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1. (a) 肉食性哺乳類動物 草食性哺乳類動物 例子 牙列 (1) 門齒細小用來噬緊獵物。具 有尖銳邊緣用作切斷肉塊, 特別是貼近骨面的部位。齒 根孔關閉時,牙齒根停止生 長。 門齒鑿形用來咬斷植物。齒根孔保 持開放,牙齒可終生不斷生長以補 償研磨食物而蝕去的部份上顎的門 齒及犬齒被角質墊所取代,用以壓 着下顎的門齒來把植物拔起。 (2) 犬齒發達,長而尖銳可剌穿 及撕裂食物,亦為打鬥時的 武器。 犬齒退化或不存在,犬齒與小臼齒 之間有一空隙相隔,稱為齒虛位。 齒虛位可將新鮮的草和口腔後端已 咀嚼的食物分開及供應更多的空位 給舌頭操作。 (3) 上顎第 4 隻前臼齒和下顎第 1 隻臼齒組成裂齒,裂齒大 而銳利能以剪切動作把骨塊 上肉塊切下及骨頭切碎。其 他的前臼齒及臼齒較細小, 但它們有鋒利的切邊用來把 骨頭切斷,壓裂及磨碎。 前臼齒及臼齒均有一而平肩的尖 突,提供一個又大天粗糙的表面, 藉以磨碎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植物 體。 (4) 下顎能上下移動, 所以由下 顎肌肉產生的力能集中把骨 及肉壓碎。 顎骨能前後,側向移動,易於磨碎 植物。 消化道 (1) 不必把食物磨爛,因其成份 為易被酶消化的蛋白質。 必須把食物完全磨爛,增加表面 積,來讓腸內共生生物分泌的酶去 分解。由於食性的不同,故需較長 時間及較大空間作消化作用。 (2)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 低,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 也不是在此開始。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低,而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也不是在此開 始。 (3) 沒有相若的功能或結構上特 化。 胃部特化為四室,在皺胃及小腸進 行正常消化作用之前,需經過前胃 內的互利共生微生生物 (細菌及纖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1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Embed Size (px)

DESCRIPTION

(4) 下顎能上下移動, 所以由下 顎肌肉產生的力能集中把骨 及肉壓碎。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低,而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也不是在此開 始。 前臼齒及臼齒均有一而平肩的尖 突,提供一個又大天粗糙的表面, 藉以磨碎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植物 體。 (2)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 低,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 也不是在此開始。 FOR TEACHER USE ONLY 只供教師參閱 (ii) 保衛細胞: 向著氣孔那側的細胞壁較外側細胞的為厚。當水份由於滲透進入細胞後,細胞 會變硬脹,氣孔也會因細胞壁厚度的不平均而開啟。氣孔容許植物進行氣體交 換及確保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中散失最少水份。 (4) 胃部只有一室,並沒有微生 物存在協助產生酶幫助消化 沒有反芻 FOR TEACHER USE ONLY 毛蟲類原生動物) 把食物發酵。 只供教師參閱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1. (a) 肉食性哺乳類動物 草食性哺乳類動物 例子 狗 牛 牙列 (1) 門齒細小用來噬緊獵物。具

有尖銳邊緣用作切斷肉塊,

特別是貼近骨面的部位。齒

根孔關閉時,牙齒根停止生

長。

門齒鑿形用來咬斷植物。齒根孔保

持開放,牙齒可終生不斷生長以補

償研磨食物而蝕去的部份上顎的門

齒及犬齒被角質墊所取代,用以壓

着下顎的門齒來把植物拔起。

(2) 犬齒發達,長而尖銳可剌穿

及撕裂食物,亦為打鬥時的

武器。

犬齒退化或不存在,犬齒與小臼齒

之間有一空隙相隔,稱為齒虛位。

齒虛位可將新鮮的草和口腔後端已

咀嚼的食物分開及供應更多的空位

給舌頭操作。

(3) 上顎第 4 隻前臼齒和下顎第

1 隻臼齒組成裂齒,裂齒大

而銳利能以剪切動作把骨塊

上肉塊切下及骨頭切碎。其

他的前臼齒及臼齒較細小,

但它們有鋒利的切邊用來把

骨頭切斷,壓裂及磨碎。

前臼齒及臼齒均有一而平肩的尖

突,提供一個又大天粗糙的表面,

藉以磨碎含有大量纖維素的植物

體。

(4) 下顎能上下移動, 所以由下

顎肌肉產生的力能集中把骨

及肉壓碎。

顎骨能前後,側向移動,易於磨碎

植物。

消化道 (1) 不必把食物磨爛,因其成份

為易被酶消化的蛋白質。 必須把食物完全磨爛,增加表面

積,來讓腸內共生生物分泌的酶去

分解。由於食性的不同,故需較長

時間及較大空間作消化作用。

(2)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

低,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

也不是在此開始。

在口腔中,澱粉酶的活性較低,而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過也不是在此開

始。

(3) 沒有相若的功能或結構上特

化。 胃部特化為四室,在皺胃及小腸進

行正常消化作用之前,需經過前胃

內的互利共生微生生物 (細菌及纖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1

Page 2: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毛蟲類原生動物) 把食物發酵。

(4) 胃部只有一室,並沒有微生

物存在協助產生酶幫助消化

沒有反芻

在這四室的胃中,由微生物產生的

酶,如:纖維素酶,會把膳食中的

纖維素變為 s - 葡萄糖。 另外,有

些也是由微生物產生的 a - 澱粉

酶, 白酶及双糖酶等。由於膳食中

只有少量蛋白質,故有些氮化合物

被貯存。由肝進行蛋白質分解代謝

產生的尿素會運送給休內的微生

物,供它們用來製造自身的蛋白

質。然後牛從微生物處吸收蛋白質

及經反芻後由纖維素酶消化產生的

短鏈脂肪酸。

(5) 依賴盲腸,蚓突及瘤胃內的互利共

生細菌,原生動物把纖維素。

(6) 消化管道較長,因消化纖維素較困

難。

(b) (i) 草食性動物的種群較肉食性為大。根據 10%定律, 草食性動物中只有 10%的

物質會轉化為肉食牲動物的物質。故需要較大種群的草食性動物用以供應食物

給肉食性動物。

(ii) 草食性動物的行為侵略性低,常群居,依靠互相合作來保護自己。肉食性動物

的行為侵略性高,常獨居,有些組成小組來覓食。 2.(a) (i) 篩管:

為延長的細胞,細胞兩端的細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篩板,細胞內含物大量消失,

細胞核退化,液泡膜消失。以上特點有助運輸有機養料。

(ii) 保衛細胞: 向著氣孔那側的細胞壁較外側細胞的為厚。當水份由於滲透進入細胞後,細胞

會變硬脹,氣孔也會因細胞壁厚度的不平均而開啟。氣孔容許植物進行氣體交

換及確保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中散失最少水份。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2

Page 3: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iii) 木質導管:

延長細胞間尖端互相連接形成一垂直的管道。兩端細胞壁及細胞內物質全部消

失,細胞為死細胞,因此中空的管道便有助產生一水的集體川流。加厚管壁用

作機械性支持作用。

(iv) 根毛細胞:

根毛細胞伸長成根毛。根毛細長,柔軟有助於穿插於土粒之間。因此,它負責

固定植物。手指狀突出部份 (根毛) 表缺乏角質層從而提供一大的表面積來吸

收水份。細胞壁薄有利於水份吸收。而大量粒線體有助於利用主動運輸吸收無

機鹽。大液泡用於控制滲透。

(b) 根毛主要利用滲透機制吸收水份。由於泥土水份中含溶質的量較細胞液的為少,故

泥土水份含有較高水滲能,因此水份沿著水滲能梯度進入根部。水份由根毛表面通

往木質部有 3 種可能途徑:

(1) 非原質體途徑 (apoplast pathway):

水份的擴散是通過相鄰細胞的纖維素及細小的胞間隙。這是最重要的途徑。

(2) 共質體途徑 (symplast pathway):

水份流經原生質,並通過胞間連絲 (plasmodesma) 由一個細胞擴散到另一個細

胞。

(3) 液泡途經 (vacuolar pathway):

水份由一個液泡滲透至另一個液泡。這是重要性最低的途徑。水份由最內部的

薄壁組織細胞不斷進入維管束組織提供了一水份移運所必需的滲透梯度及擴散

梯度。水份會由不斷進入維管束組織是由於蒸騰作用令葉片產生一低的水潛

能,於是水份便進入維管束並沿著維管束運輸到植物各部份。 在內皮 (endodermis),凱氏帶會包圍每個內皮細胞的放射面及橫切面,於是令

該部份不透性。於是水便不能利用非原質體途經經過內皮 (因細胞壁有部份不

透水) 而只能利用失質體途經及液泡途經。當經過內皮後,水份同時利用這 3 個途經橫過柱鞘。水份最後便進入木質部。在過程中,凱氏帶為不透水,於是

便限制了水份通過細胞壁進入根部的內皮的移動,這同時對礦物鹽進行選擇性

通過,因此只有適合的礦物鹽可被運送到根部的木質部並運送到植物其他部

份。除此之外,這樣還可以減輕 鹽份由維管束向外流失的程度。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3

Page 4: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3.(a) 向性運動:

植物因應外界的單向剌激作出生長運動。返應方向與剌激的方向有關,例如:向著

剌激生長或背向剌激生長。 趨性運動: 活動性生物體因應界的單向剌激作出的運動。運動的方向與剌激的方向有關。

(b) 向性運動使植物定向從而得到所需的物質 (例如:水,氧,光,營養) 來作生長和

繁殖。例:植物的芽鞘會向光源生長 (正向光性) 令葉生長在一適當角度,可以獲

得最大量光線用於光合作用。趨性運動使生物體可在一最適合生長和生存的環境。

例:變形有蟲具有化學趨向性,故會向食物顆移動來覓食。

(c) 實驗 (1):曱甴的趨光性 (1) 一透明箱內分為 2 室,間板上有一個大小足夠讓穿過的孔。 (2) 其中一個室以鋁箔包裹防止光線進入。 (3) 將 20 隻曱由放在箱內的光亮區。 (4) 30 分鐘後計算每個室內的數目。 (5) 把放在黑暗區並重覆步驟(4)。在每個實驗中,30 分鐘後大部份曱甴處於其中一

室內,這顯示出曱甴的趨光運動若大部份處於光亮區則曱甴顯示正趨光運動若

大部份處於黑暗區則曱甴顯示負趨光運動在此實驗中,曱甴應顯示負趨光性。

(d) 各脊椎動物不同行動方法: (1) 游泳:魚類及部份哺乳類動物均用此行動方法。脊柱可防止當環肌收縮時身體

變短。由於每節椎骨均與下一節椎骨相連,故此只容許一個平面上的活動,因

此肌 肉收縮能令身體向兩移動。頭為尾部槓桿運動的支點流線形外形及鰭能增

加運動的效率。所有魚的運動由成對的鰭產生,特別是胸鰭,而軟骨魚則著重

在尾鰭。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4

Page 5: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2) 飛行: 鳥類大部份的運動是在空中飛行。其流線形體形能減少身體承受的空氣阻力。

牠的前肢進化成翼,並被長廓羽所覆蓋,因而產生一大表面有利產生一大的推

進力。翼的拍動由大而強壯的胸肌產生。一對頡頏肌肉控制鳥類翅膀的活動。

肌肉一端連接類似船底龍骨狀的胸骨,另一端連接上膊骨,胸骨提供闊寬的表

面,用來連接飛行肌肉。鳥身體內的骨骼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硬的骨架,骨架上

連接肌肉用來產生強大的推進力。

(3) 行走: 大部份生脊椎動以四肢行走。身體的重量由脊柱支承。四肢運動有一定的模式,

故當有其中一隻腳被提起,側其重心會由餘下的三隻腳形成的三角形所支承。

故四肢運動為左前,右後,右前,左前。此模式只有在快速運動時才會被更改。 4.(a) 以 Xn 代表帶有隱性的血友病基因的 X 染色體

X 代表正常 X 染色體 Y 代表正常 Y 染色體 (1) 當其母親為血友病患者的情況下

因此,女童便會遺傳到血友病。

(2) 當女童的母親是血友病基因攜帶者:

故女童便有可能遺傳到血友病。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5

Page 6: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b) 血友病為一遺傳病,患者的血液不能正常凝結。因此,一旦受傷,患者便會因流血

不止而死。在青春期,女性會有月經出現。故若該血友病患者為女性,則她很可能

因流血不止而死,故女性血友病患者在青春期後作能生存的機會甚微。 (c) 若該母親為血友病患者,則雌性胎兒則 100%為血友病患者。若該母親只是基因攜

帶者則該雌胎兒會有 50%變為基因攜帶者,50%為血友病患者。因此,該胎兒必為

基因攜帶者或血友病患者。 若出生的嬰兒為血友病患者,則母親應小心照顧她,因她很可能在青春期前死亡,

另外,還忠告母親在將來不應再懷孕。

(d) 基因突變: 意即在個別基因上發生了遺傳性化學物質改變。 這包括: (1) (2) (3) (4)

取代。} 插入。} (其中 2 項) 缺失。} 倒位。} 染色體突變意即在整條染色體的結構發生遺性改變,這發生在減數分裂過程

中,染色體進行互換及被分離時,這包括: (1) 缺失染色體的一小部份 (2) 某條或某數條染色體被複製了。 (3) 染色體其中一小部份倒位。 (4) 染色體其中一小段易位

(e) 盡量避免過份接或曝露於誘變劑中,如:x - 射線,a,s 及 r 射線,芥子氣及烷基

化試劑。 5. 昆蟲:曱甴,其循環系統:開放式循環系

哺乳類動物:人,其循環系統:閉鎖式循環系統。 結構上相同之處: (1) 兩個系統均具有泵血的器官 (如:心臟或特化了的血管),動脈及靜脈。 (2) 靜脈系統內有瓣膜,用以阻此血液倒流。

結構上相異之處: (1) 在曱甴方面,血液並非被封閉在一血管系統內。當血液離開泵血器 (等化血管) 及

主要的血管後,化便入體內器及組織間的間隙 (血竇及血腔)。在人類,血液封閉

一血管系統中,故它並不直接與化其他組織接觸。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6

Page 7: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2) 在曱甴的泵血器官只有 2 收縮室 (前腔及後腔) 而人的心臟則分為 4 收縮室。 (3) 曱甴沒有微血管, 但人類則有。 (4) 在曱甴中,血壓及血液流動速率均很低。而人類方面,由於心臟有力的泵血運動

故血壓及血液流動速率均較高。 優點及缺點: (1) 曱甴的低血壓並不利於血液及組織間的氣體交換及養料分佈。但人類的高血壓則

對微血管壁及細胞組織間的氣體交換及養料的超濾作用有利。 (2) 慢血液動速率不利於養料,氣體及物的運送。但快血液流動速率在單位時間內可

運輸較多養料及氣體,而廢物也可較快被運離。 (3) 曱甴的低血壓及慢血液流動速率導致一相對較低的代謝速率。而在人類因高血壓

及快血液流動速率可容許一相較高的代謝速率。 (4) 曱甴中,血液分佈的控制很差。但人類,不同組織的血液分佈可以肌肉運動控制

血管直徑大小來調節。 (5) 曱甴的開放式循環系統並不需要發展一有力的泵血器官用於血液的推進。而在人

類,由於閉鎖式循環系統較依賴於心臟產生的力去把血液推進到血管系統的各部

份。 6. 外耳 (outer ear):

(1) 耳廓 (耳殼,pinna): 耳殼由軟骨組成,能收集聲波傳送至外耳道,有些動物的耳殼能自由轉動以判別

聲源的方向。 (2) 鼓膜 (Typanic membrane / ear drum):

是外耳和中耳分界的薄膜,當空氣的聲波震動時,鼓膜能產生共振,將振動傳遞

到中耳。

中耳 (middle ear): (1) 聽小骨 (ear ossicle / bones): 將振動擴大及傳遞到卵圓窗 (oval window) (2) 歐氏管 / 耳咽管 (Eustachian tube):

此管中耳與咽(pharynx) 相通,用來確保鼓膜兩側的氣壓相等 (利用吞噬的動作)。 內耳 (Inner ear): (1) 前庭器 / 半規管 (vestibular apparatus / semicircular canals):

由三個半圓環形的管所合成,每管各處於三個不同的平面上,並互以垂直方向相

連接。故頭部向不同方向運動時,便會引起管內的內淋巴液向相反方向流動。而

腹壺內的膠狀杯形器 (gelatinous capula) 則會隨淋巴液流動方向 (即與頭運動方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7

Page 8: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向相反方向) 而彎曲,而感受細胞的毛髮也因而移動。杯狀器底部的感覺毛細胞

察覺移動後便會發出神經脈衝經前庭神經 (vestibular nerve) 傳至大腦。身體的直

立,下或倒置 (直線移動)由耳石 (otolith) 監察。當身體作直線移動時,耳石會

受地心吸力影響而移向一方,並剌激感覺毛細胞表面的毛髮,令感覺毛細胞訊息

傳至大腦。大腦知悉身體的平衡狀況,便會控制肌肉收縮,伸展,從而保持平衡。 (2) 耳蝸 (cochlea):

由螺旋形的耳蝸管 (捲由 2 圈半) 組內,管內充滿內淋巴液。內淋巴液受到由卵

圖窗傳來的 (聲波) 振動後便會剌激哥蒂氏器的感覺主細胞產生脈衝經聽神經傳

至大腦。 (3) 正圓窗 (round window):

為一由一膜所覆蓋的圓形開孔,它把內耳與中耳腔連接。它是用來釋放內耳內的

流體靜壓 (hydrostatic pressure)。 7. 植物的生長物質或生長激素,只由植物少數部位產生,然後運輸到它們需要剌激,

抑制或特化生長的部位。而有花植物 4 種主要的激素包括:

(1) 生長素 (auxins): (a) 導致細胞延長。 (b) 產生植物的向性,它令芽鞘向光源生長 (正向光性),而根部則向地下生長。 (c) 剌激細胞分裂,剌激形成層細胞活化,令傷口的癒傷組織 (calluses) 發育。 (d) 引發根部發育。生長素在切枝的基部積聚並引發不定根的生長。 (e) 剌激困實生長及單性果實的發育。某些農作物,如:萍果,被噴了合成生長

便能無需經受精作用而產生果實。 (f) 維持細胞壁結構。 (g) 幼果會產生生長素抑制葉果柄基部細胞的脫落層形成。直至葉及果實趨老,

生長泌較為小時,脫落層便形成,令葉及果實脫落。 (2) 赤霉素 (Gibberellins):

(a) 它 能 使 幾 種 遺 傳 性 矮 的 植 株 的 高 度 改 變 。 數 種 矮 植 株 e.g. 菊 花 (chrysanthemum) 可在赤霉素供應之下生長至正常大小。

(b) 能促進受精作用後的果實的生長。某幾種櫻桃,杏及桃當經過赤霉素處理後

便會迅速發育生成果實。 (c) 它可令植物在春化作用 (vernalization) 中免除冷涷處理 (cold treatment)。某

些植物,如:胡蘿蔔 (carrots),在正常情況下需要經過一段短時期的冷凍處

理後才開花但經過赤霉素處埋後,胡蘿蔔便可不需冷凍處理便開花。 (d) 影響開花。經赤霉素處理後,有許多要長日照才照才開花的植物, 如:莨蓉

(henbane) 在短日照下也可開花。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8

Page 9: 1992 生物 AL Marking Paper 2

只供教師參閱 FOR TEACHER USE ONLY

(3) 細胞分裂素 (cytokinins): (a) 它與片長素相互作用下促進細胞分裂。它可協助很多植物,如:向日葵的生

長。 (b) 它能抑制葉的衰老。它能令與植物分離的葉維持其功能一段時間。 (c) 它能剌激芽的發育。它能令某些植物,如:非洲紫羅蘭,切下來的葉的芽發

育。 (d) 它能打破種子及芽的休眠。

(4) 脫落酸 (abscisic acid):

(a) 導致多個植物部位生長放慢,如:下胚軸 (hypocotyls),胚根 (radicle) 及葉。 (b) 促進脫落。它導致脫落層在葉柄,花柄和果柄形成。 (c) 它誘發多種植物的種子及芽進行休眠。 (d) 在乾旱時,葉內組織受水脅迫影響,產生脫落酸,令氣孔在白天也關閉。

8. 當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入葉面的氣孔後,它便會溶於水膜中生成可溶性碳酸。

在氣孔的葉綠體中,二氧化碳與二磷酸核酮糖 (ribulose bisphosphate, RuBP),令二氧

化碳加入一循環中, 生成一不穩定的 6C 化合物。該 6C 化物分解為 2 個 3C 的磷酸

甘油酸分子。而磷酸甘油會被 NADPH2 還原磷酸丙糖 (triose phosphate),而中所需

的能量由光反應產生的 ATP 供應。另外,過程中的 NADPH2 也是由光合作用的光

反應產生的。 大部份生成的磷酸丙糖會再生為 RuBP,餘下的磷酸丙糖轉變為六碳糖,如:蔗糖,

並由葉經韌皮部運送至根部。然後六碳糖會聚合成纖維素。 經過根毛區表皮細胞的細胞質外層的分泌纖維素加入根毛 細胞的中間層並變成細

胞壁。 P.S.: (1) 蔗糖藉擴散穿越原生質膜走到維管束鞘細胞,經胞間連絲去韌皮部薄壁組織。 (2) 在利用篩管進行一長途運輸前, 蔗糖先在韌皮部被濃縮。 (3) 當篩管管腔內產生一壓力,蔗糖液便開始流動。 (4) 它沿著整株莖部穿越許多篩皮直至到達根部的篩管。 (5) 在韌皮部的輸送是一消耗能量過程。 (6) 在根毛區,蔗糖橫向經過胞間連絲走到內皮層。 (7) 接著,仍途經間連絲,由內皮層通過多層連接的皮層細胞走到根毛細胞。 (8) 由 s - 葡萄糖聚合成纖維素。 (9) 在多個細胞器 (如:高爾基體,泡囊等) 參與下,生成細胞壁。

高級程度生物科評卷參考 1992 (卷二) 9