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李振华 北京艺术实验室 李振华 :1975 年出生,现在担任 2010-2012 上海电子艺术节(2010- 2012Shanghai eARTS Festival) 规划,2010 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 委(transmediale 10),Leonardo Journal 顾 问(2007 至 今 ),SCVA 世界艺术刊物顾问(2009)。 关于新媒体的 全球进程调查 2 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 2004-2006此项目由张尕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一直在中华 世纪坛举办,之后因为种种原因,2006 年的展览由歌华集 团支持,之后这个项目就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直到 2008 年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合成时代 :媒体中国 2008》展览开 始,这一基于北京的国际性媒体艺术盛会才终于转型成为 一个重要的国际性与艺术性,呈现于中国最高层文化殿堂 的驻留项目。 为了此项目,张尕曾经于 2003 年- 2004 年多次来中 国调查、研究,因为其所在机构为 Parsons 大学,这间著 名的设计与媒体艺术的学府,以及后来合作的清华大学美 术学院的背景。此项目一直在关注两个并行的线索,一个 是来自教育和新媒体现状的发展线索,一个是来自本土和 国际的线索。两个线索互为交织的构成了这个在当时最大 的媒体艺术展览,论坛的讨论议题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潜在 的关于教育的话题 :如 2004 年的“协作——新媒体作为 跨学科发展和新社会空间的孵化器”“意味深长的技术”“方 法论和多样性——新媒体教育模式”“传播——教育的形 式”,2005 年的论坛总名也改为“飞越之线——新媒体 艺术实践及教育论坛”,尤其论文部分收录了来自 Peter Wiebel Zielinski 的两篇经典短文,同时邀请了不同的策 划人,张尕作为总策划和组织者,再次挑战了策划人的工 作方式,尤其建立了一个共建的文化交融关系。2000 年后 在中国普遍展开的新媒体教育,终于可以被并置在一个更 大的文化、新媒体、设计等等线索下。2006 年的项目 因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实际参与较少,后来出现的 逐渐脱离偏教育方向的展览,展览正在转型成为一个 集全球各大媒体艺术机构的综合展出项目,并为之后 在中国美术馆的《合成时代 :媒体中国 2008》铺平了 道路。展览的名称也从第一届的《2004 北京首届国际 新媒体展暨论坛:引领前沿》到 2005 年《第二届北京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 :世纪对话——飞越之线》, 2006 年《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研讨会:世纪对 话——代码:蓝色》。 作为 2002 年之后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的新媒体展 览,可以说在当时是唯一的持续了 3 年的项目,构成 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介绍这个项目的主旨也在于将之前发生的与新媒 体艺术、教育、展览、研讨会相关的内容做一次整理, 尤其是这些项目中所涉及的来自策划人、组织者的概 念与发起此项目的初衷,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于中国 的新媒体发展的由这些关键帧构成的线索。 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更加年轻的艺术创作者 中间,那些逐渐发生的与世界同步的知识、方法、现象, 那么这就必将要涉及 2004-2006 年这一大面积发生的 新媒体展览项目。 ( 感谢张尕先生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老师 对此专题的贡献,此专题涉及的所有文本与图片版权 来自作者,李振华与北京艺术实验室协助取得。) | 72 | 新媒体 NEW MEDIA

03.2010

  • Upload
    lab

  • View
    220

  • Download
    5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2nd issue on media art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03.2010

李振华 、 北京艺术实验室

李振华 :1975 年出生,现在担任

2010-2012 上海电子艺术节(2010-

2012Shanghai eARTS Festival) 总

规划,2010 德国转译媒体艺术节

评 委(transmediale 10),Leonardo

Journal 顾 问(2007 至 今 ),SCVA

世界艺术刊物顾问(2009)。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 (2)

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2004-2006)

此项目由张尕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发起,一直在中华

世纪坛举办,之后因为种种原因,2006年的展览由歌华集

团支持,之后这个项目就再也没有继续下去,直到 2008

年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 2008》展览开

始,这一基于北京的国际性媒体艺术盛会才终于转型成为

一个重要的国际性与艺术性,呈现于中国最高层文化殿堂

的驻留项目。

为了此项目,张尕曾经于 2003年- 2004年多次来中

国调查、研究,因为其所在机构为 Parsons大学,这间著

名的设计与媒体艺术的学府,以及后来合作的清华大学美

术学院的背景。此项目一直在关注两个并行的线索,一个

是来自教育和新媒体现状的发展线索,一个是来自本土和

国际的线索。两个线索互为交织的构成了这个在当时最大

的媒体艺术展览,论坛的讨论议题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潜在

的关于教育的话题:如 2004年的“协作——新媒体作为

跨学科发展和新社会空间的孵化器”“意味深长的技术”“方

法论和多样性——新媒体教育模式”“传播——教育的形

式”,2005年的论坛总名也改为“飞越之线——新媒体

艺术实践及教育论坛”,尤其论文部分收录了来自 Peter

Wiebel和 Zielinski的两篇经典短文,同时邀请了不同的策

划人,张尕作为总策划和组织者,再次挑战了策划人的工

作方式,尤其建立了一个共建的文化交融关系。2000年后

在中国普遍展开的新媒体教育,终于可以被并置在一个更

大的文化、新媒体、设计等等线索下。2006年的项目

因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实际参与较少,后来出现的

逐渐脱离偏教育方向的展览,展览正在转型成为一个

集全球各大媒体艺术机构的综合展出项目,并为之后

在中国美术馆的《合成时代:媒体中国 2008》铺平了

道路。展览的名称也从第一届的《2004北京首届国际

新媒体展暨论坛:引领前沿》到 2005年《第二届北京

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论坛:世纪对话——飞越之线》,

2006年《北京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暨研讨会:世纪对

话——代码:蓝色》。

作为 2002年之后在中国举办的最大型的新媒体展

览,可以说在当时是唯一的持续了 3年的项目,构成

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介绍这个项目的主旨也在于将之前发生的与新媒

体艺术、教育、展览、研讨会相关的内容做一次整理,

尤其是这些项目中所涉及的来自策划人、组织者的概

念与发起此项目的初衷,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于中国

的新媒体发展的由这些关键帧构成的线索。

同时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更加年轻的艺术创作者

中间,那些逐渐发生的与世界同步的知识、方法、现象,

那么这就必将要涉及 2004-2006年这一大面积发生的

新媒体展览项目。

(感谢张尕先生以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晓波老师

对此专题的贡献,此专题涉及的所有文本与图片版权

来自作者,李振华与北京艺术实验室协助取得。)

| 72 | 新媒体 NEW MEDIA

Page 2: 03.2010

硬件 / 软件——差别安德里亚·布罗克曼: 你最近的项目,包括活动版的“the

zgodlocator” 和“在 Disko前的死亡”,这些作品在光

滑而透明的表面之下,几乎无法隐藏的是他们混合的

且有时荒谬的机械装置结构。五年前,巨大壮观的装

置作品“the zgodlocator”由于其表现出的与电脑硬

件原材料之间势不可挡的,几乎是离奇的遭遇和碰撞,

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对于你来说,你亲身与合作者

一起建造这些机器,这其中的重要性是怎样的?

何魏格 · 威瑟 :与这些机器相联系的项目本身要远远

超越你能在装置中直接看到的东西。我所要追寻的是

要展开一项长期的探索,关注对于那些点燃新科技的

原材料进行表现和重新诠释。我的艺术研究主要在于

调查研究那些综合这些信息流通材料的方法论,这些

材料包括:传导性塑料或金属、硅、光学玻璃纤维、

磁性液体,(转移性)金属化合构件或“转译性材料”。

这些计算机的基本组件还会涉及,比如说,LCD/即在

电学领域发展出来的液体制水晶结构、微结构模块、

何魏格 · 威瑟(Herwig Weiser)与安德里亚 · 布罗克曼(Andreas Broeckmann)的对话(2006 年6 月)

光偏振周率以及化学性光学物件。作品将人们的注意

力吸引到那隐藏在表面之下的电脑科技的主体,并将

这些材料转化成动态的动力学雕塑。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我的方法可以形容为“软件运动绘画”,不断地揭

露那“不可见”的领域,并且也创造了体验数码文化

实质的机会。我所建构的这些联系本质上是一种声音

和图像方面的解构,将声音和图像重构为“其类似物”

和“流动的密码”。科技物不断增长的“表面性”掩盖

了那些实际驱动科技物使之得以人为存在的内部部件。

在这个消费社会中,我们盲目地迷恋那些最新电脑硬

件的浮华的设计和令人赏心悦目的光滑表面。通过软

件的使用,我的作品分解并揭露了工业媒体组件的内

部。这个软件将密码再转发并直接写在原材料上,如

写在液体硬件和各种可控的“流动”物质上。

安德里亚 · 布罗克曼 :你的作品深层次地挖掘了数码

科技的机械性,对于你在当代数码文化的基础建构中

找到的不同元素进行了重新创造且为它们重新设定了

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对于研究和艺术项目的工程

建造部分,你都抱着非常严肃的态度。在你的作品中

使你从中发展出自己的观念并将它们传递给其他人的

这些“行为性”的方方面面,你是否将它们视作你的

艺术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图:何魏格 •威瑟(Herwig

Weiser),“死于迪斯科之前”Death

before Disko, 装置,2005/2006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0.03 | 73 |

Page 3: 03.2010

何魏格 · 威瑟 :与科学家、工程师和其他艺术家的合

作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他们各自的专业知识,而这也帮

助我去熔合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各个不同的层面,我

在这些项目中正是想把这些层面聚合到一起。这其中

最重要的是,自从 1998年起,我就与软件和电子工程

师阿尔伯特 ·布莱克曼(Albert Bleckmann)紧密合作

来发展我的作品。我的作品中涉及对许多工程公司和

大学进行咨询并进行实际的开发工作。我习惯于在一

种高度复杂的物质环境中工作,涉及不同范围的活动、

各种材料、电子工程和规划与其在实验性界面概念中

的表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传播媒介,如电影、录

像、声音 /图像 -视觉想象力和以网络为基础的装置。

我的艺术意图不仅仅是与科学学科、工程科学与电脑

科学结合在一起,而是与这些领域中的各种形式的跨

学科性结合在一起。我的研究包括调查工业硬件和软

件与电路循环系统、主动的和被动的声音及物质环境、

以及试验性作品之间的关系。

安德里亚 ·布罗克曼:你的机器是极为特质的精密装置,

是一些似乎拥有自己特有的逻辑,而又不同于任何“常

规的”功能性科技设备的科技物体。同时,这些物体

又与科技文化,与我们通过科技的调解而体验世界的

这种方式发生着具体的联系。在你策划你的作品的时

候,观众的体验有多重要,你想要“控制”这种体验

的程度是怎样的?

何魏格 · 威瑟 :信息不仅仅是可改变的,也不仅仅是一

系列的零和一,更重要的是,电子领域也是真实数据

流的一个“不同”之面。界面是对于软件工业的社会

和文化记忆。“真实中的虚拟”——好比软件——展现

了一种交叉:观众在视觉上与扩展的和物质化的数据

风景和流动的屏幕之间产生互动,在这里,界面是软

件和硬件之间的交叉,是视觉和电子媒体文化中物质

性与非物质性的交叉。将“硬件的内脏”的内部翻转

出来,这个过程中,观众就是在一件激起经验双重性

的装置中穿行。作品的外观上是真正的硬件、电子网

络和作品内部活动的驱动器。在作品的内部,是一个“表

面—隔膜”的模型,是外部皮肤的反面。这种对于透

明的强调隐喻性地将我们注意吸引到作品的物质性上:

玻璃状的半透明物质实际上带领观众进入到电脑中来

考察它的主体组成。

来源:www.zgodlocator.org

何魏格 •威瑟(Herwig Weiser),“死

于迪斯科之前”(Death before Disko),

装置,2005/2006

| 74 | 新媒体 NEW MEDIA

Page 4: 03.2010

“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时 100分贝)是马尼

克斯 ·德 ·尼基斯与爱德文 ·范 ·德 ·黑德制作的一个

交互声音装置。在这个发动机驱动的装置中,一个扬

声器安装在一个几米长的胳臂上。如同看家狗一样,

这个机器会扫描周遭的环境寻找参观者。随着旋转胳

臂有力地巡回摆动,它将进行更细致的调查。马达越

转越快,你将听到马达旋转强有力转动的声音。当扬

声器的呲呲声扫过你的时候,你可以感觉到空气的流

动,你不得不退回,退出它的范围之外。这个机器逐

步地慢下来,当振动逐渐消褪,你又开始审视空间,

你的动作影响到装置产生的声音。注意不要走得太近!

“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时 100分贝)建立了参观

者与机器之间一个物质的、可触的关系,因为它在机

器与参观者之间进行一个通过吸引与排斥来决定机器

声音与动作的游戏。

装置 :

“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时 100分贝)是一个

装置,在一个长胳臂伸出一个扬声器,同时在另一端

有一个配重。 这个胳臂可以旋转。它可以控制在非常

慢的速度到非常快的速度之间。

扬声器的最高速度是 100公里 /小时。一个高速

的距离测定传感器被安在扬声器上,用来测定胳臂深

入空间的距离。传感器也扫描空间中的物体与观众。

因为它是旋转的,所以它产生了有关一个空间的空间

描述。产生的结果是有关空间的不断连续动态变换的

图谱,如同传统的雷达图谱。

“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时 100分贝)是一个

交互装置。它是一个有很高智能行为的装置。胳臂不

仅仅是慢地或快地旋转,还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做出十

分截然不同的动作。一方面“空间声音”(100公里 /

小时 100分贝)自生自长,另一方面,它对于空间中

的人反映十分直接。使用这个传感器,可以探测到参

观者之间有多近,也可以探测到他们在胳臂的什么方

位。这个装置在自我运行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扫描着

空间。它不停地观测动作,它将发出表达空间探测的

声音。它会产生十分短暂、但是声响十分巨大的脉冲,

它“聆听”着空旷空间的反应。它是不同频率和不同

模式脉冲的合成。当人们进入房间的时候,它可以立

即测知到。这个装置会以音乐和姿势两种方式反应。

一方面,声音与胳臂的位置直接相关。另一方面,声

音与空间与观众的动态“地图”有关。声音是十分自

然的。例如,当扬声器指向某个人,它会发出一种特

别的声音。当很多人在房间内时,它以很高的速度工作。

另外,胳臂的声音与动作吸引人们在空间内移动。在

空间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的声音,对于人们与旋转的

胳臂之间的距离也代表不同的声音。

“空间声音”(100 公里 / 小时 100 分贝 )马尼克斯 ·德 ·尼基斯与爱德文 ·范 ·德 ·黑德制作

技术 :

“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时 100分贝)的声音

与动作是实时产生的。产生声音和动作的运算法则是

精确定义的,但是到底是什么声音则依赖于参观者对

于装置做了些什么。在扬声器的上端有一个声纳传感

器用来测定参观者、物件与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这个

传感器要测定面对扬声器的光束。另外也有一个角辨

向器安装在装置的轴上。两个传感器的数据被发送到

产生声音的电脑中。当装置被放置在房间内,它首先

了解一下没有人的房间的形态。这样一来,它就可以

辨别房间内有没有人。这个程序之后,计算机就可以

识别空间内不同的参观者。“空间声音”(100公里 /小

时 100分贝)对于参观者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它可以

针对个人以动作或声音的方式反应,也可以针对人们

的行为作出反应。除了对参观者做出反应,声音也与

胳臂的加速度以及所处房间直接相关。

( 马尼克斯·德·尼基斯与爱德文·范·德·黑德

版权所有,荷兰 2000/2001)

上图 :马尼克斯 •德 •尼基斯与爱德

文 •范 •德 •黑德(Marnix de Nijis &

Edwin van de Heide),“空间声音”(100

公里 /小时 100分贝) Spatial Sounds

(100dB at 100km/h),交互装置,

2001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0.03 | 75 |

Page 5: 03.2010

中国出航

文/张尕

关于 ISEA 2006 集装箱文化项目

船载集装箱是一个到处旅行的空间。它既不是一

个虚空的空间,也不是一个中性的白色立方体,它装

载生活需要的商品,一如装载感情的残渣。集装箱载

运着用以维持生活的有用物品,也载运着要被处理的

废品,这些废品被送到远离自己的出产地,甚而去牟

取利润。在远海上,合法常常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样,

在危险的海面上,公正也变得模棱两可。穿越在富国

与穷国的领土之间,集装箱行进的方向带有鲜明的经

济特征。集装箱记载着历史,它的轨迹揭示着世界的

潮流,反映出政治上的复杂,经济上的投机,人类的

灾难以及集体的无意识。很显然,这次从中国出发的

航行装载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物品,而是没有明显实

用价值的艺术品。然而,它试图通过前往圣何塞(一

个美国城市)的行程来揭示各种各样的情感,这些情

感是由一个船载集装箱作为一种集装箱文化的全球现

象显现所引起的。

“中谶”如实地反映了一系列原始账本、银行记

录、收据以及其他历史文献,它们记载着英美烟草公司

在中国成长期间的商业交易以及在 2000年“烟草项目

(Tobacco Project)”制作过程中艺术家徐冰与杜克基金

会(Duke Foundation)的经济交易。徐冰针对老帐簿

的审视朴素简节,甚至与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品大相近径

庭,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市场同世界经济交互作用中的

现代与当代经历,同时隐隐地召唤着不同的解释。

“分离” 通过邢丹文犀利的视角揭示了隐藏在堆积

如山的电子垃圾下的故事。邢丹文多次游历中国南方,

拍摄了十多万行走在生活的边缘,靠回收西方国家倾

泻到中国数以千吨的电子垃圾谋生的人群。在这些厚

重致密的导管与机器碎片下,人们得以倾听被难以停

歇的全球经济引擎挤压的一群人的呻吟。

胡介鸣的看似温顺与诗意的交互装置关注着优势

文化与边缘碎片文化之间不断加剧的紧张,这些边缘

碎片文化经常被蔑视或正趋于灭绝的处境。

但是,对希望与交流以及理解与和解的渴望不是

源于一个古老的浪漫。上海籍的艺术家金江波搭建了

一个井,从地球的一端挖向另一端,通过笑声连接人们,

这是一次跨越海洋,通过电子脉冲传达的握手,各个

文化背景的人们都会理解的和平象征。

最后,黄石为我们带来了遗失传统的新生,带我

们回到了中世纪,那是一个水手用漂流瓶进行交流的

年代。对于艺术家而言,这种私密天然的交流方式在

一个充斥着技术合成传输形式的世界具有特殊的隐喻

意义。他的怀旧与简单愿望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

思有关异化的论说。

2006年 7月 1日 上海

11

| 76 | 新媒体 NEW MEDIA

Page 6: 03.2010

邢丹文,“分离 Disconnexion”,投1.

影及一大堆照片碎片,并散落在地

板上,2002-2003

黄石,“漂流瓶 Drift Bottles”,互动2.

装置,2006

胡介鸣,“海平面 Altitude Zero”,3.

交互装置,两侧嵌有 6个显示器作

为舷窗的集装箱,2006

3

2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10.03 |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