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 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授權釋出】 咖啡學/咖啡官能鑑定 虹吸式(Siphon)咖啡的原理與操作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 Upload
    others

  • View
    11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2: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虹吸式咖啡壺

Siphon

Syphon

Vacuum pot

虹吸壺

2

Page 3: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柏林人Loeff的設計被法國人Richard複製取得的專利造型

1935年法國人Boulang註冊專利的設計

1937年法國Alsace地區人士Beunat註冊專利的設計

法國人Richard學習德國人的技術,開發出全玻璃的虹吸壺1938於法國申請專利

3

Page 4: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4

1850年代報端的漫畫,顯示歐洲人對於虹吸式咖啡的瘋狂

Page 5: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咖啡萃取的元素

水量

水質

咖啡粉

粉量

顆粒粗細

萃取溫度

攪拌程度

萃取時間

5

Page 6: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水質

不可含有氯離子

使用礦泉水,勿使用蒸餾水

水中總固體含量介於50~200ppm為佳

6

Page 7: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咖啡用量

咖啡:水=1:12~1:20

常見咖啡瓢,每一平滿瓢,約7~11公克咖啡熟豆(因烘焙度,咖啡豆密度而異)

建議粉/水用量:每120cc用一平滿瓢咖啡熟豆

7

Page 8: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8

咖啡粉量

咖啡內含的化學成分有不同的溶解度

隨著萃取時間的進行,不同的成份逐個溶解出來

最先被溶解萃取出來的成分偏酸

可溶成分中最後被溶解出來的成分偏苦澀

適當的萃取量是將咖啡顆粒中的成分萃取出18~22%時,可以達到一般人喜歡的成分組成

咖啡的濃度在1.15%~1.35%是大多數人覺得濃淡適中的條件

Page 9: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咖啡顆粒粗細

咖啡顆粒形狀

滲透程度均勻,萃取平均

正立方體最佳

咖啡顆粒大小

美規20號標準篩

正方型孔徑0.84公厘

9

Page 10: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10

咖啡顆粒大小與咖啡滋味口感

Page 11: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萃取溫度與咖啡滋味口感

強度

略強

中度

中弱

弱 酸度 澀味 黏稠度 刺激性

11

Page 12: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萃取溫度

為使咖啡的強度,滋味,香氣與濃度達到平衡穩定

建議虹吸壺咖啡的萃取溫度為90-92℃

12

Page 13: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攪拌

目地

使咖啡顆粒濕潤浸透

將咖啡溶解物質榨取,使其離開咖啡顆粒

虹吸壺的攪拌來源

水流 (turbulence)攪動

手工攪動

13

Page 15: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水流控制

利用瓦斯爐火力的調節,調整下壺餘水的沸騰程度,達到控制蒸氣量的產生,進而控制上壺水流攪動的程度

利用穩定的火力所產生穩定的蒸氣量,提供穩定的攪拌,使咖啡的萃取穩定

15

Page 16: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虹吸壺攪拌來源(二) : 手工攪動

利用攪拌棒撥動上壺的咖啡粉

手工攪動的時機與目的

倒粉入上壺後

○ 使咖啡粉盡快浸透,均勻濕潤

○ 建議下壺水經加熱上升到上壺後,調整火力,維持上壺的水不會掉回下壺的最小火力後,靜置30~60秒,讓水溫穩定後,再倒粉,以使萃取條件穩定

結束萃取前

○ 將溶解的咖啡液體榨離咖啡顆粒

○ 使用離心力原理,將溶解的咖啡液體甩離開咖啡顆粒,離心力越大,越容易甩出來,甩出來越多

16

Page 17: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萃取時間長短

萃取過程,咖啡可溶性物質依各自的溶解度不同,隨時間長短而逐一溶解出來。

溶解出來的咖啡成份,依下列次序出現

酸 酸澀 苦 苦澀

建議萃取的時間控制在”酸澀 苦”之間,使咖啡兼具

“酸”所帶給咖啡的變化性,

“酸澀”帶給咖啡的刺激性

“苦”帶給咖啡的代表性

17

Page 18: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萃取時間掌控

火源的移除時間

壓力梯度的變化

加熱過程中,密閉的下壺因水蒸氣產生,形成高於大氣壓的正壓,將水擠出到上壺

火源移除後,密閉的下壺因水蒸氣凝結,體積縮小,形成低於大氣壓力的負壓,將水吸回下壺

溫度梯度的變化

上壺的水回吸到下壺的過程,遇到下壺底部因火源加熱部位的溫度高於上壺,產生下熱上冷的向上(逆向)溫度梯度,減緩回吸的速度,延長萃取的時間

控制壓力與溫度梯度

濕布包覆下壺上半部,降低下壺內溫度,加速水蒸氣凝結,加速負壓產生,加大壓力差

然後再以濕布摸觸火源加熱部位,降低玻璃溫度,使其低於上壺的水溫,產生下冷上熱的向下(正向)溫度梯度,與壓力梯度共同牽引上壺的水回流到下壺

負壓越大,下向溫度梯度越大,回吸的力量越大,萃取的時間就越短

18

Page 19: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咖啡口感(body)的控制

因為使用濾布或濾紙,吸附過濾咖啡的纖維與油脂,造成咖啡缺乏口感(body)

減少被過濾的纖維與油脂,就可以提高咖啡的口感

虹吸式咖啡壺過濾機制

濾布/濾紙

咖啡粉渣

19

Page 20: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虹吸式咖啡壺過濾控制

濾布/濾紙孔隙大小

只要不讓粉渣落回下壺,越大越好

濾環緊扣程度

只要不讓粉渣落回下壺,越鬆越好

咖啡粉渣

盡量不要使咖啡粉渣產生過濾現象

透過手工攪動,產生離心力的過程,讓粉渣集中到濾環的中心,產生冰淇淋球狀構造,就可減少粉渣的過濾作用

20

Page 22: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現場示範

22

Page 23: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25

本作品轉載自 Microsoft Office 2003 多媒體藝廊,

依據 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 1850年代報端漫畫。 本作品為公共財。

6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8 The Coffee Brewing Handbook by Ted R. Lingle。本作品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3

Page 24: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9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9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10

Sensory Evaluation of Coffee: Technical Unit Quality Series. No 9.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1991. 209-243. 本作品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Sensory Evaluation of Coffee: Technical Unit Quality Series. No 9.

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 1991. 209-243. 本作品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4

Page 25: 咖啡學 咖啡官能鑑定 - ocw.aca.ntu.edu.twocw.aca.ntu.edu.tw/ocw_files/104S207/104S207_AA02L01.pdf · 虹吸式咖啡壺歷史 1830年代早期德國人利用玻璃吹製咖啡壺具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作者

14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14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15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21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系 王裕文 教授。

本作品依據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分享。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