延伸說這在教育上也出

了許多問題,學校教育幾乎

不會提及這一塊,是故這些

觀念的建立自然就會來自

家庭。而家長聽到子女想要

收養流浪動物,第一個反應

往往都是「不要、很髒」或

者「養動物很麻煩」一類的

回答。對待動物的正確概念

急需在社會大眾之中被建

立。

談對於動保的想像,他

們提及曾經去過的收容所

和最近在比較廣為人知的

TNR 計畫。楊富民說過去

他們曾兩個禮拜拜訪一次

收容所,去關心收容所動物

的狀況,但每兩個禮拜就會

有數隻狗過了犬隻的領養

期限(十二天)而被安樂

死,他們每次到了收容所就

因此會見到不同的狗,而這

樣的負擔與心理壓力也讓

他們難以承受。吳文宜也提

到她對於 TNR 計畫(註 1)

的看法──對這個計畫的正

確性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她

問說:「我們如何能決定牠

們的生殖?」但她也說這是

在這情況下不得不然的結

果,動物和人類一樣應該享

有有生存權,然而教育和環

境教人們對動物的生存權

冷感。尤其是幾個月前因為

狂犬病而起的棄養潮和撲

殺的聲浪更令所有動保人

士心碎,人們對待動物的方

式在此時被看得更清楚,而

他們也積極分享臉書「放牠

的手在你心上」的活動,試

著讓大眾已以不同的眼光

看動物。對於動物保護,他

們都說台灣在這一塊上出

了許多問題,不論是教育、

體制、觀念……與先進國家

相比,台灣在這些點上都無

法跟上。舉凡德國、瑞士,

在他們的國家內都有健全

的收容/領養制度,教育上

也有所不同,而在他們的大

城市裡是很難看見流浪貓

/狗的,而且收容所也是以

「保護動物」為宗旨,而非

「收留」動物。民眾的教育

和政府的立法仍是台灣無

法繼續在動保上繼續前進

的問題。他們希望動物能有

自己的生存權,也能擁有自

己的生存空間。

1. TNR 計畫: TNR 全寫為 Trap Neuter Release ,是藉由誘捕、絕育、釋放以

達到減少流浪動物數量的目的。通常進行完絕育手術會在犬/貓的耳尖剪去

一小角,以辨識該動物是否已進行手術,以免浪費不必要的資源重複捕捉,

也讓想要收養流浪動物的飼主可以得知該訊息。

專題 Project

(圖、文/鄭宇翔)

Page 16: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5

《學生社會參與(二) 個人走向集體:異同踩街 ,東岸彩虹嘉年華》

東岸茁長,同遊與同走。

第三屆花蓮同志大遊

行承繼、擴大了前兩屆的訴

求,對同志處境的聚焦從校

園到花蓮在地,並且將觸角

延伸到同志身分和原生家

庭的關係。「同志成家,帶

伴回家。」婚姻與家庭不是

只有異性戀可以享有的權

利,同志戀情需要走出悖德

孽子的陰影,需要原生家庭

的認可與祝福。

在女研社讀書會遇到

花蓮同遊總召梁雅婷,詢問

她願不願意受訪。後來記憶

倒帶,發現自己更久以前就

見過對方。也許是同

伴社擺攤的時候,或

者之後同志大遊行的

宣傳。梁雅婷在通識

課上講述同遊相關事

宜,語調溫吞緩慢,講話前

需要想一想,但是清晰,像

是確認/思考後再表態,一

種淘選的過程。事實上梁本

人對性別運動的參與也是

如此,對她而言這是一條由

小而大逐漸繁盛蜿蜒的路

徑,因為自己的同志身分而

加入同伴社,後來籌辦同

遊,最後再和朋友們一起經

營女性研究社。她從個人的

同志身份認同中出走,走到

更廣大的發聲位置,也走入

更深的內化紮根。

高中的時候梁雅婷意

識到自己喜歡女生。當時所

處社群氛圍友善,並且身為

一個婆(femme)較不易

被社會辨認出同志身分,她

曾經以為低調安靜的生活

是永久而安全的。「婆安

全,但是兩難,妳可以隨時

隱遁進異性戀世界,但你又

時時刻刻被質疑你的性向

是不是只是暫時的?」最初

梁雅婷並沒有想要跨出舒

適圈,身邊不缺拉子朋友,

她不需要進入任何同志團

體去尋求歸屬感或資源。直

至被有相關困擾的朋友拉

入同伴社以後,她才意識到

大多數同志處境的艱難。

一年前梁雅婷被邀請

社課上同志文學的主題,她

以同志書寫為切面,讓社員

敘寫自己的生命故事,讓那

『我』與『我們』,

自我對群體的建

構和擲聲。

專題 Project

Page 17: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6

不只是拉子,還是個女性。

些在系所或是家庭受到壓

制,甚至把自己包裝成直同

志(對同志族群與同志議題

友善的異性戀者)來逃遁外

界壓力的人們走出被噤聲

的狀態。

這是雙向啟發,社員伸

出觸角去讀去寫,梁自己也

看見了同志族群形色不一

的困境與迷途。這些集體面

臨的困頓僵局讓梁思考自

己究竟應該為這些「同伴」

們做些甚麼,她應該選擇什

麼樣的姿態表態發聲?於

是她在第三屆花蓮同志大

遊行擔任總召,選擇悖反以

往默默度日的樣貌,號召花

蓮的同志一起走上街頭。她

回憶那段忙碌填塞的前置

準備,認為最困難又核心的

部分就是生產訴求。

伴侶盟九月時開始連

署多元成家法案,花蓮同遊

在籌辦時認為應該延續伴

侶盟的熱度大力推廣,這樣

較有利於爭取法律效力的

支持,工作團隊為此構思了

很多關於家庭的訴求。『最

開始是「給我們一個家」,

但這其實帶有上對下的施

與意味。後來再經揣摩,才

想出了「同志成家,帶伴回

家」,這個訴求除了和北部

伴侶盟有所對應外,還提及

了之前沒有被提出的同志

與原生家庭之間的糾結。』

而問及花蓮同遊應如何在

地化時,梁雅婷提出工作團

隊這幾年來觀察到的問

題:「花蓮同志大遊行遊參

與者一直都是以外地人居

多,本地人因為害怕性向暴

露而不太敢露面。」東岸遊

行規模不似北部那樣磅礡

而易於隱匿在人群間,並且

花蓮社區/部落的相互關

係小而緊密,在遊行中曝光

極有可能會「被出櫃」。東

岸的同志大遊行是為當地

人所辦,但弔詭的是,籌辦

者多為外地學生。為了避免

和在地連結真空/斷裂,在

一、二屆觀察到這樣的現象

以後,籌辦的工作小組就一

直在想辦法把花蓮的在地

脈絡放進同志大遊行的訴

求中,除了參考北部的運行

模式外,還積極和東部各個

不公開的同志組織/群體

聯繫,鼓勵他們站出來,希

望能走出更貼近花蓮在地

的路。

梁事後回溯第三屆同

遊結束後的心情:『隔天我

到志學街上買飯,一切都像

曇花一現一樣,世界如常運

行,昨天的喧鬧好似只是煙

火綻放。』這並非只是曲終

人散的惆悵而已,梁還懷疑

這樣的巨型人力耗損會不

會只是徒勞?如果要為同

志爭取權益,是不是要更長

久、續航力更高的運動?

『同志大遊行應該怎麼繼

續傳承接替?有沒有別種

運動的可能性?』

專題 Project

Page 18: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7

1. 伴侶盟:

全名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是由各個性別運動團體聯合組成。伴侶盟認為國家對異性

戀以外的婚姻與家庭關係缺乏想像,更遑論法律上的保障,於是提出「同性婚姻、伴侶制

度、家屬制度」民法修正草案,致力於改善多元性別的夥伴在親密關係與家庭相關的法律

處境。

烏頭翁社的自我凝視》

每一種出發都會激盪

出更多的自我對話與自

省,梁雅婷踩街後開始回來

思索自我的定位,開始冀求

能有更多資訊的吸收與自

我建構,希望能有一群人一

起讀書、討論性別相關的議

題。於是上學期末,他們從

同伴社的女性讀書會分出

了女研社。『同伴社以「同

志」的角度切入,而女研則

以『女性』。女同志是女性

主義中的一支,我們希望把

視角拉大,除了閱讀和同志

相關的文本之外,還能好好

爬梳女性相關的理論與議

題。』

花蓮台鐵宿舍搬遷一

案爭訟多年,去年十月判決

前夕,自由街突發火警,烈

焰沖天,二十多戶舊宿舍轉

瞬付之一炬。面對國土計畫

一波波接連而行,各界對於

老屋存廢、居住權等問題也

多有所爭議,而在東部花

蓮,亦難免卻。

東華烏頭翁社更因此

事,開始了對台鐵宿舍搬遷

案的關注。隔月,他們針對

這一事件,成立了「反台鐵

宿舍迫遷小組」,並在臉書

上發起了「一人一通打電話

打給台鐵」的活動,嘗試凝

聚眾人之力,體現公民爭取

自身權益的精神。

然而烏頭翁社介入之

時,也是事件將近末尾的時

刻。抗爭多年,官司敗訴,

居民無力再爭,無奈之餘,

竟也一一遷離。雖然在法理

上台鐵是站得住腳的,然而

官司之敗不代表權利當

敗。烏頭翁社員突然認知

到,他們必須與台鐵進行更

積極而有效的溝通,使雙方

對等協商,最終能夠讓居民

得到情理相當的補償。

幾個月前才是社會運

動生力軍的陳知寧,也是此

事的工作者之一。

陳表示,在進入大學前

的最後一個暑假,731 反旺

《學生社會參與(3)東部視野:

專題 Project

(圖、文/陳知寧)

Page 19: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8

中(現反媒體壟斷)遊行在全

台串聯,她驚覺傷害媒體多

元發聲的嚴重性,所以即便

當時並無此類社會運動的

經驗,她仍然選擇了走上街

頭,以求削去這項傲慢的壟

斷之惡,同時為自己的立場

發聲。身為一位公民,這責

無旁貸。

在如此因緣際會之

下,她認識了同在現場的烏

頭翁社前輩們。往後便一起

參與了規模更為龐大的九

一大遊行。這也就成為往後

她在烏頭翁社耕耘的契機

了。而烏頭翁社最初是由一

群在青平台結識的東華人

所草創。2012 年他們共辦

「校園圖博週」系列活動,

漸次凝聚共識,因此有了地

下社團「東華夜未眠沙龍」

(烏頭翁社)的雛形。他們與

藏人議題淵源頗深;同時也

關心周遭的同志、人權等

案,有過幾場講座,與當時

的東華人往來座談思想。

然而當陳進入烏頭翁

社時,卻也正值創社元老們

將紛紛畢業的時刻。烏頭翁

社當時已經有不少的活動

產出,除了繼續接辦台教會

或其他組織的講座外,他們

也開了一次人權讀書會,以

明社團定位。他們離析出社

團核心關懷在於,人權、環

境、在地等,於是往後的活

動也將由這些為主體脈絡

出發。

如何在地?東部以觀

光開發為經濟想像的環境

議題甚多,這裡的環境、歷

史背景相較於西部,都具有

相當的獨立性質。面對抗爭

連線相對不易、運動的磅礡

程度也有所差別,東部爭取

訴求的方式,也絕非只需一

味複製北部即可。

畢竟社會實踐自有其

諸多可能,除了推翻令人不

滿的現狀之外,還必須規劃

後續的重建與經營,一味進

行顛覆。陳以為,在體制之

內的人,若能夠就其所見當

中病灶加以改革,則可使效

率彰顯;或者尋求體制之外

的顛覆,也必須與社福團體

或 NGO 組織等相互配合。

總而言之,這些社會實踐以

及社會關懷是必須多面向

同時並進的。

陳知寧表示,東華投入

在地關懷、社會議題的師長

極多,各自的核心關懷也多

有所不同,無論從什麼向度

切入的用功,都是極其辛苦

且值得延續的。且東華人絕

大多數人都是外地移入

者,正因如此,從事社會運

動更應時時刻刻有警覺、有

自省;在地有在地的思維,

我們不應過度以自我的角

度,來批判這裡的人事現

象。她也期許烏頭翁社能夠

成為一個更成熟的學生社

會關懷、意見交流平台。然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之前,

他們希望更深入這塊土

地,爬梳它的人文歷史脈

絡、自然地景等等,以建立

更堅實的在地認識。

專題 Project

(圖、文/吳雨宸)

Page 20: 奇萊文訊 第一期 十月號

19

發行人:須文蔚

主編:鄭宇翔

執行編輯:王詠竹 吳雨宸 林祐瑄 陳知寧 陳芷舷 楊廷浩

鄭宇翔 鄭淙宇 蘇楷婷

美術編輯:陳芷舷

特別感謝 游宗蓉老師 黃宗潔老師 梁雅婷 楊富民 吳文宜

2013年10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