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NJCPE 区区区区区区 区区区区区区 7 7 —— —— 区区区区区区区 区区区区区区区 池池池池 池池池 池池池池 池池池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 Upload
    kin

  • View
    207

  • Download
    3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池州学院 陈晓华. 第五章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区域开发概论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我国区域开发战略模式演变与西部大开发 区域规划概论.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关于区域开发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定义。.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陆大道在 《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 中,对“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区域地理教案区域地理教案(( 77 ))

————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开发与规划

池州学院 陈晓华池州学院 陈晓华

Page 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五章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第五章 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区域开发概论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我国区域开发战略模式演变与西部大开发

区域规划概论

Page 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关于区域开发的概念,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定义。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Page 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陆大道在《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中,对“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辨析 :

“ 在西方语言中,‘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是属同一个概念,其基本的内涵是:在宏观国民经济增长的背景下,区域经济总量获得增长,人口增加及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物质性和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地区间建立了合理的经济关系,逐步缩小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为此目标而制定的区域政策。”

“ 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初级活动占很大的比例,运用‘区域开发’概念能比较确切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基本特征。”他特别对“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两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Page 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1.“ 区域开发”所涉及的对象和过程,是物质的、有形的,因而是具体的,其结果是产量和产值的增加、技术的进步等。“区域发展”除了这些内容外,还包括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及产业总量的增长,内部结构与对外经济、技术、社会联系的合理化,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衡化、人口城镇化和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等。

2.“ 区域开发”概念较多地表述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初期及中期的经济活动,而“区域发展”则全面体现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经济活动,特别是能确切表述工业化高级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的社会经济活动,是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高级的发展活动。两者在层次上有所区别,而且“区域发展”概念的外延更为广泛。

Page 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3.“ 区域开发”概念较多地体现为由一种状态、一个阶段到另一种状态、阶段的过渡,从无到有的过程,强调“开发”、“促进”、“突变”;而“区域发展”概念强调的是渐进的过程和提高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具有断面的特征;后者是表述连续的过程,具有历史性的特征。

除了上述差异外,“区域开发”所论述的事物内容基本上局限于区域内部,而“区域发展”还涉及到较多的区际问题,也就是将研究的区域放在与其有关的区域群体中去考察。尽管在我国“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两个概念有以上区别,但它们之间一致的含义仍然是主要的。而且,“区域发展”概念的内容可以包涵“区域开发”。

Page 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陆大道主要从“区域开发”和“区域发展”概念差异的角度对“区域开发”进行了界定,认为“区域开发”概念较多地表述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发展的初期、中期的经济活动,具有物质性、初级性、突变性等特征,因而“区域开发”的内容可以包涵于“区域发展”概念之中,甚至“区域发展”可以替代“区域开发”这个概念。

把区域开发仅仅界定于区域发展特定阶段的经济活动,有些狭窄。例如,人类在工业化之前的农业开发活动、发达国家在工业化之后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活动都不能包容在区域开发的概念之中。而且“区域开发”与“区域发展”是两个并行的概念,只是在涵义上各有侧重,而不应该看作后者包容前者的关系。

Page 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张敦富主编的《区域经济开发研究》对区域经济开发问题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研究。该书对区域开发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区域开发,即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不损害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Page 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张敦富把区域开发概念界定于“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是一种传统区域开发的概念,即把区域开发仅仅看作一种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活动,我们把这种传统的区域开发模式称为资源依赖型或资源指向型开发模式。

从区域开发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资源开发只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初级形式,区域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技术开发等较高级的区域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成为区域开发的主流。资源,尤其自然资源,在人类的开发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正在呈现下降的趋势。

Page 1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叶裕民著《中国区域开发论》则力图建立区域开发学的学科体系。认为:“人类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区域开发。与区域经济学相比,区域开发学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研究它,它都客观地在起作用。区域开发则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区域开发学研究的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对区域开发的定义是:“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Page 1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叶裕民则充分注意到了区域开发的主观性,强调“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该主体自始至终控制着开发进程,一旦开发主体不存在了,该开发活动也就不能够继续”。这个论点虽然弥补了以往关于区域开发的资源决定论的缺陷。

但她对区域开发主体的单一性、开发活动的原创性以及开发过程的时效性的论述,显然又有失偏颇。因为区域开发并非都是由单一主体控制或实施的,这种情况只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例,而人类的大多数区域开发活动却是在人类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本能驱动下,或者在市场竞争的利益驱动下而自发展开的,而且由于开发活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单一主体是很难胜任的,往往是由众多主体共同参与实施的。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不仅中央政府支持,而且由西部地方政府、东部和中部积极参与,甚至广泛吸收海外力量共同实施。例如当前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不仅中央政府支持,而且由西部地方政府、东部和中部积极参与,甚至广泛吸收海外力量共同实施。

Page 1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区域开发,是指人类的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的拓展过程,有 3 个基本涵义:

①开发活动限定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不包括人类的其他开发活动,如开拓疆土的政治性开发活动、发掘地方文化或民族文化的文化开发活动等,这主要是由这个概念的经济学的学科属性所决定的。

②这个概念突出了人类经济活动的区域性,区域是这个概念的核心要素,即重点放在人类开发活动在特定区域或区域之间的展开上,而不是泛泛谈一般的经济开发问题。

③这个概念细分了“开发”的涵义,即开发包括“开”和“发”、“拓”和“展”两层意涵,英文在翻译中文“开发”这个单词时,也是用了 DEVEL

OP 、 OPENUP 、 EXOLOIT 等词汇,表明“开发”不仅仅是指人类原创性的开拓活动,也包含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意涵。自从人类开始经济活动以来,区域开发的活动从未间断过,将来也不会终结。

一、区域开发的概念内涵

Page 1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人类的开发活动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过程。

区域开发的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大体上一致,因而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划分区域开发的发展历程。在各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开发也具有特定的内容和特征。

人类区域开发划分为以下 3 个大的发展阶段:

二、区域开发的发展阶段

Page 1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1 资源开发阶段是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区域开发的主要开发模式,其特点是开

发活动以资源为核心而展开,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是区域开发活动的关键因素。在农业社会,资源开发的主要指向是土地资源;而早期工业化社会,资源开发的主要指向是矿产资源和农林牧资源。

2 产业开发阶段是工业化中期和后期区域开发的主要模式,其特征是开发活动以资本为核心展开,投资和金融成为拉动区域开发的主要动力,农业产业化和资金密集型产业成为开发的主要内容,适应产业开发需要的第三产业也获得较快的发展。资源虽然仍然是影响开发活动的一个要素,但已经不是关键要素,而资本和市场则成为影响区域开发的主要因素。

Page 1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3 高科技开发阶段是后工业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开发的主要开发模式,其特

征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高科技产业开发为主导的区域开发活动。知识、教育、科技等非物质因素成为影响区域开发的关键要素。

当然,这 3 个开发阶段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资源开发阶段也可能萌发产业开发的因素,产业开发阶段也会存在资源开发和市场开发的某些内容,即使到了高科技开发阶段也一定有资源开发和产业开发的遗留。因此,这 3 个阶段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一个区域特定时期的开发主题,而且可以据此揭示区域开发的基本特征,并进而科学地划分区域开发的类型或模式,对于揭示区域开发的规律,促进区域开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Page 1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根据区域开发的 3 个阶段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区域开发分为 3 种主要模式,即资源开发模式、产业开发模式和高科技开发模式。

第一节 区域开发概论

三、区域开发的主要模式

Page 1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是区域开发的初级模式和普遍模式。最初,开发的原意是指通过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和自然资源,因此人们习惯上理解的开发就是自然资源的开发。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利用力的提高而不断拓展。随着人类取得和使用资源的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被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像空气、风景等,现在也已属于自然资源的范畴。技术的进步可以使一种资源更有效地被利用,今天的 1吨煤比 19

00年可以多得 7倍的电力。尽管人类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发展,但只要一个地

区的经济发展还停留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层面上,就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开发的程度上。

资源开发模式

Page 1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产业开发模式是区域工业化进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开发模式。产业开发不同于资源开发:1 开发的依据和目的不同。资源开发的主要依据是本区域的资源优势,尤其是

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发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经济;产业开发的主要依据是资本和市场,即尽可能多地吸收和组织资本,扩大投资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

2 开发的基础和条件不同。资源开发对区域的经济基础要求较低,只要具备了必须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就可满足资源开发的要求,即使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资源开发也可以进行;但产业开发所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只有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能够满足产业开发的条件。

3 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资源开发由于受到自然资源禀赋的局限,开发的项目和内容等都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开发活动主要着眼于当地的资源等条件,不能放眼区域外的资源和市场,因而开发活动的规模和广度也是有限的;产业开发是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进行的,投资的领域和项目没有任何限制,而且由于开发和投资面向国内外广阔的市场,因而开发的规模不断扩大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Page 1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高科技区域开发模式目前正在成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新兴区域开发模式。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以计算机与宽带数字通信为代表,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信息科技的发展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改变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改变科学方法和技术发展的轨迹。

全球化经济合作与竞争以及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世界带来新的格局,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进入更高的层次,竞争的焦点从自然资源和产业市场转向人才与科技,创新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科技成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和源泉。

目前,区域开发已经超越了落后区域开拓或初级性物质生产活动的传统开发意涵,区域开发已经发展成为起点很高、主要在发达地区的高新科技开发活动。早在 1951年,当时世界经济最发达的美国就开始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设立高科技开发园区,而后迅速发展为举世闻名的“硅谷”,使美国成为高科技的领跑者。世界各国纷纷效法,在本国条件较好的地区陆续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区域开发的主流。

Page 2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区域开发的分类

1. 依区域开发的程度 :分为初期开发和再开发 .

2. 依区域开发的规模 :分为宏观区域开发和微观开发 .

3. 依区域开发的行为主体 :分为国家开发 , 地区开发 ,集体开发 , 企业开发 .

4. 依区域开发的目标 :分为单目标区域开发和综合性区域开发 .

5. 依区域开发的对象 :分为区域开发 , 工业资源开发 ,农业区域开发 , 旅游区域开发 , 特殊区域开发性 .

Page 2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为解决区域发展差距,各国政府实施了各种开发措施,形成了多种开发模式。从多视角对各种开发模式进行比较,可寻求区域开发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性的思路、方法,以及基本路径。

Page 2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及所处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决定了开发的历史起点和延续的时间长短。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都普遍重视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期实施了开发和再开发,取得了不同的效果。

美国、巴西、意大利、前苏联、韩国等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国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的经济背景下,都会程度不同的出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即使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会出现传统产业的衰落和经济衰退现象,如法国的洛林地区和德国的鲁尔区都曾因传统产业衰落而陷入困境,后经“再开发”、“再工业化”而复兴。因此,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动态的、长远的,解决不平衡问题也是长远的和动态的。

一、时间及背景比较

Page 2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各国区域开发的时期及社会经济背景比较

国家 时期 开发区域 名称 社会经济前景 备注

美国 18世纪末到20世纪末 美国西部 西进运动 资本主义

发展初期 独立战争后

法国 1950年代至今

西部及其它欠发达地区 国土整治 工业经济时代 二战后

德国 20世纪 50年代至今

欠发达地区,两德统一后重点在东部

经济结构薄弱地区发展中心计划

工业经济时代 二战后,东西德统一后

巴西 1940年至今 北部、东北部、西部

国家一体化,向西进军

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期

19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之后

前苏联 1930~1990年代初 西伯利亚 工业经济时代

意大利 1950年至今 南部西西里岛和撒丁岛

南方开发计划 工业经济时代 二战后

韩国 20世纪 60年代至今 西部地区 西部开发

计划 工业经济时代 朝鲜战争后

Page 2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欠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比较落后,发展基础薄弱。因此,要启动经济,加速发展,就必须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选择和扶持主导产业发展。因开发的时期和经济背景的差异,政策措施和主导产业也不尽相同。

制定国民经济及区域开发计划是韩国、法国等开发落后地区的重要思路。为加速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政府还要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刺激区域开发,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进入。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兴建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如德国政府采取的财政平衡政策就很有特色。

二、政策及主导产业比较

Page 2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区域开发政策和主导产业的国际比较

国家 时 期 政策措施 主导产业

美国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20世纪 30年代到 90年代

土地政策(以立法为基础);财政援助(军事拨款、财政补贴农业、政府兴建公共设施)、税收和信贷优惠,增加教育投入

农业、畜牧业、矿业、以公路、铁路、航运为主的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原子能、电子、通信设备、生物制药、航空等产业

法国 20世纪 50年代到现在

城市发展政策、农村改革政策、山区开发政策、滨海资源开发和保护政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各种基金政策等

环境工业、生物制药、家电制“造、第三产业、传统工业的 再

”工业化 等

德国 20世纪 50年代到现在

财政平衡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产业政策、行政措施等

电子工业、汽车制造、石化工业、生物基因工程、宇航工业等

巴西 1940年以来

迁都、制定并实施发展计划,成立开发管理局、财政税收政策、吸引外资政策、建立增长中心、自由贸易区等。

基础产业、发展极、自由贸易区、农业等

韩国 1960年以来保障企业的私有制和农民土地私有制政策、土地改革、制定发展计划、利用外资等

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精密机械等

Page 2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制定并实施发展计划,保持经济的持续、平衡、协调发展,是韩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自 1961年到 1991

年,韩国政府已成功制定并实施了 6 个五年计划。

韩国的五年计划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除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目标没有完全实现外,其余均以高出计划很多的实际效果而得以顺利实现。

Page 2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韩国经济开发五年计划的目标和实绩

区分 计划期间增长率%

计划目标计划 实际

第一个计划

1962~ 1966

7.1 7.9①纠正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②建立自立经济基础。

第二个计划

1967~ 1971

7.0 9.6①产业结构现代化;②更加推进确立自立经济。

第三个计划

1972~ 1976

8.6 9.2①协调增长、安定、平衡;②实现自立经济结构;③平衡国土综合开发和地域开发。

第四个计划

1977~ 1981

9.2 5.8① 实现自力增长结构;②通过社会开发增进平衡;③提高技术革新和效率。

第五个计划

1982~ 1986

7.6 9.8①稳固安定基调、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改善国际收支;②扩大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③阶层间及地区均衡发展。

第六个计划

1987~ 1991

7.3 9.9①提高平衡和确保公平性;②均衡发展和提高庶民生活水平;③推进经济的开放化、国际化。

Page 2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成功利用外资,支持国内经济建设,是韩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韩国利用外资渠道主要有三种,即公共贷款、商业贷款和直接投资。 1959年 -1985年间韩国利用外资情况见下表。

资料显示,韩国政府通过大量使用外资,使国家的重点发展产业获得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使韩国经济获得了从 20世纪 60

年代到 80年代 20 多年的高速增长。从使用外资的情况看,政府始终处于支配地位,通过获得和分配外国贷款,国家增强了根据发展战略有效指导经济的能力,使外资在产业间的分配符合国家的政策重点和发展秩序。

Page 2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比较国外区域开发的历史和做法可以发现,政府均是开发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因市场力的作用一般是倾向于增加而非减少地区间的不平衡,为了逆转这种趋势,政府就必须进行干预,这种干预构成了区域开发的制度基础。包含三方面的内容:①经济制度;②法律制度;③行政措施。经济制度是由经济政策、产权制度等构成,前面已进行了分析,这里重点介绍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行政措施。

三、区域开发的制度分析 (1)

Page 3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二节 区域开发的国际比较

区域开发是一次长期性、经常性任务,要保证开发的持续性、稳定性、有序性和制度化,制定相关法律是必须的。以立法为区域开发制度基础,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确定在开发地区的产业选择、开发内容、程序、方法、优惠政策等使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化,形成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和宽松的市场环境,这是欠发达地区开发战略得以顺利进行和取得成功制度保障。

三、区域开发的制度分析 (2)

Page 3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国外区域开发的制度比较

国家 区域开发的法律 开发机构 基本经济制度

美国

《宅地法》、《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案》、《沙漠土地法》、《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法》、《地区再开发法》、《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等。

经济开发署 市场经济

日本《国土综合开发法》、《国土利用计划法》、《北海道开发法》、《东北开发促进法》、《偏僻地区振兴法》等

通商产业省 市场经济

韩国 《中小企业事业调整法》、《中小企业系列化促进法》、《中小企业支援法》等 经济企划院 市场经济

英国 特别地区法》、《工业布局法》等 工业发展执行委员会 市场经济

意大利《第 646号法律》 (1950)、《第 675号法律》 (1977)、《第 853号法律》 (1971)、《第 64号法律》 (1986)等

南方基金局 市场经济

德国

《财政平衡法》、《联邦区域规划法》、《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投资补贴法》、《改善区域经济结构的共同任务法》、《联邦区域规划纲要》等

地方经济技术委员会、联邦规划委员会

市场经济

Page 3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我国区域开发战略模式演变与西部大开发

建国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上,先后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再均衡”战略模式的演变过程。

一、我国区域开发战略模式的演变

Page 3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一 ) 从均衡战略到非均衡战略模式的演变 (1)

追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早已存在。历史留给新生的共和国就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局面。

当时为了平衡地区生产力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巨大差距,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出于政治、军事上的考虑,在“一五”计划时期和 20世纪 60—70年代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中,采取的是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战略模式,即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把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上,实行对中西部的倾斜政策,形成了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以交通、煤炭、电力、钢铁和有色金属为基础,机械、电子、纺织、化学工业相配套,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Page 3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一 ) 从均衡战略到非均衡战略模式的演变( 2 )

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对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该战略忽视了在沿海与内地的经济互动关系中沿海地区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致使“三线”建设近一半投资没有发挥作用,不仅没有解决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问题,而且还影响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Page 3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20 世纪 70 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我国与各国的政治关系趋于缓和,我们开始调整原有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转移,我们确立了投资重点由内地向东部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的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为此,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是:国家基建投资大规模向沿海倾斜;在外资准入、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东部地区以优惠;实施放权让利的财政政策。

该战略模式的实施使国家对东部地区的投资比重不断加大。这种模式的积极效应是,加速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增强了综合国力,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但也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使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拉大,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明显低于东部,由此,使人们在心理上、经济上以及政治稳定等方面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

Page 3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二 ) 从非均衡战略到再均衡战略模式的跨越( 1 )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战略模式的实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进入 90 年代,国家就开始着手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均衡战略”,即在继续发展东部经济的同时,开始考虑重点西移,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Page 3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二 ) 从非均衡战略到再均衡战略模式的跨越( 2 )

主要采取的措施有:根据 1996—2010年地区发展总方针“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中央增加了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同等情况下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项目。“九五”期间中西部地区使用的国外优惠贷款占贷款总额的 60% 以上,并通过对中西部地区投资采取鼓励和优惠政策,解决中西部地区资源产品价格不合理等问题。

在该战略模式下,我国地区经济格局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的差距明显缩小,从 1993年的 10.7% 和 15.5%(相差 4.8 个百分点 ) 变为 1996年同为 9.7

% ;中部省区增长率排位上升。

Page 3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二 ) 从非均衡战略到再均衡战略模式的跨越( 3 )

新均衡协调战略模式的实施结果表明,虽然实施时间不长,却已取得初步效果,但其协调政策还没显示出持续性的效果,突出表现是资金资源继续向东倾斜,东部地区增长优势进一步加强,中部地区一度出现的转机转瞬即逝,以资源和原材料输出为主拉动经济增长的中西部省区在国家农产品、原材料价格调整后收益低的状况仍未改变,农业基础仍然脆弱,部分中西部地区的贫困程度依然很重,尚缺乏根本的脱困之策。目前,东、中、西部经济区域的格局已初现端倪:东部地区已进入不断增强竞争优势和步步领先的发展阶段。中部地区可望获得新一轮经济的增长,但竞争力与东部相比仍然较弱。西部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益状况还处于落后状态。

Page 3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二 ) 从非均衡战略到再均衡战略模式的跨越( 4 )

从区域倾斜发展战略到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变表明,中国区域发展政策正在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而日益走向成熟与完善,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是在国内外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形下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Page 4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三)非均衡—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模式的选择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早就提出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构想,他指出:“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各地区资源差异很大,目前又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要妥善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就必须从战略高度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缩小东西差距。实施区域“非均衡—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不仅是中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地区繁荣与稳定的需要,直接关系到东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Page 4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西部大开发——世纪之交中国区域开发的战略举措

Page 4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以及中部内蒙古、沿海广西等十二个省区市,令加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最新定义,被称为“ 10+2+2” 。

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 14 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 1.8万余千米,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 91% ;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 1595千米,约占全国海岸线的 1/10 。

Page 4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中国西部示意图中国西部示意图

Page 4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

71.7%28.3%

西部东中部

688

西部概况

Page 4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人口(亿)

27.4%

72.6%西部

中东部

3.6

西部概况

Page 4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土地面积及比例 人口及比例 类别

省市区 面积(万平方公里) 比 例 人口(万人) 比 例

内 蒙 118.30 12.32% 2376 1.83%

广 西 23.66 2.46% 4489 3.47%

四 川 48.41 5.94% 8329 6.43%

重 庆 8.30 0.86% 3090 2.39%

贵 州 17.61 1.83% 3525 2.72%

云 南 39.40 4.1% 4288 3.31%

西 藏 122.00 12.7% 262 0.2%

陕 西 20.56 2.14% 3605 2.78%

甘 肃 45.44 4.73% 2562 1.98%

青 海 72.12 7.51% 518 0.4%

宁 夏 6.64 0.69% 562 0.43%

新 疆 166.04 17.3% 1925 1.49%

合 计 688.48 71.72% 35531 27.43%

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人口情况西部地区土地面积、人口情况西部概况

Page 4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一)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

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

3.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

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Page 4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第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从战略眼光出发,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管道干线建设;加强电网、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坚持把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突出位置。要在做好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一批重大骨干工程。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抓好几件关系西部地区开发全局的重点工作:

Page 4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第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推进西部开发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稳步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先搞好实施规划和试点示范。试点的规模要适当,不宜铺得太大,防止一哄而起。要加强政策引导,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

Page 5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第三,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起点要高,不能搞重复建设。要抓住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时机,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有市场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育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加强农业基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工业调整、改组和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Page 5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第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军工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要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在办好高等教育的同时,特别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要千方百计使用好现有人才,采取积极措施从国内外引进人才,大力培养各类人才。

Page 5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西部地区开发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

第五,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不能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研究适应新形势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特别是要采取一些重大政策措施,加快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要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采取多种形式更多地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私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积极发展城乡商品市场,逐步把企业培育成为西部开发的主体。

Page 5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

生态工程 三江源生态工程

1 、长江

2 、黄河

3 、湄公河——澜沧江

能源工程 1 、西气东输

2 、西电东送

3 、三峡水利

交通工程 青藏铁路

Page 5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2000年 8月 19日,江泽民主席题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矗立玉树州通天河畔。国家林业局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项目列为新世纪中国生态一号工程,把这项规模浩大的重要生态工程作为当前中国林业工作的标志性工程。

2005年 8月 31日电 8月 30日,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青海西宁正式启动实施。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认真落实三江源保护和建设规划,不断改善高原生态环境,造福当地农牧民,努力把三江源这一“中华水塔”保护好、建设好,使三江源成为祖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

青海省政府确立了 2005年三江源退牧还草、生态移民工程建设任务,预计完成投资近 3亿元。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Page 5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5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5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5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5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西气东输

Page 6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2000年 11月 8日,贵州省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

西电东送

Page 6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 西电东送”重大意义

1 、促进西部经济发展2 、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3 、促进我国电力结构调整和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4 、促进江河治理5 、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6 、促进内需扩大,拉动经济发展7 、有利于实现全国电网互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Page 6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6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洪家渡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黔西县与织金县交界的乌江北源六冲河下游,电站总装机容量 60万千瓦,是我国首批“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

Page 7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 1142公里,于 2001年 6

月 29日开工, 2005年 10月 15日,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沿途经过海拔 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 960

公里,最高点为海拔 5072米,穿越多年冻土里程 550

多公里。 青藏铁路犹如一条神奇的天路,而修建它时所遇到的三大难题即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与高寒缺氧,也使这条铁路的诞生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

Page 7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7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7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7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青藏铁路长江源头的特大桥——长江源特大桥,全长 1389.6米

Page 7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拉萨河特大桥

Page 7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青藏铁路最长的桥——清水河特大桥,其长度为 11.7公里,桥下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的通道。

Page 7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风火山隧道是青藏铁路最高的隧道,海拔 4905米。

Page 7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参与铺轨的工人在欢庆青藏铁路铺轨至拉萨火车站

Page 7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2003年 8 月 22日,总投资 18 . 17 亿元的中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正式通车。

Page 8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8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三峡水利

长江三峡工程,是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

1992年 4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决议》。 1994年 12月 14

日李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宣布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并要求 1997年实现大江截流, 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 2009年工程全部竣工。

Page 8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世界之最

● 世界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大坝坝轴线全长 2309.47米,泄流坝段长 483米,水电 站机组 70万千瓦 ×26台,双线5级船闸和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建筑规模最大 的水利工程。 ● 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主体建筑土石方挖填量约 1.34

亿立方米,混凝土浇 筑量 2794万立方米,钢筋 46.30万吨。 ● 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 2000年混凝土浇筑量为 548.

17万立方米,月浇筑 量最高达 55万立方米,创造了混凝土浇筑的世界记录。 ● 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截流流量为 9010 立方米每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 量 79000 立方米每秒。 ● 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三峡工程升船机有效尺寸为 120×

18×3.5米,最大升 程 113米,船箱带水重量达 11800吨,过船吨位 3000吨。 ● 世界水库移民最多、工作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最终可达 113万人。

Page 8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8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8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8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Page 8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三)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处理好七大关系

( 1 )西部开发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系。( 2 )国家投入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3 )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4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5 )投资与回报的关系。( 6 )西部开发的经济增长目标与社会福利指标的关

系。( 7 )重点开发地区与一般地区发展的关系。

Page 8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规划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规划包括区际规划与区内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后者。

Page 8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规划,乃是在城市、矿区、疗养区建筑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类区域规划最早出现于欧美,如英国的当卡斯特矿区规划( 1922~ 1923年)和美国纽约的城市区域规划( 1929年),都是与城市规划相似而在区域范围上又稍大于城市的建筑平面布置。

二次大战后,许多国家已从原来局部的或单项的区域开发,发展到以国家为整体进行综合开发与治理。这是由于战后许多国家经济复苏,工业化与城市化急剧发展,人口与产业分布高度集中,从而造成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环境质量恶化;而在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外流,土地利用日趋粗放,出现了一些过疏与过密的区域。于是,许多国家提出了调整产业布局、改善生活环境、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的问题。

一、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Page 90: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我国的区域开发与整治工作也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土开发和区域规划工作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逐步有较大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国土规划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主要是组织有关部门和地区,对国土资源进行考察,编制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草拟国土法规及各地区的国土规划。现在,国土规划工作已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重视,并且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国土规划,虽然仍以地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主,但比起 20世纪 50年代的区域规则,无论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已前进一大步。

一、区域规划的由来与发展

Page 91: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规划的目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不同而有所变化。

编制国土规划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使规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在地域空间上相互协调,使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效益密切结合,建设一个舒适、和谐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二、区域(国土)规划的目的和特点

Page 92: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一)区域规划的目的和作用

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是:

( 1 )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如果在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方面与国土规划发生矛盾,都应与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

( 2 )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城市布局、城市化速度预测、重点开发地区、江河防洪、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森林保护和发展等具体内容,都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 3 )国土规划对行业规划、城市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起指导作用并提供依据。

Page 93: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特性

一般来讲,区域规划都具有三个共同的特性,即战略性、区域性、综合性。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这三个基本特性。

1. 战略性。这是指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地区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建设布局作出战略决策。

2. 地域性。区域规划必须因地制宜。

3. 综合性。区域规划既非规划单个生产部门,更非单项建设布局,而是规划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在一定地域范围的总体布局,着重解决有关区域开发和建设布局的一些综合性问题。

Page 94: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主要包括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及重大项目建议五个方面。当然,各地区可以有所侧重。

三、区域规划的内容

Page 95: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一)资源开发利用

这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评价应注重综合分析,既要对开发利用的内容、时序安排、规模进行全面分析,又要对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作出评估。然而,由于各地区资源种类、丰度存在差异,因而对资源的分析论证也不能采取同一模式,而应有所侧重。

例如,我国京津唐地区仅矿产资源就有 54 种,大小矿点 450处,没有必要一一作出评估,评价的重点是对经济建设影响较大的铁矿石、炼焦煤、石油、天燃气及海盐。又比如,在我国的沪宁杭地区,主要应侧重于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及旅游资源,尤其是对滩涂资源及东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系统分析。

Page 96: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二)产业布局

这是区域规划的核心部分,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一般是在分析产业布局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根据其在全国地域分工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略,提出产业总体布局的蓝图,在总体布局框架基础上,再分部门进行布局规划。总体布局应着眼于重点开发轴线、重点开发区及主要经济中心的论述。

Page 97: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就区域规划而言,主要是研究区域性的重大问题。所以在内容上就不仅要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三废”进行综合治理,还需采取措施防止重要水源地、城镇居民点、风景旅游区的污染,保护有科学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古迹,减免水灾、风灾、泥石流、沙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恢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平衡,逐步建立起人工控制的生态环境系统,促进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Page 98: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四)重大项目建议

在资源开发、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中,凡涉及带有区域性的而且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需要做为专题提出专项建议。关于这一类重大项目建议,不仅要论述它的必要性,还需要分析其可能性,包括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资金来源等。

Page 99: 区域地理教案 ( 7 ) —— 区域开发与规划

NJCPE

第三节 区域规划概论

四、区域规划的方法和程序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