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4 437.6 2019 126.0 2 2019 6 16 www.jfdaily.com 》, ”,“ ”,“ 12 73 190 16 35 100 ”, 22 22 · · :“ 。” :“ 。” :“ 。” :“ 。” 1959 》, :“ 39 。” :“ 4 22 。” :“ 。” :“ 。” 1975 》, 。” 2019 1460 116 315 7.4 GDP 5.6%)“ !” - · · · —— · 6 14 150 · 9 46 …… !” · :“ 。” 6 21 we · —— 6 15 14 437.6 2019 126.0 。” ”。 ”。 ”, 360 。” ,“ 。” 。” 200 !” 5 5761 ”。 2.54 —— ”“ ,“ 。“ 。” ”。 —— —— 70 22 5 7 60 100 —— ”“ ”“ VRAR,“ 22 ,“ 23 26 2018 29 31 7 ”, 33 38 9 》《 》《 》《 ,“ 53 1875 24 22

年 月 日星期日 一版责编 陈煜骅倪佳二版编辑 周扬清 …2019/06/16  · 今年1?4 月,上海累计新增减税 437.6亿元,其中2019 年新出台政策减税

  • Upload
    others

  • View
    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今年 1?4 月,

上海累计新增减税437.6亿元,其中2019

年新出台政策减税126.0亿元

2 要闻 2019年 6月 16日 星期日www.jfdaily.com

一版责编:陈煜骅 倪佳 二版编辑:周扬清

让扫黑除恶意识观念深入人心奉贤区细排深挖涉黑涉恶线索,为百姓营造清朗和谐社会环境

■本报记者 杜晨薇

日前,奉贤公安及各街镇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奉贤扫黑除恶系列动画片》,用生动的卡通形象, 演绎了一个个值得引起市民关注的案例,让扫黑除恶的意识、观念深入人心。

去年以来,通过全民动员,奉贤正着力打造全区上下“举报黑恶,人人有责;扫黑除恶,

人人参与”的社会环境。同时,聚焦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奉贤开展立行立改工作,

明确由区委主要领导担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把扫黑除恶工作作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的重要依托,针对群众反映

强烈及重点地区、 行业和领域中的突出问题,

全面推进落实整改、立行立改、边督边改。

紧盯热点案件 严控重点场所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过程中,奉贤区

加强涉黑涉恶线索的排查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条块结合、

以块为主”的原则,加强对全区范围内涉黑涉恶线索的排查工作。特别是紧盯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市场、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

截至目前, 奉贤已侦破黑恶势力案件 12

起,打击涉黑涉恶对象 73人。奉贤区有关负责

人表示,奉贤区将加强研判,细排深挖,抓早抓小,严打严管,做到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 全面围绕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热点问题, 以及影响奉贤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突出隐患,主动发现排查问题,努力为奉贤百姓营造清朗和谐的社会环境。近两年来,针对“黄赌毒”

违法犯罪,奉贤强化重点场所日常管控、实施严打,共关停无证棋牌室 190家、黑网吧 16家,在打击的“黄赌毒”对象中,涉黑涉恶人员 35人。

广泛动员群众 消除黑恶空间前不久,在奉贤区庄行镇吕桥村,乡贤、村

民组长、 平安志愿者代表等 100余人以案例解

读等方式, 向群众宣传黑恶势力的表现形式及举报奖励机制、举报方式。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 奉贤区组织百个机关党组织、 百家企业、百位乡贤等“三个一百”进村结对,让农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消除黑恶势力空间。

记者了解到,奉贤目前正积极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功能,将“举报黑恶,人人有责;扫黑除恶,人人参与”的宣传,渗透进社会治理工作之中。此外,积极发动广大市民群众参与,发挥“信、网、电、访”四位一体举报平台作用,全面收集线索。对查证属实的,对举报人给予一次性奖励,积极调动群众检举揭发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

第 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上,电影高峰的“攀登者”们齐聚现场

致敬,所有初心不变的电影人■本报记者

李君娜 张熠

又是金爵满杯时。昨晚,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盛典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盛典现场, 为中国电影、世界电影努力“攀

登”艺术高峰的“攀登者”们齐聚现场,致敬时代,致敬上海,更致敬所有初心不变的电影人。

这是个属于电影的城市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土耳其导演、编剧

努里·比格·锡兰代表全体评委致辞。 他说:“上海是一座充满魅力而意义非凡的城市。 在这里欣赏评价这么多优秀的电影, 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愉悦的了。电影中的故事往往是虚构的,但每个电影人都是真实的, 一个电影节的生命就在于真实,我们愿意把这份真实呈现给大家。”

演员汤唯、雷佳音上台揭晓金爵奖入围作品。 汤唯说:“上海的每个角落充满了故事。在我眼里,这就是个属于电影的城市。”另一组上台的演员舒淇、鹿晗,均在“上海出品”影片《上海堡垒》中有出色的表现。鹿晗说:“出演影片后,每次来上海,都有一种澎湃的使命感。”舒淇接过话说:“作为演员,要把这种使命感带到每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中。”

1959年,电影《战上海》用胶片呈现了上海解放的恢弘历史。如今,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用杂技重现历史。舞台上,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人民解放军扛着枪,在夜色中横渡苏州河。

机会属于坚持的电影人英雄是电影永恒的主题。本届电影节推广

大使、 著名演员吴京在银幕中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他说:“选择电影,是因为热爱。39年的电影生涯,从演员到导演,我遇见过许多为电影拼尽全力的电影人, 也经历了无数属于电影的甘苦时刻, 机会属于勇于坚持并敢于开始的电影人。如果说中国电影之路是一种攀登,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证明: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脚踏实地,不忘初心,我们一路前行。攀登不是为了征服,攀登本身就是意义。中国电影人,攀登永不止步。”

电影《攀登者》的主演和主创也齐齐亮相盛典现场。影片出品人任仲伦说:“今年 4月 22

日,电影《攀登者》登上了珠峰大本营,这可能是电影史上海拔最高的关机仪式。我们一直以来的朴素心愿,就是不断地拍出好电影。这次也是,要拍一部表现中国英雄精神、体现东方叙事美学的好电影。” 监制徐克引用了 《攀登者》中的对白:“人类是要走向未来的。为了未来,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每个人都要有攀登者的精神。” 演员张译说:“希望攀登的精神一直在电影人心中长存。”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登顶珠峰的登山队成员桑珠也来到了现场。

这种“攀登”的精神,也贯穿在所有优秀影片的创作过程。演员胡歌、桂纶镁揭晓开幕影片《穿越时空的呼唤》,影片导演章家瑞表示:

“演员档期都很紧, 但我一定要让他们到拍摄地三峡去体验生活。只有深入了解生活,电影才能拍得真实、细腻,接地气。”

上海节能宣传周活动开幕本报讯 (记者 刘锟)以“绿色发展、节能先行”

为主题的 2019年上海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昨天开幕。

去年,全市共完成重点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460

项,推进实施重点节能技改项目116项,落实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15万平方米,推广新能源车超过7.4万辆,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6%。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小玫、 副市长吴清、市政协副主席李逸平出席开幕式。

“魅力上海”走进“欧洲首都”布鲁塞尔

海派水墨展现江南诗性本报讯 (驻欧记者 封寿炎)“这些作品让

我对上海着迷,我一定要到上海去实地感受一下这座城市的魅力!”瓦隆-布鲁塞尔大区财政及公共行政部部长安德烈·弗拉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艺江南—中国趣味·江南诗性”

展上兴奋地说。

由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及上海报业集团指导,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联合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的魅力上海系列活动 “艺江南———中国趣味·江南诗性” 展览于当地时间 6月 14日下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来自欧盟、

各国驻欧盟使团、比利时政界商界代表 15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通过江南的艺术,展现艺术的江南。展览以融入日常生活的“中国趣味·江南诗性”为核心,反映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精华,将上海城市形象和当代水墨艺术的整体形象推向国际舞台。

本次展览汇聚了沪上 9 位知名中青年水墨艺术家对上海街道、建筑、河流、景观和日常生活进行的个性化水墨创作,拓宽了海派水墨的表现疆域,并整体呈现了江南特有的生活美学。展出的 46件作品中,有寄托了对上海的母亲河深厚感情的“苏州河”系列、有描绘上海城市地标南京东路商业大楼的 “南京路建筑”系列、有别出心裁地表现上海人日常早餐内容的“上海小吃”系列……此外,展出的具有江南风格的绘画和扇面也很受比利时观众欢迎。

现场观众在一幅幅画作前仔细品评观赏。

“这些画很别致,很优雅,我很喜欢!”出席开幕式的欧盟委员会教文总司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创新政策官员莫妮卡·于里安这样评价。 展览中,书法老师用毛笔现场书写的“上海”两个汉字的折扇,很受比利时朋友欢迎,大家拿着“上海扇”开心地合影留念。

出席开幕式的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在开幕式上说:“此次展览将向比利时的朋友

们展现上海的文化魅力和精彩、多元的城市风貌。相信通过这些作品能使大家进一步感知上海的魅力,增进中国与比利时两国人民之间的

相互了解与友谊。”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 6月 21日,部分展品将落户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

讲述上海台北城市故事海峡两岸青年短片在沪交流

本报讯 (记者 洪俊杰)昨天下午,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重要活动———上海“电影大师交流营”正式开营。来自海峡两岸的参赛者用充满爱的镜头语言,讲述发生在上海、台北城市中的故事,并通过切磋交流,增进友谊。

市委常委郑钢淼出席。活动由上海市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文汇报社等单位指导。

国税地税合并一年来上海市税务部门一以贯之抓好减税降费落实

让纳税人尽早尽快享受﹃红利﹄

■本报记者 张煜

去年 6 月 15 日, 上海市国家税务局、上海市地方税务局正式合并,组建成为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 之后,

各区税务局和相关派出机构也先后挂牌。

一年来, 它们的工作情况,改革成效究竟如何?

层层落实减税降费“今年 1—4月,上海累计

新增减税 437.6 亿元, 其中2019年新出台政策减税 126.0

亿元。” 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董理手中的一份最新报表显示。

今年年初,市税务局成立减税办,作为减税降费的“指挥部”。在市级层面之外,全市各征管分局也都设有这样的“指挥部”。董理介绍,减税办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各项减税降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以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能真正层层落实。

为了让纳税人尽早、尽快享受到减税降费的“红利”,市税务局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开展纳税服务。比如,上线“网上、掌上、线上、线下”四位一体的智能咨询系统, 全天候、 点对点为纳税人解答疑问。又比如,在“上海税务”微信公众号中嵌入“减税降费计算器”小程序,让纳税人可以轻松算出减税账单。

“初步测算,我们公司今年可以减少增值税 360 万元左右。” 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财务黄静毅说,“减少的这笔税款切实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增加了公司的研发资金,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减税的收益会帮助企业逐步渡过难关,一旦经济形势好转,这些企业的投资也会逐步回升。”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范子英指出。

大数据精准送优惠“原来可以退税 200万元!”近日,上海威派格智

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颖在市税务部门的主动提醒和辅导下,获得了一笔“意外”的退税款。

截至今年 5月底, 上海共有 5761户与威派格类似的“应享未享”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被税务部门“精准制导”。统计显示,通过后续辅导服务,现已享受税收优惠金额 2.54亿元。

这离不开在这次改革中成立的新机构———税收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对内,市税务部门汇集税务登记、申报和认定等多税种、多系统的数据信息;

对外,则通过全市大数据中心平台,积极收集整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数据信息。

有了数据基础,为使“对焦”更加精确,税务人员改变了原先围绕单一税种开展数据比对的方法,

创新采用“跨税种关联优惠政策信息比对”“第三方数据比对”等手段,筛选锁定“应享未享”纳税人名单,再通过电子税务局的平台,“点对点”向纳税人推送提醒信息。收获惊喜的威派格就是这样被税务部门“锁定”的。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表示,减税降费政策最直接的影响和效果就是为企业减负。“企业成本降低了,市场活力也会进一步被激发,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就会增强。”

深化税制改革创新不久前,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苏州市吴江区

税务局和嘉善县税务局联合举办了长三角一体化跨区域税务协作座谈会。在座谈会上,三地税务部门就纳税服务、风险管理、数据共享、团队资源等方面内容进行了磋商交流。同时,还就建立税收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各条线联络机制、人员互访交流以及联合党建、团建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

据悉, 青浦区税务局已上线 “跨区域通办”服务,为“一体化”区域内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以实现企业税务开办常态化“一日办结”。

上海市税务局党委书记、 局长马正文表示,当前,市税务部门将做到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与科学组织税收收入、深化税制改革创新、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等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并将减税降费当作一项基础性、 长期性的工作一以贯之地抓好落实,

不断提升各类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比利时观众认真研究水墨呈现的海派经典建筑。

讴歌伟大时代记录奋进中国第二届“你好新时代”融媒体作品大赛在沪启动

本报讯 (记者 李君娜)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国永远在这儿”融媒体作品大赛昨天在上海正式启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 上海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出席启动仪式。

第二届“你好新时代———中国永远在这儿”融媒体作品大赛是今年“庆祝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宣部宣教局、中央网信办

传播局、教育部思政司、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共同指导,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中心主办。 本次大赛启动仪式被列为第 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活动之一。

本届大赛在征稿形式、征稿主题、奖项设置上都大大拓展:从单纯征集短视频作品升级为融短视频、摄影作品、交互作品、融合创新作品为一体的综合类融媒体大赛,奖项由 5 大类增至 7 大类,获奖名额由 60 个增至 100 个。大赛还将推出“光影新力量———

高校融媒体训练营”等线下活动,面向专业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举办创作分享论坛,为创作者提供交流、展示平台。据介绍,大赛组委会将按月份设置 “再走长征路”“大党的样子”

“秋收画卷”“共和国地标”等主题进行作品征集, 鼓励创作者运用逐格、 航拍、VR、AR、手绘、沙画等富有创意的手段,充分反映新一代年轻人对新时代的生动理解,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更接地气的视角和更有活力的表达。

通过电影开展文明交流互鉴,“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畅快流动

国际电影节“朋友圈”再扩容■本报记者 李君娜

第 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首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举行新闻发布会,来自23个国家的 26个电影节代表, 共同宣布启动新一轮合作。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出席。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推动下,通过电影开展文明的交流互鉴,正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和参与国家、 地区越来越多电影人的共识,促使色彩多元的各国电影文化,在彼此的电影节之间畅快流动。

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得到各国电影节机构的积极响应,成立了由 29个国家、31

家电影节机构组成的“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一年来,联盟成员凭借平台积极开展交流合作,上海国际电影节也将一批优秀中国新片,推送到了各成员电影节参赛、展映。今年,联盟“朋友圈”进一步扩容,迎来 7位“新成员”,分别是伊朗曙光旬电影节、黎巴嫩贝鲁特国际电影节、意大利罗马电影节、乌克兰基辅国际电影节、 以色列耶路撒冷电影节、孟加拉达卡国际电影节和巴西里约国际电影节。目前“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员共有来自 33个国家的 38家电影节机构。

“朋友圈”的扩容、壮大,为“一带一路”

沿线和参与国家、 地区的电影机构、 电影人,提供了“共商、共建、共享”的更宽广平台。去年 9 月起,上海国际电影节借助这一

平台开启“一带一路”电影巡展机制。迄今已成功将 《阿拉姜色》《我不是药神》《女他》《无双》 等一批中国影片推送到了各国电影节展映、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的走深走实,上海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不断提升。今年电影节征片,“一带一路” 沿线 53个国家和地区申报了 1875部影片,数量进一步增加。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带一路”电影周期间,各联盟成员推荐的 24部最新影片, 将让中国观众认识各国更多的电影文化; 电影节还将组织“一带一路”电影人深入参与电影市场放映、论坛和创投活动, 让他们与中国电影人直接对话,通过交流互鉴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推动各自国家的电影发展。

昨天, 第 22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在上海大剧院举行。

来自上影和全国其他电影制片厂的老艺术家和代表也走上红毯,

为金爵添彩,向电影人的执着梦想致敬。

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扫二维码看电影节红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