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 Upload
    others

  • View
    0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Page 2: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67

印 刷 科 技

綠色科技之應用 -

數位出版新觀念

得可以是很隨性、可以是很個性,而低門

檻的輸出操作及廉價的設備取得,但隨需

即印(POD, Print on Demand)的數位特性

卻又往往因使用者不經心的一個「列印」

動作而出版問世。不禁懷疑,數位出版的

應用到底是數位造林的助益者還是紙張浩

劫的幫兇 ?

IDC統計我國去年單功能印表機出貨

量平均每月約達 37,009台,影印用紙銷售

量每月約 7,500公噸,每年以 5%至 10%幅

度持續成長中,而預估全球影印文化用紙

的產量在 2010年將達到 3億 9600萬噸(消

費者力量 ,2007),然而每製造一張 A4紙

需排放約 18公克的二氧化碳,相當於每人

每 45分鐘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含量,而每使

用一小時印表機約排放 62.1-414公克的二

氧化碳,桌上型電腦及筆記型電腦則每小

時二氧化碳排的放量約 41.4-172.5公克(圖

一)(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然而造

壹、前言

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綠色科技逐漸成

為未來科技發展的共識,如何有效節約能

源及降低碳排放量已成為世界各國競相討

論的重要議題之一,國內出現愈來愈多的

企業紛紛將「節能減碳」視為該組織中社

會責任的一環。身處企業高度資訊化及數

位化的今天,根據統計企業內部訊息傳

遞,約有 93%已使用電子化作為主要對內

外溝通的方式之一,然而卻發現目前企業

數位化的結果,並不能降低辦公室紙張的

用量,辦公室影印用紙近幾年卻呈現不減

反增的現象,我們試問企業的電子化應用

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

根據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的資料顯示,

每製造一公噸紙張,須消耗二十棵高度八

公尺、樹徑十六公分的原木(中華電信 ,

2009),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我國每

年每人平均用紙量為 204公斤(行政院主

計處 , 2008),其中印刷書寫用紙(printing

& Writing Paper)的消費量每年平均以 0.9%

的速度持續成長(台灣區造紙公會 ,

2008),而一般大眾認為數位革命後紙張的

用量將呈現減少的趨勢,但事實上並非如

此(陳徵蔚 ,2009)。受到個人電腦普遍使

用的影響,數位化內容大量被創造、釋

出,網路文學、個人出版等因應而生,數

位出版確實顛覆傳統出版的形式,出版變

圖一、資訊設備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圖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7 2009/3/17 下午 01:22:20

Page 3: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68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印 刷 科 技

紙過程中所衍生的伐木、大量用水、戴奧

辛的排放及廢棄物量仍不斷成長當中。

隨著全球暖化議題發燒蔓延及京都議

定書的簽定生效,如何節約能源及降低碳

排放量遂成為各國政府競相討論的重要議

題,我國政府亦將「節能減碳」列為未來

國家工程招標原則之中,當業界紛紛倡導

以電子帳單減少紙本帳單、數位造林、用 e

化抗暖化等環保訴求的今天,根據統計目

前企業內資訊文件平均 93%以數位方式被

儲存應用,而辦公室用紙量卻呈現不減反

增的趨勢,企業數位化推行的結果並不能

有效降低辦公室紙張的使用量,反成紙張

用量激增及加速地球暖化的隱憂。

如何應用綠色科技(Green Technology)

而為數位出版(Digital Pblishing)贏得下一

個未來,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企業內數

位出版的價值是必須重新被定位。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幕,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產業結構徹

底改變,化石燃料的使用及大量砍伐森林

的結果,使得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大幅提

升,及其他溫室氣體過度排放,以致充塞

於地球大氣層,因而形成所謂的「全球暖

化」(Global Warming)現象,受到全球暖

化的影響地球表面溫度增加、冰山融化、圖二、北極冰層範圍圖

圖三、北極冰層脫落圖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8 2009/3/17 下午 01:22:21

Page 4: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69

印 刷 科 技

海平面上升、全球氣候轉變、傷害人體抗

病能力、動物大遷移、受高濃度臭氧影響

地區擴大、颶風的強度會增強、人類經濟

也會受影響(例如農業)、低窪的島嶼將無

法居住、許多動植物面臨絕種的危機(教

育部環保小組 , 2007),面對全球氣溫呈現

逐年上升的現象,北極冰層也因全球氣溫

快速升高而加消失中(圖二),2008年 7

月 30日加拿大政府表示,加拿大北極群島

艾士米爾島華德韓特冰棚,日前出現近三

年來最嚴重大塊冰層脫離(圖三),形成兩

個冰塊島嶼在海上漂浮,北極冰棚面臨逐

年縮小的威脅,北極熊正瀕臨百年後絕種

的隱憂(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 ,

2008),美國科學家根據超級電腦模擬提出

驚人預測,認為北極海冰可能在二○一二

年夏季就會完全消失,美國太空總署科學

家在內的氣候變遷研究團隊表示,根據一

九七九年至二○○七年相關數據所做的最

新電腦模擬發現(圖四),五至六年內,北

極海冰在夏季就會完全消失(聯合

報 ,2007/12/13)。

根據「英國鳥類信託組織」(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簡稱 BTO)與「國際

濕盟」(Wetlands International)最新的研究

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對於遷徙的水鳥而言

是項重大的威脅,在歐洲與非洲共計約有

234種保育類的遷徙水鳥皆受到氣候變遷某

種程度上的危害,其中更有 9種水鳥面臨

嚴重威脅,甚至有滅絕的可能(台灣環境

資訊協會 , 2008)。

然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持續增

加,預估到 2050年將是前工業時代排放量

的兩倍,而大多數氣象研究資料也都顯

示,到時所有的氣候異常現象也都將紛紛

出現(湯馬斯 .佛里曼 , 2008),世界自然

基金會亦在 2006年世界生態系雙年報中指

出「地球將在 2050時,面臨生態大崩

解」,隨著資源大量耗盡快速消失及廢氣危

表一、京都議定書主要內容資 料 來 源:http:/ /www.mgt.ncu.edu.tw/~ckfarn/ppt/

2007EMBA_EB1_Environment.ppt

圖四、北極海冰電腦模擬圖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9 2009/3/17 下午 01:22:21

Page 5: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70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印 刷 科 技

害與日俱增的影響下,人類又將自我承受

大地反撲的後果,從南亞海嘯、卡催娜侵

襲美國紐奧良、辛樂克及鳳凰重創我國中

南部猶然在耳,而該如何抑止此種現象的

發生呢 ?化學家奈特路易斯分析指出,我

們除了要節省會製造二氧化碳的能源使用

外,還要從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的綠色能源

中產生新能源,或許這才是我們真正不願

面對的真相。

隨著 2005年 2月「京都議定書」正式

生效後(表一),溫室氣體減量成為全世界

共同焦點,其中「京都議定書」主要內容

可分為對溫室氣體進行管制、訂定減量期

程、訂定減量基準年、確定減量目標,而

為達成這些重點目標又以「總排放量管

制」、「國際合作減量」、「訂定減量目標

期」、「管制氣體種類」、「計算排放量」、

「訂定排放交易制度」、「成立金錢協助減

量機制」等方式進行,而造成地球暖化主

要成因又管制溫室氣體的前四項為主,其

中我們由圖五得知溫室氣體的形成又以二

氧化碳為多。

我國地處東亞季風區同時也是暖化程

度較為明顯的地區,而要檢驗氣候有沒有

變暖的趨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將歷年的

溫度紀錄做一比較,經由我國氣象站自

1897年進行氣象觀測記錄發現,自 20世紀

以來百年間我國的平均溫度大約上升攝氏

1.4度,也是同期全球平均增溫速度的 2

圖五、溫室氣體主要成因比例圖

圖七、百年來台灣年平均溫度距平變化圖

資料來源: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8491018329.pdf

圖六、北半球陸地年平均溫度百年變化圖

資料來源:http://web1.nsc.gov.tw/public/Data/8491018329.pdf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0 2009/3/17 下午 01:22:22

Page 6: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71

印 刷 科 技

倍,其實與北半球陸地暖化程度相差不遠

(圖六),且近 30年來升溫速度有加快的現

象,這也告訴我們,台灣氣候高幅度的增

溫(圖七),是屬於東亞大範圍增暖系統的

一個部分,而不是局部獨有的現象(陳雲

蘭 , 2008)。

國內學者亦指出,過去半個多世紀,

台灣每年熱浪事件發生頻率和每次持續天

數皆有增加趨勢,強度也明顯增強,台大

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說:「這種現象若再

持續下去,台灣地區很可能從亞熱帶氣候

逐漸向熱帶氣候“接近”」的隱憂,世界是

個地球村,我國雖非京都議定書簽署國,

但在因應氣候變遷的努力上仍不餘遺力,

我國環保推動歷程如下(表二):

因此,近年來綠色科技掀起一陣討

論,2008年德國漢諾威 (CeBIT)資訊展,

即以「綠色科技」(Green IT)為一個重要的

主題,首度出版《綠色 IT指南》,羅列了

ICT業界在氣候環保議題上的全球調查和

個體公司主要解決方案,成為第一本廣泛

概論「綠色 IT」的重要參考文獻參考 (大

公網 ,2008)。緊接著 2008年六月於台北所

舉辦的國際電腦展 (Computex)中,亦舉辦

「綠色科技論壇」,但是,各界對於何謂

「綠色科技」一詞,至今尚未被一致定義,

參考謝汶芸取 1992年於巴西所召開之地球

高峰會議中論及。認為「綠色科技」應具

備五項特質:一、對環捄友善的包裝 二、

無污染之行銷管道 三、減廢、回收、再利

用 四、能源效力 五、污染及安全偵測、副

產品與排放之控制 (圖八 )(謝汶芸 ,2008)

時間 我國推動環保歷程

1992 成立「全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

1995「全球氣候變遷工作小組」擴大為「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

1998 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

2000 擬訂「溫室氣體防制草案」

2002「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提升由行政院院長擔任主任委員,並成立「國際環保組」

2004簽訂「溫室氣體自願減量方案」推動「溫室氣體政策管理計畫」

2005 召開「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

2006「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由行政院向立法院提案立法

表二、我國堆動環保歷程表 環保

環保產業(EBI、OECD)

綠色產業(市場機制決定)

綠色科技(1992年地球高峰會)

圖八、 環保、環保產業、綠色產業、綠色科技示意圖

資料來源:(謝汶芸, 2008)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1 2009/3/18 下午 03:08:33

Page 7: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72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印 刷 科 技

參、數位出版之定義

1971年伊利諾大學Micro Hart教授為

保存古籍,採用最簡單文書處理方式,預

計自 1971年 -2001年以保存一萬本古籍為

目標的古登堡計劃(PG, Project Gutenberg)

則為爾後的數位出版拉開序幕,從此人類

的傳播進入一個全新的數位出版時代。

1993年第 45屆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Frankfurt Book Fair)出現電子出版品的展

出,台北國際書展則至 1999年也出現電子

出版品的攤位設置。

採用數位化技術進行選編作品,並以

數位化複製技術,將作品大量複製成為數

位出版品;然後,將這些數位出版品向社

會大眾傳播的社會行為,稱為數位出版

(digital publishing)(賀秋白 , 2000)。

運用光電技術之方式,將資訊以數位

的方式,附著在易受光、電、磁作用的物

體上,必須透過電腦或其他資訊處理設

備,才能將資訊以人類所能了解的方式呈

現,將此種數位資訊重製、散布於眾,即

是數位出版(賴文智 , 2001)。

然而如果依不同的角度對數位出版會

有不同的定義及詮釋,從傳播者角度而

言,出版是一種將訊息內容透過媒介載體

的各種符碼形式經由複製而巨量傳播於社

會大眾的一種行為。如果從媒介載體而

論,則是指透過圖書、報紙、刊物、微縮

底片或影音光碟等訊息呈現的形式,符碼

係指圖像、字元、聲音、影像等。如果就

閱聽人立場,數位出版所呈現出來的多媒

體效果,則是閱聽人在接觸到出版內容後

所產生的反應與不反應之情況,亦即能否

引起共鳴與迴響之探討(徐明珠等 ,

2008)。

出版的概念當然不能只限定在紙張出

版範疇,廣義的出版應該是一種「出版行

為」而不是「出版內容」,創作者能夠藉由

此一行為把自我意念傳播出去,與內容呈

現的方式與樣貌無關。出版也不能限定在

規模上(size)或內容格式(content format)

上,除了單獨個人可以成為出版者,資訊

量上不論是一本書、一張紙還是一段話,

都可以成為出版的素材。同樣的狀況在也

適用於「數位出版」,其所涵蓋的領域與定

義也將更為廣泛,除了以上規模與內容格

式外,更不再侷限於書寫與紙張的組合,

而是擴大成只要是數位媒體能呈現的方式

都會適用(薛良凱 , 2005)。

《2004數位內容白皮書》中指出,數

位出版是指運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硬

體設備等技術及版權管理機制,讓傳統出

版在經營上產生改變,創造新的營運模式

及所衍生之新市場,帶動數位知識的生

產、流通及服務鏈發展。

《2006數位內容白皮書》中除定義數

位出版系指包含圖像或文字之光碟出版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2 2009/3/17 下午 01:22:24

Page 8: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73

印 刷 科 技

品、電子書 /辭典、電子雜誌期刊等外,另

擴大將電子資料庫等相關產品之應用與提

供服務一併納入數位出版之範疇。

綜合以上論述,我們發現隨著資訊技

術的不斷發展,「數位」的範疇不斷被重新

定義及擴大解釋,數位可以是一種文字、

可以是一種聲音也可以是一種影像,它可

能是一種平面或動態的呈現方式,當然也

可以是一種互動的型式,「數位」一詞遂成

泛指一切可經由電子交換技術處理的過

程,而「出版」也因著數位的多樣性和多

變性而增添一切出版的可能,出版可以是

一張紙,出版可以是一個文字檔案,出版

可以是一個多媒體互動檔,出版可以是一

個專業網站或是一個簡單的部落格

(Blog),因此我們可以說數位化讓出版變

得更豐富多元且持續添加一切數位型態的

可能性,而資料庫功能的加入,更使得數

位出版邁向為提供服務的平台機制。

肆、企業數位化之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的發展,使得企業

持續尋求電子化應用以提高自身競爭力,

管理大師麥克波特就指出,企業現在所面

臨的主要問題並非考慮是否要使用網路科

技,而是應該著重於妥善運用網路技術以

維持競爭優勢(Porter, 2001)。

而在這一波企業電子化發展的趨勢

中,應用系統的引用先由可解決各部門需

求的獨立系統開始運行,再逐漸往整合企

業跨部門之系統前進,其次再往企業與供

應商之間的系統整合(呂建成 , 2002)。如

果就資訊創新的角度我們發現企業電子化

的過程中可區分為處理、分析、決策、規

劃及商務等五大屬性,進而推動資料分

析、決策模型、企業再造等創新的觀念,

也因而帶動資料處理、管理資訊系統、決

策支援系統、線上交易、企業資源規劃及

電子化企業孕育而生(圖九)。

而在個人電腦的應用上自 1985微軟視

覺化物件導向作業系統Windows 1.0問世,

所見即所得的產品特性,大幅降低了使用

者的學習門檻,而專為提供辦公室文書處

理的 Office應用軟體問世後更是改變了使

用者的書寫方式和思考方式,從簡單的文

書工作到策略分析等等,也都隨著資訊應

圖九、資訊科技的企業應用演進

資料來源:http://www.mgt.ncu.edu.tw/~ckfarn/ppt/2007EMBA_EB1_Environment.ppt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3 2009/3/17 下午 01:22:25

Page 9: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74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印 刷 科 技

用系統開發在企業內有不同功能面的使用

(表三)。

伍、 數位化後所面臨的出版問題

被比爾蓋茲喻為「手指間資訊」

(Information around your fingertips)的網路

科技,的確為這個時代帶來許多跨世紀的

傳播新視野(周恆甫,2005),更發展出與

「 印 刷 時 代 」 完 全 不 同 的 新 文 化

(Review,2204)。然而當企業高度電子化的

結果,無論是供應鏈管理系統(SCM)、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客戶關係管理

系統(CRM)皆林林總總充斥應用於企業

之中的今天,企業 93%的資訊是使用電子

化進儲存及彼此溝通時,卻發現企業數位

化的結果並不能降低紙張使用量,辦公室

影印用紙近幾年卻呈現不減反增的趨勢,

而 對 於 在 1973 喻 為「 無 紙 辦 公 室

(Paperless Office)的數位化辦公室無庸是

一大諷刺,我們不禁要問企業內的電子化

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

為了解發生成因,我們分別就系統面

及使用面進行分析發現下列問題(圖十):

一、系統面問題:

1. 大多系統皆預設提供列印、匯出等

表三、微軟作業系統演進資料整理本研究

圖十、數位出版品列印動機分析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4 2009/3/17 下午 01:22:26

Page 10: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75

印 刷 科 技

圖十、數位出版品列印動機分析

功能。

2. 系統畫面可自由擷取後複製再自行

列印。

3. 螢幕內容閱讀不易,導致列印後閱

讀。

4.輸出列印的功能未被統一管理。

二、使用面問題:

1. 需求明確時,線上閱讀→紙本輸出

→紙本典藏→結束。

2. 需求明確時,線上輸出→紙本閱讀

→紙本典藏→結束。

3. 需求明確時,線上輸出→紙本閱讀

→結束。

4. 需求不明確時,線上輸出→紙本閱

讀→紙本典藏→結束。

5. 需求不明確時,線上輸出→紙本閱

讀→結束。

由圖十我們發現紙本輸出的可能性高

於線上閱讀的節點數。

陸、數位出版新觀念

資訊科技不但可成為流程變革的致能

因子(enabler),但也可能是一項限制困子

(inhibitor),運用得當則成為企業競爭的致

勝武器;反之則讓企業陷於技術性迷思中

而失去應變能力,數位出版的定義自然也

由文字與數位化間的格式轉換進升到為一

種提供應用與服務的數位出版新觀念。

《2006數位內容白皮書》中除定義數

位出版系指包含圖像或文字之光碟出版

品、電子書 /辭典、電子雜誌期刊等外,另

擴大將電子資料庫等相關產品之應用與提

供服務一併納入數位出版之範疇。

然而如何將綠色科技應用解決企業電

子化後所面臨的出版問題呢 ?首先,將數

位出版平台機制觀念導入企業內部管理流

程中,並且是可以有效降低公司資源浪費

的監督者,我們都知道,儘管綠色科技強

調可降低對地球的傷害,但真正能運行於

企業中甚至落實的,仍是基於財務上的效

益考量。

因此,將數位出版提升為一個可達成

企業經營目標及符合使用者需求且能提供

服務的整合型的系統機制,也才能使得數

位出版在企業內的應用生生不息 (圖十

一 ),數位出版系統作業流程 (圖十二 )。

圖十一、整合型數位出版應用系統架構圖

資源來源:本研究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5 2009/3/17 下午 01:22:26

Page 11: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76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印 刷 科 技

整合型數位出版應用系統架構

1.提供及服務

a. 建置防印輸出管控機制,採授權列

印或印量管控等方式。

b.建置螢幕防拷機制。

c. 可提使用者問題檢索的機制,過濾

多餘資訊的呈現。

d. 扮演企業資訊守門人角色。

2. 符合員工需要:成人使用習慣是一

種因勢利導的使用,他們關心的是和

自身有關的議題,也是一種以需求為

主要導向的使用型態,對於明確的目

標及能否有立即性的回饋特別重視,

並且抗拒與本身無關的主題內容,因

此,數位出版系統的發展要即要能提

供滿足使用者「知」的需求。

3. 符合企業目標:企業內任何一項活

動無非都是在達成企業目標,而數位

出版的整合也必需與企業管理目的有

關,藉由數位出版的呈現方式

(display)及輸出列印(printer out)

管制,將分散的數位內容集中管理,

降低使用者無意識的列印也才能提高

企業節能減碳的目的,唯有將數位出

版應用在企業管理活動中,才能提高

數位出版的企業可行性(圖十二、數

位出版示意圖)。

柒、結論

隨著資訊技術的日新月異及順應數位

化潮流的發展趨勢下,數位出版的定義也

從傳統圖文型式的電子化轉換邁向成資料

庫加值服務的提供者及應用者,擴展了數

位出版的應用深度及廣度,同時也提升了

數位出版的未來性和發展性。

在電子化風潮的推波助瀾下,企業資

訊基礎建構大都抵定完成,使用者的電腦

操作能力也隨著國人資訊素養的提升俱有

一定水準,而加入資料庫提供服務及應用

導向的數位出版正是可銜接兩者的橋樑,

而在綠色科技的催生助長下,同時也拓展

了數位出版的應用深度及廣度,更為數位

出版未來發展增添許多新觀念:

1.數位出版是企業能源的管控者

對於現存系統,數位出版系統可由輸

出列印功能的整合切入,將跨平台系統的

輸出功能統監控,並以授權或印量限制等圖十二、數位出版系統示意圖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6 2009/3/17 下午 01:22:28

Page 12: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77

印 刷 科 技

方式進行管控分析,扮演企業能源的管控

者。

2.數位出版是企業資訊中心的發佈者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原有資訊守門

人角色也一併消失,資訊的真實性,又常

為人詬病,而數位出版系統正可擔任企業

資訊守門人的把關角色。

3.數位出版是問題解決的提供者

電子資料庫 (database)的運用,可將原

本無組織的資訊以系統格式進行儲存、分

析,進而累積成企業常用的知識庫,提供

日後相關問題的解決者。

參考文獻

1. Porter.(2001),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3-78。

2. 中華電信(2009),環境永續發展,

2009年 1月 30日 擷取自中華電信:

http://www.cht.com.tw/Files/Download/

966environment.pdf。

3. 台灣區造紙公會(2008),紙張及紙板消

費量分類統計,台灣造紙工業統計。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8年 9月 23日),

氣候暖化候鳥的麻煩大了! 2009年 1月

30日 擷取自 環境資訊中心: http://e-info.

org.tw/node/37693。

4. 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2009),家

戶二氧化碳計算,2009年 1月 31日擷

取自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http:

//co2.saveoursky.org.tw/chinese/02_calculate/

01_list.aspx。

5. 政院主計處(2008年 12月),文化設施

及其利用,中華民國統計月報 20。

6. 呂建成(2002),企業電子化策略方案評

選之研究(頁 1)。

7. 徐明珠等(2008年 8月 28日),數位

出版 vs. 印刷業:由關鍵績效指標切入,

2009年 1月 30日擷取自國改研究報告:

http://www.npf.org.tw/post/2/4603。

8. 消費者力量(2007年 1月 21日),立

法會選舉候選人免費郵寄品浪費納稅人

3,200萬元郵費兼砍逾萬棵樹,2009年 1

月 20日擷取自消費者力量:http://www.

consumerpower.org.hk/content/index.php?s=

%E6%88%90%E4%BB%BD。

9. 財團法人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2008

年 7月 31日),暖化嚴重 2013年夏天

北極可能沒冰層,2009年 1月 30日擷

取自經濟部溫室氣體減量資訊網:http:

//proj.moeaidb.gov.tw/tigo/page3-1-show.

asp?act=856。

10. 教育部環保小組(2007年12月28日),

全球暖化,我能做什麼? 2009年 1月

30日擷取自台灣綠色學校:http://www.

greenschool.moe.edu.tw/node/16271。

11. 陳雲蘭(2008年 4月),百年來台灣氣

候的變化,科學發展期刊。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7 2009/3/17 下午 01:22:28

Page 13: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66 2009/3/17 下午 01:22:18 · 貳、全球暖化與綠色科技 由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所拍攝「不願面 對的真相」一片,為全球暖化議題拉開序

78

第二十五卷 第一期

陳徵蔚(2009),古騰堡輓歌:電子紙

張與電腦文學創作的距離(上),2009

年 1月 31日擷取自 Blue Crescent: http:

//www.wei1105.idv.tw/comp/journal/guten-1.

htm。

12. 湯馬斯‧佛里曼(2008),世界又熱、

又平、又擠,台北市:天下遠見。

13. 賀秋白(2000年 3月),數位出版與出

版,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 100-109。

14. 賴文智(2001),數位時代的出版權

爭議, 2009年 1月 30日擷取自益思科

技法律事務所網站:http://www.is-law.

com/專文發表 /IPR/數位時代的出版權

爭議 .htm。

15. 聯合報(2007/12/13),科學家預測北極

海冰 5年後消失,聯合報。

16. 薛良凱(2005),內容加值產業如何改

變我們的生活風貌,中華民國政府出版

品簡訊。

陳忠輝/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

副教授

王雅玲/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

研究生

066-078綠色科技之應用.indd 78 2009/3/18 下午 0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