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 北北 () 北 北 北 北 2015 北 07 北 18 北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 Upload
    dangdat

  • View
    254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 京 林 业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汇 编

春季(下册)

研 究 生 院2015 年 07 月 18 日

Page 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目录

目 录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1

2007002 农林经济管理综合研讨·······················································································1

3007042 组织信息化研究································································································3

3007043 软件工程专题···································································································5

3007044 管理经济学······································································································7

3007045 供应链管理······································································································9

3007046 高级运筹学·····································································································11

3007047 商务数据挖掘与竞争情报···················································································13

3007048 创新管理········································································································15

3007049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16

3007050 期货与期权·····································································································18

3007051 国际供应链管理(双语)···················································································21

3007052 林产品市场与贸易专题······················································································23

3007053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25

3007054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28

3007055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30

3007056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32

3007057 企业会计准则专题····························································································34

3007058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题······················································································36

3007059 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38

3007061 金融经济学·····································································································40

3007063 投资经济学专题·······························································································42

3007064 福利经济学·····································································································44

3007066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46

3007067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48

3007068 现代管理专题··································································································50

3007070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52

3007071 现代营销技术··································································································55

3007072 中级宏观经济学·······························································································57

300707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58

3007076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60

3007077 经济统计研究··································································································63

3007078 统计预测········································································································65

3007079 统计模型········································································································67

3007080 房地产经济学··································································································69

3007081 战略管理专题··································································································71

3007083 抽样技术专题··································································································76

3007084 绩效管理专题··································································································78

Page 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目录3007085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与前沿···················································································80

3007086 劳动政策与分析·······························································································82

3007087 社会经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84

7007015 国际商务谈判(双语)······················································································86

7007016 案例研讨········································································································90

7007017 统计模拟实习··································································································92

7007018 统计软件········································································································94

7007019 寿险精算········································································································96

8007006 林业经济学·····································································································98

8007007 计量经济学···································································································100

8007008 现代森林经营管理学·······················································································102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104

2008002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理论前沿··············································································104

3008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105

3008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108

3008034 环境刑法与公益诉讼专题·················································································110

3008035 民商法与环境侵权专题····················································································112

3008036 国际环境法···································································································115

3008037 环境政策与法律·····························································································118

3008038 比较环境法···································································································120

3008039 林权制度专题································································································122

3008040 林业法学与林业行政执法·················································································123

3008041 生态保护法专题·····························································································125

3008042 公共政策学···································································································127

3008044 领导科学与艺术·····························································································130

3008045 比较生态环境政策··························································································132

3008046 公共关系实务专题··························································································134

3008047 中国行政史专题·····························································································136

3008048 中国政府与政治专题·······················································································138

3008049 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139

3008050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143

3008053 林业史专题···································································································144

3008054 环境史研究专题·····························································································146

3008055 绿色行政专题································································································148

3008056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专题····················································································151

3008057 环境经济学专题·····························································································155

3008058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157

3008059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159

3008060 认知神经科学································································································162

II

Page 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目录3008061 专业综合技能培养(1)···················································································164

300806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166

3008063 文化心理学专题·····························································································168

3008064 心理咨询与治疗·····························································································169

3008065 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题····················································································171

300806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173

3008067 哲学前沿问题研究··························································································175

3008068 现代传播学···································································································177

3008069 生态文明前沿问题··························································································179

3008070 美学基础······································································································181

3008071 生态文化研究································································································183

300807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186

3008073 形式逻辑······································································································188

3008074 科学技术哲学································································································189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191

3009014 生态文学选读································································································191

3009017 日本问题研究································································································193

3009018 日语惯用语与俗语研究····················································································196

3009019 语用、认知与社会语言学·················································································198

3009020 话语分析与商务英语研究·················································································201

3009021 日本文学研究································································································209

3009022 日语词汇学···································································································211

3009023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213

3009024 日语应用语言学·····························································································215

3009025 商务日语研究································································································217

3009026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219

3009027 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习理论··············································································222

3009028 英语史与当代英语··························································································225

3009029 中日语言文化对比··························································································229

3009030 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231

3009031 国际会议英语交流··························································································233

3009032 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234

7009001 专业学位英语一外··························································································236

7009010 文学翻译······································································································238

7009011 应用翻译······································································································242

7009012 《世界文明史》读译·······················································································246

7009013 传媒翻译······································································································250

7009014 科技翻译······································································································252

7009015 农林英语翻译································································································256

Page 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目录7009016 商务翻译······································································································258

7009017 影视翻译······································································································260

7009018 会议口译······································································································262

QT009001 英美影视欣赏······························································································264

QT009002 英语话中华·································································································265

QT009003 高级英语测试······························································································267

QT009004 日本影视欣赏······························································································269

QT009005 日语能力测试······························································································27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273

3018013 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273

3018014 数字娱乐设计专题··························································································275

3018016 中西文化史···································································································277

3018017 美学············································································································279

3018018 环境设计专题································································································286

3018019 设计思维与表现·····························································································288

3018020 线的形态与设计·····························································································290

3018021 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291

7018012 产品设计实践与分析·······················································································293

7018013 环境设计专题综合实践····················································································295

7018014 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综合实践···········································································297

7018015 空间形态设计································································································299

7018016 设计思维与表现综合实践·················································································301

7018017 数字娱乐设计专题综合实践··············································································303

7018018 线的形态与设计综合实践·················································································305

7018019 影像艺术与设计·····························································································306

7018020 中西方环境设计比较·······················································································308

7018021 装饰画设计···································································································310

7018022 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综合实践············································································311

第五部分 其它················································································································313

3019002 仪器分析—核磁、气相····················································································313

3019003 仪器分析—液相、液质····················································································316

3019004 仪器分析—质谱·····························································································318

IV

Page 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2007002 农林经济管理综合研讨Seminar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Economics

48 学时(其中,讲授: 48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研究生必修课。主要任务:通过课堂讲授和研讨,使学生对农业经济和林业经济理论,以及农业经济和林业

经济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有深入了解,并增强学生运用农业和林业经济管理理论进行农林经济管理实证研究能力,为其进行学位论文的研究及今后业务工作奠定基础。二、预修课程及使用专业

主要包括: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林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林业政策学、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农业政策学等。适用于农林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专题,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理论与实践,结合林业经营理论分析和研讨中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问题,包括森林资源产权制度问题,经营制度及不同林业经营理论应用问题等。(8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课堂研讨 4 学时)

第二专题,区域林业发展的理论及实践,主要结合区域经济理论分析研讨中国林业发展的区域特点,以及林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8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课堂研讨 4 学时)

第三专题,林业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主要结合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研讨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机构、布局,以及产业发展与资源关系等问题。(8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课堂研讨 4

学时)第四专题,林业经济发展的福利经济分析,主要应用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讨

林业发展中的各种福利管理,以及林业发展政策和最佳的资源配置等问题。(8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课堂研讨 4 学时)第五专题,农户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主要应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资源在农户中

如何配置。(5 学时,其中讲授 3 学时,课堂研讨 2 学时)第六专题,农业产业、生产效率和公共投资,主要是在微观经济学生产理论的基础上,研讨农

业生产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生产的科技进步等问题。(5 学时,其中讲授 3 学时,课堂研讨 2 学时)第七专题,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主要是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探讨农村社会的发展问题,包

括农村教育、农村公共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环境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3 学时,其中讲授 2 学时,课堂研讨 1 学时)

1

Page 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八专题,项目评估方法与应用,主要应用实验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讨论

农业和林业政策效果评价问题。(3 学时,其中讲授 2 学时,课堂研讨 1 学时)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主要采取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讲授的同时,同步安排案例分析和讨论。在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结合农业和林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是必修课,为考试课程。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加专题报告,考核成绩中:课程论文成绩占 50%,专题报告成绩占 50%。六、参考教材

1.高岚、温亚利、刘俊昌主编,农林经济管理研究进展,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6.2.泰坦伯格(美),资源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Arrow,Kenneth J。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Vo11-

Vo14). North-Holland i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4.Arrow,Kenneth J。and Michael D. Intriligator. Handbook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11-Vo14). North-Holland is an imprint of Elsevier.

5. Journal of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6. Journal of Ecology and Management.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编 写 人:温亚利、张立中、张卫民 审 定 人:温亚利

编写日期:2014.11

2

Page 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2 组织信息化研究Research on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组织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经验,了解组织信息化过程的理论、

方法以及问题,了解信息化对组织的影响,了解如何选取和评价信息系统等。授课内容涵盖信息技术、业务流程、信息化战略和竞争力等诸多内容。本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从多个维度(管理 、技术、企业文化等)分析组织的信息系统。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在学习本课程时,最好应掌握管理学、战略管理、生产组织与运作、市场营销学、会计学、数

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和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学习过本科生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些前导课程的内容在本课程中将会得到使用。具有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将能更好地理解本课程的内容。

本大纲适用专业:1. 电子商务类研究生;2. 管理工程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方向研究生(包括工科及管理学位类别);3. 管理类研究生(企业管理、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等);4. 林业信息化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方法论(4 学时)

a) 研究方法及分析b) 研究对象和内容c) 国内外研究者d) 国内外主要期刊和会议和研究组织简介

2.企业信息系统目标目的及分类(4 学时)a) 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目的b) 静态分类(理论分类)-管理层级和职能视角c) 动态分类或McFarlan 分类(理论分类)-重要性视角d) 实践分类-软件厂商视角

3.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6 学时)a) 业务流程概念-框架-表述b) 业务流程管理理论及方法c) 流程优化过程及流程落地-E 化-BPMS平台综述及评价d) 流程成熟度模型e) 流程执行监控及流程效率分析

4.信息系统引入-影响-成功性评价(6 学时)

3

Page 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a) 信息技术采纳理论综述b) 典型采纳理论介绍-案例及讨论c) 应用软件选择理论-案例及讨论d) IS成功性模型及 IS 评价e)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评价f) 信息化绩效评价-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

5.信息化战略理论和方法(6 学时)a) IS/IT 战略规划的概念b)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c) 信息系统规划理论及方法d) 案例讨论

6. 信息系统实施方法(4 学时)a) 信息系统实施过程b) 信息系统实施的成功与失败:问题与评价c) 案例及讨论

7.林业管理信息化专题(2 学时)a) 林业 3S 与林业信息化概念b) 林业信息化系统c) 应用案例及讨论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学生预习教师指定内容,教师课堂讲授,教学过程结合案例分析及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完成指

定的阅读材料和作业或独立研究报告,并记入平时考核成绩。五、考核办法开卷考试成绩或独立研究论文占 20%

平时出勤(阅读检查测试)占 30%

平时论文和作业成绩占 30%

案例讨论成绩占 2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1.Kenneth C.Laudon;Jane.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中英文最新版本)2. Raymond McLeod, George Schell,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3. Lynda M.Applegate; F.Warren McFarlan; James L.Mckenney. Corporate 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The Issues Facing Senior Executives. McGraw-Hill.

阅读文献资料:学生阅读由教师提供的本学科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其中国际期刊英文文献占 95%以上。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

4

Page 1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编 写 人:王武魁审 定 人:王武魁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5

Page 1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43 软件工程专题Topic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复杂软件 ,特别是大型企业信息软件的架构设计方法和主要

技术; 了解和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常用技术、工具和手段,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参与项目课题的开发。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Java 语言、软件工程适用专业: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方向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函数式程序设计(4 学时)什么是函数式程序设计使用 Java 语言实现函数式程序设计FP 应用:Java 8 stream APIFP 与 concurrency

2. 规则引擎与 DSL(4 学时)什么是规则引擎和 DSL规则引擎实现DSL 实现

3.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BPMS(4 学时)什么是BPMSBPMN简介开源 BPMS Activiti使用

4. 可计算理论(4 学时)算法与复杂度P 与 NP时间复杂度计算

5. MVC 框架设计及应用(4 学时)Servlet开发流程简介及存在问题;分层设计模式;OOA 与 OOD;MVC 设计模式;MVC架构设计与实现;

6. ORM 框架及其应用(4 学时)ORM 模型;Hibernate 与 iBatis简介;设计理念与 DAO 模式;DAO 测试方法;

7. 极限编程应用(8 学时)分层设计模式与测试基础;EasyMock框架;jUnit框架;ANT 与测试自动化;

6

Page 1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极限编程思想;CACTUS原理及应用;极限编程在AJAX的应用;极限编程在 IOS开发中的应用;分布式数据库应用测试;大作业与讨论;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报告及讨论+学生课下文献阅读+参与教师设计的研究实践+独立研究

设计报告五、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设计报告。总评成绩中考勤占 10%,课堂表现占 20%,设

计报告占 7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Doming Duggan, Enterprise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美)Robert C·Martin,邓辉 译,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架构设计(第 2版),温昱,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7-1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田登山 瞿华审 定 人:王武魁编写日期: 2014 年 5 月

7

Page 1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44 管理经济学Managerial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8 学时;讨论: 4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管理经济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外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旨在论述企业经营决策中所依据的经济学原理。本课程把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的实践,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供经济分析和决策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领会经济学的分析原理与分析思想,并能熟练地运用经济学的分

析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从而提高其在经济决策中理性思考和理性创新,以及“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能力。课程内容包括导论、经济学基本知识、供求分析与市场均衡、需求弹性分析、需求估计与需求预测、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及厂商决策、定价实践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调控。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暂无适用专业: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物业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会计、农

村与区域发展、农林经济管理(博士补修课)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导论(讲授 3 学时)市场机制、资源稀缺性与资源配置边际分析法、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企业组织与经营目标2 经济学基本知识(讲授 2 学时)企业的性质企业目标、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总函数、平均函数与边际函数3 供求分析与市场均衡(讲授 3 学时)需求法则、供给法则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市场均衡分析、市场非均衡分析4 需求弹性分析(讲授 3 学时)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点弹性、弧弹性弹性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5 需求估计与需求预测(讲授 3 学时,课内讨论 2 学时)需求函数的鉴别及数据收集

8

Page 1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回归分析及统计检验需求预测6 生产理论(讲授 3 学时)生产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用一个可变要素的生产、用二个可变要素的生产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7 成本理论(讲授 3 学时,课内讨论 2 小时)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贡献分析法、盈亏平衡分析法8 市场结构及厂商决策(讲授 3 学时)市场结构概述、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的竞争策略寡头垄断的特点与厂商决策、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9 定价实践(讲授 2 学时)常用的定价方法撇脂定价、渗透定价搭售、互补品定价、区域定价10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讲授 3 学时)市场失灵、逆向选择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道德风险、委托代理理论、政府失效的原因及矫正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主要通过理论授课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作为基础课程理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进行系统、完整、准确的讲授。同时注意应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实践中的例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联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原有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对内容的深度和宽度进行适当调

整。课堂讨论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分组协作完成,在课程上进行展示、互动交流。五、考核办法

期终总评成绩:课堂参与占 30%,期终闭卷考试占 70%。课堂参与包括出勤、课堂参与presentation、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吴德庆、马月才、王保林编著,《管理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彼得森、刘易斯著,《管理经济学》(第 4版修订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 托马斯、莫瑞斯著,《管理经济学》(第 10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 陈章武主编,《管理经济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9

Page 1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陈凯审 定 人:李小勇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10

Page 1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5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战略框架,掌握供应链的设计、规划和运作过程,应用定量分析工具和解析方法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课程通过讲授、讨论、实验等教学方式,使学生系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案例分析为驱动,加强学生对于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管理模型与决策基础适用专业:管理类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构建分析供应链的战略框架(4 学时)

理解供应链、供应链绩效、供应链驱动因素与衡量指标设计供应链网络(4 学时)

分销网络设计、供应链网络设计、设计和规划运输网络 计划供应链的需求和供给(4 学时)

供应链的需求预测、供应链的综合计划、供应链的供给和需求计划供应链库存的规划与管理(4 学时)

供应链的规模经济管理、供应链不确定性管理、最优产品可获性水平的确定管理供应链的跨职能驱动因素(4 学时)

供应链的采购决策、供应链的定价和收入管理、供应链的信息技术、供应链的协调供应链模拟仿真(4 学时)

系统模拟的基本理论、系统模拟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实验部分(8 学时):物流优化:介绍如何用 Excel求解物流优化问题,具体包括:生产问题优化、物流中心选址优

化、运输问题优化、多目标问题优化等。存储优化:介绍如何用 WinQSB求解存储优化问题,具体包括:经济订货批量、经济订货周期 、

订货批量折扣等。供应链模拟仿真:以 Promodel或Arena为例,介绍仿真在其中的应用实例。通过仿真模拟供应

链的整体流程,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的合作与协调问题。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师课堂讲授+教师指导上机实验五、考核办法

11

Page 1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考核方式为考查,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论文。总评成绩中考勤占 10%,课堂表现占 20%,上机实

验 20%,论文成绩占 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供应链管理(第 3版)乔普拉 等著,陈荣秋 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第 3版):概念、战略. (美国)大卫·辛奇-利维(David Simchi-Levi) 菲利普·卡明斯基(PhilipKaminsky) 伊迪斯·辛奇-利维(Edith Simchi-Levi)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马宁审 定 人:张绍文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12

Page 1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6 高级运筹学Advanced Operations Research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运筹学的高级知识,包括线性规划回顾与应用、排队论、存贮论、对策论、决策论网络规划与网络流、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等,并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运筹学全部知识的实际应用。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在学习本课程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本大纲适用于经济管理类

相关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内容:第一章 线性规划回顾及其实际问题建模、解算、分析第二章 网络规划及其网络流优化第三章 决策论:不定决策,风险决策,效用函数,序列决策,敏感分析第四章 库存论:问题引入,基本模型,缺货模型,供货有限模型,批量折扣模型,约束条件

模型,动态库存,随机库存。案例分析。第五章 排队论:问题构架,分布函数,等待制排队模型,混合制排队模型,有限源排队模型,

案例分析 第六章 对策论:基本问题,优势原则,混合策略,求解方法。案例分析。第七章 层次分析方法第八章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第九章 收益管理第十章 实际案例分析:问题提出、模型建立、问题结算、结果分析、撰写分析报告。注:案例讨论形式为:教师课堂布置实际案例;学生课下完成模型建立、问题结算、结果分析

撰写分析报告等环节;学生课堂讲演,教师当堂点评并给定分数。2.学时分配:讲授内容 学时分配线性规划回顾及大规模问题求解 4网络规划及网络流优化 3决策论 3存储论 3排队论 3对策论 3层次分析法 3

13

Page 1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数据包络分析法 3收益管理 3案例讨论 4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提交案例报告为辅。学生应参加全部课堂教学

活动,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小组讨论。小组由 3-10名学员组成,案例报告以小组名义提交,所获成绩以合理方式分配给小组成员。自编案例应运用本课程所学内容,分析解决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的管理问题。

案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背景介绍:企业或组织的名称,业务范围,运营环境,面临的管理问题等;2、选用的解决方案;3、模型变量、约束及参数的描述;4、优化模型求解(包括软件实现);5、结果分析;6、实施建议。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试,平时作业占 30%,笔试占 6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课程教材:1、运筹学教材编写组,《运筹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2、安德森、斯维尼、威廉姆斯(美),《商务定量分析方法》(第九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2 月参考书籍:1、《运筹学(II类)》,徐玖平、胡知能、李军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年。2、运筹学通论,魏权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3、数据·模型与决策,戴维·R·安德森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年。4、数据·模型与决策,弗雷德里克等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年5、运筹学.成就、信念与能力,李宗元,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年6、《运筹学教程》(第二版),胡运权主编,郭耀煌副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阅读文献资料:学生阅读由教师提供的本学科经典文献和国际前沿文献。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绍文审 定 人:张绍文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14

Page 2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7 商务数据挖掘与竞争情报Business Data Mining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48 学时(其中,讲授: 38 学时;实验: 10 学时;实习: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针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等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课程结合企业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下产生的内部商务数据以及从企业经营环境中搜集到的外部相关信息,讲解如何通过数据和文本挖掘,实现其商业价值。主要内容包括:商务智能分析模型、商务数据挖掘模型、技术挖掘与专利分析、网络链接分析、网络舆情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课程紧密结合数据和文本挖掘技术,并通过提供丰富的案例和上机实验,力争使学生能够面对特定的商业智能(情报)问题,以业务目标为起点,把业务问题逐步转化为技术问题,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决策支持。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预修课程为统计学原理、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竞争情报,本课程适宜由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生选修。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企业商务智能分析模型(10 学时,其中实验 2 学时)战略层商务分析(2 学时)职能部门层商务分析(2 学时)业务层商务分析(2 学时)数据层商务分析(2 学时)商务智能分析软件实践(2 学时)第二讲 商务数据挖掘模型(12 学时)目标客户分析(目标客户的特征分析、预测响应分析、活跃度分析)(2 学时)用户路径分析和漏斗模型(2 学时)用户(买家、卖家)分层模型(2 学时)信用风险模型(2 学时)商品推荐模型(2 学时)

交叉销售模型(2 学时)第三讲 商务数据挖掘案例—精确营销 (2 学时)客户价值的细分新客户的获取现存客户的价值成长客户的保持第四讲 技术挖掘与专利分析(10 学时,其中实验 2 学时)技术挖掘概述(2 学时)

15

Page 2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技术挖掘流程、方法和案例(6 学时)专利分析实验(2 学时)第五讲 网络链接分析(4 学时,其中实验 2 学时)网络链接分析理论(2 学时)网络链接分析实验(2 学时) 第六讲 网络舆情分析(4 学时,其中实验 2 学时)网络舆情搜集、分析及典型案例分析(2 学时)网络舆情分析实验(2 学时)第七讲 社会网络分析(6 学时,其中实验 2 学时)社会网络分析基本理论(2 学时)UCINET 软件(2 学时)社交媒体关系网络挖掘实验(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采用讲授、实验和案例分析三种教学方式。

五、考核办法考察:课程论文 成绩评定:平时 30%,其中考勤 10% 课堂表现 20%,课程论文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波特,坎宁安等著, 陈燕等译. 技术挖掘与专利分析.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迈克·塞沃尔著,孙建军等译. 链接分析: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4 Scientometrics5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6 Social Network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Analysis. Elsevier.

7. 卢辉著,数据挖掘与数据化运营实战.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8. Gert H.N.Laursen等著,柯晓燕等译. 商务分析方法与案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 Gert H.N.Laursen等著,漆晨曦等译. 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分析.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10. Avinash Kaushik著,精通Web Analytics 2.0—用户中心科学与在线统计艺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工程系编 写 人:温继文 李艳审 定 人: 张绍文编写日期: 2014 年 5 月

16

Page 2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8 创新管理Innovation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创新管理是一门技术创新经济学领域的入门课程。本课程对创新经济学百年来的学术发展作了一个全面的综述和评价。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分析了创新的过程,熊彼特对创新经济学的贡献和创新的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市场结构与创新的关系。第二部分从企业、产业和经济增长三个不同层次(微观、中观和宏观层次)分析了创新的推进、产业演化与促进增长的过程。第三部分分析了外部环境如何促进创新,包括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创新的测度、创新与地理、创新与全球化、科技创新政策。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适用专业:管理类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概述(1 学时)熊彼特和技术创新经济学(3 学时)技术创新过程(3 学时)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3 学时)企业和技术创新(4 学时)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3 学时)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3 学时)技术创新的激励(2 学时)技术创新的测度和指标(2 学时)创新体系与创新园区(2 学时)创新全球化与中国(4 学时)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堂报告及讨论+学生课下调研报告

五、考核办法 总评成绩中考勤占 10%,课堂表现占 25%,实地调研占 15%,期末闭卷考试占 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第 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年 7 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程鹏审 定 人:韩朝

17

Page 2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18

Page 2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49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the Forefront of the Polic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探究的是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及相关政策演变的规律,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国

际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前沿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追踪国际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内容涵盖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保护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中国与贸易组织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工具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查询文献、阅读文献的能力,增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营学、国际经济合作等本科相关

课程。适用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总课时:30 学时主要内容:1、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发展及趋势主要介绍当今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及特征。探讨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和政策变动;分析国际贸

易的发展趋势;讨论国际贸易特点、格局及趋势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等。2、第二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特征主要介绍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内容:即:理论创新的原因、特征和结果,具体包括贸易产

生的原因、贸易的结构、贸易利益的来源与分配、贸易政策的效应等。以传统理论流派观点为基础,分析其变革和创新的新内容和新特征。

3、第三章: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价值主要介绍当代贸易理论创新中影响巨大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的主要思想和观点;比较规模经济

贸易模型与传统贸易模型并分析其特点;评价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当今国际贸易的影响等;4、第四章:比较优势要素的扩展主要介绍在新贸易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意义的新解析;探讨金融发展、制度质量、道德风险、

人力资本合约执行水平等,与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5、第五章:异质性与新新贸易理论主要介绍新新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理论;企业内生边界模型理论;经济

地理学模型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的现实意义等。6、新贸易壁垒的挑战主要介绍不同于传统贸易壁垒的新贸易壁垒的类型和内涵;分析新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19

Page 2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讨论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新贸易壁垒挑战的意义和应对等。

7、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主要介绍国际贸易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讨论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

保护的影响,特别是环境保护与企业竞争力、环境保护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协调机制的建立等。

8、第八章: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主要介绍一国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功能的异同;讨论贸易政策与竞争政策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分析两个政策体系协调机制的意义;探讨在国际贸易中如何利用两个政策的关系应对各类贸易挑战等。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采用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 要求:学生分组按照指定的若干篇有关贸易理论的英文文献进行讨论并形成课堂发言提纲;在课程讲授期间分 5-6次穿插进行课堂讨论;文献学习和课堂讨论准备计入课程学习评价。五、考核办法考核是采取考查方式,主要分为文献阅读、小组汇报以及课程论文三个部分。课程论文占

50%,小组文献阅读作业占 20%,小组汇报占 20%,考勤 1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无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宋维明审 定 人:宋维明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20

Page 2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0 期货与期权Futures and Option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的性质:国际贸易及国际商务硕士专业选修课。课程的目的:本课程的学习以本科阶段的期货贸易学为基础,要求学生在掌握期货贸易基本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期货与期权交易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特有的套期保值功能以及回避价格波动风险的

机制在商品交易和金融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和金融服务部门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工具之一。本课程的内容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以实用性为原则,系统介绍商品期货期权交易和金融期货期权交易的实际业务,是一门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旨在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期货与期权交易的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上述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主要讲授的内容:商品期货交易、商品期权交易、金融期货交易、金融期权交易。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硕士阶段的先行课程是《国际商务的经济学基础》、《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本大纲适用于国际贸易学及国际商务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期货交易与期权交易的基础知识 (6 学时)

1、期货与期权的概念2、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3、期货市场的制度4、期货交易流程

第二讲 商品期货与期权交易 (6 学时)1、套期保值交易2、基差交易、叫价交易与“场外”交易3、投机与套期图利交易4、期权交易及策略

第三讲 金融期货的基本交易方法和应用 (6 学时)1、外汇期货2、股指期货3、利率期货

第四讲 金融期权 (6 学时)1、金融期权价格及其影响因素

21

Page 2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2、金融期权交易策略

实验部分(8 学时):实验教学目的:期货与期权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应用类经济课程,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可以把

理论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模拟操作过程中,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交易意图开户和下单;在交易中学会掌握交易规则;熟悉期货交易的结算规则及浮动盈亏的具体计算方法;学会账户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亲身感受期货交易中的市场风险与交易风险;能够利用各种价格信息判断分析期货行情走势,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内容:期货模拟交易界面及常用术语简介;期货常用页面操作;期货商品报价窗口;K线图窗口;熟悉投资程序;掌握整个交易流程;收集有关信息进行价格走势分析;了解实时行情并选定某一合约进行跟踪;熟悉并学会分析 K线图;熟悉各种价格形态特征;学会投资策略的确定和投资计划的制定;研判大市行情特征。根据实时行情确定交易方向、交易品种与数量以及交易的时机等,并能随时根据行情的变化调整交易策略和交易计划。

实验教学考核:模拟交易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要方式,结课时检查实验运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书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中所应用的理论知识;分析或决策思路,实验数据;对实验的评价;个人收获及感想。实验部分不单独考试,但在课程考核中实验内容占总成绩的 50%。

实验具体内容包括: 1、实验内容:模拟开户、下单,熟悉期货交易的业务流程。基本要求:了解期货交易的整个业务流程;掌握期货交易运作中的相关概念;重点掌握期货市场的进入、合约的买卖、交易的结算、平仓和交割的程序及要求。

2、实验内容:给出交易案例,根据现货市场价格变化和期货市场价格变化进行套期保值的相关操作,并在结束后进行讨论。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套期保值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基差交易的作法及其应用。

3、实验内容:投机与套利交易的基本方法。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投机交易的基本原理和经济功能;掌握投机交易的主要类型;掌握投机与套利交易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加以应用。

4、实验内容:基本因素分析法与技术分析法的实际应用。基本要求:掌握期货市场价格分析方法;能够运用基本因素分析法、条形图分析法、移动平均线分析法、技术指标分析法等分析期货市场的价格走势。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在教学方式上,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注重

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习题和模拟实验相配合,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讲授:教师讲授重点理论和方法及其应用。学习要求:积极参与案例研讨;认真进行课堂习题练习;认真完成模拟交易实验。

22

Page 2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办法为考查。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模拟交易实验及报告 50%,平时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出勤 50%,研讨与练习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期货市场教程》,中国期货业协会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每年更新。2、《期货市场法律法规汇编》,中国期货业协会编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每年更新。3、《期货与期权市场基本原理》(原书第 7版),(加)约翰 C.赫尔著,王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年 6 月 1 日。4、《期货及期权投资实务》,宋浩平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年 9 月。5、大连商品交易所 http://www.dce.com.cn/

6、上海期货交易所 http://www.shfe.com.cn/

7、郑州商品交易所 http://www.cfachina.org/

8、中国金融交易所 http://www.cffex.com.cn/

9、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CME(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http://www.cmegroup.com/

10、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hicago Board Options Exchange, CBOE),http://www.cboe.com/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王雪梅审 定 人:田明华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30 日

23

Page 2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51 国际供应链管理(双语)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nd Trade Financing

16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4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国际供应链管理(双语)》为专业课程。课程目的:国际贸易合同签订后的实施,涉及到商品的库存及运输等活动,形成出口商向进口

商的供应链。本课程主要研究国际供应链管理对国际贸易活动的支撑。通过对国际运输、仓储、采购、选址及其相关业务的介绍,使学生充分了解国际供应链管理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国际商务导论、国际经济学。适用专业: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 1章 国际供应链管理概论(讲授 1 学时)了解供应链概念、兴起与发展及国际供应链等相关知识。第 2章 国际运输(讲授 4 学时)运输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进行运输管理的主要战略。运输经济学与国际运输战略

运输需求与供给;包括运输成本的基本特点,制订运输费率的原则。几种基本运输方式和新兴的多式联运、成组运输等的主要特点;运输运作的基本方法,运输决策的一般内容。第 3章 库存战略与仓储管理(讲授 2 学时、实习 2 课时)本章主要介绍常用的库存战略,并讲解仓储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库存的分类和基本经济属性

介绍库存成本的种类,影响因素,库存管理目标;介绍仓储的重要性,仓库的基本功能,包括产生的经济效用和服务效用;仓库的种类,仓库运作、仓储决策的基本内容,以及仓储管理中出现的收益悖反现象。重点讲解仓储管理流程及案例,并由学生对案例进行两个小时的实习与演示。

第 4章 国际供应链的选址(讲授 2 课时、实习 2 课时)讲述选址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选址的战略;选址决策。在了解选址的原则和步骤及经典

案例的基础上,并指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两个小时的实习与演示。第 5章 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讲授 3 课时)介绍采购管理与供应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在物流管理中如何进行采购与供应管理以达

到物流管理的总体目标。包括采购管理决策的重要内容;几种常用的购买决策,货源定位决策;供应商选择的基本步骤,考虑的主要因素。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按时上课、完成案例讨论内容、完成课程设计。

24

Page 3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五、考核办法

出勤 10 分,课程讨论内容 20 分,课程论文 70 分。六、参考资料

1.Managing Supply Chains: A Logistics Approach. C.John Langley 电子工业出版社2.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lobal ,Sunil Chopra.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侯方淼审 定 人:郭秀君编写日期: 2014.9

25

Page 3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52 林产品市场与贸易专题The Dissertation Forest Products Markets and Trad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研讨国际林产品贸易的有关问题,包括林产品贸易现状、形式、条件,以及林产品贸易中涉及的政策、案例等。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林产品贸易理论、实践和有关政策的前沿及热点问题,把握林产品国际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中国林产品贸易现状、中国林业产业实际,对国际森林认证、国际非法采伐、国际绿色壁垒以及森林碳汇贸易等问题进行研讨。教学目的是通过专题课,丰富贸易学科研究生有关林产品贸易相关知识积累,提高学生对国际和中国林产品贸易问题的系统认识能力,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对林产品贸易的政策需求进行思考和设计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先修课程主要包括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经营学、国际经济合作等本科相关

课程。适用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金融学、工商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研究生选修。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内容: 1、世界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4 学时重点介绍和讨论当今世界林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林产品的分类和林产品贸

易的理论内涵;世界林产品贸易的地位、布局、规模和结构等;世界林产品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和趋势等。

2、中国林产品贸易现状 4 学时重点介绍和讨论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历史;林产品贸易的方式、结构和贸易方向;林产品贸

易的政策变迁和特点等。3、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 学时重点介绍和讨论中国林业产业的发展历史及阶段特征;林业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

局结构;产业升级的趋势及政策需求等。4、林产品 FPI指标体系专题 4 学时重点介绍林业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趋势以及市场环境变化情况分析方法;林业企业 FPI指标体

系及应用情况;分析企业经营的环境条件、资源条件和贸易条件等。5、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 4 学时重点介绍国际森林认证体系、中国森林认证体系及相关政策;森林可持续发展认证和林业企业

产销监管链认证的程序;森林认证与林业发展、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等。6、非法采伐与林产品贸易 4 学时重点介绍国际非法采伐有关进程和内涵;中国关于非法采伐的政策;非法采伐认定机制的作用

打击非法采伐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

26

Page 3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7、绿色贸易壁垒与林产品贸易 4 学时重点介绍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类型及产生原因;绿色贸易壁垒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应对绿色

贸易壁垒的政策及策略等。8、中国林业对外贸易政策 4 学时重点介绍中国林业对外经济的有关政策,包括贸易政策、对外投资政策的内涵及作用;未来中

国林业对外经济政策的趋势等。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师讲授、专家专题讲座,以及案例讨论等内容:主要说明教学方式和课堂学习要求,比如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办法考核是采取考查方式,主要以及课程论文为主。课程论文占 90%,考勤 1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无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宋维明 审 定 人:宋维明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27

Page 3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53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International Trade Customs and Rule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方向选修课。课程目的:奠定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理论基础,培养运用所学惯例及规则分析和解决国际贸

易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掌握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基本概念,理解其特征、法律渊源、变迁、主要分类、作用;了解有关贸易术语、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买卖的惯例与规则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研究;掌握贸易术语、国际结算等主要贸易惯例和规则的解释和应用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的基本概念、法律渊源、变迁、主要分类、作用、发展动态和前沿研究;主要国际贸易贸易惯例和规则的含义和应用注意事项。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前沿、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适用专业: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讲课 研讨 小计第 1章 绪论 2 0 2

第 2章 贸易术语惯例与规则 3 1 4

第 3章 信用证结算惯例与规则 8 2 10

第 4章 托收结算惯例与规则 3 1 4

第 5章 国际货物运输惯例与规则 3 1 4

第 6章 国际货运保险惯例与规则 3 1 4

第 7章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其他 3 1 4

合计 25 7 32

第一章 绪论(讲课 2 学时)国际贸易惯例的历史沿革、内涵、性质与特征、作用和主要分类第二章 贸易术语惯例与规则(讲课 3 学时,研讨 1 课时)1.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概述;主要条文释义及应用。2.1932 年华沙-牛津规则简介3.1941 年和 1990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简介第三章 信用证结算惯例与规则(讲课 8 学时,研讨 2 课时)1.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概述;主要条文释义及应用。

28

Page 3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2. 国际备用证惯例(ISP98):概述;应用。3. 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681):概述;应用4. 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间偿付统一规则(URR725):概述;应用。第四章 托收结算惯例与规则(讲课 3 学时,研讨 1 课时)托收统一规则(URC522):概述;主要条文释义及应用。第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惯例与规则(讲课 3 学时,研讨 1 课时)1.海牙规则:概述;主要条文释义及应用。2.其他国际货物运输惯例与规则简介:维斯比规则、汉堡规则,等。第六章 国际货运保险惯例与规则(讲课 3 学时,研讨 1 课时)1.约克-安特卫普规则:概述;主要条文释义及应用。2.其他货运保险惯例与规则简介第七章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其他(讲课 3 学时,研讨 1 课时)1.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概述;应用。2.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买卖惯例与规则简介。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部分内容

尤其是第七章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学生的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授:重点惯例的主要条文释义和应用。要求:① 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研讨与案例分析:教师给定每章的讨论提纲,学生结合所学惯

例与规则进行独立思考,进行课堂报告和研讨。② 按时完成课后练习或课程论文,要求有自己的观点、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述。五、考核办法总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期末开卷考试 50%,平时成绩 50%。其中,平时成绩由三部分组成,

出勤 30%,研讨与练习 7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缪东玲编写. 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讲义. 每年及时更新.

(2) 相关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原文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10(中英文本) [M].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版社,2011.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关于审核跟单信用证项下单据的国际标准银行实务(ISBP681)(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项下银行间偿付统一规则(URR725)(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国际备用证惯例 ISP98.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29

Page 3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URC522)(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ICC托收统一规则评注(国际商会第 550号出版物,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ICC 银行委员会意见汇编(1995-2001)(中文本)及《ICC 银行委员会意见汇编(1995-2001)》(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会(ICC CHINA).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及 UCP500 关于电子交单的附则(中英文本). 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等。(3) 其他参考文献姚新超.国际贸易惯例与规则实务(3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邓旭,陈晶莹.国际贸易术语解释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 INCOTERMS2010 和 CISG为视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 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傅龙海.信用证与 UCP600.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阎之大.UCP600解读与例证[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7

张燕玲,邱智坤.ISP98 理论与实务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2011 国际保函与备用信用证解读案例分析(上下册).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开课单位:经管学院编 写 人:缪东玲审 定 人:田明华编写日期: 2014/9/30

30

Page 3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4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Transnational Enterprise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的性质:国际投资专题课程是国际贸易学专业的选修课。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系统地掌握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政策及分析

国际投资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国际投资研究的系统内容及发展动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国际投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实践能力。

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投资和跨国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要求学生预先学习跨国公司、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课程,以为学习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课程提供知识基础。

该课程适用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学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国际投资概述(教学 4 学时)(1)国际投资的含义与特征(2)国际投资的类型(3)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关系(4)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5)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教学 3 学时)(1)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进(2)发达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3)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3.国际直接投资环境(教学 3 学时)(1)国际投资环境的基本内容(2)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价方法4.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教学 6 学时)(1)新建型国际直接投资(2)并购型国际直接投资(3)新建与并购的比较与选择5.国际直接投资政策(教学 4 学时)(1)国别投资政策(2)双边投资政策(3)多边投资政策

31

Page 3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6.国际直接投资风险(教学 2 学时)(1)国际投资风险类型(2)国际投资风险管理7.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 4 学时)(1)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系统的建立(2)跨国企业海外经理人员的选聘(3)跨国企业员工的招聘、培训与激励(4)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8.跨国企业税务管理(教学 3 学时)(1)跨国企业税务管理概述(2)国际双重课税 (3)跨国企业避税的方法 (4)转移价格在全球税务管理中的运用9.跨国企业合资子公司管理(教学 3 学时)(1)国际合资子公司内部控制(2)国际合资子公司外部控制(3)国际合资子公司收益控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相结合。

五、考核办法课程成绩评定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查成绩相结合方式,平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

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20%)、出勤成绩和课堂表现(10%)构成。期末考查采用课程论文形式。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卢进勇.国际投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綦建红.国际投资学教程(第 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关雪凌,等.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UNCTAD.World Investment Report.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郭秀君审 定 人:侯方淼 编写日期:2014.10

32

Page 3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5 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40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讨论: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5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会计学硕士研究生及会计专业(Mpacc)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是会计学及Mpacc硕士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历程,财务会计的理论框架(如会计的性质、目标、对象、内容、职能、基本方法和程序),会计规范与会计准则制定,资产计价(即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收益确定,财务会计报告理论及财务报告的应用与发展,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研究方法与实证会计发展情况,环境与社会责任报告及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外延。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该课需要预修的相关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学、会计发展史等。必

须掌握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国的财务会计制度等。该课的适用专业:学术型硕士的会计学和专业型硕士的会计专业(Mpacc)。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概述与会计理论沿革(讲授 2 学时)第二讲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讲授 4 学时,讨论 2 学时)第三讲 会计规范与会计准则的制定(讲授 4 学时,讨论 2 学时)第四讲 资产计价与收益确定(讲授 6 学时,讨论 2 学时)第五讲 财务报告及其应用与发展(讲授 4 学时,讨论 2 学时)第六讲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讲授 4 学时)第七讲 研究方法与实证会计(讲授 4 学时)第八讲 环境与社会责任报告(讲授 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1、课堂讲授:介绍专题的基本内容,并指出阅读范围与重点;2、阅读文献资料:根据教师的指导,大量阅读指定的文献资料,消化和理解课程内容;3、专题研讨:指导学生开展研讨,要求学生通过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财务会计理论与实

务的动态、视角和方法。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查。考查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提交的专题研讨提纲或报告、课程研究报告。(课程

研究报告应该有理论、有资料、有分析、有新意、有较高写作水平,能充分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成绩评定办法:总评成绩为 100 分,其中,专题研讨提纲或报告和研讨时的发言水平占的

40%,课程研究报告占 60%。六、参考资料

33

Page 3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索科洛夫著,陈亚民译,《会计发展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阿迈德·贝克奥伊,《会计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葛家澍,《市场经济下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葛家澍、刘峰著,《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李树华,《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瓦茨,齐默尔曼,《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吴水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陈国辉,《会计理论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李季林、孙芳城、邓腾江、孔庆林,《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劳秦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概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朱小平,《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卢永华,《广义会计理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张文贤,《会计理论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徐国君,《三维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许家林,《现代会计科学理论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林斌,《论不确定性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侯文铿,《资本论选读》马克思会计学说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陈新生,《企业会计组织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葛家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孙铮,(国家会计学院 Mpacc 系列教材)《财务会计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田翠香 等,《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罗绍德,《财务会计理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斯科特(William R.Scott )著,《财务会计理论》(第 6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现时国内外书刊资料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田治威审 定 人:田治威

编写日期:2014

34

Page 4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6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Theory and Practic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是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是学位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各种主要理论和方法;了解管理会计学科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企业高层次的会计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工作,能够胜任会计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并为学生开展企业理财领域理论与实务研究奠定基础。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是会计学本科课程的继续和深入,是会计学科中重要的高级课程

之一,它与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等共同组成会计学硕士课程体系。要求学生预修会计学本科的各门专业课。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成本归集制度和成本管理制度(讲授 4 学时,讨论 2 学时)

管理会计活动的目标,管理会计成本概念、成本管理制度第二部分 作业成本计算法及作业管理(讲授 8 学时,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 2 学时) 作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方法,作业管理与新生产环境,作业成本法评价、应用现状及发

展前景第三部分 综合评价(讲授 6 学时,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 2 学时) 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的理论与应用第四部分 其他专题(讲授 6 学时,案例分析或课堂讨论 2 学时)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会计(目标成本法 标杆管理)、社会责任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知识资本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空间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课程的基本内容,并指出阅读范围与重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大量阅读指

定的文献资料,消化和理解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专题 讨论、案例分析等,互相启发和交流;并根据客观条件安排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大,使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基本要求1.理论与知识方面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和发展状况;

2.技能与操作方面 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应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考核和评价等基本方

35

Page 4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法,把会计与管理结合起来。能够承担企业的财务与会计的高级管理工作,也能够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五、考核办法考核采用平时+课程考试的形式。其中平时占 50%;结课考试占 50%。平时考核:①结合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题研讨,并要求学生提交专题研讨提纲

或专题研讨报告。(30%)②课堂表现及考勤结果(20%)课程考试: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管理会计》,[美]罗纳德 W.希尔顿(Ronald W.Hilton) 著,耿建新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年版;[2]《管理会计》(第四版)(美)唐·汉森等著,王光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3]《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美)罗伯特·S.卡普兰等著,吕长江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4]《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 编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1996 年版;[5]《管理会计与控制系统案例》,[美]威廉.罗奇、布兰特.R.艾伦等著,何斌 等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6]教育部推荐教材——《管理会计》,余绪缨 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7]教育部推荐教材——《管理会计学》(第六版),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8]《管理会计师协会教学案例》,[美]瑞夫·劳森编,杨继良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版;[9]《管理会计公告》(1-4 辑)IMA 发布,刘霄仑主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2013 年版;[10]《管理会计在中国》(美)瑞夫·劳森,杨继良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年版;[11]《企业会计准则》2006 年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12]《会计研究》等现时国内外书刊资料。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苏宁审 定 人:田治威编写日期: 2014.11

36

Page 4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7 企业会计准则专题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企业会计准则专题是会计学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方向选修课之一。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知识、框架和相关理论,能够正确解读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有较深入的理解,了解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包括内容框架和概念框架)和最新变化,了解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关系和国际财务报告趋同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胜任会计实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能够胜任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适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持续趋同。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我国会计准则及前沿发展、会计准则制定机制与影响因素、国际会计准则的框架、国际会计准则比较研究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企业会计准则专题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拓展的专题性课程,它与财务会计理论研究、林业财务与会计专题、本科中的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当有较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基础。本课程适用于会计专业硕士、会计学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如下:第一讲 我国会计准则及其前沿发展本讲主要包括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历史过程、我国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典型会计准则解读、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与发展及其解读(本部分结合近期的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做安排)。第二讲 会计准则制定及其影响因素本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准则制定的机制介绍,主要包括准则制定的机构与制定理论

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的问题等;二是会计准则制定的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对经济活动的管制、信息生产及信息的效率问题、信息披露的动力、信息的充分性等;三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政治问题,主要包括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准则制定的博弈等。第三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框架本讲主要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内容框架。具体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

则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框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概念框架、基于概念框架的案例讨论。第四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与国际趋同本讲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与国际趋同两个部分。准则比较部分主要包括准则概

念体系比较、内容框架比较、主要会计准则的比较(包括计量类准则、披露类准则、收益类准则和重要的资产准则等);国际趋同部分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发展与要求、国际趋同的影响等。

37

Page 4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各部分的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方式

合计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讲 授 11 2 3 3 3

研究与讨论 5 2 1 1 1

总 学 时 16 4 4 4 4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结合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题研讨,并要求学生提交专题研讨提纲或专题研讨报

告;引入案例教学,展开专题的小组研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以下要求:1、理论与知识方面 ⑴熟练掌握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与概念框架;  ⑵ 了解会计准则的制定及其影响因素,提高会计准则的运用及会计业务处理发展的预判

能力; ⑶充分了解国际财务科即报告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与我国会计准则的相互关系。

2、技能与操作方面能够掌握我国会计准则的最新变化及其实务操作,对于运用国际财务会计报告准则的概念框架

进行会计处理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五、考核办法在专题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查,方式为学生应按照要求撰写一份有理论基础与相关方

法、有资料、有分析、有新意、有较高写作水平,能充分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专题研究报告或课程论文,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研讨、实际工作和完成的报告情况综合评定成绩。专题研究报告或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 70%,平时研讨及课堂表现占 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年度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2] William R.Scort著,陈汉文等译,财务会计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3

[4]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委员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5] 汪详耀等著,美国会计准则研究,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6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编 写 人:王富炜审 定 人:田治威编写日期:2014.10

38

Page 4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8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题Evaluation of the Forestry Resource Asset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题是会计学和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方向选修课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之一。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资产价值估算有更深的理论认识;了解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工作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前沿发展有较深的了解,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实际评估、管理工作,能够胜任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几种主要单项资产的评估概要、森林生态效能价值评估、不同目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等内容。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专题是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专题研究性课程,它与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企业理财理论研究、现代管理会计、技术经济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林学等课程具有密切的联系。学习本课程应当有较扎实的经济分析知识基础。本课程适用于会计专业硕士、会计学、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如下:第一讲 森林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本讲主要包括价值及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含义、资产评估中的价值与价值类型、资产价值的影

响因素、资产价值判断理论;资产评估的假设与原则、资产评估准则理论与实践、资产评估的三种基本方法等。第二讲 几种主要单项资产的评估概要在对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讨林木资产、林地资产和森林景观资产的不同于

一般资产的特性及其在评估中的表现,掌握评估的基本方法在上述三种单项资产中的主要运用问题。第三讲 森林生态效能价值评估本讲主要包括讲授和研讨森林生态效能的主要体现及其基本特点,森林生态效能的价值及价值

类型,不同生态效能在不同价值类型下的评估或评价方法。第四讲 不同目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本讲主要内容包括抵押贷款评估、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和林地征用价值评估等。不同目的的森

林资源的讲授与研讨中,对森林资源资产在不同目的中的经济实质、价值特征与价值类型及其评估方法分别进行研讨和分析。各部分的学时分配如下表:

教学方式

合计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39

Page 4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讲 授 11 3 2 3 3

研究与讨论 5 1 2 1 1

总 学 时 16 4 4 4 4

在实际教学安排中,第三讲和第四讲可以按照教学需要和教师擅长的领域进行灵活安排。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结合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题研讨,并要求学生提交专题研讨提纲或专题研讨报

告,如果参加实际评估工作,则写出实际工作报告;引入案例教学,展开专题的小组研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贯彻以下要求:

1、理论与知识方面 ⑴熟练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原则与规则、方法与现行法律、法规;  ⑵ 了解我国资产评估的现状、问题,能够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

⑶ 充分了解评估的实际工作,了解实际工作中对评估方法的选择所应当考虑的因素和应当遵循的原则,同时对特殊特征的资产的评估有一定的理论认识。

2、技能与操作方面能够独立完成资产评估项目,能够对评估项目进行管理,能够合理选择评估方法对不同的资产

进行评估;能够承担资产评估的管理、研究与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五、考核办法在专题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课程考查,方式为学生应按照要求撰写一份有理论基础与相关方

法、有资料、有分析、有新意、有较高写作水平,能充分反映学生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专题研究报告或课程论文,教师根据学生参加研讨、实际工作和完成的报告情况综合评定成绩。专题研究报告或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 70%,平时研讨及课堂表现占 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年度全国注册评估师考试辅导教材;[2] 姜楠等,资产评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3

[3] 朱武祥等,投资估价,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4

[4] 杨忠直,资产估价学引论,科学出版社,2008.2

[5] 赵邦宏、王哲,资产评估准则评价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

[6]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罗江滨等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年版;[7]《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罗江滨等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年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编 写 人:王富炜审 定 人:张卫民编写日期:2014.10

40

Page 4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59 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rporate Finance

40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8 学时); 2.5 学分一、课程简介

《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是硕士研究生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学位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企业理财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企业高层次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胜任会计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并为学生开展企业理财领域理论与实务研究奠定基础。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公司理财理论与实务》是会计学本科课程的继续和深入,是会计学科中重要的高级课程之一,它与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理论与实务等共同组成会计学硕士课程体系。要求学生预修《财务管理学》、《企业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西方经济学》等。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 1部分 总论(讲授 4 课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财务管理假设、理财目标与理财环境第 2部分 企业并购财务管理(讲授 12 课时,案例分析讨论 4 课时)企业并购财务管理概述、并购动因、并购历史演进、并购的财务问题、目标公司的选择、目标

公司价值评估方法、并购运作第 3部分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讲授 10 课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2 课时)企业集团财务财务管理特点、集团的组织结构及财务管理体制、企业集团的资金运筹(筹资、

投资分配和资本经营)、企业集团财务控制(预算控制、业绩评价)第 4部分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讲授 6 课时,案例分析课堂讨论 2 课时)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概述、中小企业融资管理、中下企业投资管理、中小企业的政策利用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课程的基本内容,并指出阅读范围与重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大量阅读指定的文献资料,消化和理解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互相启发和交流;并根据客观条件安排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扩大,使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基本要求1.理论与知识方面(1)熟练掌握企业理财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价值和资本预算、风险、资本结构与股利政策和长期筹资的理论与知识。

(2)了解财务管理学科的概况及其发展趋势。

41

Page 4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3)理解超过公司理财基本假设的特殊业务理论,掌握特殊业务决策的样本方法,主要包括:兼并与收购、企业机缘财务管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等理财专门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务现状。2.技能与操作方面要求学生充分掌握现代财务理论,能够独立对企业理财中的筹资问题、投资问题、营运资金问

题和股利政策进行分析决策。能够承担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和研究。五、考核办法考核采用平时+课程考试的形式。其中平时占 50%;结课考试占 50%。平时考核:①结合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题研讨,并要求学生提交专题研讨提纲

或专题研讨报告。(30%)②课堂表现及考勤结果(20%)课程考试:考试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高级财务管理学(第三版),王化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2]《公司理财》,(第九版)[美]Stephen A.Ross等著、吴世农等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年版;[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美]詹姆斯·范霍恩,约翰·瓦霍维奇 著,郭浩、徐琳 译,经济

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4]《公司财务管理》(上、下),[美]道格拉斯·R·爱默瑞等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5]《财务管理与政策》,[美]詹姆斯·C·范霍恩 著,刘志远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6]《当代财务管理主流》,陆正飞、王化成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7]《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何晓群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8]《财务管理案例》,裘益政、竺素娥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10] 《公司法》《企业所得税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文献;[11]《会计研究》等现时国内外书刊资料。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苏宁审 定 人:田治威编写日期:2014.11

42

Page 4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61 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金融经济学是基于数学和微观经济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主要研究经济主体在不确定性条件下

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它是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核心基础课,是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和金融风险管理等金融专业课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金融的基本原理、金融资产定价原理和金融学中的基本理论,能够从数理角度掌握金融学中的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应用基本的金融学原理理解证券投资学、金融工程学和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之中的金融管理实践技术,并且能够具备金融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性理论知识。

1. 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基本框架,进而为学习现代金融理论打下基础;2. 介绍经典的金融投资理论模型,包括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

模型、资本结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期权定价模型等;3. 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了解金融商品相对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市场均衡的形成过

程,掌握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均衡机制的共性与差异。4.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比如确定性条件下的优化方法、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优化

方法,证券投资组合方法和无套利均衡方法等。(三) 主要内容金融经济学包括课程概论、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理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理理论、资

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市场有效性理论(EMH)、MM定理和无套利均衡分析、期权定价理论(OPT),采取课程讲授与论文研讨等形式相结合。二、预修课程

金融经济学主要介绍金融投资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型,属于微观数理金融学范畴。它是金融学、财务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在初级金融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研究。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如微积分、概率论、线性代数、经济计量学、中级宏(微)观经济学、投资学、公司财务、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金融经济学概论,4 学时;2. 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理论,4 学时;3.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投资理理论,4 学时;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4 学时;5. 套利定价理论(APT),4 学时;

43

Page 4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6. 有效市场假说(EMH),4 学时;7. 资本结构理论(CST),4 学时;8. 期权定价理论(OPT),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主要采取讲授、论文阅读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后者主要是结

合相关模型进行论文阅读,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课堂出勤 20%,课堂参与 40%,课程论文 40%。六、参考资料

1. 汪昌云,《金融经济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2. 宋逢明,《金融经济学导论》(第 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3. Zvi Bodie , Financial Economics, Pearson Prentice Hall; 3rd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4. Chi-fu Huang and Robert H. Litzenberger, 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New York: North-

Holland, c1988.(宋逢明译, 2013)4. F. L. Stephen and Jan Werner,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econom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5. 罗伯特. C. 默顿 著,郭多诈 等译,《连续时间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6. 陆家骝 著,《现代金融经济学》(第二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宝林审 定 人:潘焕学 秦涛 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8 日

44

Page 5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63 投资经济学专题Special Topics on Investment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习题: 4 学时;讨论: 4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又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六个专题组成,是一门理论性、实务性要求都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案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产业投资基金研究、证券投资分析方法与策略、期权理论专题、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本课程以投资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注重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二、预修课程即适用专业 本课程的预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投资学、风险管理、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适用于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专题一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案例(8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重点和难点:本专题重点是投资项目投资估算和现金流量表编制。难点是对投资项目特点的理

解以及对相关财税制度的了解。专题二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4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投资估算的范围、内容与依据、掌握项目投资估算方法;了解资金筹措

方式,掌握资金成本分析与计算方法,学会资金筹措方案论证技术。重点和难点:本专题重点是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估算及借款利息的计算。难

点是投资估算范围的把握及资金成本的计算。 专题三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4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了解产业投资基金的含义、国际产业投资基金可借鉴模式。熟悉产业投资基

金的资金来源、不同种类产业基金的组织方式、激励机制及相应的政策支持。重点和难点:本专题重点是特定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的界定及其运作机制的设计。难点是产业投

资基金设立的基础及可行性的论证。专题四 证券投资分析方法与策略(6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熟悉证券投资分析信息的来源、我国证券市场现存的主要投资理念及投资策

略、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要素;掌握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证券组合分析法的定义、理论基础和内容。

重点和难点:本专题重点是证券组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手段)。难点是证券投资分析中应熟悉潜在风险、交易成本、股利分配、经济趋势、经济政策及公司管理。

专题五 期权理论专题(4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掌握期权合约的主要要素;了解期权合约的主要分类、期权价格的组成要素

45

Page 5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及各种影响因素、期权和表弟股票组合的基本策略。重点和难点:能计算到期日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各方的损益;了解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包含的丰

富信息。专题六 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6 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理解投资风险分析与评价的重要性;了解项目风险的类别;掌握项目风险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重点和难点:资产定价模型(CAPM 模型)(即 Capital Asset Price Model)在项目风险定量分析

中的应用;现金流量模型及其在项目融资中的应用与项目风险定量分析;项目融资中贷款银行寻求降低项目风险的方法。

课时分配内容 讲课 习题 讨论 合计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案例(一) 4 4 8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二) 4 4

产业投资基金研究(三) 4 4证券投资分析方法与策略

(四) 4 2 6

期权理论专题(五) 4 4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六) 4 2 6

合计 24 6 2 32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辅以课上或课后练习、课外文献阅读,并与案例分析、讨论、和演讲等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达到课程设计的六个专题(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案例、投

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产业投资基金研究、证券投资分析方法与策略、期权理论专题、投资风险的分析与评价)所列出的要求。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查,包括课程论文和演讲。成绩评定:最终成绩=平时成绩(作业、讨论、考勤及课堂表现等)*40%+考核成绩(课程论

文和演讲)*6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郎荣燊 主编,投资学(第 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张中华 主编,投资学(第 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吴晓求,证券投资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许谨良,风险管理(第 4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王周伟,风险管理计算与建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6

Page 5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彩虹审 定 人:张彩虹编写日期:2014.11.8

47

Page 5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64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福利经济学》是林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很多应用经济学的基础。福利经济学主要研究不同经济状态下社会福利差别的学科,进而为多种实际政策的社会选择提供序列化的参考。福利经济学关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目标,检验社会经济行为好坏的标准;改善社会经济运行福利结果所需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最优条件及政策的研究,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小康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将为分析和认识我国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有价值理论工具。课程主要讲授福利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帕累托最优,社会福利的标准和度量,社会选择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重新解读,以及最优、次优和第三优理论等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福利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福利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了

解其最新发展,为未来继续学习打好基础;并能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政策的福利结果,充分理解社会经济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以福利分析贯通相关经济学课程,加深对已修课程的理解;能够运用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我国林业各类重大改革发展问题。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主要针对林业经济与管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设,也供其他经济或管理类专业研究生选修。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先修完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类专业高等数学等相关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绪论 2时 1.1 福利经济学的涵义 1 学时 1.2 福利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1 学时2、帕累托最优 2 学时 2.1 帕累托准则 0.5 学时 2.2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及条件 1.5 学时3、福利标准 2 学时 3.1 关于补偿标准的争论 0.5 学时 3.2 对分配的考量 0.5 学时 3.3 单纯的效率比较 0.5 学时

3.4 准帕累托改进 0.5 学时4、消费者剩余 4 学时 4.1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起源 0.5 学时 4.2 Hicks 的度量方法 1 学时 4.3 超越单个物品和个人的总体考量 1 学时

48

Page 5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4.4 剩余度量与钻石物品 1.5 学时5、社会选择理论 4 学时 5.1个人排序和社会选择 1 学时 5.2 效用的信息度量 1 学时

5.3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再表述 1 学时 5.4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解决 1 学时6、市场经济 4 学时 6.1 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1.5 学时 6.2 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1.5 学时

6.3 市场经济效率的两个认识误区 1 学时7、外部性 4 学时 7.1 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 0.5 学时 7.2 偏离最优点的税收/补贴方案 1 学时 7.3 其他解决方案 1 学时 7.4 良知效应与科斯定理 1.5 学时8、公共物品 4 学时 8.1 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 0.5 学时 8.2 最优条件和公共物品的投资 1 学时 8.3 符合激励效应的偏好揭示机制 1 学时 8.4 在分配悖论 0.5 学时 8.5 俱乐部理论 1 学时9、最优、次优何第三优 4 学时 9.1 次优理论 1 学时 9.2 缓解次优困境 1 学时 9.3 第三优理论 1 学时 9.4 第三优政策初探 1 学时10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程教学综合采用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形式,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相应章节的教材和参考书

籍及其他文件。五、考核办法

课程采用论文考查形式进行考核。总评成绩中 =课程论文成绩*60%+课堂研讨发言表现成绩*20%+考勤成绩*20%,各类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福祉经济学.黄有光.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2.福利经济学评述.[英]李特尔.商务印书馆.2014

3.福利经济学. [英]庇古. 商务印书馆.2006

49

Page 5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4.基于能力方法的福利经济学.汪毅霖.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

5.福利经济学. 高启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贺 超审 定 人:贺 超编写日期:2014/12/01

50

Page 5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66 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Theories and Practice of the Rural Develop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该课程属于发展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应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具体分析、研究农

村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的经济问题、经济规律的科学,是在“人本、可持续、系统综合”的发展观和发展实践下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理论与方法性科学,在国内外农业大学相关学科被广泛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农村发展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讲授,并辅以社会调查与课程研讨等教学环节,增进学生对于农村社会发展进程的全面理解,使学生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推进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分析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特殊历程以及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社会现象,引导学生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力求为实现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两大部分: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发展理论的演化,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问题的治理,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的农村贫困问题等;实践技能部分主要是运用社会发展的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以及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讨。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为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必修课或农业经济管理硕士选修课。要求选课学生已在本科或硕士学习阶段学习过《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 论:主要介绍课程的性质,课程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课程的基本要求等。2 学时。第一章:发展理论的演化分析,主要讲授传统发展观、参与性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等。2 学

时。第二章:社会发展的理论流派与国内外现代农村发展模式分析,主要讲授现代农村发展的基本

构成和内容与农村发展模式一般特性。4 学时。第三章:不同时期中国农村发展评价,主要讲授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发展的成绩、问题,及未来

战略构想。2 学时。第四章: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分析,主要讲授制度创新与中国农村发展,制度需求与制

度供给与中国农村发展,城乡体制改革与农村市场发展,引导性制度变迁与农村市场发展,制度创新说与农村新要素市场的发展等。4 学时。

第五章:农村人力资源的发展分析,主要讲授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及农村人力资源发展的途径。2 学时。

第六章:农村经济发展分析,主要讲授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持续降低的原因、中国农村的收入分配状况及特点及新时期中国反贫困战略。4 学时。

第七章:农村政治发展分析,主要讲授农村的基本政治制度、农村的基层民主制度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 学时。

51

Page 5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八章: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主要讲授农业和农村科技存在的问题、发展战略构想及发展战

略措施等。2 学时。第九章:农村社会文化发展,主要讲授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状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

的主要问题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 学时。第十章: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农村社会问题,主要讲授中国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问题的表

现、特点与产生的主要原因及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社会问题的治理。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占 26 学时,课堂讨论占 6 学时,讲课和讨论中主要使用典型案例。平时成绩主要是重要章节的作业、讨论、回答问题等,最终考核方式为选题式课程论文。五、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30%,课程考试采取考察方式,形式为课程论文,占考试成绩的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参考书籍:程淑兰,《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益龙,《制度、市场与中国农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叶敬忠,《农村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冯开文,《发展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阅读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立中审 定 人:周建华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52

Page 5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67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Agricultural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40 学时(其中,讲授: 40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5 学分一、课程简介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是在本科层次的农业经济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农业经济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进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课程分为农业经济理论和农业经济政策具有紧密联系的两个部分,分别侧重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经济理论在农业政策分析中的运用。与本科层次相比:第一,本科层次的农业经济学主要侧重于介绍相关的理论与政策,而研究生层次的则更强调农业经济理论的基础问题,强调理论的约束条件,并对于由不同的约束条件造成的变化进行分析;第二,本课程比本科层次更强调数量分析和数量方法的应用。因此,课程会更多介绍农业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的相关的数量模型和方法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各种农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使用范围,掌握常用

的农业经济与政策的数量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与“三农”密切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尤其是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养成强而有力的政策执行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农业政策和法规解决“三农”中的现实问题。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为农业经济管理硕士或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专业课。要求选课学生已在本科或硕士学习阶段学习过《中级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等相关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农业生产理论、农产品市场与消费、农业与宏观经济、农业与环境、农业政策制定、农业政策国际借鉴以及各种具体的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分析等。具体说来,本课程讲授的个部分内容及其时间分配如下:第一章 农业与宏观经济。主要讲授农业与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农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

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农业、经济转型中的农业等。4 学时。第二章 农业生产理论。主要讲授农业生产过程、生产函数的估计、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

定性、农业生产的结构转变等。4 学时。第三章 农产品市场与消费。主要讲授农产品的价格确定、农产品市场与营销、农产品储藏加

工与价格稳定、农产品市场与食品安全等。4 学时。第四章 农业与环境。主要讲授农业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中的

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制度和农业生产、农业与生态系统服务等。4 学时。第五章:政府、市场与农业政策,主要讲授农业政策的本质、政府政策干预的目标及其缺陷、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政策、我国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等。2 学时。

53

Page 5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六章:农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调整。主要讲授农业政策目标比较、主要的农业政策手

段及其选择、农业政策方案制定、农业政策的执行方法及程序、农业政策评估标准及方法、农业政策的调整等。4 学时。

第七章:农业政策国际经验借鉴。主要教授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巴西等国家农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制定的背景、发挥的作用、政策调整、对我国的启示等。 4 学时。

第八章: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政策。主要讲授农业生产政策依据及目标、农业生产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农业生产专业化及规模化政策等。4 学时。

第九章:农业生产的要素政策。主要讲授农业土地政策、农业劳动力政策、农业科技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及其完善。4 学时。

第十章:农产品流通政策。主要讲授农产品价格政策使用、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目标价格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流通设施支持政策、产销对接政策等。4 学时。

第十一章:如何获取农业政策支持,主要讲授获取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的主要渠道、取强农惠农政策支持的主要程序等。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占 32 学时,课堂讨论占 8 学时,最终考核方式为考试。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度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

30%,根据平时课堂的参与程度、作业的完成情况决定;考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 70%,考试采取开卷形式。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钟甫宁,《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张宏宇等,《中国农业政策的基本框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瑞芬,《三农优惠政策一本通》,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立中、陈建成,2012. 《农业经济前沿》,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赵阳、辛贤,2012.《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阅读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农业经济学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Agricultural Economics, Wiley-Blackwell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4

Page 6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周建华、张立中审 定 人:李强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55

Page 6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68 现代管理专题Modern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的性质: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专业必修学位课,其他专业为选修课程课程目的及内容:一直以来,套用西方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在中国进行演绎性研究主导了中国

管理学研究领域,这种模式对中国自己的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本课程旨在通过系列管理专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当代环境下的管理学的学科边界和管理模式问题,明确管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领悟“直面实践”与“远离实践”管理研究必然面临的路径选择问题,最终能够在面对实践中的新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不断发掘、充实已有的管理学知识体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实现自身的发展。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管理学、企业管理、战略管理、经济学适用专业:企业管理,行政管理,林业经济等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管理研究困境与反思(4 学时)第二讲 企业伦理(4 学时)第三讲 知识经济与管理(4 学时)第四讲 变革与创新 (4 学时)第五讲 资源与能力(4 学时)第六讲 治理与控制 (4 学时)第七讲 环境与文化(4 学时)第八讲 总结(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要求:1、以专业为小组,人人参与2、制作 ppt并发邮箱3、每个主题演讲 2 课时(由小组长安排)4 学时、讨论 2 课时(安排好记录员)

五、考核办法考核要求:1、课程考核以考查为主,要求课程论文手写,纸质版2、考查成绩占 60%,考勤占 20%,课堂 ppt 展示占 2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参考书籍:

56

Page 6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安立仁 编,管理理论前沿专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阅读文献资料: [1]张永军 编,管理学学科前沿研究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德鲁克 编,管理前沿(珍藏版) (德鲁克管理经典丛书),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 1版 ,2009

[3]德鲁克 编,巨变时代的管理(珍藏版) (德鲁克管理经典丛书) ,械工业出版社; 第 1版 ,2009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 曹芳萍审 定 人: 李小勇编写日期:2014 年 10 月

57

Page 6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70 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Business Ethics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企业伦理和社会责任》该课程对树立正确的企业伦理观、价值观和经营观,推动企业诚信经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企业伦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意义、战略意义,通过学习夯实伦理道德基础,进入社会后以适应国际社会对企业伦理道德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与强化的新形势。

授课主要内容:本课程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企业伦理学、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企业。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的相关课程有,管理学、经济学、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企业管理学等。适用专业有,工商管理、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等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 企业伦理学(6 学时)1. 企业伦理学的提出

1.1背景1.2全球化带来的影响1.3 中国的情况

2. 基本概念界定2.1 企业伦理的概念2.2 企业伦理学的概念

3. 企业伦理学的基本理论3.1目的论3.2 义务论3.3 综合社会契约理论

4. 企业经营中的伦理问题4.1 企业与股东的关系4.2 企业与竞争者的道德关系4.3 企业与供应链的道德关系4.4 市场营销中的伦理问题4.5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伦理问题4.6 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4.7 环境保护中的伦理问题4.8 国际经营中的伦理问题

58

Page 6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5. 课堂讨论

5.1 情景讨论:供应商招标实报实销加热元件好处费

第二部分 企业社会责任(8 学时)1. 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

1.1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与演变2.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3. 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

3.1全球整体情况3.2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3.3 发布社会责任报告3.4 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3.5 报告发布趋势3.6 责任投资3.7 社会投资策略3.8 企业公民3.9 责任消费3.10 企业责任竞争力

4. 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和成功案例展示4.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 6种选择4.2 案例分享

5. 企业社会责任标准5.1 制定标准的原因5.2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6.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6.1开展企业社会责任的好处6.2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方法6.3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6.4 管理体系的内容6.5 战略慈善6.6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7. 企业社会责任排名8. 中国实践

8.1税法8.2 公益行业现状

59

Page 6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8.3 实现共赢

第三部分 社会企业(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PPT讲授+案例讨论+小组汇报学习要求:注重理念的改变,持续的学习

五、考核办法课程积极参与占 30%(缺勤一次扣 5 分)+课程论文占 70%

课程论文:1、结合自己企业实际情况完成本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设计(5000字以上)2、完成一篇关于企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的论文(5000字以上)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周祖城,《企业伦理学》(第 2版)(独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2、菲利普、科特勒,《企业的社会责任》,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年版3、匡海波,《企业社会责任》,清华大学出版社

开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编 写 人:王忠平 审 定 人:李小勇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17 日

60

Page 6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71 现代营销技术Managerial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讨论: 8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现代营销技术,是以市场营销前沿研究为基础,围绕现代营销实践展开分析、论述的一门课程旨在分析企业经营决策中所依据的营销规律。本课程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以营销研究前沿为核心,通过探讨、分析高水平学术论文,将研究发现方法应用于企业营销决策的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营销研究前沿,清晰营销科学问题的的分析原理与分析

思想,并能运用相关研究结论和分析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营销决策问题,提高市场营销决策中的理性思考和创新。课程内容包括 5个营销研究前沿,分别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营销战略、产品与品牌、服务营销与互联网营销以及渠道管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暂无适用专业:企业管理、国际商务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研究前沿及对实践启示(讲授 8 学时,讨论 2 学时)绿色消费行为、可持续消费行为在线购买行为、轻奢侈品消费行为2 营销战略研究前沿及对实践启示(讲授 4 学时,讨论 2 小时)组织变革对绩效的影响、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顾客参与对产品创新的影响3 品牌研究(讲授 6 学时,讨论 2 学时)转型经济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原产制效应、品牌忠诚度研究弱势品牌并购强势品牌的效果分析、漂绿品牌能否重拾信任4 服务营销与互联网营销(讲授 4 学时,讨论 1 学时)服务补救研究、服务质量研究网络评论对购买意愿的影响、负面口碑对品牌转换的影响5 渠道管理(讲授 4 学时,课内讨论 1 学时)人际关系对渠道合作的影响、渠道冲突研究渠道成员机会主义行为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强调阅读前沿文献的同时,注意应用

企业经营决策实践中的例证,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联系,在熟悉研究方法、研究技巧的同时,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课堂讨论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充分,在课程上进行展示、互动交流。

61

Page 6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五、考核办法

期终总评成绩:课堂参与占 30%,期终开卷考试占 70%。课堂参与包括出勤、课堂参与presentation、课堂讨论、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等。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郭国庆主编,《市场营销学通论》(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学术期刊,《营销科学学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014。3. 学术期刊,《南开管理评论》,天津,南开大学商学院,2012-2014.

3. 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2012-2014.

4. 学术期刊,《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AMA(美国市场营销协会),2012-2014.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陈凯审 定 人:李小勇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62

Page 6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72 中级宏观经济学Intermediate Macroeconomics

40 学时(其中,讲授: 40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5 学分一、课程简介

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初级宏观经济学的深入和扩展,进一步从长期和短期、封闭和开放的角度分别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研究。本课程详细地阐述了新古典框架经济增长模型和长期中的经济增长;解释了短期中的经济波动、失业、经济周期的形成;结合货币银行学的知识,阐释了货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结合公共经济学,阐述了政府支出与税收、公共债务的运作;探讨货币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中级宏观经济学知识,为学生们学习其他专业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方面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实践,帮助学生们正确地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有关理论来分析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对策。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为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为经济学专业下的各个分支学科。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4 学时)2、第二章 长期中的经济(8 学时)(1)经济增长(2)失业的原因及形式(3)货币与通货膨胀3、第三章 短期经济波动(8 学时)。(1)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解释经济波动(2)用 IS-LM 模型解释经济波动(3)总供给分析4、第四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8 学时)5、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及对支撑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的讨论(8 学时)6、专题讨论(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按时上课,并根据事先确定的选题完成专题讨论,讨论内容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讨论完成之后要求上交一篇研究报告。五、考核办法1、考勤。(10 分)要求学生按时上课。2、课堂表现。(20 分)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并在课堂讨论中积极阐述自己的观点。3、考试。(70 分)六、主要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宏观经济学》(第 8版)(美)多恩布什、费希尔著,范家骧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年2、《宏观经济学》(第 5版),(美)布兰查德著,楼永,孔爱国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年

63

Page 6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3、《宏观经济学》(第 7版),(美)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开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管学院编 写 人:吴红梅审 定 人:田明华

编写日期:2014-12

64

Page 7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74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应用经济学的相关概念、理论、方法研究自然资源利用、污染控制、生态系统管理过程中的经济问题。随着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资源、环境问题的加剧,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快速发展,当前,对全球而言,特别是对仍然处于发展进程之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在国内外大学的经济、资源、环境相关专业广泛开设。

本课程是林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掌握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

方法,了解全球特别是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把握相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为将来研究选题、从事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理论基础、自然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经济学理论部分包括市场机制、帕累托有效、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产权理论等;自然资源经济学部分,主要包括可再生资源最优利用(渔业、森林等)、不可再生资源最优利用(矿产等)、生物多样性专题、水资源专题等;环境经济学部分,主要包括污染控制的经济分析、环境管理政策、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跨界污染问题等;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与贸易等。二、预修课程

本课程预修课程包括: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林业经济学(本科)、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本科)。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绪 论:主要介绍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2 学时。第一章: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讲授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可

持续发展的提出等。2 学时。第二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基础,主要讲授市场机制、帕累托最优、效率与公平、

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理论等。4 学时。第三章:环境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环境价值概念、替代市场评估

方法、假想市场评估方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4 学时。第四章:环境污染控制的经济原理及分析方法,主要应用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环境保护手段

等。2 学时。第五章:环境污染控制政策,主要讲授国内外各种环境管理政策手段及应用。2 学时。第六章:可再生资源利用经济分析,主要讲授可再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济原理及分析方

法,包括可再生资源经济学的一般问题、渔业资源利用、森林资源利用等。4 学时。

65

Page 7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七章:不可生自然资源利用经济分析,主要讲授不可再生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济原理及

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矿产资源最优利用等。4 学时。第八章: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专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湿地等。2 学时。第九章:跨界污染问题与国际资源环境问题,主要讲授跨界污染合作控制、国际贸易与资源环

境问题、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协议等。2 学时。第十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原理,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方法等

2 学时。第十一章:综合分析,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原理和方法,选择典型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例如中国

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从社会发展、制度规范、政策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分析其保护与利用政策。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文献阅读,讲课、讨论、文献阅读主要使用典型案

例和经典文献。平时成绩主要是重要章节的作业,最终考核方式为选题式课程论文。五、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考试成绩的 50%,课程考试采取考察方式,形式为课程论文,占考试成绩的 50%。

六、参考资料1.主要参考教材罗杰•珀曼,马越,詹姆斯•麦吉利夫雷,迈克尔•科蒙.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2.Jon M. Conrad. Resource Economics.2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科尔斯塔德•查尔斯.环境经济学.第 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张帆,李东.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 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经典文献根据各章节的讲课内容,随堂布置经典文献。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温亚利审 定 人:谢屹编写日期:2015 年 3 月 19 日

66

Page 7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76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Environment Statistic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y Accoun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是统计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和比较前沿性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环境统计和环境经济核算的理论、方法体系,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课程主要在联合国《环境统计资料编制纲要》和《综合环境经济核算》的基础上,讲述社会与经济活动、自然现象统计,活动现象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影响的反应以及环境资源的存量、流量及背景情况统计,并对环境保护活动、环境经济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核算,以客观反映国民财富的增长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测度。二、预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统计学原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主要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掌握一定的统计理论、方法,并了解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为保护资源、环境而进行的一些活动。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环境统计概述(讲课 4 学时)1、环境统计的框架2、自然环境统计的具体框架3、环境统计的性质第二章 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统计(讲课 4 学时)1、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区别2、自然资源利用及有关活动统计3、农业活动统计4、林业活动统计5、狩猎和渔业活动统计6、矿物勘探、采矿和采石活动统计7、能源生产与消费活动统计8、人类对水的利用活动统计9、土地的利用和环境结构调整活动统计10、环境媒介中的排放物和废物负载统计11、生物化学品应用统计12、自然现象统计第三章 环境总数及变化统计(讲课 4 学时)1、环境总数及变化统计2、生物资源总数统计

67

Page 7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3、生物资源变化统计4、循环资源和非再生资源总数统计5、循环资源和非再生资源变化统计6、环境质量及其变化统计7、环境总经济价值8、环境破坏的影响统计第四章 环境反应统计(讲课 4 学时)1、环境反应及其统计2、资源管理与恢复统计3、污染监测与控制统计4、自然灾害预防及其危害减缓统计5、私人部门反应统计6、排污税费与环境防护支出统计7、环境反应指标的应用第五章 人类住区统计(讲课 2 学时)1、人类住区与人类住区统计2、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现象统计3、住宅、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状况统计4、维持生命的资源状况统计5、人类住区卫生和福利条件统计6、对环境影响的反应统计7、人类住区总数和背景情况统计第六章 环境防护活动核算(讲课 4 学时)1、环境防护活动及其相互关系2、环境保护支出统计的分解3、投入产出框架中环境防护活动的分解4、内部环保外部化的核算第七章 环境经济实物量核算(讲课 4 学时)1、环境经济实物量核算及其意义2、环境经济实物流量帐户3、环境经济实物存量帐户第八章 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讲课 4 学时)1、环境经济核算的估价方法2、环境成本核算3、环境经济核算中的 EDP 核算第九章 环境经济核算及国民财富核算(讲课 2 学时)1、环境经济核算的扩展

68

Page 7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2、可持续发展的测度3、国民财富的测度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后作业。课堂讲授,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

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后作业,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际的环境统计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课程考核主要采取考试(50%)+平时作业(50%)的形式。考试采用开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理论、方法的掌握情况;平时作业包括课程论文、案例分析等,考查学生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理解。六、参考资料[1]张颖著,林业统计核算优化模型与绿色政策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高敏雪编著,环境统计与环境经济核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3]United Nations, European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World Bank.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studies in methods, Series F, No.61, Rev.1 (ST/ESA/STAT/SER.F/61/Rev.1)[R].New York: United Nation.2003:452-453.

开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颖 审 定 人:胡明形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69

Page 7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77 经济统计研究Economic Statist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统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和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从理论层面和方法论的角度介绍国民经济统计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统计分类理论、统计指标理论等;二是本科阶段《国民经济统计学》中没有深入涉及、或国民经济统计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领域和前沿问题,包括:指数理论与应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未观测经济核算方法、经济周期、GDP 国际比较项目、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贫困统计等。通过课程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为学生以后参与经济统计业务实践打下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学》或《国民经济核算》。适用专业:统计学、应用统计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经济统计分类理论(2 学时)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和主要产品分类的分类理论和分类标准,中国统计分类标准。第二章 统计指标理论(2 学时)统计指标、统计指标体系的构造理论,统计指标的社会研究应用。第三章 指数理论与应用(4 学时)指数构造方法的研究进展、CPI的理论框架分析、Hedonic质量调整法、链式指数及其应用。第四章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4 学时)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状况、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指标体系和权数问题、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

研究进展与展望、组合评价方法研究。第五章 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4 学时)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基本问题、教育产出核算、医疗卫生产出核算、其他一般政府产出核算。第六章 未观测经济核算方法(4 学时)未观测经济及其测算策略、未观测经济的分类框架、未观测经济的核算方法。第七章 经济周期(2 学时)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的测度、经济周期的经验特征测度。第八章GDP 国际比较项目(4 学时)GDP 国际比较项目发展评述、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新进展述评、未来研究展望。第九章 综合国力与国家竞争力(2 学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第十章 贫困统计(4 学时)

70

Page 7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贫困的识别和评价、收入差距的测度方法、静态贫困指数的测度方法、贫困的动态统计。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采用以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核办法课程考核采用提交课程论文的考查方式。总评成绩=期末课程论文成绩×60%+平时成绩×40%。

六、参考资料1.林贤郁、方宽等.中外统计规范概览.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邱东、杨仲山.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主要学术期刊:《统计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统计与决策》、《宏观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统计系编 写 人:胡明形审 定 人:张颖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71

Page 7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78 统计预测Statistical Methods for Forecas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28 学时;实验: 4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统计预测主要是应用统计或经济计量方法,对预测对象的未来趋势进行推断预测的过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预测方法选择与预测结果评价;统计预测方法介绍。其中,预测方法部分,主要介绍非线性时间序列、协整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离散选择模型和 DEA 模型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该课程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是: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该课程适用于经济类各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预测简介(讲课 4 学时)1、应用、方法、文献与软件主要从总体上介绍预测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2、成功预测的要素重点介绍预测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3、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重点介绍预测所需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方法。4、预测方法选择与预测结果评价主要介绍如何进行预测方法选择与预测结果评价。

(二)数据挖掘技术(讲课 4 学时)(三)非线性时间序列预测(讲课 4 学时)

主要介绍ARCH 和 GARCH,以及协整模型的预测。(四)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讲课 4 学时)(五)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应用(讲课 4 学时)(六)离散选择模型(讲课 4 学时)离散选择模型是能够对个体行为和家庭行为进行统计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因变量包含两个或更多个分类选择的模型。1、二元选择模型线性概率模型;Probit 模型;Logit 模型;模型估计与解释。

2、多元选择模型有序选择模型;无序选择模型。3、软件介绍

(七)结构方程模型(讲课 4 学时)

72

Page 7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八)实验(4 学时) 主要是相关软件应用实验。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分析,以增强学生对所学方法的理解。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结课之后,利用所学方法,独立完成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课程论文;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课程论文占 80%,出勤和讨论各占 1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Francis X..Diebold 著,经济预测,中信出版社,2004 年。2、(美)格林 著,费剑平译,《计量经济分析(第五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7 年。3、(美)约翰斯顿,(美)迪纳尔多 著,唐齐鸣等译,《计量经济学方法(第 4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4、王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王立群审 定 人:胡明形编写日期:2014.11

73

Page 7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79 统计模型Statistical Model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和目的:《统计模型》是统计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是现代统计学中理论丰富、应用广泛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生物、医学、经济、管理、农业、工业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获得长足的发展。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统计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逐步进入统计模型分析和预测研究的前沿。

主要讲授的内容:线性模型、广义线性模型及二分变量的 probit及 logit 模型的应用、非参数模型、半参数模型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矩阵代数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内容:详细介绍各章讲授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统计模型概论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线性回归模型,方差分析模型,协方差分析模型,混合效应模型。第二讲:矩阵代数与多元正态分布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线性空间、广义逆矩阵,幂等方阵、特征值的极值性质与不等式,偏序、kronecker

乘积与向量化运算,矩阵微商;均值向量与协方差、随机向量的二次型,正态随机向量、正态变量的二次型,正态变量的二次型与线性型的独立性。第三讲:线性回归模型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最小二乘估计、约束最小二乘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最小二乘估计统一理论,

最小二乘估计的稳健性、两步估计,以及二分变量的 probit及 logit 模型的应用。第四讲:分段最大似然估计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最大似然估计;有关最大似然估计文献的讲解。第五讲: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模型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非参数计量经济学模型概述、非参数单方程模型的核估计、非参数单方程模型的局

部线性估计、非参数单方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第六讲:非参数模型的应用 (讲课 4 学时)主要内容:有关非参数模型的文献阅读和讲解。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实验上机。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

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

74

Page 8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上机实验在每个重要章节结束时安排学生上机实习,以熟悉用现代工具完成统计模型的建立、估计和检

验。3、习题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对基本方法更好的理解和巩固,在每一章之后适当安排一些习题,并让学生在上机时检查习题,同时适当在上机结束后总结和讲解习题中存在的问题及一些典型例题的讲授。五、考核办法

课程成绩由平时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和课堂提问等)和期末考试两部分构成,采用百分制。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成绩的 60%,平时学习情况占课程成绩的 4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统计模型:理论和实践(原书第 2版),弗里曼(David A.Freedman) (著),吴喜之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年 11 月线性模型引论,王松桂 史建红 尹素菊 吴密霞著,科学出版社,2004 年 5 月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叶阿忠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7 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安欣审 定 人:张彩虹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10 日

75

Page 8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0 房地产经济学Real Estate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程。课程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房地产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

论,并获得主要房地产的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涉及房地产经济等相关知识的选择、使用、管理等工作打好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房地产开发与经营、财务管理、初级经济学(宏观和微

观)。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物业管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房地产研究领域)的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房地产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着重介绍房地产及

房地产业的概念、房地产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等。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微观经济学分析部分,重点介绍各细分房地产市场的规范机制。如土地市场、住房市场、零售物业市场和写字楼与仓储物业市场等。三是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经济学分析部分,主要介绍政府政策及政府机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其影响的评价。如,国际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周期、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府干预等。穿插在学期课程中,分别讲述房地产经济研究方法、房地产经济学研究前沿、房地产经济课程论文写作方法、课程论文辅导与修改。

本课程的章节划分、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详见下表。房地产经济学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

序号 章节 课程内容 学

时1

绪论、房地产、房地产市场与房

地产业经济学基本概念回顾;经济学研究方法;房地产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房地产市场、物业市场、房地产业的产业界定与地位 4

2 住宅市场 区位理论;住宅市场的空置;住宅市场价格;国际住宅市场发展趋势 4

3 土地市场、其他物业市场

供给;土地供给;需求、土地需求;地租;土地价格;商业与商业房地产、零售业与物业分类;零售业市场的定量分析,旧城更新中的零售物业开发模式;写字楼分类与分级;写字楼市场分析、写字楼市场

动态研究模型;写字楼的投资管理;都市综合体4

4 国际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的国际资本构成、国际资本与汇率变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4

5 房地产景气循环 经济周期、房地产景气循环;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因素;研究房地产周 4

76

Page 8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与周期 期模型;房地产景气循环与周期预警

6 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市场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郊区化、城市发展与住宅市场 4

7

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政府

干预

房地产与宏观经济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宏观经济对房地产的发展影响研究,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市场失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失灵、房地产领域的市场失灵、房地产领域

的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4

8 讨论、总结、复习、机动 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自行安排。 4

合计 32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文献讨论、课外资料阅读和课程论文撰写等。通过本课程

各个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采用启发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培养其学习能力。通过文献讨论、课外文献阅读,巩固课内讲授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课程论文撰写则是对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研究方法、学科前沿等内容的综合运用过程,本课程要求每位同学自主选题,撰写一篇房地产经济相关的学术论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课下多阅读、多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共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占 30%;课程论文成绩占 7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著作:1. 张红,《房地产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谢经荣,房地产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经济研究、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Real

Estate Finance、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 Review、Journal of Housing

Research等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物业管理系编 写 人:张洋审 定 人:程鹏编写日期:2014 年 10 月

77

Page 8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1 战略管理专题Strategic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战略管理专题》系统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弥补了实用技术与理论探讨的分歧,它研究的是普遍性,却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被视为“应用理论”的典范。《战略管理专题》旨在用严谨的定义与假设分析在日趋动荡的经营环境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应当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理性的战略决策,并回答了以下一些关键问题,即在动荡环境中有哪些组织行为模式?哪些因素决定了行为差异?哪些因素导致了成功或失败?哪些因素决定了行为模式的选择?组织从一种模式转变到另一种模式的过程是什么?

《战略管理专题》课程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介绍企业战略管理的基本概念、内涵、特点及过程,战略管理的演进以及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为战略分析,主要介绍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构成及特征,介绍外部环境的分析方法,内部环境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方法,SWOT 分析方法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企业资源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动态能力理论,企业使命与战略目标。第三部分为公司战略分析。主要介绍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收购与重组战略;国际化战略以及合作战略。第四部分为战略实施与控制。主要介绍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与战略、组织变革与发展、组织学习、企业家行为、企业文化与战略管理、战略控制的模式、战略控制的类型,以及战略的持续改进。第五部分为战略变革。分析了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战略变革的背景和意义;战略变革的障碍与难点;战略变革的流程及实施。通过课程学习,可使学生详细了解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全部工作内容,并更好地提高学生承担企业战略管理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是企业管理学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它是建立在所有管理课程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在先修《管理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本课程适用于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会计等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战略管理与战略竞争力(4 学时)战略的基本概念;企业战略形成的两种模式;超额利润的行业组织模型(I/O model);超额利

润的资源基础模型(RBV model);企业愿景和使命(Vision and Mission);战略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 战略管理过程。

2. 外部环境分析:竞争与机遇(2 学时)外部环境分类(总体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总体环境的细分;PEST 分析模型;行业

环境分析;五力模型(Five-force model);战略群组(Strategic group);关键成功要素分析(KSF);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性对抗模型;动态竞争和博弈论。

3. 内部环境分析:行动、资源和能力(4 学时)内部组织的分析;资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的原理和战略;价值

78

Page 8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链分析;外包(Outsourcing)的优势与陷阱;竞争力、优势、劣势和战略决策;SWOT 分析;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

4. 业务层战略(4 学时)业务层战略的目的;业务层战略的类型;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优势及局限性;差异化战

略的适用条件、优势及局限性;聚集战略的适用条件、优势及局限性。5. 公司层战略(4 学时)多元化的层次;多元化的原因;创造价值的多元化:相关约束型多元化和相关联系型多元化;

非相关多元化;价值不确定的多元化:动机与资源;降低价值的多元化:管理人员的多元化动机;6. 收购与重组战略(3 学时)合并和收购战略;实施收购的原因;阻碍收购获得成功的因素;有效的收购战略;重组。7. 国际化战略(3 学时)国际化战略的动力;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国际化战略类型;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

择;国际化的风险。8. 合作战略(2 学时)合作战略主要类型;业务层合作战略;公司层合作战略;国际合作战略;网络合作战略;合作

战略所带来的竞争风险;对合作战略的管理。9. 战略实施与控制(4 学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所有权集中;董事会;管理者报酬;公司控制权市场;国际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机制和伦理行为;战略和结构的关系;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发展模式;平衡计分卡;战略领导力(Strategic leadership)及其类型;高层管理者在公司的角色;管理者继承与接替;关键战略领导行动。

10. 战略变革(2 学时)战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全球化的挑战、技术创新的机遇、知识经济的挑战);战略变革的

背景和意义;战略变革的障碍与难点;战略变革的流程及实施。四、教学方式及要求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占整体学时的三分之一。本课程安排邀请国

内战略管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一到两次。本课程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 1:凯玛特——零售巨人的倒下案例 2:波音与空中客车:商用飞机生产的全球霸权之争案例 3:现代汽车:质量上乘的汽车为什么没有销路案例 4:苹果:用革新创造技术趋势并保持竞争优势案例 5:Zara:整合硬币的两面案例 6:家乐福和沃尔玛:全球零售业主导地位之争案例 7:谷歌的市场影响力是否强大到可以忽略外部压力案例 8:麦当劳和麦咖啡计划案例 9:IBM 公司的合作战略

79

Page 8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案例 10: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再次进入和成长战略案例 11:富士施乐与施乐公司:扭转的局势案例 12:惠普-康柏合并的故事案例 13:实施平衡计分卡,促进公司学习——保时捷公司案例 14:宝洁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案例 15:戴姆勒—克莱斯勒:一桩失败的合并案案例 16:华为:思科的中国对手案例 17:杰克•韦尔奇和杰弗里•伊梅尔特:通用电气在战略、风格和文化上的延续与改变案例 18:戴尔:从一家低成本的个人计算机制造商成长为一家创新型公司根据教学目标设定的基本要求如下:1. 战略管理与战略竞争力基本要求:掌握战略管理的本质,了解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

论;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理解战略管理中的基本概念,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的作用;对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及评价、战略实施及控制过程有深入了解。掌握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模式。理解战略管理者的构成、战略管理中责任的分配。

2. 外部环境分析:竞争与机遇基本要求:掌握外部环境的分类、外部环境的特点、外部环境的度量;能够对从政治法律因素

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理解并运用五力模型进行产业竞争性分析,能够对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县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替代产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进行合理系统的判断;理解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即战略群组的概念及战略群组间的竞争态势;可以进行竞争对手分析,包括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竞争对手的假设、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竞争对手的能力的判断。

3. 内部环境分析:行动、资源和能力基本要求:理解企业资源及其分类、企业资源分析过程;能够进行财务能力分析、营销能力分

析、生产能力分析、组织效能分析、企业文化分析;掌握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企业核心能力分析的内容;熟练运用企业内部环境分析方法,价值链分析法。

4. 业务层战略基本要求:掌握基本业务层战略;理解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聚集战略的形式、适用条件

技能和组织要求、风险和收益;能够对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选择进行判断,即分散型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成熟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衰退产业中的竞争战略选择。

5. 公司层战略基本要求:理解多元化的层次和原因;能够对多元化战略的条件、有效性及风险进行分析。6. 收购与重组战略基本要求:掌握合并和收购战略的原因;理解阻碍收购获得成功的因素;能够判断有效的收购

战略;理解重组战略的必要性及风险。

80

Page 8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7. 国际化战略基本要求:理解国际化战略的动机;能够运用钻石模型;掌握国际化战略类型及国际市场进入

模式的选择;能够分析国际化战略的风险。8. 合作战略基本要求:掌握合作战略主要类型;能够区分业务层合作战略与公司层合作战略;理解合作战

略所带来的竞争风险。9. 战略实施与控制基本要求:理解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的必要性;掌握公司治理机制;明晰战略和结构的关系

能够运用平衡计分卡进行分析。10. 战略变革基本要求:能够分析战略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理解战略变革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战略变革的

障碍与难点;熟悉战略变革的流程。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本课程考试设计主要在于考查学习者理解与掌握战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程度;考查学习

者分析企业战略现实问题的能力;考试设计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学内容,适当关注当前企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不过,考卷中有 85%以上的考题内容与平时教学内容紧密关联。

本课程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总分为 100 分,其中各指标如下:出勤:10%。具体为:随机点名时全勤者得 10 分,每缺勤一次减 1 分。小组案例分析作业:20%。具体为:按时并按要求完成者得 10 分;过期并按要求完成者得 6—

9 分;过期完成但未按要求完成者得 1—5 分;未完成者得 0 分。 课堂贡献:10%。完成所指定的课堂发言者视质量得 8—10 分,课堂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

者奖励 5 分(每次 1 分,最多为 5 分)。期末考试:60%。期末考试采取书面闭卷方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迈克尔. A. 希特著,吕巍译,MBA 教材精品译丛•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概念)(原

书第 8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弗雷德. R. 戴维,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第 11版)(清华MBA 核心课程英文版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迈克尔•波特著,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

4. 迈克尔•波特著,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

5. 亨利•明茨伯格等著,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 Michael, P. (1996). “What is Strateg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4: 11-12. 7. Mintzberg, H. (1978). “Patterns in strategy form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24(9): 934-948.9. Porter, M (1981). “The Contribution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to Strategic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6(4): 609-620 10. Mintzberg, H. (1990). “The design school: reconsidering the basic premise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1(3): 171-195. 11.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81

Page 8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Management 17(1): 99.

12. Porter, M. (1998).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New York, The Free Pres.

13. Barney, J. (1995). “Looking inside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9(4): 49-61.

14. Fiol, C. (2001). “Revisiting an identity-based view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27(6): 691-699.

15. Barney, J.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7(1) 99.

16. Wernerfelt, B. (1984). “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5(2): 171-180.

17. Teece, D.J., Pisano, G., Shuen, A. (1997).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8(7): 509-533.

18. Conner, K. and C. Prahalad (1996).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Knowledge versus Opportunism.” Organization Science 7(5): 477-501.

19. Eisenhardt, K. and J. Martin (2000). “Dynamic capabilities: what are the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10-11): 1105-1121.

20. Leonard-Barton, D. (1992). “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 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3(5): 111-125.

21. Hill, C. and R. Hoskisson (1987). “Strategy and Structure in the Multiproduct Firm,”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2(2): 331-341.

22. Barney, J. (1986). “Types of Competition and the Theory of Strategy: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791-800.

23. Campbell-Hunt, C. (2000). “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y? A Meta-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1(2): 127-154.

24. Galbraith, C. and D. Schendel (1983).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rategy Typ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4(2):153-173.

25. Kim, E., D. Nam, et al. (2004). “Tes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Porter's Generic Strategies in the Digital Age: A Study of Korean Cyber Malls.”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ies 21(1): 19-46.

26. Amit, R. and J. Livnat (1988).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risk-return trade-off.”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1(1):154-166.

27. Bowen, H. and M. Wiersema (2005). “Foreign-Based Competition and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6(12): 1153-1171

28. Guillen, M. (2000). “Business Groups in Emerging Economies: A Resource-Based 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3): 362-380.

29. Powell, W., K. Koput, et al. (1996).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the Locus of Innovation: Networks of Learning in Biotechnology."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1(1): 116-145.

30. Hamel, G. (1991). “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83-103.

31. Das, T. and B. Teng (2000). “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26(1): 31-61.

32. Fiss, P. and E. Zajac (2006). “The Symbolic Management of Strategic Change: Sense giving via Framing and Decoupl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9(6): 1173-1193.

33. Hendry, J. and D. Seidl (2003). “The Struc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Strategic Episodes: Social Systems Theory and the Routine Practices of Strategic Chan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0: 175-196.

34. Zuniga-Vicente, J. and J. Vicente-Lorente (2006). “Strategic Moves and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in

82

Page 8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Spanish Banks (1983-97).”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3(3): 485-519

开课单位: 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刘雯雯审 定 人:李小勇编写日期: 2014 年 11 月 3 日

83

Page 8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3 抽样技术专题Survey Sampling Theory and Method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抽样技术专题是本科阶段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课程的延续和深化,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本科抽样调查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抽样理论、方法及抽样领域的前沿,为今后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等。在这些课程中注意讲授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抽样技术专题是高等学校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课,是必修课。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回顾 (讲课 4 学时)1、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不等概抽样2、简单估计、相关与回归估计第二章 延伸内容(讲课 16 学时)1、不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2、群规模不等的整群抽样3、二重抽样4、 多阶段抽样第三章 抽样前沿讨论(讲课 12 学时)1、样本轮换设计2、缺失数据处理3、其他方法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家讲座。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

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案例分析开展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实际中如何应用。

五、考核办法课程考核采用考查形式,以课程论文为主。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组成,其中

平时成绩占 30%--40%,课程论文占 60%--70%。

84

Page 9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金勇进编著,《抽样: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冯士雍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

[3] 科克伦著,《抽样技术》,张尧庭、吴辉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4] Jae Kwang Kim, Jun Shao. Statistical Methods for Handling Incomplete Data. Chapman and

Hall,2013[5]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庞新生审 定 人:张彩虹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85

Page 9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4 绩效管理专题Performance Management

24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绩效管理专题》是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是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也适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专业等。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获

得绩效管理中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评、绩效反馈以及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等相关知识,掌握绩效管理的关键术语、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流程,掌握绩效管理的方法和运用。在此基础之上,为研究生提供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研究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绩效问题,了解如何通过绩效管理制度引导企业行为,掌握解决现实中企业有关绩效管理方面问题的方法,掌握更深层次的理论和知识。二、预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企业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交流与沟

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课堂讲授和讨论。(一)绩效管理基础理论(4 学时)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绩效管理的内涵、绩效管理发展中的几种常见做法以及绩效管理体

系设计的思路和框架。1、理解绩效管理的内涵2、掌握绩效管理发展中的几种常见做法3、掌握绩效管理体系框架教学内容:第一节 绩效与绩效管理1、绩效及其影响因素2、绩效管理的内涵3、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4、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第二节 绩效管理发展中的几种常见做法1、目标管理2、365 度绩效反馈计划3、以人员开发为目的的绩效管理制度4、重视软体型绩效管理制度

86

Page 9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第三节 绩效管理体系设计1、绩效管理的系统要素2、组织绩效管理系统的构成及设计要求。考核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绩效,绩效的性质,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关键因素分析,系统分析,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

目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区别,绩效管理系统,组织层面的绩效管理,人员层面的绩效管理,组织与人员整合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绩效管理的误区与问题。绩效评价的层次,绩效评价的系统要素,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示意图,组织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要求。

(二)绩效与绩效管理相关研究前沿(4 学时)结合研究生学习的特点,本节重点从文献的角度介绍绩效管理的研究现状。包括:1、理解绩

效管理的内涵与绩效管理研究前沿的关系;2、掌握绩效研究的思路、方向、方法;3、掌握如何开展绩效研究;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绩效与绩效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绩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4 学时)结合文献阅读,本节重点介绍影响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的诸多因素,包括心理契约、心理资本 、

工作压力、组织公民行为等如何影响个人和组织绩效。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探索绩效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独立设并开展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三)讨论(12 学时)结合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在课程中设置讨论环节。将学生每三人分成一个小组,由任课教师提供绩效管理方面的的中外文文献或学生自己查找相

关文献,学生课下自己组织阅读。要求学生通过查找和阅读本课程的前沿理论和最新发展,小组内部讨论后形成一致意见。每个小组将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献的能力,同时学生也能获得本课程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1、教师课堂讲授:要求学生认真领会课堂讲授知识,课下自己查找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2、学生自学:详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文献或自己查找的文献,进行文献综述。3、案例讨论:根据所学理论和知识,解释并分析案例。

五、考核办法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两部分,一是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学生课堂讨论情况等确定的平时成绩,

占 50%;二是结课论文,要求学生选择角度,撰写论文。占 50%。六、参考教材

本课程不指定参考教材,以相关领域国内外文献阅读为主。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87

Page 9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 写 人:王刚审 定 人:陈建成 编写日期:2014-10-23

88

Page 9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3007085 人力资源管理动态与前沿Frontier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理论和基础课程的延展和扩充,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论 、新观点、学术争论、应用创新、研究方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等。

本课程着眼于国外人力资源管理前沿的文献和方法,学生通过对国外经典文献的扩展和阅读,锻炼文献检索和搜集资源的能力,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前沿在不同研究方向存在的具体问题。本课程重点帮助学生针对学科基础的发展现状、实践领域热点、焦点和难点等问题,提高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设计研究方法的能力,并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能够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和业界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先进经验,掌握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能够:

1.锻炼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一定的管理研究方法,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3.了解 HRM 实践领域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4.了解 HRM 学术研究前沿问题。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主要适用行政管理专业,也可作为相关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本门课程既是一门前沿

课程,更是一门在已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各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延展课程,先行预修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及心理学等相关课程。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等安排如下:第一章 文献研究:了解专业动态的基本功(课堂讲授 2 学时)

1. 文献研究的价值及其写作规范2. 如何写一个好的文献综述3. 学科研究资源的基本介绍

要求学生知晓本学科的文献来源、专业期刊和相关研究资源的分布情况,熟悉文献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熟悉文献研究的写作规范和评价标准,一方面为本课程相关的文献查阅和课程作业作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为后期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奠定基础。第二章 学科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源泉(课堂讲授 4 学时)

1. 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对 HRM的影响2. 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创新及HRM的影响3. 劳动经济学的新发展对 HRM的影响4.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对 HRM的影响

89

Page 9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要求学生了解 HRM的学科基础及其发展状况,并能结合已学习的专业课程阅相关文献,选择

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拓展阅读。第三章 国际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课堂讲授 4 学时)

1. 国际化的背景与研究评述2. 国际化对 HRM的挑战3. 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典型特征4. 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困境与应对

重点在于了解国际化对组织运行环境的变革性挑战,能够分析 HRM 主要模块在全球化背景下可能的管理需求和应对办法。第四章 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课堂讲授 6 学时)

1. 知识经济的特征与研究综述2. 知识经济对 HRM的挑战3. 知识工作的典型特征及其绩效衡量

重点在于了解知识经济、知识工作等对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在理念、方法和技术等多个层面的挑战,能够针对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第五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变与最佳实践(课堂讲授 6 学时)

1.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观2. 不同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3. 权变观与最佳实践观的平衡

重点在于熟悉 HRM的权变观和最佳实践观,要求查阅经典文献了解 HRM最佳实践的研究方法。第六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课堂讲授 6 学时)

1. 质的研究方法2. 量的研究方法3. 新技术、新方法对 HRM 研究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要求学生熟悉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常用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已提交的本科论文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选题选着合适的研究方法并进行基本的研究设计。第七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课堂讲授 4 学时)

1. 专业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与职业化2. 业以致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 文化激荡:应对人力资源的全球化竞争与国际性流动

要求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更能根据课程介绍的在不同研究方向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使用课堂讲授方式,学生需按教师要求参与课堂讨论并完成各章的课程作业。五、考核办法

90

Page 9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考核方式:闭卷或论文。期末考试成绩 60%、平时成绩 40%。平时成绩以合作学习完成教师指

定作业的方式进行评价,作业不认真、抄袭或没有及时交作业者以当次作业零分计。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陈晓萍、徐淑英等,组织与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徐淑英、张维迎,《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组织管理评论(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宋洪峰审 定 人:王刚编写日期: 2014/12/3

91

Page 9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6 劳动政策与分析Labor Policies and Analysi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劳动政策与分析》是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劳动政策与法规的变迁,以及各种劳动政策法规对就业、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等领域所产生的影响,并能够掌握和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劳动政策问题进行分析。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公共政策学、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同时需要学生对中国劳动政策和法规有基本了解;本课程适用于行政管理、企业管理专业和其他管理类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讲课 4 学时)

1、市场化、全球化下中国的劳动危机与劳动政策2、劳动政策及其基本内容3、中国劳动政策研究:文献回顾4、中国劳动政策的制定过程

第二章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讲课 4 学时)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政策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政策3、计划体制下的社会保障政策4、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政策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 市场转型与中国劳动政策的演变(讲课 4 学时,课堂讨论 4 学时)1、就业政策的变革2、工资政策的变革3、社会保障政策的变革4、变革中的劳动政策综合评价

第四章 当前中国劳动政策中的难点(讲课 4 学时,课堂讨论 4 学时)1、就业政策中的难点2、当前工资政策中的难点3、当前社会保障政策中的难点4、当前劳动关系政策中的难点

第五章 全球化视角下的劳动政策(讲课 4 学时,课堂讨论 4 学时)1、德国哈茨改革及其绩效评估2、英国新政政策经验及效果研究

92

Page 9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3、瑞典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变迁与评估4、美国劳动力市场政策效果分析5、日本雇佣保险制度沿革与评估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学习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小组讨论、专题演讲、文献综述撰写等需要研究

生广泛参与的自主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对劳动力市场问题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训练其运用成熟的公共政策分析范式对中国劳动政策进行评估的能力。要求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讲授过程中老师组织的各种研讨和调研活动,认真完成课程平时作业,并按照要求广泛阅读教师推荐的国内外文献。五、考核办法

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根据学生上课情况、小组讨论参与情况等确定平时成绩占 20%;二是平时小论文或作业成绩,占 20%;三是期末结课论文,占 6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一)参考书籍1、陆铭,《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经济体制与公共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岳经纶,《中国劳动政策:市场化与全球化的视野——中国公共政策丛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杨伟国,《转型中的中国就业政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4、沈琴琴,杨伟国,《全球视野下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二)核心阅读文献1. O. Ashenfeter, “Estimating the Effect of Training programs on Earnings,”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0 (1978), 47-57.2. Rust, John and Christopher Phelan, "How 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 affect Retirement Behavior in a World of Incomplete Markets," Econometrica 65(1997), 781-831. 3. J. Heckman and J. Hotz, "Choosing among Alternative Non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programs: The Case of Manpower Trai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84 (1989): 862-880.

4. J. Heckman and J. Smith,“The Determinants of Participation in a Social Program: Evidence from

a Prototypical Job Training Program.”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22(2004):243-298.5. R. Dehejia, “Practical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Columbia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2004; http://www.columbia.edu/~rd247/papers/practical_pscore.pdf.

开课单位:经管学院编 写 人:汪雯审 定 人:陈建成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93

Page 9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7087 社会经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Method for Analysi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patial Econometr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14 学时;实验: 1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社会经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是提供给研究生利用空间计量软件进行社会经济计量分析的一门课程,是农业经济管理研究生的选修课程。

课程目的: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趋势越来越明显,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和应用进行系统介绍,使学生熟悉一个适合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空间计量软件,并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编程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数据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能力。本课程侧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定量分析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手段。二、预修课程

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经济地理学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 3 学时概述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缘起与发展、空间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理论空间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空间计量经济应用前沿进展等相关知识。第二章 空间数据介绍 3 学时介绍空间数据的内涵、类型、特性,时间与空间数据的关系,空间影响与空间效应(包括空间自相关或空间异质性)。第三章 空间数据管理 6 学时介绍如何利用 ArcGIS、Matlab\GeOda 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数据录入、变量的生产和处理、数据转换合并等。第四章 空间自相关及其测度 6 学时介绍空间权重矩阵的设定和选择方法,包括空间权重矩阵、空间滞后变量、空间自相关测度、空间自相关检验、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与空间数据探索等。第五章 空间回归模型设定、估计与解释 6 学时介绍空间回归模型的形式、空间滞后与空间误差模型、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解释参数估计值等。第六章 空间回归模型的拓展 3 学时介绍贝叶斯回归模型、贝叶斯 FAR(一阶空间自回归)模型、向量自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几种扩展的空间回归模型。第六章 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 5 学时介绍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在区域经济溢出效应、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趋同、中国地区经济竞争与合作、林业经济发展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94

Page 10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本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运用软件独立进行空间数据分析的能力。本课程将通过课程讲授、课

堂上机练习和综合实验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建模方法,以及如何表达在地理空间中的属性的基本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编程能力、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一) 课堂讲授

本课程属于研究生基础课程,涉及到较多的空间计量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在课程讲述的过程中,教师通过 ppt演示和上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把理论和实际相互联系,从而提高上课的实际效果。

(二)课程实验环节

在课程讲授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学会空间计量软件的正确的操作方法、软件编程技巧等,并能独立进行操作。

(三)综合实验

通过实验要求同学们学会自己进行社会经济空间数据的分析、制作图表、编制程序,并运用到课程论文中。五、考核办法

(一)考试采用课程论文方式。(二)总评成绩:课外作业,课堂作业,实验占 40%;期末课程论文占 60%。

六、参考教材1. 詹姆斯·勒沙杰 (James LeSage),R.凯利·佩斯 (R.Kelley Pace) (著),肖光恩, 杨勇(译).《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 沈体雁,冯等田,孙铁山. 《空间计量经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赵伟,藤田昌久,郑小平 . 《空间经济学:理论与实证新进展》 .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 罗伯特•海宁(著),李建松(译).《空间数据分析理论与实践》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 王劲峰,廖一兰,刘鑫. 《空间数据分析教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6.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贺超,鲁莎莎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8 日

95

Page 10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7015 国际商务谈判(双语)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bilingual cours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国际商务谈判》(双语)是国际商务硕士的专业必修课。与其他商务类课程相比,该课程实际应用性更强。该课程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从事对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谈判能力。通过双语教育,实现理论与应用的对接,培养学生双语思考、解决实际国际商务谈判问题的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商务谈判的基础知识、谈判过程与策略、谈判技能与技巧、商务谈判各种案例与专题等等。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bilingual course)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mandatory courses for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which is more practical than other  business courses. The basic purpose of the course is that the students could attain the basic theory,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 which contribute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possibility to engage in foreign-business-related work. Through case study and project teaching, the students’ capacity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could be fostered.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could be well-connected through bilingual education, which help student establish their ability to think in two languages and solving the concrete problem dur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The primary content includes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the process and tactics of negotiation, skills and techniques of negotiation, multiple cases and special topic discussions, etc.

二、预修课程 Prerequisite Course

先修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国际商务》 、《商务礼仪》等。学生应具备与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商务相关的基本知识。该课程的适用性很广泛,适合所有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学习。

Prerequisite cours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International

Finance,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Business Etiquette. The students should better have good knowledge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The course is widely applicable and adaptable for students from al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majors.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nd Class-hour Allocation

96

Page 10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序号 章节名称 关键章节知识点 学时

1 国际商务谈判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双语 PPT)

(1)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definition)

(2)国际商务谈判特点(features)

(3)国际商务谈判要素(key factors)

(4)国际商务谈判原则(principal)Reading materials: The Role of Tim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 byJean-Claude UsunierThe Role of Atmosphere in Negotiations, byPervez N. GhauriEthic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 by Jean-Claude Usunier

4

2 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Preparation for Internationalbusiness negotiation

(双语 PPT)

(1)谈判目标的确立(establish the goal of

negotiation)(2)谈判资料的收集(collect th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negotiation)

(3)谈判组织的建立(set up the negotiating group)

( 4 ) 谈 判 计 划 的 制 定 (make plan of negotiation)Case study: The IBM-Mexico Microcomputer Investment Negotiations

6

3 沟通与谈判Communication & Negotiation

(全英 PPT)(1)问题识别 Identifying problems

(2)问题拆解 structuring problem

(3)沟通求解 communicating solutionsDiscussion: Negotiating Sales, Export Transactions and Agency Agreements ,J. B. McCall

6

4 谈判策略与计划Strategy and Planning

(全英 PPT)(1)谈判策略与技巧概述(general introduction)

(2)谈判开局策略与技巧(kick-off)

(3)价格谈判策略与技巧(price negotiation)

(4)交锋中的攻防技巧(tit for tat)

(5)签约策略与技巧(sign a contract)

( 6 ) 策 略 与 谈 判 计 划 ( strategy &

planning)Discuss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 by Ramond Saner

4

5 谈判与冲突管理Conducting Negotiations & Managing Conflicts

(全英 PPT)

(1)文化与冲突 Cultural causes of conflict

(2)冲突管理 Managing conflict

(3)对国际谈判的理解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s

4

97

Page 10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其中,理论课学时为 16 学时,实践课(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学时为 16 学时,所有标注学

时为理论和实践学时各半(第 7部分内容除外)。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Teaching Approach and Request to the student

教师将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采用讲述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典型例子说明等多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服从教师的分组安排并积极完成各种组内讨论和课上实践活动。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 of the contents, the teacher would employ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like narrating, case study, heuristic teach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 typical examples,etc. The students are requested to pond over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he students should be willing to comply with the team arrangement and take active part in multiple discussion inside of one’s team and diverse practices at class.

五、考核办法 Assessment Method

考查。成绩分为两个部:英文结课论文(报告)以及课上表现。其中,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或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 60%。

The assessment is constituted by two parts: the performance during ordinary class (which accounts for 40% in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final thesis or report written in English (which accounts for 60% in the total score).

六、参考资料 Reference

郭秀君.商务谈判(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基蒂.O.洛克,商务与管理沟通(原书第 9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 1 月。Pervez N. Ghauri, Jean-Claude Usunier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s, 2nd.Edition,

Pergamon, 2003.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付亦重审 定 人:田明华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8 日

98

Page 10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7007016 案例研讨Case Study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的必修课。该课程首先通过讲授案例分析的方法,并且设计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学习和讨论,让学生掌握撰写案例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案例了解到如何分析当前的农村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和掌握现象背后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对于一个具体的微观的点的现象进行分析,达到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这要求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同学们应该已经学过本科以上《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相关课程,或具有相应的知识。

本课程主要是为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硕士开设,也可以作为与农村发展有关的专业的硕士程度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分为 4章,共 16个学时讲授。第一章 绪论。主要讲授案例分析的方法,包括介绍案例作用,案例撰写方法等。2个学时。第二章 农村产业发展与技术推广案例。主要讲授农村产业发展的案例,包括产业选择的步骤和方法,介绍特定的区域的产业选择的案例,如种植业、养殖业、生态旅游业等案例。4个学时。第三章 农村公共物品管理案例。主要讲授农村公共物品提供给及管理的相关问题。农村的公共物品供给包括农村的医疗卫生、农村教育、农村交通、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4个学时。第四章 农村治理案例。主要讲授农村社会治理方面的案例,包括农村的村民自治、农村治理对于弱势群体包括少数族群、老人、妇女儿童的影响,探讨完善农村治理的措施。4个学时。第五章 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案例。主要讲授农村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方面的案例,特别是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管理。介绍典型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的经典及值得借鉴的内容。2个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每次上课之前,所选择的案例相关的阅读材料会

事先上传到网上或直接发给同学。在上课前同学们应该阅读过相关材料,老师在讲授时主要介绍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大家共同在课堂上讨论。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度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成绩。平时成绩占 30%,主要课堂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期末考查成绩占 70%,需要提交一篇不少于 6000字的案例分析作为课程论文。论文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形式的规范、选题的意义、文献阅读程度和案例分析的合理性。

99

Page 10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钟甫宁,2011. 《农业政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张立中、陈建成,2012. 《农业经济前沿》,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赵阳、辛贤,2012.《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车维汉,2006. 《发展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曙光,2005. 《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阅读期刊: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中国农村观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农业经济学问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农业技术经济,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周建华审 定 人:张立中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0 日

100

Page 10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7007017 统计模拟实习Statistics Simulation and Application

48 学时(其中,讲授: 22 学时;实验: 22 学时;讨论: 4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作为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的专业实习课,是理论课程学习与单位实习的连接性课程,是综合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实际应用模拟的实践性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如何利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应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本课程最大限度的模拟实际统计应用问题,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的能力。

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了解遇到实际统计应用问题如何选择和确定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并全面系统分析统计方法应用结果,得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方案,培养学生从统计调查,统计数据整理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等全过程的各类统计方法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讲授内容:本课程按照统计方法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六个部分进行专题讲授,具体包括;统计调查方法应用,宏观综合经济统计分析,微观经济领域统计方法应用,公共政策领域统计方法应用,社会管理与发展领域统计方法应用,资源环境领域统计方法应用等六个方面中所运用的抽样调查方法,描述统计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分析模拟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统计指数等主要统计方法的应用。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为了更好的学习研究生层次统计模拟实习课程的内容,在学习本课程时候应当学习本科课程包

括统计学原理(或描述统计学),多元统计,时间序列,实验设计,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经济统计学),抽样调查,市场调查与分析等课程,具备统计方法类课程的主要统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本课程适合应用统计,统计学以及专业方向偏向于数量方法应用的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主讲课时为 22 学时,实验 22 学时,学生课程论文汇报 4 学时,具体各部分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第一部分:统计调查方法应用。本部分讲授 2 学时,实验 2 学时。本部分主要针对抽样调查方

法的整个调查方案设计,具体抽样实施过程以及抽样结果的判定等内容进行综合运用的介绍,并给出抽样调查案例的基本数据,要求学生按照讲授的内容,步骤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进行模拟,并对抽样结果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宏观综合经济统计分析。本部分讲授 4 学时,实验 4 学时。本部分主要对一般宏观

综合经济问题的目的和需求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方法选择,统计方法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等内容进行系统介绍,然后以中国 35个主要城市购房能力比较分析为例,开展具体实验模拟。第三部分:微观经济领域统计方法应用。本部分讲授 6 学时,实验 6 学时。本部分主要对微观

经济主体——消费者行为,企业厂商等微观经济问题的目标和需求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统计方法选择,统计方法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等进行系统讲授,然后以网购行为分析,农产品供需平衡等

101

Page 10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两个案例,开展实际应用模拟。第四部分:公共政策领域统计方法应用。本部分讲授 4 学时,实验 4 学时。本部分主要选择金

融政策,就业政策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政策在政策制定,政策影响反馈等方面所运用的统计方法进行讲授,并选择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水平与绩效的关系,中国职工平均工资及员工满意度调查等作为案例,开展实际运用模拟。第五部分:社会管理与发展领域统计方法应用。本部分讲授 2 学时,实验 2 学时。本部分主要

针对社会问题的内在规律性分析过程中统计方法应用进行讲授,然后选择犯罪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为案例,开展实际应用模拟。第六部分:资源环境领域统计方法应用。本部分讲授 4 学时,实验 4 学时。本部分主要针对资

源和环境领域统计方法应用问题进行讲授,选择森林的贡献率测定,环境污染的多部门影响因素分析等作为案例,开展实际应用模拟。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实验性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会结合统计方法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实际方式方法进行讲授,然后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模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统计方法应用的关键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练习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教学方式是以专题式教学和实验模拟为主进行讲授和指导。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外具体分析实验结果,并收集资料和数据,查阅文献,撰写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并进行汇报。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取考查方式进行考核。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研究对象,完成一份完整的统计分析报告,并进行汇报。根据统计分析报告和汇报情况评判分数。成绩评定中一般课程论文占 60%,汇报占30%,课堂表现等占 1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高敏雪,蒋妍,统计学专业模拟教学案例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 3 月(2)胡平,崔文田,徐青川,编著,应用统计分析教学实践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年 10 月(3)Sheldon M. Ross, simulation(Fifth Edition)( 统计模拟,英文原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年 5 月(4)David K. Hildebrand, etc. the Method and technique of social Statistics,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 6 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陈文汇审 定 人:胡明形编写日期:2014 年 10 月 30 日

102

Page 10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7007018 统计软件The Package of Statist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统计软件》是应用统计、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课,也是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

主要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统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的基础上,加强统计实验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并掌握主要的统计分析软件,尤其是三大统计软件,为从事相关教学、研究和管理打好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软件概述;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主要使学生使用不同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内容学习。二、预修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为计算原理、统计学原理、多元统计等。在这些课程中注意讲授统计学的有关理论和概念。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讲授 2 学时)讲述统计软件课程的意义与作用;与统计学的关系;统计软件的发展、应用等。第二章 常用统计软件简介(讲授 4 学时)SAS;SPSS;R;S-PLUS;STATA等。第三章 SPSS窗口简介(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数据编辑窗口;结果浏览窗口;程序编辑窗口;VBS 宏程序编辑窗口。第四章 SPSS 数据编辑窗口操作入门(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设计变量;定义变量;输入数据。第五章 FILE菜单详解(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打开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保存数据文件;FILE菜单中的其他条目。第六章 TRANSFORM、DATA菜单详解(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TRANSFORM功能详解;DATA功能详解。第七章 SPSS结果用法窗口详解(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结果窗口元素介绍;结果浏览窗口;文本输出结果的编辑;表格的编辑。第八章 SPSS 统计绘图(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SPSS 统计绘图功能概述;常规统计图;交互式统计图。第九章 统计描述(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数据类型;数值变量资料的描述;统计图。第十章 均数间的比较(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COMPARE MEANS 菜单详解。

103

Page 10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十一章 非参数统计分析(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NONPARAMETRIC TESTS菜单详解。第十二章 卡方世界(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CROSSTABLE过程详解。第十三章 相关分析(讲授 1 学时,实验 2 学时)CORRLATION菜单分析。第十四章 多选题分析(讲授 1 学时,实验 1 学时)MULTIPLE RESPONSE菜单详解。第十五章 SPSS 高级统计分析(讲授 2 学时,实验 2 学时)一般线性与混合线性模型;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判别分析;其他高级统计分析。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课、课外作业。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

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上机实验课,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在实验课、课外作业上,配合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情况,主要进行有关统计分析的实际案例练

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考试+案例分析+作业。其中,考试为开卷考试,占 60%;案例分析占20%;作业占 20%。考核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参考资料 1. 张颖编著.统计软件应用案例——以 SPSS为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2.黄燕,吴平,等.SAS 统计分析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张颖审 定 人:胡明形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6 日

104

Page 11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7007019 寿险精算Life Actuarial Mathemat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主要讲授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从保险精算原理层面介绍寿险精算学中的数理基础,包括人寿保险产品精算现值、净保费与总保费、责任准备金、现金价值等;二是寿险精算实务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寿险产品定价、准备金评估、现代寿险的负债评估等。通过课程教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人寿保险精算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基础,同时掌握现代寿险精算实务中有关保费、准备金、资产份额等主要参数的精算方法,为学生以后参与保险活动、从事寿险精算理论研究和实践打下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利息理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适用专业:应用统计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生命表函数(1 学时)基本函数、非整数年龄存活年函数的估计第二章人寿产品精算现值(3 学时)生命表函数、生存年金的概念、离散给付性型生存年金、连续给付性型生存年金、每年多次给

付的生存年金、死亡年末给付的人寿保险、死亡时给付的人寿保险、变额寿险。第三章 净保费与总保费(1 学时)保费交付方式与均衡净保费、费用因素与总保费。第四章 责任准备金(4 学时)均衡净保费责任准备金、会计年度末责任准备金、修正的净保费责任准备金、现金价值与保险

选择。第五章 寿险产品定价(4 学时)寿险产品定价的精算控制循环、定价假设、资产份额定价、折现现金流量法。第六章 准备金评估(4 学时)准备金的种类、准备金评估会计准则、准备金评估方法、准备金对定价的影响。第七章 现代寿险的负债评估(4 学时)利率敏感型寿险的评估、年金评估、变额保险的评估。第八章偿付能力及其监管(2 学时)偿付能力的概念、偿付能力监管、中国寿险业偿付能力监管。第九章 中国寿险业精算实务示例有关保费计算的精算示例、有关保单年度末保单价值准备金和保单现金价值的精算示例、关于

法定责任准备金的精算示例。

105

Page 11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采用以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五、考核办法

课程考核采用期末开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查方式。总评成绩=期末开卷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

六、参考资料1.王燕.寿险精算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2.陈伟森、谢耀全(著),庄新田、宛莹(译).金融与保险精算数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统计系编 写 人:胡明形审 定 人:张颖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106

Page 11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8007006 林业经济学Forest Econom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林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来研究林业经济现象的部门经济学,是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生的一门主干课程。目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学会应用经济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各类林业经济问题,能够

利用所学的林业经济学的方法对林业生产和服务的决策提供帮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进行林业经济学研究以及从事林业经济管理领域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主要讲授的内容:首先简要的介绍林业经济学中所用到的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与原理,其次讲授林业投资分析,如资本的时间价值和评价林业投资的方法;第三,介绍林业产业的内容,如林产品的生产和森林服务的提供等;第四,介绍森林经营的经济学问题,如森林最佳轮伐期及其采伐规则等问题。二、预修课程及使用专业为了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林业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必须已学习过本科层次的

林学类课程和微观经济学课程,具备初级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适用于亚太网络林业经济管理奖学金硕士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主讲课时为 32 学时,具体各章讲授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导论(讲课 4 学时) 1.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林业问题 2.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3.为什么要有林业经济学第二章 市场经济与政府管理(讲课 4 学时) 1.经济效率与机会成本 2.生产理论 3.生产要素分配 4.市场失灵和林业外部性第三章 林业投资分析(讲课 4 学时)

1.时间和利息的作用 2.复利、贴现与现值 3.投资决策的标准 4.森林经营的经济分析 5.中幼林价值评价

第四章 (讲课 4 学时)

107

Page 11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1.供给、需求和价格均衡2.林产品的供给和需求3.长期木材供给预测4.立木价格的决定第五章:无市场价格的森林价值(4 学时)1.无价格的价值:计量问题2.对无价格的野外游憩的评价3.外部性和内在价值4.其他使用上的局限性第六章 土地配置和多边利用(讲课 4 学时) 1.土地使用的集约程度 2.土地使用的粗放边界 3.用途的选择和不同用途的组合第七章 最佳森林采伐期(讲课 4 学时)

1.最佳采伐年龄的离散型表述 2. 最佳采伐年龄的连续型表述 3.异龄林分的采伐周期 4.其他轮伐周期的比较 5.影响最佳轮伐期的因素

第八章 采伐限额与采伐速度(讲课 4 学时) 1.林分和森林

2.市场规范法及其限制 3.没有采伐限额情况下的木材生产:市场调控 4.林业规划的新方法四、学习方式及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除了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教授外,还要加强自学,认真完成教师指

定的教学参考书和相关参考资料的阅读和理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只有多读和多思考才能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课外阅读。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考试办法为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以闭卷考试为主。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Daowei Zhang and Peter H. Pearse,《Forest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11

[2 William F. Hyde,《The Global Economics of Forestry》,RFF Press,2012[3]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 SLU Umea, Sweden, Published by Elsevier GmbH.

七、授课语言108

Page 11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本课程采用全英语授课,参考教材和课堂讨论及考试也是英语。要求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具有一

定的英语阅读与交流的能力。授课教师为本校教师或国外高校从事林业经济学的教授。

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刘俊昌审 定 人:刘俊昌编写日期:2014.10

109

Page 11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8007007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方法和统计推理等计量技术,根据实际统计资料,对经济理论提出的经济关系进行数量分析的一门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主要讲授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原理,以及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学、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学生应系统地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全部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1)了解现代经济学的特征,了解经济数量分析课程在经济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了解经济数量分析在经济学科的发展和在实际经济工作中的作用;(2)掌握经典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3)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4)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二、预修课程

计量经济学的预修课程是线性代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统计学原理。内容: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必须掌握基本的矩阵知识,宏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统计

数据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计量经济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完成基本理论方法的讲解。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量经济学的模型理论和估计方法,加深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能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 E

views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程内容以及学时分配如下表课时 章节 试验课时 试验内容

4 绪论4 线性模型概述4 多元回归模型(1)4 多重共线问题4 异方差问题 2 多重共线问题4 自相关问题 2 异方差问题4 自相关问题 2 自相关问题4 虚拟自变量 2 虚拟变量

各章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如下:章节 内容 重点与难点绪论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的研 重点:对基本概念、内容体系,建

110

Page 11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究对象,学科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计量经济学的工作步骤

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工作步骤的掌握。难点: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工作步骤。

线性模型概述 什么是线性模型,线性的含义,模型的分类,非线性化模型线性化的方法

重点:变量线性和参数线性的含义难点: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方法

多元回归模型(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问题,调整的 R平方

重点:对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理论与方法的熟练掌握。难点:对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

多重共线问题 多重共线问题的定义、产生原因、后果、诊断方法和补救措施

重点:多重共线问题的定义和后果难点:多重共线问题的严重程度的识别以及补救

异方差问题 异方差问题的定义,产生原因,诊断方法和补救措施

重点:异方差问题的定义和后果难点:异方差问题的处理,加权最小二乘法的权数选择

自相关问题 自相关问题的定义,产生原因,诊断方法

重点:自相关问题的定义和后果难点:自相关问题的检验

自相关问题 自相关问题的和补救措施 难点:广义差分法的实现虚拟变量 什么是虚拟变量,什么是虚拟变量

的陷阱,如何设置虚拟变量,虚拟的自变量的引入方式 虚拟因变量模型 logistic 模型的有关问题

重点:虚拟变量的陷阱,如何设置虚拟变量难点:虚拟的自变量的引入方式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以讲授和案例教学为主,课堂学习的要求是积极参加讨论,案例的分析,模型的建立,数

据的分析与操作等。五、考核办法

计量经济学的考核以课程论文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鉴于计量经济学公式较多,因此采用开卷考试占 60%的比重,课程论文 30%,平时成绩 10%:这样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上机实验以及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六、参考资料

1. [美]J.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晓峒.应用数量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 朱平芳.现代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美] 坎贝尔.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1

Page 11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6.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 EVIEWS 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7. 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 贺铿.计量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9.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1. 庞皓.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年第二版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王兰会审 定 人:温亚利 编写日期: 2013.12.

112

Page 11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一部分 经管学院

8007008 现代森林经营管理学Contemporary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0 学时;实验: 2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森林经营管理学是一门传统的林学课程,现代森林经营管理学是以林学和经营学为基础,研究森林资源最优经营利用的科学。本课程主要讲解森林资源的效益与经营目标 , 同龄林经营、异龄林经营、森林收获调整、森林多目标经营等主要森林经营决策问题的研究理论与分析方法,森林经营风险分析,森林经营与气候变化,森林可持续经营。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要求的预修课程:高等数学、中级微观经济学;本课程适用于林业经济管理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 4 学时内容:森林资源价值与经营目标;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森林经营管理技术;本课程的基本

理论。第二章 以木材生产为目标的同龄林经营管理 4 学时内容:同龄林经营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同龄林轮伐期模型;同龄林的间伐优化;同龄林林地价

值评估。第三章 以木材生产为目标的异龄林经营管理 4 学时 其中授课 2 学时 上机实习 2 学时内容: 异龄林经营决策模型与优化方法;异龄林和同龄林经营效益比较。第四章 森林收获调整 4 学时内容: 森林收获调整的目的与方法;森林经营规划模型一;森林经营规划模型二。第五章 森林多目标经营 4 学时内容: 非木质产品与森林生态服务功能;Hartman 模型;多目标规划;多标准决策分析。第六章 森林经营风险分析 4 学时内容: 森林经营中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自然灾害对森林经营决策的影响;森林经营决策的

随机优化模型与方法。第七章 森林经营与气候变化 4 学时内容: 气候变化对森林经营的影响;木质生物质能源对森林经营的影响;减缓气候变化的森

林经营管理;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管理。第八章 森林可持续经营 4 学时内容: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念与策略;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讨论、上机实习等。

五、考核办法

113

Page 11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期末成绩采用考试。

六、参考资料 Joseph Buongiorno and J. Keith Gilless ,《Decision Methods for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Academic Press,2003.

期刊论文选编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编 写 人:公培臣 谢屹审 定 人:温亚利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114

Page 12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2008002 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理论前沿The Theoretical Frontiers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

一、课程简介该课程为我校人文与经管类博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目的是为等方向的博士生提供相关的理论前

沿信息与研讨。主要讲授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进展与前沿问题。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本课程,应具备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该课程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绿色行政、林业与园林史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经典生物生态学理论前沿(2 学时)2、生态系统研究理论前沿(2 学时)3、地域与景观生态学理论前沿(2 学时)4、跨学科生态研究理论前沿(2 学时)5、应用生态学理论前沿(2 学时)6、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与补偿政策理论前沿(2 学时)7、全球变化、环境评价、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规划、清洁生产及

污染预防、环境政策、标准制定等理论前沿(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采取讲授与研讨相结合,并请有关专家做前沿讲座。五、考核办法考勤占 20%,课堂讨论占 20%,课程论文占 6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生态学/林育真, 付荣恕主编,第 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环境科学基础/韩宝平, 王子波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生态学杂志、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等期刊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胡涌审 定 人:

116

Page 12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编写日期:2014-10-10

117

Page 12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China Characteristics

36 学时(其中,讲授: 3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门课程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主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学习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帮助硕士研究生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是在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基础上开设的,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历史、哲学、政治学基础知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导论 4 学时第一讲 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4 学时第二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4 学时第三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4 学时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 学时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4 学时第六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4 学时第七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力量 4 学时第八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4 学时

四、 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课堂上以专题讲座和讨论为主,课下以自学和习作为主。

五、考核办法课程考核方式为开卷考试。课程总评成绩为平时考核(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测验成绩)和期

末考试(开卷)相结合,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 30%--40%,期末考试成绩占 70%--6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 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阅读材料:1.毛泽东. 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 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3.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 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 2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4.

118

Page 12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5.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 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6.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 3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93.7.江泽民.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江泽民文选》第 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 3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2006.9.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2.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

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

进.北京:人民日报,2013 年 1 月 6 日.1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 80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北京:

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3 日.1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18 日.17.习近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北京:人民日报,2013 年 3 月 24 日.18.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

华章.北京:人民日报,2013 年 5 月 5 日.19.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0.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1.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6.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

1995.27.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28.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119

Page 12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29.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30.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

读本).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3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学习导读.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1.3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3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性看 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3.3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辩证看 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2.35.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14.36.邹东涛、迟福林等.顶层设计:改革方略的一个重大发展.北京:北京日报,2011 年 1 月

24 日.37.曹钢.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北京:求是,2009(8).38.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9.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40.戴秉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41.http//www.chinanews.com/

42.http//www.people.com.cn/

43.http//www.gov.cn/

44.http//www.chin.com.cn/

45.http//www.gmw.cn/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编写人: 金鸣娟                    审定人: 林震                    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20

Page 12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Natural Dialectics

18 学时(其中,讲授: 18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性质该课程主要进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的教育,帮助硕士研究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

观、科学观、技术观,了解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在上海发展中的作用,培养硕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具有哲学性质的学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的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原理,自然辩证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和具体自然科学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学科。

2、目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自然辩证法对于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学习和应用自然辩证法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实际应用唯物辩证法的自觉性。二、预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技术史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导论:3 学时第一篇 自然观 9 学时第一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 (3 学时)第二章 自然物质系统的存在及演化 (3 学时)

第二篇 科学技术观 6 学时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本质、体系和社会组织 (2 学时)第二章 科学技术发展的机制、模式和趋势(2 学时)第三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2 学时)

第三篇 科学方法论 (3 学时) 第一章 科学发现的方法 (1 学时)

第二章 科学抽象的方法 (2 学时)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课堂教学、讨论、自学课堂讨论要求学生准备讨论提纲,自学要求学生阅读指定文章

五、考核办法开卷考试+平时成绩

121

Page 12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六、参考教材

《自然辩证法概论》张法瑞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 月《自然辩证法》恩格斯,于光远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年。《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丹皮尔,商务印书馆《自然科学史》梅森,上海译文出版社《科学研究的艺术》贝弗里奇,科学出版社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刘霞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9

122

Page 12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34 环境刑法与公益诉讼专题Environmental Criminal Law and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刑法与公益诉讼》是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犯罪与环境犯罪刑罚及环境犯罪引发的公益诉讼问题。环境和资源保护是 21 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问题。刑法作为最终、最严厉的保障法,介入环境保护的力度应当加强。公益诉讼制度作为法律制度整体构建中的一部分,公益诉讼制度自身有其他制度无可比拟,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它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法律制度上的缺陷,为提高国民素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进一步拓宽学生环境刑法理论的认知水平,强化公益诉讼观念意识,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改革和完善。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需要预修的课程包括法理学、刑法、民法、行政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与环境资源保护法。该课程适用于法学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环境刑法概述 4 学时第二讲 环境犯罪论 4 学时第三讲 环境犯罪刑罚论 4 学时第四讲 环境违法与环境犯罪专题 4 学时第五讲 公益诉讼法理 4 学时第六讲 公益诉讼类型 4 学时第七讲 公益诉讼主体 4 学时第八讲 公益诉讼模式 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课堂表现与课程论文进行综合评分,其中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各占

15%,课程论文占 7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一)中文文献: 1.付立忠:《环境刑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年版。 2.郑昆山:《环境刑法之基础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3.刘仁文:《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中信出版社 2004 年版。 4.[日]藤木英雄:《公害犯罪》,丛选功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5.[日]原田尚彦:《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123

Page 12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6.孙洪坤:《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 2013 年版。 7.刘年夫、李挚萍:《正义与平衡-环境公益诉讼的深度探索》,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8.王珂瑾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 9.徐 卉:《通向社会正义之路:公益诉讼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9 年版。 10.杨严炎、章武生:《外国环境公益诉讼和集团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 2014 年版。

(二)外文文献1.Deirdre H Robbins, Public Interest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avid Robinson

and john Dunk-ley, Public InterestPerspectives in EnvironmentalLaw, London,JohnW iley& Sons, Inc, 1995.

2.MicheaelD. Axline, Environmental Citizen Suits,Michie, Butterworth LegalPublishers, 1995.3.AlanMurdie, Environmental Law and Citizen Ac-tion, London, Earthscan Publications Ltd., 1993.4.Jeffrey G. Miller, Citizen Suits: Private Enforce-ment of Federal Pollution Control Laws, New York,

W iley Law Publications, 1987.5.J·Stoljar,An Analysis of Law,The Maemillan Press Ltd.,1984.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编 写 人:徐平 庄乾龙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4 日

124

Page 12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35 民商法与环境侵权专题Symposium on the Civil Law and Environmental Tor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研究生专业课,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理论专业学位课。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讨论,在民法侵权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环境侵权责任的一般原

理和归责原则;了解环境侵权责任的成立要件、减免事由以及承担方式;掌握环境侵权责任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环境侵权问题,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环境侵权责任法的一般原理、环境侵权的界定、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权益侵害、因果关系、环境侵权事实)、环境侵权责任减免事由、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二、预修课程 不需要。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环境侵权责任法的一般原理(4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环境侵权责任法的目的、作用和功能第三节环境侵权责任法的概念表述和特征第四节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的渊源和体系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责任法的目的、作用功能、概念、特征等一般原理。第二章环境侵权的界定(4 学时)第一节“环境侵权”的表述方式第二节环境侵权界定的关键词:权益侵害第三节环境侵权界定的关键词:环境第四节环境侵权界定的关键词:污染第五节环境侵权的定义和特征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的表述方式、界定的关键词、定义和特征。第三章环境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4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比较法上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第三节我国环境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责任法的归责原则。第四章环境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之一:权益侵害(4 学时)第一节权益侵害的一般问题第二节环境侵权责任法的权益保护范围

125

Page 13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三节环境权及其理论评述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责任成立的要件之一权益侵害的相关内容,以及环境权的相关内容。第五章环境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之二:因果关系(4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一般原理第三节比较法上因果关系证明理论第四节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责任成立的要件之二因果关系的相关内容。第六章环境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之三:环境侵权事实(4 学时)第一节过错责任适用中的过错要件问题第二节过错责任适用中的违法性要件问题第三节无过错责任适用中的违法性要件问题第四节无过错责任适用中高度危险责任问题第五节相邻环境污染关系的法律调整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侵权责任成立要件之三环境侵权事实的相关内容。第七章环境侵权责任减免事由(4 学时)第一节环境侵权责任减免事由概述第二节比较法上的无过错环境侵权责任减免事由第三节我国环境侵权特别法上的责任减免事由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环境责任减免事由的相关内容。第八章环境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4 学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救济性侵权责任形式的适用第三节预防性侵权责任形式的适用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救济性侵权责任形式的适用和预防性侵权责任形式的适用。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将教材内容与相关案例相结合。课前要求预习有关内容,并根据分工准备相关专题; t同学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有老师的讲授,同时分享专题研究成果,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考题,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五、考核办法

1.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 30%,包括出勤、预习、专题研究、发言、作业等表现情况。2.结课论文:占总成绩的 70%,要求按照学术规范写作,字数在 5000字左右,严禁抄袭。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侯佳儒,《中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基本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主教材);2.吕忠梅等,《环境损害赔偿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年;3.蔡颖雯,《环境污染与高度危险》,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年。4.张新宝,《扩张与强化:环境侵权责任的综合适用》,载《中国社会科学》,2014 年第 3 期。

126

Page 13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5.竺效,《论无过错联系之数人环境侵权行为的类型----兼论致害人不明数人环境侵权责任承担

的司法审理》,载《中国法学》,2011 年第 5 期。6.徐祥民、邓一峰,《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兼论环境法的使命》,载《法学论坛》,2006

年第 2 期。7.胡学军,《环境侵权中的因果关系及其证明问题评析》,载《中国法学》,2013 年第 5 期。8.吕忠梅,《环境侵权的遗传与变异----论环境侵害的制度演进》,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2010 年第 1 期。9.吕忠梅、张宝,《环境问题的侵权法应对及其限度——以侵权责任法第 65条为视角》,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 2 期。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韦贵红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127

Page 13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36 国际环境法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研究生公共选修课,适合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自然保护区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学院等学院研究生,外国留学生选修。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讨论,使学生对国际环境法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掌握国际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国际条约;了解国际环境法的研究基础和前言领域;使学生掌握国际环境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相关国际环境问题,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人类环境的现状、环境问题的根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的简要历史、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国际环境法的立法问题、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与概念、促进执法与争端解决。二、预修课程 不需要。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人类环境的现状(4 学时)第一节全球环境的问题第二节本地和区域环境问题第三节贫穷、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第四节科技发展的影响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目前全球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本土和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认识到贫穷以

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分析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第二章环境问题的根源(4 学时)第一节消费增长、科技发展、人口增加第二节文化的价值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消费增长、科技发展、人口增加、是产生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认识到

教育的作用与文化的价值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第三章经济与可持续发展(4 学时)第一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第二节生态经济通过本章的学习和讨论,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掌握公地悲剧的基本理论,了解衡

量经济发展的指数多元化,审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重新界定何为真正的社会进步,确定政策导向,认识到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章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的简要历史(4 学时)

128

Page 13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第一节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第二节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第三节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与里约热内卢宣言第四节后里约时代的发展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历史,认识到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重要性,掌握

《人类环境宣言》的内容及其意义、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 21 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分析国际环境法的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第五章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作用(4 学时)第一节联合国第二节条约的管理第三节联合国环保署的改革第四节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开发计划署的组织机构以及在国

际环境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掌握国际条约的管理规则,秘书处、附属机构以及各委员会的职能,分析联合国环保署改革的背景,成立的组织与建立的制度,认识非政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第六章国际环境法的立法问题(4 学时)第一节国际环境法的渊源第二节国际环境立法的变革第三节国际共识的建立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环境法的主要渊源,掌握条约的制定过程、一般原则以及效力,掌握

国际环境立法的变革,认识到联合国在国际环境立法、与执行中所发挥的作用,理解国际环境立法是在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规则。第七章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4 学时)第一节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环境法的起源、概念、本质,理解国际环境法具有公益性、学科交叉

性、科学技术性等特征。掌握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原则、发展权利原则、人类共同遗产原则、代际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预防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国家责任原则、睦邻友好与相互合作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等。第八章促进执法与争端解决(4 学时)第一节执法规则与程序第二节实施与执行第三节违法情形的处理第四节纠纷的避免与争议的解决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国际环境法执法的规则与程序,掌握各国对于遵守国际环境法的责任。建

立健全实施机制,包括公众参与、国家能力建设、金融合作、技术转移、信息系统的建设等。掌握

129

Page 13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对于违反国际环境法的行为,应采取的执法和制裁措施,承担环境损害的责任。讨论如何避免纠纷的产生以及争端解决机制,包括外交解决与法律解决等方式。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将教材内容与相关国际条约、案例相结合。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有关内容,并根据分工准备相关专题;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上有老师的讲授,同时分享专题研究成果,通过提问和回答学生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后给学生布置相应的思考题,推荐相关的书籍和论文。五、考核办法

1.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 30%,包括出勤、专题研究、发言、作业等表现情况。2.结课论文:占总成绩的 70%,要求按照学术规范写作,字数在 5000字左右,严禁抄袭。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David Hunter,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 Policy, Foundation Press,

U.S.A. 2010;2. Patricia W. Birnie , International Law & the Environment , Clarendon

Press,Oxford, 2002;3.《国际环境法》(第 2版),王曦编著,法律出版社,2005 年第 2版;4.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5. 王曦主 编,《 国 际 环 境 法 与 比 较 环 境 法 评 论 》 (第一卷,2002 年 ),法 律出版社,

2002;6. 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7. 王曦主编/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2 年 5 月第 1版。8.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韦贵红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130

Page 13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37 环境政策与法律Environment Policy and Law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目的是学习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与法律,研讨我国环境政策与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可能的改进方案。课程主要讲授我国污染防治以及自然资源保护两个方面的政策与法律制度。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的学习涉及政策与法律两个方面,学生需要先行学习环境法以及公共政策的相关课程。本课程适用于法学和行政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环境政策与法律简介(8 学时)(1)环境政策基本内容(2)环境法律基本内容(3)环境政策与法律的发展历程2、污染防治政策与法律制度(8 学时)(1)大气污染防治法(2)水污染防治法(3)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3、林业政策与法律制度(8 学时)(1)我国林业政策发展沿革(2)林业法律基本内容(3)我国林业政策与法律的未来趋向4、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与法律(4 课时)(1)野生植物保护制度(2)野生动物保护制度5、沙漠化防治以及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4 学时)(1)防沙治沙法制度(2)湿地保护政策与法律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教学方式以讲授和讨论为主,并对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或者论文考核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30%,期末考试占 80%--70%。

131

Page 13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2.马骧聪:国际环境法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3.金瑞林:《环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4.蔡守秋主编:《环境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5.吕忠梅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年版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魏华审 定 人:李媛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8 日

132

Page 13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38 比较环境法Comparative Environmental Law

16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4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比较环境法》是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主要进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国际比较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比较法基本原理、美国环境法、俄罗斯生态法、日本环境法以及环境权、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公益诉讼等具体制度比较,扩大学生视野并使之深化对环境法理论的认识,加强对美、俄、日等国家环境法的了解和交流,并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改革和完善。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比较环境法》跨越比较法学和环境法学,知识和理论跨度较大,学好本课程一般需要先修法理学、民法、行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比较法等课程,并掌握环境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比较法基础理论 4 学时第二讲 美国环境法 4 学时第三讲 俄罗斯生态法 2 学时第四讲 日本环境法 2 学时第五讲 环境权和环境公益诉讼比较 2 学时第六讲 其他制度比较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课堂上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课下以自学和习作为主。此外,辅助运用立法修改分析和经

典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相结合,其中课程论文占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郑祝君主编:《比较法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版。李挚萍:《环境基本法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版。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 3版。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第 3版。王曦:《美国环境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北京大学书版社 2006 年版。[日]原田尚彦:《日本环境法》,于敏译,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日]大须贺明:《生存权论》,林浩译,法律出版社 2001 年版。[美]萨克斯:《保卫环境公民诉讼战略》,王小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133

Page 13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美]库巴塞克,西尔弗曼. Environmental Law,4th Ed(环境法第 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David R . Boyd , The Environmental R ights R evolution: A Global Study of

Constitutions,Human R ights,and the Environment,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12.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编 写 人:杨朝霞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2 日

134

Page 13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39 林权制度专题Special Topics on Forestry Ownership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林权制度专题》是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林权制度的相关理论,掌握林权制度的理论体系;了解当前林权制度的前沿问题,并能在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该领域的科学研究。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林权制度专题》涉及到民事权力、森林制度、土地制度等内容,需要预修民法、物权法、森林法等课程。本课程适用于法学理论专业的学生学习。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林权制度概述 2 课时第二讲 林业所有权制度 4 课时第三讲 林业用益物权制度 6 课时第四讲 林业担保物权制度 4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教学方式以讲授和讨论为主,并对中国现行林权制度进行梳理分析,强化学生的学习主

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相结合,其中课程论文占 6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周伯煌:物权法视野下的林权法律制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展洪德:中国林业用益物权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6 年。3.展洪德:林地承包经营权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周 珂:论我国林业物权的体系构造.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2).5.魏 华:物权法视野中的林权制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高桂林,吴国刚:我国林权制度构建之研究.法学杂志,2005(5).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 展洪德审 定 人:李媛辉编写日期: 2014 年 11 月 28 日

135

Page 14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40 林业法学与林业行政执法An Introduction to Enforcement of Forestry Administrative Laws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林业法学与林业行政执法》是法学理论学生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简明扼要地讲述了我国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等资源基本保护管理法律制度。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林业行政管理和执法工作的要求,必须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全面推进林业依法行政。高素质的行政管理和执法队伍,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前提和基础。通过系统地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基本保护管理制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林业行政执法知识,为培养高素质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该课程需要学过法学本科的基础课程,如法理学、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

法学基础课的知识。该课程适用于法学理论、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林业行政处罚教学目的:林业行政处罚实施中的法治热点问题。学时:4 课时主要讲授内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等涉及行政处罚的理论与实践。第六章:林业行政许可教学目的:林业行政许可实施中的法治热点问题。主要讲授内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等涉及行政许可的理论与实践。学时:4 课时第七章:林业行政强制教学目的:林业行政强制实施中的法治热点问题。主要讲授内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等涉及行政强制的理论与实践。学时:4 课时第八章:林业行政程序教学目的:林业行政程序中的法治热点问题。主要讲授内容: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种子法等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理论与实践。学时:4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下精读阅读材料及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堂上参与讨论。

五、考核办法本门课程为考查课,考核方式为课程论文。考勤 20%+课堂表现 10%+平时测验成绩 10%+课程

论文 60%=总评成绩。

136

Page 14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周训芳主编:《林业法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年版。2. 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编:《林业行政执法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10 年版。3. 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编:《林业行政执法实用指南》,法律出版社,2009 年版。

开课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李媛辉 审 定 人:徐平 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1 日

137

Page 14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41 生态保护法专题Ecological Protection Law

16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4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生态保护法专题》是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博士研究生的选修课,主要进行生态保护法治建设方面的教育。通过对人与生态的关系,生态法的概念、结构、地位、发展进化,生态保护规划、生态监测预警、生态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生态执法、生态司法,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湿地保护、草原保护、水土保持、防沙治沙等方面法治知识的学习,培养研究生的生态法理论思维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为中国的生态法治建设培养专门人才。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生态保护法专题》跨越生态学和法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具有较高的难度,学好本课程一般需要先修法理学、民法、行政法、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课程,并掌握生态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生态学基础知识 2 学时第二讲 生态保护法总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结构、地位) 4 学时第三讲 野生动物保护法 3 学时第四讲 森林保护法 2 学时第五讲 湿地保护法 2 学时第六讲 水土保持法、草原保护法、防沙治沙法等 3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课堂上以讲授和讨论为主,课下以自学和习作为主。此外,辅助运用立法修改分析和经

典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相结合,其中课程论文占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林育真、付荣恕主编:《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11 年版。杨通进编:《生态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汪劲:《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第 3版。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第 3版。王树义:《俄罗斯生态法》,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曹明德:《生态法原理》,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曹明德:《对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再思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5 期。柯坚:《环境法的生态实践理性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138

Page 14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汪劲、严厚福、孙晓璞:《环境正义:丧钟为谁而鸣》,北京大学书版社 2006 年版。焦艳鹏:《刑法生态法益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年版。Edith Brown Weis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and policy,CITIC Publishing House : 2003.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系编 写 人:杨朝霞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2 日

139

Page 14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42 公共政策学Public Policy Analysi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具体案例,系统地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政策形成的原因、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与环境等。旨在让学生对公共政策的有关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建立分析框架,提出政策方案,同时对于公共政策提出和执行的政治、经济、社会及组织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综合以上各种因素,做出切实可行的选择。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是行政管理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之一,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的选修课。选修该课学生需预修社会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 导论(4 学时) 第 1讲:公共政策的概念与学科发展(4 学时)第二部分 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基础(8 学时)第 2讲:公共政策的必要性——市场问题、政府问题(4 学时)第 3讲:公共政策的目标定位与政策工具选择(4 学时)

第三部分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4 学时)第 4讲: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及主要方法(4 学时)

第四部分 公共政策过程分析(12 学时)第 5讲: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主体及政策议程设置(4 学时)第 6讲: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 (4 学时)第 7讲:公共政策的执行、评估与变迁(4 学时)

第五部分 公共政策研究的理论前沿及应用(4 学时) 第 8讲:政策网络、政策试验与扩散(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包括理论讲授与讨论、案例分析等。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阅读有关课程参考资

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准备课堂案例内容,既熟练掌握公共政策相关框架、理论与模型,又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公共政策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政策问题。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课程评分标准包括课堂讨论(30%--个人分数)、案例分析(30%--

小组分数)、政策分析报告 (40%--个人分数)。作为本课程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需自由组合成 3-4 人的研究小组,对每一个课堂案例进行精读及分析,并在课堂上承担案例综述和主要讨论者的角色。政策分析报告部分,学生需选择一个中国公共政策的具体问题(可以考虑当前热点政策领

140

Page 14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域:如环境政策、住房政策、医改政策、教育政策、税收政策以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政策,也可自主选择其它领域题目),运用所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政策分析,并提交书面分析报告。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主要教材】1. 戴维•L•韦默、艾丹•R•韦宁.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第 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 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 三联出版社,2006

3. 宁骚 编. 公共政策学(第 2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保罗•A.萨巴蒂尔 编. 政策过程理论. 三联出版社,2004

【专题文献资料】政策工具选择1. Howlett, M., Policy Instruments, Policy Style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 National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Instrument Choi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1995, 19(2): 1-21.2. Lascoumes, P., Patrick Legales,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through Its Instruments? From the Nature of Instruments to the Sociology of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ation. Governance, 2007, 20(1): 1-21.3. Schmitt, Sophie, Kai Schulze. Choosing environmental policy instruments: An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dimension’ of EU energy policy. European Integration online Papers (EIoP), 2011, 15, Article 9, http://eiop.or.at/eiop/texte/2011-009a.htm

公共政策过程的参与主体1. 汝鹏、苏竣. 科学家在中国科技决策中的影响力研究——以 863 计划为例. 中国软科学,2010,(10):86-92+163

2. 朱旭峰. 中国社会政策变迁中的专家参与模式研究. 社会学研究,2011,(02):1-27+243

3. 王绍光、樊鹏. 政策研究群体与政策制定——以新医改为例. 政治学研究,2011,(2):36-514. Zhu, Xufeng. The Influence of Think Tanks in the Chinese Policy Process: Different Ways and Mechanisms. Asian Survey, 2009. 49(2): 333-357.

政策议程设置1. Stuart Soroka. Policy Agenda-setting Theories Revisited: A Critique of Howlett on Downs, Baumgartner and Jones, and Kingdon,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32(4): 763-772.

2. 王绍光.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2006,5:86-99。3. Wang, Shaoguang. Changing Models of China's Policy Agenda Setting, Modern China, 2008, 34: 56-87.

决策过程4. 格雷厄姆•阿利森. 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Andrew C. Mertha,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2.0: Political Plur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Policy Process, The China Quarterly, 2009, 200: 995–1012.

6. 韩博天、奥利佛•麦尔敦、石磊. 规划:中国政策过程的核心机制. 开放时代,2013,(06):8-31.

7. 陈玲、赵静、薛澜. 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 . 管理世界,2010,(8):59-72

8. 陈玲. 官僚体系与协商网络:中国政策过程的理论建构与案例研究,公共管理评论, 2006,5:46-62

9. 王绍光、鄢一龙、胡鞍钢. 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

141

Page 14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台. 中国软科学,2014,(06):1-16.

10. 鄢一龙、王绍光、胡鞍钢. 中国中央政府决策模式演变——以五年计划编制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14-122+160

政策执行1. 李允杰、丘昌泰. 政策执行与评估.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Saetren, H., Implementing the third generation research paradigm in policy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014. 29(2): p. 84-105.3. Hupe, P., What happens on the ground: Persistent issues in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014. 29(2): p. 164-182.4. Peters, B.G.,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s as institutions. Public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2014. 29(2): p. 131-144.5. Li, L.C.,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rends, Processes and Impacts for Policy Implement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0. 30(3): p. 177-190.

6. 冉冉. “压力型体制”下的政治激励与地方环境治理.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3):111-118.

7. 周黎安.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 格致出版社,2008,8. 陈家建. 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 . 中国社会科学,2013,(02):64-79+205

9. 周雪光、练宏. 政府内部上下级部门间谈判的一个分析模型——以环境政策实施为例 . 中国社会科学,2011,(05):80-96+221

10. 陈玲、薛澜. “执行软约束”是如何产生的?——揭开中国核电谜局背后的政策博弈. 国际经济评论,2011,(2):147-160

11. 陈玲、林泽梁、薛澜. 双重激励下地方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动机与策略研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9):50-56.

政策评估与变迁1. Colin J. Bennett, Michael Howlett, The Lessons of Learning: Reconciling Theories of Policy Learning and Policy Change, Policy Sciences, 1992, 25(3), 275-294.

政策网络2. Matthew C. Nowlin, 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State of the Research and Emerging Trends, 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11, 39(S1)3. Erik-Has Kiun, Analyzing and Managing Policy Processes in Complex Networks: A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Policy Network and Its Problem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1996, 28: 90-1194. Howlett, M., Do Networks Matter? Linking Policy Network Structure to Policy Outcomes: Evidence from Four Canadian Policy Sectors 1990-2000.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2. 35(2): 235-2675. Sandström, A. and L. Carlsson, The Performance of Policy Networks: The 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Structure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2008. 36(4): 497-524.

政策试验与扩散1. 朱亚鹏. 政策创新与政策扩散研究述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565-573.

2. 刘伟. 国际公共政策的扩散机制与路径研究.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4):40-58+156-1573. Sebastian Heilmann, Policy Experimentation in China’s Economic Ris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8, 43: 1–26.

4. 刘培伟. 基于中央选择性控制的试验——中国改革“实践”机制的一种新解释 . 开放时代,2010,142

Page 14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04):59-81.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陈佳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5 日

143

Page 14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44 领导科学与艺术Science and Art of Leadership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领导及领导科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通过教学,让学生系统全面了解领导及领导科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领导的基本规律和原则,能够用领导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 、认识、理解领导现象和领导问题。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或选修课,选修的前置课程主要管理学但非必需,可以直接选修本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领导原理 4 课时 一、领导与领导本质二、领导权力 三、领导体制四、领导方法论五、西方领导理论六、中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第二章 领导者与领导素质 4 课时 一、领导者

二、领导素质三、领导人才

第三章 领导环境与领导文化 2 课时一、领导环境二、领导文化

第四章 被领导者 2 课时一、领导客体二、被领导者

第五章 领导艺术 4 课时一、领导艺术二、决策艺术三、用人艺术四、协调艺术五、激励艺术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专题研究相统一。

144

Page 14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五、考核办法平时考核(占 30%)与期末考试(占 70%)相结合。平时以课堂表现未评定标准,重点考察

出勤,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的形式。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朱立言等.领导科学与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8-1.2、邱霈恩. 领导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3-01.3、加里•尤克尔. 领导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8-1.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高兴武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11-11

145

Page 15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45 比较生态环境政策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24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

一、课程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经济发展奇迹,但是也付出了生态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生

态退化、环境污染、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本课程“比较生态环境政策”立足于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从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等角度,对国内以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生态、资源、环境的前沿理论、实践和经典案例进行学习比较和借鉴吸纳,探讨我国生态环境政策的优化之路。二、预修课程

比较生态环境政策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本课程更多的是从广度上介绍国内外生态环境政策及其实践案例,学生只要有大学本科的知识基础即可,无需先修相关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总论(4 学时)首先介绍生态环境政策相关概念。其次介绍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基础理论,如环境政策学与

政策工具、环境善治理论等。最后简介世界生态环境政策发展的轨迹和趋势第二讲 日本等亚洲国家生态环境政策(4 学时)重点介绍日本森林等自然资源保护、生态补偿与生态税收政策,资源再生利用(垃圾分类和处

理)政策,环境教育政策等。总结亚洲国家生态环境政策的特点和保护开发案例。第三讲 欧美国家生态环境政策比较(4 学时)重点介绍美国、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政策,如美国土地休耕保护计

划,以及生态保护和开发案例。第四讲 世界与中国重大生态工程实践以及管理制度比较(4 学时)介绍世界和中国重大生态工程案例。如美国罗斯福工程,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

程,分析各自管理制度,总结其经验教训。第五讲 国外生态环境政策的学习与借鉴(4 学比较时)结合介绍我国生态环境政策和实践现状,吸收国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比较和借鉴。第六讲 学生研习报告(4 学时)学生自主选取案例进行分析,课堂展示学习成果并讨论,思考对我国生态环境政策的借鉴之处

老师总结点评。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注重在教学中提高研究生的研究意识,采用国外研究生上课的 seminar 方式,要求学生主动学

习,而非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学方式有教师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学生作业汇报等方式。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和外籍教授前来做专题讲座。

146

Page 15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采用提交课程论文的考查方式成绩评定:最终成绩=学生的平时表现(占 30%)+课程论文(占 70%)

六、参考资料主要采用自编讲义,并选择相关参考资料。

[1]Regina S. Axelrod. M., 2015,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s, Law and Policy. CQ Press, an imprint of sage publications, Los Angeies, USA.

[2]Ioris, Antonio Augusto Rossotto, M., 2014.The Political Ecology of The State: The Basis and The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Statehood. Routledge. NewYork.USA.

[3]Anna Pegels,M.,2014.Green Industrial Policy in Emerging Countries, Routledge, New York. USA.

[4]Scott J.Callan, Janet M.Thomas, M.,2013.Environmental Economics & Management: Theory, Policy and Applications. South-Western Cengage Learning, Mason. OH. USA.

[5]Robert N. Stavins, C., 2013.,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Selected Papers of Robert N. Stavins 2000-2011,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heltenham, UK.

[ 6] Lazdinis M, et al. Innovative use of forest policy instruments in countries with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experience of the Baltic States[J]. 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2005(7):527-537.

[7]遠籐日雄、現代森林政策学(改定)[M].東京:日本林業調査会,2012:123-136.

[9]宇沢弘文、地球温暖化の経済分析[M].東大出版会、1993 年

[10]中山智晴. 競争から共生の社会:自然のメカニズムから学ぶ[M].東京:北樹出版.2012.

[11]平成 26 年版 環境・循環型社会・生物多様性白書[R].

[12]平成 25 年度 森林・林業白書(平成 26 年 5 月 30 日公表)[R].

[13]茅野恒秀. 環境政策と環境運動の社会学―自然保護問題における解決過程および政策課題

設定メカ[M].東京:ハーベスト版.2014.

[14]森晶寿. 竹歳一紀. 在間敬子. 孫穎. 環境政策論: 政策手段と環境マネジメント[M].東京:

ミネルヴァ書房.2014.

[15]丁四保等.主体功能区的生态补偿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6]李世东. 世界重点生态工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7]杨洪刚. 中国环境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与优化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18]柯水发. 林业政策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19]张颖,金笙等.公益林生态补偿[M].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2013:87[20]蔡守秋.环境政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3-94.

[21]刘拓,张克斌,林琼.中国土地沙漠化防治策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22]吴守蓉,冀光楠.我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政策工具选择研究——以天保工程区集体公益林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2014(1):93-97.[23]赵士洞,张永民,赖鹏飞.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集(Millennium Assessment)(一、二、三).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24]何俊,森林治理(概念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7.

[25](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林自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47

Page 15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吴守蓉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5 日

148

Page 15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46 公共关系实务专题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Project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公共关系实务专题》课程是一门公共关系学的分支课程,是与公共关系学原理、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案例等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是对公共关系学之中公共关系实际操作部分的阐述和解析。开设此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内容,知晓公共关系实务的指导原则,把握

公共关系实务的操作技巧,并能够在公共关系的实践活动中正确运用。本课程内容包括以下模块,即:公共关系概说、公共关系简史、公共关系协调、公共关系传播

公共关系形象、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六大部分。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是一门全校公共选修课,适用于高等院校所有专业的科学硕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公共关系概说 4 学时2、公共关系起源、发展演进及未来趋势 4 学时3、公共关系之关系协调实务 6 学时4、公共关系之信息传播实务 6 学时5、公共关系之形象管理实务 6 学时6、危机公共关系实务与案例解析 6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取教师课堂讲授、质疑与答疑、学生参与讨论、案例分析研讨、课下学生调研(写出调研报告、调查问卷、公共关系实务策划等)相结合的师生交互式、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大限度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掌握本课程教授内容之目的。要求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参与、主动交流、注重实践、大胆创新。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与结课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随堂作业、课下作业、考勤统计、课堂互动。结课成绩为结课时一次性开卷文

字考核,形式在公共关系实务论文、公共关系实务策划、公共关系实务调查报告、公共关系实务案例解析之中选其一。平时成绩与结课成绩各占本课程总成绩的 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美】斯科特.卡特利普、艾伦.森特:《有效之公共关系》 (专著)2、郭惠民:《公关员》 (国家公关员培训教材)3、景庆虹:《公共关系学》 (高等院校公共关系教材)4、刑颖: 《中国公共关系二十年》 (论文集)

149

Page 15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5、胡百精:《中国公共关系发展史》 (专著)6、中国公关网 (网站)7、《公关世界》 (刊物)8、《国际公关》 (刊物)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景庆虹 审 定 人:林震 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8 日

150

Page 15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47 中国行政史专题Chinese Administrative History Topics

24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及其官吏制度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本课程以专题讲授为主,对皇帝制度、中央中枢机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体制和制度、行政监察制度 、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详细介绍相关知识,而且从制度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行政体系的形成、演变及其若干特点,使学生在对相关知识了解的同时,进而对整个中国行政史有一系统认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为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程,人文及经管学院行政管理的研究生均可选修本门课程,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如有一定的历史学、政治学基础,也可以选修此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先秦时期政权组织与行政制度概述(3 学时)主要讲授先秦不同时期的政权组织与行政制度。对夏商周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权组织予以介绍,

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行政制度演变予以介绍。第二讲 皇帝制度(3 学时)主要讲授皇帝制度的确立、发展等演变历史。对皇权的强化与运行、皇位继承及皇族制度等问

题予以介绍。第三讲 中央中枢机构:宰相制度(3 学时)主要讲授不同时期中央中枢机构的演变。对宰相及其附属机构予以重点解释说明。对历代宰辅

权力体制的特点予以分析说明。第四讲 中央行政管理体制(3 学时)主要讲授不同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差遣制、六部主体

制等不同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予以介绍说明。第五讲 行政监察制度(3 学时)主要讲授不同时期行政监察制度的演变。对不同时期监察体制的具体状况及特点予以分析说明。第六讲 地方行政制度(3 学时)主要讲授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对郡县制、州郡县制、侨州郡县、州府县、行省制

督抚制等制度予以介绍说明。第七讲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3 学时)主要讲授不同时期官员的选拔及管理制度的演变。对察举制、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上计制、考绩制、考核制等不同的官员选拔方式与管理方式予以介绍说明。第八讲 清末政体演变(3 学时)主要介绍鸦片战争后清代政体的变化。对总理衙门、责任内阁等具有时代特点的部门予以介绍

151

Page 15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说明。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系理论课,在教学方式上以讲授为主。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会适当采取案例分析方法,对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予以重点评析。为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理解行政史的内涵,需要学生课下对相关历史学、政治学参考书予以认真研读,课上与老师积极互动。五、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采用考查形式,学生结课需提交相关学术论文。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论文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 40%,论文成绩占 60%。平时成绩中课堂出勤占 1/3,课堂表现占 2/3。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德]罗曼·赫尔佐克,古代的国家-起源与统治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张金鉴,中国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书局,1978

孟昭华、王涵,中国历代国家机构和行政区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郭齐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北京:三联书店,1997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注:本课程属于中国传统历史、政治研究范畴领域,国外研究较之国内明显不足,故以国内经典著作为优先阅读对象。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赵亮审 定 人:林震编写日期:2014/10/15

152

Page 15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48 中国政府与政治专题Subjects about China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24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向同学讲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政治和中国政府的实践过程和现实状况,进行相关的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实证分析和理论分析,通过对本领域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和详细阐释,让学生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司法制度、权力监督、民主和法制建设等内容进行充分认识,并能够分析相关体制机制的创新需求。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对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要求相关同学通过本学科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具备一定知识基础。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当代中国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2 学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学时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学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学时当代中国国家元首制度 2 学时当代中国中央政府 2 学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 2 学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再造 2 学时当代中国司法制度 2 学时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监督 2 学时当代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2 学时当代中国的改革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讨论和案例分析为辅。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以考试和考察相结合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查以期末论文为主。评分方式为

考试分数占 50%,平时考勤占 20%,期末论文占 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吴爱明等:《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年。高民政:《中国政府与政治》,黄河出版社,1993 年。李寿初:《中国政府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年。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

153

Page 15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张成福等:《社会变迁与政府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张福森,《社会主义法制理论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年。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仲亚东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1 日

154

Page 15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49 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Politics Philosophy and Administration Eth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政治哲学是哲学的上层建筑,行政伦理又是政治哲学的精髓所在。政治哲学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政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政治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一般运作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条件、标准、特征、原则与体系的哲学。它主要关注政治蕴义 、政治价值和政治的本质,是关于一般政治问题的理论,也是系统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行政伦理既是政党执政者与各级政府公务员在行使政治权力实践及从事公务活动中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又指作为共同体成员关于行政过程是非对错的判断过程以及判断的理由。作为一个新兴的伦理范式,行政伦理越来越多地被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所包容与理解。这主要涉及行政主体行动在多元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亦即领导、决策、指挥、执行、协调和控制等行政活动在广泛社会生活中的合法性问题,它既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日常行政工作中体现出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依据与道德准则,也包括广义政府的各级单位作为行政主体在管理与服务活动中应遵循的价值规范。简言之,行政伦理是公务员个体道德规范和行政机关群体价值规范的综合体,它是政治伦理主体化的具体体现。

《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这门课程是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重要方向课程。它旨在介绍中西方哲学史的不同历史阶段相关于政治概念、政治价值、政治命题、政治观念与政治思潮,及其所关联的众多思想家与代表人物的重要行政伦理观点,并且围绕当代世界的社会状况及动态变迁所产生的前沿政治思想与行政伦理。《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这门课程通过描述现代人所生活的政治世界及其伦理规范,阐述塑造我们社会的政治行动逻辑与正确的现代治理模式,介绍有效形塑良好国家与和谐世界的行政伦理的蕴涵。从政治哲学到行政伦理,其形式的延展是不断校正发育及准确应用的过程,而其逻辑的支撑则是一脉相承的相互贯通的过程。

本课程的目的拟通过课堂讲授、问题讨论与命题论述等形式,藉政治哲学观念史的源流过程导入行政伦理的案例与理论,使学习者理解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重要概念、观点与方法,并能据之分析日常世界的社会情境与时事现象,培养成熟的哲学思维与伦理智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在两个方面的能力上有所提高:一是提高学生对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和锻炼以哲学思维对政治现象的事实作出分析和判断,抽象地考察这类政治事实与行政现象已有的境况和可能的影响,并能够有效把握预测未来世界境况与政治走向;二是融中西政治哲学思想史的理论与政治生活及行政实践为一体,提高分析政治现实问题、运用行政伦理理论的能力,帮助学生将政治哲学史的一般理论应用于思考具体现实政治问题的探究,从政治正义的基本信念出发,根据一定的政治伦理标准判断是非好坏并作出选择,并由此提升行政伦理的实践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西方哲学史》、《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哲学概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伦理学》、《应用伦理学》

155

Page 16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适用专业:《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这门课程适用于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

育、哲学、MPA、法学等专业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政治哲学的起源、演绎及方法论; (2 学时)

2. Seminar 讨论: 政治哲学的精神底蕴与时代趋向; (2 学时)

3. 政治哲学的概念、内涵与特征;(2 学时)

4. Seminar 讨论: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模式与理念论; (2 学时)

5.政治哲学的基本价值Ⅰ:正义、自由与平等;(2 学时)

6. Seminar 讨论:罗尔斯《正义论》的两种正义准则及现实应用;(2 学时)

7.政治哲学的基本价值Ⅱ:民主、共同体与秩序;(2 学时)

8. Seminar 讨论: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与民主的条件及其前景;(2 学时)

9.政治哲学的思潮: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保守主义;(2 学时)

10.Seminar 讨论: 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与社会何以健全;(2 学时)

11. 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主体: 公民、社会与政府; (2 学时);12. Seminar 讨论:霍布斯《论公民》与公民的产生;(2 学时)

13.行政伦理的依据与源流:伦理与政治;(2 学时)

14. Seminar 讨论: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美德模式;(2 学时)

15 行政伦理的内涵与实践:理想与限度;(2 学时)

16.Seminar 讨论:孔子《论语》的仁政观念及启示;(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为:课堂学习讨论 + Seminar 研讨(同学课堂讲解讨论为主,教师点评为辅) + 多媒体课

件专题报告(要求做 PPT 文件,列出讲解要点) + 经典原著阅读 (同学课外研读,搜集相关资料和案例,课堂讲解和讨论,教师点评) +命题思考写作(要求概念、观点、层次、逻辑与论证清晰合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政治哲学与行政伦理的内涵与外延,重在引导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规律研究、原则研究、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和理论研究。了解政治哲学是政治学与哲学这两大学科体系的中间层次和中介环节。从哲学角度理解,它是哲学在政治领域中的应用;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它是政治理论在哲学高度上的抽象和概括;领会中 西方政治哲学的背景、源流、走向及蕴含,把握政治哲学的概念与范畴、价值与事实的科学分析,了解中西政治思想史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潮及代表人物的重要观点及现实意义,从事实、因果关系、价值的视域掌握行政伦理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范,从概念、范畴、方法和体系的层面认识行政伦理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五、考核办法

1.期末考试为笔试论文或中英文翻译:(50%) 课程结束后 9周内务必上交。 (1).请选择一位在中西方政治哲学史的历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哲学家,以其代表性观点为切

入点,论述其政治哲学思想的内涵特征及所具有的行政治理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要求做一篇六千字左右的论文,针对主题,观点鲜明,概念明确,饱含论证,有理有据,富有逻辑,条理清晰,符合规范,须加「注释」及「参考书目」。

(2) 请以西方哲学史的重要经典英文原著文献为文本(倡导以政治哲学经典英文原著为重点),选

156

Page 16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择其中富有代表性的部份篇章,翻译成中文文稿。(要求忠实于原著文献,具有翻译的原创性,文字优雅,语句通顺,概念清晰,人名与专业术语准确,符合翻译规范。)

2.Semiar 讨论专题分组报告(口头)+专题研究报告(文字):(15 %+15%)

(1). 课程结束后为缴交最后期限,不可迟交。 (2).一人一篇,三千字以上,须加「注释」及「参考书目」。

3.课堂讨论、提问、出勤情况、参与:20 % (每次上课应预读讨论课之参考文献并积极参与讨论,参与度的评量是按照上课发问及回答问题的次数、内容与深广度而进行评价 )

4.缺课四次(含)以上者,本课程学期成绩以零分计算。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礼记》;《道德经》;《中国政治思想史》,萧公权,新星出版社,2005 年;《中国政治思想史》,吕振羽,人民出版社,2008 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商务印书馆,2005 年;《哲学问题源流论》,劳思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约翰・麦克里兰,海南出版社,2003 年。

《西方政治思想史》,徐大同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年。《西方的智慧》(上、下),罗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 《西方哲学史》(上、下),罗素,商务印书馆,2005 年; 《西方哲学史》,梯利、伍德,商务印书馆,2006 年; *《理想国》,柏拉图,商务印书馆,1996 年; *《尼可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2006 年;*《论公民》,霍布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年;《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康德,商务印书馆,1997 年 《历史哲学》,黑格尔,上海书店,1999 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论民主》,罗伯特・达尔,商务印书馆,1999 年;

《人论》,恩斯特·卡西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伦理学体系》,(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伦理学问题》,(德)莫里茨·石里克,华夏出版社,2001 年;《世界伦理构想》,(瑞士)汉斯·昆.周艺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年;《当代政治哲学》,(加)威尔·金里卡.刘莘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版,2004 年;《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德)孔汉思 、库舍尔 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年;《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商务印书馆,1997 年;

157

Page 16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正义论》,罗尔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 《历史哲学导论》,沃尔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麦金泰尔,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年;《行政伦理学》,库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

《应用伦理学——现代生活方式的哲学反思》,卢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自然权与人权的融合》,周国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年;《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与演化》,周国文,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年;

JOURNAL OF MORAL PHILOSOPHY,《道德哲学杂志》,双月刊,ISSN: 1740-4681,E-

ISSN: 1745-5243,A&HCI 期刊。UNIVERSITAS-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哲学与文化》,月

刊,ISSN: 1015-8383,哲学与文化月刊社,A&HCI 期刊。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Quarterly,《 哲 学 与 公 共事务 》 季刊, ISSN:0048-3915

,PRINCETON UNIV PRESS, 3175 PRINCETON PIKE, LAWRENCEVILLE, NJ, 08648,SSCI 期刊。ETHICS & GLOBAL POLITICSQuarterly,《伦理与全球政治》季刊,ISSN: 1654-4951,CO-

ACTION PUBLISHING, RIPVAGEN 7, JARFALLA, SWEDEN, SE-175 64,SSCI 期刊。POLITICAL THEORY Bimonthly ,《 政 治 理 论 》 双 月刊, ISSN: 0090-5917 , 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CA, 91320, SSCI 期刊。JOURNAL OF POLITICS Quarterly,《政治杂志》季刊,ISSN: 0022-3816,CAMBRIDGE

UNIV PRESS, EDINBURGH BLDG, SHAFTESBURY RD, CAMBRIDGE, ENGLAND, CB2 8RU

,SSCI 期刊。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Quarterly ,《政治理论杂志》季刊,ISSN: 0951-

6298,SAGE PUBLICATIONS LTD, 1 OLIVERS YARD, 55 CITY ROAD, LONDON, ENGLAND, EC1Y

1SP, SSCI 期刊。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Quarterly ,《政治远景》季刊,ISSN: 1537-

5927,CAMBRIDGE UNIV PRESS, 32 AVENUE OF THE AMERICAS, NEW YORK, USA, NY,

10013-2473, SSCI 期刊。POLICY AND POLITICS Quarterly ,《政策与政治》季刊,ISSN: 0305-5736,POLICY PRESS,

UNIV BRISTOL, 4TH FL, BEACONS HOUSE, QUEENS ROAD, BRISTOL, ENGLAND, BS8

1QU,SSCI 期刊。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Quarterly,《政治哲学与经济》季刊,ISSN: 1470-

594X,SAGE PUBLICATIONS INC, 2455 TELLER RD, THOUSAND OAKS, USA, CA, 91320,SSCI

期刊。POLITICS Quarterly ,《政治学》季刊,ISSN: 0263-3957,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NJ, 07030-5774 ,SSCI 期刊。PHILOSOPHICAL STUDIES Monthly,《哲学研究》月刊,ISSN: 0031-8116,SPRINGER,

VAN GODEWIJCKSTRAAT 30, DORDRECHT, NETHERLANDS, 3311 GZ, A&HCI 期刊。

158

Page 16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哲学前景》年刊,Annual ,ISSN: 1520-8583,WILEY-

BLACKWELL, COMMERCE PLACE, 350 MAIN ST, MALDEN, USA, MA, 02148, A&HCI 期刊。PHILOSOPHICAL QUARTERLY,《哲学季刊》季刊, Quarterly ISSN: 0031-8094,WILEY-

BLACKWELL, COMMERCE PLACE, 350 MAIN ST, MALDEN, USA, MA, 02148, A&HCI 期刊。PHILOSOPHICAL REVIEW,《哲学杂志》季刊, Quarterly ISSN: 0031-8108,CORNELL

UNIV SAGE SCHOOL PHILOSOPHY, PHILOSOPHICAL REVIEW , CORNELL UNIV, B7

MCGRAW HALL220 GOLDWIN SMITH HALL,ITHACA, USA, NY, 14853-4601, A&HCI 期刊。PHILOSOPHY EAST & WEST,《东西方哲学》季刊, Quarterly ISSN: 0031-8221

,UNIV HAWAII PRESS, 2840 KOLOWALU ST, HONOLULU, USA, HI, 96822,A&HCI 期刊。

开课单位:人文社科学院编 写 人:周国文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11.26

159

Page 16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50 西方马克思主义专题Western Marxism Monograph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演进以及在当代发展状况,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代表

人物及其思想理论,开拓本专业研究生的理论视野,为他们开展学术研究打下更为宽厚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以及其他专业需要了解此领域相关知识的学生。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主要包含 3 大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演进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论介绍;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共 32个学时。1、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演进:(8 学时)

概要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所走过的历程,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内容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其发展;与第二国际、第三国际理论的主要区别;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

2、西方马克思主义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理论:(16 学时) 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以及形成的各种流派。内容包括不同流派的理论志趣、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3、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8 学时)介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现状。内容包括新时期世界发展出现的新特点,思想文化

领域出现的新思潮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回应。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将综合采用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和小组作业等教学方式进行,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积极参与讨论。五、考核办法平时成绩 40%,期末考核(结课论文)6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顾海良、梅荣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2 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3徐崇温.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 重庆出版社, 19894依俊卿《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编 写 人:傅洁茹

160

Page 16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11.28

161

Page 16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53 林业史专题Forestry History Subject

32 学时(其中,讲授: 26 学时;讨论: 4 学时;实习: 2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林业史专题》是一门研究生选修课,可以使学生们了解中国林业史的发展脉络,理解中国林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具有中国林业历史文化的文化底蕴,以提高其历史文化素养,将来更好服务于林业建设。课程主要为古代林业科技、林政及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古代汉语》、《中国通史》,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和历史知识。适合林业史、森林培育、林业经济管理、园林等各和林相关的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概述(4 课时,李莉)对林业史学科概念进行界定,介绍林业史学科研究范围及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思考自身专业

与林业史研究的结合点。第二讲、林业历史文献介绍(4 课时,李飞)从时间区间、内涵等方面对林业历史文献进行概念界定;依据不同标准介绍林业历史文献的不

同类型及史料分布;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的时代背景,梳理中国林业历史文献发展的历程和特点。第三讲、林业文献检索方法介绍和实习(2+2 课时,李飞)基于林业史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传统典籍中林业文献史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

充分利用现代检索资源、网络电子资源进行林业历史文化研究;结合典型案例,介绍林业文献研究及林业历史文化研究的方法、线索。

实习:到图书馆特藏文献阅览室和林业史资料室了解各种古籍,知悉如何检索利用。 第四讲、、历史上的林业科学技术(4 课时,李莉) 从培育、采伐、运输、加工利用几个方面,介绍历史上各时期的林业科学技术,思考科学技术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五讲、古代的林业法制与政令(4 课时,周景勇)从法制、政令、机构等层面,阐述中国传统社会林业法制与政令的基本史实,展现其时代特点

和演进历程,梳理历史发展与森林资源变迁的动态关系,思考其对当前保护的借鉴意义。第六讲、涉林图腾与林业民俗(2+2 课时,周景勇)对涉林图腾、神话、民俗等,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介绍其基本概貌,探讨其社会文化价值

发掘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依托自然、崇敬自然、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与行为,为当前生态文化建设探求传统文化元素。第七讲、林业文化(4 课时,李莉)

对林业文化的定义、范围与内容进行介绍,并以松柏文化的研究做范例介绍,思考当今林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

162

Page 16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第八讲、研讨(4 课时,李莉、李飞、周景勇)

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和林业史研究相结合的选题,学生就选题做 ppt进行观点陈述,师生共同研讨,为课程论文的写作提供帮助。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讨论、实习等。

五、考核办法课程成绩以课程论文形式考查。平时成绩以出勤和课堂讨论考查。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 30%,课程成绩占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中国林业经济史》王长富 著,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中国林业传统引论》张钧成 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1992 年《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熊大桐 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中国林业史》焦国模 著,台北市:渤海堂,民 88

《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李莉 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年《中国林业思想与政策史(1644~2008 年)》樊宝敏 著,科学出版社,2009 年《明清时期木材商品经济研究》梁明武 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年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李莉、李飞、周景勇审 定 人: 编写日期:

163

Page 16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54 环境史研究专题Environmental History Seminar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史研究专题是哲学专业选修课程。环境史研究人及其社会与自然界的其他部分的历史关系环境史研究专题主要介绍环境史研究的历史、理论、方法,概述西方环境史学、中国环境史学的发展,讨论环境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未来发展趋势。

本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环境史研究的概况,初步理解、掌握环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新历史观念,深入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环境危机,重新思考人类及其社会与自然界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历史视野。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对预修课程无特别要求。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基础,以及哲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背景,适于学习本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专题:环境史的历史进展本专题共 6 学时,主要讲述、讨论环境史兴起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代表人物、主要文献等。第二专题:环境史的理论与方法本专题共 6 学时,主要讲述、讨论环境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第三专题:西方环境史研究本专题共 6 学时,主要讲述、讨论环境史在西方的发展、主要成就及其面临的问题。第四专题:中国环境史研究本专题共 6 学时,主要讲述、讨论中国环境史研究兴起的背景、进展状况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五专题:环境史前沿问题本专题共 8 学时,主要探讨环境史研究的最新进展、热点问题等,讨论学生的研究报告。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由专题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参与课堂讨论,撰写结课论文。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查,课堂出勤与讨论占 50%,课程论文占 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包茂红:《环境史学的起源和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梅雪芹:《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年。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约阿希姆·拉德卡著,王国豫、付天海译:《自然与权力——世界环境史》,保定:河北大学

出版社,2004 年。

164

Page 16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邬沧萍,侯东民:《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第 2版。罗桂环等:《中国环境保护史稿》,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年。唐纳德·沃斯特著,侯文蕙译:《尘暴:1930 年美国南部大平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3 年。刘翠蓉,伊懋可:《积渐所致:中国环境史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2000

年。王利华:《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年。Mark.Elvin,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 年第 1 期。包茂红:《环境史:历史、理论与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 年第 4 期。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2006 年第 2 期。梅雪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 年第 6 期。夏明方:《历史的生态学解释——21 世纪中国史学的新革命》,《新史学》,北京:中华书

局,2012 年。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张连伟审 定 人:张秀芹编写日期:2014.5

165

Page 17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55 绿色行政专题Green Administr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博士生的专业学位课,是行政管理硕士生的方向选修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我国,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力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制度建设。绿色行政是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对传统行政的生态化改造,也是以政府为主的社会公共治理主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绿色行政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了解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职能,掌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有关内容,学会分析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案例,探讨适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无适用专业:行政管理硕士生,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博士生,其他对生态文明建设感兴趣的专业

学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从传统行政到绿色行政(4 学时)第二讲 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4 学时)第三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体系(4 学时)第四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体制(4 学时)第五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机制(4 学时)第六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合作机制(4 学时)第七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体系(4 学时)第八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公众参与(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为教师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生习作等相结合的方式。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采用提交课程论文的考查方式成绩评定:最终成绩=学生的平时表现(50%)+课程论文(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第八部分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出版社,2012 年。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十四部分,人民出版社,2013

年。习近平:“生态兴则文明兴”,载《求是》2003(13)。

166

Page 17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马凯:“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载《求是》2013(9)。杨伟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载《人民日报》2012-12-12。严耕、王景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年。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载《中国行政管理》2013

年第 10 期。叶文虎、张勇:《环境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年。郇庆治、李宏伟、林震:《生态文明建设十讲》,商务印书馆,2014 年。李世东、林震、杨冰之:《信息革命与生态文明》,科学出版社,2013 年。杨志、王岩、刘铮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年。赵建军:“制 度体系 建 设:生 态 文 明 建 设的‘软 实 力’”,载《 中 国 党 政干部论

坛》2013(12)。赵建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载《光明日报》2012-12-25

谷树忠 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载《资源科学》,2013(1)。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刘爱军:《生态文明与环境立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年。任景明:“国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顶层设计”,载《从头越——国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顶层设

计探索》,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年。王金南 等:“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设计”,载《理论参考》2013(2)。栗战书:《文明激励与制度规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年。夏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载《环境保护》2012(10)。夏光:“再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创新”,载《环境保护》2012(12)。陈健鹏 李佐军:“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与存在问题及若干政策建议”,载《发展研

究》2013(10)。沈满洪:《生态经济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年。秦玉才、汪劲:《中国生态补偿立法:路在前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孔凡斌:《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实践与政策设计》,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年。汪劲:《中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张贡生:“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意志与学术疆域”,载《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7——

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中国 21 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繁荣与代价:对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发展

的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高世楫 等:“从‘多管’走向‘严管’——简政放权背景下环境监管政策建议”,载《环境

保护》2013(17)。耿建新、房巧玲:“环境审计研究视角的国际比较”,载《审计研究》2004(2)。

167

Page 17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陈希晖、邢祥娟:“论环境绩效审计”,载《生态经济》2004(12)。齐晔 等:《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年。张云飞:“试论社会建设的生态方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4)。林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公众参与”,载《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2)。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年。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崔浩 等:《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年。(荷)阿瑟·莫尔、(美)戴维·索南菲尔德:《世界范围的生态现代化——观点和关键争论》,

商务印书馆,2011 年。(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第三章,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译

文出版社,2012 年。(美)丹尼尔·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年。(德)马丁·耶内克、克劳斯·雅各布:《全球视野下的环境管治:生态与政治现代化的新方

法》,李慧明、李昕蕾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年。(挪威)乔根·兰德斯:《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秦雪征等译,译林出版社,

2013 年。(美)易明:《一江黑水——中国未来的环境挑战》,姜智芹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美)詹姆斯·史伯斯:《朝霞似火:美国与全球环境危机——公民的行动议程》,李燕舒等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Arthur P. J. Mol, David A. Sonnenfeld, and Gert Spaargaren.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Reader:

Environmental Refor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2009.Benjamin Van Rooij. (2010). "The People vs. Pollution: Understanding Citizen Action against

Pollu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9(63):55-77.Deniz Leuenberger and John Bartl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NY:

M.E.Sharpe, 2009. (http://webhost.bridgew.edu/dleuenberger/sustainability.htm)Elizabeth C. Economy. “China: the great leap backward?”, in Norman Vig and Michael Kraft, ed.

Environmental Policy: New Direc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10.Liu Jianguo and Jared Diamond. (2005). “China’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How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ffect Each Other”, Nature 435(7046): 1179-1186.N.T. Carter & A.P.J. Mol, eds.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7. Reprint of a special issue of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5(2), 200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http://www.drc.gov.cn/yjlyyyjbm/18.html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http://iue.cass.cn/

开课单位: 人文学院编 写 人: 林震审 定 人: 严耕编写日期: 2014 年 11 月

168

Page 17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169

Page 17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56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专题Evaluation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和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共享课程。教学目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举国上下之共识,而如何评价生态文明尚处于艰辛的探索起步

阶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了解目前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评价方法,探索科学、客观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掌握运用相关方法对生态文明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无特别要求,但一定的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研究方法基础,或者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环境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背景,更有利于学习本课程。

适用专业: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哲学、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立志于从事生态文明领域科学研究或评估、规划和管理工作的学生均适用。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 (3 学时)阅读材料: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余谋昌著:《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卢风著:《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张秉福: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其现代价值,《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2)。廖福霖编著:《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廖福霖等著:《生态文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美)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美)丹尼斯•米都斯等著,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美)赫尔曼•E•戴利,肯尼思•N•汤森编,马杰等译:《珍惜地球》,商务印书馆,2001。(美)巴里•康芒纳著,侯文蕙译:《封闭的循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美)约翰•贝米拉•福斯特著,耿建新等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

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英)罗宾•柯林伍德著,吴国盛等译:《自然的观念》,华夏出版社,1990。(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徐波等译:《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70

Page 17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第二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4 学时)阅读材料: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生态文明建设读本》编撰委员会:《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程伟礼,马庆等著:《中国一号问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12。本书课题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

版社,2001。李娟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林幼平,张义周,胡绍华: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经济评论》,1997(6)。(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美)理查德•瑞杰斯特著,沈清基、沈贻译:《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

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西)米格尔•鲁亚诺著,吕晓惠译:《生态城市:60个优秀案例研究》,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英)迈克•詹克斯,伊丽莎白•伯顿,凯蒂•威廉姆斯编著,周玉鹏,龙洋,楚先锋译:

《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美)马修•卡恩著,孟凡玲译:《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中信出版社,2007。第三讲 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与评价 (5 学时)阅读材料: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 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高秀平、郭沛源译

《2006 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上),《世界环境》2006 年第 6 期。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高秀平、郭沛源译

《2006 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下),《世界环境》2007 年第 1 期。(英)乔•特里威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译:《生态影响评价》,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

171

Page 17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8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科学出版社,2008。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7:生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著:《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综合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发展》2007 年第 2 期。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经济周刊》2009 年第 32 期。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浙江经济》2003 年第 7

期。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年第 1 期。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 年第 3

期。杜斌,张坤民,彭立颖:《国家环境可持续能力的评价研究: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200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 年第 1 期。张丽君:《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设的国际进展》,《国土资源情报》2004 年第 4 期。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一),《统计研究》1998 年第 6 期。谢洪礼:《关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述评》(二),《统计研究》1999 年第 1 期。第四讲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概况及分析 (4 学时)阅读材料: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 2009

年第 11 期。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中国行政管理》2013 年第 10

期。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年。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172

Page 17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本课程课堂上以专题讲座和讨论为主,课下以自学和习作为主。

五、考核办法课程考核方式:考查。总评成绩中,课堂出勤、参与讨论情况占 30%,课程论文占 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严耕,杨志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年。严耕等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 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年。严耕,王景福:《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年。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中国行政管理》 2009

年第 11 期。严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评价,《中国行政管理》2013 年第 10

期。余谋昌著:《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卢风著:《从现代文明到生态文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姬振海主编:《生态文明论》,人民出版社,2007。(美)约翰•贝米拉•福斯特著,耿建新等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著,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大自然的价值以及人对大自然的义

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程伟礼,马庆等著:《中国一号问题:当代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12。

(美)马修•卡恩著,孟凡玲译:《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中信出版社,2007。国家环境保护局译:《21 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高秀平、郭沛源译

《2006 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上),《世界环境》2006 年第 6 期。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高秀平、郭沛源译

《2006 环境绩效指数(EPI)报告》(下),《世界环境》2007 年第 1 期。(英)乔•特里威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译:《生态影响评价》,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6。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

道路》,科学出版社,200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 2007:生

态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发展》2007 年第 2 期。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经济周刊》2009 年第 32 期。

173

Page 17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浙江经济》2003 年第 7

期。蒋小平:《河南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 年第 1 期。叶文虎,仝川:《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 年第 3

期。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严耕 吴明红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6 日

174

Page 17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57 环境经济学专题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Special Top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经济学是一门环境科学与经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探讨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办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和发展规律,系统掌握环境经济学的

基本原理和运用环境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环境与资源管理、规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社会资源产权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同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政策理论和实践以及相关案例分析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课程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等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绪论(4 学时)

一、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二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讲 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4 学时)

一、微观经济学基础二 、宏观经济学基础三、现代产权理论

四、环境价值理论 第三讲 环境经济分析方法--费用效益分析(4 学时) 一、费用效益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二、费用效益分析的步骤三、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的应用实例

第四讲 环境价值评估方法(4 学时) 一、直接市场评价法二、替代市场法三、意愿调查评价法四、环境价值评估方法的应用第五讲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4 学时)

一、环境管理经济手段概述

175

Page 18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二、排污收费三、排污权交易四、其他手段第六讲 环境保护产业(4 学时)

一、环保产业及其作用二、国内外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第七讲 环境保护投资(4 学时)

一、环境保护投资概述二、我国环保投资概况第八讲 案例分析(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进行相关案例分析。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方式为提交课程论文,根据内容、形式和态度几方面评定论文分数。学生总评成绩

包括平时上课考勤(约 15%)、课堂参与表现(约 15%)。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推荐教材: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马中主编.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主要参考书:1.环境经济学.程福祜.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2.环境经济学.历以宁,章铮.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年。3.生态价值论.李金昌.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年。4.实用环境经济学.张兰生.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年。5.环境经济学.张象枢.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年。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张宁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9 日

176

Page 18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58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Philosophy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课程之一,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立场、视角、方法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使学习者能够深刻认识、全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系列基础性理论与实践困境,准确、全面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为从事思政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打好良好的理论素养与行动能力基础。本课程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等基本问题。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包括:教育学、德育概论、哲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等课程。本课程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引论 学时 4 课时。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问题,从总体上使学习者认识、了解、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基础概念、基本范畴,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等,了解本课程的价值和学习方法,对课程学习形成整体性认识。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论 学时 4 课时

  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过程、规律等基本认识范畴,分析这些范畴的基本属性,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这些范畴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学时 4 课时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经验、理论、实践方法的特征、规律和价值,分析思想政

治教育方法选择的哲学依据,分析不同方法的得失,从哲学层面探究不同方法的转化与应用问题。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 学时 4 课时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识、价值取向和价值实现问题。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论 学时 4 课时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论基础,就其人性想象和人性假设问题,分析思想政治教育

的主体观和人性实践基础。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哲学分析 学时 12 学时

  本章主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识形态问题、价值观教育问题、灌输方法问题、社会舆论与宣传教育问题、媒介手段问题等。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法、讨论法为主,课堂学习注重问题式研讨。

五、考核办法主要以课程论文作为考核内容,兼顾过程参与、研究性学习等,课程论文分为 4个部分,分别

177

Page 18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为文献综述 2个(30 分),专题研究 3个(45 分)、学术报告 1个(10 分),考勤(15 分),共100 分。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田鹏颖,赵美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北京: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年。2.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的哲学沉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年。3.李合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年。4.李 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年。5.YAO Qian.Marxist Thought of Human is the Philosophy Found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ornal of Qqhar Jnor Ahr' Ollg,2011-01.6.JIANG Wen-fu.On Marxist Philosophy Oriented Valu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hinese Colleges,Jornal of Daonal N of Hnan Normal Nvry,2011-01.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宋兵波审 定 人:戴秀丽编写日期:2014.11.25

178

Page 18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59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The Histor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学位课课程目的:全面把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基本特点、主要理论和历史经验;明确对

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科学认识;继承发扬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研究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主要内容:根据历史线索,讲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党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中共党史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也适合有志从事党

政工团工作和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兴趣的其他专业的同学学习。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绪论 课程简介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创立

第二章 国民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见成效 一、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尝试 二、 教育农民投身国民革命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萌芽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辛探索 一、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 三、红军长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完善 一、全民抗日浪潮的掀起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干部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成熟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

179

Page 18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一、动员全国人民参加解放战争 二、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党内教育 第六章 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 一、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立 二、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展开 四、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探索过程中的两种趋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的全面实现 三、“文化大革命”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挫折 第八章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拨乱反正与科学化进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战线上的拨乱反正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和学科化 三、邓小平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一、各条战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推进 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 第十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拓创新 一、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的稳步推进 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与改进 三、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结语 总结经验教训,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学时分配: 绪论与结语各 1个学时,第一到第十章各章分别为 3个学时,共计 3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要求着重讲解课程的基本内容,注重内容的思想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讨论:要求以课程中的中心问题为核心,组织和启发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并且进行

小结,概括讨论的情况。自学:要求引导学生在课后围绕课程中涉及的某些问题自主地进行资料收集、整理、钻研,在

上课时再组织学生发言,汇报,并进行点评和总结。五、考核办法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等)相结合,其中期末

180

Page 18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占 3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阅读文献资料:《毛泽东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周恩来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0、1984 年版  《刘少奇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1985 年版  《邓小平文选》(1-3),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  《毛泽东 周恩来 刘少奇 朱德论党的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年版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 年版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概要》,学习出版社,1997 年版

《中国共产党历史》(一卷,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年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红旗出版社,1995 年版

《思想政治工作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年版《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1921-1999),学习出版社,2000 年版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思想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揭芳审 定 人: 戴秀丽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2 日

181

Page 18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60 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

32 学时(其中,讲授: 22 学时;实验: 1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认知神经科学》课程为心理系研究生的专业前沿课,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掌握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主要脑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重点是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 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 技术),了解认知神经科学主要领域的研究内容与当前研究前沿,促进对相关心理学科的理解。课程内容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的发展与障碍研究、情绪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为心理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应预修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认知神经科学基础(2 学时讲授+2 学时实验)

1.认知神经科学简史2.神经解剖方法和皮层结构的基本原理实验:通过解剖模型和计算机化的坐标系认识脑(2 学时)

第二章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4 学时讲授+8 学时实验)1. 事件相关脑电位 ERP 技术2. 神经磁场学 MEG 技术3. 磁共振成像MRI 技术4. 经颅磁刺激 TMS 技术实验:ERP 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8 学时)

第三章 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4 学时讲授)1.物体识别的神经机制2.注意与意识的神经机制3.记忆过程的脑机制4.语言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四章 情绪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4 学时讲授)1.情绪的认知神经科学2.社会认知神经科学3.神经经济学4. 文化神经科学

第五章 认知神经的发展与障碍(4 学时讲授)1.认知发展与脑的发育

182

Page 18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2. 脑功能与结构的老年化3. 儿童脑发育障碍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第六章 异常心理的脑科学基础(4 学时讲授)1.精神分裂症的疾病性质和遗传内表型 2. 神经症的神经科学基础3. 成瘾行为的脑科学基础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结合认知神经科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研究方法重点介绍 ERP 和 fMRI,使学生观摩、参与具

体实验环节,包括脑电采集和 MRI扫描过程,ERP 数据分析过程,激发兴趣,增强其科学研究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内容部分则结合本系心理学研究生的专业特色,重点介绍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文化与社会心理学几个专业方向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经典研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理论讲授、专家讲座和文献研讨等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使学生学会根据自身专业从认知神经的视角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和解释。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查成绩评定:平时成绩(40%,实习实验)+ 文献研讨(30%)+实验设计(30%,结合自身专业

设计一项 ERP 实验)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罗跃嘉主编.认知神经科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Gazzaniga MS,Ivey RB,Mangun GR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

智的生物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3. Han, S. and G. Northoff (2008). "Culture-sensitive neural substrates of human cognition: A transcultural neuroimaging approach."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9(8): 646-654.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孙世月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11 日

183

Page 18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61 专业综合技能培养(1)Professional Skill Training(1)

16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12 学时); 1 学分一、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心理学专业实习类课程。课程目的:本课程通过引导研究生进入相关工作单位实习,将其专业知识在工作实践中得以检验,第一可达到提升研究生专业知识的实地运用能力,第二可增强研究生研究的社会实用性,从而达到学习、研究、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课程内容:1、专业实习导入与总结;2、研究生实习指导。授课学期:研一下(第二学期)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适用专业:适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与教育、生态与文化等应用心理学三个方向的研究生)。预修课程:三个方向的研究生均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诊断与技能知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生态与文化心理学方向的研究生需具备较高的环境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知识。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课堂授课 4 学时,实习 12 学时。课堂授课 4 学时:学期初实习课程导入 2 学时,主要就专业综合实习所需主要专业知识进行整

合式讲解,并对实习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实习阶段性总结和最终总结 2 学时, 实习 12 学时:学生赴学校指定实习单位实习 12 学时。

四、具体实习安排实习基地:北京市教育工会心理咨询中心;北京市精神专科医院;北京市各类学校与教育机构

北京市监狱局相关单位;国家林业局相关单位等。具体实习任务:完成学科及实习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实习地的选择原则上为双向选择。

五、考核办法实习态度 20%+实习中表现 60%+实习报告 20%=100 分。具体考核内容:

1、 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该方向研究生必须在心理咨询机构完成 28 学时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及相关研究,并获得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

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该方向研究生必须在各类学校(任选一级)完成 28 学时的学生心理健康实践及相关研究,并获得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

3、 文化与生态心理学方向:该方向研究生必须参与文化与生态社会实践活动及相关科研工作,并完成 28 学时的工作量,且获得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

184

Page 18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根据实习需要选择相关参考资料。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心理学系编 写 人:雷秀雅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4.23

185

Page 19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62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题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pecial Topic 32 学时(其中,讲授: 28 学时;实验: 4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课程性质:理论教学与学生研讨相结合课程类型。课程目的:通过学习使研究生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前沿信息及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训练

学生的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达到培养其良好科研素质的目的,为研究生阶段研究奠定扎实基础。课程内容:课程导论;学生相关前沿研究探讨;研究方法设计。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相关知识的研究生。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学生应具备良好心理学研究方法知识;学生应具有发展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教育学等相关知识。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授课内容(4 学时)第一讲:课程导入授课方式:讲授式讲授内容:课程性质、目的讲解;课程关键知识点讲解;课程安排等相关要求解释。第二部分授课内容(20 学时)研讨式授课,共计五讲。授课方式:研讨式。学生主体参与,教师有针对性讲解。具体方式:学生收集相关前沿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发表;结合实际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研讨。第二讲:课程研讨 1(4 学时)内容:发展中的个体:经验的视角专题。第三讲:课程研讨 2(4 学时)内容:人类发展的行为观点专题第四讲:课程研讨 3(4 学时)内容:社会、情绪与人格发展专题第五讲:课程研讨 4(4 学时)内容:认知、知觉和语言专题第六讲:课程研讨 5(4 学时)内容:应用儿童心理学专题第三部分授课内容(4 学时)第七讲:实验课内容:依据学生研究兴趣,设计一个相关研究方案。第四部分授课内容(4 学时)

186

Page 19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第八讲:课程总结内容:结课总结。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教师就课程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式讲解。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及实验授课形式等。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研讨;查阅相关中英文前端文献;汇总资料并能解释相关实际问题。五、考核办法 考核方法:考查 课堂表现 60%+结课报告 4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林崇德、李其维、董奇主编,《儿童心理学手册》(第六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中文学术杂志(近 3 年期):1、《心理科学进展》2、《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行为与研究》3、《心理学探新》等刊。英文学术期刊(近 5 年期):1、《Psychological Abstracts》2、《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3、《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雷秀雅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4.25

187

Page 19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63 文化心理学专题Cultural Psychology Special Topic

36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4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文化心理学专题关注文化与心理行为之间的互动关心,强调在文化语境下的心理行为规律,关注文化的心理行为建构作用,是一门强调文化心理、文化的意义、文化与认知、文化与心理行为规律的科学,在研究策略上主张采取主位研究策略,对于了解某种心理行为的文化意义和文化背景,具有指导意义和价值。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本课程不仅适用于心理学专业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其他专业学生也可以选修。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4 学时文化心理学方法论 4 学时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的比较 2 学时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 2 学时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 4 学时华人的婚姻关系及婚姻观 4 学时华人的天命观 4 学时理解日本文化和日本人 4 学时中国人的自我与“自己” 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32 学时,讲授文化心理学的专题内容。实习:4 学时,进行一次文化心理学的分析实践。

五、考核办法 论文考察,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出勤率作为学生的考试成绩。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汪凤炎. 中国文化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史密斯著,严文华译.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开课单位: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 田浩 王广新审 定 人: 编写日期: 2014 年 4 月 30 日

188

Page 19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64 心理咨询与治疗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心理学硕士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是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的硕士生开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高级研修课程,为修习者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奠定基础。课程内容包括对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后现代心理治疗等的前沿理论的介绍与探讨,对于谈话与表达等治疗方式的实践与分析。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本课程需要先修习《精神分析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等课程本课程适用于心理学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客体关系理论与当代精神分析(8 学时):系统介绍与探讨客体关系理论、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理论、动机系统理论等精神分析前沿理论。2. 认知行为疗法(8 学时):系统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新进展,包括贝克的认知治疗、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杰弗里·杨的图式治疗、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认知行为疗法等。3. 存在-人本主义疗法(6 学时):系统介绍人本主义疗法的新进展,包括聚焦心理治疗、超个人心理治疗、存在主义治疗等。4. 后现代心理治疗(6 学时):介绍叙事和焦点治疗等后现代治疗方法。5. 表达性心理治疗(4 学时):介绍以沙盘、绘画、写作等表达性方法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授课由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相结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本领域的原著和研究论文,

并在课堂上展示阅读心得。五、考核办法以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总评成绩中,课程论文成绩占 50%,考勤占 10%,课堂表现占

20%,平时测验成绩占 2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Gerald Corey 著. 石林等译.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 莱德利等著. 李毅飞等译. 认知行为疗法.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3. Kohut, H. 著. 訾非等译.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4. Jeffrey Young. 图式治疗:实践指南.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10.

5. Campbell Purton 著. 罗希译。 聚焦取向的心理治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6. Buirski等著. 尹肖雯译. 主体间性心理治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7. 吉尔·萨夫等著. 邬晓艳等译. 客体关系入门. 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9.8. Fonagy, P., Gergely, G., Jurist, E.L., Target, M. 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189

Page 19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development of the self. New York: Other Press, 2002.

9. 李明. 叙事心理治疗导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10. 雷秀雅. 心理咨询与治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1. 朱建军.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9.

12. 訾非. 感受的分析:完美主义与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2. 13. Lichtenberg, J. D., Lachmann, F. M. & Fosshage, J. L. (2010). Psychoanalysis and Motivational

Systems:A New Look.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 訾非审 定 人: 编写日期: 2014-5-4

190

Page 19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65 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题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Special Topic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生态与环境心理学专题》是心理学专业的选修课,也可以作为全校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生态

与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本课程的开设会从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心理学、环境伦理学。适用专业:心理学及相关学科。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当代生态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4 学时生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 4 学时

东方风水学中的环境心理理论探讨 4 学时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4 学时进化心理学关于生存、择偶、婚姻的研究 4 学时实验:生态疗法(森林疗愈、荒野治疗,园艺疗法)实践体验 4 学时实验:东方风水学中的环境心理元素的实践体验 4 学时

讨论 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讲授、实验、讨论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查总评成绩包括:课程论文+平时成绩(考勤,课堂表现)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1. Paul A.Bell, Thomas C.Grerne, Jeffrey D.Fisher, Andrew Baum.(2001)Environmental Psychology(Fifth Edition).Wadsworth Group.

中文版:朱建军、吴建平等译.(2009).《环境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Susan M.Koger,Deborah Du Nann Winter.(2010).

The Psycholog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3rd Edition).Taylor and Francis Group,LLC.3. Theodore Rozak.(2001).the Voice of the Earth:An Exploration of Ecopsychology(Second edition).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4. Theodore Rozak.(1995).Ecopsychology:Restoring the Earth,Healing the Mind . Sierra Club Books.

中文版: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志工群译.(2012).《生态心理学:养育地球,疗愈心灵》台北:台湾荒野保护协会出版。

5. A.W.Wicker.(1979).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ical psychology.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

Page 19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6. 戴维·巴斯(2007). 《进化心理学》(第二版),熊哲宏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7. 张雷(2007). 《进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际期刊:1. Environmental and Behavior2.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 Health and Place4. Urban Forestry and Urban Greening5.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6. Human Nature7.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http://www.epjournal.net/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编 写 人:吴建平,李明,吴宝沛 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4 月 29 日

192

Page 19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6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的专业选修课。以内容而言,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占据了心理学的半壁江山,而且是许多应用心理学的支撑,比如变态心理学、军事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本课程的开设试图从人格和社会两个视角研究人类心理,揭示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在塑造人类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中的重要影响。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概况和研究方法 4 学时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流派 4 学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社会认知 4 学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人际吸引 4 学时期中展示和讨论 4 学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暴力行为 4 学时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题:家庭关系 4 学时

期末展示和讨论 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考查总评成绩包括:课程论文 70%+平时成绩 30%(考勤,课堂表现)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参考书籍:1. 人格心理学(第 7版),J. M. Burger,陈会昌 等译(201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 人 格 心 理 学:人性的科 学探索(第 2 版),兰迪 ·拉森,戴维 ·巴斯著,郭永玉等译

(2011),人民邮电出版社3. 社会心理学(第 8版),戴维·迈尔斯著(2006)人民邮电出版社4. 社会性动物(第 9版),埃利奥特·阿伦森著,邢占军译(200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Handbook of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ume5),T. Millon, M. J. Lerner,

& I. B. Weiner (2003). Wiley6.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D. R. Shaffer (2008). Cengage Learning7. Social Relationships: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Motivational Processes (Sydney Symposium of

Social Psychology), J. P. Forgas & J. Fitness (2008), Psychology Press

193

Page 19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8. Evolution and the Social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Social Cognition (Sydney

Symposium of Social Psychology), J. P. Forgas, M. G. Haselton, & W. von Hippel (2007), Psychology Press

国际期刊:1.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3.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4.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5.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6.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7.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8.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9.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0.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2.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3. Journal of social, evolutionary & cultural psychology14.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编 写 人:吴宝沛 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194

Page 19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67 哲学前沿问题研究Fronitiers of Philosophy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科老师的团队优势,讲述不同哲学领域新近的研究热点,帮助学生全方位认知哲学,了解不同专业视角下人们的所思所想所做,理论联系实际,深刻反思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不做硬性要求,但最好选修过《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专题》等相关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西方哲学前沿问题(2 学时)2、科学哲学前沿问题(2 学时)3、科学史前沿问题(2 学时)4、伦理学前沿问题(2 学时)5、环境哲学前沿问题(2 学时)6、中国哲学前沿问题(2 学时)7、生态史前沿问题(2 学时)8、课程总结(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教师讲授 + Seminar 研讨 + 经典原著阅读注重在教学中增强研究生的问题意识,加强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平时成绩+课程论文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期刊:《哲学动态》、《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道德与文明》、《世界哲学》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商务印书馆,2005 年 《哲学问题源流论》,劳思光,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 年 《西方哲学智慧》,张志伟、欧阳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 《西方的智慧》(上、下),罗素,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年 《西方哲学史》(上、下),罗素,商务印书馆,2005 年 《西方哲学史》,梯利、伍德,商务印书馆,2006 年 《哲学教程》(上、下),文德尔班,商务印书馆,1997 年 《西方现代思想史》,罗兰·斯特龙伯格,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精美思想读本》,严春友编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8 年

195

Page 20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欧洲大陆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 《历史哲学导论》,沃尔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科学史方法论讲演录》,席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 徐保军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8 日

196

Page 20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68 现代传播学Communication Scienc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现代传播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应用范围极为宽广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社会背景下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提高研究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传播意识,基本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现代社会的传播特点,把握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并且能较娴熟地掌握传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进行农林技术推广,并能够有效地提升自己和所在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是媒介素质教育类课程,在学习的先后或过程中,可以与新闻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课程结合起来学习。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必修课,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选修课。共32 学时,2 学分。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传播学概述(6 学时)1、传播学和现代人的关系;2、传播学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3、21 世纪的特点以及对传播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二章 传播学的基本原理(4 学时)1、传播行为的发生和发展;2、传播的定义与特点;3、传播的过程与模式;4、传播的类型与功能。第三章 传播者(4 学时)1、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已经到来2、现代社会的传播者更应该向社会负责;3、在现代社会中要注重把关人的作用,讲求网络自律。第四章 传播与符号(6 学时)1、符号的功能与作用。2、口头语言符号的特点及应用3、书面语言符号的特点及应用4、非语言符号的特点及应用第五章 传播媒介(8 学时)1、传播媒介的概念、演变与发展;

197

Page 20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2、口头语言媒介3、书面语言媒介4、电子媒介5、网络媒介6、手机媒介7、其它媒介8、现代社会媒介的特点第六章 受传者(4 学时)1、受传者的特征与心理;2、受传者选择媒介的规律及特点;3、受传者接受信息的动机4、受传者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5、受传者反馈的意义及搜集方法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现代媒介

意识,帮助学生运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正确认识社会传播现象,能够较好的掌握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使用大众传播媒介的能力。根据传播学理论研究的成果,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根据教学内

容组织适当的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和文章,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考核办法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考试采取课堂开卷考试或撰写结课论文的方法。总评成绩中考试成绩为 60-7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测验成绩等为 40-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传播学原理》,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媒体的力量》,李希光、赵心树著,南方日报出版社5. 《大众传播学》 李彬 ,清华大学出版社6. 《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张国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 《新闻写作 》郭光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 《理解媒介》,(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周宪主编,商务印书馆9. 《人类传播理论》斯蒂芬·李特约翰 ,清华大学出版社10. 《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史蒂文森著,周宪主编,商务印书馆11. 《媒介与冲击》,(美)雪莉·贝尔吉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2. 《传播学》(美)韦尔德伯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公众舆论》 [美] 沃尔特·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

Page 20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14.《人民的选择》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哈罗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6.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詹姆斯·罗尔,商务印书馆17.《乌合之众》 [法] 古斯塔夫·勒庞 ,中央编译出版社18.《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复旦大学

出版社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编 写 人:金鸣娟 审 定 人:李铁铮                    编写日期:2014 年 12 月

199

Page 20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69 生态文明前沿问题Forefront Issu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生态文明前沿问题” 是我校哲学专业硕士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管理专业博士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思想学说和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生态文明概论;生态文明理论前沿问题;生态文明实践前沿问题。二、预修课程

对预修课程无特别要求。如有哲学、生态伦理学、美学等课程基础,更加有利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也适合于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等其他

学科研究生选修。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4 课时)

一、生态危机的三种表现二、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三、走向生态文明第二讲 何谓生态文明(4 课时)

一、两种生态文明概念 二、生态文明内涵外延 三、生态文明特征实质第三讲 生态文明理论基础(4 课时) 一、整体世界观二、和谐文明观三、多重价值观四、协调发展观第四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体系(4 课时) 一、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本质论三、生态文明阶段论四、生态文明系统论五、生态文明动力论六、生态文明策略论第五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要点(4 课时) 一、维持生态健康是基础

200

Page 20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二、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三、坚持协调发展是途径 四、统筹布局是基本方法 五、制度建设是保障第六讲 生态文明建设市场机制创新(4 课时) 一、外部性理论二、外部性内部化的基本途径

三、市场机制在解决外部性问题上的作用 四、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市场机制第七讲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4 课时) 一、何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二、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三、生态文明建设考评新机制 四、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规范制度 五、生态文明建设公民参与机制 第八讲 生态补偿与主体功能区战略(4 课时)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性 二、主体功能区战略三、生态补偿与环境公平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辅之以视频和案例分析,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后阅读。

五、考核办法该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总评成绩由课程论文(90%)和课堂表现(10%)构成。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严耕、王景福主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年版。2.严耕、杨志华著:《生态文明的理论与系统建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版。3.严耕、林震、杨志华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 ECI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10 年版。4.卢风:《生态文明新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年版。5.余谋昌:《生态文明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版。6.赫尔曼·戴利、肯尼思·汤森编:《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马杰等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1 年版;7.杨通进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2007 年版。8.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编,陈宗兴主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卷),北京:学习

出版社,2014 年版。

201

Page 20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杨志华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0 日

202

Page 20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70 美学基础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美学基础是研究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和美学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提高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能力,推进人心净化、心灵美化,塑造完美人格,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对预修课程无特别要求。热爱美、对美感兴趣的所有专业研究生都可选修本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诸美皆美(4 学时)一、自然美二、文学美三、艺术美第二讲 美感(4 学时)一、美感与实际人生二、美感与物我之际三、美感与快感四、美感与联想第三讲 有意味的形式(4 学时)一、形式的意味二、有意味的形式三、形式与形式主义四、陌生化的形式第四讲 美的创造(4 学时)一、创造与游戏二、创造与想像三、创造与情感四、创造与格律五、创造与模仿六、天才与灵感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由专题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参与讨论,撰写结课论文。

五、考核办法期末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查内容为结课论文。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

203

Page 20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40%,期末成绩占 6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周宪,《美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年版。2.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3.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 年版。4.朱光潜,《谈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5.朱光潜,《谈美书简》,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 年版。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7.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开课单位: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编 写 人:张秀芹审 定 人: 田浩编写日期:2014-11-22

204

Page 20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71 生态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and Ecological cultur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课。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主要概念、代表人物、重要

流派,掌握文化研究基本理论和研究路径与方法,能够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深入钻研,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对文化现象进行阐释和分析,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思路。二、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阅读资料第一部分 文化理论 (16 学时)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研究

一、文化是什么? 二、文化研究中的议题和存在的问题 三、把文化理论化 四、文化研究

第二章 交流与表征 一、语言,交流和表征 二、符号和符号学 三、语言、表征、权力和不平等 四、反映和建构

第三章 文化、权力与不平等 一、文化、权力与不平等的理论阐释 二、不平等的合法化 三、文化与不平等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二部分 文化研究 (8 学时)第四章 文化地形学:地理、权力和表征

一、文化地理学 二、地点的权力:本土性,语言和文化 三、城市和农村 四、文化与民族身份五、东方学:关于东方的话语

第五章 文化、时间与历史一、现在 :现代性与当下 二、那时:历史与过去 三、假设/当(if/when):未来

205

Page 21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六章 视觉文化

一、视觉文化和视觉再现 二、现实主义技术:照片和电影 三、视觉文化和后现代性

第三部分 生态文化研究 (8 学时) 第七章 生态批评或环境批评 第八章 生态美学三、预修课程

西方哲学 伦理学四、学习方式讲授、讨论并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按进度布置研读章节和材料,下发作业纸 6至 8次,

学生阅读文献的同时,按作业题目,综合归纳,写出短章。课上经常组织讨论,学生需准备发言。教师讲授,强调,总结,提示、解答问题。

五、考核办法综合评定:出勤、参与讨论情况占 10%,读书笔记占 10%,发言和见解占 20%,课程论文占

60%。六、教材及学习资料  本课程的教材是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每次上课讲授、研读、讨论其中相关章节。在通读此书的基础上,联系具体章节,要求阅读下列文献:

1、“文化与文化研究”一章阅读资料:Simon During: The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Reader.Theodor Adorno: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道格拉斯·凯尔纳: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 (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收载)

托尼·本尼特:大众文化与社会关系·序:流行文化与葛兰西转向戴锦华:隐形书写·绪论·文化地形图及其它截锦华:大众文化的隐形政治学陈晓明:大众文化研究:关于新的压迫与解放的学说陈燕谷:文化研究与市民社会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刘小新:文化工业概念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交流与表征”一章阅读资料:曹卫东:词语梳理·communication 《读书》1995 年第 2 期张宽:词语梳理·representation 《读书》1995 年第 9 期曹卫东词语梳理·Theory/Practice (理论/实践) 《读书》1995 年第 9 期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

206

Page 21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弗迪南德·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 解码 (载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3、“文化、权力与不平等”一章阅读资料:陈燕谷:词语梳理·Hegemony(霸权/领导权) 《读书》1995 年第 2 期季广茂:意识形态(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特里·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海天出版社,2002

凯特·米利特:性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4、其他阅读文献:弗里德里希·A·阿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译林出版社,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刘北成 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知识考古学 谢强 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

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爱德华·W·赛义德:文化帝国主义,三联书店,2003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劳伦斯·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斯科特·斯洛维克:走出去思考:入世、出世及生态批评的职责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刘彦顺主编:生态美学读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丛刊),各辑。罗岗 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程正民:巴赫金诗学研究莫伟民:论福柯非历史主义的历史观蒋宁平:论传媒批评的文化转向周宪:模仿、复制、虚拟——视觉文化的三种形态孟繁华: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徐贲:文革文物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编写人:阎景娟审定人: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07

Page 21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807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Monographic Study on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的历史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本课程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出发,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这一实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紧密结合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重点讲授中国共产党的五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的研究生只要经过完整的本科教育,掌握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成果,就能顺利地完成本研究生课程的学习。适用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感兴趣的每个研究生,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科学内涵(4 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提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解读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诠释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引进和传播(4 学时) 一、“西学东渐”与社会主义的传人 二、20 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三、五四前后中国先进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四、马克思主义引进和传播的特点及其局限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4 学时) 一、党的创建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三、第一次飞跃的延伸与第二次飞跃的准备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4 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本土文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外来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

208

Page 21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工程(4 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二、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活力源泉(4 学时) 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二、与时俱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重大实践问题的解答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4 学时)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条件(4 学时) 一、党的领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党的理论工作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人民群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为教师讲授为主,研究生研讨式学习为辅,要求研究生上每次课前都要进行相关文献

资料的阅读,在课堂上和老师、和同学就相关论题进行学术讨论、理论思辩等,从而构建研讨式课堂学习。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分为考查,要求研究生撰写课程论文,论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70%,总评成绩中适当

考虑考勤、课堂表现及平时测验成绩等,占占总评成绩的 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王先俊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年2.刘景泉等:《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熊启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6.曾德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7.杨菲蓉、江传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

8.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9.《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209

Page 21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 写 人:朱洪强审 定 人: 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8 日

210

Page 21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73 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形式逻辑》是一门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是人们思维的形式结构以及结构之间的推演,包括概念,判断,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假说,逻辑规律,论证等。它是一门工具性的科学,为人们认识事物、扩展知识、表达思想等提供了必要的逻辑工具。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无硬性规定,感兴趣即可。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绪论(2 学时)课程内容:(1)什么是逻辑学 ;(2) 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3) 形式逻辑的作用2. 概念(4 学时)

课程内容:(1) 概述;(2) 概念的种类;(3) 概念间的关系;(4) 概念的限制与概括;(5)定义和划分

3. 判断(4 学时)课程内容:(1) 概述;(2)性质判断、关系判断、模态判断;(3) 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4. 推理和假说(4 学时)课程内容:(1) 概述;(2) 演绎推理;(3) 归纳推理;(4) 类比推理和假说

5.逻辑规律和论证(2 学时)课程内容:(1) 概述;(2)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3) 论证的种类、论证的规则、反驳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方式:教师讲授为主教学要求:学习并掌握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逻辑规律、论证等内容。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平时成绩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形式逻辑》(重版)金岳霖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形式逻辑简明教程》(第二版)谢林平编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年。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 徐保军审 定 人:

211

Page 21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8

212

Page 21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二部分 人文学院

3008074 科学技术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该课程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课。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的演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等。当代科学技术哲学已经逐渐走向关于科学技术的多视角综合研究,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性质。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技术哲学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包括主要研究领域的基本问

题、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技术的本质、自然的价值、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哲学的思考。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为《西方哲学》和《科学技术史》。本课程适用于哲学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的学习。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导论 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2 学时)第一章 科学哲学(8 学时) 第一节 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2 学时) 第二节 历史主义、无政府主义(2 学时) 第三节 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2 学时) 第四节 科学文化争论(2 学时)第二章 技术哲学(8 学时) 第一节 社会-政治批判传统(2 学时)第二节 哲学-现象学批判传统(2 学时)

第二节 工程-分析传统(2 学时)第四节 人类学-文化批判传统(2 学时)第三章 自然哲学 (8 学时) 第一节 古希腊和中世纪的自然哲学(2 学时) 第二节 近代自然哲学(2 学时)第三节 20 世纪后的新自然观研究(2 学时)

第三节 “自然”的再发现(2 学时)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6 学时)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风险社会(2 学时)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与公共政策(2 学时)

213

Page 21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第三节 科学技术伦理(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程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课下阅读指定参考书目,

在课上进行主题发言和讨论。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点评。五、考核办法

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总评成绩:出勤(10%),主题发言(30%),课堂讨论(10%),课程论文(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第三版)》.商务印书馆. 2011 年.

2. 罗森堡.《科学哲学:当代进阶教程》.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年.

3. 吴国盛 编. 《技术哲学经典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年.

4. 科林伍德. 《自然的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希拉·贾萨诺夫 等. 《科学技术论手册》.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 刘大椿、刘劲杨 编. 《科学技术哲学经典研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年.

7. 赵万里. 《科学的社会建构》.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8.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等国际刊物上的文章。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编 写 人:樊阳程审 定 人: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18 日

214

Page 21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3009014 生态文学选读Selected Readings of Eco-Literatur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旨在培养我校研究生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文学和人文修养,同时通过阅读生态文学相关选读继续锻炼学生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学习和研究,学生应了解生态文学相关概念、特点,生态文学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生态文学在当前的地位等,同时学习赏读生态文学的基本方法,锻炼人文思辨能力,尤其是生态批评的基本方法。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研究生,无预修课程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与自然(2 学时)2、圣经《创世记》与基督教生态思想(2 学时)3、亨利•大卫•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 Walden(4 学时)

分析梭罗的自然视角、自然与人的关系4、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and other poems (4 学时)诗人的自然观、生态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冲突

5、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 God’s Garden and other poems(4 学时)诗歌中的生态智慧:人看自然、自然中的人

6、加里•施耐德 (Gary Snyder) (4 学时)东方文化与生态平衡、荒野与文明

7、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Never Let Me Go(4 学时)文化碰撞中的自然与人、生态理论中的科技与人类

8、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 A Timbered Choir: The Sabbath Poems 1979-1997, 1998(4 学时)从田园诗歌到现代牧歌、自然与宗教

9、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 Mountains of the Mind(4 学时)大自然中的人类历史、宗教中自然与生态智慧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215

Page 22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完成相关准备作业,课上积极发

言,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后认真完成相关论文。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要求学生平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相关课堂演示及作业,期末完成4,000(中文)或 2,500(英文)字或以上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一篇。总成绩 =出勤及上课参与(20%)+ 平时作业(30%)+ 期末论文(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DeLoughrey, Elizabeth and George B. Handley. Postcolonial Ecologies: Litera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Clark, Timothy.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Kroeber, Karl. 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 Romantic Imagining and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Huggan, Graham and Helen Tiffin. Postcoloni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Animals,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2010.

Mckuick, James C. Green Writing: Romanticism and Ecology. New York: St. Martin’s, 2000.Bate, 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 Revisited.” in Wordsworth’s Circle. vol. 24, issue 3 (1993): 159-

62.Hess, Scott. William Wordsworth and the Ecology of Authorship: the Roots of Environment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Culture.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12. Thomas J Lyon. The Incomparable Land: A Guide of American Nature Writing. Milkweed Editions;

Revised edition, 2001.James Mclntosh. Thoreau as Romantic Naturalist: His Shifting Stance toward Nature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4.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 Empire Books. 2012.

Robert Frost,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 The Collected Poems. Etd. Edward Connery Lathem, Holt Paperbacks, 2002.

Lea Newman, Robert Frost: The People, Places, and Stories Behind His New England Poetry, New England Pr Inc, 2000.

Carson, Rachel. Silent Spring, Houghton Mifflin, 1962.Abbey, Edward. “Shadows from the Big Woods” in The Journey Home, New York: Dutton, 1977.Snyder, Gary. The Practice of the Wild, New York: North Point Press, 1990.Cheever, John. 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New Yor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1.Berry, Wendell. The Gift of Good Land.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 1981.Ryan, Thomas. Animals and Social Work: a Moral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Cain, Clifford Chalmers. An ecological theology: re-understanding our relation to nature.

Lewiston: Edwin Mellen Press, 2009.Dalton, Anne Marie and Henry C. Simmons. Ecothe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hope.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Horrell, David G. The Bible and the environment: towards a critical ecological biblical theology.

London: Equinox Pub. Ltd., 2010.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216

Page 22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编 写 人:南宫梅芳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17

Page 22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17 日本问题研究Topics in Japanese Studie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必修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本政治、外交等方面的知识,注重把握时事问题的正确理解与分析

使学生对当前日本政党政治、外交问题以及中日关系、日美关系,以及日本在国际事务中所处的关系及特征等诸多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本概况、中日关系史专题等课程。适用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日本政党问题(6 学时)2. 日本外交问题(6 学时)3. 日美同盟问题(6 学时)4. 中日关系问题(6 学时)5. 时事问题研讨(8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基本理论讲述和专题讲座讨论为主,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撰写小论文、总结

报告、课堂发表、讨论等方式进行。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提交论文或总结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查。字数 5000~8000字左右。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日本学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中华日本学会. 1990~2. 《日本问题研究》.河北大学. 1990~3. 《日本研究》. 辽宁大学. 1990~4. 《日本学》. 北京大学. 1990~5. 《南开日本研究》.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 1996~6. 《日本学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2~7. 《中日关系史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历史研究所. 1990~8. 《日本研究集林》. 复旦大学. 1995~9. 《现代日本》. 天津市现代日本研究所.1990~ 10. 《海大日本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日本研究所. 2011~11. 《日本蓝皮书》.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 2009~

218

Page 22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12. 《日语学习与研究》. 对外经贸大学. 1990~13. 《国际问题研究》.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1990~14. 麻田貞雄:マハン海上権力論集,講談社,201015. 安倍晋三:新しい国へ,文春新書,201316. 飯田将史:海洋へ膨張する中国,角川 SSC 新書,201317. 五十嵐富英:「むつ」漂流―ある国家プロジェクトの軌跡 (1977 年),日本経済新聞社,197718. 石平:日中新冷戦構造,イースト新書,201319. 伊藤憲一:海洋国家日本の構想―世界秩序と地域秩序,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200120. 伊藤憲一:21 世紀日本の大戦略―島国から海洋国家へ,日本国際フォーラム,200021. 入江昭:日本の外交―明治維新から現代まで,中央公論新社,196622. 岩下明裕:北方領土・竹島・尖閣、これが解決策,朝日新聞出版,201323. 潮匡人、西村幸祐等:日本の国益,幸福の科学出版,201224. 江藤淳:勝海舟氷川清話,講談社学術文庫,200925. 大友幸男:海の倭人伝,三一書房,199826. 大山高明:針路を海にとれ―海洋国家日本のかたち,産経新聞出版,200627. 「外交」編集委員会:外交 vol.13 特集:海洋新時代の外交構想力,外務省,201228. 海洋政策研究財団:海洋と日本―21 世紀の海洋政策への提言,200629. 川勝平太:日本文明と近代西洋,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530. 木宮泰彦:日本民族と海洋思想 (1942 年),刀江書院,194231. 高坂正尭:海洋国家日本の構想,中央公論新社,200832. 高坂正尭:現代の国際政治,講談社,198933. 高坂正尭:文明が衰亡する時,新潮社,2012199634. 佐藤文生:日本の海洋戦略,サイマル出版会,198835. 清水光夫:海洋国日本の幻想,新評論,198136. 白石隆:海の帝国―アジアをどう考えるか,中央公論新社,200037. 神余隆博:多極化世界の日本外交戦略,朝日新聞出版,201038. 春原剛:暗闘尖閣国有化,新潮社,201339. 中川八洋:尖閣防衛戦争論,PHP 研究所,201340. 西川吉光:日本の外交戦略―歴史に学べ海洋国家日本の進路と指針,晃洋書房,201241. 日高義樹:資源世界大戦が始まった―2015 年日本の国家戦略,ダイヤモンド社,200742. 保坂正康、東郷和彦:日本の領土問題,角川書店,201243. 宮城大蔵:「海洋国家」日本の戦後史,筑摩書房,200844. 村田良平:海洋をめぐる世界と日本,成山堂書店,200145. 森本敏:オバマで変わるアメリカ日本はどこへ行くのか,アスペクト,200946. 谷内正太郎:外交の戦略と志―前外務事務次官 谷内正太郎は語る,産経新聞出版,200947. 藪中三十二:国家の運命,新潮社,201048. 山内康英:交渉的本質―海洋レジームの転換と日本外交,東京大学出版会,1995

219

Page 22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49. 山田吉彦:海洋資源大国日本は「海」から再生できる―国民も知らない海洋日本の可能性,

海竜社,201150. 山田吉彦:海の政治経済学,成山堂書店,200951. 山田吉彦:日本は世界 4位の海洋大国,講談社,201052. 山田吉彦:日本国境戦争 21 世紀―日本の海をむぐる攻防,ソフトバンククリエイティブ,201153. 山本吉宣:日本の大戦略,PHP研究所,201254. 吉田茂:回想十年(新版),毎日ワンズ,201255. 読売新聞政治部:日本の領土・海洋問題,中公新書ラクレ,2012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刘笑非审 定 人:段克勤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20

Page 22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18 日语惯用语与俗语研究Japanese Idioms and Idiomatic Pattern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方向的专业学位课。2. 教学目的:关注和研究日语惯用语与俗语是研究日语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日语惯用语和俗

语是日本人在长期社会活动和语言生活中使用的形式简洁、表示特定意义的词汇、词组有很多形式,同时它的产生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本课程主要就中高级日语惯用语与俗语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加以研究并进行中日互译研究。通过研究日语惯用语与俗语,掌握它的产生的背景、特定的文化内涵,代表的历史或文化。二、预修课程及使用专业

本课程是在修完了日语专业本科的初、中、高级日语,日语听、说、读、译、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等专业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日语语言的课程,涉及面广,直接牵涉到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的课程。适用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日本语言文化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日语惯用语及俗语的定义(2 学时)2.惯用语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18 学时)

(1)懊悔、悔恨、傲气、高兴、悲伤等情感相关的惯用句(4 学时) (2)与身体相关的惯用句(4 学时) (3)本领、能力、出息、出色、成功、荣誉、起作用等相关惯用句(6 学时) (4)反对、反抗、干涉、失败等相关的惯用句(4 学时)

3.俗语(10 学时) (1)传媒中出现的新语 (2)最新流行的事物、事件中使用的俗语 (3)已成为死语但仍被人们使用的俗 (4)普及使用的俗语 (5)外来语中与原意不同的俗语

4.惯用语与俗语的异同(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以讲授为主,再加上课堂讨论和学生发表。课后查阅资料整理撰写论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掌握惯用语与俗语的产生的背景、特定的文化内涵和代表的历史或

文化。并且掌握它的用法,用于日语交流。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闭卷考试。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

221

Page 22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70%,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由课堂表现、作业和小论文组成。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岩波讲座日本语 1~9,大野晋等 编,岩波书店,1977 年 2.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1~5 辑,日本文化研究所 编,学苑出版社,2004 年 3.便携新解日本语惯用句辞典,李贞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迷你日语惯用句词典,仓持保男 编,李燕等 译,外研社,2003 年 5.日本语和日本人,陈红 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年 6.日本历史与文化,贺静衫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 7.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王文秀 著,外研社,2007 年 8.流行日本文化解密,滑本忠 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年

9.日本语学和日本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 年10.日本语教育学入门,缝部义宪,创拓社,1991 年11.国语惯用句型大辞典,白石大二著,小学馆,1984 年

12.日本文化论的变貌,青木保著,中央公论社,1990 年 13.新语和流行语,米川明彦,南云堂,1989 年

14. 日语惯用句型手册,吴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15. 学日语必读丛书——惯用句,李丹明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 年16. 日语考试惯用语集释,秦礼君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年17. 日语惯用语辨析,朱明颖等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18. 日语词汇研究,吴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年19. 慣用句の意味と用法,宮地裕,明治書院,1982 年

20. 必携慣用句辞典,倉持保男,東京堂,1989 年21. 日本语(期刊),アルク,2004~年

22. 国語慣用句大辞典,白石大二,三省堂,1987 年23. 日本語の研究(期刊),日本語学会,2003~年

24. 日本語学(期刊),明治書院,2003~年25. 日本語教育(期刊),日本語教育学会,2004~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段克勤审 定 人:刘笑非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22

Page 22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19 语用、认知与社会语言学Pragma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32 学时(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2. 课程目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掌握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一般理论,

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选定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3. 主要讲授的内容: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中的主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二、预修课程普通语言学、英语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适用于英语专业毕业的本科生。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前提,言语行为理论,指称,礼貌原则。

(6 学时)第二章 语用学的接口理论:关联理论,新格莱斯语用学,语用学和语义学,语用学和句法学,

欧陆语用学派,会话分析。(4 学时)第三章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变体定义,语言与方言,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标准变

体与非标准变体,语体与语域,双言制,语言接触,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皮钦语与克里奥耳语,言语共同体,语言变异,性别与语言差异(4 学时)第四章 语言变异研究:拉氏变异模式,诺里奇及瑞丁的语言变异研究,米尔罗伊的网络研究,

卡弟夫及底特律的语言变异研究(4 学时)第五章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在司法界与医学界的应用,

语言规划(2 学时)第六章 莱考夫的认知语义学:理想化认知模式,原型理论,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

论(4 学时)第七章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基体与侧面,图形与背景(4 学时)第八章 富康尼尔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堂讨论,课堂报告相结合。

五、考核办法平时出勤 10%,课堂讨论,课堂报告 20% + 学期论文 70%

六、参考资料书籍:

1. 语用学部分Austin, J.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Clarendon Press.Burton-Roberts, Noel. (ed.) 2007. Pragma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223

Page 22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Cummings, L. 2007.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Carston, R. 2002. Thoughts and Utterances: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Oxford:

Blackwell.Clark, B. 2013. Relevance Theory.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tiyt Press. Grice, P. 1989. Studies in the Way of Word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Huang Yan. 200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Jaszczolt, K.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Kecskes,I. 2014. Intercultural Pragmatic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evinson, S. 2001. Pragma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Marmaridou, S. S. A. 2000. 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Mey, J. 2001.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Saeed, J. I. 1999.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Schegloff, E. 2007. Sequence Organization in Interaction: A Primer in Coversation Analysis.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and D. Wilson.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e. Oxford: Blackwell.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社会语言学部分Coulmas, Florian. 2000.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asold, Ralph. 200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udson, R.A.. 2000.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McKay, Sandra Lee & Nancy H. Hornberger. 2001.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Murray, Stephen O.. 2004. American Sociolingustics Theorists And Theory Groups. 北京大学出版社.

Spolsky, Bernard. 2000. Sociolingustic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Trudgill, Peter. 1995.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London: Penguin

Books.

Trudgill, Peter著;周绍珩等译,1992,《社会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Wardhaugh, Ronald.200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Zwicky, Arnold M.. 1989. 社会语言学演讲录.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陈松岺,1985,《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松岺,1999,《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陈原,1983,《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陈原,1999,《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三联书店。陈原,2000,《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戴庆夏,2004,《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郭熙,2004,《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李素琼,2005,《社会语言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申小龙,1991,《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吉林教育出版社。

224

Page 22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王得杏,1992,《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杨永林,2004a,《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永林,2004b,《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高等教育出版社。游汝杰,邹嘉彦,2004,《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赵蓉晖,2005, 《社会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祝婉瑾,1985,《社会语言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祝婉瑾,2013,《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3. 认知语言学部分Croft, W. & D. A. Cruse.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Dirven, R. & M. Verspoor. 2002.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Geeraerts, D.& H. Cuyckens. 2007.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berg. A.E.2006. Constructions at Work: 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Langagcker. R.W. 2008. Cognitive Linguistics: A Basic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 R. 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Ungerer, F. & Schmid, H. J.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国内外期刊Historical PragmaticsIntercularl PragmaticsJournal of PragmaticsLodz Papers in PragmaticsPragmatics and CognitionSemantics and Pragmatic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agmatics Pragmatics and SocietyLanguage in society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Language problems & language plann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Journal of Cognitive Science

中国社会语言学

225

Page 23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高月琴 姚晓东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26

Page 23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20 话语分析与商务英语研究Discourse Analysis and Studies on Business English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主要涉及话语分析与商务英语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既注重以上两个领域的研究特性,也注重其相互交叉、融合共通的方面,特别是话语分析理论在商务英语研究中的应用。2.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和掌握话语分析与商务英语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实际语料和文本的分析,加深对语言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高科研能力为在话语分析与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3.主要讲授内容该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话语分析模式,话语中的信息结构,话语分

析与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商务英语的研究方法,不同领域商务英语的语言和语用特点分析,以及商务英语文体研究。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均可选修此课,无预修课程的要求。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本章介绍话语分析的含义,内容和目的,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发展及现状,以及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是话语分析研究

的内容和目的,以及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二章 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2 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和语境,包括语言的信息功能和互动

功能,语法分析与话语分析的区别,理解语境的方式(所指、预设、会话含义、推理等),语篇的产生环境,话语语境和话语的扩展语境。重点是以上各要素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话语理解中的连贯(2 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话语理解的连贯性,包括“世界知识”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话语理解的方式,

构思图式与话语的连贯性,推理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话轮转换系统。重点是影响话语理解连贯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话语分析模式(2 学时) 本章讨论话语分析模式,包括话语分析的模式的基础与构建,话语分析的模式分析,话语单位

和语料记录,话语分析的有效性。重点是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方法。第五章 话语中的信息结构(2 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话语中的信息结构,包括话语中信息结构的特征,信息结构的“无标记”秩序,

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以及信息的组织规则。重点是语言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

227

Page 23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六章 话语分析与言语行为理论(2 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言语行为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运用,包括言语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内涵,言语行为

的理论基础,言语行为的分类,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与相关文献,以及该理论的局限性。重点是言语行为的分类,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以及言语行为理论的应用。

第七章 会话分析理论(2 学时) 本章讨论会话分析理论,包括会话分析的意义与目的,话题与话语内容的表现,话语分析语料

与话语片段,话语成分及其功能,话题框架,话语话题,会话分析方法与模式,以及话语内容的表现规则。重点是话语成分及其功能,会话分析方法与模式,以及话语内容的表现规则。

第八章 批评性话语分析(2 学时) 本章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包括批评性话语分析话语的研究背景与发展阶段,批评性话语分析

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批评性话语分析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关系,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以及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九章:商务英语研究介绍(2 学时) 本章介绍商务英语的定义,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区别,商务英语的特征,商务英语研究的内

容与目的,商务英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商务英语研究的方法。重点是商务英语研究内容与目的,以及商务英语研究的方法。

第十章:商务英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分语体类型(2 学时) 本章讨论商务英语的语用功能和语境,包括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表现形式,语用功能,以及

商务英语语言的共核及其分语体的构成。重点是商务英语的语用功能,商务英语语言的共核及其分语体的构成

第十一章:商务信函研究(2 学时) 本章讨论商务信函的语言及语用特点,包括商务信函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

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篇模式,文本分析。重点是商务英语信函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篇模式和文本分析方法。

第十二章:商贸合同研究(2 学时) 本章讨论商贸合同的语言、语用特点,包括贸易合同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

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文本分析。重点是商贸合同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篇模式和文本分析方法。

第十三章:商业新闻报道研究(2 学时) 本章讨论商业新闻报道的语言、语用特点,包括商业报刊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

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以及文本分析。重点是商业新闻报道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篇模式和文本分析方法。

第十四章:商业广告研究(2 学时) 本章讨论商业广告的语言、语用特点,包括商业广告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

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以及文本分析。重点是商业广告的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篇模式和文本分析方法。

第十五章:商务谈判研究(2 学时)

228

Page 23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本章讨论商务谈判的语言及语用特点,包括商务谈判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商务谈判的

语言策略,商务谈判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语言中的体现,以及实例分析。重点是商务谈判的语言策略,商务谈判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语言中的体现,实例分析方法。

第十六章 商务英语文体研究(2 学时)本章讨论商务英语文体研究,包括商务英语语体的特殊性及其规律,商务英语文体研究的历史

发展与现状,商务文体风格的构成要素,商务英语文体的分类,商务英语文体与其他文体的交叉性。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课包括科技翻译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并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大量实例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对某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由于该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40%(其中包括课堂练习 20%,出勤 2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话语分析顾曰国,2010,《语用学与话语分析研究》。北京:外研社。桂诗春,1994,《应用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1989,《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壮麟,1994,《语篇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黄国文,1998,《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姜望琪,2000,《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桔元,2009,《广告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李悦娥,范宏雅,2002《话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辰诞,1999,《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刘学义,2008,《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北京: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彭宣维,2000,《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钱军,1998,《结构功能语言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曲卫国,2009,《话语文体学导论:文本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德杏,1998,《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王福祥,白春仁编,1989,《话语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外研社。王福祥,1994,《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29

Page 23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王彦,2007,《商品买卖互动话语的谈判策略研究 — 基于语料库的工作场所话语分析模式(语

言学卷)》。北京:外研社。张发祥、康立新、赵文超,2009,《话语分析:理论与案例》。北京:科学出版社。张美芳、黄国文,2002,《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郑华,2008《首脑外交:中美领导人谈判的话语分析 1969~197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Austin, J.L.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Beaugrande, R. de. & W. U. Dressler. 1982.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Bell, A. & P. Garrett (eds.). 1997.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Blommaert, J. 2004. Discourse: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owring, M. et al 1997. Working With Texts: a core book for languag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rown, G. 1996. Speakers, Listeners and Communication: explorations in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Burton, D. 1980. Dialogue and Discourse: a sociolinguist approach to modern drama dialogue and

naturally occuring conversa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azden, C.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Chafe, W.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New York: Prager.Cicourel, A. 1992.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ommunicative contexts: examples from medical

encounters,’ in A. Duranti and C. Goodwin (eds), Rethinking Context: language as an interactive phenomen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91–310.

Clark, H.H. 1996. Using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2001.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ulthard, 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Burnt Mill, Harlow: Longman. New

Edition. Coulthard, M. (ed.) 1992. Advances in Spoken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Cutting, J. 2002.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Dooley, R. A. & S. H. Levinsohn. 2008. 《话语分析中的基本概念》.外研社.Edmondson, W. 1981. Spoken Discourse: a model for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Erickson, F. 2004. ‘Origins: a brief intellectual and technological history of the emergenc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P. Levine and R. Scollon (ed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002: Discourse and Technology: Multimodal.

Fabb, N. et al (eds.) 1987. The Linguistics of Writing: arguments betwee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Longman.Fairclough, N. and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London: Sage, pp. 258–284.Fairclough, N. and C. N. Candlin (pref.)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230

Page 23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Filliettaz, L. and Roulet, E. 2002. ‘The Geneva Model of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eractionist and

modular approach to discourse organization,’ Discourse Studies 4(3):369–392.

Gee, J. P.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外研社).

Georgakopoulou, A. & D. Goutsos 1997.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Goodwin, C. 2000. ‘Action and embodiment within situated human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489–522.

Green, G. 1989.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Gumperz, J. 2001.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 a personal perspective,’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and H.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pp. 215–228.

Halliday, M.A.K.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o-Semantic Perspective.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nold.Harris, P.R. & R.T. Moran. 1987. Manag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Hasan, R. & P.H. Fries (eds.). 1995. On the Subject and Theme: A Discours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Amsterdam: Benjamins.Have, P. T. 1999. Do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Heath, S. B. (1978). Teacher Talk: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Arlington. Va.: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 Hoey, M. 1991.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ey, M.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Holland, D. & D. Quinn. 1987.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tchby, I. & R. Wooffitt 1998. Conversation Analysis: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Jaszczolt, K.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Harlow:

Longman.Lambrecht, K. 1996.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topic, focus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discourse refer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Johnstone, B. 2001.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Mills,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Mann, W. & S. Thompson. 1992. (eds.) Discourse Descrip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anoliu, M. & G. Price 1994.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Constraints on Grammatical Choices: a

grammar of surprises. Amsterdam; New York; Oxford: Elsevier.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unan, D. 1993.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Peccei, J. S. 1999.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illsbury, P. W. 1967.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Discourse in Late West Saxon Texts. The Hague:

Mouton.

231

Page 23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Psathas, G. 1995.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of Talk-in-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Renkema, J. 1993. Discourse Studies: An Introductory Textbook.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Salkie, R. 1995.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chifferin, D. 1987.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chiffrin, D. 1993.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Schiffrin, D., D.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2001.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Schmidt, R. & J. F. Kess (1986).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Televangelism: Discourse Analysis of

Persuasive Language. Amsterdam: Benjamins. Searle, J.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ilverman, D. 2001.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s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

(2nd ed).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inclair, J. M. & M. Coulthard.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inclair, J. M. 1982.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Talk. 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Sinclair, J. M. & D. C. Brazil 1982. Teacher Tal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fan T. et al. 2000.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ranslated by Bryan Jenner). London:

SAGE. Stenström,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Spoken Interaction. London: Longman.Stubbs, M.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Tannen, D. 1993. (ed.) Framing in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Tannen, D. 1994. Gender and Discour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Trudgill, P. & J. Cheshire 1997. The Sociolinguistics Reader. London; New York: Arnold. van Dijk, T.A. 1977. Text and Context: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don: Longman.Van Dijk, 1981. Studie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van Dijk, T.A. (ed.) 1985.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 2 & 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Arno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J. 1990. Politically Speaking, Oxford: Blackwell.Wilson, J. 2001. ‘Political Discourse’,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and H.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399–415.

Wood, L A. & R. O. Kroger. 《语篇分析实探:话语和文本行为研究的方法》.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商务英语研究曹合建、朱建忠、陈满生,《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陈浩然,1983,《外贸英语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陈建平,2010,《商务英语研究》。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陈永生、赵金等,2001,《国际商务函电与合同》。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32

Page 23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1986,《外贸英语对话》。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冯祥春、刘卓林,1993,《外贸英语函电句型 150 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东升、董凤兰,1996,《出口贸易制单与银行结汇实务》(修订本),北京: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高增安,2001,《商务英语导航》。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郭笑一,1997,《国际商务谈判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何维湘,1997,《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胡庚申、王春晖等,2001,《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胡润生(编译),《标准贸易英文书信实例 300封》(内部印刷)。黄珠仙、王友明,1993,《国际经济贸易英语阅读》。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李平、谢毅斌,2000,《国际商务英语应用文》。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李平、谢毅斌,2001,《国际经贸英语教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廖瑛、莫再树,2005,《国际商务英语语言与翻译研究》。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刘法公,1999,《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刘心全,1998,《商务英语文体与写作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卢才武、李正新等,1994,《商用英语口语一月通》。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马宗贤,1988,《外贸函电》。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戚云方,1989,《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浙江大学出版社。曲卫国,2009,《话语文体学导论:文本分析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裘果芬等(译),1987,(原著:P. B. Robinson)《外贸进出口英语会话》。上海:上海交通

大学出版社.

施蔼仪(编译),1995,(原著:Christel Baach and Joseph Merrill)《美国商务英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唐桂民、郭桂杭,2003,《商务英语听说》(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田荆、罗苏晶(译)1989,(原著:P. B. Robinson)《进出口贸易》。北京: .对外贸易教育

出版社。谢毅斌,1990,《出口管理》。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张冰姿,1989,《出访英伦—外贸英语谈判》。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张冰姿,1991,《客商经验谈》。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张素芳,200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张祥,1995,《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张振鑫、刘纪德,1986,《外贸英语常见错误分析》。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赵杨俊,1987,《国际经济贸易英语—会话与阅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编译),1988,(原著:英国广播公司)《商业英语会话》。北京:对外

贸易教育出版社。王关富,2002,《商务英语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关富,2003,《国际经济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33

Page 23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王萍、王洪建,1991,《外贸应用文大全》(英汉对照)。北京:现代出版社。王沅沅,2003,《国际贸易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玉章,1998,《国际贸易英语》。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翁凤翔,2009,《商务英语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翁凤翔,2009,《国际商务英语研究》。文华林、陈绵水,2000,《涉外合同的签订与中英文范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吴百福,周秉成,1991,《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吴林康,1989,《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林康,1997,《实用外贸英语》(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谢文怡,1997,《广告英语》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徐宪光,2001,《商务沟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阎善明,1998,《现代商业英语书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郑玉琪,邹长征,左晓岚,1993,《实用外贸英语手册》。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张新红,李明,2003,《商务英语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张佐成,2008,《商务英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赵军峰,2003,《国际商务英语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杨俊,1987,《国际经济贸易英语-会话与阅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诸葛霖,周泰祚,1981,《外贸英语函电》。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诸葛霖,1987,《外贸实用英语手册》(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庄学艺,周耀宗,1988,《外贸业务与函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Adam, J.H. 1985. Longman Concise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nglish. Harlow: Longman.

Baach, C. & J. Merrill. 1994. Business Express. Baach-Merrill, Inc.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Bannock, G., R.E. Baxter & R. Rees. 198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BC, 1988. Modern Office Limited.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国际商报)Brieger, N. & J. Comfort. 1992. Language Reference for Business English.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Hall.Doherty, M. et al. 1988. Write for Business: Skills for Effective Report Writing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Ellis, M. & C. Johnson 1994.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Embleton, D. & S. Hagen. 1992. Languages for Business: a Practical Guide. Sevenoaks: Hodder and Stoughton.

Firth, J. 1971. British Banking. London: Cassell.Hollett, V. 1991. Business Obj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1985. Key Wor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therlands: Van

Boekhoven Bosch.

Johnson, C. and J. Longergan. 1993. 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 (Resource Book). UK: BBC.(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234

Page 23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Johnson, C. and J. Longergan. 1993. 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 Book). UK: BBC.(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出版)Jones, L. And R. Alexander, 199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BEC).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Knowles, P. & F. Bailey. 1987. Functioning in Business (2nd edition). Harlow: Longman.

Mohr, B. 1985. The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glish. Prentice-Hall, Inc.(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1)

Mole, J. 1990. Mind Your Manners. London: Industrial Society press.Perry, E.E. 1979. A Dictionary of Banking. Plymouth: McDonald and Evans.Robinson, P. 1990. ESP Today.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Hall.Rubinstein, A. 2000. Economics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taley, C.C. & R.T. Staley. 1992. Communicating in Business and the Professions. California:

Wadwoth Publishing Company.Strutt, P. 1992. Longman Business English Usage. Harlow: Longman.

Taggart, H.J. & M.C. Mcdermott.199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ntice Hall Europ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Taylor, S. 1993. Communication for Business (2nd edition).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Tuck, A. 1993.Oxford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nglish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OUP(华夏出版社出版)

Wood, L. et al 2002. Pass Cambridge BEC Higher.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 Summertown Publishing.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健、李欣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6 日

235

Page 24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1 日本文学研究Studies in Japanese Literatur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全面、系统地介绍古今日本文学的概况。掌握各个阶段的特色、代表作品、著名文学团体和文学思潮。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展开重要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 2. 教学目的:首先让学生对日本文学史、特定的某作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简况,对某个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流派的特征和写作技巧,进而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并且逐渐掌握其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类作品的阅读和更高的鉴赏能力。二、预修课程

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日本文学和选修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古典时期1. 上代文学:古代的神话传说,上古歌谣和和歌。作品介绍《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

集》等。作品鉴赏: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小学馆。(4 学时)

2. 中古文学:汉诗文的繁盛;和歌的传统;物语的生成和发展;历史物语和说话;日记和随笔。作品介绍《竹取物语》《古今和歌集》《枕草子》《源氏物语》等。作品鉴赏:《竹取物语》,《古今和歌集》,《枕草子》,设专题:平安朝文学和白居易文学的影响关系。(4 学时)

3. 中世文学:集团文学;中世和歌、连歌;中世物语;说话文学;日记和纪行;随笔;中世艺能;法语和五山文学。作品介绍《方丈记》《平家物语》《徒然草》《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鉴赏:《方丈记》,《平家物语》,《徒然草》,《新古今和歌集》,设专题:探讨隐遁和“幽玄”的关系。(4 学时)

4. 近世文学:元禄期和町人文学;和歌;草子文学;俳谐和川柳;净琉璃;歌舞伎;汉学和汉诗。设专题:中国儒学和惩恶扬善。(4 学时)

(二)近现代时期1. 明治文学:新体诗歌;翻译小说;写实主义;国粹主义;自然主义;国木田独步和德富芦花;

夏目漱石;唯美主义;戏曲与评论。作品介绍《新体诗抄》《小说神髓》《舞姬》《武藏野》《若菜集》《我是猫》《破戒》《家》等。作品鉴赏:《舞姬》。(4 学时)

2. 大正文学:大正时代的诗歌;新小说的发生;新现实主义;新思潮派;奇迹派;劳动人民文学;白桦派;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大正时期的戏曲;评论。作品介绍《心》《阿部一族》《友情》《鼻》《田园的忧郁》《伊豆的舞女》《在城崎》等。作品鉴赏:《心》《伊豆的舞女》《在城崎》《初秋海滨记》。(4 学时)

3. 昭和文学(战前):诗集与战争诗歌;无产阶级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战记小说;新感觉派;

236

Page 24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新兴艺术派;戏曲;评论。作品介绍《蟹工船》《没有太阳的街》《起风了》《细雪》《雪国》

《暗夜行路》《智慧子抄》《様々なる意匠》等。作品鉴赏:《赤ままの花》,《美を求める心》,

《ひとすじの道》,《友情について》。(4 学时)

4. 昭和文学(战后):《荒地》、《列岛》的诗人们;新戏作派;民主主义文学;战后派作家;中间小说与第三新人;女流作家;内向世代作家;大江健三郎;北杜夫;三浦哲郎;村上春树;随笔与评论。作品介绍《人间失格》《播州平原》《野火》《真空地带》《金阁寺》《黑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作品鉴赏:《水泥棒》《元日のこと》,《海と毒薬》,《いとしのブリ

ジット・ボルドー》,《月夜》,《砂漠への旅》。设专题:传统与西洋文明—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树的文学。(6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采取文学史讲解与作品鉴赏两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先把文学史划分为几个阶段,每次集中

讲解该阶段的历史,然后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实际鉴赏。先就每个阶段的文学史集中讲解,其余时间都用于作品的鉴赏和个案研究。

近现代文学的作品,语言上没有特别的难度,但是阅读量比较大。因此,采取轮流作阅读汇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要求预习,查找所需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实践,作重点性的鉴赏。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研究。各阶段设有研究专题,探讨中日文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考查的形式,提交一篇小论文,即要求学生写出一份颇有见地的报告。六、参考资料

[1] 秦刚编著《中国近現代日本文学翻訳研究》(论文集)2004

[2] 〖日〗尚学图书语言研究所编著,《国语国文学手帖》,小学馆,1990

[3] 叶渭渠,唐月梅编著,《日本近代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4

[4] 叶渭渠,唐月梅编著,《日本文学史要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 高晓华编著,《日本古代文学史》,大连出版社,2005

[6] 刘建辉编著,《日本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日〗麻生磯次,《日本文学史概论》。明治书院,1986。[8]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近代卷/现代卷》。中国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9] 〖日〗《日本文学全集》。筑摩书房,1970

[10] 〖日〗《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岩波书店,2000

[11]《作家论与作品论 国文学解释与鉴赏》。东京:至文堂,1995

[12] 高文汉,《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 年[13] 刘利国,《日本著名女诗人评介》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年[14] 王晓秋,大庭修 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5] 〖日〗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日〗 东京书堂 1978 年[16]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上、下)、筑摩书房 1999 年[17] 〖日〗小田切秀雄《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下)集英社 1975 年[18] 〖日〗《国文学解释与鉴赏》(至文堂);

237

Page 24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19] 〖日〗高桥春雄等《现代文艺评论》 双文社出版 2000 年[20] 张龙妹编著,《日本古典文学入门》,外研社,2006

[21] 张龙妹编著,《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於国瑛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38

Page 24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22 日语词汇学Japanese Lexicolog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专业的方向选修课。 2. 教学目的及内容:通过全面介绍有关日语词汇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从词汇的结构、分类、形成、变迁、社会性等角度去认识日语词汇,拓宽视野,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学习从事词汇研究的方法,或从宏观角度对中日两国词汇的各类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或从微观角度对各种词汇关系进行研究,为今后步入语言研究的殿堂打下基础。 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所学的《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语法》、《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译汉》、《汉译日》等课程。适用于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或国际日语考试 N1 级合格的其他专业的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简介词汇来源及其历史变迁。(4 学时)

2. 介绍和讨论语义及其体系。(4 学时)3. 介绍和讨论词汇体系及词汇的构成。(4 学时)4. 介绍日语词汇中特有的位相词群。(4 学时)5. 介绍和讨论其他相关的周边体系。(如惯用句,当代流行语,辞典学等)。(4 学时)6.词汇与文化、社会的关系。(4 学时)7.词汇与日语教育。(4 学时)8.异文化中的日语词汇。(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基本概论和专题讲座为主,通过小论文、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深入研究探讨日语词汇。要求

学生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考查的形式。平时成绩占 6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及平时要求提交的小论文。期末提交结课论文,成绩占 40%。六、参考资料1. 《日语词汇学教程》,朱京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年2. 《现代日语词汇学》,沈宇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年 3. 《国語語彙論》,田中章夫,明治書店,1978 年4. 《語彙と意味》,宮島達夫 ,秀英出版,1972 年

5. 《中日近代词汇的交流-梁启超的作用与影响》,李运博,2006 年6. 《語彙の研究と教育(上下)》,国立国語研究所,1984 年

239

Page 24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7. 《意味の変化》,森田良行,大修館書店,1988 年

8. 《日本語の語彙・意味(上・下)》,明治書店,1990 年

9. 《日本語百科大事典》(Ⅶ、語と意味),金田一春彦,大修館書店,1988 年

10. 〈類義語について〉《日本語学と日本語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 年

11. 《日本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第3章 語彙),玉村文郎,世界思想社,1992 年

12. 《基礎日本語1・2》,森田良行,角川書店,1980 年

13. 《日本語教育辞典》,日本語教育学会編,大修館書店,1982 年14. 《語の位相》(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7),島本基,明治書院,1990 年

15. 〈現代日本語の位相〉《現代日本語講座・第4巻・語彙》,米川明彦,明治書院,2002 年

16. 《意味論の方法》,国広哲弥,大修館書店,1982 年

17. 《意味論》,池上嘉彦,大修館書店,1975 年18. 《基本語彙・基礎語彙》,真田信治,岩波書店,1977 年

19. 《日本語の中の外来語》,石綿敏雄,岩波書店,1985 年

20. 《日本語》,金田一春彦,岩波書店,1988 年21. 《広辞苑》,新村出,岩波書店,1955 年22. 《日本語はおもしろい》柴田武,岩波書店,1995 年

23. 《語彙の形成》,森岡健二,明治書院,1987 年

24. 《现代日语词汇学教程》,刘耀武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年25. 《日语词汇论》,高文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年26. 《国语学概论》,桥本进吉,小学館,1983 年27. 《国语惯用句型大辞典》,白石大二,小学館,1984 年28. 《高等学校现代文》大修館書店、1987 年等29. 《日本语学》,永尾章曹,和泉書院,1992 年30. 《日本语学和日本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 年31. 《日本语教育学入门》,缝部义宪,创拓社,1991 年32. 《日本语教授法》,石田敏子,大修館書店,1988 年33. 《国语学》,筑岛裕,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 年34. 《国语词汇论》,田中章夫,大修館書店,1982 年35. 《日本语类义表现の文法》(上、下),宮島達夫等,ㄑろしお出版,1994 年

36. 《日本文法大辞典》,松村明, 明治書院,1985 年37. 《现代敬语研究》,秦大石・初太郎,筑摩書房,1983 年

38. 《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文化部文化厅国语课编,大臧省印刷局,1996~年 2000 年39. 《新语和流行语》,米川明彦・南云堂,1989 年

40. 《言葉と文化》,野元菊雄・野林正路,三省堂,1977 年

41. 《社会中の日本語》,芳贺绥,大修館書店,1977 年

42. 《国语词汇论》,田中章夫,大修館書店,1982 年43. 《日语语法研究史》刘耀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年44. 《标准日语语法》,顾明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45. 《日语数量词大全》,明吾,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 年

240

Page 24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46. 《语言学概论》(修订本),葛本仪,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年47. 《中国现代汉语》,王力,商务印书館,1985 年48. 《日本語/日本語教育研究》,日本語日本語教育研究会,ここ出版,2011 年~2013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祝 葵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41

Page 24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3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通过深入对比分析中日语言的微观结构(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特别探

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关联,并且在最新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加强翻译训练。从理论上加以归纳、总结,把握中日两种语言的互译规律。排除母语干扰,加深对双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更高具备的翻译才能发生质的飞跃,从而

成为一名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翻译工作者。这对培养更高一级的人材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预修课程

日译汉,汉译日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翻译理论的概述(2 学时)翻译与翻译学,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与步骤,可译性的限度,翻译的方法。2. 日语词汇的翻译(2 学时)3. 日语句子的翻译(2 学时) 4. 日语文章的翻译(4 学时) 应用文的语言与翻译,科技文献的语言与翻译,新闻报道的语言与翻译,文学作品的语言与翻

译。5. 汉日语言的对比(4 学时)6. 中文词语的翻译(5 学时)7. 中文句子的翻译(4 学时)8. 被动句和兼语句的译法介词“被字句”的译法 (4 学时)9. 文章的翻译(5 学时)科技文,政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小说,散文,诗歌。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理解中日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依据词汇的分类,分别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和翻译的技巧。对

比汉、日两种语言,理解汉日词汇不同的现象,从词的顺序、语言结构等方面分析语言的特征,正确引导进入翻译的境界。特别就敬语与“位相”语进行着重讲解,使能扎实地掌握有关敬语与“位相”语的翻译方法。通过课堂的讲授和练习,熟练掌握日语句子的基本特征。依据各类句子的特点,逐字逐句地翻译,反复推敲,为达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打好基础。

理解和掌握中日语文章翻译的方法。选取中日文中应用文、科技文献、新闻报道以及文学作品等的部分片断,将其互译,并分析其特征。培养学生能适应各种题材和文体,尽可能做到接近原文

242

Page 24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的风格。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笔试的形式。主要是翻译句子和文章。期末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40%。六、参考资料

[1]《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陶振孝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汉日翻译教程》,苏琦编著,商务印书馆,2006。[3] 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梁传宝、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6] 三本哲也、陈岩、于敬河《汉译日精编教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6] 陶振孝《日文中译教室》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7] 吴侃《汉日翻译技巧与实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8] 高宁《日汉互译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9] 苏琦《汉日翻译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06

[10]谢天振《译介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1]高宁《日汉互译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12]苏琦《汉日翻译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06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於国瑛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43

Page 24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4 日语应用语言学Japanese Applied Linguist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语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而掌握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日语语言学概论》和《应用语言学基础》。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导论(4 学时)应用语言学的产生背景以及发展历史;应用语言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理论;应用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应用社会语言学。2.语言与社会(10 学时)语言变异;语言交际;语言接触;语言习得;语言规划等。3.语言与外语教学(6 学时)外语教学大纲;主要外语教学理论;语言测试等.

4.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4 学时)调查和比较;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实验方法;预测法5.对比语言学(8 学时)对比语言学概述;中日词汇对比研究;中日语法对比研究;中日语用对比研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用日语讲授,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语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而掌握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课堂讲授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考核办法要求学生写出一篇 1万字左右的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性论文。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语言

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 陈常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日语语言学》,翟东娜主编,林洪、潘钧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3.《応用社会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ダニエル・ロング・中井精一・宮治弘明,世界思

想社出版,2001 年。

4.《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 年。5.《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于根元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年。

244

Page 24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6.《应用语言学》,刘涌泉 乔毅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年。7.《应用语言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总主编鲁曙明 姬建国 蒋楠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应用语言学-迈向 21 世纪的语言学》何英玉 蔡金亭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顾曰国 陈国华 王初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年。10.《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顾曰国 陈国华 王初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年。11.《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年。12.《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 庄智象著,上外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3.《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14.《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王宗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年。15.《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年。16.《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俞理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年。17.《社会语言学教程》游汝杰 邹嘉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18.《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崔崟著,外文出版社,2009 年。19.『応用社会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ダニエル・ロング・中井精一・宮治弘明 

世界思想社出版 2001

  20.『20 世紀言語学入門』 加賀野井秀一 講談社出版 1995

  21.『社会言語学入門』 東照二 研究社出版 1997

22.『対照言語学』石綿敏雄・高田誠 おうふう出版 1990

23.『社会言語学』ルイ=ジャン・カルブェ(萩尾生訳) 白水社出版 2002

24.『社会言語学』真田信治・渋谷勝己・陳内正敬・杉戸清樹 おうふう出版 1992

25.《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

26.《当代语用学》,桂诗春、王初明丛书主编,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外研社,2004

27.『社会言語学の方法』ブリぎッテ・シュリーベン=ランゲ著、原聖+糟谷啓介+李守

訳 

三元社出版 1996

28.『言語学入門』佐久間淳一・加藤重広・町田健 研究社出版,2011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崔信淑审 定 人:刘笑非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45

Page 25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5 商务日语研究Japanese for Economy and Trad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本经济、国际商务、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学习相关商务

实用日语会话,使学生体会并了解对外贸易洽谈业务的基本环节和过程以及在商务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日语语言特征。在理解并掌握有关的理论基础和专门术语的基础之上,着重培养学生商务日语方面的语言与文化研究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日语专业本科阶段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本经济概论、商务日语、日本概况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日本经济(6 学时)2. 日本市场概况(4 学时)3.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4 学时)4. 国际商务(6 学时)5. 商务日语文章选读(6 学时)6. 日本经营和文化(6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基本理论讲述和专题讲座讨论为主,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撰写小论文、总结

报告、课堂发表、讨论等方式进行。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提交论文或总结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查。字数 5000~8000字左右。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経済学・入門[第 2 版]』,塩澤修平著,有斐閣アルマ 2003。

2.『経営と文化]』,林周二著,中公新著 1998。

3.《日本经济概论》,陈小芬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日本经济》,冯昭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挣脱萧条:1990~2006 年的日本经济》,张季风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国际商务日语会话》,潘雪辉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商务日语文章选读》,周林娟编著,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8.《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9.《文化与交际》,胡文仲著,外研社 199410.《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上海外语教育 1997

246

Page 25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11.《语言与文化》,邓炎昌、刘润清 外研社 198912.『甘えの構造』土居健郎 弘文堂 197113.『タテ社会の人間関係―単一社会理論』中根千枝 講談社 196714.『異文化へのストラテジー』高橋順一 川島書店 199115.『異文化理解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1言葉と文化』本名信行 三修社 199416.『異文化理解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2人間と組織』本名信行 三修社 199417.『異文化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細谷昌志 世界思想社 200618.《国际商务》,韩玉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9.《日本市场概况》,崔釜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20.《日本经济》,胡以男,叶琳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21.《世界经济概论》(第六版),姜春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2.《商务日语会话与修养》,安田贺计著,叶庆译,学林出版社,200723.《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小泉保著,商务印书馆,2008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范婷婷审 定 人:段克勤 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47

Page 25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6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方向选修课程。2. 课程目的:使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及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的文

学批评类型及主要文论家的思想,掌握西方文学理论基本概念与术语,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了解这一学科的大致走向,拓宽文学批评与文本解读的视野。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4 学时)第二章 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4 学时)第三章 心理分析与原型批评(4 学时)第四章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4 学时)第五章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4 学时)第六章 女性主义批评(2 学时)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及文化批评(4 学时)第八章 后殖民批评和新历史主义(4 学时)第九章 读者反映批评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团队授课模式,由英语文学团队 7名指导硕士的教师分别讲授自己研究领域的文学

理论,以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要求学生理解西方文学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文学背景和哲学背景,掌握重要理论家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利弊得失,结合文学现象深入领会其含义,训练理论思维。五、考核办法

课堂讨论 20% + 学期论文 80%,凡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在期末交一篇 5,000字左右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教材

[1]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Pearson, 2004.

[2]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3] Tyson, Lois.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2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4] 张中载 王逢振 赵国新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年。

248

Page 25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2.参考书目

[1] Andrew Bennett & Nicholas Royl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2nd ed. Prentice Hall, 1999.

[2] Ashton, Jennifer.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American Poetry and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3] Bal, Mieke. 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and Buffal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5.

[4] Brooks, Cleanth. The Well Wrought Urn. Norfolk, Conn.: New Directions, 1941.[5] Cahoone, Lawrence E.. From Modernism to Postmodernism: An Anthology Expand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3.[6] Castle, Gregory. The Blackwell Guide to Literary Theor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House, 2007.[7] 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Prentice Hall,

2003.[8] Eliot, T. S. Selected Essay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4.[9] Fokkema, Douwe Wessel. Literary History,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1984.[10] Greenblatt, Stephen. Shakespearean negotiations: the circulation of social energy in Renaissance

England.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11] Gueerin, Wilfred L.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2] Hans Bertens. Literary Theory: the Bas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13] Hesse-Biber, Sharlene Nagy. Feminist research practice : a primer. Boston: Boston College, 2013.[14] Jeremy Hawthorn. A Concise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Theory. London: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 1998.[15] Jonathan Culler.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16] Ragachewskaya, Marina. Desire for love : the secret longings of the human heart in D.H. Lawrence’s

works. Newcastle upon Tyne, UK :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2.[17] Raman Selden.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A Reader. New York: Longman,

1988.[18] Ransom, John Crowe. The New Critic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47.[19] Richards, I. A. Practical Criticism. 1929. Reprint.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4.

[20] Veeser, H. Aram.(ed) The New historicism. New York : Routledge, 1989.[21] Wimsatt, W. K., Jr., and Monroe C. Beardsley. “The Intentional Fallacy.” In The Verbal Icon.

Lexington: 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1954.

[22] 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23] 巴特勒 (Christopher Butler). 朱刚、秦海花译者.《解读后现代主义》(英汉对照)(典藏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4] 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5] 霍尔. 《解释学与文学》. 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

[26] 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27] 卡勒. 《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28] 拉曼·赛尔登编著. 《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 刘象愚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9] 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北京:三联书店,1988.

[30] 刘象愚.《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49

Page 25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31] 罗兰•巴特.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2] 韦勒克、沃伦著. 文学理论. 刘象愚, 邢培明等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84.

[33] 乔纳森·卡勒著. 当代学术入门: 文学理论. 李平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34] 特里·伊格尔顿著. 文学原理引论. 刘峰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35] 特里·伊格尔顿著.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王逢振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36] 特雷·伊格尔顿著.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伍小明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7]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北京:三联书店,2002.

[38] 王逢振主编. 2002 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 漓江:漓江出版社,2003.

[39] 王宁.《“后理论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0] 肖尔斯. 结构主义与文学.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

[41] 张中载、王逢振、 赵国新.《西方古典文论选读》.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年.

[42] 赵毅衡编. 《“新批评”文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学术期刊 [1] 《外国文学评论》 [2] 《外国文学》 [3] 《当代外国文学》

[4] 《外国文学研究》[5] 《外国文学动态》[6] American Literature (院资料室)

[7] Literature (院资料室)

[8] Literary Criticism (院资料室)

4. 文学类学术期刊数据库[1] ProQuest [2] Jstore

[3] Academic Source Complete(ASC) (EBSCOhost) (国图)[4] Project Muse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白雪莲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50

Page 25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27 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习理论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和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熟悉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

二、预修课程无要求。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 英语教学法(16 学时)

第一章 英语教学概述:教学大纲,课堂教学的组织,教材的使用,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处理。(4 学时)

第二章 接受性技能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听力教学的方法。(6 学时)第三章 产出性技能教学:写作教学的方法,口语教学的方法,翻译教学的方法。(6 学时)

第二部分 语言学习理论(16 学时)第一章:语言学习理论概述(2 学时)掌握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语言的本质、学习者语言的特点。掌握二语习得研究的主要研

究目标和内容,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第二章: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4 学时)掌握语言学视角下的语言学习理论研究的不同的思路和主要内容。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研究:

乔姆斯基及其普遍语法理论、二语习得初始状态、普遍语法可及性、原则与参数、特征理论、中介语可变性;语言接口与二语习得研究;功能主义与二语习得:功能类型学、交际需要、语言使用环境。第三章:认知和心理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4 学时)掌握认知和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习得研究的影响,了解不同语言知识的类型,掌握认知和心理语

言学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二语习得与神经和认知语言学研究:年龄因素(关键期假设)、语言本能、语言与大脑、语言与基因;联通论/涌现论:平行分布加工模型;信息加工理论:自动化、重构和 U 型学习理论;语言知识的类型:习得和学得、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语言知识的接口问题:无接口论、弱接口论和强接口论;心理语言学的基本构念:注意、工作记忆、监察。第四章: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4 学时)掌握二语习得的语言和社会环境因素,理解语言习得过程中社会环境因素对语言学系产生的影

响。二语交际能力、交际策略、话语分析;社会文化理论及相关概念:社会互动不仅促进语言的学习,更是促进语言习得发生的诱因;邻近发展区等。第五章:第二语言的输入、互动和输出(2 学时)

251

Page 25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掌握二语习得过程中的语言输入、互动和输出方式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了解课堂环境下的二语

习得相关研究。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互动和输出假说的提出和发展:输入假说、输入加工理论 、互动假说、输出假说等;课堂环境下的二语习得:注重形式和注重意义的教学、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课堂环境下的话语分析、教师纠错和反馈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多媒体教学部分以讲课和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五、考核办法

1. 英语教学法考核占 50%,其中课堂出勤占 15%,课堂展示和小组讨论 35%

2. 语言学习理论考核占 50%,其中课堂表现占 15%,论文占 35%。论文用中文撰写 2500—

3000 词,论文题目可涉及语言学习理论综述,新书评介或最新期刊论文评论等。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英语教学法部分[1] Brown, H.D.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 Pearson[2] Cohen, A. D. 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gman [3] Cook, Guy. 199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4] Davies P. & Pearse E. 2000.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5] SGardner, D. & Miller, L. 1999.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6] Harmer, J. 1998. How to teach English? Longman[7] 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8] Howatt, A.P.R. 1984.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9] Lightbown, P. M. & Spada, N. 1993. How language are learn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 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Phoenix: London[12] Nunan, D.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inle & Heinle [13] Reid, J. M. 1995.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Heinle & Heinle [14] Richard, J. & Rodgers, T.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5] Skehan, Peter.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6] Stem, H.H. 1983.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7] Stern, H.H.& Allen, P. eds..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8] 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 Widdowson, H.G. 1990.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2. 语言学习理论部分[1] Herschensohn, J. & Young-Scholten, M. 2013.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 Gass, S & Mackey, A. 2012.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utledge.[3] Doughty, C. and Long, M. H. (eds.). 2003. The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Blackwell.[4] Gass, S & Selinker, L. 200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3rd edition.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52

Page 25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5] Ritchie,W & T. Bhatia (Eds.). 1996. Handbook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6] Vanpatten, B & J. Williams (eds.). 2007.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7] Cook, V. J. 2008.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4th edition. London: Hodder Educational.[8] Birdsong, D. (ed.) (1999).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Mahwah, NJ: Erlbaum.[9]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0] Gass, S. and Mackey, A. 2007. Data elicitation for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1] Gass, S. and Schachter, J. (eds.). 1989. 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2] Gass, S. and Selinker, L. (2008).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 (3r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13] Herschensohn, J. 2000. The second time around — Minimalism and L2 acquisi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14] Macaro, E. 2010. Continuum compan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15] Lantolf, J. 2007.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 B. VanPatten and J. Williams (eds.), 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 introduction (pp. 201–224).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6] Mackey, A. and Gass, S. M. 2005.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desig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17] Bley-Vroman, R. 2009. The evolving context of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hypothesi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31: 175–98.[18] DeKeyser, R. 2009. Cognitive-psychological process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M. H. Long and C. Doughty (eds.), The handbook of language teaching, 119–38. Malden, MA: Wiley Blackwell.[19] Ellis, R. 2008.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 Flynn, S., Martohardjono, G. and O’Neil, W. (eds.). 1998. The generativ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21] Lantolf, J. P. and Thorne, S. L. 2006.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the genesis of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2] Lardiere, D. 2007. Ultimate attainmen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 case stud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3] Lardiere, D.2008. Feature assembly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J. Liceras, H. Zobl and H. Goodluck (eds.), The role of formal featur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06–40. New York: Lawrence Erlbaum.[24] Long, M. H. 2007. Problems in SLA.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25] Swain, M. 2005. The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E. Hinkel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471–84.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常 青 李 芝审 定 人:史宝辉

253

Page 25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 日

254

Page 25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28 英语史与当代英语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英语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2. 课程目的: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形成于公元 450 年前后,本课

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英语的产生、发展和现状,熟悉英语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语言特征,用于指导对各时期英语文学的理解和对英语的研究。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英语类学生,预修课程是理论语言学。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谱系(4 学时)语言的普遍特征,语言的衍变,口语和书面语。历史语言学,语言谱系。英语在语言谱系中的

位置,印欧语的起源、分支和特点,日耳曼语族和西日耳曼语支。第二章 古英语时期(6 学时)历史背景:前英语时期的英格兰,英语的形成,基督教在英格兰的传播,北欧海盗入侵。古英

语的文学与文献。古英语方言。古英语发音:辅音,元音,韵律。古英语书写:如尼文,拼写和标点。古英语的语法:屈折形式,名词、形容词、动词变位;短语,句子。古英语词汇:本语和外来语词汇,构词法,消失的词汇;词义和词义变化。

第三章 中世纪英语(6 学时)历史背景:诺曼征服,英语地位的下降与提升,《圣经》翻译。中世纪英语的文学与文献。中

世纪英语方言。中世纪英语发音:辅音,元音,韵律。中世纪英语书写:字母,拼写和标点。中世纪英语的语法:屈折词尾的消失,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的形态特征;短语,句子,诗歌的语言特点。中世纪英语词汇:本语和外来语词汇,构词法,消失的词汇;词义变化。

第四章 早期现代英语(6 学时)历史背景:印刷术,文艺复兴,《钦定版圣经》与宗教改革,民族主义的形成,经济制度,海

外探险与殖民,工业革命,美国独立,英语走向世界。词典的涌现与英语规范。早期现代的文学与文献。早期现代英语方言。早期现代英语发音:辅音,元音及元音大变动,韵律。早期现代英语书写:书写形式,拼写和标点。早期现代英语的语法:名词、形容词、代词、动词的形态特征;短语,句子,诗歌的语言特点。早期现代英语词汇:外来语词汇大量涌入,构词法,消失的词汇;词义变化。

第五章 现代英语(4 学时)历史背景:19 世纪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美国英语的形成。英美英语的差别:拼写,发音,

词汇,语法。英美英语的内部方言。文学与文献。第六章 当代英语的衍变(6 学时)

255

Page 26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英语变化的方式:语音,词义,新词的出现,外来语。世界英语的形成:历史脉络,文化传播,

语言帝国主义,网络时代的英语。文学与文献。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中以讲课为主,兼顾语料分析的实践(通过讨论、作业等方式进行)。要注意讲清英语发展脉络,侧重各时期英语特点的描述和英语作为语言文化现象的发展。五、考核办法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30%,论文占 70%。论文用英语撰写

3000-4000 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文献分析、读书心得等。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Algeo, John. 2001.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VI: English in North Americ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geo, John. 2006. British or American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Algeo, John and Carmen Acevedo Butcher. 2013.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7th edition. Boston, MA: Wadsworth.Barber, Charles, Joan C. Beal and Philip A. Shaw. 2009. The English Language: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auer, Laurie.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Varieties of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Baugh, Albert C. and Thomas Cable. 2013.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6th ed. Boston, MA:

Pearson.Beal, Joan C. 2004. English in Modern Times. London: Arnold.Beal, Joan C. 2010.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nglishes: Dialect Variation in England.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Blake, Norman. 1992.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II: 1066-147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inton, Laurel J. and Donna M. 2010.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of Modern Englis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Britain, David. (ed.) 2007. Language in the British Isl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Brunner, Karl. 1963. An Outline of Middle English Grammar. Tr. Grahame Johnst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Burchfield, Robert. 1994.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V: English in

Britain and Oversea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lackson, James. 2007. Indo-European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rystal, David. 2003.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rystal, David. 2004. The Stories of English. London: Penguin.Crystal, David. 2006.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rystal, David. 2008. Think on My Words: Exploring Shakespeare’s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rystal, David. 2009. Txtng: The Gr8 Db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rystal, David. 2010. Begat: The King James Bible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Culpeper, Jonathan. 2005. History of English. 2nd ed. Oxford: Routledge.Denison, David, Ricardo Hermudez-Otero, Chris McCully and Emma Moore. (eds.) 2012. Analysing

256

Page 26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Older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ennell, Barbara A. 2001. A History of English: A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Finegan, Edward and John R. Rickford. 2004. Language in the US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ischer, Olga, Ons van Kemenade, Willem Koopman and Wim van der Wurff. 2000. The Syntax of

Early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Fortson IV, Benjamin W. 2004. Indo-Europea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Freeborn, Dennis. 2006. From Old English to Standard English: A Course Book in Language

Variations Across Time. 3rd ed.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Gooden, Philip. 2009. The Story of English: How the English Language Conquered the World.

London: Quercus.Görlach, Manfred. 1999. English in Nineteenth-century England: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Gramley, Stephan and Kurt-Michael Pätzold. 2004. A Survey of Modern English. 2nd ed. London:

Routledge.Hogg, Richard and David Denison. 2006. (eds.)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ogg, Richard. 1992.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I: The Beginnings to

106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Hogg, Richard.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Old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Hogg, Richard. 2011. A Grammar of Old English. Vol. 1: Phonology. Vol. 2: Morphology.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Horobin, Simon and Jeremy Smith.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Middle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Hough, Carole and John Corbett. 2007. Beginning Old English.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Hundt, Marianne. (ed.) 2014. Late Modern English Synta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Jucker, Andreas H., Daniela Landert, Annina Seiler and Nicole Studer-Joho. (eds.) 2013. Meaning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Kachru, Yamuna and Larry E. Smith. 2008. Culture, Contexts, and World Englishes. London:

Routledge.Knowles, Gerry. 1997.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Arnold.Kytö, Merja, Mats Rydén and Erik Smitterberg. (eds.) 2006. Nineteenth-century English: Stability and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abov, William, Sharon Ash and Charles Boberg. 2006. The Atlas of North American English:

Phonetics, Phonology and Sound Change.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Lass, Roger. 1999.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III: 1476-177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eith, Dick. 1997. A Social History of English. 2nd ed. London: Routledge.Lerer, Seth. 2007. Inventing English: A Portable History of the Langu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Mair, Christian. 2006. Twentieth-century English: History, Vari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Mallory, J. P. and D. Q. Adams. 2006. The Oxford Introduction to Proto-Indo-European and the Proto-

Indo-European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arsden, Richard. 2004. The Cambridge Old English Read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7

Page 26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McIntyre, Dan. 2009. History of English: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Oxford: Routledge.Meurman-Solin, Anneli, Maria Jose Lopez-Couso and Bettelou Los. (eds.) 2012.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yntactic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illward, C. M. and Mary Hayes. 2012. A Biograph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3rd edition. Boston,

MA: Wadsworth.Mitchell, Bruce and Fred C. Robinson. 2011. A Guide to Old English. 8th ed. Malden, MA: Wiley-

Blackwell.Miura, Ayumi. 2015. Middle English Verbs of Emotion and Impersonal Construct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ohlig-Falke, Ruth. 2012. The Early English Impersonal Constr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Momma, Haruko and Michael Matto. (eds.) 2008. A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Oxford: Wiley-Blackwell.Mugglestone, Lynda. 2012.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English. Update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valainen, Terttu. 2006. An Introduction to Early Modern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O’Keeffe, Katherine O’Brien. 1997. (ed.) Reading Old English Tex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Quirk, Randolph and C. L. Wren. 1957. An Old English Grammar. London: Methuen.Rohdenburg. Gunter and Julia Schluter. 2009. (eds.) One Language, Two Grammars? Differences

between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omaine, Suzanne. 1998.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IV: 1776-199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chneider, Edgar W. 2011.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eargeant, Philip and Joan Swann. (eds.) 2012. English in the World: History, Diversity, Change.

London: Routledge.Sherk, Bill. 2004. 500 Years of New Words: The Fascinating Story of How, When, and Why Hundreds

of Your Favourite Words First Entered the English Language. Toronto: Dundurn.Singh, Ishtla. 2005. The History of English: A Student’s Guide. London: Hodder.Smith, Jeremy J. 1999. Essentials of Early English. London: Routledge.Smith, Jeremy J. 2007. Sound Change and the History of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Smith, Jeremy J. 2009. Old English: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Taavitsainen, Irma, Merja Kyto, Claudia Claridge and Jeremy Smith. (eds.) 2015.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Expanding Electronic Evid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Van Gelderen, Elly. 2006.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Van Kemenade, Ans and Bettelou Los. 2009 [2006]. (eds.) The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Malden, MA: Wiley-Blackwell.Van Ostade, Ingrid Tieken-Boon.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Late Modern English.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Watts, Richard and Peter Trudgill. 2002. (eds.) Alternative Histories of English. London: Routledge.Williams, Joseph M. 1975. Origin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A Social and Linguistic Histor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Wright, Laura. 2000. (ed.)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English, 1300–1800: Theories, Descriptions,

Confli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58

Page 26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审 定 人:范莉编写日期:2014.11

259

Page 26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29 中日语言文化对比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Japa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方向选修课。通过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历史发展、相同和差异、相互影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了解各个不同

历史时期中日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及发展状况,尤其是通过深入研究日本吸收中国语言文化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形成日本特色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明确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及特征,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使学生对中日两国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硕士生的文化素质和业务修养,并提高其运用比较方法的水平。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是在修完了日语专业本科日本概论、日本文化、日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基础、日本历史等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的选修课程。适用于日语专业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日语言文化对比》的教学内容按广义文化的概念安排,即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层次,并结合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情况。但以语言的对比为重点。时间上则以我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日本的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前期为上限,下限为 20 世纪。

1.中日物质的文化(4 学时)2.中日制度的文化(4 学时)3.中日精神的文化(4 学时)4.中日语言文化的对比(16 学时) 中日语言发展史(2) 中日文字、词汇的对比(6) 中日语法对比(4) 中日敬语表现的对比(4)5.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语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以讲授为主,再加上课堂讨论。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课后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写出总结报告,了解中日语言文化的异同和中日交流的现状。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考查形式(70%)来考核,适当加入考勤和课堂表现(30%)要求学生写出一篇 5000字左右的中日语言文化对比方面的研究性论文。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

文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中国近代文化史』张昭军,孙燕京 主编,中华书局出版,2012 年

260

Page 26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2] 『日语语言学』翟东娜主编,林洪、潘钧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3] 『応用社会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ダニエル・ロング・中井精一・宮治弘明 世界思

想社出版 2001 年

[4] 『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年[5] 『対照言語学』石綿敏雄・高田誠 おうふう出版 1990 年

[6] 『中国文化史』冯天瑜,杨华,任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7] 『社会言語学の方法』ブリぎッテ・シュリーベン=ランゲ著、原聖+糟谷啓介+李守訳

三元社出版 1996 年

[8] 『日本文化论的变貌』青木保著,中央公论社,1990 年。[9]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 庄智象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年[10] 『現代言語学入門1 言語学の方法』郡司隆男・坂本勉 著 岩波書店出版 1995 年

[11] 『日本と中国―相互誤解の構造』王敏著 中公新書出版 2011 年

[12]『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1~5 辑』,日本文化研究所 编,学苑出版社,2004 年[13]『日本历史与文化』 贺静衫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年[14]『日本列島の文化史』伊東俊太郎等编,研究社,1976 年

[15]『日本列島の文化史』伊東俊太郎等编,研究社,1976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陈咏梅审 定 人:段克勤 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61

Page 26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09030 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Nature Writing and Eco-Criticism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在学生已有的英美文学研究基础上加入生态批评元素,在对自然文学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生态批评的方法、视角,研究生态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自然文学与生态批评的融合。通过学习和研究,学生应掌握自然文学写作的基本主题和生态批评的基本方法,从生态角度进行文学研究和批评,并完成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相关论文。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以及从事生态领域研究的其他专业学生。预修课程:生态文学(本科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Lines Written in Early Spring and other poems (4 学时)诗人的自然观、生态思想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冲突

2、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 Heart of Darkness(4 学时)生态视角下的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西方殖民文化

3、亨利•大卫•梭罗 (Henry David Thoreau) : Walden(4 学时)分析梭罗的自然视角、自然与人的关系

4、罗伯特•弗罗斯特 (Robert Frost) : God’s Garden and other poems(4 学时)诗歌中的生态智慧:人看自然、自然中的人

5、加里•施耐德 (Gary Snyder) (4 学时)东方文化与生态平衡、荒野与文明

6、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Never Let Me Go(4 学时)文化碰撞中的自然与人、生态理论中的科技与人类

7、温德尔•贝里(Wendell Berry): A Timbered Choir: The Sabbath Poems 1979-1997, 1998(4 学时)从田园诗歌到现代牧歌、自然与宗教

8、罗伯特•麦克法兰(Robert Macfarlane): Mountains of the Mind(4 学时)大自然中的人类历史、宗教中自然与生态智慧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细读文本,完成相关准备作业,课上积极发

言,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课后认真完成相关论文。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考查课。要求学生平时上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相关课堂演示及作业,期末完成

262

Page 26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4,000(中文)或 2,500(英文)字以上的相关学术研究论文一篇。总成绩=出勤及上课参与(20%)+ 平时作业(30%)+ 期末论文(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DeLoughrey, Elizabeth and George B. Handley. Postcolonial Ecologies: Literatures of the Enviro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Clark, Timothy. 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Kroeber, Karl. Ecological Literary Criticism: Romantic Imagining and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Huggan, Graham and Helen Tiffin. Postcolonial Ecocriticism: Literature, Animals, Environment London: Routledge, 2010.

Mckuick, James C. Green Writing: Romanticism and Ecology. New York: St. Martin’s, 2000.Bate, Jonathan. “Romantic Ecology Revisited.” in Wordsworth’s Circle. vol. 24, issue 3 (1993): 159-

62.Hess, Scott. William Wordsworth and the Ecology of Authorship: the Roots of Environmentalism in

Nineteenth-century Culture. Charlottesvill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12. Simmons, Allan.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A Reader's Guide. London: Continuum, 2007.Watts, Cedric Thomas. Conrad's Heart of Darkness: A Critical and Contextual Discussion.

Amsterdam: Rodopi, 2012.Thomas J Lyon. The Incomparable Land: A Guide of American Nature Writing. Milkweed Editions;

Revised edition, 2001.James Mclntosh. Thoreau as Romantic Naturalist: His Shifting Stance toward Nature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4. Henry David Thoreau. 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 Empire Books. 2012.

Robert Frost,The Poetry of Robert Frost: The Collected Poems. Etd. Edward Connery Lathem, Holt Paperbacks, 2002.

Lea Newman, Robert Frost: The People, Places, and Stories Behind His New England Poetry, New England Pr Inc, 2000.

Abbey, Edward. “Shadows from the Big Woods” in The Journey Home, New York: Dutton, 1977.Snyder, Gary. The Practice of the Wild, New York: North Point Press, 1990.Cheever, John. 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 New York: Knopf Doubleday Publishing Group, 2011.Berry, Wendell. The Gift of Good Land.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 1981.Ryan, Thomas. Animals and Social Work: a Moral Introduction.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Cain, Clifford Chalmers. An ecological theology: re-understanding our relation to nature.

Lewiston: Edwin Mellen Press, 2009.Dalton, Anne Marie and Henry C. Simmons. Ecothe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hope.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Horrell, David G. The Bible and the environment: towards a critical ecological biblical theology.

London: Equinox Pub. Ltd., 2010.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南宫梅芳审 定 人:史宝辉

263

Page 26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64

Page 26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31 国际会议英语交流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国际会议英语交流课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英语实用技能的选修课。本课程从“交流”的视角出发,以学术交流为语用语境,注重语言能力与学术交流技能的训练。本课程按照学术交流技能划分单元,每个单元均有明确的技能训练目标。通过丰富的范例构建出学术交流的真实场景,学生能够了解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的有关程序和规则,掌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所需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学术交流 ,从而自如应对国际性学术会议中要点记录、讨论、提问及即席回答问题、宣读论文等学术活动,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英文讲座要点速记(4 学时)2、英文展示技能训练(4 学时)3、会议信息、论文征集与提交(4 学时)4、预读试讲、演讲准备(4 学时)5、宣读论文及学术会议发言技能训练(4 学时)6、现场提问和即席回答问题技巧(4 学时)7、参与讨论和会下交流(4 学时)8、求职求学英文面试问答(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师讲授、小组讨论、模拟练习和学生展示相结合。要求学生课上积极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

论,高质量完成会议模拟中论文展示、提问及即席回答、讨论等环节的活动。五、考核办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考试采取口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口试题型为:听力理解与笔记速

记,模拟情景对话、问答等,重点检查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和不同场合的应变能力。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表现和课堂展示,会议模拟等多项内容。平时成绩 60%, 期末考试40%。 六、参考书籍及教学参考书1. 《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学术交流英语》郭继荣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贾卫国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 《学术交流英语》刘常华、肖振风和许迪主编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4.《研究生创新教育系列教材:学术交流英语》郭继荣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65

Page 27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5.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王慧莉,贾卫国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 《科技论文写作》吴江梅,黄佩娟编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吴增欣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66

Page 27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3009032 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Academic English Reading and Transl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是各专业研究生(硕士、博士)的一门语言技能类全校公共选修课。针对研究生阅读及翻译专业文献的需要,本课程依据语言实际应用的原则,选用近几年国外出版的带有典型学术英语特色的杂志、报刊和书籍为语言素材,通过各种语言练习的设计和安排,将学术英语阅读和翻译两项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体,互相补充,旨在培养学生学术英语阅读与翻译等各专业通用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通过学习和大量练习,学生应在原有英语水平的基础上掌握更高层次的技能,包括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准确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熟悉各种学术出版物的内容和体系、掌握学术英语翻译方法、了解学术领域英汉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准确地进行翻译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所有各专业研究生(硕士、博士)。无预修课程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阅读主题:经济焦点(4 学时)概述阅读策略: 有目的性地选择阅读材料;利用具体策略进行有效阅读;深入理解句子及段落;文本分析翻译技巧:增词法

2、阅读主题: 学术成就(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预测文章内容;选择性阅读;分析作者写作意图;批判性阅读翻译技巧:减词法;英语动词的翻译

3、阅读主题: 早期人类发育(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寻找关键词;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归纳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翻译技巧:词性转换(英语名词、形容词与汉语动词的转换;英语介词与汉语动词的转换)

4、阅读主题: 环境问题(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略读获取文章大意;具体查阅细节;推断作者写作意图;比较两篇主题文章的异同点翻译技巧:从句的转换;从句和短语的转换

5、阅读主题:统计学 (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检索性阅读;学习辨别主要及次要信息;归纳要点;描述及推断数据翻译技巧:语序倒置;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转换

6、阅读主题:人类活动及气候变化(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辨认主题句和支持句;根据记忆回忆文章内容;细节阅读;读懂图形和图表

267

Page 27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翻译技巧:数字的翻译方法

7、阅读主题:地球村(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核对预测信息是否准确;分析标题、副标题和其他正文中显示的信息;做阅读笔记;比较作者与自己(作为读者)的观点翻译技巧:前缀的翻译方法

8、阅读主题:农业技术(4 学时)阅读策略培养:灵活运用所学阅读技巧;案例研究阅读翻译技巧:科技文章题目的译法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师讲授与学生口笔头练习相结合。课上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发言,勇于提出自

己的观点,展开讨论。由于某些阅读文章篇幅较长,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复习,完成相关阅读及翻译作业。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课。总评成绩=考勤(10%)+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20%)+闭卷考试成绩(6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杨芳,《学术英语阅读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2. 李健,《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 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年。3. 罗立胜,《新编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 学术综合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年。4. 黄庆欢,唐洁,《实用学术英语阅读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年。5. Brown, K & Hood, S,《大学学术英语读写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刘真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268

Page 27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7009001 专业学位英语一外Graduate English

48 学时(其中,讲授: 48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由学术论文写作和农林英语两部分组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术论文语言特点、篇章结构、写作要求和学术规范,了解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特点和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获取学术信息、进行学术创新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撰写、发表学术论文并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术领域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各学科学生共同关心的农林前沿信息为语料,通过互动式课堂活动,培养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科技文章阅读,研讨和宣读学术论文的技能。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基础,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学术论文写作(16 学时)第一章 学术论文概述及学术信息检索。(2 学时)第二章 学术论文题目及篇章结构。(2 学时)第三章 论文摘要写作。(2 学时)第四章 论文写作基本要素。(8 学时)

第五章 参考文献和注释规范。(2 学时)第二部分:农林英语(32 学时)

课程内容包括城市农业、林业管理、湿地、生物多样性、食品安全、低碳农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园林建筑、生态文学十个主题。考虑到选课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学术背景不尽相同,选取的课文力争做到热点和科普性兼备。开学初,每班经协商,根据选课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 8个单元学习,各班不必完全相同。根据互动假说理论,本课程采用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阅读课文、听力练习等语言输入先导活动,帮助学生搭建基本的语言框架。然后,通过翻译,口语,写作等语言输出活动来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配有适量的科研论文写作和语言技能练习。在了解较新的信息和概念的同时,弥补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不足。同时,以教材各章节的主题组织展示、研讨、辩论、小型会议等各种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资料搜索、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

本部分课程包括两大模块,第一个模块以听说训练为主,包括 16 学时。要求每个学生做一次课堂口语展示,主题必须涉及与专业相关的话题,要求掌握学术会议演示的基本技能,能清晰地阐释自己的观点、论据、结论,体现一定的学术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个模块以阅读和写作练习为主,包括 16 学时,以各单元主题内容为依托,进一步加强学术英语运用能力。在两种形式的教学环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269

Page 27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术论文写作教学突出任务式教学方法,围绕学术论文的篇章结

构和语言特点布置切实可行的写作任务,通过互动式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写作任务,建立撰写英文学术论文的信心。同时,强调对学生阅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以现代农林科技主题为内容依托,通过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语言输出,通过课堂展示、分组讨论、课堂问答等环节模拟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学术英语运用能力。五、 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课堂参与、论文摘要撰写和期末学位考试三部分相结合的方法,满分 100 分。其中课堂参与 40%,论文摘要撰写 10%,期末学位考试 50%,具体要求如下:

1. 课堂参与 40%,其中课堂出勤 10%、平时作业 15%、课堂展示 15%;学生出勤率不满 2/3取消考试资格。平时缺勤一次扣一分,迟到早退一次扣 0.5 分。2. 论文摘要撰写 10%,论文摘要用英语撰写,论文选题可涉及与专业相关的自主研究学术论文 、相关专业文献综述、新书评介或最新期刊论文评论等形式。3. 期末学位考试即北京市研究生英语学位统考,卷面满分 100 (60 分为及格线),占总成绩的50%。学位考是对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水平测试,旨在促进学生的综合英语各项技能的提高。考试题型如下:听力理解(20 分)、词汇和语法(10 分)、完型填空(10 分)、阅读理解(30 分)、汉译英 (10 分)、英译汉 (10 分)、写作(10 分)。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 吴江梅、黄佩娟,2013,《科技论文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 史宝辉、吴江梅、刘真,2013,《现代农林英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 庞继贤,2011,《英文研究论文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4. 秦秀白、高洊波,2004,《英语学术论文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5. 刘振聪、修月祯,2013,《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 马莉,2011,《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及语体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7. Bailey, S. 2011. Academic Writing: A Handbook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Routledge.8. Winkler, A.C. & J. Metherell. 2008. Writing the Research Paper.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9. Slade, C. & R. Perrin. 2011. Handbook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i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10. Day, R. A. & Babara, G. 2006. 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编 写 人:李 芝 审 定 人:史宝辉

编写日期:2014.6.3

270

Page 27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7009010 文学翻译Literature Translation

64 学时(其中,讲授: 6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4 学分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翻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分为文学翻译和典籍英译两大部分。文学翻译部分以培养学生文学翻译的基本技巧和修养为目标,以中国文学英译与英语文学汉译两种翻译为蓝本,帮助学生以对比的方法从英汉两种文学的各个层面研究文学翻译的方法和规律,并在学习中提高对中英两种文学语言和文化的鉴赏能力,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典籍英译部分旨在系统讲授中国文化典籍的内容及其翻译方法,培养学生对我国典籍的阅读、理解、吸收和阐释能力,并通过译本对比、翻译实践等手段,训练学生熟练使用英文阐释中华典籍,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际化。分专题、历时性介绍中国文化典籍及其英译情况,从远古神话起,至近现代经典文献止,与翻译策略相结合,在阐释中华典籍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该课程第二部分“典籍英译”与必修课“中国语言文化与翻译”相辅相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

面交互探索中国文化阐释和典籍翻译。适用于翻译硕士、英语语言文学类学术研究生的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学习。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部分:文学翻译 (32 学时)

1. 文学翻译的概念、基本原则和我国文学翻译的发展(2 学时)2. 源文本的解读(I)——文本意义与翻译(4 学时)

(1)指称意义 (2)形式意义 (3)联想意义 (4)相关翻译练习:Of Studies (excerpt);Pride and Prejudice (excerpt);《中年人的寂寞》(节选)

3. 源文本的解读(II)及——文本形式(4 学时)(1)语言形式与文学体裁

(2)叙事方式 (3)修辞手法与文学风格 (4)相关翻译练习:The Portrait of a Lady (excerpt);《济南的冬天》(节选)

4. 源文本的解读(III)——读者的角色与文化内涵(4 学时)(1)翻译的归化

(2)翻译的异化 (4)相关翻译练习:Three Days to See (excerpt);《荷塘月色》(节选)

5. 文学翻译中的主体能动性(4 学时)

271

Page 27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1)语言的创造——弥补语言空缺

(2)文学的创造——创新文学形式与修辞格式 (3)弥补文化空缺 (4)相关翻译练习: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excerpt);《白杨礼赞》(节选)

6. 文学翻译实践——诗歌翻译(2 学时)(1)英美经典诗歌汉译赏析

(2)中国现代诗歌英译赏析7. 文学翻译实践——小说翻译(6 学时)

(1)英文小说汉译 (2)中国现当代小说英译 (4)相关翻译练习:Vanity Fair (excerpt);Ulysses (excerpt);《围城》(节选);《二马》(节选)

8. 文学翻译实践——散文翻译(4 学时)(1)英文散文汉译

(2)中国现当代散文英译 (4)相关翻译练习:Walden (excerpt);《谈结婚》(节选)

9. 文学翻译实践——戏剧翻译(2 学时)(1)英文古典、现代戏剧汉译赏析

(2)中国戏剧英译赏析第二部分:典籍英译 (典籍英译)

1. 绪论: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理论与方法,典籍的定义与划分,英译的策略与技巧。( 2 学时)

2. 文化起源:上古神话、《易经》、先秦寓言。(2 学时)3. 诗骚并举:《诗经》、《楚辞》。(2 学时)4. 道家言说:《道德经》、《庄子》。(2 学时)5.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2 学时)6. 百家选粹:法家、墨家、名家、纵横家言论。(2 学时)7. 史家绝唱:《史记》的评述与翻译。(2 学时)

8. 魏晋传记:陶渊明散文、《世说新语》。(2 学时)9. 文论诗品:《典论》、《文心雕龙》、《沧浪诗话》。(2 学时)

10. 唐朝诗歌: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2 学时)11. 唐宋散文:唐宋八大家。(2 学时)12. 宋词精选:婉约派与豪放派。(2 学时)13. 元曲杂剧:四大悲剧,四大爱情剧。 (2 课时)14.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2 课时)15. 近现代经典:康梁,辛亥,五四。(2 课时)16. 结语:典籍英译在新时期的现状、发展和前景。(2 课时)

272

Page 27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文学翻译部分将理论学习,样品分析,翻译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认真进行翻译练习,即:在深入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分析中英两种文学的差异,练习文学翻译。典籍英译部分注重课堂讲授、双语阅读与翻译实践三者结合,要求学生在熟读并理解中华文化典籍的基础上,能用英文阐释、编译典籍中的思想与观点。课堂上主要通过译文对比、译例分析、学生口头陈述、作业等方式进行典籍英译训练。要求学生博览华夏典籍(中英文双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中国典籍阐释与翻译的实践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文学翻译与典籍英译部分分别考查,各占一半分值。其中文学翻译部分课堂讨论 30%,平时作业 30%,期末考试 40%。典籍英译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 30%,期末考试(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占 50%。平时成绩评估的是学生课堂陈述与翻译实践作业的表现,期末考试以闭卷方式考察学生阐释、翻译文学和典籍文本的实际能力。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文学翻译部分参考书目:

[1] 《高级文学翻译》,胡显耀、李力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2] 《中外文学经典翻译教程》,王宏印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3] 《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孙致礼主编,译林出版社,2009 年。[4] 《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许钧等著,译林出版社,2001 年。[5]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李文革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6] 《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7] 《傅雷谈翻译》,傅雷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年。[8] 《文学经典的翻译与解读》,郭延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年。[9] 《外国文学翻译史》,査明建、谢天振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0] Austen, Jane. Pride and Prejud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11] J.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年。[12] J.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张经浩译,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 年。[13] J. 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孙致礼译,译林出版社,2002 年。[14] Joyce, James. Ulysses. New York: Penguin Books Litd. , 1986.

[15] J. 乔伊斯,《尤利西斯》,萧乾、文洁若译,译林出版社,1996 年。[16] Donne, John. Collected Poems of John Donne,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9.[17] 《英国玄学诗鼻祖约翰・但恩诗集》,傅浩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 年。[18]Nameless Flowers---Selected Poems by Gu Cheng, Trans. by Aaron Crippen, New York: George Braziller Inc., 2005.

[19] 《顾城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20]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包昂编著,外文出版社,2004 年。[21] 《二马》,老舍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年。[22] Ma & Son, Lao She, trans. by Jean James, San F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Inc., 1980.[23] Mr. Ma & Son: A Sojourn in London, Lao She, trans. by Julie Jimmerson, Phoenix Books: 1980.

273

Page 27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24]The Two Mas, Lao She, trans. by Kenny Huang & David Finkelstein,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 1984.

典籍英译部分参考书目:1. 建议教材:[1]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王宏印编著,北京:外研社,2009 年。[2] 《中国典籍英译》,汪榕培、王宏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年。2. 参考资料:[1]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rans. by James Legge, KESSINGER PUB LLC, 2010.[2]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Deeds and Sayings of the Master Teacher, by Confucius, trans. by Charles F. Horne , Kessinger Pub LLC, 2010.

[3] Mencius,by Mencius , trans. by D. C. Lau, PENGUIN GROUP, 2005.[4] Tao-Teh King or Book of the Virtues of the Tao, trans. by James Legge, KESSINGER PUB LLC, 2010.[5]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by Pu Songlin, trans. by Herbert Giles, Penguin Classics, 2006.[6] The Story of the Stone, David Hawkes. Penguin Literature, 1973.

[7] 《红楼梦》(汉英对照),曹雪芹、高鹗著,杨宪益、戴乃迭译,外文出版社,2006 年。[8] 《诗经》(汉英对照),许渊冲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9 年。[9] 《楚辞选》(汉英对照),屈原著, 杨宪益译, 外文出版社,2004 年。[10] 《史记选》(汉英对照),司马迁著, 杨宪益 等译, 外文出版社,2004 年。[11] 《唐宋词一百首》(汉英对照),许渊冲编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年。[12] 《典籍英译研究》,汪榕培、李正栓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3]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以 <庄子>英译为例>, 黄中习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3. 相关网站:[1] 典籍英译网 http://www.en84.com

[2]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典籍英译资料:http://library.duke.edu/research/subject/guides/chinese_studies/internet_resources/

chinese_classics_in_translation.html

[3]大连理工大学典籍英译研究所 http://fld.dlut.edu.cn/djyy.asp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南宫梅芳、朱红梅、李芝

审 定 人:史宝辉 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74

Page 27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7009011 应用翻译Applied Translation

64 学时(其中,讲授: 6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4 学分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外事笔译部分,二是高级汉英笔译部分。该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旨在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外事翻译与汉英翻译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独立从事该类翻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分别详细阐述该课程两个部分的性质和目的、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及要求、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方式及要求、考核办法以及参考书目等内容。

一、外事笔译部分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Affair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外事笔译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外事翻译是外语学院为英语翻译硕士研究生(MTI)开设的必修课程的一部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教学大纲的设定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原则,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导向。该部分课程坚持以翻译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以英汉语言对比为基础,以适当的应用型翻译理

论为指导,通过正规、系统的讲、练、评三个环节,为学生打开思路,培养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之上的外事翻译技能,使学生能较为熟练、全面地掌握外事笔译技巧及规律,了解外交实践中常用的各类外交文书的特点、用途;熟悉文书英语,掌握相关词汇、专门术语和不同文体、不同题材的翻译方法,能将原文译成通顺流畅,准确得体的译文。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作为翻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综合文化素养,如明确的政策观念,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等,培养外事活动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部分课程的预修课程为翻译概论,适用翻译硕士专业及翻译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硕士。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为外事笔译,分为英汉笔译和汉英笔译两大部分。课堂教学活动突出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大量英汉互译实践和分析讲评为主要教学环节。教学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 外事翻译概述:中国外事翻译史简介,外事翻译的性质、特点、种类及标准,外事翻

译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外事翻译者必备的素质。(4 学时)第二章 外事翻译中的机构、组织及专题词的译法:世界机构、组织名称的翻译,中国政府机

构名称及人员称谓的翻译,外事翻译中的专题词,汉英外交政治词汇。(6 学时)第三章 外交文书的翻译:外交公报、外交声明、外交宣言和白皮书的翻译。(8 学时)第四章 涉外文书的翻译领导人发言稿的翻译,涉外合同及委托书的翻译,外事访问日程表及

275

Page 28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名片的翻译。(8 学时)

第五章 涉外文函的翻译:涉外邀请函和请柬的翻译,涉外介绍信与聘请函、祝贺、感谢、慰问等文函的翻译。(6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1. 本部分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采用课堂讲授、翻译实践、讲评与讨论的学习方

式;2.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性学习模式,鼓励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听课—练习—

讲评—讨论—作业等多种良性互动方式,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领域笔译工作能力;3. 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中英文语言功底,同时还应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意

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较强外事专业知识和双语转换能力,能独立完成专业领域的笔译工作。五、考核办法

本部分课程考核方式为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 10%,平时成绩 30%,期末考试 60%。平时成绩评估的是学生课堂展示与翻译实践作业的表现,期末考试以开卷方式考察学生外事翻译能力。最后成绩占整个课程的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自编讲义1)姜秋霞,2011,《外事笔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姜秋霞,2011 《实用外事英语翻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3)涂和平等,2008 《外事翻译理论与实践》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4)何刚强.2009,《笔译理论与技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5)冯庆华,2002,《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戚修斌,1996,《涉外英语写作与翻译技巧 》,北京:石油大学出版社。

二、高级汉英笔译部分Advance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高级汉英笔译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汉英笔译技能训练,学生能够深刻意识到职业翻译人才的

知识结构,包括双语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技能知识。在翻译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学生应适当了解应用型翻译理论(如翻译的符号学视角),以认知翻译、学习翻译和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应掌握词语的英译,如专名英译、词组英译、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英译;句子英译,如主谓语选择、语序的改变和衔接方式的调整;文本英译,如科技文本英译、新闻文本英译、序言文本英译、旅游文本英译 、议论性文本英译等。二、预修课程 本部分课程的预修课程为翻译概论,适用翻译硕士及翻译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硕士。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276

Page 28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第一章 翻译的符号学视角简介。(2 学时)第二章 词语的英译:专名的英译,包括人名英译,地名英译,旅游景点英译,书名英译,术

语英译,影片名称英译等。了解专名是人们用语言符号对客观事物的命名,在一定的社会文化中通常是约定俗成的,学会上述专名的英译方法,如音译法、汉语拼音法,英文翻译法、直译法、意译法等。(2 学时)

第三章 词语的英译:词组的英译,包括四字词组的英译。了解汉语词组的语义关系,如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定心词组、状心词组、心补词组等,掌握相对应的词类转换、语序改变、主动变被动、静态变动态、动态变静态的翻译方法。(2 学时)

第四章 词语的英译:即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英译,(1)词语的文化身份,审美干涉,政治干扰,伦理干预等。通过例子阐明英译方法,如音译法、直译法、音译加解释法以及多法并用,学会中国文化特色词语的基本英译技巧。(2)中国政治领域词语的英译,中国教育领域词语的英译。学会采用音译、直译、意译加直译、解释或加注等方法来对中国特色的词语进行英译,尤其是中国政治领域词语和教育领域词语的英译。(4

学时)第五章 句子的英译:主语的英译,包括如何选择原句的主语做主语,如何选择原句中别的成

分做主语,如何添加主语。通过学习例句,弄清楚汉语句子与英语句子的差异,即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语言,而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从而理解选择恰当的主语和与之匹配的谓语是译好句子的关键,学会上述选择主语的三种方法。(2 学时)

第六章 句子的英译:谓语的英译,包括如何使用原句中的谓语动词,如何在原句的谓语部分挑选与主语和全句语义最密切的词语并进行英语的主谓习惯搭配,如何根据句法要求补充谓语,如何顺应主语确定谓语。通过学习例句,弄清楚汉语句子中谓语的使用及其跟主语的关系与英语句子中谓语的使用和跟主语的关系的区别,学会上述选择谓语的方法,掌握谓语动词和其它词语的搭配方法,以达到构建目的句主谓语义轴的目的。(2 学时)

第七章 句子的英译:语序,即从四个方面比较并了解汉语和英语的基本语序规律,包括时序律、范围律、主客律和表里律、以及因果律,句子层次翻译语序的改变。通过学习例句,学会仔细分析源语语段或文本的语法,理解言语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捕捉作者的语用意图,最终按英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成文。(2 学时)

第八章 句子的英译:衔接的处理,即衔接方式的调整,包括指称衔接,逻辑衔接,词汇衔接。理解衔接既是连接句子的重要方式,也是文本通顺、语义连贯的重要保证。被衔接的句子及其成分之间存在的语义关系是衔接的基础。学会上述三种衔接方式,此外,英译时注意考虑词语的自然搭配,如主语和谓语的搭配、动词和名词的搭配、英语动词短语中的动词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以及同义词的使用。(2 学时)

第九章 文本的英译: 科技文本的英译,即根据专门科学文本和通俗科学文本在文体、语式、社会功能和语言风格方面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专门科学文本语

277

Page 28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言规范正式、无人称、陈述客观准确、专业术语性强、文体朴实、词语具有单义性、比较严格地按语法行文、结构严密。通俗科学文本语言通俗、生动而有趣味,讲述的科学知识正确无误,科学现象的描述形象化、具体化。(2 学时)

第十章 文本的英译:新闻文体的英译。了解新闻文本的特点,如时效性、源语文本的出错现象、文体的倒金字塔结构或列表式结构,遵循英语新闻的 ABC写作原则进行英译。弄清全译本和编译本的区别。(2 学时)

第十一章 文本的英译:序言的英译,为了使目的语文本符合目的语规范,译者必须作很多调整,如结构的调整、 信息的增删、主语谓语的选择、语序的改变、词语的选择、衔接手段的调整等。(2 学时)

第十二章 文本的英译: 弄清旅游文本的特征、功能及其结构(三级主题),学会用不同方法突出不同的主题信息,善于甄别事实性、描述性、评价性、文化性、召唤性、美学、风格和附加提示性等八类信息,以决定对源语文本的取舍和调整,最终有效地提高旅游翻译的可接受性。(2 学时)

第十三章 文本的英译:议论文的英译要弄清楚这类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描述、议论、有感而发的文学文本特点,了解其语言锤炼、措辞讲究、抒写自由的语言特征,采用结构调整、 信息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语序的改变、衔接手段的调整、以及保留节奏等方法,以达到创造出韵味醇厚的目的语文本的目的。(2 学时)

第十四章 编译:了解编译是媒体采用最多的新闻翻译方法,它通过增删、修改综合源语文本信息,使其信息更集中、更精炼,传播效果更好。学会分析源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结构、标题、导语和信息,并进行对比,以便编译出较好的编译文本。(4 学时)

四、学习方式及教学要求本部分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翻译错误分析以及翻译作业讲评等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讲授中学习各种英译方法,在案例分析中学习各种方法的实际应用,在讨论中加深对各种方法应用的理解、提出疑问、探讨解决办法,在错误分析中明晰中国人最易犯的错误以减少或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在翻译作业和作业讲评中巩固和提高翻译水平。五、考核办法

本部分课程考试应该全面反映本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包括:出勤:10%;平时作业:30%;考试(闭卷加开卷):60%。最后成绩占整个课程的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Pinkham, J. 2000. 《中式英语之鉴》,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陈宏薇, 2009,《高级汉英翻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注: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系列教材)。3) 陈宏薇, 李亚丹,2010,《新编汉英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注: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 陈宏薇, 李亚丹,2010,《新编汉英翻译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78

Page 28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5) 冯庆华,2010,《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 何刚强,2009,《笔译理论与技巧》,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注:全国翻译硕士专

业学位(MTI)系列教材)。7) 宋天锡,袁江,袁冬娥,2000,《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8) 王逢鑫,2008,《中国人最易犯的汉译英错误》,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9) 许建平,2000,《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0) 杨晓荣,2008,《汉英翻译基础教程》,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1) 庄绎传,2002,《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2) 仲伟合,邓燕玲等,2006,《汉英口译新词速查》,北京:科学出版社。13) 曾城,2002,《实用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黄晓玉 李芝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 日

279

Page 28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9012 《世界文明史》读译History of World Civiliz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翻译专业硕士(笔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2. 课程目的:本课程主要讲述世界文明自诞生至今的发展演变历程,注重历史上重大事件和文

化现象,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艺术等领域。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利用教师讲解,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讨论、史料阅读、翻译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世界文明历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事件等做出准确、通顺、得体的英汉互译,培养学生广义的翻译能力,使学生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规律、不同文化心理,进一步掌握翻译技巧,提高双语的应用能力。

3.主要内容:分专题讲授西方文明的知识,并与翻译策略相结合,重点讲解各个不同专题所涉及的术语的翻译与本专题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二、预修课程无要求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前言及最初的文明(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

1)前言 什么是世界文明史2)最初的文明:古代文明的起源、传播和类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印

度文明;中国文明通过前言的讲授,使学生对世界文明史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同时讲明本课程的特点和

学习方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传播及其类型,重点能够掌握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起源、特点及其在古代世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进行“埃及文明:尼罗河的赠礼和相关题材的中国文明”的英译汉练习。

2. 古希腊罗马文明(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古希腊文明:荷马和荷马时代的希腊;希腊城邦时代;古典希腊的文化与社会2)希腊化世界:马其顿的兴起与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化王国的世界;希腊化世界的文化;希腊化世界的宗教;古希腊独特的文明贡献

3)古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罗马世界的社会与文化;罗马共和国的衰亡;罗马帝国;帝国早期罗马的文化与社会;古罗马独特的文明贡献;罗马世界的消亡与中世纪文明的兴起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时期国家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概况,熟悉古希腊罗马文明

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重点掌握希腊、荷马文化及其古罗马文化,了解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相同点及不同点,选取“莱库古改革”这一小节的翻译实践,从这篇翻译文章中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熟悉斯巴达城邦所具有的特征。

3.中世纪的文明(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明:加洛林王朝;拜占庭文明;伊斯兰文明

280

Page 28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2)中世纪盛期欧洲社会的恢复与发展:城市和贸易的新天地;中世纪盛期的知识领域和艺

术世界3)王国的兴起与教会势力的壮大4)中世界的晚期:14 世纪的危机与分化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文明形成的过程、历史背景、意义和影响,熟悉中世界盛期的文学、经院哲

学、罗马式建筑等;中世纪晚期的百年战争、教会衰落的原因、意义及其影响;重点掌握中世纪早期的欧洲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过程、重要事件,同时,对“基督教和中世纪的文明”这一小节进行英汉互译练习。

4. 近代西方的崛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的开辟(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涵及特征2)意大利知识、艺术的复兴3)文艺复兴时期的教会4)马丁·路德和德意志的宗教改革5)新教改革的传播和社会影响6)新航路的开辟使学生了解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内容、代表人物及其著述、作品、思想意义及深远的历史影

响。熟悉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的社会影响,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背景、进程及影响;新航路开辟的起源及其社会影响,并且进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这一小节的翻译练习。

5. 走向新天地——科学革命和现代科学的诞生(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科学革命的背景; 2)天文学革命;3)医学和化学的进步4)现代科学起源中妇女所起的作用5)笛卡尔、理性主义以及关于人类的新观念使学生了解科学革命的背景、医学及化学的进步。熟悉现代科学起源中妇女所起的作用,重

点掌握科学知识传播的方法,现代科学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及其意义,进行“帕斯卡尔:人在无限之中是什么”的翻译练习,同时进行有关中国科学革命相关题材的翻译练习。

6. 十八世纪的欧洲(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启蒙哲人和他们的观念,启蒙时代的文化与社会,宗教与教会2)18 世纪的欧洲国家,战争与外交,经济扩张与社会变迁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4)工业革命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理解十八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领域所发生的主要变革,熟悉这一时期重大历

史事件的过程及动因,掌握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在欧洲思想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启蒙运动之路”这一小节的英译汉练习。

7.十九世纪的世界文明(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

281

Page 28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1) 反动、革命与浪漫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的意识形态;1830 和 1848 年的革命,革命时期的浪漫主义情感

2) 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年代:意大利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加拿大的逐步形成,美国的奴隶制与内战

3) 进步时代的大众社会:19 世纪后半期工业繁荣的扩展,新的工业经济模式,大众社会的社会结构

理解十九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和革命,熟悉他们走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进程,以及十九世纪中后期大众社会的出现、人口和经济的增长以及城市环境的变化等,掌握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早期的社会主义等意识的产生、发展,以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在文学、艺术中的体现,进行“西欧:政治民族的发展”这一小节的翻译实践。

8. 十八、十九世纪的亚、非、拉 (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 印度:印度的传统社会;英国的影响;美国的影响;印度的民族主义2) 中国和日本:中国的开放;中国的改革与革命;日本的现代化;日本的扩张3)非洲:奴隶贸易;非洲的瓜分;欧洲的影响4)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种族上的欧化;政治上的欧化;经济和文化上的欧化了解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大发展,亚非拉诸国,也被纳入资本主义的范畴,大多

数成为或即将成为西欧、北美列强的殖民地。熟悉该时期亚非拉主要国家进行的改革与革命,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意义以及日中两国维新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有关近代中国题材的汉译英练习。

9.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世界(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 现代性、焦虑和帝国主义的时代:知识和文化的发展、新帝国主义的兴起,国际竞争和战

争的来临2)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根源,战争的三个阶段,战争的结束及影响3) 两次大战之间的欧洲:法国的绥靖政策,大萧条,威权主义与极权主义国家,两次世界大

战之间的文化和知识趋势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的政治、经济局势;熟悉一战的几个阶

段和战争的性质,即帝国主义的争霸斗争;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世界优势地位的影响和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局势和文化趋势;进行“新帝国主义兴起原因”这一小节的英译汉练习。

10. 二十世纪中、后期的国际世界(讲课 2 学时,翻译实践 1 学时)1)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前奏,战争的进程,战争的全球影响2)殖民地的革命与诸帝国的终止3) 大同盟、冷战: 冷战的发展,欧洲的重建与复兴,20 世纪中期的美国和加拿大,战后西

方世界的社会和文化4)当代西方世界:苏联和南斯拉夫的解体,欧洲的一体化,冷战的终结,今日西方文化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发展和结束的全部过程;熟悉并掌握二战中的重要事件及二战对世

界格局的影响。了解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欧洲的冷战;熟悉战后各殖民地国家进行的反帝国主义

282

Page 28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的斗争;掌握东欧和中欧进行的革命以及苏联解体的原因、影响。进行“冷战的全球化”与“恐怖主义时代”两小节的英译汉练习。

11. 二十世纪的亚、非、拉(讲课 1 学时,翻译实践 1小时)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三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和性质,对社会主义世界的影响,对不发达的第三世界的影响

2) 二十世纪的中国: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社会主义时期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源和性质,熟悉它对世界不同国家的影响,掌握全球化世界中面临的

新的全球问题。了解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掌握重大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和影响。进行现代中国题材的汉译英练习。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双语课程,理论部分主要讲授西方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主要事件和各个阶段的文化,实践部分主要以讲解、译文对比、练习和讲评为具体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双语互换能力,并为以后的翻译工作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该课没有后续课程,但对于研究生硕士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五、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通过平时考核、期末考试(闭卷)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习效果,评定学生的综合成绩。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提问作业),期末考试占 50%。考核范围涵盖上述所列课程内容。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建议教材1)Jackson J. Spielvogel. Western Civilization: A Brief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2. 教学参考书1)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修订本,2004 年版。2)杜兰主编,《世界文明史》,东方出版社,2003 年3)房龙[美],《人类的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年。4)吕思勉,《中国通史》,陕西师大出版社,2010 年。5)李世安等主编,《世界文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6) 张岂之,《中国历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7)张荫麟,《中国史纲》,中华书局,2009 年。8)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第 7版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0 年。9)[美]斯塔夫利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上下卷),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 1999 年。10)[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

1998 年。11) Brian Tierney, ed., Great Issue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Random House, New York, 1967.

12)Williams, Rebecca R. Meridians: Sources in World History. New York: Pearson Custom Publishing, 2009.

283

Page 28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梁艳春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时间:

284

Page 28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7009013 传媒翻译Translating for the Media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翻译专业硕士(全日制)研究生专业选修课。2. 课程目的:帮助学生从翻译的角度了解传媒英语的特点,通过利用真实传媒素材进行训练,

熟悉传媒词汇、语篇语法、传媒标题和导语、传媒消息、特写和评论等相关知识,掌握传媒英文中译的基本策略,对传媒中文英译的方法有所了解。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修读本课程前,学生应已完成英语专业、翻译专业本科阶段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及综合运用能力(跨专业报考MTI的学生应达到同等语言水平)。先修课程包括:翻译入门,翻译基础理论,英、汉双语互译实践,高级英语读写等;同时学生应修读完成《北京林业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位专业基础课程,如笔译理论及技巧,翻译概论等。

本课程主要面向北京林业大学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开设;其它专业硕士研究生如选修本课程,英、汉双语水平需达到较高水平。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传媒翻译概论(2 学时)什么是传媒翻译,传媒翻译的特点,传媒翻译的标准。2. 传媒英语语篇语法特点(4 学时)词汇特点,修辞特点,被动句,被动句翻译练习。3. 新闻导语的翻译(2 学时)背景材料的作用,中英文新闻导语的异同,导语翻译练习。4. 新闻标题的翻译(2 学时)标题的词汇、语法、修辞和形式特点,中英文新闻标题的特点比较,标题翻译练习。5. 翻译与数字有关的新闻(2 学时)数词、数量单位与带有数字的短语,复数形式与货币单位,如何表示增加、下降及不变,与数

字有关的翻译练习。6. 传媒长句的翻译(2 学时)英文长句翻译要领,英文长句翻译方法,常见英文词汇、短语翻译,英文长句翻译练习。7. 传媒消息的翻译(4 学时)消息的特点与中英文消息的区别,英文消息的中译,中文消息的英译,消息翻译练习。8. 新闻特写的翻译(4 学时)特写的种类与写作特点,中英文特写的区别,英文特写的翻译,特写翻译练习。9. 传媒评论的翻译(4 学时)传媒评论的特点,中英文评论的区别,英文评论的翻译,评论翻译练习。

285

Page 29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10. 传媒稿行文体例(4 学时)中英文传媒稿行文体例,专有名词的翻译,缩略语、缩合语的翻译,标点符号的处理,传媒翻

译常用工具书。11. 传媒文献翻译与编辑(2 学时)摘译,改写,文稿润色。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翻译实践+基于案例的互动研讨”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不少于 1000

英文单词的翻译实践任务。课堂教学将围绕当周翻译案例进行师生互动研讨,其中包括:教师讲评环节(教师指导点评并就学生译作分析);学生展示环节(学生就案例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翻译理念及策略运用展示);互动研讨环节(小组就案例译文讨论、润色、修改并展示译文终稿或陈述翻译过程报告)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在掌握中英文基本语篇翻译技巧的基础之上,熟悉传媒写作和传媒编

辑相关知识,了解英文和中文传播类文体的异同,初步养成从事跨文化传播学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便于以后进行相关领域的翻译工作。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末开卷考试+过程评估”形式进行考核。成绩评定比例:期末(50%)+ 周翻译实践(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 [10th edition], published by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td. 2012.

2. 国内外主流严肃媒体网站;国内外专业学术性研究机构网站及出版物;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同时,学生可课余自主选读以下文献:[1] 《英汉新闻翻译》,刘其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2] 《汉英新闻编译》,刘其中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3] 《新闻翻译教程》,张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年。[4] 《英语新闻的语言特点与翻译》,朱伊革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年。[5] 《报刊语言翻译》,张健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6] 《汉英时文翻译教程》贾文波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 年。[7] 《英语新闻写作》,H. Noonan 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年。[8] 《新闻英语分类词典》,林梅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年。[9] 《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 5版) 》,卡罗尔·里奇 (Carole Rich)著,傅玉辉改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10]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编著,外文出版社,2006 年。[11]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包昂编著,外文出版社,2004 年。[12] 《跨文化交际翻译》,金惠康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年。[13] 《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卢红梅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年。[14]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陈文伯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年。[15] 《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编著,上海外教社,2001 年。

286

Page 29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 编 写 人:柴晚锁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5/29

287

Page 29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9014 科技翻译Transl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选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主要涉及科技翻译理论,科技语言的语言及文体特点,科技翻译的基本方法,语序和词性的语用功能及英汉对比,词语的翻译处理,句子的翻译处理等。该课程侧重于方法论,着重探讨科技翻译的基本规律,旨在解决翻译实践中的难题。

2.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和掌握科技翻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际语料和文本的翻译实践,加深对科技语言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了解英汉科技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认识和掌握英汉、汉英科技翻译的规律和特点,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

3.主要讲授内容该课程讲授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英语文体与翻译,词义选择的准确性及其翻译,句式陈述的客

观性及其翻译,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翻译,数字、图表、句式的规范性及其翻译,篇章的逻辑性及其翻译,文本的程式化及其翻译。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凡英语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均可选修此课,无预修课

程的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科技英语翻译的标准、步骤和策略(4 学时)本章介绍科技语言文体的特征、功能和语境,科技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对比,科技文体的正式程

度,顺应目的语语境的选择,科技翻译的标准。重点是科技语言的语言特点,科技文体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以及科技翻译的标准、步骤和策略。

第二章 数字、图表的规范性及其翻译 (4 学时)本章讨论数字的表达及其翻译,以及图形与图表的表达及其翻译。重点是数字翻译的特点及翻

译方法,掌握常见图形与图表的类型、图表中的注释方式,以及图表描述的常见句式及其翻译方法。第三章 篇章的逻辑性及其翻译 (4 学时)本章讨论英汉科技文体的篇章架构对比及其翻译、以及文本的逻辑连贯、衔接及其翻译,

重点是英汉科技文体篇章架构的异同及翻译方法,文本的逻辑连贯及衔接方法以及翻译方法第四章 英文产品说明书及其翻译 (4 学时)本章讨论产品说明书的定义、产品说明书的文体和特点,重点是英汉产品说明书的语言、文本

特征及其翻译方法。第五章 科技英语词汇选择的准确性及其翻译(4 学时)本章讨论科技英语词汇的来源、分类及构词特征,科技英语词汇语义的确定及翻译,科技英语

词汇的认知隐喻及翻译。重点是科技术语的构词方法与特点,根据词汇的特征确定词义的方法,以

288

Page 29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及科技词汇的认知隐喻及翻译方法。

第六章 科技语言句式陈述的客观性及其翻译(4 学时)本章讨论英汉时态对比及其翻译,英汉语态对比及其翻译,英汉情态对比及其翻译,英汉语气

对比及其翻译。重点是主动句、被动句、判断句、无主句、惯用句式飞英汉互译的方法,以及祈使语气、虚拟语气的翻译方法。

第七章 科技语言句式结构的复杂性及其翻译(4 学时)本章讨论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以及英汉句式对比及其翻译方法,包括名词化结构、省略、倒装

割裂句式,以及形合与意合的对比及翻译、树形结构与线形结构的转换,语言单位的推移,句子成分的转换,语序调整,句界调整。重点是科技英语的句法特点以及语言单位推移的方法、句子成分转换的方法、语序调整的方法。

第八章 科技文本的程式化及其翻译(工程合同与招投标文件)(4 学时) 本章讨论英汉文本的程式化及其翻译,包括招投标文件的语言及文本特征及其翻译方法。英汉

产品说明书的语言及文本特征及其翻译方法,专利文献的语言及文本特征及其翻译方法。重点是以上三种科技文本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和文本结构特征及其翻译方法。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课包括科技翻译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并在讲解过程中,结合大量实例展开课堂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对某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求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对不同题材的英汉科技文本在语言特点、词句特点、篇章结构以及翻译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章内容进行翻译练习与实践。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考核形式,总评成绩由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40%(其中包括课堂练习 20%,出勤 2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蔡荣寿、朱要霞,2009。《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陈海庆、李新,2009。《布局谋篇:英汉篇章互译技巧》。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程爱民,1990。文学文体、科技文体及其翻译,《上海科技翻译》第 2 期。程洪珍,2003。英汉语差异与英语长句的汉译,《中国科技翻译》第 4 期。范东生,2000。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外国语》第 3 期。方梦之,2002。《翻译新论与实践》青岛:青岛出版社。方梦之,2003。《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青岛出版社。方梦之,2006。《科技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丁妮,2006。论招投标文件的英语结构,《中国科技翻译》第 3 期。傅勇林、唐跃勤,2012。《科技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郭建中,2004。《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2009。《非文学翻译(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系列教材)》。

北京:外研社。

289

Page 29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何刚强,2009。《笔译理论与技巧》。北京:外研社。贾文波,2004。《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姜望琪,2005。论术语翻译的标准,《上海翻译》第 S1 期。柯平,2004。《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长栓,2004。《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李健,2009。《科技英语阅读与翻译》(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北京:外研社。李青,2003。《新编英汉汉英翻译教程:翻译技巧与误译评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李颖玉、郭继荣,2008。《实用英汉互译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刘明,2001。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用分析及其翻译,《中国科技翻译》第 1 期。邱懋如,2000。《翻译学论文选》。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宋天锡,2005。《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孙致礼,2003。《新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严俊仁,2010。《英汉科技翻译新说》。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严俊仁,2010。《新汉英科技翻译-英汉/汉英》。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严俊仁,2010。《900 科技英语长难句分析与翻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严俊仁,2010。《新科技阅读与翻译-重点与难点解读》。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闫文培,2008。《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要义》。北京:科学出版社。杨伟慰,1999。英语科技论文中的时态问题,《外语教学》第 2 期。原传道,2005。英语“信息型文本”翻译策略,《中国科技翻译》第 3 期。王卫平、潘丽蓉,2009。《英语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与翻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萧立明,2002。《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曾剑平、况新华,2002。《翻译技巧与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赵桂华,2002。《翻译理论与技巧》。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赵萱、郑仰成,2006。《科技英语翻译》。北京:外研社。仲伟合,2001。《西方翻译理论》。广州:广州外语音像出版社。周俊清,1996。试论翻译中的语域取向,《中国翻译》第 4 期。Baker, M. 2004.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assnett, S. Translation Studie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Christina, S. 2007. Translation and Norms. 北京:外研社.

Dollerup, C.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Douglas, R. 2006.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北京:外研社.

Frank, A. 2006. Electronic Tools for Translators. 北京:外研社.Gentzler, E. 1993.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Routledge.

Geoffrey, S. 2006. A Practical Guide for Translators. 北京:外研社.

Gunilla, A. & Rogers, M. 2006. 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北京:外研社.

Gutt, E.  2004.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atim, B. &.Mason, I. 2001.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ickey, L. 2001.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90

Page 29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Lynne, B.,Cronin, M., Kenny, D., & Pearson, J. 2007. Unity in Diversity? Current Trend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北京:外研社.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Routledge.

Newmark, P.2001.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ewmark, P. 2001.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ida, E. A. 200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ida, E. A.& Taber, C. R. 2004.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Nord, C. 2001.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Peter, N. 2006. About Translation. 北京:外研社.

Roger, T. B. 2005.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秦洪武译)。北京:外研社。 Snell-Hornby, M.  2001.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teiner, G.2001.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Sylviane, G.,Lerot,J. & Petch-Tyson, S. 2007 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北京:外研社.

Toury, G. 2001.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Venuti, L. 2004.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Wilss, W. 2001.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健、常青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5 日

291

Page 29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9015 农林英语翻译Translation for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农林英语翻译是以农林为题材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研究生选修课程。随着高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英语在全球科技合作与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农林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分支。农林业是我国基础产业,其涵盖范围和影响巨大;此外,农林专业也是我校的特色专业。目前我国农林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越来越多,而熟知农林领域的高端英汉互译的人才却比较短缺。农林院校的MTI毕业生应具有农林院校特色,其毕业后进入农林各企事业单位工作更对口。开设此课程可使学生了解熟悉农林领域基础知识和该领域最新科技动态,更重要的是学习农林英汉语互译理论、不同文体和内容的翻译技巧,并通过一定量的实践翻译练习确实提高学生的农林英汉语互译能力,有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进入农林领域工作能更快、更容易熟悉并胜任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使学生掌握农林英汉语的篇章结构、语言、句法、词汇等方面的特征

进而培养其有效地阅读理解各类文体和题材农林类英语文章的能力。其次,由于科技文体专业性、客观性、规范性、准确性强的特征,以“信”(忠实)“达”(通顺)为指导标准,介绍农林英语翻译的各种具体技巧,在大量练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翻译农林类文章的能力。第三,分析典型长难句的英汉语语法特征和翻译,扫清阻碍学生阅读翻译中的难点。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此课对先修课程没有特殊要求。本课程适应于英语专业 MTI 和英语专业学术型研究生、本校的农林业领域专业如园林、林业、

生物、环境等想学习农林英汉语对比分析及提高其相关资料翻译能力的研究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分为 16周,每周 2 学时完成。周次 话题 文体 翻译规律

英译汉1 造园理念 文献研究论文 文体的定位2 森林经理新方法 课本 主题与述题3 林业机械 广告 归化与异化4 食品安全 报告 长句中的并列词5 碳汇 科普文章 长句的处理6 信息技术应用 实证研究论文 被动语态与无主句7 木材加工 应用文 短语的顺序8 食品安全 新闻 逻辑关系

汉译英

292

Page 29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9 林业研究 简历与推荐信 篇章与语气10 退耕还林 报告 流水句的处理11 林业产业研究 实证研究论文 名词指代与重复12 园林规划设计 文献研究论文 背景知识的查阅13 植物形态 专著 术语的表达14 环境理念演化 专著前言 冗余表达的简化15 动物习性调查 调查报告 篇章和语言的规范16 生物技术 展板说明 灵活的再创造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1. 以真实语料作为语言输入,以个人阅读、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形式 1)学习农林一个学科

的基本内容;2)分析一种农林英语的常见文体。2. 选取文章或其它语料一种典型句子,当堂翻译,分析汉英语言异同,引导学生总结一种翻译

规律。3. 以阅读材料的部分作为翻译作业,批改后给予反馈或组织课堂讨论,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五、考核办法百分制期末闭卷翻译考试:70%

平时作业加考勤:3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各种相关的农林文件、文章。翻译理论书籍、专著。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张永萍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30 日

293

Page 29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9016 商务翻译Business Transl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商务英语笔译是为翻译专业硕士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2.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翻译硕士开设的英语基本技能课程,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

合、以实践翻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点。课程侧重分析、介绍各类商务文献资料的语体、语篇风格以及相应文章英汉双语转换技能,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类相应文体的英汉互译能力以及用双语撰写各种商务文件的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具备从事各类国际商务活动、翻译及编审各类相关文件的基本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该课程的预修课程包括翻译理论、笔译理论与技巧。适用于翻译专业硕士、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模块 商务英语翻译综述(8 学时)教学内容:商务文体类别、商务文献语体风格;商务翻译的原则;商务翻译评价标准。基本要求: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商务活动各个环节中可能碰到的各

类商务文体,了解各类文体的结构、语言、风格等特点;结合汉、英商务文体的异同,学生应对商务翻译的过程、翻译原则、翻译评价标准等有相对完整全面的把握。第二模块 商务英汉翻译实践训练(12 学时)教学内容:商务信函翻译(2 学时);经济及贸易政策翻译(2 学时);商务活动策划文书翻

译(2 学时);商务(项目)报告翻译(2 学时);商务法律文书翻译(4 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大量翻译实践训练,学生应对各类英语商务性文件的汉译具备全面、深入、科

学的认识,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翻译技能处理、转化并审编商务、经济、贸易等各类文献。第三模块 商务汉英翻译实践训练(12 学时)教学内容:商务信函翻译(2 学时);经济及贸易政策翻译(2 学时);商务活动策划文书翻

译(2 学时);商务(项目)报告翻译(2 学时);商务法律文书翻译(4 学时)。基本要求:通过大量翻译实践训练,学生应对各类汉语商务性文件的英译具备全面、深入、科

学的认识,具备熟练的翻译技能,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翻译技能处理、转化并审编商务、经济、贸易等各类文献。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用英语或汉语讲授,运用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本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的学习, 掌握商务英语笔译的基本技能,丰富充实商务知识,重点是培养英语综合技能、充实文化知识和提高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翻

294

Page 29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译实践机会。通过安排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运用翻译基础理论,训练学生认识各种商务文体的特点,掌握重要术语的意义与译法,掌握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技巧。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建议采用考查的考核方式,考查内容包括考勤(10%)、课堂表现(30%)和翻译实践(60%)。学生应按时上课,主动积极地参与每次课堂教学与研讨,每周应有足量的翻译实践练习,并能就翻译实践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思,以期翻译能力不断提升。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自选资料(选自商务类英文原版教材及国际主流经济、财经类媒体,如《经济学人》、《财富》、《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

[2] 李明,商务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08出版)

[3] 李明,商务英语翻译(汉译英)(第二版)高教出版社[4]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李克兴,《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6] 贺雪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7] 林静,《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与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方梦之,《实用文本汉译英》,青岛出版社,2003

[9] 刘宓庆,《文体与翻译》,对外翻译出版社,2007 

[10] 潘月洲,商务英语翻译教程(全新立体化商务英语系列教程),北京交通大学,2008

[11] 耿静先,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笔译(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12] 苑春鸣,商务英语翻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13] 顾渝,商务英语翻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4[14] Bargiela-Chiappini, The handbook of business discourse,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9

[15] Jeremy Munday,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蒋兰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5 月 28 日

295

Page 30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09017 影视翻译Audiovisual Transl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影视译制”是翻译硕士学位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本课程以影视翻译教学为核心,系统全面地介绍影视翻译的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在翻译实践和讨论中掌握影视翻译的理论和方法。此外,本课程还介绍影视译制的基本知识,讨论影视译制的一些重要理论,以培养学生的译制创作能力和译制研究的学术能力。本课程影视翻译实践的教学将采用个人练习、小组讨论和老师评析相结合的方法。课下,教师将布置学生独立翻译 3-4部电影对白,让学生在认知实践中经历无声的词语、句法、文化等方面的翻译选择。课上,教师将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经历有声的翻译批判与取舍,之后在老师的评析中让学生在比较中经历更多的翻译选择、在评析中领会理论的功效、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总之,本课程突出影视译制学科的理论性、实践性、和专业性,强调理论研究与翻译和创作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翻译能力、译制创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二、预修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中、英文阅读写作能力和翻译能力,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对影视艺术与技术具有浓厚兴趣,对电影和电视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本课程的预修课程包括:翻译概论、英汉对比与翻译、高级英汉笔译、文学翻译、中国语言文化与翻译等。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影视译制概说、译制片段赏析、译制片对白翻译的一些原则(4 学时)影视译制的基本概念,中外译制业的历史发展,影视译制的生产流程,国际影视商业运作。译

制片《百万英镑》的视频片段赏析,并通过《百万英镑》对白翻译讨论和讲解译制片对白翻译的一些原则。作业:让学生课下独立翻译英文影片《我家有女初长成》,做好下次课堂讨论的准备。第二章 译制的本质与特征、译制片段赏析、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影视艺术特征与技术特征,影视语言艺术再创作,影视译制声音再创作,异质文化交融之美,

音画匹配和谐之美。译制片《尼罗河惨案》的视频片段赏析。影片《我家有女初长成》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第三章 影视翻译的基本理论、译制片段赏析、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影视翻译文本的符号特性和语篇特征。影视翻译理论流派:从等效论到目的论。影视译者的主

体兼性与译文的文本兼性,影视的跨文化解读与误读、误译。译制片《音乐之声》的视频片段赏析。影片《我家有女初长成》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作业:让学生课下独立翻译英文纪录片《默多克丑闻》,做好下次课堂讨论的准备。第四章 影视翻译理论、译制片段赏析、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影视翻译的性质和译者的任务,影视剧对白翻译特点和翻译方法。译制片《烈火雄心》的视频

片段赏析。影片《默多克丑闻》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

296

Page 30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第五章 影视翻译理论、译制片段赏析、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和翻译方法,影视翻译的特殊难点和翻译攻略。译制片《功夫熊猫》的视

频片段赏析。影片《默多克丑闻》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作业:让学生课下独立翻译汉语纪录片《孤岛秘密战》,做好下次课堂讨论的准备。第六章 录音与字幕制作、翻译实践与配音练习、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译制对白录音,译制录音合成,译制字幕制作,译制画面编辑。《虎口脱险》的部分片段的课

堂翻译和配音练习。影片《孤岛秘密战》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第七章 影视作品分析(4 学时)、电影片段赏析、电影翻译实践的讨论与评析(4 学时)以短片《百花深处》分析电影的主题、视角、人物、受众等。汉语影片《红高粱》、《太阳照

常升起》的英文字幕赏析。影片《孤岛秘密战》的部分对白翻译的讨论和评析。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写一篇影评。第八章 译制作品的鉴赏与评价、电影片段赏析、研究选题的讨论(4 学时)译制作品评价的主体,译制作品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国内外译制片评奖,译制片欣赏与评论写

作。汉语影片《最爱》、《观音山》的英文字幕赏析。影视译制的研究选题的讨论。四、学习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一定量的翻译实践为辅。教师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上课过程中要播放幻灯片、影视短片、录音片段等等。五、考核办法

学生的学习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结课作业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 40%,考查内容包括平时考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结课作业成绩占 60%,作业内容包括:(1)翻译两部英文电影《我家有女初长成》、《默多克丑闻》的对白以及一部汉语电影《孤岛秘密战》的对白。(2)选定一部电影和相关的翻译理论作研究,写一篇 1500-3000字的论文。六、参考资料1、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年。2、克罗宁.电影中的翻译.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年。3、麻争旗. 影视译制概论.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年。4、顾铁军. 外国新影片翻译与研究.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年。5、张菁,关玲. 影视视听语言.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8 年。6、科里根著,宋美凤译. 如何写影评.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年。7、赵化勇. 译制片探讨与研究.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年.

8、苏秀著. 我的配音生涯.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年。9、姚国强. 影视录音—声音(创作与技术制作).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年.

10 、 Jorge Diaz Cintas, Aline Remael.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ubtitling.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7.

11、Jorge Diaz-Cintas, Gunilla M. Anderma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Language Transfer on Scree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12 、 Gunilla Anderman, Jorge Diaz-Cintas.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297

Page 30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吕丽塔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298

Page 30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7009018 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翻译专业硕士(MTI)的专业选修课程,具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翻译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点。

2. 课程目的:本课程目的在于初步培养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会议同传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翻译职业意识,习获从事职业翻译所需具备的技能素养、职业道德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素养。重点在于通过系统讲解与全真练习帮助学习者掌握国际会议同声传译的知识和技巧。课程全面涵盖同声传译的每一项重要技能,全面帮助学习者培养扎实的同传工作能力;利用全真的国际会议发言真实材料,将理论讲解与技能训练融入相应的口译专题,内容充实,题材丰富;通过详尽讲解与大量模拟临场实践,细化技巧,精解重点与难点,条分缕析,从而使学生对同声传译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达到能够进一步提高同传水平的基础功底。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修读本课程前,学生应已完成英语专业、翻译专业本科阶段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具备扎实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及综合运用能力(跨专业报考 MTI的学生应达到同等语言水平)。先修课程包括:翻译概论、英汉双语互译实践、高级英语读写等。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 1单元 会议口译概述(4 学时)什么是会议口译?会议口译(同传)的类型,会议口译设备及其使用,会议口译基本原则,会

议口译中的注意力分配及训练;会议口译的体验。第 2单元 记忆与笔记(4 学时)带稿同传与无稿同传,会议口译的准备;同传笔记及其训练。第 3单元 影子训练(4 学时)“影子训练”即跟读训练:用同一种语言几乎同步地跟读原语发言人的讲话,训练听说同步技

巧和注意力的分配。第 4单元 视译(4 学时)有稿同传训练:看稿进行口译,边看边译的训练。第 5单元 顺句驱动(4 学时)“顺句驱动”原则是同传中最为常用的一种转换策略或技巧:如何通过断句、重复、归纳、增

补、词性转换等策略,减少信息保持的压力,快速完成对原语信息的转换与传递,表现出明显的同步化趋势。第 6单元 句式转换(4 学时)具有同传特点的句式转换训练。第 7单元 预测与增减(4 学时)

299

Page 30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对发言人未来信息的预测及对源语信息的增减训练。第 8单元 模拟国际会议(4 学时)会议口译模拟实战训练。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翻译实践+基于案例的互动研讨”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每周完成时长不少于

60 分钟的同传实践训练。课堂教学将围绕当周翻译案例进行师生互动研讨,其中包括:教师讲评环节(教师就当堂所涉及相应同传技巧进行介绍);学生实训环节(学生跟随教师或录音进行同传训练);互动研讨环节(小组就训练过程中所涉及的技巧、运用状况等进行研讨)等。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末录音考试+过程评估”形式进行考核。成绩评定比例:期末(70%)+ 周同传实训表现(3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林超伦,《实战同传》,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2.

张维为,《英汉同声传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仲伟合、詹成,《同声传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朱巧莲主编,《会议口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李长栓,《理解与表达——英语口译案例讲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詹成,《译响天开——会议口译的思考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Jones, R.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SFLEP, 2008.Nolan, J.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s and Exercises. SFLEP, 2008.Chernov, G. V. Inference and Anticipation in 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SFLEP, 2011.

Daniel Gile著,柴明熲译,《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玛丽雅娜·勒代著,刘和平译,《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审 定 人:柴晚锁编写日期:2014.11

300

Page 30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

QT009001 英美影视欣赏English Movie Appreciation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英美影视欣赏是为各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语言文化类公共选修课。教学目的:通过让学生视听精心挑选的英语原版影片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找到一条

快乐学习英语的途径,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听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从影片中学会思考人生,获取人生哲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课程概述:2 学时《海底总动员》赏析:5 学时《罗马假日》赏析: 5 学时《当幸福来敲门》赏析: 5 学时《阿甘正传》赏析: 5 学时《傲慢与偏见》赏析:5 学时《泰坦尼克》赏析:5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为主。

五、考核办法平时成绩(50% 考勤+课堂表现)+ 撰写一篇影评(5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英语电影赏析》——高等学校英语拓展系列教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视听与口语》——英美电影赏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黄佩娟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301

Page 30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QT009002 英语话中华Insights into Chinese Culture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英语话中华是为全校各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所开设的一门语言文化类公共选修课。2.主要目的: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史哲典籍及其英译本的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跨文

化的视角审视中西文化,能够运用所学的中国社会文化知识及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跨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全校各专业硕、博士研究生。无预修课程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英语话中华分为 15个教学单元。每单元分为两节:Section A 和 Section B。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教授学生了解和介绍中华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推荐讲授学时 32 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

Unit 1 Talking about China (2 学时)Unit 2 Chinese People (2 学时)Unit 3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2 学时)Unit 4 Chinese Education (2 学时)Unit 5 Econom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 学时)Unit 6 Chinese Holidays and Folk Customs (2 学时)Unit 7 Land of Splendor (2 学时)Unit 8 Food Culture (2 学时)Unit 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 学时)Unit 10 National Treasures (2 学时)Unit 11 Creation (2 学时)Unit 12 Philosophy (2 学时)Unit 13 Beijing in History (2 学时)Unit 14 Leisure (2 学时)Unit 15 Virtues (2 学时)Review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通过对中国古代和当代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学习以及相关英语表达方式的训练,使学生了解古今

中国风采和中华民族风貌,并能以规范、流畅的英语表达方式对外介绍、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今日中国。本课程提倡互动、研究型学习模式,鼓励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听课—讨论—阅读—训练等多种良性互动方式,达到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提倡充分利用丰富的网

302

Page 30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上资源, 进行拓展性学习。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期末考试采用开、闭卷考试、提交课件、小组内演示、报告等多种形式(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任选其一)。六、参考书籍及教学参考书1. 《中国当代社会与文化综合教程》,史宝辉、訾缨、李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2. 《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综合教程》,史宝辉、訾缨、朱红梅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3

年。3.《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王宏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4. 《中国典籍英译》,汪榕培,王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年。5. 《典籍英译研究》,汪榕培,李正栓,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年。6.《中国诗歌典籍英译散论》,杨成虎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 芝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303

Page 30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QT009003 高级英语测试Advanced English Tes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高级英语测试是为各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语言技能类公共选修课。教学目的:我校研究生公派留学机会日益增多,申请人的英语水平必须达到相关要求,即要参

加 PET5、托福或雅思考试,并且成绩达到相应标准。本课程通过讲解 PET5,托福,雅思真题试卷,使学生熟悉这三种英语测试类型,为将来的出国留学深造在语言方面做好准备。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概述: 2 学时

PETS 5 试题解析:Listening: 4 学时Reading:  4 学时Writing: 4 学时 Speaking: 2 学时雅思试题解析:Listening: 2 学时Reading: 2 学时Writing: 2 学时Speaking: 2 学时托福试题解析:Listening: 2 学时Reading: 2 学时Writing: 2 学时Speaking: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

五、考核办法总成绩 = 平时成绩(70% 考勤+课堂表现)+ 期末闭卷考核(3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程 第五级》 (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历年真题详解(最新版)第 5 级》(外文出版社)

304

Page 30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4周秒杀 PETS五级一本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 7》(新东方)《新托福真题全解析(TPO1120)》(上海译文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黄佩娟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305

Page 31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QT009004 日本影视欣赏Japanese Movie & Drama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日本影视欣赏》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公共选修课,也是初级日语类课程和与日本相关的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延伸。本课程选择经典日本影视作品作为直观教材,通过眼看、耳听、口述、模仿、鉴赏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巩固初级日语的语法和词汇,进一步掌握正确语音语调,训练和培养视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日本历史文化、传统艺术、宗教礼仪、自然风物、现代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理解和认识。对于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日语、具备初级日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学生来说,本课程既是内容丰富的日语视听课,也是开拓思维、培养国际化视野、满足未来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的人文素养课程。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公共选修课。2.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日本大量原声音像资料(电影、电视剧等),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

日语视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口述、模仿、视听等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进一步了解不同表达方式、视听和口语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解能力,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日本语言文化、传统艺术、宗教思想、教育、礼仪习俗、政治、自然、衣食住行、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理解,最终走向创造性地、批判性地接受对方话语的高度,以适应毕业后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预修课程:学习了《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或程度相当的其他初级日语课程。适用专业:不限专业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日本电影、电视剧的艺术特征(理论 4 学时,讨论 2 学时)教学内容:(1)日本电影的发展史(2)日本电影、电视剧的技巧、风格(3)日本电影、电视剧的美学风潮基本要求:了解日本电影和电视剧的发展史、电影风格和艺术特征。2. 日本影视剧欣赏(理论 16 学时,讨论 10 学时)教学内容:(1)黒沢明『羅生門』(2)伊丹十三『スーパーの女』

(3)北野武『座頭市』

(4)宮崎峻『隣のととろ』

306

Page 31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5)山田洋次『男はつらいよ』

(6)『東京ラブストーリ』

(7)『白い巨塔』

(8)『リーガルハイ』

基本要求: 基本理解影视作品的内容;学会分析、鉴赏日本有名的影视作品。把重点转移到“听懂了什

么?”之上,而不能继续停留在“听到了什么?”的层面上,避免那种话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抓不住其真实意义的现象出现。其实,这种听力上的“词不达意”情况在母语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因此,除了培养学生的强记能力,更注重培养他们的注意力,理解力,良好的听解习惯和较强的现场反应,表达能力。从单纯听音过渡到理性听解,并最终走向创造性地,批判性地接受对方话语的高度。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上采取课上讲解,作品欣赏,赏析与讨论,视听练习,模仿练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多想,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要求学生在作品欣赏时要全神贯注,并做一些必要的课堂笔记,学会模仿影视对话中的语言和语气,熟悉不同日语表达,逐步听懂简单的日常对话,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人文精神,能够对作品形成比较全面、有深度的认识和评价。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期末开卷考试的形式。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出勤占 50%,课堂讨论占 50%)占 50%,期末考试(小论文一篇)占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日本电影大师》,(美)奥蒂波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 《日本电影经典》,刘德润,青岛出版社,2012[3] 《日本影视文学欣赏》,于春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 《日本电影》,郭连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 《那些无法超越的日剧》,朱嫣,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6] 《看日剧学日语》,徐萍飞,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开课单位: 外语学院编 写 人: 魏萍审 定 人: 段克勤编写日期: 2014 年 11 月

307

Page 31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QT009005 日语能力测试Japanese Proficiency Testing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日语能力测试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协会针对母语非日语的学习者进行的考试。它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而且还在就职、升学、留学等场合发挥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将在听、说、读等方面对有日语基础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通过短期的总结归纳学习和练习,提高硕士生的第二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为参加国际日语能力 N3直至N2考试奠定坚实基础。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学位课。2. 教学目的:通过中日两国语言文化的历史发展、相同和差异、相互影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日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及发展状况,尤其是通过深入研究日本吸收中国语言文化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形成日本特色语言文化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明确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及特征,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使学生对中日两国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硕士生的文化素质和业务修养,并提高其运用比较方法的水平。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学习过初级日本语,基本学习了《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或相当其程度的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文字、词汇 (8 课时)

(1)汉字读音(2)词汇读音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日语中一个音的汉字、两个音的汉字、训读的汉字、只有训读的汉字及难读

的汉字。另外要求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分类记忆,掌握其读音和基本用法。在综合测试中对历届N3试题进行充分练习,分析易错之处,加强训练。2. 文法(理论 16 课时)

教学内容:(1)文法讲解(2)综合练习

基本要求:首先要求学生完全掌握基本文法 200个句型。牢记句型的构成、意义和惯用形式。并进行大

量针对性的练习。其次由历年真题组成综合试题。习题课多练精讲,把重点难点和学生一起反复总结练习,做到

举一反三。达到完全掌握N3 级基本的语法句型。3. 读解(8 课时)

教学内容:

308

Page 31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三部分 外语学院(1)阶段测试 1——短文篇(2)阶段测试 2——排序篇(3)阶段测试 3——长文篇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在大量的各类文章的读解练习中掌握文章大意、要点和主题的归纳方法、指示词和接

续词的应用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在短时间内迅速正确地作出解答。这是阅读理解的基础,也是读解项目中最主要的出题范围。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上采取课上讲解,课后练习,综合辅导的形式。语言的学习没有窍门,就需要多多接触,多加练习。因此要求学生除了课上听讲,还需要课后做相应的练习。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闭卷形式(60%)来考核,并加入考勤和课堂表现(4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 《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 陈常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年[2] 《日语语言学》,翟东娜主编,林洪、潘钧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1]《日本語総まとめN 3》,佐々木仁子、松本紀子主编,ask出版社,2010[2]《 国际日语水平考试 400句型》,张建华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3]《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3 级 词汇》,伊能裕晃,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13[4] 《新完全掌握日语能力考试 N3 级 阅读》,田代瞳,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5]《日语惯用句句型表现手册》,刘桂云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6]《日语能力试验 3 级》,松本节子等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陈咏梅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14 年 11 月

309

Page 31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

3018013 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Landscape and Digital Post Production Technology

32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的课程内容包含了有关数字景观后期制作的各种重要问题,介绍了数字景

观编辑合成理论及专业软件的应用技巧。本课程的授课部分包括数字景观后期概述、镜头运动技巧、视频特技特效、数字媒体短片创作等 4个部分。实验内容为针对课堂讲授的后期制作知识点,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字景观设计的后期合成。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动画艺术学学术硕士和艺术设计专业硕士,需先修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平面艺术、数字色彩艺术、数字空间艺术、视听语言和数字视频及音频技术等课程。学生在上述课程中累积了数字媒体创作的相关知识技能之后,于本课程中再结合后期制作的知识技能,最终能够制作数字景观媒体短片。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景观和数字后期技术概述(理论 6 学时,实验 2 学时)教学内容:(1)景观设计概念(2)后期技术的基本概念(3)数字合成技术基本要求:理解数字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熟悉非线性编辑和数字合成的技术特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两个的典型的非线性编辑和数字合成工具的常规使用方法。实验内容:熟悉景观设计的概念,了解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的软件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2、镜头运动技巧(理论 6 学时,实验 2 学时)教学内容:(1)镜头组接技巧(2)场景转换技巧(3)动作衔接技巧基本要求:

310

Page 31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理解镜头语言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镜头组接、场景转换和动作衔接的基本技巧,通过实际操

作掌握 Premiere Pro 中的非线性编辑方法。实验内容:运用 Premiere Pro 对视频素材进行剪辑,活用不同的剪辑工具实现教学内容中讲授的镜头剪辑

技巧。3、视频特技特效(理论 6 学时,实验 2 学时)教学内容:(1)画面叠加技巧(2)数字扣像技巧(3)运动控制技巧基本要求:理解数字合成的基本概念,熟悉画面叠加、数字扣像和运动控制等常规合成技巧,通过实际操

作掌握After Effects 中的数字合成方法。实验内容:运用 After Effects 对视频素材进行合成,结合软件不同的功能模块实现遮罩、扣像、运动等合

成效果。4、数字景观设计媒体短片创作(理论 6 学时,实验 2 学时)教学内容:(1)影片剪辑技巧(2)高级编辑技术(3)进阶特效制作基本要求:理解影片剪辑技巧,通过实际操作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掌握高级编辑技术和进阶特效

制作,并综合运用视听技术完成一个数字景观后期合成短片。实验内容:综合运用 Premiere Pro 和 After Effects完成一个数字景观后期合成短片。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和实验两部分:理论讲授要求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实

例,并结合实例(经典数字媒体视、音频资料)讲解制作过程和相关概念等知识点。实验部分是针对课堂讲授的后期制作知识点进行实际操作,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以设计作品为考核方式,学生在实验期间完成并最终提交一个数字景观后期合成短片,最终成绩由设计作品 70%+平时成绩占 30%两部分组成。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建议书籍:李晓彬编著.《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海洋出版社

311

Page 31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教学参考书:1、Adobe 数字艺术中心.《Premiere Pro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2、Adobe 数字艺术中心.《After Effects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白志勇审 定 人:罗岱编写日期:2014-5

312

Page 31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14 数字娱乐设计专题Digital Entertainment Design Topics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动画艺术学学术硕士及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的选修课。课程内容: 本课程介绍数字娱乐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数字娱乐设计前沿及发展趋势。通过基本理论讲解和

专题讲座,让同学了解数字娱乐的内涵和基本分类,掌握数字娱乐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开拓同学的眼界,让同学了解数字娱乐领域的新技术与新设计,加深对数字娱乐相关行业发展趋势的认识,并对当下的研究前沿有一定认识。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需要对如下设计领域有所了解:动画设计制作流程、游戏设计与制作、移动媒体设计、漫画与绘本设计、新媒体运营。选修本门课程前建议选修一两门动画或新媒体设计课程。

本课程适用于动画艺术学学术硕士及艺术设计专业硕士。艺术类及设计类学术硕士,为扩展研究视野,了解研究前沿,亦可选修本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数字娱乐的内涵与分类(讲课 4 学时)教学内容:数字娱乐的概念、媒体形式的分类、新媒体的概念、移动媒体的概念、数字娱乐的分类,数字娱乐的技术基础、移动媒体产品形式与发布平台。基本要求:了解数字娱乐的技术基础、掌握与数字娱乐为核心的相关概念,了解数字娱乐的基本分类、发布平台的基本情况和产品形式。

2、数字娱乐设计方法(讲课 4 学时)教学内容:数字娱乐的特点、数字娱乐设计的调研、数字娱乐设计运营、数字娱乐设计基本流程,数字娱乐设计工具,数字娱乐设计与实现的关系、数字产品评价。基本要求:掌握数字娱乐设计的基本流程,对设计工具有所掌握,了解数字娱乐调研与运营的基本过程,对典型数字娱乐形式的行业评价指标有所了解。

3、数字娱乐发展趋势(讲课 4 学时)教学内容:介绍当下的数字娱乐发展新趋势,包括技术、设计、运营和评价层面。基本要求:能够对当下数字娱乐发展趋势的各方面有所了解,能够参与讨论并就专题提出问题或见解。

4、数字娱乐设计前沿(讲课 4 学时)教学内容:讲解当下数字娱乐的设计热点、新的设计作品及新的产品形式。基本要求:了解当下数字娱乐的设计热点和新形式, 能够参与讨论并就专题提出问题或见解。

313

Page 31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程内容数字娱乐内涵、分类、设计方法部分采用课堂讲授方式进行,亦可采用讲座形式。发展趋势和设计前沿部分采取讲座、或案例讲解方式进行,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并辅以讨论。五、考核办法采用考察方式进行考核,可以采用提交设计策划案或调研报告的形式评定成绩。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游戏行业研究报告(年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年度)游戏人工智能编程案例精粹媒体艺术网络([德] 鲁道夫•弗里林)Game Programming Gems 系列论文集Game Programming Gems 6 中文版(游戏编程精粹 6)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罗岱审 定 人:白志勇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2 日

314

Page 31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16 中西文化史The History of Sino-western Cultures

32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中外文化史课程的教学是面向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世界文明发源地的国家、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艺术成果。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历史发展为基础,以中外传统文化艺术为载体,以时间和空间为脉络线索,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中外文明发展历史、中外思想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着重分析社会、文化、思想、宗教的因素在艺术作品上的反映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比较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提高研究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习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成为既立足本民族文化又面向世界的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预修课程

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学。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国文化史部分:一、文化与文明概论(2 学时)二、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2 学时)三、夏商周时期的文化(4 学时)四、秦汉时期的文化(4 学时)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4 学时)六、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化(4 学时)七、讨论(4 学时)中国文化史部分共 24 学时外国文化史部分:一、西方文化的渊源——古希腊文化(4 学时)二、中西文化比较(4 学时)外国文化史部分共 8 学时共 3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按每周 4 课时设计教学内容。各专题单元之间注意内容的互相补充与相互衔接。具体知

识传授与整体精神把握相结合。要保证学生在选修完本门课程之后,对该课程的基本知识有较牢固的掌握。同时也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拓展之间的关系,要努力做到使学生在选完本门课程之后,对于中西方传统文化发展的情况和文化精神有所领悟。除历史文化艺术知识的介绍之外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在充分了解历史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从事较深入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的研究。课堂

315

Page 32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讲授与课堂讨论以及课外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影音资料为教学必须的辅助。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听学术讲座等活动。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讲义;随教学进度阅读介绍有关地区、民族文化的书籍;并针对某些重要问题做读书笔记、参观考察报告等。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评定形式为考查。学生的课程论文占成绩的 50%,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命题范围内选择。课程论文在本课程结课之后 2周内提交,字数在 3000字以上。学生的课堂讨论、PPT 制作、上课出勤等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 50%。最后课程成绩为总评成绩。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年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 年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谭家健:《中国文化史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年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年商昭印:《世界文化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年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年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高阳审 定 人:李汉平编写日期:2014.9.18

316

Page 32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17 美学Aesthetic

32 学时(其中,讲授: 2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6 学时); 2 学分一、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审美活动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以“审美是一种基本的人生实践”、“美生成于审美活动”、“审美是高级的人生境界”等观点为主旨,展开对美学基本问题的确讲述,它是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目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于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有基本了解,对于美的本质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美的范畴论、艺术美论、美育论等的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同时,本课程重视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与理解,要求学生接触当下艺术与设计及其他艺术活动,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从美学的角度认识艺术与设计活动。 内容:本课程主要讲述内容为美学的学科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美的本质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美的范畴论、艺术美论、美育论等;实习内容为参观展览或参与其它艺术活动,并进行美学评价;讨论与交流内容为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及每位同学对最终结课论文的讨论与汇报。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前期如果对中外艺术史、中外艺术理论、中外哲学有一定了解,将有助于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与掌握。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ⅰ 教师讲授内容:第一章 绪论(理论 2 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美学思想在西方和中国的产生,美学从艺术实践的发展到部门美学,又从部门美学发展到美论。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的研究对象有美的本质、美的形态、美感、美的创造和美育。西方与我国在研究美学上的不同观点与看法。第二节 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它涉及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力量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等

哲学问题。但美学与哲学仍然有个别与一般的区别。(二)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美以善为基础,但不能把善归结于美,因为美的善高于伦理学的善。因此,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的关系。

317

Page 32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三)美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美学也是一门心理学科,它主要探讨审美的心理机制、心理条件和心理因素。但美学不等于心理学,因为它并不探讨一般的心理学规律。因此,美学也与心理学有区别。

(四)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由于美学研究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艺术的审美特性以及艺术的创造规律,因此,许多美学家

把美学当作艺术哲学。但美学不等于艺术理论。 第三节 研究美学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学习美学有助于人们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从而更多地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这对于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和积极的作用。对于美也能够进行理论分析。(二)帮助人们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学习美学有助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更能够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三)有利于专业学习和搞好专业工作有了美的感觉和创造能力,它能使人们和谐地处理各种关系,从而提高专业工作的水平。

第二章 美的本质和特征(理论 2 学时) 第一节 美 一— —个引人探索的千古之谜 历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西方历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可以归为六类,即美在理念说、美在

意念说、美在形式说、美在典型说、美在关系说和美在生活说。中国历史上也类似的一些看法。我国当代关于美的本质的争论。

第二节 美的根源 (一)美是客观事物自身的—种自然物质属性任何美的东西,首先是一种物质的东西,没有物质,任何美都不可能展现出来。 (二)美依存于人类社会实践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前,是没有什么美不美的问题的。动物展示羽毛等行为,并不是追求美的行

为,而是生物的本能。关于美的起源的几种看法。巫术说、宗教说、文字说、游戏说、劳动说关于美的起源的不同解释及各自的特点和缺陷。

第三节 美的本质(一)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与人的本质密切相关的。人的本质和人性。人的本质的形成。人的价值。

人的特有的力量。(二)美是以宜人的物质形式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自然与人化自然的区别。人对于对象化自然的感受。

什么是丑?美与丑的本质区别。(三)美的特征美有形象性、典型性、感染性、超功利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等特征。第三章 美的形态(理论 2 学时)第一节 形式美

318

Page 32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一)美的形式和形式美主要阐述形式美的内涵、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形式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内容与美的形

式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二)形式美的构成因素阐述形式美各种形式因素的审美特性。主要有色彩、形状、声音的本质属性,它们不同的生理 、

心理和社会作用以及这些要素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原则。 (三)形式美的主要法则阐述整齐划一律、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组合规律的内在

含义、主要内容及具体应用的原则。 第二节 自然美

(一)自然美的产生和特征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学会了驾驭自然之后的产物。在人类社会还没有认识和驾驭

自然之前,自然界对于人类社会还是一个异己的对象。自然美有丰富性、多变性、联想性、两重性等特点。

(二)自然美的发展 自然美是随着人类社会劳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在狩猎时期,只有动物的皮毛和骨骼才能成

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在农业时期,植物的果实、叶、径、根等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领域;随着车船的发明,自然的空间距离被征服,山水等自然形态才开始进入人们的审美范围。

(三)自然美的类型 自然美有自然界被征服被利用而产生的美、自然物因为有某种象征意义而产生的美、自然物因成为人们可亲的环境而具有审美的意义等几个方面。第三节社会美

(一)社会美的本质社会美是最直接展示人类本质力量的美的类型。

(二)社会美的领域社会美的主要领域有生产实践中的美、处理社会关系所产生的美以及科学实验中的美等。

(三)社会美的核心——人的美 人的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统一,其中社会美占主导地位。人的美分无外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

外在美有健康美、姿态美、装饰美和风度美几个方面;内在美有远大而正确的人生观与人生理想、良好的道德修养、丰富而广博的学识、乐观幽默开朗的性格、多才多艺的爱好与技能等。 第四节 艺术美(一)艺术美的特征艺术美有典型性、感染性、多样性等特征。

(二)艺术美的构成艺术品的层次结构,艺术品的意象,艺术品的意境。

(三)艺术美的分类艺术美有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等几种形式。

319

Page 32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四)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主要介绍各类艺术的不同内涵、审美特性和分类特征。 第四章 美的范畴 (理论 2 学时) 第—节 优美与崇高

(一)优美与崇高的审美特征和形态特征优美与崇高是两种不同形态的美,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但又有共同的联系。 (二)优美与崇高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优美与崇高有着不同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第二节 悲剧

(一)悲剧的本质 悲剧发生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悲剧的本质。

(二)悲剧的类型人生中的悲剧,社会中的悲剧,艺术中的悲剧。

(三)悲剧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 悲剧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激励作用。悲剧因为同情而具有抒情作用,悲剧因为也展示了

人的本质力量而具有审美作用。第三节 喜剧

(一)喜剧的本质喜剧发生的心理和社会根据。喜剧的本质。

(二)喜剧的类型 滑稽、幽默和讽刺的本质内涵与不同的审美特征。(三)喜剧的美感特征和审美功用 笑的不同类型与不同的审美特性。喜剧的不同社会功能。

第五章 美感(理论 2 学时)第一节 美感的本质

(一)美感是对美的能动反映历史上关于美感的认识,美感的发生。

(二)美感与快感的联系和区别美感与快乐的联系和区别。

(三)美感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观照 美感的本质。第二节 美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机制

(一)美感的生理机制美感的生理经基础。动物生理反应机制与人类生理反应机制的不同。

(二)美感的心理机制 美感的形式感知;想象(简单联想,审美通感,再创性想象,创造性想象);情感;理解。

(三)美感的社会机制

320

Page 32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劳动创造审主体,劳动创造审对象,劳动过程即审美过程。第三节 美感的特征

(一)美感的主观性 审美活动的方式,审美活动的具体感受,美感主体的能动性。(二)美感的愉悦性

美的感染性与美感的愉悦性。(三)美感的功利二重性

美感的超功利性与美感的功利性。第六章 审美意识(理论 2 学时) 第一节 审美观念

(一)审美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的相互关系。审美观对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的作用。(二)审美观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经济基础对审美观的决定作用,审美观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三)审美观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审美观与艺术、审美观与道德、审美观与宗教、审美观与政治法律思想、审美观与哲学的关系。审美观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第二节 审美理想(一)审美理想是人类期待、憧憬和追求的最高最美的境界审美理想的发生、本质、特征。

(二)审美理想的作用 审美理想的引导规范作用、审美理想的心理动力作用、审美理想的评价作用。第三节 审美趣味

(一)审美趣味是人在审美中分析和鉴赏美的能力审美趣味的本质规定。

(二)审美趣味的差异性 审美趣味的阶级差异、审美趣味的时代差异、审美趣味的民族差异、审美趣味的个性差异、审

美趣味的年龄环境和职业的差异。(三)审美趣味的共同性审美趣味的阶级共同性、审美趣味的时代共同性、审美趣味的民族共同性、审美趣味的个性共

同性。第四节 审美标准

(一)审美标准是人类衡量、评估对象审美价值的相对稳定的尺度和准则审美标准的本质规定。审美标准的历史发展。

(二)审美标准的具体内容审美标准的思想性、审美标准的真实性、审美标准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性、审美标准的民族性。

321

Page 32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第五节 西方审美心理学主要流派述评

(一)里普斯的“移情说”“移情说”的内容介绍及其评价。

(二)谷鲁斯的“内摹仿说”“内摹仿说的内容介绍及其评价。

(三)布洛克的“心理距离说”“心理距离说”的内容介绍及其评价。

(四)弗罗依德的“精神分析美学”“精神分析美学”的内容介绍及其评价。

(五)阿恩海姆“完形心理学美学”“完形心理学美学” 的内容介绍及其评价。第七章 美的创造(理论 2 学时)第—节 现实美的创造

(一)自然美的创造 自然美与保护自然。自然美的新发现。新物种的创造与自然的美化。人化自然的美。 (二)社会美的创造 生产劳动的美的创造。社会斗争的美的创造。日常生活的美的创造。人际关系的美的创造。科

学美的创造。技术美的创造。 第二节 艺术美的创造

(一)艺术美的创造过程 审美感受。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二)艺术美与典型化 典型环境的塑造。典型人物的塑造。 (三)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 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生活经验。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世界观。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

的艺术修养。艺术美的创造与艺术家的创造个性。第八章 美育 (理论 2 学时)第一节 美育的性质(一)美育的由来美育思想的历史发展。美育概念的产生。我国现代美育思想。 (二)美育的性质 美育的本质规定。美育的根本特性。(三)美育的特点 美育的形象性、愉悦性、自由性、潜移性、实践性和普遍性。第二节 美育的任务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正确审美观的含义及其意义。

322

Page 32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二)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含义及其意义。(三)塑造完美的人格 人格与完善人格的内涵。美育是人格的完善的重要途径。 (四)美育的现实意义美育对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美育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家庭美育(二)学校美育(三)社会美育ⅱ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2 课时课程中观摩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记录片(由本教师参与写作并已正式出版发行),看后讨论与

交流。本教学内容意在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与理解,因为本课主要为设计艺术学研究生开设,许多同学有志于在毕业设计中或将来做有中国本土特点的设计,这也是设计界的未来趋势,及时加强与补充对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理解与认识,必将带给本专业学生现阶段与未来设计职业生涯积极有效的影响。

ⅲ审美实习内容:8 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或学生自行选择)参观艺术展览或参加艺术活动,共两次,要求对展览内容写

出美学评价,本活动意在促进学生接触艺术与设计,引导学生从美学角度审视艺术与设计现象,培养学生将所学美学理论联系实践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能力。

ⅳ课程论文交流与讨论:4 课时要求每位同学将所写课程论文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本汇报与讨论意在给予学生机会展现自

己的视角与观点,并能促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与收获,开阔彼此之间的审美眼界。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加审美实践为辅,同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察。总评成绩由平时课堂美学常识考察、审美实践和期末课程论文组成,其中平

时成绩占 30%,期末成绩占 70%。六、参考资料

1.《美学》 朱立元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中国审美文化史》 (四本) 陈炎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

3.《西方美学思潮》 张玉龙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

4.《华夏美学》 李泽厚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5.《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6.《西方美学思想史》 毛宣国著 湖南师大出版社 1999

7.《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8.《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23

Page 32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9.《美学是什么》 周宪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0.《美学散步》 宗白华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1.《曲院风荷》 朱良志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写人: 李昌菊审定人: 丁密金编写日期:2014-9-1

324

Page 32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18 环境设计专题 Environmental Design Topics

32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设计专题是一门专业理论及技术综合性课程,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链接学生和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地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景观设计以及其它相关设计领域较新的理论知识和优秀案例,能创造性地完成较为复杂和综合性地景观设计方案,具备整个景观方案的设计能力,了解本专业未来发展趋向,实现学术及技术型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作为研究生期间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是本专业本科生阶段完成专业学习地基础之上开设的。因此,其适合专业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或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景观设计方面相关知识的学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分为讲授 16 课时,实验 16 课时,第一章—第四章为讲授部分,第五章—第八章为实验部分第一章:当前景观设计领域发展概况,专业发展前景,优秀案例介绍。4 课时第二章:美国校园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4 课时第三章:美国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4 课时第四章:学生对最新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总结 4 课时第五章:布置一综合设计课题, 设计辅导 4 课时第六章—第八章:设计辅导 共 12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第一章到第三章以讲授为主,穿插提问和讨论第四章以学生汇报为主,教师进行讲评第五章—第八章以学生做设计为主,教师进行辅导

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察,包括论文和课程设计考察两部分;总平成绩 =考勤*10%+课堂表现*10%+论

文*40%+设计*4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西方造园变迁史》 针之谷钟吉《造园史纲》童 寯《西方园林》郦芷若,朱建宁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王向荣,林菁

325

Page 33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外国造园艺术》 陈志华《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园冶》计成《说园》陈丛周《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交往与空间》扬盖尔

开课单位:环境设计系编 写 人:张晓燕、赵雁、周越、田原审 定 人:周越编写日期:2014、6、12

326

Page 33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19 设计思维与表现Think and Express of Design

16 学时(其中,讲授: 4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12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内容: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目的以及主要讲授的内容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必要准备环节,是艺术设计专业思维表达的基

础学科课程。目的:本课程目的是通过对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思维方式的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在进入专

业课学习,对设计思维表达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掌握正确的思维和创作方式,为日后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设计思维与表现这门课程是艺术设计这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建立在四维时空概念基础上的现代艺术门类,是相对复杂的设计系统,自身具有功能性、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等多重特点。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入门常识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基本设计规律的了解,并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将十分有助于其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

本门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艺术设计修养术创作和艺术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树立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本门课程注重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辅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和研讨,并建立良性互动,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综合性很强,着重在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十分紧密,要求先修课程有:《设计概论》《中西文化史》等;后续课程有:《环境设计专题》、《工业设计专题》、《景观动画设计与技术》等。

适用于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艺术设计基础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入门知识,熟悉艺术设计基础的

课程结构,掌握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正确思维方法。1.艺术设计基础知识概述:明确阐述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相关常识性基础知识,

以及国内外设计行业目前概况。(讲课 2 学时)2.艺术设计创作思维简介:通过对国内外一些重要或著名艺术设计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引导

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应有的创作思维方法。(讲课 2 学时)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章主要包含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现代艺术设计

的分析,现代设计思维训练和对现代建筑空间艺术的学习为主,本章教学采取理论讲解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讲课方式。

1.讨论与练习:以前两节内容为基础,针对设计的特点,结合自身理解和兴趣完成一件小型

327

Page 33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设计模型。(研讨 2 学时)

2.结合学生课堂完成的现代艺术设计小模型,列举相关国内外设计作品和风格,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寻找差距,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讲课 4 学时)

3.现代建筑空间艺术分析: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建筑空间艺术的表象与实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规律,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讲课 4 学时)

4.讨论与练习:以上一节内容为基础,针对现代建筑空间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理解和兴趣完成一件小型建筑空间设计模型。(研讨 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内容: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模型制作等。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为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作业内容:为一次设计包括模型设计和制作。要求:分别按照课程进度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具有现代艺术设计创意和功能的小型模型,

或一个建筑空间设计模型。要求体现个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反映相应的设计常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总评占比 50%(每一方案各占 25%)。

期末考试内容:在规定题目范围内完成设计作业。要求:在教师给定的题目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并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所讲授的各方面知识,

完成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要求其中应符合艺术设计普遍规律,并展现科学合理的方案推导及深化过程,具备一定创新效果。包含设计说明、平立面图解、透视效果图等,总评占比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郑曙旸《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室内设计程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吴家骅《环境艺术设计丛书:设计思维与表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田原《空间设计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田原审 定 人:周越编写日期:2014.6.12

328

Page 33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3018020 线的形态与设计Shape and Design of the Line

16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线的形态与设计”是专门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是对学生们既往所学造型专业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们对西方造型语言体系中表现形象之体面、光影及透视方面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较为深入,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设计观念,而对于东方造型语言体系中表现形象之平面化、线的形态、线的特征与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学生们在线造型方面的不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设计手法。该课程主要讲授线的造型规律、线的形态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线的运用与设计表现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造型艺术及相关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中国画、美学、美术史、书法等) 该课程只适用于专业背景为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的学生,须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美学修养。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国绘画与线的关系 (4 课时) 线的造型规律及特征 (4 课时)线的形态与情感表达 (4 课时) 线的形态与设计的关系(4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老师讲授与欣赏相结合,学生练习与现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都结合

自己的作业参与讨论,老师现场点评。五、考核办法该课程评定成绩的依据主要有二个:其一,完成作业的情况与参与讨论的参与度相结合;其二,考勤记录。其中完成作业的质量和

讨论的参与度占总成绩的 60%,考勤占总成绩的 4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无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李汉平审 定 人:罗岱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18 日

329

Page 33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18021 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Composite Materials and Design Performance

16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4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艺术设计应用材料介入,对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相关技法进行深入研究,培养并提高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及创造力。适用于设计艺术学科,且侧重于装饰艺术设计、公共艺术设计。

综合材料作为艺术设计的载体,设计艺术专业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都应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各类材料的特性及其相应的表现技法。只有深层次地挖掘、探索不同材料肌体自身的审美价值,并采用恰当的手法加以利用,才能更好地拓展设计艺术的表现领域,丰富艺术设计的形式语言。二、欲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外装饰艺术史、设计史、美学、设计概论、装饰艺术设计专题、公共艺术设计专题等。适用于艺术设计各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综合材料概论(4 学时)1、材料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2、材料分类 3、材料的物理美感 4、材料的心理美感二、艺术设计与材料(4 学时)1、材料肌理特征及审美特点 2、纸的艺术 3、纤维艺术 4、金属箔及沥粉 5、木刻及木制品6、陶艺 7、皮艺 8、金属 9、石材 10、合成材料(二)综合材料技法表现及形式语言(4 学时)六、纸上特殊技法 2、箔及金属色的应用技法 3、镂刻及拓印 4、材料质感及拼贴 5、现成品堆积装置 6、废弃物再创造四、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创作实践(4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按每周 4 课时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作品赏析,技法示范,开拓学生对材料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思路。使学生在选修完本门课程之后,能掌握一种以上的综合材料艺术设计及创作手法,了解多种材料的设计应用方式及形式语言。在理论基础上能够进行一定的实践创作。本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将课堂讲授、讨论及课外学习相结合,并辅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影音资料,指导学生通过艺术设计及创作实践,掌握某一种材料的特性技法,设计并制作完成一件作品及论文一篇。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评定形式为考查。学生的课程论文占成绩的 50%,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命题范围内选择。课程论文在本课程结课之后 2周内提交,字数在 3000字以上。学生的设计作品、上课出勤等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 50%。最后课程成绩为总评成绩。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胡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年 4 月

330

Page 33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2、《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王珠珍、陈耀明著,上海大学出版社3、《由材料介入·中国绘画当代艺术表现》4、《现代欧洲陶艺》,克莱门特 著,董苏学 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6 月5、《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陈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 月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兰超审 定 人:丁密金编写日期:2014.9.18

331

Page 33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2 产品设计实践与分析Practice and Analysis of the Product Design

48 学时(其中,讲授: 32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产品设计实践与分析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产品设计的理论、方法、步骤,通过实践验证设计理论,并对设计实践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以理论结合课题进行专题研究与设计,提高学生对产品设计的整体把握及深入研究与创新的能力。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艺术设计、家具设计及其它相关专业。先修课程:《设计材料与工艺》、《设计调查》和《设计表达基础》。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产品设计程序(4 学时)使学生了解产品设计的一般程序,熟悉设计的每一步骤的具体工作内容,各工作阶段要完成的

任务和工作方法,明确设计应完成的结果和提交成果的具体形式。第二章 产品造型创意与设计构思(8 学时)使学生掌握产品造型创意的思维、方法及表现形式,通过造型设计基础理论的应用,从形态设

计要素分析到产品形态设计,掌握设计构思的基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产品造型的创新设计能力。第三章 产品形态设计基本法则(8 学时)使学生掌握产品形态设计的基本法则,掌握在产品功能、人的因素、产品结构、材料和制造等

要素限制下造型形态设计的一般规律。第四章 产品设计案例(12 学时)让学生了解具体产品开发设计,尤其是研究产品意象、风格等形态内涵的探索。

第五章 产品设计实践(16 学时)通过布置课程设计,让学生完成产品设计实践,并对实践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在实践中加深理

解。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结合课堂讲授及案例分析、设计实践环节。实验环节 16 学时。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采用课程设计和考勤、课堂表现等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查方法。平时成绩占 40%,课程设计考核占 60%。考查主要以课程设计、设计竞赛或实际设计项目为主要内容。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世界现代设计史 》 王受之2)《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

332

Page 33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3)《设计中的设计(全本)》 原研哉4)《设计心理学》1、2、3 唐纳德•A•诺曼5)《前瞻设计:创新型战略推动可持续变革》 哈特穆特•艾斯林格6)《设计思维:整合创新、用户体验与品牌价值》 托马斯•洛克伍德7)《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产品设计程序与实践方法》 吴佩平 、 章俊杰 8)《国际产品设计经典教程》 保罗·罗杰斯、亚历克斯·米尔顿、 陈苏宁9)《装饰》 南大核心 CSSCI

10)《美术观察》 南大核心 CSSCI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石 洁审 定 人:张继晓编写日期: 2014 年 9 月 20 日

333

Page 33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3 环境设计专题综合实践 Integrated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Design Topics

16 学时(其中,讲授: 0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环境设计专题综合实践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是培养专业性研究人员提高实际设计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专业实践类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地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规模大、综合性强的景观设计方法,能创造性地完成较为复杂的景观设计方案,具备整个景观方案的设计能力,实现专业技术型综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作为研究生期间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是本专业本科生阶段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开设的。因此,其适合专业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或掌握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景观设计方面相关知识的学生。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课程共 16 课时,实验 16 课时第一部分:布置一综合设计课题, 讲解相关优秀案例,设计辅导 4 课时第二部分:设计辅导 4 课时第三部分:设计辅导 4 课时第四部分:设计辅导,课程总结 4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导,通过完成一完整设计案例,提高学生在设计中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以辅导为主,包括前期布置设计任务,讲解相关优秀案例,讲解设计思路,中期辅导和修改设计,后期对设计进行总结。五、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察,主要为课程设计考察部分;总平成绩=考勤*10%+课堂表现*20%+设计*70%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设计结合自然》(美)麦克哈格 芮经纬译《景观科学 理论基础和逻辑数理方法》 (苏)阿尔曼德 著 李世玢 译 《园林设计*造园意匠论》(日)小形研三等著 索靖之等译 《总体设计》k 林奇 〈风景建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architecture---Michael Laurie)

《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拉特利奇 著 王求是,高峰 译 《外部空间设计》 芦原义信著 尹培桐译 园林设计和园林艺术--孙筱祥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Clare Cooper Marcus; Carolyn Francis 主编 俞孔坚、孙鹏、王志芳 等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334

Page 33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著者:刘滨谊,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美国美国景观设计的速查手册(第二版)(原版) c.w. harris 和 n. dines 编 Timesaver standards 系列〈场地施工细部手册〉n. dines著 王剑 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2

开课单位:环境设计系编 写 人:张晓燕、赵雁、周越、田原审 定 人:周越编写日期:2014、6、12

335

Page 34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4 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综合实践Landscape and Digital Post Production Technology

16 学时(其中,讲授: 0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景观与数字后期技术综合实践的课程内容包含数字景观编辑合成理论及专业软件的应用技巧,

学生通过实践学会数字景观后期概述、镜头运动技巧、视频特技特效、数字媒体短片创作和综合实践等制作要点,按照实践项目的要求最终完成相应的设计项目。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需先修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数字平面艺术、数字色彩艺术数字空间艺术、视听语言和数字视频及音频技术等课程。学生在上述课程中累积了数字媒体创作的相关知识技能之后,于本课程中再结合后期制作的知识技能,最终能够制作数字景观媒体短片。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实践要求综合实践要求学生进行自由成组来模拟公司化的项目制作团队机制,学生小组依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制作实力共同完成项目,小组成员人数为 2-4 人。经过任课教师的前期指导,小组认真的完成选题,经过选题的探讨,中期考察,实际制作,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按照公司化的制作流程的规则完成项目。所完成作品需经过所有学生最终点评。

2. 实践安排(1)第一周(4 学时)1:教师布置专业实践任务书,指导老师介绍实践内容; 2:按照教师要求,学生开始选题,并且组建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3:根据实践项目小组人员的分工;4:学生自发进行专业实践调研;5:结合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2)第二周(4 学时)1:根据调研情况,制订详细开发计划;2:确定项目制作时间表,签订任务书;3:项目实施;4:阶段性检查,辅导答疑;(3)第三周(4 学时)1:景观动画深入创作阶段,辅导答疑;2:中期检查与阶段性汇报;3:完善阶段,辅导答疑;(4)第四周(4 学时)1:撰写结题报告;

336

Page 34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2:作品展示与点评;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景观动画设计与技术综合实践采用项目教学法,将企业生产中的一些核心技术引入课堂,该课

程需要一般由 4-5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任课教师认真指导下,团队成员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并综合运用以往所学知识,完成项目要求。最后由教师和同学一起对所完成的作品的点评。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通过项目制作情况进行考核,依据学生对于项目的完成程度给予最终的分数。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建议书籍:李晓彬编著.《数字后期编辑与合成》.海洋出版社教学参考书:1、Adobe 数字艺术中心.《Premiere Pro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2、Adobe 数字艺术中心.《After Effects标准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白志勇审 定 人:罗岱编写日期:2014-5

337

Page 34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5 空间形态设计The Design of Space and Form

48 学时(其中,讲授: 24 学时;实验: 24 学时;实习: 0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适用于设计艺术学科,从空间形态设计应用入手,对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相关技法进行深入研究,且侧重于公共艺术设计。

空间形态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表现因素,设计艺术专业不同学科方向的研究生,都应全面、系统地学习研究其特性及其相应的表现技法。本课程从空间形态的角度出发,对空间形态设计的概念、构成形式、表现形式、应用技法等进行介绍,使学生对空间形态设计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采用恰当的手法加以利用,为今后确定深入的专业研究方向打下良好基础。 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造型与专业技法表现、设计史、美学、设计概论、装饰艺术设计专题、公共艺术设计专题等。适用于艺术设计各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空间立体形态的基本概念(4 学时)① 有关空间形态设计的领域② 感受立体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

2、空间创造能力基础训练(4 学时)① 点的聚集和排列形成空间形态② 线的组合构成空间形态③ 面的组合构成空间形态④ 面的变化形成空间形态⑤ 体的组合

3、空间形态的形式美感训练(20 学时) ① 形态空间造型能力的训练② 立体空间意识的训练③ 空间形态意识的基础训练实例

4、空间形态设计在生态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应用(20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结合作品赏析,技法示范,开拓学生对立体形态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思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重点掌握立体形态在空间中的表现特性及技法,设计制作一件具有生态因素的空间形态艺术设计作品。五、考核办法

1、评定实践效果 20%2、评定设计作品质量 80%

338

Page 34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1、《快速掌握空间形态设计诀窍》2、《生态雕塑》3、《Frank O. Gehry 1969-today 21 works》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史钟颖审 定 人:丁密金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339

Page 34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6 设计思维与表现综合实践Thought and Express of Design

32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16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内容:简要介绍课程的性质、目的以及主要讲授的内容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必要准备环节,是艺术设计专业思维表达的基

础学科课程。目的:本课程目的是通过对与艺术设计相关的知识、思维方式的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在进入专

业课学习,对设计思维表达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掌握正确的思维和创作方式,为日后的学习和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设计思维与表现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是艺术设计这一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程。环境艺术设计本身是建立在四维时空概念基础上的现代艺术门类,是相对复杂的设计系统,自身具有功能性、科学性、艺术性、创新性等多重特点。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对入门常识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基本设计规律的了解,并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将十分有助于其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发展。

本门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现代艺术设计修养术创作和艺术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树立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本门课程注重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辅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和研讨,并建立良性互动,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综合性很强,着重在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十分紧密,要求先修课程有:《设计概论》《中西文化史》等;后续课程有:《环境设计专题》、《工业设计专题》、《景观动画设计与技术》等。

适用于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艺术设计基础概述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设计的入门知识,熟悉艺术设计基础的

课程结构,掌握进入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正确思维方法。1.艺术设计基础知识概述:明确阐述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相关常识性基础知识,

以及国内外设计行业目前概况。(讲课 2 学时)2.艺术设计创作思维简介:通过对国内外一些重要或著名艺术设计作品的介绍和分析,引导

学生了解艺术设计应有的创作思维方法。(讲课 2 学时)第二章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本章主要包含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现代艺术设计

的分析,现代设计思维训练和对现代建筑空间艺术的学习为主,本章教学采取理论讲解与课堂练习相结合的讲课方式。

1.理解艺术设计:阐述现代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介绍设计与现代艺术。包括介

340

Page 34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绍设计的语言(讲课 2 学时)

2.讨论与练习:以前两节内容为基础,针对设计的特点,结合自身理解和兴趣完成一件小型设计模型。(研讨 2 学时)

3.结合学生课堂完成的现代艺术设计小模型,列举相关国内外设计作品和风格,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寻找差距,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讲课 4 学时)

4.现代建筑空间艺术分析: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出发,对现代建筑空间艺术的表象与实质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中规律,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讲课 4 学时)

5.讨论与练习:以上一节内容为基础,针对现代建筑空间的特点和规律,结合自身理解和兴趣完成一件小型建筑空间设计模型。(研讨 2 学时)

6.结合学生课堂完成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模型,列举相关国内外建筑设计作品、建筑风格及著名建筑师,并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寻找差距,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讲课 4 学时)尽可能的实地调研和考察教学基本要求:本阶段为本课程的核心环节,要求指导教师就相关问题与学生深入、及时地交

流,主要可通过现场讲解、实地测绘、实地走访、现场设计辅导等形式完成。第三章 艺术设计基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是在前期讲解艺术设计基础常识和思维方式基础上的专业延伸,其课程内

容主要包含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入门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室内设计专业的艺术语言和创作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习惯。

1.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阐述现代室内设计的基本知识与理念,介绍室内设计方案构思、深化、推演和实施的基本程序。(讲课 4 学时)

2.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阐述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知识与理念,介绍景观设计方案构思、深化、推演和实施的基本程序。(讲课 4 学时)

3.艺术设计基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总结课程所讲授的各部分知识,概括其中的规律和本质,提出艺术设计基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关系。(讲课 2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内容: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模型制作等。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式分为平时作业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平时作业内容:为一次设计包括模型设计和制作。要求:分别按照课程进度要求,在课堂上完成一个具有现代艺术设计创意和功能的小型模型,

或一个建筑空间设计模型。要求体现个人对现代艺术设计的理解,反映相应的设计常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总评占比 50%(每一方案各占 25%)。

期末考试内容:在规定题目范围内完成设计作业。要求:在教师给定的题目范围内,按照设计要求,并综合运用课堂教学所讲授的各方面知识,

完成一份相对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要求其中应符合艺术设计普遍规律,并展现科学合理的方案推导及深化过程,具备一定创新效果。包含设计说明、平立面图解、透视效果图等,总评占比 50%。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341

Page 34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1.郑曙旸《室内设计·思维与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郑曙旸《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丛书·室内设计程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吴家骅《环境艺术设计丛书:设计思维与表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4.田原《空间设计与表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田原审 定 人:周越编写日期:2014.6.12

342

Page 34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7018017 数字娱乐设计专题综合实践Digital Entertainment Design Practice

32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的选修课。课程内容: 本课程通过设计和实现环节让学生完成一个数字娱乐创意作品的设计和原型实现。让学生通过

不同的设计工具完成一个数字娱乐作品的设计,并采用合适的实现工具完成作品的实现或原型实现。课程应包含一个数字娱乐实现工具的讲解,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个作品实现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本课程需要对如下设计领域有所了解:动画设计制作流程、游戏设计与制作、移动媒体设计、漫画与绘本设计、新媒体运营。选修本门课程前建议选修一两门动画或新媒体设计课程。课程需要完成一个数字娱乐作品的设计和原型实现,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现能力有一定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媒体设计能力。

本课程适用于艺术设计专业硕士。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授课部分 16 学时,主要让学生掌握作品实现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选取的工具应充分考虑数字娱乐作品的交互性,下列课时分配以游戏引擎为例,可根据专业领域发展进行设计。

1、游戏引擎概述(讲课 4 学时,实验 2 学时)教学内容:图形学简介、游戏引擎功能及分类、游戏引擎的基本功能、游戏引擎的基本使用流程、三维游戏引擎现状。基本要求:了解游戏引擎的原理、功能和分类,掌握主流游戏引擎状况,了解游戏引擎使用所需的技术、了解三维游戏引擎的现状。实验内容:结合游戏引擎,实际操作体验基本功能模块,理解其原理

2、游戏引擎场景构建(讲课 4 学时,实验 4 学时)教学内容:创建游戏工程、游戏引擎模块介绍、游戏场景编辑器使用、场景植被系统构建、场景水体与天空盒构建、场景光照设计。基本要求:结合游戏引擎掌握交互式三维场景构建的基本方法,能够实现三维场景的构建与导览漫游实现。实验内容:场景编辑器使用、植物布置器使用、天空盒使用、角色控制器使用

3、游戏角色创建(讲课 4 学时,实验 4 学时)教学内容:动作动画设置、动作与交互设备的绑定、角色生命期控制。基本要求:能够实现游戏角色的动作动画并与交互设备绑定,构成角色行为。实验内容:动画剪辑使用、交互映射设置、角色动画状态机调整

343

Page 34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4、游戏脚本(讲课 4 学时,实验 4 学时)

教学内容:基于模块的游戏脚本编程、用户界面实现、角色控制器分析。基本要求:理解脚色控制器的作用,了解场景更新过程,掌握用户交互界面的实现方法。实验内容:交互界面编程、角色控制器程序修订、基于模块的编程插件使用

5、作品策划案讨论(实验 2 学时)实验内容:作品设计小组讨论作品策划案,确定原型实现程度。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程主要采取讲授与实际操作交叉的方式进行,应在有实验环境的机房上课。

五、考核办法采用考察方式进行考核,可以采用提交设计策划案和作品原型的方式评定成绩。

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Unity游戏开发实战Beginning 3D Game Development with Unity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罗岱审 定 人:白志勇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2 日

344

Page 34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7018018 线的形态与设计综合实践Shape and Design of the Line Integrated Practice

32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0 学时;实习: 16 学时); 2 学分一、课程简介

“线的形态与设计”是专门为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是对学生们既往所学造型专业知识的丰富和完善。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们对西方造型语言体系中表现形象之体面、光影及透视方面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较为深入,并形成了与之相关的设计观念,而对于东方造型语言体系中表现形象之平面化、线的形态、线的特征与情感等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学生们在线造型方面的不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设计手法。该课程主要讲授线的造型规律、线的形态与情感表达的关系、线的运用与设计表现等。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造型艺术及相关课程(素描、色彩、设计基础(三大构成)、中国画、美学、美术史、书法等) 该课程只适用于专业背景为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的学生,须具备一定的造型动手能力和美学修养。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国绘画与线的关系 (4 课时) 线的造型规律及特征 (4 课时)线的形态与情感表达 (4 课时) 线的形态与设计的关系(4 课时) 课程练习(16 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该课程采用老师讲授与欣赏相结合,学生练习与现场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课后完成一定数量的

作业。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结合练习参与讨论,并且要按课程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五、考核办法该课程评定成绩的依据主要有三个:一,课程练习的完成情况与参与讨论的参与度相结合;二,考勤记录。三,独立完成课外作业

其中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讨论的参与度占总成绩的 60%,考勤占总成绩的 40%。七、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无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李汉平审 定 人:罗岱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18 日

345

Page 35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19 影像艺术与设计The Art and Design of Image

48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16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影像艺术具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初步了解摄影的历史和现状、专业摄影器材的功用、精致影像的由来等方面的知识,进而培养学生运用光影设计创造影像的能力。并为以后的艺术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美术基础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素描、色彩、速写、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美学基础以及相关艺术设计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摄影发展简史 (讲授 4 学时)

1. 摄影术的诞生 2. 摄影初创期的探索 3. 画意摄影的崛起 4. 三个经典时代 5. 纪实摄影的主流地位 6. 现代摄影第二章 摄影器材 (讲授 2 学时)

1. 照相机 2. 镜头 3. 滤光镜 4. 感光材料 第三章 基础技法 (讲授 2 学时)

1. 相机的操作 2. 曝光方法 3. 暗房技术第四章 造型与构图 (讲授 2 学时)

1. 框起影像 2. 观察四周选择视点 3. 突出重点 4. 影像基本元素 5. 深度和透视第五章 常见题材的拍摄 (讲授 4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16 学时)

1. 静物

346

Page 35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2. 建筑 3. 人像 4. 风光第六章 影像艺术与设计 (讲授 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该课程前期以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为主,后期以辅导、实验、实习、讨论为主。

五、考核办法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考查,考查的内容为各种类别和各种题材的作业。成绩评定以平时作业和

考勤综合评定。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文献:《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程》(第九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 《张益福摄影教程》(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国《中国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

美国《国家地理》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英国《摄影杂志》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尹言审 定 人:李汉平编写日期:2014 年 9 月

347

Page 35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20 中西方环境设计比较Comparision of Enviroment Design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48 学时(其中,讲授: 18 学时;实验: 学时;实习: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力图使学生在了解环境设计本身的科学性、艺术性、功能性、审美性等多元要素的基础上,开拓思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本课程是在纵横向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在大量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在同时代,不同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环境设计的相同之处与相异之处。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法作为一种认识和研究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执行,我国的环境设计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我们在同外来文化发生接触时,出现一个与原有自我文化完全不同的参照系统。建国五十多年来,我们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环境设计趋于多元化 ,特别是室内装饰设计具有很强的时尚性。如何把握时代潮流,引导进而带动设计的风格,预测设计发展之趋势,在此种情况下,采取比较的方法是最需要、最适合的。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中指出“比较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当前设计界面临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的时候,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清醒、更有效地继承与发展,这对进一步完善和再创造中国环境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中西环境设计比较教学课时为 48 学时,学分 3 分,安排讲授 18 学时,讨论分析 4 学时,设计研究 20 学时,参观实习 6 学时。共分 8周授课,每周 6 学时。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简述如下:第一讲,比较环境设计的概念(讲授 4 学时,设计研究 4 学时)

1、比较室内设计的确定2、比较室内设计的意义3、比较室内设计的原则4、比较室内设计的方法

第二讲,比较研究的现状(讲授 4 学时,设计研究 4 学时,讨论分析 1 学时)1、比较室内涉及的研究对象2、比较室内涉及的研究范围3、国内外比较研究的状况4、室内设计与文化艺术以及政治经济的关系

第三讲,东西方室内设计宏观纵向比较(讲授 4 学时,设计研究 4 学时,讨论分析 1 学时)1、文化起源的比较2、社会文化比较3、室内装饰观的比较4、东西室内设计比较

第四讲,东西方室内设计微观横向比较(讲授 4 学时,设计研究 4 学时,讨论分析 1 学时)

348

Page 35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1、细部比较2、家具比较3、装饰图案比较

第五讲,比较的启示(讲授 2 学时,讨论分析 1 学时)三、预修课程室内设计,人体工程

四、学习方法本课程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课堂讲授与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对传

统设计进行分析,并组织讨论。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动态。五、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课程论文 1篇(3千字)六、参考教材

1、《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主编2、《室内设计程序》 郑曙旸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 张绮曼主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世界室内设计史》 (美)约翰·派尔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相关室内期刊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 编写人:周越

审 定 人:罗岱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5 日

349

Page 354: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7018021 装饰画设计Decorative Painting Designs

48 学时(其中,讲授: 16 学时;实验: 16 学时;实习: 16 学时); 3 学分一、课程简介

该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目的是为了培养该专业学生审美能力,以及专业设计表现能力,主要讲授内容:一、中外传统美学意义上的装饰内容部分,二、现代中外装饰画概况及案例分析,三、参观相关展览,四、辅导作业。二、预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装修课程:专业理论如中西美术史,造型基础、材料设计及一切相关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平面设计、装饰设计等艺术设计相关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中外传统装饰简介(2 学时),第二章:西方装饰画及名家介绍(4 学时),第三章:关于新艺术运动及艺术家介绍(4 学时),第四章:日本的装饰画及名家介绍(2 学时)第五章:中国装饰画及名家介绍(4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方式:讲课 20 学时的放映及分析图片为主,并邀请学生参与讨论,8 学时实习为参观相关

展览,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验 20 学时即为辅导学生作业,以提高学生装饰设计水平。五、考核办法装饰画设计是一门设计类课程,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参观展览,以及完成作业来提高学生审美

及设计水平,因此平时听课及参与课堂研讨和作业同等重要,故考勤和课堂表现占有一定重要性,作业占考核成绩的 50%以上。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国内核心艺术类期刊《装饰》、《美术》、《美术观察》、《中国油画》等,适时

提供此类杂志中该领域当下国际前沿文章;赏析西方装饰画及名家画册、日本装饰画及名家画册、中国装饰画及名家画册等相关书籍。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刘长宜审 定 人:丁密金编写日期:2014 年 6 月 15 日

350

Page 355: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四部分 艺术学院

7018022 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综合实践Comprehensive Practice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Design

Performance 32 学时(其中,讲授: 8 学时;实验: 24 学时;实习: 0 学时); 2 学分

一、课程简介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主要面向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通过对艺术设计

应用材料的了解,进行系统的艺术设计及创作实践,掌握艺术设计中不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相关技法,培养并提高学生发散性艺术思维及创造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综合材料艺术设计与创作表现。教学目的是通过艺术设计及创作实践,使学生深层次地挖掘、探索不同材料肌体自身的审美价

值,并采用恰当的手法加以利用,创作具有美感、实用性、创新性的艺术实践作品,拓展设计艺术的表现领域,丰富艺术设计的形式语言。二、欲修课程及适用专业

选修该课需要先修的相关课程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外装饰艺术史、设计史、美学、设计概论、装饰艺术设计专题、公共艺术设计专题等。适用于艺术设计各专业。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综合材料的抽象表达及形式语言(8 学时)1、材料的形态语言 2、材料的复合语言 3、材料的装饰语言 4、逆向材料语言二、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8 学时)1、综合材料的观念艺术表现 2、综合材料的创意艺术表现 3、综合材料的装饰艺术表现三、综合材料与设计表现创作实践(16 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按每周 8 课时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作品赏析,技法示范,开拓学生对材料在设计作品中的应用思路。使学生在选修完本门课程之后,能掌握两种以上的综合材料艺术设计及创作手法,了解多种材料的设计应用方式及形式语言。本课程注重实践训练,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的艺术设计及创作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将作品的功能性、实用性、审美性、创新性统一。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成绩评定形式为考查。学生在课程最后的创作占成绩的 50%,由教师命题,学生在命题范围内选择。学生课程练习作业及上课出勤等情况作为平时成绩,占 50%。最后课程成绩为总评成绩。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1.《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胡伟,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年 4 月2.《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王珠珍、陈耀明著,上海大学出版社3.《由材料介入·中国绘画当代艺术表现》

351

Page 356: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4.《现代欧洲陶艺》,克莱门特 著,董苏学 译,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年 6 月5.《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陈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年 8 月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编 写 人:兰超审 定 人:丁密金编写日期:2014.9.18

352

Page 357: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五部分 其它

第五部分 其它3019002 仪器分析—核磁、气相Instrumental Analysis –NMR, GC

24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12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是一门现代实验技术课程。它集化学、物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等

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于一体,以现代分析仪器为手段解决森林、环境、地球和生命科学等各领域中复杂物质的分离,成分和结构分析,微量、超微量分析以及表面、微区分析等问题。是现代森林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生态学、森林植物学、遗传育种学以及食品安全、检疫检测等众多领域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根据农林院校特点所设置的本课程旨在使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熟悉色谱学、波谱学等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学会根据研究、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实验技术;并学会识别所得谱图和分析其可靠性的方法,提高查阅国外相关文献的水平;进而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位论文的水平,增强在实验科学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本课程涵盖气相色谱法及核磁共振波谱法,主要涉及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特点、谱图识别及适用范围;通过实验课掌握上述仪器的性能指标测定、实验条件设置与优化,谱图识别与判断,以及相应的样品制备技术等,并学会从样品制备到数据处理的全部实验过程。

本课程是林产化学、食品检测等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可以作为植物学、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化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木材加工学、环境生态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二、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仪器分析>(核磁/气相)的教学总学时数为 24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12 学时,实验 12 学时。1、主讲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共 12 学时):

第一章 色谱基本理论(2 学时)色谱分析法及其历史、色谱分析法的分类;色谱基本理论(色谱基本参数、色谱保留值与色

谱分配平衡、塔板理论、速率理论);色谱分离度及其分离条件的选择。第二章 气相色谱法 (2 学时)气相色谱仪结构及组成单元;气相色谱进样技术;气相色谱固定相;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

(热导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气相色谱样品前处理技术。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2 学时)气质联用仪结构及组成单元(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流检测器、真空系统等);质谱定

353

Page 358: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性分析和定量分析;GPC-GCMS仪器特点及使用。

第四章 核磁共振氢谱 (3 学时)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结构;1H-NMR的化学位移、自旋-自旋偶合及其在有机物

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 (3 学时)13C-NMR谱的特点,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以及各类有机化合物中 13C 化学位移的估算;二维

核磁共振波谱及其应用简介。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共 4个实验,12 学时):

实验内容选择依据:现阶段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对测试手段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经过对 2004级至 2014 级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实验需求调查统计,对以往的实验课程进行了系统整合,保留基础实验,剔除了部分已不能跟上科研潮流的实验,并依据学生对实验需求的统计结果,筛选了学生需求量较大的实验,适合学校林产化学、木材科学与技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等学科的学生要求。对实验课程的整体安排如下。

实验一 氢火焰检测器的调试与植物种子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GC)实验内容:利用实物讲解气相色谱仪器结构,调试最常使用的 FID检测器;在此基础上,测试

植物种子(如牡丹籽、核桃、榛子等林产品及林下作物)脂肪酸组成,实验包括样品的提取、浓缩、甲酯化等前处理过程,色谱测试过程中主要对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各脂肪酸组分进行归一化定量。

实验二 植物精油组分鉴定(GPC-GCMS)实验内容:以玫瑰精油、月桂精油、植物叶片等精油为实验材料,采用直接进样的方式,通过

气质联用色谱测试,对植物精油中的组分进行分离,通过质谱定性研究精油组分构成。实验三 温室气体含量测定(定制 GC)实验内容: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为样品采集地,用气袋采集 5个以上不同地域的空气样品,采

用温室气体色谱仪测试其中的CH4、CO2 和 N2O,采用标准样品定性,外标法定量。实验四 核磁共振演示实验(NMR) 实验内容:介绍核磁共振仪的结构,实际样品(醚菊酯)的测试及图谱解析。

3、应用专题综述- PPT 课堂交流+综述报告根据学生涉及到的气相色谱和核磁方面的研究任务,学生自主选定研究对象,概述气相色谱和

核磁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旨在锻炼研究生查阅文献并概述本专业方向仪器分析应用现状与前景的能力。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应用综述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讲授通过 PPT 方式介绍仪器结构原理、谱图识别,适用范围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对气相色

谱类学生可以上机操作的仪器,讲授中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对核磁等学生不容易亲自操作的大型精密仪器,则安排适量习题,使学生通过谱图解析学会识别谱图;讲述中将根据仪器分析的新发展不断增加新内容,增强研究生跟踪国际先进分析方法的意识和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54

Page 359: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五部分 其它仪器应用部分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本专业特点写出综述,并进行课堂

交流,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互相启迪,拓宽知识面,也是对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成立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仪器分析的硬件条件。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

力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仪器操作水平是考核本课程成绩的重要方面。五、考核办法总成绩按 100 分计,其中平时成绩占 40 分;实验成绩占 50 分;应用综述占 10 分。

六、参考资料金幼菊,仪器分析(色谱质谱波谱) 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刘密新等编《仪器分析》(第 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开课单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编 写 人:吕兆林审 定 人:卢存福编写日期:2015/04/28

355

Page 360: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19003 仪器分析—液相、液质Instrumental Analysis- HPLC, HPLC-MS

24 学时(其中,讲授: 12 学时;实验: 12 学时;实习: 0 学时); 1.5 学分一、课程简介仪器分析是一门现代实验技术课程。它集化学、物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等

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于一体,以现代分析仪器为手段解决森林、环境、地球和生命科学等各领域中复杂物质的分离,成分和结构分析,微量、超微量分析以及表面、微区分析等问题。是现代森林化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化学生态学、森林植物学、遗传育种学以及食品安全、检疫检测等众多领域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根据农林院校特点所设置的本课程旨在使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熟悉色谱学、质谱学等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学会根据研究、开发工作的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分析方法;通过实验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实验技术;并学会识别所得谱图和分析其可靠性的方法,提高查阅国外相关文献的水平;进而提高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实验技能和学位论文的水平,增强在实验科学方面与国际接轨的能力。

本课程涵盖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法,主要涉及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及特点、谱图识别及适用范围;通过实验课掌握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仪器的性能指标测定、实验条件设置与优化,谱图识别与判断,以及相应的样品制备技术等,并学会独立设计从样品制备到数据处理的全部实验过程。

本课程是林产化学、食品监测等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可以作为植物学、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化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木材加工学、环境生态学、食品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各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二、预修课程

《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仪器分析(液相、液质)的教学总学时数为 24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12 学时,实验 12 学时。

1、主讲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共 12 学时):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基本原理 (3 学时)仪器分析的研究对象、方法分类特点;色谱法概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种类、特点、原理及分离类型的选择。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3 学时)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及组成单元;液相色谱固定相、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及其液相色谱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保养。第三章 超临界流体色谱与毛细管电泳简介(1 学时) 第四章 液相色谱质谱法介绍 (2 学时)液相色谱质谱法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范围、

356

Page 361: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五部分 其它第五章 液相色谱质谱仪应用(3 学时)液相色谱质谱仪结构及工作原理;质谱在液相色谱中的定性定量方法;样品前处理技术。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如下(共 4个实验,12 学时):实验一 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实验二 液相色谱设计型实验(饮料中防腐剂苯甲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三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UPLC-MS/MS定性分析实验四 植物激素的UPLC-MS/MS定量分析

3、应用专题综述- PPT 课堂交流+综述报告旨在锻炼研究生查阅文献并概述本专业方向仪器分析应用现状与前景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应用综述相结合的方式。课堂讲授通过 PPT 方式介绍仪器结构原理、谱图识别,适用范围以及最新发展动态。对液相色

谱学生可以上机操作的仪器,讲授中以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对液相色谱质谱学生不容易亲自操作的大型精密仪器,则安排适量习题,使学生通过谱图解析学会识别谱图;讲述中将根据仪器分析的新发展不断增加新内容,增强研究生跟踪国际先进分析方法的意识和应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仪器应用部分则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结合本专业特点写出综述,并进行课堂

交流,使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互相启迪,拓宽知识面,也是对学生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根本目的,实验设计和仪器操作水平是考核本课程成绩的

重要方面。我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成立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仪器分析的硬件条件。在实验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将逐步增加设计型实验的比例,并不断减少每组学生人数,增加由每个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条件、调试仪器参数、选择操作条件的机会,学会根据试验要求自行设计仪器分析步骤,为顺利完成学位论文,以及提高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成绩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总成绩按 100 分计,其中平时成绩占 40 分;实验成绩占 50 分;应用综述占 10 分。六、参考资料自编教材:金幼菊,仪器分析(色谱质谱波谱) 参考教材: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刘密新等编《仪器分析》(第 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开课单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编 写 人:邓文红审 定 人:卢存福编写日期:2015/4/28

357

Page 362: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汇编(春季·下册)

3019004 仪器分析—质谱Instrumental Analysis—Mass Spectrum

16 学时(其中,讲授: 8 学时;实验: 8 学时;实习: 0 学时); 1 学分一、课程简介

《仪器分析-质谱》是一门现代实验技术课程。它是集物理学、物理化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等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于一体,以现代分析仪器为手段解决环境和生命科学等各领域中复杂物质的分离,成分和结构分析,微量、超微量分析以及表面、微区分析等问题。是木材加工与材料学、森林化学、化学生态学、园林植物学、遗传育种学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质谱作为大型精端设备,价格昂贵且操作复杂,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因此检测

数据精确度和可信度高。随着我校科研实力逐渐增强,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要求更高,要求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和体现该学科最新科研成果的研究论文,因此增加了对大型精端仪器的需求。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本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掌握质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发展动态,并将质谱分析法适时应用到其研究领域,为其获得高水平、新颖的科研数据打下基础。通过实验,巩固研究生理论课学习内容,使研究生对质谱法的理解更为直观和立体。在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中,质谱仪由于数量少且学生不易亲自操作,所以多采用老师讲解,学生旁听的模式,而近年来,我校分析测试中心引入一批不同型号质谱,为该课程提供了很好的硬件条件,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研究生可以实现上机操作,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仪器分析-质谱》授课内容包括理论和实验 2部分,理论部分内容详细讲述了有机质谱的基本原理、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及其在质谱解析中的作用,气质联用仪及其应用,液质联用仪及串联质谱的应用,有助于研究生了解质谱的发展动态在林学相关专业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面;实验课以实验室现有的不同型号的质谱仪为基础,结合林业院校的特色,让研究生掌握常规气质联用仪、热脱附-气质联用仪、顶空进样器-气质联用仪等不同型号的质谱操作及应用范围、谱图解析、样品制备,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牢固的基础。该课程主要适用于我校木材加工与材料科学、食品加工与储藏、园林植物、生物技术、林学、

森林保护学、化学生态学、木材加工学、环境生态学、植物学、遗传育种学等专业的研究生选修。二、预修课程

本课程主要涉及到有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普通物理、电子线路基础、量子力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基础课程知识。没有在中学大学期间选修过上述有关课程的研究生需要自己多去图书馆查阅和学习有关的知识,便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讲述的课程内容。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仪器分析-质谱课程的教学总学时数为 16 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8 学时,实验 8 学时。

1、 理论课程的内容及学时安排如下(共 8 学时):第一章 绪论-有机质谱基本原理(2 学时)

有机质谱的基本概念仪器的组成及其功能质谱仪性能指标

358

Page 363: graduate.bjfu.edu.cngraduate.bjfu.edu.cn/docs/2018-01/201801211553271063…  · Web view于强,杨同明.Incoterms 2010贸易术语条款解读.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1

第五部分 其它第二章 有机质谱中的离子及其在质谱解析中的功能(4 学时)

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亚稳离子

第三章 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2 学时)

GC 与 MS联用及其应用液质联用仪的应用 串联质谱与杂交质谱的应用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共 2个实验,8 学时) 实验一 质谱仪器种类及结构介绍;典型化合物的质谱数据采集与现场解析(4 学时)

实验二 用热脱附-气质联用仪测定植物挥发物组分(4 学时)

四、学习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做实验为主。课程讲授采用 PPT 和教学录像片为主要媒体,增加信息量和感性认识;通过介绍质谱的基本

原理、谱图解析、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的动态,增强学生跟踪国际先进实验方法的意识; 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细化分组人数,实现学生自己上机

操作。在经费许可的条件下,尽量增加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样品、调试仪器参数、选择操作条件的比例,为完成学位论文和参加科研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五、考核办法成绩按总分 100 分计,其中平时成绩(以实验成绩为主,有作业时含作业成绩)占 60 分;课程专

题综述占 40 分。六、参考书籍及阅读文献资料

自编教材:金幼菊,仪器分析(色谱质谱波谱)王光辉等编《有机质谱解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盛龙生等编《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年朱明华编《仪器分析》(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开课单位: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编 写 人:徐芳

审 定 人:孙月琴、卢存福编写日期:2015-4-22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