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後 後 後後後後後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 Upload
    hk-ddm

  • View
    68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能與覺真長老同訪佛國,追尋佛陀的足跡,心中充滿了感恩。它既是成就一趟「靈山會上智慧金剛行」,亦是「心靈之泉,生命之源」尋根之旅。長老隨緣應機,時時說法,鹿野苑、恆河、菩提伽耶、苦行林、靈鷲山、竹林精舍、七葉窟、那爛陀遺址、舍衛國、王舍城、祇園精舍、藍毗尼......,時時心有法喜,念念不離禪悅。大家乘願而去滿載而歸。 帶著感恩懺悔的心,在舍利塔前、石柱前、說法地、涅槃處........,跪拜求懺悔。滿心的感恩、感動及感謝。 ∫ The End ∫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後 記 請按鍵換頁

Page 2: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修行學佛,要先受三皈依,也就是歸向、依靠「佛、法、僧」三寶,以佛為師,以法為藥,以僧為友,憑此生生世世不離正法,永離惡道。皈依三寶後,才是正式的佛教徒,如上學要先註冊一樣,具有正名定份的作用,皈依後有三十六個善神守護皈依的行者,並獲三寶慈光加被。

  「皈依」是皈順、依靠的意思。初學佛的人,信心不堅定,能力智慧不充足,必須要依靠三寶,藉由三寶的庇護和指引,成就學業、事業和道業。並由外在的三寶作為指導,啟發我們本自具足的自性三寶。

  皈依又有迴轉、回頭的意思。為什麼要回過頭來?因為我們無始劫以來背棄三寶,所走的路都是錯誤的,所以現在要把錯誤的觀念改正過來,捨棄過去的邪見,皈依我們的自性,這樣子才能度脫自己的生死。  

Page 3: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皈依三寶 第一皈依佛,教主釋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覺者,為修行者的導師,皈依釋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諸佛。

  第二皈依法,佛為了度眾生得解脫,設種種的次第法門,等於學校的學制一樣,所謂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聲聞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波羅蜜。眾生修習這些正法,做為人生的方向,便能離苦得樂,自在解脫。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淨僧眾是大眾的榜樣,所以應當皈依十方一切菩薩僧、十方一切聲聞緣覺僧、十方一切清淨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們應當皈依一位善知識,接受他的教導,這樣才不會走錯路。

皈依最好選擇一個有道德、有學問、有行持的師父,經常親近這位師父的言行、思想,無形中我們亦能霑到幾許光明與功德,同時供養了真正的大善知識,能種廣大的福田。

  佛弟子一定要皈依三寶,並願所有的皈依者,常發如是願: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Page 4: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10月 6日,在覺真長老的感召或下,有八位菩薩皈依了。恭喜大家!

Page 5: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Page 6: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香港菩薩第一次聚會 印度十天的相處,大家依依不捨,彼此相約 10月 17日再聚。感恩鍾菩薩,備豐盛的美食、點心招待大家,彼此心得分享,不亦樂乎!

除了幫菩薩補過生日以外,大家最關心的莫過於伊峰菩薩的健康狀況,很高興看起來好像很健康,感恩佛菩薩的庇護及發心菩薩們的照顧,非常感恩。

我們也回味了在印度期間的動唱、 PPS分享、拜懺、 ......,溫馨感人,感受彼此的溫度及體驗佛法的深度,大家相約下月再聚。

祝福大家,感恩有此殊勝因緣。

Page 7: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我為你祝褔 詞 聖嚴法師 曲 王建勛

逢人便說我為你祝褔 祈禱人人平安快樂隨時不忘我為你祝褔 祝你時時增慧又增褔心中常念我為你祝褔 口中常說我為你祝褔

人人平安又快樂 世界和平又幸褔

逢人便說我為你祝褔 隨時不忘我為你祝褔人人平安又快樂 世界和平又幸褔

心中常念我為你祝褔 口中常說我為你祝褔人人平安又快樂 世界和平又幸褔

※法鼓文化出版《我為你祝福》

Page 8: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印度回來後,香港的菩薩,舉辦了第一次的聚會。歡喜再相聚。

Page 9: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鍾菩薩已經備好許多美食等候。心得分享,彼此鼓勵。

Page 10: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李師兄特地從內地趕回來參加!

Page 11: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幫行菩薩道的大菩薩,補做生日。 大家為壽星祝福,也彼此互相祝福。

有個人吹蠟燭,為什麼大家笑得這麼開心?呵呵呵,不告訴您。: P

Page 12: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動唱:《我為您祝福》、《一家人》、《燃燈之歌》。大家手拉手,心連心,發願在菩提道上,互相扶持互相成就。(請等音樂再換頁)

Page 13: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懺悔文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

Page 14: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拜懺的意義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每個人都有一些業障,所謂業障,是以前所造的一些惡因,而成為現在的障礙,這些業障能障礙我們的學業、事業、道業、家庭、及身體的健康。

在佛法上講,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是先知先覺的聖者,聖者知因識果,知道苦是由惡業來的,所以不種惡因。第二種是知過能改,後知後覺的菩薩,知道自己造了惡業就會懺悔,以慚愧、懺悔的心,不再犯同樣的過錯。第三種是沒有慚愧、懺悔心,不知不覺的眾生。社會上有很多眾生,不斷地造殺 、盜、淫,起貪、瞋、癡,這些人就是墮落,現在受法律之苦,將來還要受惡報。如果能至誠懇切地懺悔,則業障就會消除,善根就能增長。

Page 15: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佛經記載,懺悔能生一切功德。佛法告訴我們,要知道懺悔、要反省自己的身、口、意,要發菩提心,這樣就能消除惡業。

懺悔有事懺、有理懺。事懺,就是發露懺,以香花、水果等四事,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在三寶前至誠懺悔。第二種是觀罪性空,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觀罪性不可得,身體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這念心一念不生,稱之為「無生懺」。一念不生,站得住、站得長,那裡還有什麼罪?所有一切罪都能滅,如同禪宗祖師所說:「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一燈就是一念不生。我們無始以來黑暗的病痛,只要安住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動,就契入不可思、不可議的境界,什麼業障都消了。

懺,是懺悔。是反省過去、現在,及未來所造的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等身、口、意惡業。如果我們能用心觀想佛的功德,用口來讚嘆佛的慈悲與智慧,以身體來禮拜佛清淨法身;運用身、口、意來轉化過去、現在,及未來自己身、口、意的不清淨行為,三業清淨了以後,即可得福報、得解脫,智慧福德皆能增長。

Page 16: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拜佛是靠佛的力量來加被,讓我們用身體拜佛,口裡面讚嘆佛,心理面去觀想佛的種種功德。從此刻開始,讓我們去修、去行,這就是拜佛的意義。不但是為自己念佛,還要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父母、親人、朋友,乃至於冤家、眾生而念。真誠的念佛,就會得到莫大殊勝的功德,此功德是能夠真正幫助我們的。迴向給眾生,使他們離苦得樂,得到解脫,這就是菩薩的真精神。念佛拜懺,發心改過,積極行善。就能夠從惡業因果的循環裡面跳脫出來。這就是念佛拜懺的功德!

~拜懺種福田~ 祈求闔府平安,為至親延壽禳災,心誠與諸佛相應。

~拜懺增功德~

消愆滅罪,救度冤親亡靈,迴向利益眾生。

~拜懺利修行~ 洗脫煩惱惡業,換得福報智慧,發無上慈悲心。

以下與您分享 聖嚴法師 在禪七其中一段對拜懺的開示。

Page 17: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 佛法的修行中,有種懺悔的方法,稱作拜懺。

拜懺時,如果只是像雞吃米一樣叩頭、嘴巴裡咿咿唔唔,而心裡卻不相應,那樣的拜法,不能說完全沒用,實際上功效不大,懺悔時,心中要坦誠,不隱藏自己應面對的醜惡。

經過幾天的修行,大家應當已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醜惡面了。從外表看,每一個人都很好,但這是假的。裝假也很好,對別人假,表示知懺悔、知羞恥。平常對自己假也很好,否則活下去的勇氣都沒有。但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能再裝假了;要赤裸裸地,就怕自己揭露得不夠徹底,鞭策得不夠痛快。

懺悔,就是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過去和現在。昨天講了,修行就像掏千年陳茅坑,要把陳年茅坑裡的臭氣翻攪出來,讓你自己嗅茅坑裡的臭氣。臭氣發散得越多,就越乾淨。就怕你捨不得掀自己的陳年茅坑,狠不下心來面對自己,那就真的很可憐了! 現在,一面禮拜,一面注意自己的缺點。注意力不在身體動作,而是專注自己的缺點。對不起人的、對不起自己的,那就是缺點。有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對不起人的,可能嗎?是人,就有人的業報和習氣,就不會說沒有缺點,每個人都是滿心的創傷、滿身的瘡疤,你要捨得忍得,把瘡疤一個一個揭開來,否則便不知道自己有多醜陋。

Page 18: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不必講給師父聽,師父不需要知道,你應該面對你自己,痛下針砭,懇切懺悔。現在開始,拜下去!慢慢地拜 。

打開心胸,面對自己,痛加鞭策,你才有希望心得安寧。

我們經常是眼睛看人,說這個不對、責那個不好。很少能想到,自己比他人更差。經常原諒自己而埋怨他人,這就是可惡的一面。

想想看,自己對得起誰?對得起父母?孩子?伴侶?朋友?長輩?同事?對得起自己嗎?有沒有糟蹋了自己?父母生了我這塊材料,有沒有好好用它?還是把它糟蹋了!

自私!自大!自欺欺人!這麼荒唐的人,不願先悔過就想開悟嗎?現在,大家起來,把眼淚擦掉!

把剛才的慚愧和懺悔擺下,不要再去想剛才的事。我們要能夠隨時隨地檢討,也要能隨時隨地說 放下就放下。知慚愧、知懺悔之後,馬上要用方法。因為慚愧心生起之後,心情就容易穩定,心氣沒那麼浮躁,也就比較容易用功了。身體交給坐墊,心念交給方法。…」 -- 摘自 聖嚴法師《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我們趕快 再拜懺,至誠懇切的求懺悔。阿彌陀佛!

Page 19: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拜 懺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Page 20: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大家拜懺及發願。

Page 21: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Page 22: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拜完懺,天使也默然。

Page 23: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編後記:編後記:走了二千五百多年,才走到您跟前。走了二千五百多年,才走到您跟前。

慈悲的佛陀,如慈母般的等候迷途愚痴的我,流著淚,我終於回家了。

此行印度,相信大家帶著不同的心態而來,有人為法,有人為悟,有人為觀……,無論如何,我們共同踏上旅程,共度了十個朝夕。經歷一趟風塵僕僕的天竺佛國之旅,心靈宛若清泉般徹底的淨化了。此行;非瓦瓦鐺鐺以及花花草草的浮光掠影走馬看花之行,而是三寶具足的「禪淨之旅」。

天地悠悠,在蒼翠的大地,碧藍的天空,如詩如畫美麗的印度,蘊育了啟開宇宙昏蒙的智慧之光 ——佛。我們穿行在陌生而親切的鹿野苑、恆河、菩提伽耶、靈鷲山、竹林精舍、祇園精舍……,總是令人無比感動。看到聖地、石柱都遭破壞,不免心痛,再看到印度社會貧富差距,想到佛陀:「人的尊貴,不在其出生而在其行為。」深切地感 受到佛的慈悲與智慧,雖然這個世間可能不平等,但無論貧富,最終灰飛煙滅回歸塵土。聖蹟雖然經過時代的蕭條冷落,但佛法卻如芥子納須彌;把生命化為最簡單、最純粹的形式;可蓄積與等待,可經千年百世而不朽。

Page 24: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覺真長老是位身心俱養、動靜兼修的高僧,在十天的行程中,無論在機場、車上、船上,說法台……,隨機應化,宣說佛法,在在被長老的慈悲所感動。他的開示及隨機問答,不擇地而出 的智慧,總是平淡中見真理,激情中見如來,他的開示兼具人間化、生活化,深入淺出。他把佛法的善根種子灑在每人的心田,即使四時的遷移歷百千劫,總有一天,種子可能在異地,春風一染,開得漫山遍野。

大約在 10月 16日,將印度之旅的感動,從照 片中留下那歷史的一瞬 ,將照片稍事整理,做了一份 pp 檔,電郵給覺真長老,沒想到得到長老的肯定及期許,希望我將其他的也完成一套完整的 pp檔,真是令我深感惶恐受寵若驚,接踵而至的時間壓力也油然而生。

我的才慧淺、業障深,在製作期間,各種的內外壓力齊集而至,好幾次繃到頭要爆、肩硬如石時,不得不放下緊迫的進度,在深夜中打坐、拜佛;不斷的深入自己,也一層更深一層的化開自己,如剝笋衣般的一片片一層層的剝落,真實的面對自己,放空自己。

Page 25: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平時在禪堂靜坐淨心容易,出了禪堂才是歷事練心的開始;因此,十天的風塵僕僕,與其說是佛國之旅,不如說是一趟深入內心自我觀照之旅。身體隨著大眾的步伐,快快快、趕趕趕 ,心卻像是一面鏡子,紛然變化的風光景物、歷史古蹟,與各種感受一起流進流出,動靜皆了然自白。

在編輯過程中,遭遇到最大的難題是「時間」。似乎每天都與時間賽跑。每張照片的場景,一幕幕歷歷在目,每張照片都有屬於它的生命及故事,每再看一次就再一次的感動,感受佛陀及先賢們為法的努力及團友們示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都令人感動。

隨著彩照再一次走進歷史現場,佛教在印度歷盡滄桑,時光流逝,朝代更迭,歷史代謝,幾多興廢,直到 21世紀的今天,它依然堅強的矗立!

為了把印度尼泊爾朝聖之旅的歷史與現實相連,從不同視角展現佛陀與佛教的光彩,編纂《天竺心路》的 PP檔。它;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此行的成果和人文精神,有助無緣參與的人更瞭解佛陀的足跡,激勵更多的人精進修行,創造佛教未來的輝煌。

Page 26: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在編纂PP

檔的過程中,我得到許許多多的幫助,

特別要感謝

覺真長老

在百忙中擠出時間對文詞的潤

飾,曹志文、區慧儀、嚴詠芳、鄧小娟、李子成、鍾

其芳、林向琴…

等師兄提供的照片及在印度期間的

照顧,在此一併致以最深的謝意。有大家的支持和鼓

勵,才能讓這套pp檔的製作更加豐富完善。

唯因篇幅有限,難免有遺珠之憾,許多的人和事

及精彩的片斷沒來得及一一收進其中,恐怕任何事總

難免有遺憾,在某種意義上,遺憾是不斷追求完美的

起點。其他的心得及感受,亦可在pp

檔中略見,不

再贅述了。

Page 27: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佛法是最珍貴的禮物,是永遠不會被剝奪的,也是唯一可以永世流傳的家業。無論我們如何苦心經營,財富會散盡,才華與能力也會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褪色,唯有佛法,從生命最根源處發展出來的光明自性,能讓我們隨處自在,火焰化紅蓮,轉刀山油鍋為清涼地。

六祖慧能說:「諸佛妙理,非關文字。」聖地及 佛法的殊勝, 「若人飲水」,唯有親身體驗,用心感受。

最後,願以蘇東坡的《題西林寺壁》供養大家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祝福大家~ 陳芷涵 後記於香港

2009年 11月23日

Page 28: (十)09 1113  後記 & 編後感  End

祝福您~往昔所造諸惡業,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貧瞋痴,皆由無始貧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生, 從身語意之所生,

今對佛前求懺悔。今對佛前求懺悔。

您可以按鍵離開或拜完懺才離開。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